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举报
开通vip

塔一、古塔的历史 在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然而,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塔就 古塔是我国建筑晚出的奇葩...

塔
一、古塔的历史 在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然而,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塔就 古塔是我国建筑晚出的奇葩 在辽阔美丽的祖国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在城市中有塔,在农村里也有塔;在山上有塔,在江边、河边、湖边、海边也有塔;在充满神秘色彩的佛教寺庙、道教宫观里有塔,在富丽堂皇、庄严神圣的皇宫、王府里也有塔。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 然而,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亭,有轩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也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所以,建筑学家们把塔称为我国传统建筑中一朵晚开的奇葩。 那么,塔又是何时产生于何国,并在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历史文献告诉我们,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才随着佛教传入我国的。 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我们从佛教经典上得知,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舍利,原文的含义为尸体或身骨。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还有其它的身骨、牙齿、毛发等等,也称为舍利。后来又加以扩演,凡“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遗骸,也称为舍利。 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藏佛舍利、佛骨等的“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内无舍利,称作庙,即所谓塔庙。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古印度的塔也随之传入我国,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古印度的“支提”就发展成为我国的石窟寺,而埋藏和供奉舍利的“堵波”则发展成为各式各样的古塔。从古塔的发展历史和现存的实物来看,不管塔中是否埋有舍利,统统都被称为舍利塔。由此可见,中国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堵波”发展、演变而来的。 从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来看,在早期的汉字中并没有“塔”这个字。以后,人们根据梵文“佛”字的音韵“布达”,造出了一个“”字,并加上一个“土”字旁,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坟冢的意思。这样,“塔”这个字既确切地表达了它固有的埋藏佛舍利的功能,又从音韵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筑,准确、恰当而又绝妙。 印度的堵波和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外来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古塔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和古印度的堵波相比,中国古塔从形式、结构、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印度半圆形的堵波一旦传入中国,首先就和我国原有的高贵而显赫的建筑形式——楼阁相结合,出现了楼阁式塔。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中的佛塔白马寺塔,就是这样的建筑形式。以后,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也相继出现在我国大地上。就是与古印度的堵波极为相似的覆钵式塔——喇嘛塔,在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上也都增加了许多中国的成分。可见,从塔的形式上看,印度的堵波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藏、供奉在堵波中的。而在我国,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宫,以埋藏或供奉舍利。这是印度堵波与我国固有的陵墓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相结合的产物。同印度的堵波相比,中国的古塔不但有塔刹、塔身、塔座,还有塔下地宫,在结构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和当代维修古塔的过程中,人们在塔顶上也曾经发现过舍利,可见塔下地宫并不是中国古塔埋藏舍利的惟一地方。但是地宫的出现,却是印度堵波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古印度堵波的前后左右,虽然还有少量的附属建筑,但都很简单。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却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这些建筑群中,有殿堂,有廊庑,有轩,也有亭。最初,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围绕着佛塔修建、布局。随着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殿、塔并列,或者将塔放在殿后,以至移于寺外,但古塔始终没有离开殿堂。这是古印度堵波与我国宫殿、府第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结果。当然,由于人们对佛教的崇敬,历史上也有许多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把自己的宫殿和豪华住宅,也舍作了佛寺,这也促进了我国古塔与宫殿、府第的结合。 佛教要在我国传播,就必须采用我国人民熟悉并乐于接受的形式。古印度堵波的传入和发展,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如影随形,密不可分。因此,我国的古塔不但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而且也富有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成为绚丽灿烂、美不胜收的一朵建筑奇葩。二、古塔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得知,古塔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从东汉到唐朝初年,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印度的堵波开始和我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相互结合,是不断磨合的阶段。 