首页 30年代中国文化人的经济生活_陈明远

30年代中国文化人的经济生活_陈明远

举报
开通vip

30年代中国文化人的经济生活_陈明远 一令令令令 娜瞩~ ~ 娜一姗一~ 撇娜~ ~ 粼撇~ 姗黝黔一~ ~ 幸一矶,30年代中国刘队的盼生活口 陈明远 多年以来 , 为了研究2 0世纪中国知 识分子的状况 , 我查阅和考证了大量的 文字记载 , 同时也对许多前辈当事人知 情人作了访谈核实 , 获得不少第一手资 料。发现其中有个专题 , 以往的专家学者 们似乎没有十分注意到 ,这就是 “文化人 的经济生活 ” 。 关于这个专题可以写好几本书 。本 文简要地描绘30 年代中国文化人的经济 生活状况 , 以北京 (北平 )和上海两地为 代表 。 3...

30年代中国文化人的经济生活_陈明远
一令令令令 娜瞩~ ~ 娜一姗一~ 撇娜~ ~ 粼撇~ 姗黝黔一~ ~ 幸一矶,30年代中国刘队的盼生活口 陈明远 多年以来 , 为了研究2 0世纪中国知 识分子的状况 , 我查阅和考证了大量的 文字记载 , 同时也对许多前辈当事人知 情人作了访谈核实 , 获得不少第一手资 料。发现其中有个专题 , 以往的专家学者 们似乎没有十分注意到 ,这就是 “文化人 的经济生活 ” 。 关于这个专题可以写好几本书 。本 文简要地描绘30 年代中国文化人的经济 生活状况 , 以北京 (北平 )和上海两地为 代表 。 30 年代北平文化人的收入情况 整个30 年代中国南北的币值和物价 是 比较稳定的 , 没有40 年代两场战争时 期那样的物价飞涨 、恶性通货膨胀和大 幅度贬值 (法币和金圆券 )。所以30 年代 这些年的经济情况便于和现在作比较。 文化人的经济来源 , 大致上有两大 类 : (一 )讲学收人 , (二 )稿酬收人 (包括 翻译和编辑费 ) 。如鲁迅先是在北京大 学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当讲师 , 后来在上 海专门写杂文 、著书 、译书 , 兼任大学院 的特约撰稿人 。 根据30 年代的记载 , 北平的学者可 分为4个等级 : 一级学者为教授 , 每月 薪金 300 一 50 0元 , 每周上课8点钟 , 可 以住一座楼房 或一所大约 10 间平房的四合院 , 如朱自 清 、闻一多 、陈寅烙 、俞平伯 、杨树达 。 二级学者的教授月薪少些 , 但要在 别的学校兼任讲座 , 多花费些时间和精 力 , 收入也可达每月300 元以上 , 如黄节 。 三级学者是讲师 , 薪金为每月2 00 元 左右 , 如王力 (了一 ) 、浦江清 、许维橘 。 收人最低的四级是刚毕业不久的大 学生担任助教者 , 月薪 100 元左右 , 如余 冠英 。 19 31 年 , 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上任后 , 为招聘贤能 , 颁布规定 : 教授月 薪30 0一4 00 元 , 最高可达500 元 , 而且每 位教授可 以拥有一栋新住宅 ;讲师月薪 为 12 0一 20 0元 ; 助教月薪为80 一 140 元 ; 学校行政职员月薪为 30 一10 0元 ; 工人 (勤杂工 )月薪9一25 元 。 (引 自《30 年代清 华大学成功原因初探》) 听曹禺先生说 : 30 年代清华研究院 的研究生 , 每月有30 元生活费 , 足够你开 销的 。真要是沉下心来做学问 ,是一个很 好的地方 。