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年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影响_文献综述

老年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影响_文献综述

举报
开通vip

老年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影响_文献综述 2012 年第 4 期 第 33 卷 Northwest population Vol.33 No.4(146)2012 迁移活动作为独特的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强烈 地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城市社会的发展背景。 绝大部 分关于流动和迁移的文献都着眼于年轻人尤其是劳 动年龄人口,多是从经济的角度来探讨劳动力的流 动与迁移行为特征。 而相对忽视退出劳动力市场的 老年人的迁移。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 数据公报显示, 全国人口中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14408 万人, 占总人口的 11.03%[1]。...

老年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影响_文献综述
2012 年第 4 期 第 33 卷 Northwest population Vol.33 No.4(146)2012 迁移活动作为独特的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强烈 地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城市社会的发展背景。 绝大部 分关于流动和迁移的文献都着眼于年轻人尤其是劳 动年龄人口,多是从经济的角度来探讨劳动力的流 动与迁移行为特征。 而相对忽视退出劳动力市场的 老年人的迁移。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 数据公报显示, 全国人口中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14408 万人, 占总人口的 11.03%[1]。 这其中, 有约 1.92%的老年人口迁移,也就是有 276.6 万老年人口 发生了跨地市级的迁居行为。 老年人口的迁移会对 迁入地的医疗资源、社会服务资源构成额外负担,进 而影响到资源的配比、政策的制定和实行。 而老年 人的迁居又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往往是构成许 多城市社会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原因或者结果,因此,从整体上把 握老年人的迁移现象,认识和理解老年人迁移的原 因就显得尤为重要。 究竟老年人口的迁移行为遵循怎样的机制与原 则?他们的行为特征如何?迁移人口中的老年人口与 非迁移人口的老年人口在人口学特征上是否存在着 差异? 国内目前少有对老年人口迁移的实证研究,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还尚不清楚。 本文通过对国 内外已有文献进行归纳评述,总结老年人口的迁移 特征,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迁入地特征,以及 老年人口迁移对社会和迁入地的影响。 从而为进一 步研究探讨中国老年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对迁入地的 社会影响提供基础性资料。 一、老年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 从概念的层面上看,迁移一般被视作跨越重要 政治边界(县、州、国家)的一种居住性移动。 对于老 年人口这一概念,国外相关文献中并没有给出一个 非常确切的定义,大部分研究对老年人口的划分是 基于年龄而言, 一般来说都将 60 岁作为一个分界 点。 在中国,退休年龄因性别、行业甚至职称高低而 异,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 60 周岁,女 工人年满 50 周岁, 女干部年满 55 周岁。 齐明珠 (2004)在对中国老年人省际迁移研究中,也以 60岁 作为界定老年人的起始年龄[2]。 William H. Haas(2006)等人在研究中特别辨析 了老年迁移和退休迁移两个概念的区别。 在 20世纪 80年代, 人口学研究往往将老年迁移等同于退休迁 移, 但是实际上这两种迁移在概念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上都是不 能互换的。 两个定义会随之带来不同的迁移量以及 后续的影响, 对于公共政策和社区发展的研究者而 言至关重要。Haas等人通过 2000年美国全国人口抽 样调查的样本来检验两种定义之间的差别。 如果仅 以年龄来划分,传统定义下的 60岁以上的老年迁移 人口约有 200多万,但是实际上有很多超过 60岁的 老年人并非退休者。而根据退休定义(50岁以上没有 老年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影响:文献综述 张伊娜,孙许昊,周双海 (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目前国内老年人的迁移行为较少被关注, 有必要对这一问题重新加以认识。 