佛教同其它宗教一样,都要借助于实物来传播教义。佛教借以传播教义的实物除了佛经、佛像等外,就是佛塔了。根据史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记载,在著名的“永平求法”之后,汉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公元年)在首都洛阳兴建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其中就包括了塔这种建筑。《魏书释老志》云:“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浮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 一、古塔的历史 在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然而,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舍利,原文的含义为尸体或身骨。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还有其它的身骨、牙齿、毛发等等,也称为舍利。后来又加以扩演,凡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遗骸,也称为舍利。 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内无舍利,称作庙,即所谓塔庙。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古印度的塔也随之传入我国,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古印度的“支提”就发展成为我国的石窟寺,而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则发展为各式各样的古塔。从古塔的发展历史和现存的实物来看,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统统都被成为舍利塔。由此可见,中国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萃堵波”发展演变而来的。 从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来看,在早期的汉字中并没有“塔”字。佛塔传入中国时,它的名称被译成各式各样,人们发挥着各自的才能,有的音译,有的意译,也有按形状译的。于是出现了萃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方坟、圆冢、高显、灵庙等各种名称。以后,人们根据梵文“佛”字的音韵“布达”,造出了一个“答”字,并加上一个“土”字旁,以表示坟冢的意思。这样,“塔”这个字既确切地表达了它固有的埋葬佛舍利的功能,又从音韵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筑,准确、恰当而又绝妙,于是“塔”的名称流行广泛。 印度的萃堵波和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外来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古塔从无到有、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和古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国古塔从形式、结构、布局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印度半圆形的萃堵波一传入中国,首先就和我国原有的高贵而显赫的建筑形式——楼阁相结合,出现了楼阁式塔。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中的佛塔白马寺塔,就是这样的建筑形式。以后,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也相继出现在我国大地上。就是与古印度的萃堵波极为相似的覆钵式塔——喇嘛塔,在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上也都增加了许多中国的成分。可见,从塔的形式上看,印度的萃堵波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古印度,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国,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宫,以埋葬或供奉舍利。这是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同印度的萃堵波相比,中国的古塔不但有塔刹、塔身、沓座,还有塔下地宫,在结构上已经发上了很大的变化。在近代和当代维修古塔的过程中,人们在塔顶上也曾经发现过舍利,可见塔下地宫并不是中国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宫的出现,却是印度萃堵波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古印度萃堵波的前后左右,虽然还有少量的附属建筑,但都很简单。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却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这些建筑群中,有殿堂,有走廊,有轩,也有亭。最初,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围绕着佛塔修建、布局。随着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殿、塔并列,或者将塔放在殿后,以至移于寺外,但古塔始终没有离开殿堂,这是古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宫殿、府第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结果。佛教要在我国传播,就必须采用我国人民熟悉并乐于接受的形式。古印度萃堵波的传入和发展,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如影随形,密不可分。因此,我国的古塔不但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而且也富有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成为绚丽灿烂、美不胜收的一朵建筑奇葩。 二、古塔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得知,古塔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东汉到唐朝初年,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印度的萃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互相结合,是不断磨合的阶段。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样,都要借助于实物来传播教义。佛教借以传播教义的实物除了佛经、佛像之外,就是佛塔了。