曹禺又说 ,他19 33 年夏天从北 平清华大学西语文学系毕业时 , 有人问 他是否愿意去保定教书 , 月薪2 40 元 。可 见当时清华毕业生待遇之高。 北平的官办报刊 , 稿酬为千字3一5 元 。《鲁迅全集》载有当时北平的稿酬标 准 。20 年代末 , 鲁迅在孙伏园编辑的《晨 报副刊》投稿 , 每千字2 一3 元 ; 另外《晨 报》馆有一种 “特约撰述” , 每月除稿酬外 还加酬金30 一40 元(见鲁迅《我和语丝的 始终》)。到30 年代 , 北平官办刊物的稿酬 可达千字4一 5元 。 那么 30 年代北平的生活费用如何 呢 ?根据记载 , 城内一座9间房的四合院 , 房租每月 20 元左右 ; 包车每月 ro 元 。当时 花 1元钱就可 以请客测羊肉 。物价很便 宜 。 国立清华大学提供给教授们的住宅 是免费的。 19 33 年春 , 清华西院住有闻一 多 、顾毓秀 、周培源 、雷海宗 、吴有训 、杨 武之 (杨振宁之父 )等近50 家 。闻一多所 住4 6号“匡斋” 是中式建筑 , 共有 14 间房 屋 。 到了 193 5 年初 , 闻一多、俞平伯 、昊 有训 、周培源 、陈岱孙等教授又迁人清华 新南院 , 这是 30 栋新盖的西式砖房 , 每 人一栋 。 条件更好 , 有书房 、卧室 、餐厅 、 会客室 、浴室 、储藏室 , 电话 、热水一应俱 全 。 比较富裕的文化人 , 全家每月必须 的生活费不超过80 元 。因此能够赢余很 多钱来购买中外文书籍 , 订阅国内外的 报刊 ,逛琉璃厂买古董字画 。全国各地到 北平求学者 , 几年后得到一个大学毕业 的资格 , 生活是不犯愁的 。还有像沈从 文 、 丁玲 、何其芳这样的初学写作者 ,在 北平谋生有一定的困难 , 但往往能获得 前辈学者教授的资助 , 因为他们富余的 钱比较多 。 以实际购买力估算 , 中国30 年代国 币 1元 , 约相 当于9 0 年代人民币30 一50 元 。例如 , 以饭店的客饭价钱作 比较 , 上 海30 年代一份客饭或罗宋 (俄罗斯)式西 餐为2角钱 , 9 0年代同样的一份大约 6一 10 元 , 相差30 一50 倍 。以快餐面条的价钱 作比较 , 30 年代一碗面4 分钱 , 90 年代一 碗面 1一 2元 , 相差25 一50 倍 。以信件的邮 资作比较 , 3 0年代国内邮简 l一 2分钱 , 到 9 0年代为5一 8角钱 , 相差40 一50 倍 。再以 图书的定价作比较 , 30 年代一本 3一5 角 钱的书 ,在90 年代为 10 一20 元左右 , 大约 相差4 0倍 。 3 0 年代北平与上海的生活水平差异 当时北平的稿酬 比上海高 。在北平 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上 , 稿酬可达每千 字4一 5元 。而上海的报刊大多是民办的 小型的 , 一般稿酬为每千字 1一3元 。因为 北平报刊以官办居多 , 拨款不计成本 ;上 海报刊则多是小规模 、商业性的 , 要赚钱 怕亏本 , 必须讲究经济效益 。 查阅《鲁迅全集》有几处提到当时的 稿酬标准 。 1935 年 ,鲁迅在《病后杂谈》一 文中提到 : 上海 “近来的文稿 ” 的稿酬最 低者 (小报消息或“报屁股 ”文章等 )每千 字5角钱 , 高者每千字3元 。鲁迅杂文一般 的稿酬是千字3元 , 有时千字5元 (例如商 务印书馆的稿酬标准 )。这在上海就是最 高稿酬了。还有出书抽取版税的 , 但当时 一般印数少 , 一次印100 0一2 0 00 册 ,很少 有超过 l万册的。 