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潜在写作:     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2、反思文学:     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但理想...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潜在写作:     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2、反思文学:     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 伤痕文学:     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 4.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   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5.朦胧派:     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二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是促进文艺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创作百花齐放,文艺理论与批评十分活跃,尽管受到各种干扰,在一年左右时间里,文艺创作的主流还是健康的,可惜,文艺界的这种现象,很快被反右斗争扩大化化掉了,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双百”方针才被写进“宪法”。 7. 先锋派:     当代的“先锋派”虽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流派,但最低限度的意义是指马原以后出现的那些具有明确创新意识,并且初步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他们主要有: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叶曙明等人,此外还有一些正在崭露头角且颇有潜力的新秀。 8.《九月寓言》:     对田园乡村文明的向往与挽歌。1、乡村愚昧与落后的故事。如第六章"首领之家",写村长赖牙在乡村的无限权威或淫威。同赖牙老婆大脚肥肩虐待儿子、媳妇的惨剧——大脚肥肩虚待儿媳三兰子致死;金友虐待妻子小豆。全村生活的极端贫困,所吃或赖以活命的食物,就是地瓜糊。2、小村的浪漫与传奇故事。如流浪汉露筋与瞎眼女闪婆浪漫野合的故事,农民金祥千里买鏊子改变了小村的食物方式的故事,独眼义士三十年寻妻的传奇,庆余要饭被金祥收留。对乡村那种自由、充溢生命力、执着的生命形态的张扬。3、小村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故事。而当小村边煤矿的开发后,小村便不存在了。体现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所谓乡村文明的挽歌。 9、写实文学:      写实文学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题材有相应的真实性,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艺术抽象和艺术反映,溶新闻性与哲理性于一体,是新时期文学的一大贡献。刘亚洲的《黄植诚少校》、郑义的《冰河》刘心武的《5.19长镜头》等均是写实文学的优秀作品。 10、“七月”派:     “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这一时期的创作,则强化了生命意识,在其名诗《悬崖边的树》、《半棵树》、《重读圣经》等作品中,他们超越了自己40年代的作品中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而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与牛汉的《半棵树》显示出处于逆境中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 11、归来诗人:     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12、先锋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叶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可以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稍晚于他们也被人们看作是先锋小说家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到90年代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的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与生存探索这三个层次上的推进,对以后文学创作的影响大。  13、朦胧诗: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14、百花文学:     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15.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本是一种西方的文学批评观念,它产生于80年代末的欧美。以美国的格蕾·格林和英国的科拉·卡普兰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企图“改写所有由男性文化体系衍生出来的种种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典律”,“揭开久经压抑、掩藏的躯体、无意识以及文化、语言中的深层欲望”;其分析方法则“结合了语言学结构主义理论、马克斯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论”。我国的女性文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指的是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主体思想的文学作品,其作者不一定是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源于英美,带有女权主义色彩,代表人物如波夫瓦以女性关心话题为主题、面向女性读者的文学。  16、无名:     所谓无名,是指当时代进入比较稳定、开放、多元的社会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变得丰富,那种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往往拢不住民族的精神走向,于是出现了价值多元、共生共存的状态。  17、“寻根小说”:     8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青年作家有意识地发起和自觉推动的一股创作潮流,其直接的动因是因为前一阶段以反映改革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由于在艺术上面临着诸多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和改革本身的发展艰难曲折、复杂多变,迫使作家由现实问题转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吸取现实变革的精神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寻根”作家的影响极为深远。因此,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就意味着当代文学开始了一个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的艺术追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使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此以后成了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旨趣。这种追求同时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的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8、写实文学:     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题材有相应的真实性,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艺术抽象和艺术反映,溶新闻性与哲理性于一体,是新时期文学的一大贡献。刘亚洲的《黄植诚少校》、郑义的《冰河》刘心武的《5.19长镜头》等均是写实文学的优秀作品。  19、《望星空》:     作于1959年,该诗通过宇宙的“浩大无比”,“没有涯际”来对比人间与人生的有限和不足,从而潜在地表达了诗人对被主观狂热所左右着的现实的忧思,并且以倾斜与平衡,错位与和谐,躁动与平静的对立统一传达出一种启人深思的艺术张力。  