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诸子百家-儒家:《孝经》

诸子百家-儒家:《孝经》

举报
开通vip

诸子百家-儒家:《孝经》 诸子百家之 中国儒家经典著作系列: 孝 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 和睦,上下无怨,女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 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 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 聿修厥德。’” 章末引文出自《诗经·大雅·文...

诸子百家-儒家:《孝经》
诸子百家之 中国儒家经典著作系列: 孝 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 和睦,上下无怨,女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 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 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 聿修厥德。’” 章末引文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 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 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 人有庆,兆民赖之。’” 章末引文出自《尚书·吕刑》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 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 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 履薄冰。” 文末之诗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 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 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 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 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章末之诗引自《诗经·大雅·蒸民》。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 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 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 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 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 无忝尔所生。” 文末之诗出自《诗经·小雅·小宛》。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 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 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 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 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 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 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 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章末之诗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 遗小国之臣,而况公、侯、伯、子、男乎? 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 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 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 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 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 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 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文末所引,出自《诗经·大雅·抑》。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 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 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 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 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 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 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 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 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 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 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 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 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 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引诗出自《诗经·国风·曹风·欬鸠》。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 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 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事亲者居 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 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 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 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 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 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 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 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 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 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 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 如此其大者乎?” 文中之诗,引自《诗经·大雅·蘋酌》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 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 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争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 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 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 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 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 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 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 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 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 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 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 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 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 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 无思不服。’” 文中之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 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诗》云:‘必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 之,何日忘之?’” 章末之诗引自《诗经·小雅·隰桑》。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 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 此哀p 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 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 民有终也。为之棺槨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 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 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 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 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附录: 唐玄宗御注 《孝经》 序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 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 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 亲以教爱,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 名之义彰矣。子曰:“吾志在《春秋》,行 在《孝经》。”是知孝者德之本欤。《经》 曰:“昔者明王之以孝理天下也,不敢遗小 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朕尝三复 斯言。