30 年代的上海号称东方第一大都 市 、世界第三大都市 (位于纽约 、伦敦之 后 ) , 生活费用比北京高 , 也 比日本东京 高。 193 9 年6 月《鲁迅风》杂志有这样的 资料 : 上海的作家按照经济收支状况可 分为4个等级 : (一 )最低的四等作家稿酬为千字 1 元左右 , 如何维持家庭生活的呢?住亭子 间房费 10 元 ,大米小菜油盐煤球等每月 伙食费40 元 ,加上衣服 、乘车 、应酬(请客 吃饭等 ) , 每月需要 60一 80 元左右 。如叶 紫 、殷夫 。 一令今牵令-(二 )三等作家稿酬为千字2元左右 ,可住一层前楼加亭子间 , 每月房租 15 元左右 , 生活费120 元左右 。如丁玲 、萧红 、萧军的收人 , 从四等升为三等 ;夏衍 、胡风的稿酬一开始也是千字 2元 , 后来升为3元 , 由三等升为二等 。(三 )二等作家稿酬为千字3元左右 ,可住3间房 ,每月房租 20多元 , 生活费16 0元左右 , 月收人 2 00 元左右 , 如成名后的夏衍 、胡风 。(四 )一等作家除稿酬外还有出书及增印的版税 , 以及其他来源 , 每月收人4 0 0元甚至更多 , 如鲁迅 (除稿酬外还由蔡元培举荐兼任 “大学院 ”特约撰述员每月3 00 元 , 后来他拒绝领取)、 巴金 (除稿酬外还加文学丛书编辑费每月 20 0元)、茅盾 、郁达夫等 。当时 比较高级的生活费用如何 ?鲁迅 19 3 5年的文章里说过 : 在上海租界找一处带院子的住宅 (二三层小洋楼) , 租金 每月 10 0 两 (银子 ); 巡捕捐按房租的14 % , 共计 1 14 两 。每两作 l元4角算 , 等于巧9元6角 。作家为了支付这样的房租 , 需要 每月译著 5 万多字 (按稿酬 千字 3 元计 ) , 或依靠著书的版税 ,或其他收人 。可见 , 在上海文化人的生活水准 , 一般收入要比北平的低 , 而支出要比北平 的高 。 (只有少数大学者 、大作家的收人 可 以跟北平相比 。 )那么 , 为什么在上海 的文化人反而要 比在北平的多 , 而且全 可以有之块钱 (银元)的工资 。沈端先上中 学时 , 伙食费 、书籍费 、学杂费一共不到5 元 。 1920 年 , 沈端先从浙江公立 甲种工业 学校 (5年)毕业 , 由学校保送到 日本报考 官费留学 。先发预备费2 00 元(当时汇率 中国 l元 = 1 . 23 日元 ) , 漂洋过海东渡 日 本的旅费 , 轮船 3等舱 、火车3等座 , 一共 只要几十元 。 2 0年代初 , 留 日学生每月官费6 0元 (大洋 ) , 折合 75 日元左右 。 日本生 活费 用 , 在东京的小饭馆里 , 一碗汤面5钱 (合 中国4分) , 一份牛肉盖交饭 10 钱 (合中国 4角 ) , 所以中国留日学生的生活比较宽 余 ,每月除了衣食住行以外 ,还可以买些 书籍用品等等 。中国留日学生每3年发一 次旅游费 , 大约80 一 10 0元国币 。20 年代 , 日本出版界 “圆本 ”流行 , 这是一种文史 哲丛书 ,每月出版一本 , 每本定价 1 日元 。 当时沈端先每月节省 l 日元 , 就订购了一 整套世界戏剧名著 。 学成归国后 , 19 28 一19 34 年 , 沈端先 在上海的公开职业是翻译 , 主要依靠译 书为生 。翻译稿费每千字2 元 , 他每天一 清早起来就译书 , 坚持翻译2千字 , 每月 收人译稿费 12 0元 。这是一笔可观的固定 收人 。 