20、新历史小说:     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21、寻根文学:     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22、茹志鹃:     生卒年为(1925—1998),生于上海。两岁时丧母失父,随祖母撰于上海、杭州。祖母死后曾一度入孤儿院,40年代初随兄参加新四军。长期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1957年从南京转业到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刊》编辑,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最早以《百合花》的“清新、俊逸”风格受到茅盾的称赞。进入新时期,茹志鹃有《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她从那条路上来》的作品大约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如愿》、《春暖时节》、《静静的产院》为代表、等作品。《剪辑错了的故事》对于“大跃进”有所反思,在写法上引入了现代小说的某些技巧,一度引起文坛的关注。  23、“新生代”诗人:     8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发生了新的转移,加上“朦胧诗”的讨论和新潮诗歌长时间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一些“归来”诗人的创作渐趋沉寂。与此同时,推动新潮诗歌的一批青年诗人的后期创作,也更加热衷于艺术实验,迷恋抽象观念,因而也愈来愈远离现实生活和读者的感性经验。加上其中的一些骨干力量先后脱离国内诗坛,或转向其他体裁的文学写作,“朦胧诗”的创作和讨论的浪潮也开始消歇。在这期间,从新潮诗歌内部孕育生成的一股新的更年轻的创作力量,开始登上诗坛。他们被称之为“新生代”诗人。  24. 改革文学:     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韧之作,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是改革文学的重要作品。  25. 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根本上阐述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即文艺的方向)和“如何为”(即实现文艺方向的途径)的问题。《讲话》从生活,思想,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我死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进程中有一次深刻的变动。  26. 共名:     所谓共名,是指时代本身含有重大而统一的主题,知识分子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的材料都来自时代的主题,个人的独立性因而别掩盖起来。与共名相对立存在的,是无名状态。   27、朦胧诗派     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28、女性主义小说:     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29、先锋文学:     是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流撞击的产物。它的创作摆脱了传统小说的写法,或运用意识流结构手法,通过联想进行时间空间对比;或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描写人物精神深处的荒诞性;王蒙的《夜的眼》是先锋文学的发韧之作,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张贤亮的《临街的窗》、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等是代表作。 30、新写实小说:     1989年3 月,《钟山》杂志隆重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专刊,从而使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其中的代表有池莉、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新写实"三个字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以往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和教化责任,经过了"典型化"、"理想化"的变形,而成为一种"伪真实"、"伪现实主义"。为了纠正这种倾向,"新写实主义"的倡导和实践者开始追求生活的本来面目,力求不再对生活作人为的矫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热衷于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并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主张之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新鲜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其创作特点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 1.“样板戏” 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 2.第一次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来自解放区和前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约八百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周扬和矛盾分别代表两个地区作文艺运动经验的报告;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选举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文联和领导机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并确立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3.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4.政治抒情诗:一般情况下,那些在题材上或视角上被政治化的诗歌被称为政治抒情诗。在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究节奏分明、声韵铿锵。经常使用马雅科夫斯基的“楼梯式”的组织形式,并不断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以加强形式感。这种鼓动性的诗,大量出现在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开展的时期。代表诗人有郭小川和贺敬之等。大约在50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但作为一种有独立形态的诗的体式,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1950年石方禹的《和平的最强音》,1954年邵燕祥的《我爱我们的土地》,1955年郭小川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的共七首的组诗,1956年贺敬之的《放声歌唱》,是最初的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5.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指以农村生活作为主要取材范围的山西作家群体。代表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的共同特征包括,(1)地域特征(2)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3)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4)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语言的通俗。也被称为“山西派”、“《火花》派”“山药蛋派”等。其作品具有地域的特征,代表作家赵树理、马烽等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也多取材于晋西北、太行山和太岳山盆地及汾水流域。山西乡村的民情风俗参与了他们小说素质的构成。同时其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劝人”,能“产生指导现实的意义”。