景行先哲,虽无德教加于百姓,庶几 广爱,刑于四海。 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 况泯绝于秦,得之者,皆煨烬之末;滥觞于 汉,传之者,皆糟粕之余。故鲁史春秋,学 开五传;国风雅颂,分为四诗。去圣逾远, 源流益别。近观《孝经》旧注,漳驳尤甚。 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业擅专门,犹将 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 必骋殊轨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 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至当归一, 精义无二。安得不剪其繁芜,而撮其枢要也。 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虞翻、刘邵,抑 又次焉。刘炫明安国之本,陆澄讥康成之注。 在理或当,何必求人。今枚持举六家之异同, 会五经之旨趣。约文畅义,义则昭然;分注 错经,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于将来。 且夫子谈经,志取垂训。虽五孝之用则别, 而百行之源不殊。是以一章之中,凡有数句; 一句之内,意有兼明。具载则文繁,略之又 义阙。今存于疏,用广发挥。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 仲尼,孔子字。居,谓闲居。 曾子侍。 曾子,孔子弟子。侍,谓侍坐。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孝 者,德之至,道之要也。民用和睦,上下无 怨,女知之乎?” 言先代圣德之主,能顺天下人心,行此至要 之化,则上下臣人和睦无怨。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参,曾子名也。礼:师有问,避席起答。敏, 达也。言参不达,何足知此至要之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故为德本。 教之所由生也。言教从孝而生。 复坐,吾语女。 曾参起对,故使复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父母全而生之,己当全而归之,故不敢毁伤。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 也。 言能立身行此孝道,自然名扬后世,光显其 亲。故行孝以不毁为先,扬名为后。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言 行孝以事亲为始,事君为中。忠孝道著,乃 能扬名荣亲,故曰:“终于立身也。”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诗·大雅》也。无念,念也。聿,述也。 厥,其也。义取恒念先祖,述脩其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博爱也。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广敬也。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刑,法也。君行博爱广敬之道,使人皆不慢 恶其亲,则德教加被天下,当为四夷之所法 则也。 盖天子之孝也。 盖,犹略也。孝道广大,此略言之。 《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甫刑》,即《尚书·吕刑》也。一人,天 子也。庆,善也。十亿曰兆。义取天子行孝, 兆人皆赖其善。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 诸侯,列国之君,贵在人上,可谓高矣;而 能不骄,免危也。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费用约俭,谓之制节。慎行礼法,谓之谨度。 无礼为骄,奢泰为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 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 而和其民人。 列国皆有社稷,其君主而祭之。言富贵常在 其身,则长为社稷之主,而人自和平也。 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 临深渊,如履薄冰。” 战战,恐惧;兢兢,戒慎。临渊,恐坠,履 薄,恐陷。义取为君恒须戒慎。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服者,身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也。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 言卿大夫遵守礼法,不敢僭上逼下。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法言,谓礼法之言。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德行,谓道德之行。若言非法,行非德,则 亏孝道。故不敢也。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言必守法,行必遵道。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择也。 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礼法之言,焉有口过!道德之行,自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 也。 三者,服、言、行也。礼:卿大夫立三庙以 奉先祖。言能备此三者,则能长守宗庙之祀。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夙,早也。懈,惰也。义取为卿大夫能早夜 不惰,敬事其君也。 士章第五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 资,取也。 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言爱父与母同,敬父与君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言事父兼爱与敬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 移事父孝以事于君,则为忠矣。 以敬事长则顺, 移事先敬以事于长,则为顺矣。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 能尽忠顺以事君长。 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则常安禄位,永守祭祀。 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 尔所生。” 忝,辱也。所生,谓父母也。义取早起夜寐, 无辱其亲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 春生、夏长、秋敛、冬藏,举事顺时,此用 天道也。 分地之利, 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 也。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公 赋既足,则私养不阙。 此庶人之孝也。 庶人为孝,唯此而已。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 未之有也。 始自天子,终于庶人,尊卑虽殊,孝道同致。 而患不能及者,未之有也。 言无此理,故曰未有。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参闻行孝无限高卑,始知孝之为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 行也。” 经,常也。利物为义。孝为百行之首,人之 常德。若三辰运天而有常,五土分地而为义 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天有常明,地有常利,言人法则天地,亦以 孝为常行也。 则天之明,因地之利, 法天明以为常,因地利以行义。 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 治。 顺此以施政教,则不待严肃而成理也。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 见因天地教化人之易也。 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君爱其亲,则人化之,无有遗其亲者。 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 陈说德义之美,为众所慕,则人起心而行之。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 君行敬让,则人化而不争。 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礼以检其迹,乐以正其心,则和睦矣。 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示好以引之,示恶以止之,则人知有禁令, 不敢犯也。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赫赫,明盛貌也。尹氏为太师,周之三公也。 义取大臣助君行化,人皆瞻之也。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 言先代圣明之王,以至德要道化人,是为孝 理。 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公、侯、伯、子、男 乎? 小国之臣,至卑者耳,王尚接之以礼,况于 五等诸侯,是广敬也。 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万国,举其多也。言行孝道以理天下,皆得 欢心,则各以其职来助祭也。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 理国,谓诸侯也。鳏纂,国之微者,君尚不 轻侮,况知礼义之士乎。 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诸侯能行孝理,得所统之欢心,则皆恭事助 其祭享也。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 理家,谓卿大夫。臣妾,家之贱者。妻子, 家之贵者。 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 卿大夫,位以材进,受禄养亲。若能孝理其 家,则得小大之欢心,助其奉养。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 夫然者,然上孝理,皆得欢心。则存安其荣, 没享其祭。 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上敬下欢,存安没享,人用和睦,以致太平; 则灾害祸乱无因而起。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明王以孝为理,则诸侯以下化而行之,故致 如此福应。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觉,大也。义取天子有大德行,则四方之国 顺而行之。 圣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曾子闻明王孝理,以致和平。又问圣人德教, 更有大于孝否?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贵其异于万物也。 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者,德之本也。 孝莫大于严父, 万物资始于乾,人伦资父于天;故孝行之大, 莫过尊严其父也。 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 谓父为天,虽无贵贱;然以父配天之礼,始 自周公,故曰:其人也。 昔者,周公效祀后稷以配天, 后稷,周之始祖也。郊,谓圜丘祀天也。周 公摄政,因行郊天之祭,乃尊始祖以配之也。 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周公因祀五方上帝 于明堂,乃尊文王以配之也。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君行严配之礼,则德教刑于四海。海内诸侯, 各修其职来助祭也。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言无大于孝者。