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板橋之開發與發展(1684-1945)

板橋之開發與發展(1684-1945)

举报
开通vip

板橋之開發與發展(1684-194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近年來,本土教育日漸受到重視,在認識臺灣、了解本土文化的熱潮中,各 種主題的本土研究蔚為風潮,有志之士積極投入研究,不論是本土歷史、地理、 建築、民俗、自然、教育、文化、經濟、社會、宗教、民俗……等各方面的研究 相繼推出,均有可觀。重視本土文化發展,反映在教科書編寫上:教育部於民國 八十三年十月公布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中,將「認識臺灣」(包括歷史篇、 地理篇、社會篇)列入教學科目,1正式規定學生必須接受本土教育;更從民國 八十六年九...

板橋之開發與發展(1684-194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近年來,本土教育日漸受到重視,在認識臺灣、了解本土文化的熱潮中,各 種主題的本土研究蔚為風潮,有志之士積極投入研究,不論是本土歷史、地理、 建築、民俗、自然、教育、文化、經濟、社會、宗教、民俗……等各方面的研究 相繼推出,均有可觀。重視本土文化發展,反映在教科書編寫上:教育部於民國 八十三年十月公布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中,將「認識臺灣」(包括歷史篇、 地理篇、社會篇)列入教學科目,1正式規定學生必須接受本土教育;更從民國 八十六年九月一日起,在國中一年級開始實施《認識臺灣》課程。因應政治、社 會的變化及教育改革的要求,各縣市鄉土教材大量湧現,這不僅是教育發展史上 一個新的里程碑,對學子而言,本土教育是培養國民關懷社會,認識世界人文自 然的橋樑,兼具社會性、知識性及倫理性,重要性不言可喻。2 所謂「本土」一詞,見仁見智,涵義甚廣,本文將之定義如下:人們對於其 生長地方或居住地方,包括自然環境、文化傳統、社會族群等具有主觀性的情懷 與認同,範圍不一。3以臺灣而言,小可以小到社區,大可以大到縣。教育的學 習進程應是從具體生活經驗出發再進展到抽象理論,這是最有效、最方便的學習 方法;以此觀之,歷史教育的原則也應該是由近而遠、由已知到未知、從親切漸 及於陌生,所以本土歷史是學習歷史的第一步,本土教育也是培養歷史觀念的重 要基礎,學習者可經由真實生活經驗中所接觸到的人、事、時、地,引導其情意 1 吳文星,〈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科教材編寫的構想與特色〉,《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 通訊》,7 卷 5 期(臺北,1997.02),頁 36-41。 2 溫振華,〈生命.文明傍水而生—新店溪流域的自然人文與歷史〉,《大自然》,61 期(臺北, 1998.10),頁 30-35。 3 黃俊文,〈鄉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從學生專題報告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歷史月刊》,220 期(臺北, 2006.05),頁 130。 1 發展,啟發其歷史意識,終而產生對本鄉本土的孺慕情感,提升對成長土地的認 同。4 因緣際會下來到板橋服務,匆匆十多年過去了,板橋已然成為成年後生命中 駐足最久的第二故鄉。以一個「外來的板橋人」眼光來看此地,起初處處透露著 新鮮有趣,後來漸漸感受到熟稔親切!在「日久他鄉變故鄉」的情感發酵下,益 發覺得自己已是板橋的一份子!這些年我親近板橋,探究板橋,逐漸發現其人文 的豐饒多元:板橋古蹟5甚多,一轉眼、一顧盼,週遭景物都是本土歷史,覆蓋 著層層疊疊的歷史記憶,在在都可感受到先人入臺經歷、智慧和心血;信手拈來 皆是引人入勝的逸聞掌故,娓娓道來,油然興懷,如同進入一部臺灣史。加上身 為歷史科教師,對本土教材的認識與編寫乃分內之事,想要好好認識板橋這塊土 地變遷過程的念頭開始在心中醞釀。 除了自身強烈的動機及興趣外,本研究企圖結合所學,透過有系統的層層探 索,追本溯源認識週遭環境,從板橋起源、發展與變遷,以宏觀的角度來認識板 橋發展脈絡,作為日後撰寫本土教學教材的依據。本土事物是我們的根源,而教 育則是傳遞本土文化的媒介,加強本土教學不僅在保留文化,還要更進一步發皇 之。本人衷心期望能透過對板橋的研究與了解,為板橋本土文化的傳承貢獻一己 之力,將所知所得應用在教學現場,深化本土教學內涵,豐富學生本土知識,讓 學習視角更寬廣、歷史知識更多元。希望經由教育的播種,孩子們能用心觀察身 邊具體事物,勾連生活經驗,從而了解自己家鄉的歷史淵源、文化與資產,反思 走過的從前,更能理解板橋今昔風貌之變遷因素、現況及未來發展方向。 4 同上,頁 131。 5 古蹟是指能通過時間考驗,幸運地躲過天災人禍而保存下來的古代建築物。舉凡住宅、宮殿、 城牆、城門、堤防、碼頭、橋樑、砲臺、街道、寺廟、道觀、庭園、牌坊、陵墓、學校、教堂、 火車站等建築物,盡屬古蹟。