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老 年人口的迁移特征,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迁入地特征,以及老年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老龄化、就业、收入等方面 的社会影响。 最后提出在研究中国老年人口迁移问题中,针对中国国情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老年人口迁移;迁移特征;迁入地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12)04-0027-05 收稿日期:2012-02-22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C840071)、复旦大学金苗项目(10JM015)资助。 作者简介:张伊娜,女,上海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口迁移;孙许昊,男,山东莱州 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口迁移;周双海,男,山东济宁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 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社会政策。 27· · Northwest population 2012 年第 4 期 第 33 卷 Vol.33 No.4(146)2012 工作并领取救济金)来测算,那么 60 岁以上的退休 迁移人口只有 150 万人左右, 两者相差了 50 万之 多。 传统定义在没有排除 60岁以上尚未退休的老年 人的同时也忽略了一些 50多岁但已经退休的人,因 此单一的年龄并不是定义退休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3]。 在研究退休 对老年人口迁移的影响时,概念辨析尤为重要。 二、老年人口迁移的特征分析 1.老年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 关于迁移的个人特征比较经典的一个分类是由 Walters(2002)提出的,他将美国发生迁移的老年人 分成三个类别,享乐型移民(amenity migrants),救助 型移民(assistance migrants)以及不和配偶居住的严 重伤残型移民 (severely disabled migrants not living with a spouse)。 研究发现三类人的迁移原因各有不 同,其中对于享乐型移民来说,这类人往往有较好的 经济、身体状况,因此他们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包 括较齐全的娱乐设施和良好的气候,约占总的退休 移民的 46%。 对于救助性移民来说,他们的经济状 况较差,也往往没有配偶。 他们一般倾向于和孩子 居住,或是迁移到那些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他们在 经济和居住方面有较大的依赖性,这类人大约占到 28%。最后一类是严重伤残型的移民,他们需要每天 的陪护和专业机构的护理,因此他们倾向于迁移到 医疗设施较好的地区,大约占了 25%[4]。 Chevan(1995)检验了美国老年人丧偶与迁移之 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丧偶后一年的迁移概率几乎是 丧偶前一年的两倍。 也就是说迁移行为极有可能发 生在紧接着配偶离去的一年内,这时是迁移事件发 生的顶峰,此后迁移的可能性将逐步下降,丧偶的影 响一般将在四到五年左右彻底消失[5]。 Clark 和 White(1990)主要关注了收入对于老 年人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那些处于中等收入 水平的人,拥有高收入或者低收入的老年人迁移的 概率较高。 这点和生命周期模型有一致性,因为高 收入者往往是享乐型移民,而低收入者很有可能是 救助型移民[6]。Gary M. Fournier(1988)等人利用美国 各州退休夫妻的生活成本指数来检验经济因素对于 老年人迁移行为的影响。 认为州际间生活成本的不 同会给予拥有固定工资的老年人迁移的动力,就像 工资不同会引起就业人口的迁移一样。 研究证实生 活成本的增加对迁入有负面作用,弹性分析显示当 一个州的生活水平上升 1%, 那么迁移者选择这个 州的概率将下降 1.4%到 1.28%[7]。 Colsher 和 Wallace(1990)选取了一个比较有新 意的视角,他们研究了心理因素对荷华州乡村地区 老年人迁移的影响。 在这个群体内,压力、焦虑以及 较低的生活满意度都会增加迁移发生的可能性[8]。 特殊群体的迁移行为也有其特点和规律 。 Longino 和 Smith (1991) 关注了老年黑人的迁移行 为。 在 20世纪初,黑人迁移主要从南部乡村地区迁 往北方城市。 而在 1960年左右,大量的老年黑人重 新回到了西南部地区, 回到他们以前居住的社区。 从老年黑人的个人特征来看,这些迁移者往往是已 婚,无残疾,近期退休,他们倾向于在目的地社区拥 有自己独立的住房。 也就是说黑人去往北方是为了 寻找工作机会,而到了退休的时候则会返回南方去 享受熟悉的环境和低成本的生活[9]。 国内部分研究也关注了老年人口迁移的个人特 征,在一项关于北京老年人口迁移特征和成因的研 究中,孟向等人(2004)采取普查资料分析与座谈和 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先运用五普资料对北京市 迁移流动老年人口特征进行分析, 然后选取适当的 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 研究发现流动 的老年人多为年轻老年人口,自身文化素质较高,并 且以前从事的职业多为第二和第三产业, 多数人都 有相当可观的离退休收入。 