19 2 9 一 1930 年间创立上海艺术剧 社 ,第一次募捐经费大约 200 多元 , 其中 陶晶孙捐款40 元 , 沈端先翻译了一部日 本小说 , 由潘汉年经手去换了20 元稿费 , 国各地的文学青年源 源不断地涌往上海呢 ? 因为上海 是当时全 国 经济文化中心 , 集中了 鲁迅 、茅盾 、郁达夫 、 巴 金这样的文坛巨子 ; 而 且在上海公共租界 区 可以避免国民党的专 制镇压 (国民党政府不 能进人租界任意搜索 和逮捕 ) , 相对来说享 有一定的言论 、出版自 由。 个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一 ) : 3 0年代夏衍的经济生活 夏衍原名沈端先 (端轩) , 290 0年 10月生 于浙江杭州 , 19 14 年他 14 岁 , 到染坊店当学 徒 , 期满以后 , 每个月 黔黔黔鬓鬓鬓蘸蘸 郑伯奇 、潘汉年 各 自捐款20 一 30 元 , 其他人也 捐 献 了 一些 。 19 29年冬 , 上海 艺术剧社排完 了戏 , 到施高塔 路 (今山 阴路 ) 口 的 “ 白宫 ” 小 饭馆去吃饭 , 每 人一客 “ 2 毛小 洋 ” , 即2角钱 。 19 32 年 , 淞 沪战争结束之 后 , 沈端先从闸 北 区唐山路搬 家到法国租界 爱文义路(今北 京 西路 )普 益 里 , 弄堂房子 2 层楼一开间半 , “顶费 ”不算贵 , 250 元(全 年租金 )。 19 32年夏天 (大约在6 月 ) , 上海明星 影片公司由洪深介绍 ,聘请郑伯奇 (化名 席耐芳 )、钱杏邮 (化名张凤梧)、沈端先 (笔名黄子布 )担任 “编剧顾问 ” , 每月每 人致车马费50 元 ; 不久艺华影片公司编 剧委员会田汉 、华汉 (阳翰笙 )又聘请他 和周扬等担任艺华的“编剧顾问” , 每月 车马费30 元 。加上每天译书的稿酬 , 这样 夏衍每月收人将近 200 元 ;此外每年出书 有上百元版税 , 编写电影剧本还另有收 人 。 所以 , 30 年代的夏衍 , 在左翼作家中 算是比较有钱的。 个案分析 (二 ) : 3 0 年代胡风的经济生活 胡风原名张光莹 (光人 ) , 19 02 年 11 月生于湖北薪春县。 192 7年 , 张光人担任江西省党务学 校编辑员 ,月薪60 元 。这是在他的工薪收 入中 , 目前可以确切查证的第一个数据 。 19 31 年张光人在 日本庆应大学留学 , 获 得了半额公费 (庚款补助金 ) , 每月 45 日 元 (相当于国币30 元 , 30 年代兑换率 ]元 国币 = L S 日元 , 也即日元贬值了 )。 193 2年 , 张光人回国后 , 到上海被选 为“左联 ”的宣传部长 。这时他在中山文 化教育馆担任了《时事类编》的日文翻译 员 , 不用上班 。薪金比全 日工作者少一 半 , 月薪 10 0元 。他住进法租界金神父路 一处西式公寓房 ,有一张床 、一张沙发 、 一个书桌和一个五斗柜 。房租每月20 元 。 早餐包给房主每月 5元 ; 午餐在中山文化 教育馆搭伙 , 每月 10 元 。为过冬做了一件 深灰色毛哗叽的驼绒长袍 , 花了 10 元 ;这 件长袍他穿了4年 , 直到抗战爆发离开上 海 。当几时从上海到武汉的轮船票每张 10 元左右 。 19 34 年新年 , 他与屠 (梅志 )同居 , 住 进巨赖达路 (今巨鹿路 )采寿里 。房租每 月 1 3元 。布置新房花费50 元 。家具有一 床 、一方桌 、 四把圆凳 、一个书架 。张光人 的新家也成了“左联 ”领导经常开会的地 方 。有一天 , 他们夫妇刚起床 , 周扬 (起 应)就来敲门 , 焦急地说 : “家里没有菜钱 了 , 借个三五元吧 。