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淡豆豉

淡豆豉

举报
开通vip

淡豆豉淡豆豉 编辑词条 淡豆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全国各地均产。晒干,生用。《释名·释饮食》: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豉有淡咸二种,淡者入药,故名淡豆豉。《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急,两脚疼冷。”现代研究,淡豆豉含脂肪、蛋白质和酶类等成分,有微弱的发汗作用,并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HTMLCONTROL Forms.HTML:Hidden.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药药性 1. 性味归经 2. 功效主治 3. 各家论述 4. 用...

淡豆豉
淡豆豉 编辑词条 淡豆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全国各地均产。晒干,生用。《释名·释饮食》: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豉有淡咸二种,淡者入药,故名淡豆豉。《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急,两脚疼冷。”现代研究,淡豆豉含脂肪、蛋白质和酶类等成分,有微弱的发汗作用,并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HTMLCONTROL Forms.HTML:Hidden.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药药性 1. 性味归经 2. 功效主治 3. 各家论述 4. 用药禁忌 5. 用法用量 6. 化学成分 功效作用 1. 功效 2. 应用配伍 3. 古籍摘要 4. 药方选录 现代研究 临床研究 药材来源 1. 来源考证 2. 药材基源 3. 产地溯源 药材鉴别 1. 性状鉴别 2. 理化鉴别 3. 检查 药材相关 1. 炮制 2. 药材制法 3. 营养知识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中药名 淡豆豉   汉语拼音 dan dou chi   别名 香豉、豉、淡豉、大豆豉。   原植物Glycine max(L.)Merr.   科属分类 豆科   药用部位 植物成熟的种子   功效分类 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药   附注 植物描述详见词条:大豆 编辑本段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   辛、甘、微苦,寒(根据炮制方法另有辛、微温);性平。归肺;胃经。[1]   ①《别录》:“味苦,寒,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涩。”   ③《珍珠囊》:“纯阴。”   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⑤《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手少阳三焦经。”   ⑥《要药分剂》:“入肺、胃二经。”   ⑦《中国药典》:“苦、辛,凉。” 功效主治   解肌发表;宣郁除烦。主治外感表证;寒热头痛;心烦;胸闷;虚烦不眠。 各家论述   ①《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又杀六畜胎子诸毒。”   ②《药性论》:“主下血痢如刺者,治时疾热病发汗,又寒热风,胸中生疮者。”   ③《日华子本草》:“治中毒药,蛊气,疟疾,骨蒸;并治犬咬。”   ④《食疗本草》:“能治久盗汗。”   ⑤《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痘,呕逆。”   ⑥《本经逢原》:“治误食鸟兽肝中毒。”   ⑦《会约医镜》:“安胎孕。” 用药禁忌   1.胃虚易泛恶者慎服。   2.《本草经疏》:“凡伤寒传人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热结胸中,烦闷不安者,此欲成结胸,法当下,不宜复用汗吐之药,并宜忌之。”   3.《药性论》:得XI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化学成分   本品含蛋白质19.5%,脂肪6.9%,碳水化合物25%,维生素B10.07mg/100g,维生素B20.34mg/100g,菸酸2.4mg/100g;另含钙、铁、磷盐、氨基酸以及酶。又谓,从发酵大豆中分离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 编辑本段功效作用 功效   解肌发表;宣郁除烦 应用配伍   1.外感表证。该品辛散轻浮,能疏散表邪,且发汗解表之力颇为平稳,无论风寒、风热表证,皆可配伍使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药同用,如银翘散(《温病条辨》);若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等症,常配葱白,如葱豉汤(《肘后方》)。   2.热病烦闷。该品辛散苦泄性凉,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邪热、除烦,常与清热泻火除烦的栀子同用,治疗外感热病,邪热内郁胸中,心中懊憹,烦热不眠,如栀子豉汤(《伤寒论》)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急,两脚疼冷。”   2.《珍珠囊》:“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   3.《本草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斑,呕逆。” 药方选录   ①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先煎桅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②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补缺肘后方》)   ③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 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范汪方》豉薤汤)   ④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   ⑤治断奶乳胀: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⑥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 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姚和众)   ⑦治阴茎上疮痛烂: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蒜。(《药性论》)[7] 编辑本段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脂肪、蛋白质和酶类等成分。   