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哈_麦金德陆权理论的发展与实践_曹凤军

哈_麦金德陆权理论的发展与实践_曹凤军

举报
开通vip

哈_麦金德陆权理论的发展与实践_曹凤军 军事思想史研究 军事历史 2013年第4期 — 49 — 哈·麦金德是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1904年初,他在英国皇家 地理学会上宣讲的《历史的地理枢纽》,被后人评为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 坦的《相对论》齐名的“十六本改变世界”①的“巨著”之一。这篇著作连同之前发表的 《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以及后来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周围世界与赢得和平》, 共同奠定了他的陆权理论,成为近现代地缘政治理论发展史上的经典篇章。 一、陆权理论的提出与完善 作为地缘政治学的一个主要流派,...

哈_麦金德陆权理论的发展与实践_曹凤军
军事思想史研究 军事历史 2013年第4期 — 49 — 哈·麦金德是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1904年初,他在英国皇家 地理学会上宣讲的《历史的地理枢纽》,被后人评为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 坦的《相对论》齐名的“十六本改变世界”①的“巨著”之一。这篇著作连同之前发表的 《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以及后来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周围世界与赢得和平》, 共同奠定了他的陆权理论,成为近现代地缘政治理论发展史上的经典篇章。 一、陆权理论的提出与完善 作为地缘政治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哈·麦金德的陆权理论在科技大发展和列强纷争的 近现代社会实践洗礼下,经历了一个从浅到深、由单一到体系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这一 理论的出现受到同时期德国弗里德里西·拉采尔、瑞典鲁道夫·契伦等人地缘政治理论的 影响,也得益于他本人丰富的自然、历史、社会知识及其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长期担任 重要职务的不平凡经历。 哈·麦金德是一位乡村医生的长子,1861年2月15日生于林肯郡的盖恩斯巴勒。在他的 青年时代,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已开始崛起,英国处于大肆对外殖民扩张时期,但 已呈现出从顶峰向衰落转变的趋势。基于这种现状,哈·麦金德试图为英国国家战略寻找 一条正确的道路,以满足英国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1887年1月31日,哈·麦金德受英国 皇家地理学会之邀作了《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这篇具有陆权启蒙意义的经典著 作,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技术、组织、人口等因 素的变化趋势对国际权势对比的潜在影响,在英国引起强烈反响,为之后英国地理学的发 展和陆权理论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内燃机技术的改进和铁路的发展,欧亚大陆部分地区的交通得到 极大改善,俄国西端维尔巴伦到东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长达6000公里,而德国已经能 摘要:哈·麦金德20世纪初提出的陆权理论,在地缘政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 从全球视角解读战略问题,以大历史观揭示国际政治的发展规律,不仅为英国“大战略”注入了新的 思想内涵,也对20世纪国际政治、军事的发展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科技发展 高速化、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陆权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并被 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期陆权理论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哈·麦金德 陆权理论 地缘政治学 大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E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83-(2013)04-0049-04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H. Mackinder's Theory on Land Power 哈·麦金德陆权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 曹凤军 ① [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译者前言,北京,商务印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馆,2010。 军事思想史研究军事历史 2013年第4期 — 50 — 够经过陆地到达中东。哈·麦金德敏锐地注意到 这一变化给欧亚大国带来的潜在影响,并据此萌 发了他对地缘政治理论更加深入的思考。1904年 1月25日,哈·麦金德再次登上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讲台,宣读了他的《历史的地理枢纽》。文章采 取历史考察与地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 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从世界 历史基本上是陆权与海权不停争斗的观点出发, 指明了英国所面临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文章认 为,欧亚大陆中部和北部是影响世界政治的一个 “枢纽地区”,这一地区的东、南、西三面是呈 巨大新月形的边缘地区,其中:德国、奥地利、 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组成了内新月形地区;英 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组成 了外新月形地区。“枢纽地区”国家向边缘地区 的扩张,对世界帝国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掌握 “枢纽地区”的国家将会扩张到欧亚大陆的边缘 地带,通过动员丰富的陆地资源来建造强大的舰 队,最终成为海洋与陆地上都强大的政权。如果 世界上出现这样一个不受挑战的国家,其他海岛 国家就会落败,世界自由将会受到威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哈·麦金德通过对 战争前后国际政治形势的观察分析,指出尽管德 国在战争中失败,但普鲁士的传统力量仍会在俄 国革命之后发展起来,未来的德俄两国非常有可 能单独或联合起来对海上诸国再次构成威胁。为 此,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之际他又抛出 《民主的 理想与现实》。书中将《历史的地理枢纽》阐述 的“枢纽地区”改为“心脏地带”,把亚欧大陆 和非洲大陆合称“世界岛”,并且从全球战略角 度提出称霸世界的模式,即“谁统治东欧,谁就 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 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①。 