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2Cr1MoV产生黄马氏体的原因

12Cr1MoV产生黄马氏体的原因

举报
开通vip

12Cr1MoV产生黄马氏体的原因12Cr1MoV产生黄马氏体的原因 12Cr1MoVG相变点AC1约为774~805℃,AC3约882~923℃左右。其正火温度理论上应在AC3+30~50℃,即930~950℃以上。在进行正火热处理时,在900℃以下加热,即正火不足时,温度处于AC1~AC3之间时,原始组织中的回火索氏体、贝氏体转变为奥氏体而铁素体还未完全溶解(只有在温度接近AC3时,有一定数量的铁素体溶解到奥氏体中。),由于在回火索氏体、贝氏体区碳、钒等合金元素较为富集,因此在这些区域形成的奥氏体的稳定性大,在空冷时又由于析出铁素体,使未能...

12Cr1MoV产生黄马氏体的原因
12Cr1MoV产生黄马氏体的原因 12Cr1MoVG相变点AC1约为774~805℃,AC3约882~923℃左右。其正火温度理论上应在AC3+30~50℃,即930~950℃以上。在进行正火热处理时,在900℃以下加热,即正火不足时,温度处于AC1~AC3之间时,原始组织中的回火索氏体、贝氏体转变为奥氏体而铁素体还未完全溶解(只有在温度接近AC3时,有一定数量的铁素体溶解到奥氏体中。),由于在回火索氏体、贝氏体区碳、钒等合金元素较为富集,因此在这些区域形成的奥氏体的稳定性大,在空冷时又由于析出铁素体,使未能转变的奥氏体更为稳定,故转变为马氏体和贝氏体更为容易。因为加热温度偏低,形成的奥氏体晶粒未能吞并和长大,故转变的马氏体和贝氏体均较细小。     在900℃以上加热(即高于AC3点加热),原始组织中的铁素体、回火索氏体、贝氏体转变为奥氏体,因冷却快,只从奥氏体中析出少量铁素体,使未转变的奥氏体全部转变为贝氏体组织。随着正火温度的提高,由于碳化物溶解更完全,奥氏体成分更均匀,使连续冷却曲线右移,有利于贝氏体的转变,使得富碳、钒的奥氏体少,所以得到的贝氏体量比较多,马氏体量很少。正火温度越高,其奥氏体晶粒长大,因此得到的组织也较粗大。     不同温度加热空冷中的混合组织:在500℃以下温度回火,混合组织中的马氏体还未转变为贝氏体,高于500~760℃时,则马氏体转变为贝氏体。回火温度越高,碳化物聚集越明显。为什么回火温度低于500℃混合组织中的马氏体未能分解为贝氏体?这主要是该钢中含有铬、 钼、钒合金元素,这些合金元素能扼止低温回火时的转变。当高于500℃以上回火,由于碳和合金元素扩散比较快,其扼止作用小,使混合组织中的马氏体转变为贝氏体。回火温度越高,碳和合金元素更容易扩散,因此碳化物更容易聚集。 将黄块马氏体混合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马氏体区呈棕黄色,有些还有几根黑针。经测定,棕黄色区域显微硬度Hm=550~560,黑色针状显微硬度Hm=450~470。检查发现黑色针状组织一般为回火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组织,且整个棕黄色区域的针形在高倍下观察也常隐约可见。据资料介绍,采用电子探针对黄块马氏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是一种富碳、钒,且含铬、钼的马氏体。       热处理不当,正火温度不足或回火超温是12Cr1MoVG高压锅炉管产生黄块马氏体的主要原因。       12Cr1MoVG高压锅炉管中产生的黄块马氏体混合组织使钢的室温强度提高,而使其持久强度降低,尤其是回火超温出现的混合组织对持久强度影响更大。       12Cr1MoVG高压锅炉管产生黄块马氏体后可采用重新热处理予以消除,即按规范再次正火+回火处理。
本文档为【12Cr1MoV产生黄马氏体的原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594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3-11-15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