这一方面决定了他们能 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另一方面,这部分老年人不是 作为子女的累赘而出现的。 除了他们经济上大部分 能自理外,在享受与子女团圆的天伦之乐的同时,他 们通常都会在家务和照看孙辈方面对子女有相当大 的帮助,从而能够与子女和谐相处,同时也能更好地 调节自我的身心[10]。 2.老年人口迁移的家庭特征 老年人迁移的家庭特征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和成 年子女的关系上,这种关系包括两者间的亲密程度 以及居住的远近,家庭因素在老年人口迁移中扮演 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Zimmerman 等人(1993)发现,家庭人力资源比 经济资源对于老人迁移有更大影响。 通过模型分析 发现,当老人的身体状况下降时,收入对于迁移没有 很大的影响。 然而,家庭中的人力资源对于那些健 康状况下降的老人非常重要,如果有人在家照料那 么迁移的意愿就会大大下降。 相对而言,如果子女 或者其他亲戚都不在身边,老年人就有可能向那些 医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好的地方迁移。 在这里 人力资源的可得性被区分为两个相连的因素:一个 28· · 2012 年第 4 期 第 33 卷 Northwest population Vol.33 No.4(146)2012 是照顾者与老人的关系;另一个是获得服务的频率 与规律[11]。 Van Diepen Albertine 等(2009) 在一项关于荷兰 老年人口的研究中关注了老年迁移行为与两代人距 离远近之间的相关程度。 研究发现当与孩子的距离 逐渐变远时,老年人会更加倾向于向孩子靠近,而向 远离子女方向迁移的动力就会变弱。 对于其他亲属 这种迁移的意愿依旧相似, 但迁移动力相对较小。 此外,拥有孙辈的老年人相对那些没有的更倾向于 向子女迁移。 研究认为这部分老年人群的迁移是由 于渴望代际间的交流或者向子女提供帮助而非向子 女求助[12]。 Silverstein 和 Zablotsky(1996)在一项关于美国 老年人口的研究中关注了与子女居住地的距离远近 对老年人口迁移的影响。 研究发现与子女住在一小 时车程以内的老人对迁移到退休社区的意愿较弱。 邻近的子女会提供一种刺激使老人留在原来的社区 而避免迁移。 邻近的优势包括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 子女交流,以及与孙辈的亲近[13]。 Silverstein 和 Angelelli(1998)在老年迁移家庭 特征的研究中着重关注了子女的特征对于老年迁移 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迁移的老年人往往是女性、 并且有一个经济状况比他好的子女。 并且他们更倾 向于迁移到女儿而非儿子身边,老人健康状况的下 降会使选择迁向儿子的几率更为降低。 总体来说, 老年人倾向于迁往可能提供更大帮助的子女[14]。 国内研究中,张晓娟(2007)以广州市老年人口 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年广州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主要 关注了老年群体的迁移特征并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影 响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 研究发现家庭因素是促使 老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而迁入地子女具有较高 的文化素质、可观的经济基础、与父母的关系密切、 家庭中有婴幼儿需要照顾等因素都是促进老年人口 发生迁移的家庭因素。 可见迁移老年人口对子女的 依赖性较大,他们在希望得到子女照顾陪伴的同时, 也多希望在经济、精神以及家务上给予儿女支持和 帮助[15]。 3.老年人口迁移的迁入地特征 老年迁入地特征主要指老年人对迁入地的偏 好, 即迁入地具有何种特征比较容易吸引老年迁移 者。 同时,通过观察人口的迁移模式归纳出一些比 较受老年人喜爱的目的地地区,可以把握老年人迁 移的主要路径。 从国外文献来看,发达国家老年人 口的迁移地总体特征是气候温暖、生活水平不高的 城市,而其中又以小城市或者大城市周边地区最受 欢迎,而非大都市区域。 Pampel(1984)等人的研究将老年人的迁移看作 是一个关于目的地的选择,因此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老 年迁移人口如何多因素考量迁入地。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选取了美国 爱荷华州 170位 55—64岁间的居民进行调查, 通过 电话访问和邮件形式初步确定 10个重要因素, 并且 将 10个指标聚成了 4类,分别是地理因素(气候、离 海或湖的距离、地形)、居住地因素(离医疗设施的车 程、离亲属的距离)、社区因素(最近城市的人口、邻居 的平均年龄)和经济状况(与现住地生活成本的比较、 通货膨胀指数), 并在大类下将指标细化成多个选项 并进行偏好度的排列。结果表明老年人偏好的目的地 特征为:西南区域的温暖气候,靠近湖、周围有山,靠 近亲友及医疗设施,靠近小城市,老人和年轻人混合 的社区,低生活成本和低通货膨胀[16]。 三、老年迁移人口的社会影响分析 老年人口迁移会对迁出地迁入地造成一定的影 响,其直接结果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个地区 的人口结构,加速了迁入地老龄化的过程。 