哈·麦金德认为,掌握海权的国家必须采取以下 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安全与发展:一是防止枢纽 地区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如果已经形成,则要 阻止它在边缘地带拥有出海口,限制这个国家的 发展和扩张;二是防止边缘地带出现可以挑战海 权的国家,同时要联合边缘地带的某些国家制约 “枢纽地区”国家,或者挑拨边缘地带国家之间 的关系,不让任何一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正如 哈·麦金德所指出的,巴黎和会根据民族原则成 立了新的国家,通过领土分配及赔款等措施重塑 了现实政治格局,从而达成了对德国和苏维埃俄 国进行战略遏制的企图。“虽然麦金德的心脏地 带理论在两次战争之间不大受到英语国家的注 意,但是在德国受到认真的研究,在那里它成为 地缘政治学者的一种基本思想”②。德国卡尔·豪 斯霍费尔评论《民主的理想与现实》,曾把 哈·麦金德描绘成为一个“可恨的敌人”③。第二 次世界大战爆发三年后,同盟国一方进入战略反 攻,轴心国已成强弩之末,未来国际政治格局走 向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1943年,哈·麦金 德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名为《周围世 界与赢得和平》的文章,再次重申“心脏地带” 的战略意义,认为“心脏地带”是全球上最大的自 然碉堡,其作用和地位比20或40年前更加有效和有 利。与此同时,他也对“心脏地带”理论进行了 修正,认为支撑形成全球势力的力量是位于世界 岛之外的美国,对世界岛和世界构成威胁的不是 东欧,而是“心脏地带”本身,并据此提出由苏 联发起的美苏两国共同进行的世界分割论。这一 理论成功地预测到战后苏联将成为地球最强大的 陆权国家,但北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将会形成一种 与之抗衡的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哈·麦金德的陆权 理论受到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极大关注,并在 其影响下出现了众多地缘政治学说。其中,影响 较大的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尼古拉斯·斯皮克曼 的“边缘地带”理论,这一学说集中体现在1944 年出版的《和平地理学》中。尼古拉斯·斯皮克 曼在书中对“心脏地带”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了 分析,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指出欧亚大陆 的边缘地带无论人口、地理环境、还是工农业生 产条件,都比“心脏地带”优越;欧亚大陆靠 近海洋的边缘地带是各强国占领和控制的核心 地区,是世界力量的中心地区。为此,尼古拉 斯·斯皮克曼将哈·麦金德的政治名言改为“谁 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 ① [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14页。 ② [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15页。 ③ [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17页。 军事思想史研究 军事历史 2013年第4期 — 51 — 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①。并以此来展 现“边缘地带”理论的核心内容。“边缘地带” 理论虽然对“心脏地带”理论进行了批判,但两 种理论论证的前提都集中在海权与陆权对抗上 面,而且两者在控制欧亚大陆对于支配世界起决 定作用这一点是一致的。 二、陆权理论的影响和价值 历经百年的陆权理论散发的思想光茫,为20 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留下了一抹清晰的印记。关于 哈·麦金德的陆权理论,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哈特 曾有过这样的描述:“不管怎样,它已变成对世界 权力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课题,成为现代地理学对 人类政治的世界观念的最杰出的贡献。”② (一)开创了以全球视角解读战略问题的先 河。哈·麦金德把全球看作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加以研究,从全球角度观察地理条件的特点,从 历史和科技发展角度探讨枢纽地区、内新月形地 区、外新月形地区在全球战略上的相互联系,从 大历史观角度揭示国际政治发展规律的视角,为 英国“大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充足的 思想源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止陆地强权 国家的出现,哈·麦金德提议在德国与俄国之间 成立一些独立国家,以形成一堵从黑海延伸到波 罗的海的墙,以此作为缓冲区。而这个缓冲区一 定要接海,并且能由“外部国家”(即英国、美 国)支援。后来,这些想法部分被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结果所证实。《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奥地 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波兰等国相继 独立,为德国、俄罗斯迈向超级大国设置了天然 屏障。而英国与俄罗斯控制的“心脏地带”之间 形成的缓冲区,直到今天仍在遏制德国、俄罗斯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战略 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二战结束后,苏联拥有了 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成为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的最大的陆权国家,这似乎印证了哈·麦金德提 出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资源将被一个庞大 的军事强国控制的预言。而战后接替英国成为最 大海权国家的美国,为了与苏联为首的东方世界 对抗,极力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战略。在此背景 下,“心脏地带”理论受到美国人的重视,为冷 战思维提供了理论依据。反映遏制战略思想的美 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指出,欧亚大陆历 来是控制全球的核心地区,而苏联正朝着主宰欧 亚大陆的方向努力。如果美国想抵御苏联在欧亚 大陆的扩张,就必须确保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国家 不受苏联或其他共产党国家控制,而相反的情况 则将导致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上 风。文件强调美国在边缘地带保持优势地位的重 要性,体现了海洋国家及边缘地区盟友与“心脏 地带”国家及边缘地区盟友间的对抗,而这正是 “心脏地带”理论的核心。 (三)把地缘政治学带入陆权主导的新时 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这段时间内,德国、 美国、英国和法国的不同地缘政治学流派中,唯 有美国人马汉的海权论处于一枝独秀的主导地 位。哈·麦金德对于地缘政治学的贡献,正是在 于打破了海权论长期一支独秀局面,开创了陆权 论占主导地位的新时代。他没有使用明确的地缘 政治术语,也没有给出地缘政治学确定的学科定 义,但陆权思想奠定了他在地缘政治学领域的重 要地位。此后,法西斯德国的卡尔·豪斯霍弗尔 的“生存空间”理论,以及美国尼古拉斯·斯皮 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都是在哈·麦金德陆 权理论基础上的思考与发展。虽然由于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及世界政治局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导 致这一理论在后冷战时期不再有以前那样重要的 战略价值,但作为强大的海洋国家,美国、英国 后冷战时期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实践,在很多地方 仍折射出这一理论的深远影响。 