创作态度上,他们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是以一个有先进思想的农民的眼睛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语言上,他们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语言的通俗,以便能让识字不多的乡村读者接受。 6.三突出原则: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根据江青的指示,开始由于会泳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后来有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 7.潜在写作(又称为地下写作):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有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一种是作家们自觉的创作,如丰子恺写的《缘缘堂续笔》和食指的诗;另一种是作家们在非常时期不自觉的写作,如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8.“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指的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围之中,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在文学史研究中如何“整合”,需要提出另外的文学史模式来予以解决;“当代文学”的另一层含义是,它的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的文学时期。 9.、“新民歌”运动    1958年“大跃进”期间,人民群众自发地用诗歌的形式歌唱自己的劳动,表达自己的理想,出现了“新民歌”创作的热潮。后来经过有组织的搜集、整理,加以提倡和推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新民歌运动”。  10.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期从苏联引入这一口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影响比以往其它方法更加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代。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1932年苏联首届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它要求文艺家从现实的革命出发,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这种艺术的描写还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这个口号的提出,是为了清算"拉普"机械论的文学思想以及"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偏误,所以有强调"写真实"的一面。(传入时有些变形,由于周扬在左联的领导地位,文章几乎给此后左翼文坛对创作方法探求定下了调子,即既吸收了其中有利于现实主义恢复与发展的因素,又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机械论的束缚) 11.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里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三、名词解释 1、双百方针 2、《红旗谱》 3、重写文学史 4、韩少功 5、新民歌运动 6、《创业史》 7、朦胧诗 8、马原 9、第四种剧本 10、《山乡巨变》 11、元小说 12、余秋雨散文 13、政治抒情诗 14、电影《武训传》批判 15、寻根文学 16、陆文婷 17、中间人物论 18、《青春之歌》 19、女性主义文学 20、贾平凹 21、天安门诗歌运动 22、《三里湾》 23、新写实小说 24、京味儿小说   1、指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2、梁斌所创作的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小说以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的历史和地主冯老兰一家两代的历史为主线,再现出中国农民走向革命的历程,塑造出朱老忠这一农民形象典型。同时小说还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小说民族化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3、“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中期中国文学理论界对文学史写作的一次自觉反省;一些评论家站在新的视点、新的角度对20世纪文学史,特别是当代文学史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价。所谓“重写”主要是突破以往过多地用政治标准评价文学的模式,而更多地从文学自身的特点出发评价文学。  4、中国当代优秀作家。80年代中期,韩少功明确打出“文化寻根”的旗帜。他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多是以“知青”的眼光来体察农民的境遇,反映农民在十年大动乱中的坎坷经历。第二阶段作品的格调、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都与前不同。它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中保守落后的意识给予现实的影响,进行揭露和批判,另一方面则汲取精华,注入现实生活,光大发扬,给当代人来个扶阳补气,益精固本。第三阶段创作在题材、文体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又发生了变化,以现代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相比之下,文化态度显得宽容、超然,对传统文化平和、理智乃至某种程度的珍视态度。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长篇小说《马桥词典》等。  5、1958年出现的一个较为复杂的文艺现象。它是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民歌题材广泛,句子整齐押韵,语言通俗,易于流传。早期的新民歌创作活动是健康的,对创作起了有益的补充和启发作用。但后来的新民歌粗制滥造之风开始盛行。提出“文艺放卫星”、“人人当诗人”等许多不合实际的要求。郭沫若、周扬合编的《红旗歌谣》是1958年新民歌的“集萃”。  6、柳青的《创业史》是一部反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巨著。它围绕梁生宝互助组的成长和灯塔合作社的成立,描述了陕西渭河平原的下堡乡的蛤蟆滩农民生活的故事,尖锐地提出了土地改革以后的中国农村何去何从的根本问题,深刻表现出社会主义革命初期农村广泛深入、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小说还刻画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富于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7、朦胧诗是新时期诗坛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在70-80年代初期,一部分亲身经历文革的青年,怀着对社会、人生愤懑、怀疑、迷惘、伤感的复杂情感走向诗坛。因其诗意朦胧多义而被称为朦胧诗。它打破了现实主义诗潮的单一格局,以强化现代意识、广泛吸取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经验为特色,对诗歌观念和审美意识产生了强烈冲击。代表作家有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等。  8、马原是中国当代优秀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最能体现出先锋小说的实验性和反叛性,代表作有《虚构》、《冈底斯的诱惑》等。其小说的惯用方式之一是作者直接在作品中露面,使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位一体,使得叙述行为由传统小说的隐蔽状态转变为裸露状态,并成为小说叙述的主要内容。马原的小说观念和手法不仅影响了先锋小说家,而且给其他作家也带来启发。  9、这是评论界对那些并非概念化地表现工农兵生活,以及除表现工农兵生活之外,还描写工农干部、知识分子等的家庭生活、感情生活等的剧本的称谓。代表作有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等。  