倖存古蹟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內容豐富的書本,它的價值在於 建築物背後所蘊藏的歷史與文化意涵。參見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臺北:遠流,1999 年),頁 4。 2 因上述緣故,遂決定以板橋之開發與發展(1684—1945)為探討主題,透過 漢人入墾、形成街莊、社會文化及日治時期人口變遷、經濟趨向、教育發展,通 觀全局來呈現近代板橋地區社會經濟的變遷歷程。 3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回溯前人研究成果,發現以板橋為研究主題或題材論及板橋者相當多,而且 探討方向寬廣,綜跨歷史、地理、建築、園藝、教育等系所,目前質與量仍持續 成長中,成果斐然,以充實本土知識觀之,實為令人可喜之現象。茲以出版先後, 舉例敘述如下: 一、專書方面: 王世慶的《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 研究所,1996 年),淡水河主支流是大台北的經濟命脈、生命泉源,該書對板橋 湳子溝河港津渡之形成、產業以及水運貿易之興衰做詳細介紹,有助了解板橋早 期發展。 郭正雄、李汪燦的《來去大安圳 回首大墓公》(臺北:臺北縣土城市公所, 1997 年),「一部大安圳的開發史,就是一部擺接平原的開拓史」,探討擺接地區 農業建設之活水源頭—大安圳,論述其開鑿背景、興築者、圳成後對板橋地區的 影響。 溫振華、戴寶村的《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9 年),以學科整合的方法,依時間脈絡全面探討淡水河流域的歷史,由泰雅族及 平埔族原住民、清朝、日治時期直到當代社會,對漢人進入臺北盆地的拓墾發展 及各地經濟變遷都有詳細敘述。 司馬嘯青的《臺灣五大家族》(臺北:玉山社,2000 年),臺灣社會的發展 過程中歷經了移民開墾時期,故與傳統中國社會相較,臺灣的社會具有許多獨特 的現象,這些現象有些承襲自大陸,有些是在臺灣特殊時空背景下所產生。透過 清代臺灣板橋林家的崛起,側看清代臺灣社會發展軌跡。 許雪姬的《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0 年), 4 林本源家族之貢獻與地位在板橋無人可擬,該書作者詳述林平侯父子勤儉治產、 具經商頭腦、追求功名的性格,以及林家在事業開拓上的經商、開墾、置產過程; 對林家如何成為清末臺灣首富地位的社會、經濟、政治等因素多方探討,呈現整 個時代背景;道盡清末家族發達過程中,必須採取官僚、商人、士紳三合一的策 略,古今對照,十分發人深省。 詹素娟、張素玢的《臺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北)—北臺灣平埔族群史》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年),內容依北臺灣平埔族地域、族群關係撰 寫,先對自然舞臺作介紹,再透過人群、土地互動情形,認識北臺灣族群的內涵 及文化,其內容及引用書目是本文撰寫原住民部分之指南。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研所籌 備處,2001 年),作者對清代臺灣熟番地權流失的幾個主要管道,做了整理和釐 清,裨益於理解本區平埔族地權移轉之背景。 卓克華的《從寺廟發現歷史:臺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臺北:揚智文 化,2003 年),敘述明末清初,一批批閩粵居民渡海來臺拓荒時,帶來了原鄉的 宗教信仰,在落腳處建立寺廟。這些寺廟不僅是移民的精神寄託,更成為移民團 結互助的所在,地方治安、產業、交通、教育、聯誼娛樂等,莫不透過寺廟推行, 而各寺廟皆有一定的勢力範圍,是民間社會文化的核心,影響重大。寺廟史可以 說是一部具體而微的臺灣開發史,可如實反映當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 遷興衰,板橋四大古廟及祭祀圈亦作如是觀。 二、學位論文方面: 溫振華的《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年),討論漢人入墾臺北盆地前的背景、平埔族社會,開 墾組織、水利開發、聚落形成、人口增加,各地祭祀圈與地緣關係,傳統商業市 鎮、因淡水開港口岸型市鎮彼此消長,同光年間文教制度提倡、士紳階級興起、 5 洋教西學的輸入,一一道來,面面俱到,為區域研究提供範式。文中對板橋寺廟 的發展、漳泉械鬥、漳人領袖林本源家族展露崢嶸、板橋興起皆有詳細的敘述。 林偉盛的《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1988 年),討論臺灣開發史上一個相當明顯且頻繁的歷史現象—分類械 鬥。作者以個案為基礎,分析分類械鬥的發生因素、成員、為何會蔓延全臺,及 長期的分類械鬥對臺灣社會之影響。 