根据史书记载,在著名的“永平求法”之后,汉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首都洛阳兴建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其中就包括了塔这种建筑。《释书·释老志》云:“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浮图,画亦甚妙,为四方式。” 佛教初入中国时,人们对佛、舍利、萃堵波等等印度佛教名物是十分陌生的。汉明帝把传播佛教的使者迎进了洛阳,他的哥哥楚王刘映成为第一批信徒当中的一员。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固有的王权思想、儒家学说、宗教信仰等存在着分歧、冲突,为了生存,佛教不得不采取了调和的立场,力争以人们习惯或熟悉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印度的半圆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态,它势必要在迎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其本来面目。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建筑已经没有实物,但是我们借助文献记载得知,中国最早期的佛塔,主要是楼阁式的建筑。《三国志》、《后汉书》均记载汉末修筑的徐州浮屠寺塔是一座大木塔,顶上有九重铜制的塔刹,重要阁道的塔身层数也不会太少。 那么在诸多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佛教的传播者为什么要把萃堵波“嫁接”到高楼建筑之中-呢?从东汉开始,除了一些特殊的礼制建筑之外,自战国至西汉一直流行的高台建筑逐渐为木构高楼所替代。无论是宫廷还是地主豪强的庄园,都盛行建造木构高楼,除了供居住的楼之外,还有城门上的谯楼,市场中的市楼,仓储用的仓楼,了望用的望楼,守御用的碉楼等。正是各种各样的木构高楼,构成了东汉建筑的时代特色。此外还要看到,秦汉时期的帝王、贵族普遍热中于求仙望气、承露接引等事,根据“仙人好楼居”的说法,至少在汉武帝之时就已经出现了高达五十丈的井擀楼(即用大木实叠而成的高楼),用于求神迎仙。所以木构高楼不仅是当时最显高贵的建筑,同时也是颇具神秘性的建筑,把萃堵波“嫁接”其上,实在是一种非常有利于佛教传播的选择。 汉代的佛塔虽然已无实例可寻,但我们尚可从河南故县出土的陶楼和甘肃武威出土的陶碉楼形态中可见其大概。这种由构架式楼阁与萃堵波结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东汉时期问世以来,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而不衰,成为此一时期佛塔的经典样式。对此,《魏书·释老志》说的很明确:“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很显然,“天竺旧状”指的就是来自印度的萃堵波,而“重构之”就是多层木楼阁。在木楼阁的顶上放置萃堵波,应当就是这一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这里顺带要提的是,在这一时期还出席那了一些亭阁式塔,它们虽然也是萃堵波与中国原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并不是该时期佛塔建筑的主流。 第二,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唐、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阁楼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正值盛年,花塔和宝箧印经塔又现异彩。这一时期,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根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考察得知,早期的木塔平面大多是方形,这种平面来源于楼阁的平面。隋唐以及以前的砖石塔,虽然有少量的六角形、八角形塔,甚至还有嵩岳寺塔十二边形的特例,但是就现存的唐塔的情况来看,大多还是方形塔。但入宋以后,六角形、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方形塔。塔之平面的变化,首先是建筑工匠们从长期的造塔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高层建筑特别是砖石结构高层建筑,极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古代工匠们从对地震受损情况的观察中,已经认识到了建筑物的锐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损坏。但钝角或圆角部分在地震时因受力较为均匀而不易损坏。所以处于使用和坚固两方面的考虑,自然要改变古塔的平面。其次,为适应人们登塔远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平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木塔虽为方型,但却便于设置平座,使人们能够走出塔身,凭栏周览。改为砖石塔后,平座就不能挑出太远,人们走出塔身便很困难,而且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改为六角形或八角形后,不仅能有效的扩大视野,而且还有利于减杀风力,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确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亲切而和谐的节奏,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精雕细琢,柔和清丽,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装饰的、表现的、外在等方面开拓新的境界,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则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谱写了中国古塔的黄金时代里又一辉煌篇章,宗教内在的感染力,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唯一主题。 第三,从元代经明代到清代,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元代以后,塔的材料和结构技术,再无更高的突破,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最为明显的是,随着喇嘛教的传播,瓶形的喇嘛塔进入了中国佛塔的行列。这种带有强烈异域风格的塔,长期保持了它们那庄重硕壮而又丰满的造型。从元至清六百年间,这种塔形的主要变化,是其塔刹(即“十三天”)比例的变更,从元代的尖锥形,发展成为直筒形。明代以后,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塔形式而来的金刚宝座式塔又和喇嘛塔一起,推动中国古塔的建造出现一次回光返照般的高潮。然而,从整体来看,从元代以后,塔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佛塔的建造却处在不断衰落之中,而各种与佛教关系不大的文峰塔、风水塔却大量用处,但除了个别的精品之外,它们大多是粗制滥造的,几乎没有审美价值可言。 三、古塔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它们的建筑材料和构成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却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 1.地宫 地宫也称为“龙宫”、“龙窟”。