三、后冷战时期陆权理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和柏林墙的倒塌, 使国际关系的政治单元和力量主体发生了重大变 化,地缘政治进一步摆脱了狭隘的地理因素的束 缚,但地缘政治理论中陆权因素的作用丝毫没有 降低。以陆权为基础对国际政治进行分析探讨的 理论时有展现,其中,代表性的新陆权理论有美 国政治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的“欧亚大陆 ① [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78页,北 京,商务印书馆,1965。 ② [英]杰弗里•帕克:《20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 16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军事思想史研究军事历史 2013年第4期 — 52 — 新论”,以及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教授 的“文明冲突论”。 “欧亚大陆新论”体现在1997年出版的《大 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其基 本观点是欧亚大陆的陆权对世界政治的基本格局 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者把从里斯本到符拉迪 沃斯托克这片欧亚大陆视为一个地缘战略大棋 盘,认为这个棋盘决定着世界今后的稳定与繁 荣,也是美国保持世界主导地位的中心舞台。兹 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列出了欧亚大陆“地缘战 略棋手”国家和“地缘政治支轴国家”①各5个。 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 响去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影响美国利益的 国家称为“地缘战略棋手”,这类国家有法国、 德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处于敏感地理位置 以及它们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行为造成影 响的国家称为“地缘政治支轴国家”,这类国家 有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和伊朗。兹 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作为不同于过 去所有帝国的一种新型霸权,就是要在这些国家 之间纵横捭阖,以保证在欧亚大棋局中保持主 动,实现领导。为实现这一目的,美国要依靠西 头的大欧洲民主桥头堡和东头必将成为地区主导 大国的大中华。为此,必须注意处理和法国、德 国的关系,必须深入到前苏联地区以避免俄罗斯 发生“赤变”。在亚洲既要加强与日本伙伴的关 系,又要把中国看成美国的“远东之锚”②,从而 促使欧亚大陆的力量均衡。 以陆地空间为基本依托的“文明冲突论”反 映在1993年发表的《文明的冲突》和1996年出版 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该理论 把人文地理要素(宗教、语言、生活方式、科学 技术等)视为国际冲突的基本要素,主张以不同 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与撞击为主线,来研 究国际政治问题。塞缪尔·亨廷顿指出,冷战后 的全球政治是多极和多文明的,世界可以划分为 8个文明板块,即西方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 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 文明以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他认为国际关系 的主要行为者不再是一般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 的核心国家。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 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而在这些冲突中,“绝大 多数的断层线冲突是沿着将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区 分开的环绕着欧亚和非洲的边界发生的”③,“激 烈的对抗和暴力冲突在同一地区的穆斯林和非穆 斯林之间极为普遍”④。冷战后世界冲突的根源不 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 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另外,塞缪尔·亨廷顿 还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把中国的发展视为对美 国利益的威胁。指出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的10年 或20年中仍以现在的速度发展,那么中国将有能 力重建其1842年以前在东亚的霸权地位。而美国 一贯反对由另一个强国来主宰欧洲或东亚,为了 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美国在20世纪参加了两次 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因此,未来的世界和平在 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协调 两国各自利益的能力,以及避免紧张状态和对抗 升级为更激烈的冲突甚至暴力冲突的能力,而这 些紧张状态和对抗将不可避免地存在,“最重要 的权力增长正在并将继续发生在亚洲文明之中, 中国正逐渐成为最有可能在全球影响方面向西方 挑战的国家”⑤。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本质是以 文化为先锋,采取和平方式去征服世界其他地 区,具有以中国为敌来寻求巩固美国霸权地位的 目的。“欧亚大陆新论”主张美国与中国进行合 作,认为没有美中战略协调关系作为美国参与欧 亚事务的支柱,美国就不可能有欧亚大陆的地缘 战略。这两种学说都含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 冷战思维的意识,是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以及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相悖的,对此应该保持 高度警惕。 作者:曹凤军,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潘 宏 ①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 地位及其地缘战略》,54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②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 地位及其地缘战略》,201页。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 建》,287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④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 建》,287页。 ⑤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 建》,77页。
本文档为【哈_麦金德陆权理论的发展与实践_曹凤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802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2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军事
上传时间:2013-11-15
浏览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