你手上没有 , 就用鲁 迅的补助款也行嘛 。 ”周扬经常来借钱 , 很少归还 。 夏天 ,他们搬家到金神父路大兴坊 , 一令令令令月租金 14 元 。后来又迁居到巨泼莱斯路合大里2楼 , 前后两间 , 还有抽水马桶和 电话 , 月租金只有 13 元 。 当时胡风夫妇 日常生活开支(除了 房租 )大约每月70 元 ,其中在内山书店购 书十几元 。胡风常抽烟 , 抽那种 l角钱两 包的普通烟 。 鲁迅叫胡风 为英 文 刊物 CHI NA TO D A Y (今日中国)写篇文章介绍中国左 翼文化 , 给了胡风20 美金稿酬 , 合国币80 元 (当时兑换率l美元 二 4元国币 )。不久 , 胡风夫妇生了孩子 ,又雇佣一个娘姨 。要 居住舒适些 , 就在福熙路静安寺路慈惠 里找到一处大小两间厢房 , 有卫生间 , 上 面还有小阁楼 (供娘姨住)。为 了付房租 3 0元 , 胡风每月要多写 1万字(千字3元 )。 实际上当时胡风每月稿酬 100 一 200 元 。 居住条件比较好 , 曾请鲁迅全家来吃饭 , 也招待过其他作家朋友 。 但是不久胡风失去了他在中山文化 教育馆的 日文翻译员职务 , 月薪损失 100 元 。要继续支付每月30 元房租 , 经济压力 比较大 。所以胡风夫妇又换了房子 。 19 35 年底搬到威海卫路芸兰坊一处前楼2 楼 带亭子间的房子 , 月租20 元 。不久又搬到 英租界孟德兰路找到一处弄堂房子 , 有 起居室 、卧房 , 还有楼上亭子间 , 月租金 2 0多元 。 19 36 年 10 月鲁迅去世后 , 生活书店 出版《工作与学习丛刊》, 每期编辑费80 元 ;稿酬千字3元 。 19 36年底 , 中共地下党在上海的领 导干部冯雪峰看出胡风的经济有困难 , 就提出要胡风全家搬到他租的房子去 住 。那是法租界拉斐德路颖村的一栋 3层 楼房 。胡风一家住 3楼 , 周建人一家住 2 楼 , 冯雪峰的妻子何爱玉带两个孩子住 楼下 (冯自己另外在白俄公寓还租了一 套房子 )。冯雪峰不要周建人和胡风付房 租 。这是胡风受到中共的特殊照顾 (由地 下党的经费交付房租 )。 19 34 年春胡风辞 职 , 左联党的领 导一度与鲁迅失 去联系 。 193 4 年 深秋 (10 月下旬 或 1 1月初 ) , 阳翰 笙 、周起应 (周 扬 )、沈端先 (夏 衍 )、田汉在内山 书店向鲁迅汇报 左联的工作 , “临 别的时候 , 鲁迅 从口袋里拿出一 张 100元的支票 , 交给周扬 。 ” 〔据 夏衍《懒寻旧梦 录》)这就是鲁迅 为左联支付 5个 月的赞助费 。有 人都吃西瓜 ,但叶紫 的孩子在吃菜瓜(菜 瓜比西瓜便宜 )。 19 35年 , 聂给弩 主编《动向》期刊在 文艺界打响 , 不仅自 己有了固定的收入 , 还将叶紫拉到报馆 当助手。叶紫得到月 薪60 元 ,从原来住的 灶披间搬了出来 , 安 心生活 。 (据梅志《胡 风传》) 戴平万住在法 大马路他的一个同 乡开的纸店后楼 。房 里只能放下一张床 , 一张桌子 。他就坐在 床上写字 。晴天的时 左联成员的经济生活状况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简称左联 , 于 19 3 0年3月2 日成立 , 会员约50人 ; 19 35年 11 月 自动解散 。 据胡风回忆 , 鲁迅每月捐助左联2 0 元 。 19 33年 8月以后 , 胡风担任左联 的执 行委员 、宣传部长 , 每个月定期到 “公啡” 咖啡店见到鲁迅 , 这 20 元就由胡风经手 。 