这是宫殿、坛庙、楼阁等建筑所没有的。为什么要有这一部分构造呢?这是因为塔是埋葬舍利的。在印度,舍利并不是深埋地下,只是藏于塔内。而传到中国来之后,与中国传统的深葬制度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地宫这种形式。凡是建塔,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地宫,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这与中国帝王陵寝的地宫相似。当然,塔的地宫远远不如帝王陵寝的规模那么大,陪葬的东西也少的多。塔的地宫内安放的东西主要是一个石函。石函内有层层的函匣相套,也有用石制或金银、玉翠制作的小型棺椁。内中一曾即为安放舍利之处。此外,在地宫内还陪葬有各种器物、经书、佛像等。地宫是用砖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地下室。地宫大都深埋地下,只有个别半入地下。 河北定州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地宫又称“舍利阁”。它位于塔基的正中,在距现存地面约六十厘米的深处。上有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屋顶之下有一个方孔,这就是地宫舍利阁的顶口。地宫平面作四方形,但不甚规整。地宫南面辟门,作拱券式。地宫内四壁均有壁画,为天王、帝释、梵王、童子、侍女等任务形象。北壁正面书写“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牌位,两旁绘有十大弟子礼拜的图案。舍利阁内的柱子、斗拱、檀枋、阑额的彩画,色泽如新,是地面建筑中见不到的宋代作品。 从前,由于人们不了解塔下有地宫这一结构,便产生迷信说法,说某一个塔下是“海眼”,于是便出现了“镇海之塔”的传说。事实上,有些塔的地宫年久损坏,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渗满了,偶然发现这种情况,就讹称“海眼”了。 建国后,各地清理和维修古塔时,发现了许多地宫以及内部所埋葬的舍利及文物,例如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苏州虎丘塔、湖北武昌黄鹤楼前胜象宝塔、北京西长安街庆寿寺双塔、吉林农安万金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它们为研究古塔地宫形制与结构,提供了不少实物资料。 2.塔基 塔基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上。很多塔从塔内第一层正中即可探到地宫。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较低矮,只有几十厘米。例如现存的两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历城四门塔的塔基。在唐代,有的塔为了使它更加高耸突出,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阁式塔的塔基,在唐代也开始发展成高大的基座,例如山西泛舟禅师塔、济南历城神通寺龙虎塔等。 唐代以后,塔的基础部分有了急剧的发展,明显地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专门承托塔身的座子,称为基座。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基台,一般比较低矮,而且没有什么装饰。基座部分则大为发展,日趋富丽,成了整个塔中雕饰最为华丽的一部分。 在基座的发展过程中,尤以辽、金时期的密檐式塔的基座最为突出。辽、金塔的基座,大多作“须弥座”的形式,示为稳固之意。以北京天宁寺塔的须弥座为例,座为八角形,建与一个不甚高大的基台上,共有两层束腰。第一层束腰内,每面砌六个小龛,内刻狮子头。龛与龛之间以雕花间柱分隔。第二曾束腰下部砌出小龛五个,内雕佛像。龛与龛之间的间柱上雕饰力士。上部施斗拱。斗拱上承托极为精细的砖雕栏杆。栏杆上置仰莲三重,以承托第一层塔身。整个须弥座的高度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它成为全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其他各种类型塔的基座也越来越往高大华丽的方向发展。喇嘛塔的基座发展的非常高大,体量占了全塔的大部分,高度占到总高的三分之一左右。金刚宝座塔的基座已经成为塔身的主要部分,座子本身比上部小塔要大的多。过街塔下的座子也比较上面的塔高大的多。塔的基座部分的大大发展,与中国古建筑传统中一贯重视台基的作用,有着你切的关系。它不仅保证了上层建筑物的坚固稳定,而且也收到艺术上庄严雄伟的效果。 3.塔身 塔身是古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异。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来划分的。 从塔身的内部结构看,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塔的内部,有用砖石全部满铺满砌的,也有用土夯实填满的。纵或有些实心塔内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体连接,或增强挑出部分的承载力量,但结构仍然比较简单。空心塔一般来说是可以登临的塔。这类塔的塔身结构比较复杂,建筑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木楼层塔身。盛行于汉末、魏、晋、南北朝。结构大体是:塔身内部从上到下是一个空筒,塔身四周立柱,每面三间,立柱上安放梁枋,斗拱,承托上部楼层。每层都有挑出的平座和栏杆游廊,可以环眺四周。每层还有挑出的塔檐,与一般木构建筑楼阁做法一样,内设楼梯、楼板,可以登临。纯木结构,砖壁木楼梯、木楼板和砖壁木檐、木平座结构的楼阁式塔,如山西应县木塔的塔身,就是这种形式。 砖壁木楼层塔身,也称空筒式塔身。内部好像一个空筒,早期的楼阁式或密檐式砖塔,大多是这种结构。如西安大雁塔、西安小雁塔、杭州临安功臣塔、苏州罗汉院双塔、登封嵩岳寺塔等都有这种塔身。 砖木混砌塔身。用砖砌,塔檐、平座、栏杆等部分均为木结构。这种结构流行于宋塔中,例如上海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苏州瑞光塔、苏州北寺塔等。 木中心柱塔身。塔身内设有中心柱,早期的木塔塔身内多有中心柱,并从塔顶直贯塔底。现在这类塔身的古塔,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河北正定的天宁寺塔为半木结构,塔内的木中心柱只有半段,仅在塔的上半部。但是,就是这种只有半截木匠中心柱塔身古塔,在全国也极少,十分珍贵。这种实物无可争辩地说明,这种没有大木中心柱的塔身,在我国古塔的建造中是存在的。随着建塔材料种类的增加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有些古塔的中心柱不是采用木料,而是采用砖石建造。陕西扶风法门寺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子。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如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四川乐山凌云寺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四川大足宝顶山塔等,大多是宋、明时期的建筑,水平相当高。 高台塔身。塔身用砖石建造,砌成高大的台子,从台子的内部砌砖石梯子盘旋而上,或从座子外面登上顶端。这里说的主要是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塔等,就是这样的例子。 覆钵式塔身。即喇嘛塔的塔身,状如瓶形。