2.药理作用:淡豆豉有微弱的发汗作用,并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三黄石膏汤(黄连9g,黄芩9g,黄柏9g,栀子9g,淡豆豉9g,麻黄8g,石膏40~50g(先煎),生姜3片,大枣3枚,细茶10g),每日1~2剂,水煎服,治疗流行性感冒高热53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福建中医药,1997,28(1):44)。以淡豆豉、地骨皮各15g,焦山栀5g,柴胡12g,白薇30g组成“癌热灵”,水煎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癌性发热59例有效(浙江中医杂志,1997,32(6):250)。以薄荷、前胡、牛蒡子、淡豆豉、木通、葛根为主组成辛凉解表汤,腹胀痛加厚朴、香附,乳食减少有完谷者加神曲、山楂,治疗小儿泄泻52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1):48)。   附药 大豆黄卷   本品系采用大豆浸水湿润发芽,晒干而成。性味甘、淡,平;归脾、胃经。功效解表祛暑,清热利湿。适用于暑湿、湿温初起,湿热内蕴所致发热汗少,恶寒身重,胸闷苔腻等症。用量10~15g。 编辑本段临床研究   据报道,三黄石膏汤(黄连9g,黄芩9g,黄柏9g,栀子9g,淡豆豉9g,麻黄8g,石膏40~50g(先煎),生姜3片,大枣3枚,细茶10g),每日1~2剂,水煎服,治疗流行性感冒高热53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福建中医药,1997,28(1):44)。   以淡豆豉、地骨皮各15g,焦山栀5g,柴胡12g,白薇30g组成“癌热灵”,水煎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癌性发热59例有效(浙江中医杂志,1997,32(6):250)。   以薄荷、前胡、牛蒡子、淡豆豉、木通、葛根为主组成辛凉解表汤,腹胀痛加厚朴、香附,乳食减少有完谷者加神曲、山楂,治疗小儿泄泻52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1):48)。[2] 编辑本段药材来源 来源考证   淡豆豉-中药材(图2)出自《本草汇言》。 药材基源   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黑色的成熟种子经蒸罨发酵等加工而成。 产地溯源   全国各地区均产,主产于东北。 编辑本段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该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理化鉴别   取该品1g,研碎,加水10ml,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数分钟,滤过。取滤液0.5ml ,点于滤纸上,待干,喷以1%吲哚醌-醋酸(10:1)的混合溶液,干后,在100~110℃加热约10分钟,显紫红色。[5] 检查   取该品1g,研碎,加水10ml,在50~60℃水浴中温浸1小时,滤过。取滤液1ml ,加1%硫酸铜溶液与40%氢氧化钾溶液各4 滴,振摇,应无紫红色出现。 编辑本段药材相关 炮制   取桑叶、青蒿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的黑大豆拌匀,俟汤吸尽后,置笼内蒸透,取出略凉,再置容器内,上盖煎过的桑叶、青蒿渣,闷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晒干即得。(每黑大豆100斤,用桑叶4斤、青蒿7斤)《纲目》: 造淡豉法,用黑大豆二三斗,六月内淘净,水浸一宿,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覆。每三日一看,候黄衣上遍,不可太过。取晒簸净,以水拌干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安瓮中,筑实。桑叶盖,厚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曝一时,又以水拌人瓮。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火气,瓮收筑封即成。淡豉制法,除上述加工法而外,尚有以其它药物如辣蓼、佩兰、苏叶、藿香、麻黄、青蒿、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葛根、赤芍、桔梗、甘草等,或煎取药汁,用以煮豆;或将药物研成粉末同煮熟的大豆拌和,然后闷置发酵等不同的加工方法。 药材制法   取桑叶、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0g 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凉,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营养知识   淡豆豉知识介绍: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黑色者)经发酵加工而成的制品。大豆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收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取黑色者洗净。   淡豆豉粒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一侧有棕色的条状种脐。质柔软,断面棕黑色,子叶2片,肥厚。气香,味微甘。 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   淡豆豉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淡豆豉、炒豆豉。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淡豆豉适合人群:胃虚易呕者慎服。   淡豆豉食疗作用:淡豆豉味苦、甘、辛,性凉;归肺、胃经;气香宣散   具有疏散解表,宣郁除烦的功效   主治外感表症,恶寒发热,胸中烦闷,虚烦不眠,口舌生疮。   淡豆豉食物相克: 服用本药不宜复用汗吐之药。   淡豆豉做法指导:   1. 凡外感表症,无论风寒,风热均可应用,惟效力较弱,故常与其他解表药配伍使用。   2. 若湿热郁蒸之酒疸,心中热痛者,可与大黄、栀子同用,以清热利湿。   淡豆豉蒸鲫鱼的制作材料: 主料:淡豆豉30克鲫鱼200克 白糖30克。   淡豆豉蒸鲫鱼的特色: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教您淡豆豉蒸鲫鱼怎么做,如何做淡豆豉蒸鲫鱼才好吃1.将鲫鱼洗净,去鳞及内脏,放入蒸盘内,在鲫鱼上洒上淡豆豉、料酒、白糖。2.将鱼置武火上蒸2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100克,佐餐食用。 _1436685364.unknown _1436685363.unknown
本文档为【淡豆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10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1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1-22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