10、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是一部真实地反映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历史性大变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小说以湖南一个僻静的山乡为背景,透过动人的画幅,形象地展现了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进程,深刻揭示了农民们在变革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小说故事曲折,人物形象,语言生动,富于生活气息。  11、元小说指有意暴露叙述行为或者虚构性的小说,具有自反性和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惯用方式是作者直接在作品中露面,使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位一体。在故事与叙述间,更看重叙述。代表作有马原的《虚构》等。 12、余秋雨散文以强烈的文化意识、独特的文化感受、丰富的文化联想,深刻的文化思考,将人们带入一个新鲜的散文境界。如《道士塔》、《抱愧山西》、《苏东坡突围》、《一个王朝的背影》等。其作品既有较为严密的逻辑分析,又有飞扬的文学想象;既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又有具体可感的意境。并让学者和诗人互为一人,甚至将小说的笔法用于散文创作中,形成一种艺术的“陌生化”效果,开了学者散文通俗化的先例。  13、指那些以诗的形式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的作品。它以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相结合,常采用长诗的形式,讲求节奏分明、声韵铿锵,具鼓动性。代表诗人有贺敬之、郭小川等。  14、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毛泽东认为,全国对《武训传》的热烈赞扬反映了我国思想文化界的严重的思想“混乱”,因而参与修改、撰写了《人民日报》社论。此次批判的实质是对阶级投降主义和改良主义的批判,同时对作家、知识分子发出“信号”,要求他们进行思想改造,与国家确立的政治方向保持一致。  15、“寻根文学”在80年代初现轮廓,将视野从政治生活转向对文化的关注,特别表现出对于传统的眷顾。寻根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启发,在创作上更倾向于借助各民族、地域的神话系统来表现文明与野蛮、现代与古朴、科学与信仰的纠结,企图从各种矛盾构成的合力中探求中华民族的未来趋势。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汪曾祺的《受戒》和韩少功的《爸爸爸》等。  16、陆文婷是作家湛容的代表作《人到中年》中的主人公,是作家对新时期文学人物画廊的贡献,作家通过她的形象发出了关注中年知识分子命运的强烈呼声。陆文婷是五六十年代在新中国理想主义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中年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她的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忠诚、正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平等待人的精神品格,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基本品格。陆文婷还具有外柔内刚、温和沉静、不卑不亢的性格特征,是一个不仅具有现代社会意识,同时具有传统女性心灵美的优秀女性典型。  17、首先由邵荃麟于中国作家协会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的总结发言中正式提出。中间人物指的是相对于先进人物和落后人物而言,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自我完善和成长的系列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的现实性、复杂性和艰苦性。其代表人物有《赖大嫂》中的赖大嫂、《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等。  18、杨沫的《青春之歌》是十七年描写知识分子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小说以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段动荡沸腾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展示了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分化、升沉、进退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风貌,着重描写了主人公林道静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变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复杂的历程。小说的特色主要在于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共产党员和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的形象。  19、女性主义文学以自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的眼光观察世界,关心女性个人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的文学。它站在女性立场上,以一种无所顾忌、我行我素的极端姿态挑战男权文化,反抗“被书写”的命运,试图书写自身。它也是90年代中国文坛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景观之一。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海男、徐小斌、徐坤等。  20、我国当代优秀作家之一。贾平凹是一位“有恒心、有恒产”的作家,其作品之丰富和读者之众多,在同辈作家中是相当突出的。其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等,长篇小说《浮躁》、《白夜》、《废都》等,散文集《月迹》《商州三录》等。其初期创作多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生活,用现实主义手法从事创作;商州小说系列则标志着他的艺术水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80年代末以来,主要从事长篇小说写作。贾平凹注意特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心理世界的影响,语言文白杂糅,以拙见巧,晓畅可读,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21、1976年清明节前后,在天安门广场爆发的波澜壮阔的群众诗歌运动。广大人民群众用诗歌的形式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天安门诗歌运动”是文艺思想解放的先锋,文学黎明的号角。它为“四人帮”的覆灭敲响了丧钟,是新时期文学大潮的潮头。  22、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三里湾农业社秋收、扩社、整社、开渠等工作,精心描写了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王宝全四户人家复杂的矛盾纠葛,借此揭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这场变革在农村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小说故事性强、引人入胜,并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23、“新写实”小说出现于80年代中后期,是在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的背景下出现的“回归写实”的一股创作潮流。其创作方法上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更多地表现出世俗化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物欲而淡化理想、趋于平庸而消解崇高的取向。代表作有:刘震云《一地鸡毛》、刘恒《伏羲伏羲》、池莉《烦恼人生》等。  24、京味儿小说指用北京口语写北京市井风俗的小说。它们写北京民俗风味,避免从正面展开历史的和现实的矛盾冲突,力图从侧面通过民俗风情、文物工艺、故事轶闻、普通市民的描写,显示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发掘于今日世道人心有益的东西。代表作有邓友梅的《那五》、陈建功的“谈天说地”系列等。  
本文档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2701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2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2-23
浏览量: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