明、清以后,建筑师们又在塔肚正中增设了焰光门,形如小龛。 在我国现存的古塔中,还有一些形制特别的塔身:有的在覆钵上多加上多层楼阁,有的是楼阁、覆钵、亭阁相结合,还有的塔身状如笔形、球形、圆筒形等等,形态多样,各呈异彩。 4.塔刹 塔刹俗称塔顶,就是安设在塔身上的顶子。我国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刹的形状和建筑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塔刹,也不论其形式如何,它们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古印度,塔刹只是作为“萃堵波”的表象而存在,结构简单,装饰也不复杂。但到了中国,就和我国原有的楼阁式建筑结合在一起,塔刹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结构、形式也变得更为复杂、更为精细、更为美观了。从建筑结构上看,塔刹是作为收结顶盖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陇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刹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建筑艺术上看,塔刹往往玲珑奇巧直插云霄,给人以超脱,崇高的审美快感。因此,人们把塔刹的“刹”也作为佛寺的别称,寺也被称为刹,古寺也就被称为古刹了。 就塔刹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 刹座是刹的基础,覆压在塔顶上,压着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陇,并包砌刹杆。刹座大多砌作须弥座或仰蓬莲座、忍冬花叶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刹身。在有的刹座中,还设有类似地宫的窟穴,被称作刹穴。刹穴可以供奉舍利,可以存放经书和其他供器。云南大理千寻塔、北京妙应寺塔就是这样的例子。 刹身主要的形象特征是套贯在刹杆上的圆环,称为相轮,也有称为金盘、承露盘的,《行事妙》云:“人仰视之,故云相”。可见,刹身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的标志,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轮比较多而大,下塔的相轮比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轮没有定式,有的塔相轮至多数十个,有的少至三五个。例如原洛阳永宁寺大木塔,就有三十重相轮。现存两处比较早的塔——四门塔和嵩岳寺塔分别为五轮和七轮。以后相轮的数目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规律。喇嘛塔大多采用了十三个相轮。因此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十三天”了。在相轮上置华盖,也称宝盖,作为相轮刹身的冠饰。 刹顶,是全塔是尖顶,在宝盖之上,一般为仰月、宝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宝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宝珠,也有宝珠置于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称为“水烟”。 刹杆,是通贯塔刹的中轴。金属塔刹的各部分构件,全都穿套在刹杆之上,全靠刹杆来串联和支固塔刹的各个部分。就是比较低矮的砖制塔刹,当中也有木制或金属刹杆。据佛经上说,刹杆又有刹柱、金刹、表刹等名称。刹杆的构造,有用木杆或铁杆插入塔顶之内的;如果塔刹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层或三层塔顶。长大的刹杆称为刹柱。有的刹柱与塔心互相连贯,直达塔底地宫之上。 以上所述塔刹的结构形制,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此外,各个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建筑材料的塔,其塔刹也有所变化。有在刹杆上串联三、五、七、九个金属圆球作为塔刹的,例如辽宁被镇崇兴寺双塔;有的塔刹在刹座上贯有以巨大的宝顶,例如北京天宁寺塔。宝顶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圆形、方形、八角形等等。银川海宝塔的刹顶作方形葫芦形,或称蒜头形,可能是受伊斯兰建筑的影响所致。广州怀圣寺光塔又是一种情况,塔刹变成了风向标,它与佛教的塔刹意义完全不同。 四、古塔的建筑材料 从文献记载和石窟雕刻、壁画中我们可以得知:塔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楼阁式,亭阁式到密檐式到各种各样不同塔形的历史。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寺院更是以塔为主的。我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当时的布局,就是以一个大型方木塔为中心,在其四周有廊庑门殿围绕。这种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直接来源于印度寺塔建筑,自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初期,大体因循未改。《洛阳伽蓝记》曾对永宁寺作如下记述:“永宁寺,是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灵太后胡氏所命令修建的……寺中有一座九层的浮图,用木材修造。塔的北面有佛殿一座……全寺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寺的四周有廊房围墙环绕,四面各开一座大门。”这一记载,大体可以说明早期寺塔建筑的风格。 但随着念经拜佛殿堂的升级,先是寺,塔并列,然后逐步把塔排出寺外,或建于寺旁。这一变化自唐代开始,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佛教自身的发展引起佛寺布局的变化,二是中国原有的庭院布局影响了佛寺布局。当外来的建筑来到中国以后,必将被赋予中国的色彩,变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此外,自佛教广泛传播以后,不少官商纷纷把自己的府第、王府以至行宫、御舍作寺庙。可想而知,寺庙由府第改建,佛寺布局的改变已属自然而然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寺塔布局的形式出现千变万化,时有反复的状态。在唐代以后的一些朝代和个别的地区,也还有一些把塔作为寺院主体的例子。如山西应县佛宫寺辽代释迦塔(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大殿在后。这种布局,就保存了早期以塔为主的寺塔布局形式。但是,以大殿为寺庙中心的布局已成为主流,塔在寺中的地位已远不如以前了。 正如其他建筑物一样,古塔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改进促使古塔结构和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塔是木塔。从东汉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的塔开始,一直到东汉末年徐州的浮屠寺塔,都是木塔。著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占地千尺,金宝瓶,承露金盘三十垂……”,号称“天下第一”。木塔抗震力强,便于登高远眺,但它有着致命的弱点——容易起火。