余銘家的《板橋地區聚落發展與生活環境之演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 理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990 年),透過聚落機能複雜化的觀點,來探討板橋 地區生活環境於各不同時期與聚落間的互動關係。 陳鴻圖的《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文章開宗明義直指水利開發是臺灣農業史上第一次革 命,探討水利開發後如何促成了聚落的發展與人口的形成。 蔡采秀的《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兼論其社會影響》(臺北:國立臺 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年),述及日治時代,殖民者為了世界市場 的運作和國內的資本累積,把臺灣視為「農業臺灣」,以便對臺灣農產進行整體 性的剝削;農產品的出口需要加上內部河運的發達,把板橋整合為一個具有對外 聯繫功能的經濟體。 楊湛萍的《從景觀分析與社會結構變遷探討板橋的空間性轉變》(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解析板橋地區在不同發展階段 中空間特性的轉變,依序為拓墾空間、文治空間、殖民空間;影響空間轉變的主 要支配性力量先後為 1、清代初期是開鑿大安圳的地主豪強—林成祖;2、清代 後期是仕紳階級─林本源家族;3、日治時期則是日本殖民政府。清領時期,板 橋的「拓墾空間」在林成祖招佃開鑿大安圳後達到高潮,其後林成祖勢力被林本 源家族所取代;林本源家族成立大觀書社是引領板橋由械鬥下的「武質空間」轉 變為「文治空間」的關鍵點,清代後期的林本源家族對板橋的政治、經濟、文化、 6 社會等各方面,影響至鉅。日治時期板橋呈顯出「殖民空間」特性,在經濟上, 為了配合殖民母國之利益,日人以國家權力控制農業發展,並加強交通建設(縱 貫鐵路),便於進行資源掠奪,呈現出「經濟殖民空間」的特性。 林姵君的《板橋大觀書社之探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 年),一文述及板橋發展源流,從而探索先民如何由武裝拓墾社會進入 文質移民社會之過程,進而帶出大觀書社設立淵源與發展脈絡。 三、期刊論文方面: 黃克武的〈清時板橋的開發與寺廟〉(臺北:《臺北文獻直字》,45/46 期合刊, 1978 年),條理敘述板橋街莊發展、林成祖家族沒落與林本源家族興起之墾戶勢 力消長分析、林本源家族與板橋文治社會的建立、板橋四大古廟宇及其扮演的角 色、祭祀圈的形成。 溫振華的〈清代武朥灣社社史〉(臺北:《臺灣史蹟》,36 期,2000 年)與〈清 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52 期,1997 年),介紹板橋兩大主要番社武朥灣社和擺接社之領域、重要事蹟與遺 存標的。 林美容的〈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錄於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 上冊》,臺北:玉山社,2003 年), 提出祭祀圈是地區居民基於對神明共同信仰所形成的義務性組織,祭祀對象涵蓋 天地神鬼多種神靈,但有一個主祭神,且有一定範圍。文中說明祭祀圈是漢人村 莊組織與村莊聯盟之重要連結,為自主性發展產物,與國家機器體制無關,裨益 了解臺灣民間信仰的本質。 回顧前人累積之研究成果,涵蓋範圍極廣,為本文提供許多珍貴資料和研究 上的方便,極具參考價值,也予本人莫大啟發,對本文撰寫助益甚大。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本文研究方法是以歷史文獻及官方資料研究為立論根據,對既有之文獻資料 作整理、分析、綜合、比較、歸納,互為考證,希望從中獲得新知,釐清疑點, 藉以重建當時歷史原貌;再輔以田野調查、訪談方式來彌補文獻資料之不足。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到第五章是依時間順序,對板橋不同 時期的演變,做一連貫性探討,藉以說明板橋各時期之重要變遷。第二章略論漢 人移墾前板橋之自然環境、人文背景、原住民時期的平埔族部落;第三章說明清 代漢人入墾,先分析漢移民祖籍別、土地開墾情形及拓墾活動中最不可或缺的水 利興築;第四章介紹漢人社會的不同面向的發展概況;第五章敘述日治時期本區 人口變遷、交通建設、農業發展、新式教育的建立;第六章是結論,作者期望能 經由前面幾章的探討,對近代板橋之開發與發展做總結說明,以呈現板橋地區的 區域特色。 8
本文档为【板橋之開發與發展(1684-194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363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1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1-11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