时 , 鲁迅还给予左联额外的资助 , 例如为 援救艾芜出狱捐款50 元 , 向特科党员吴 奚如支援3 0元 , 等等 。 除鲁迅定期捐助 20 元以外 , 茅盾每 月捐助给左联巧元 。据《胡风回忆录》所 载 , 这每月 35 元 (折合现在 10 0 0多元 )主 要用作左联内部通讯的印刷费 。 那么 , 一般左联作家的经济状况如 何呢2 据关露回忆 : 她在 19 3 2年春天加人 左联 ,记得第一次开小组会的时候 , 党团 书记丁玲同志出席 。⋯⋯ 当时左联同志 都很年轻 , 除开在复旦大学当教授的穆 木天比较年长一些而外 ,大都只有20 岁 左右到二十六七岁 。因此 , 绝大多数人没 有成家 ,孤身住在一个小亭子间里 ,用一 个煤油炉 自己做饭 , 上老虎灶买开水。也 有的到最便宜的小饭馆去买 1元钱6张的 饭票 (一顿客饭 2角钱 , 买 1元钱可 以优 惠 ) , 或者吃12 个铜元(相当 4分钱)一碗 的阳春面(l分钱 = 3个铜元 )。经常由于 交不出房租被房东驱逐 , 经常饿一顿不 吃饭⋯ ⋯ 19 34 年间 ,关露曾在上海欧亚航空 公司当一个小职员 。后来知道特务发现 她是左联成员 , 要抓她 , 只好把这个月薪 75 元的职位辞了。 叶紫加入左联时 , 周扬派关露找他 谈话 。叶紫房里连一张书桌都没有 。关露 见他用铺板当桌子 , 坐在一张小板凳上 写东西 。他已结婚 。当时正是夏天 ,好些 候 , 他上街也穿套鞋 , 因为他没钱买皮 鞋 。 据齐速回忆 : 19 33 年 , 他只有 19 岁 。 当时在虹 口 区唐山路一个弄堂小学教 书 , 薪金非常低 , 每月仅有10 元 。 · ·⋯另 外靠三哥 四哥给些钱 。住在亭子间 。一 日 三餐是这样的 :早饭一碗豆浆 , 一个饭团 (包油条加白糖 ) , 每人几个铜元(合3分 钱〕; 中午在小饭馆内 , 米饭 、黄豆豆腐 、 猪肝菠菜汤约22 枚铜元 (合7分钱) ;晚饭 喝粥加碟小菜约十来个铜元(合四五分 钱 )。总之每人每天不到2角钱 , 一个月伙 食费5一 6元就够了。 据吴奚如回忆 : 19 35 年一个从事地 下工作的“琴妹 ”在织袜厂 当女工 , 每月 工资20 元 ;小学教师和小职员 、店员每月 工资大约40 一80 元 。当时参加 “左联 ”的 一些青年文学爱好者 , 大多来 自这些阶 层 。过去一般把他们统称为 “小资产阶级 出身的小知识分子” 。 这就是说 , “左联 ”一般青年成员的 经济生活 , 属于比较清苦的城市贫民水 平 。其中包括陈荒煤 、刘芝明 、陈克寒 、周 巍峙(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陆续成为文 化部副部长) , 以及于伶 、陈白尘 、吴作 人 、艾芜 、沙汀 、欧阳山 、草明、安娥 、马宁 (后来成为知名作家或艺术家)等等 。 责任编辑 张建立
本文档为【30年代中国文化人的经济生活_陈明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726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7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2-31
浏览量: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