这个弱点日益阻碍着古塔的保存与发展,人们开始用防火性能较好的砖石来建塔。现在所知的砖石塔,最早的例子是《洛阳伽蓝记》中所说的太康寺三层浮图。现存最早的砖塔,是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嵩岳寺塔,此塔高40米,造型优美,虽历一千余年仍巍然屹立。现存最早的石塔是山东历城四门塔,是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建造的。它体重和高度均较小,大概是由于石块较重,不好搬运的缘故。 唐朝时,砖塔建造技术已相当可观,成功创造了仿木构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类型的塔。亭阁式砖石塔在唐代达到巅峰,例如山东历城龙虎塔,塔身雕刻非常富丽,属建筑史上的佳作。高层砖石塔的建筑结构,到了宋、辽、金达到顶峰,料敌塔,小雁塔,千寻塔等达到一流水平。这时的塔有一处重大发展,是普遍由唐代的四方形转变为六角和八角形。这一发展解决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增强了抗震的性能。在同样条件下,多角形砖石建筑受震害的程度远远低于方形砖石建筑。二是多面形塔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此后,人们又利用金属的坚实和贵重建筑金属塔。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铸制于五代南汉时期,是现在保存最早的铁塔。四川峨眉山的铜塔,尽铜制雕铸之能事,天下闻名。此外,金塔、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等,质料昂贵,更显示出塔的佛光流溢,多彩多姿。 此外,使我国建筑分外增彩的还有明清琉璃宝塔。琉璃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普遍使用,还是明、清时代。 古塔建筑材料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史,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简单向复杂发展。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发展砖石结构的坚固,防火,兼用木材富于弹性和便于加工的特点,创造了砖木混合材料。多样的材料,各用所长,使得建筑更加美观,耐用。这诸多的创造,来自能工巧匠的智慧。 风雨千年姊妹塔   庆阳地区古塔遗存颇多。这里有唐代宁县政平砖塔,有五代宁县塔儿庄砖塔,有末代西峰市肖金砖塔、宁县湘乐砖塔、华池县东华池砖塔、环县城北砖塔和宋代合水县塔儿湾石造像塔、华池县白马川石造像塔、华池县脚扎川万佛塔,有金代华池县双塔寺石造像塔,有明代合水县八卦寺墓塔、平定川墓塔等,全区古塔遗存竟有16座。最为著名的是华池县双塔寺石造像塔。   双塔寺,坐落在华池县林镇乡豹子川里的张岔村一座小山的半山腰间,因有两座石塔并列于寺院遗址之内而得名。这两座石塔,东西相向,相依为伴,犹如纤秀窈窕、亭亭玉立的姐妹俩,故有“姊妹塔”之美称。这里地处子午岭东麓林海,梁峁染黛,沟壑葱茏,从山脚下流过的两条小河波光泛翠,给古塔平添了风釆翩翩的意韵。清末陇东名流李良栋曾到此一游,写下了由衷赞叹的诗句:“浮图姊妹依深山,疑似仙女落九天,茫茫林海翠阁秀,清清流水照红颜。”   这两座石塔,均以当地的红砂岩石料打制凿磨镶砌而成,体形隽秀,结构严谨,雕刻工艺十分精湛。它们不仅以庆阳地区古塔中的精华而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罕见的国宝。据有关资料记载,全国此类双石塔仅有两处,一处在华池,另一处在山西。华池“姊妹塔”与山西双石塔相比较,无沦雕刻工艺还是文物价值都有天壤之别。在中国整体建造的石造像塔中,华池“姊妹塔”也独具极高的文物考古和美术观赏价值,堪称独一无二的“塔林瑰宝”。   华池“姊妹塔”间隔相距约8米。文物考古工作者按照两塔东,西分立的位置,把坐落东边的塔编为一号塔,把坐落西边的塔编为二号塔;而当地人和游览者则按照两塔的高矮之分,把东边的塔称之为“姐姐塔”,把西边的塔称之为“妹妹塔”。“姐姐塔”遗存11层,通高约12米,平面呈八角形。第一层为八面体,每面宽40厘米,高50厘米;第二层以上均为十面体,呈现出按比例越向上越收小的我国古塔建筑的传统风格美;塔顶有石制刹柱,刹柱上置有石雕覆钵、相轮,宝珠;各层塔身均有出檐,檐上雕刻有一定坡度的反叠涩两层。每层塔身都置于整体打制雕凿成圆形的仰莲盆座中,塔身的各个层面都布满了排列有序、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浮雕佛像。第一层塔身的八个面,釆用对称手法,每隔一面雕有以金刚菩萨为主尊的说法图,而相间的其余各面整齐地排列着六层小佛像和供养人。第二层塔身雕刻有佛祖涅像,周围雕满了佛门弟子,有的掩面痛哭,有的伏地跪拜,有的仰望佛祖遗容,表现出佛门众弟子吊唁佛祖的各种神态。第三层以上,每层塔身各面都雕有内容相同但神态各异的以佛说法图为主尊和簇拥着佛门众弟子的浮雕像。据统计,“姐姐塔”共有3500余身浮雕佛像,人物造型生动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妹妹塔”遗存亦11层,通高约1l米,塔顶残缺。它的主体造型与“姐姐塔”相似,各层八角形塔身也置于整体雕凿成圆形的仰莲盆座中;底座为四方形,四面浮雕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第一层塔身每面宽45厘米, 自第二层以上亦呈逐层缩小形状。第一、二、三层塔身各面的浮雕依然是周围布满佛门众弟子的诸佛说法图:第四层塔身只有一面开凿有舟形浅龛,龛内雕有一佛二弟子阿南、迦叶第五层以上塔身均为素面(即无雕像)。据统计,“妹妹塔”共有浮雕佛像600余身。它清丽隽秀的身姿,逼真精美的浮雕,亦可与“姐妹塔”相媲美。   华池“姊妹塔”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竟然引得盗贼铤而走险。2000年3月24日深夜和5月4日夜半,一伙盗贼结伴作案,分两次将“姐姐塔”全部盗走,然后辗转偷运台湾。经过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及与广州海关密切配合,这起全国罕见的盗窃文物大案终于告破。8月4日,这座历尽蹂躏、辛酸而漂泊了130天的古塔,终于“完璧归赵”,回到了华池故土。这期间,华池“姊妹塔”却因祸得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公安报》、《甘肃日报》、《羊城晚报》等众多的新闻媒体,对“姐姐塔”的连续被盗、案件侦破和回归故乡进行了连续报道,使华池“姊妹塔”名扬海内外,身价倍增。为保护好这一国宝,庆阳地区和华池县文化部门组织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双塔寺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了寺院内“西方三圣”殿、观音殿、东大殿、三门殿、钟楼、僧房等古建筑遗迹;还出土了许多石碑、经幢和有文字记载的器物。从发掘出上的碑记中可知,双塔寺原名石塔院,始建于金世宗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尤其是这次发掘中,清理出了“姊妹塔”各被掩埋在黄壤之下的两层塔身。这样,“姐姐塔”和“妹妹塔”都增至13层;“姐姐塔”通体增高到12.58米,“妹妹塔”通体增高到11.9米。“姐姐塔”有幸重见天日的两层塔身仍为八角形;而“妹妹塔”被清理出的两层塔身却为正方形,沿袭了五代石塔的建造风格。这四层塔身,都布满了力土托佛龛、伎乐天,吉祥草、流云纹、莲花座和神态各异的佛像等浮雕,为“姊妹塔”增添了许多风釆。如今,它们以身体增长、身价陡升的新姿态,经历磨难的新传奇,呈现在游人面前。 