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亲,犹爱也。膝下,谓孩幼之时也。言亲爱 之心,生于孩幼。比及年长, 渐识义方,则日加尊严,能致敬于父母也。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故出以 就傅,趋而过庭,以教敬也。 抑搔痒痛,县衾筮枕,以教爱也。 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圣人顺群心以行爱敬,制礼则以施政教,亦 不待严肃而成理也。 其所因者,本也。 本,谓孝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 父子之道,天性之常。 君臣之义也。 加以尊严,又有君臣之义。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父母生子,传体相续,人伦之道,莫大于斯。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 谓父为君,以临于已,恩义之厚,莫重于斯。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 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言尽爱敬之道,然后施教于人。违此,则于 德礼为悖也。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行教以顺人心,今自逆之,则下无所法则也。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 善,谓身行爱敬也;凶德,谓悖其德礼也。 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言悖其德礼,虽得志于人上,君子之所不贵 也。 君子则不然, 不悖德礼也。 言思可道,行思可乐, 思可道而后言,人必信也。思可乐而后行, 人必悦也。 德义可尊,作事可法, 立德行义,不违道正,故可尊也。制作事业, 动得物宜,故可法也。 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容止,威仪也。必合规矩,则可观也。进退, 动静也。不越礼法,则可度也。 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君行六事,临抚其人,则下畏其威,爱其德, 皆放象于君也。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上正身以率下,下顺上而法之,则德教成, 政令行也。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淑,善也。忒,差也。义取君子威仪不差, 为人法则。 纪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 致其乐, 平居必尽其敬。就养能致其欢。 病则致其忧, 色不满容,行不正履。 丧则致其哀, 擗踊哭泣,尽其哀情。 祭则致其严。 斋戒沐浴,明发不寐。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 五者阙一,则未为能。 事亲者,居上不骄, 当庄敬以临下也。 为下不乱, 当恭谨以奉上也。 在丑不争。 丑,众也。争,竞也。当和顺以从众也。 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 兵。 谓以兵刃相加。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三牲,太牢也。孝以不毁为先。言上三事皆 可亡身,而不除之;虽日致太牢之养,固非 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五刑谓墨、劓、感、宫、大辟也。条有三千, 而罪之大者,莫过不孝。 要君者无上, 君者,臣之禀命也。而敢要之,是无上也。 非圣人者无法, 圣人制作礼乐,而敢非之,是无法也。 非孝者无亲, 善事父母为孝,而敢非之,是无亲也。 此大乱之道也。 言人有上三恶,岂惟不孝,乃是大乱之道。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 于悌, 言教人亲爱礼顺,无加于孝悌也。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风俗移易,先入乐声。变随人心,正由君德。 正之与变,因乐而彰。故曰: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别,明男女长幼之序; 故可以安上化下也。 礼者,敬而已矣。 敬者,礼之本也。 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 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居上敬下,尽得欢心,故曰悦也。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 也。” 言教不必家到户至,日见而语之。但行孝于 内,其化自流于外。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举孝悌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子弟者,无不 敬其父兄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举臣道以为教,则天下之为人臣者,无不敬 其君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恺,乐也。悌,易也。义取君以乐易之道化 人;则为天下苍生之父母也。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以孝事君则忠。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以敬事长则顺。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君子所居则化,故可移于官也。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修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谏争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 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事父有隐无犯,又敬不违,故疑而问之也。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有非而从,成父不义,理所不可,故再言之。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 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降杀以两,尊卑之差。争,谓谏也。言虽无 道,为有争臣,则终不至失天下,亡家国也。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令,善也。益者三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 善名。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父失则谏,故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不 争于君。 不争则非忠孝。 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孝乎!”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 母孝,故事地察。 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 事天地能明察也。 长幼顺,故上下治。 君能尊诸父,先诸兄,则长幼之道顺,君人 之化理。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事天地能明察,则神感至诚,而降福祐,故 曰彰也。 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 言有兄也。 父谓诸父,兄谓诸兄。皆祖考之胤也。礼: 君宴族人,与父兄齿也。 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言能敬事宗庙,则不敢忘其亲也。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 天子虽无上于天下,犹修持其身,谨慎其行, 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 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享于克诚。 故曰著也。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能敬宗庙,顺长幼,以极孝悌之心,则至性 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故曰无所不通。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 服。’” 义取德教流行,莫不服义从化也。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 上,谓君也。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进见于君,则思尽忠节。君有过失,则思补 益。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将,行也。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匡,正 也。救,上也,君有过恶,则正而止之。 故上下能相亲也。 下以忠事上,上以义接下。君臣同德,故能 相亲。 《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 遐,远也。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义取臣心爱君,虽离左右,不谓为远。爱君 之志,恒藏心中,无日暂忘也。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 生事已毕,死事未见,故发此章。 哭不偯, 气竭而息,声不委曲。 礼无容, 触地无容。 言不文, 不为文饰。 服美不安, 不安美饰,故服衰麻。 闻乐不乐, 悲哀在心,故不乐也。 食旨不甘, 旨,美也。不甘美味,故疏食水饮。 此哀偯之情也。 谓上六句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 圣人之政也。 不食三日,哀毁过情,灭性而死,皆亏孝道。 故圣人制礼施教,不令至于殒灭。 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三年之丧,天下达礼,使不肖企及,贤者俯 从。夫孝子有终身之忧,圣人以三年为制者, 使人知有终竟之限也。 为之棺槨衣衾而举之, 周尸为棺,周棺为椁。衣谓敛衣,衾,被也。 举,谓举尸内于棺也。 陈其簠簋而哀戚之, 簠簋,祭器也。陈奠素器,而不见亲,故哀 戚也。 擗踊哭泣哀以送之, 男踊女擗,祖载送之。 卜其宅兆而安措之, 宅,墓穴也。兆,茔域也。葬事大,故卜之。 为之宗庙以鬼享之, 立庙朓祖之后,则以鬼礼享之。 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寒暑变易,益用增感,以时祭祀,展其孝思 也。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 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爱敬哀戚,孝行之始终也。备陈死生之义, 以尽孝子之情。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争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附录: 唐玄宗御注 《孝经》 序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争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本文档为【诸子百家-儒家:《孝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681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8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0-29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