甘州古塔   甘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据《甘州府志》记载:“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城里城外寺庙遍地,佛塔林立,不仅造型不同,风格有异,而且每座塔都有它自己的“身世”和神奇的传说,塔的构造有土木结构式,砖石结构式,砖木结构式;塔的外形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圆形等等;塔的类型很多,如东门外的奇峰镇定塔,南门外崇庆寺的火塔,安阳乡高寺儿的吉祥塔,西门外新墩镇双塔寺的双塔,北门外白塔寺的水塔,城内万寿寺的木塔,大佛寺的金塔、土塔。在半城塔影中最为著名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塔,现在只有木塔和土塔完好无损,其余已不复存在。   金塔:位于大佛寺内卧佛正殿北侧,明代以前为万寿金塔塔基,塔基高丈许,有铜质古塔一座,塔顶方形斗拱,系亭阁式单层方形塔。   据记载:明正统五年(1440年),大佛寺欲在此建一禅堂,整修塔基时,掘出旧塑佛四尊,菩萨侍立者八尊,又有镇塔宝物近五百件。当时御马监太监王贵等官府官员出面捐资兴建宝殿于塔基之上,另铸铜佛三尊于奉安殿中,将原有铜塔置于塔顶之上,故称金塔殿。每当朝霞初上,金光灿灿。民国十七年(1928年),金塔殿三宝铜佛及殿顶铜塔被盗,去向不明,塔殿于解放前被毁。   木塔:座落于城内县府街中心广场,又名木塔寺,原名为万寿寺,创建于北周。该寺现仅存木塔和藏经楼,楼长27.4米,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四周绕以木构栏。   木塔原为木构,据碑文记载:元时所见木塔为十五层木构塔,下有地窖,地窖中心直立一根铁柱,下接铁座,上承塔顶,人站于铁座上用力搬动铁柱,就可将全塔旋转。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农历三月甘州发生地震两次,旋震旋止,后起狂风将木塔摧毁大半截。   现存砖木结构塔,系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建,身高32.8米,八面九级,每级八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主体为木质结构,外檐系楼阁式建筑,塔身内壁是砖砌,各层都有门窗、楼板、回廊和塔心,窗上雕有花饰,门楣嵌砖雕横额:第一层东为“登极乐天”,西为“入三摩地”;第二层东为“西天正觉”,西为“宝筏金绳”。各层门窗位置交互变换,第一层东西辟门无窗;第二层东西辟假门,南北设假窗;第三层四面辟门开月窗;第四层东西辟门无窗;第五层东西辟门,南北假窗;第六层四面辟门;第七层东西无门,南北月窗;第八、九层均无墙壁。全塔没用一钉一铆,全靠斗拱、大梁、立柱,纵横交错,相互拉结,浑然一体。   整座塔构制精细,高大巍峨,别具风格,雄伟壮观,体现了我国独特的楼阁建筑艺术特点。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哈烈国国王沙哈罗的使者曾赞叹:此塔制作之工,可为世界木工、铁工、画师及漆匠,欲自己职业兴隆者,皆不可不来此考查研究也。   另据记载:原来塔的顶层有古钟一口,扣之,钟声隐约在天际,四野皆闻。俗称:“木塔疏钟”曾是古甘州八景之一。   水塔:建于城北门外三里多路白塔寺内,又名白塔,创建于明代宣德年间,天顺六年(1462年)维修,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修。塔身高约20余米,巍峨耸立,有凌云摹天之势。塔后有良田万顷,附近又多园林,春华秋实,点缀成景,蔚为一邑之风景区。可惜塔已毁。   火塔:位于城南门外崇庆寺内,据记载:崇广寺初名“重兴”,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建,甘人称之为火塔,为甘州五行塔之一。塔高约20米,内用土坯,外用砖砌。1956年因城市建设而毁。   土塔:座落于大佛寺内,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块、土坯混造土木结构的喇嘛教式塔。初建于明代,据《甘镇志》记载:以为迦什遗迹,是甘州五行塔之一,其形具有北京妙应寺白塔之造型,塔的突出特点是在第一、第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这是其它同类型塔所没有的,民国十六年(1927年),张掖地震时顶部被毁。   1986年,张掖县政府拨款15万多元,责成文化部门根据原状进行修复,全塔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为33.37米,建在边长23米的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之上有三层须弥座,中间须弥座周围有天王浮雕,上下两层台座上各立着四个小塔,在上是覆钵形塔身,塔身上又有一层须弥座,座四周各开五个小龛,其中三间为拱形,两边为方形,每龛内各置一佛像,龛前各悬铜镜一面,座以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再上是直径4米的木质圆盘,圆盘上中央置铜质宝瓶形塔刹,高约3米,重800公斤,圆盘边缘吊有36块铜质垂檐,每块垂檐下又悬风铃一个,清风徐来,铃声丁当,柳拂塔影,雀鸟围翔,古塔高耸,令游人赏心悦目。(黄杰 周建华) 环县古塔,坐落在环县县城北面一里许之现“灵武台公园”境内。塔身为砖砌,塔体呈八角形,五层楼阁式,顶部有铜质塔刹。通高22米,保存基本完好。该塔造型优美,气势雄浑,是环县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环县人民的一张靓丽名片。 关于古塔建造的时间,历来有不同说法。民间多认为是“唐塔”。持说者多是耄耋老人。他们一方面是听自祖辈们的口传,也有的人说早年在塔中见到过残损匾坊,上有“贞观年间建造,敬德监造”等字样。可惜今匾额损毁不存,此说难以为据。一说为“宋塔”,多见于官方文字。因今塔下有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立的文物保护碑,上书“环县宋代砖塔”。建造的具体时间,在1993年出版的《环县志·大事记》中载:“1264年(宋理宗景定五年,蒙古世祖忽必烈中统五年)八月,环县塔落成”(见甘肃人民出版社《环县志》P46页)。这一说的根据是塔刹上的铭文,铭文末有“中统五年仲秋”的具时,推算出正值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凿凿有据。第三说为“元塔”。其根据亦来自塔刹铭文。持说者认为,既然是元中统五年建造,而且此时环县已沦为蒙古世祖领土,属元管辖,何以宋名? 2008年春,在县上决定二轮修志之际,为了把环县古塔建造时间更一步搞清楚,我们再次用天文望远镜(因为塔室木梯早已坏损,无法登临塔顶)逐字逐句考证了塔刹铭文,虽然仍有个别文字不清,但结果发现,县志记载的建塔时间确实有误。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清楚了解古塔的历史,兹录塔刹铭文于下:(自南向北) 皇帝萬歲 只必帖木里 大王千秋 國泰民安 法輪常轉 環州景福寺重建相輪 都綱彥福等 都功福主元帥 慕福住 都會首 達鲁花赤蘇 副都會首 參議韓 同知 慕 副會首軍判 俄    州判 趙 軍命總領慕 縣令 縣丞 縣尉 吏目等 匠人 河東南路河中府 河津縣故鎮 王 仲 王 伸 王 信 鄜州 郭□ 中統五年仲秋上旬有五日 (打□处为字迹不清者) 通过上述铭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该铭文并没有记述建塔的经过,而是铭“景福寺重建相轮”之事。为什么是“寺”而不是“塔”呢?根据历史学家叶文宪的观点,这种“以塔为中心的寺院布局,塔就是寺,寺就是塔”(叶文宪 《趣味考古》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统五年仲秋上旬有五”,乃是“重修相轮”的时间,而非建造此塔的时间。重修,就意味着以前就有塔体或塔刹,不然,何谓“重修”?什么是“相轮”?按《辞源》的解释:相轮:塔上槃盖。《翻译名义集》二十《寺塔坛幢窣堵波》:“佛造迦葉佛塔,上施槃盖,长表轮相。经中多云相轮,以人仰望而瞻相也。”《汉语大辞典》:相轮:佛教语。塔刹的主要部分。贯串在刹杆上的圆环。多于塔的层数相应,为塔的表相,故称。唐许嵩《建康实录》卷八:“乃于崇化寺造四层塔,物产既罄,犹欠露盘相轮”。这两部权威工具书的解释是一致的:相轮,就是塔刹的主要部分或曰槃盖。“重建相轮”,至少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塔欠刹,故曰重建。这不是没有先例,如上述“嵩化寺四层塔”即是。一种是塔刹(相轮)坏损,需要重建,如我市肖金古塔,顶部残损。但不管哪种情况,都不能断定重修相轮的时间就是建造该塔的时间。因此,我们只能说,该塔重建相轮的时间为“中统五年”,即公元1264年,而不能说建塔时间为中统五年。 清乾隆十九(1754)年高观鲤写的《环县志》中,关于环塔有两处记载。一是古塔寺。原文记述是这样的:“古塔寺,在北门外一里,唐贞观时建,嘉靖九年重修,万历十八年又修,明末兵火煨烬,惟留古塔一座……或云:后移城内,为景福寺”。可见,古塔寺就是景福寺。这一点,塔刹的铭文(環州景福寺重建相輪)足以证实记载是对的。现在推断,如果是寺塔同建,那么,塔有可能就是“唐塔”,这也就印证了老年人所传的“敬德监造”的说法有些根据;如果不是寺塔合建,塔是何时塔,说不清,故云“古塔”。古塔寺与移城内的景福寺,在明嘉靖《庆阳府志·卷一·图考·环县地理图》中标注颇清。关于移修后的景福寺,高氏旧志载:“在县城西南,长三十六步,宽一十二步。元大德年建,万历五年知县胡冠有钟铭。本朝乾隆十八年,县吏邓维一募修,在籍训导杨大伦为之记”。遗憾的是,钟铭与记文均遗失无考。二是古塔壁记。在高氏《环县志·职官志》“杜世泰”条下,有“万历十八年任,有《古塔璧记》”的记载。“璧”,疑为“壁”误。杜是明万历时环县知县,此壁记很可能就是民间见到的匾额之类,虽然县志没有记清楚杜是何方人氏、壁记保存何处,但有文字记载是肯定的,不然高氏何以知道“贞观年建、嘉靖重修、万历又修”这些事呢?再说,不管是清高氏,还是明杜氏,在塔刹有如此明确的时限记载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称“唐塔”、“宋塔”、“元塔”,而称“古塔”呢?这里面一定有其原因,这就说明“中统五年”绝对不会是建塔的时间。 因此,环县古塔究竟建于何代何时,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建塔时间至少可在1264年的基础上向前推移若干年,1264年只能是环县古塔重建相轮的时间。1999年版《辞海》解释“环县”古迹时,只说有“环县塔”,不加“宋”字,很值得我们思考。 甘肃庆阳合水县塔儿湾石塔:中国"最纤细"的古塔 日期:2010-9-28 塔儿湾石造像塔 塔身上优美的浮雕石刻造像技法纤巧细腻,疏密相间,布满塔身 地宫出土的释迦涅槃像 合水县城东北部约70公里的太白乡苗村川塔儿湾村,因原有一座堪称中国造像塔之最的石造像塔而闻名。这一座造像塔始建于宋代,以凿磨的红砂岩石条块垒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式建筑,共十三层,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名塔》一书认为它是中国最为纤细的古塔,将其列为稀有的古建筑和珍奇的名胜之一。 2002年塔儿湾石造像塔被盗,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塔体倾斜。此后有关部门对石塔进行了整体性搬迁,现址在合水县博物馆。 推荐阅读: 塔儿湾石造像塔。 原址上的塔儿湾石造像塔。 塔身上优美的浮雕石刻造像技法纤巧细腻,疏密相间,布满塔身。 地宫出土的释迦涅槃像 地宫出土的铜镜和古钱币   合水县城东北部约70公里的太白乡苗村川塔儿湾村,因原有一座堪称中国造像塔之最的石造像塔而闻名。这一座造像塔始建于宋代,以凿磨的红砂岩石条块垒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式建筑,共十三层,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名塔》一书认为它是中国最为纤细的古塔,将其列为稀有的古建筑和珍奇的名胜之一。   2002年塔儿湾石造像塔被盗,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塔体倾斜。此后有关部门对石塔进行了整体性搬迁,现址在合水县博物馆。   对塔一点也不陌生。记者以前曾住在南滨河路,一推开窗,把视线投向东边,就能看到那座著名的白塔,看它超然于整个城市之上,像一株节间膨大的佛肚竹,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9月14日,记者去合水县城寻找的,却是一座号称中国最为纤细的古塔——塔儿湾石造像塔。   作家朱以撒有一篇写塔的很出名的散文《上天坠落的一枚钉子》,文章题目虽形象,却不美,但他文中这样论及古塔却让我心有戚戚焉。“在有一些古典气息的城市里,不难看到塔的高耸。倘若是名塔,甚至就成了这座城市的象征。当你不知道城市的方位、渊源时,往往会有这么一个经验,有人提到了里边的一座古塔,于是眼前一亮,这座城市蓦然变得可亲起来。”   真像他说的这样,在合水县城问路提到县博物馆,还有人要想半天,但说到塔,大家毫不犹豫地指向同一方向。   合水县博物馆坐落在县城乐蟠东街北部,占地面积很广。一进双层洞式大门,博物馆仿古建筑的单檐殿、重檐殿、双重殿、偏殿、碑亭、碑廊等等,让人感觉时光回溯到了古代。   终于看到塔儿湾石造像塔了,它通身以凿磨的红砂岩石条块垒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式建筑,13层,目测高约12米,径宽1.5米左右。很奇怪的是塔儿湾石造像塔没有台基和基座,塔的形体纤细如二八少女体态。   塔身第一层比较高,过2米。第二层以上,逐层急遽减低,越向上越缩短。二、四层南面各设一假门。各层有塔檐,檐角有仿木转角斗拱,檐下雕出檐椽,檐上雕出筒状瓦栊。塔顶为石制刹柱,刹基以上为相轮二匝,华盖一层,上置宝珠。   塔儿湾石造像塔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它纤细清癯的体态,塔身上优美的浮雕石刻造像最值得细细赏玩。这些造像雕造技法纤巧细腻,疏密相间,布满塔身。   数了数,石塔每面雕像分为5幅,共40幅,每幅雕像13至15身,共造像五六百身之多,由于千年的风霜雪雨侵蚀,面目多模糊不清,但却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残缺美。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塔儿湾石塔的造像内容多为佛说法图,即一佛居中坐在莲花座或方形束腰座上,结跏跌坐或善跏跌坐,身披袈裟。有的袒露右胸及右膊,手印各异。佛身左右两侧或立或坐十数身罗汉,有的拱手,有的踞坐,有的比手指划,有的苦心思索,有的倾心吐谈,有的匍匐跪拜,表现出对佛的虔诚。   除以佛为主的画幅外,还有以罗汉为主的画幅。以众多的画幅表现罗汉,是这一造像塔的特点。   塔南侧雕文殊菩萨出行图和普贤菩萨出行图各一幅。文殊乘雄狮,右臂曲指前方。狮子身配鞍缠、缨络等饰物,挺胸昂首,身躯刚劲有力,拔步前行。两侧有牵狮奴、力士及随从罗汉簇拥。普贤菩萨乘象,大象后方两侧也有象奴及怒目竖眉力士状人物簇拥。大象前有五罗汉击钗、鼓乐或持物慢步行进。   塔儿湾石塔利第一层满布造像,这在别的古塔上很少见。   说到塔儿湾的名字,还有一段伤心的往事。   在2002年以前,塔儿湾石造像塔原本矗立在太白乡苗村川塔儿湾村。它历经风雨近千载,风姿依然不减当年。据说那时你驱车走进苗村川,就能看到那一抹清秀纤细的塔影掩映在子午岭莽莽的林海中,向游人展示着千年古
本文档为【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0409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98KB
软件:Word
页数:32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2-26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