此外,这 种影响还体现在社会的很多方面,包括经济、就业、 公共服务等。 1.老年迁移人口对迁入地年龄结构的影响 老年人口迁入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因素。 在发达国家,生育率、死亡率对该地区老年人口比率 产生的影响较小,相反老年人口的迁入迁出率则是 影响地区老龄化程度的关键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说 老年人口的迁入地比迁出地影响更大。 Ahmed 等人(1992)分析了 1950 到 1980 年间 美国州际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低的决定因素。 研究发 现净迁移率是迄今为止州际人口老龄化中最不稳定 的因素,迁移变化是导致各地区之间老龄化速度不 同的主要原因。 虽然人口的自然老龄化速度几乎相 同,但由于老年人口净迁移率的不同而导致了美国 各地老龄化程度的不同[17]。 2.老年迁移行为对迁入地社区的影响 Frederick A. Day 和 Jon M. Barlett(2000)研究 了老年迁移者对于美国德州地区的经济影响,研究 关注了这种影响在不同行业中的具体体现。 相关性 分析显示老年人口迁入和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 联系,富有的老年人口流入会使当地经济复苏,引起 服务、零售、建筑业等的增长,促进当地居民收入增 29· · Northwest population 2012 年第 4 期 第 33 卷 Vol.33 No.4(146)2012 长。 同时老年迁移对于不同行业影响不同,对于服 务业来说,就业增长不明显,但是服务业的扩张增速 明显;对金融、房地产部门影响较高,因为老年人迁 入直接引起了对住房的需求;而对于医疗业影响较 小,老年人可以选择开车到就近城市就医[18]。 Deller(1995)分别从人口、就业、收入的角度论 述了老年人口迁移的影响。 首先,迁移引起了一种 集聚的经济效应,也就是说迁移是一个自我增强的 过程,老的一批迁移者对于迁入地的好印象会形成 一种良性循环,吸引以后新的老年人口迁移者的进 入。 同时,老年人的进入会刺激相关服务人员的需 求,这些都导致了地区人口的增长。 其次,从就业来 看,新的需求创造了很多新的岗位,服务业、建筑业、 房地产业影响较大,制造业影响较小。 最后,从收入 角度研究发现,退休者迁入地区的收入水平增长速 度要比其他地区快,这是由老年迁入者的收入和新 创造的就业机会所共同决定的[19]。 Gordon Bennett(1993)研究了退休迁移对于美国 非大都市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经济贡献以 及带来的经济发展机会。 研究认为,因为新迁入的往 往是相对年轻的退休者, 而非大都市地区的生活设 施和基础设施不是很齐全, 所以他们的生活需求可 以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这些人往往有较好的个 人医疗保险,因此不仅不会对政府福利构成压力,反 而能为医疗服务提供额外的资金。 最后,新迁入的老 年人还可以在社区里充当志愿者, 这些免费的公共 服务或者私人组织也可以使整个地区受益[20]。 四、对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国外关于老年人口的迁移理论与实证发展至 今,已走过了 50 年的历史,贡献出很多有意义的研 究结论和理论模型,这些研究对于现实中的问题有 很大的指导意义。 老龄化的社会中,地方政府在制 定有关经济、人口、社会发展政策时都需要将老年群 体考虑其中,而老年群体的迁移行为无论对迁入地 或是迁出地都会产生诸多的社会影响。 在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关注点普遍集中在劳动力人口以及家庭的迁移 行为上。 随着社会老年化逐步加快,第一代独生子 女进入婚育年龄,社会化养老尚未成熟,家庭化养老 成为趋势的背景下,老年人口迁移群体将会不断庞 大。 这部分跨地市级的迁移群体会直接考验整个社 会的福利体系,包括跨地市级的医保问题、养老金领 取问题等,并对迁入地的社会服务构成很大的负担, 也对政府的社会福利和保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因此,对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迁移分析可以为我 国老年人口未来流动方向和特征提供参考和对比价 值。 虽然国外研究对于我国老年迁移研究有启发和 引导的作用,但是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时候不能 忽略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制度。 第一,制度因素。 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户 口”的存在给地区间的迁移带来了很多变数和阻碍。 在美国的老年迁移中,地域之间的流动几乎没有困 难,老年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 个地区,他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享受几乎相同的待遇, 因此选择面也比较宽。 相对而言,户籍制度将中国 城乡、省市分割开来,老年迁移人口在迁入地不能获 得由户口带来的系列政策, 不能享受包括医疗、交 通、住房等很多优惠,间接地为他们的迁移增加了障 碍。 此外,户籍制度的存在使人们在主观上存在身 份等级差异,很难融入当地环境,也会降低老年人口 的迁移意愿。 第二,收入因素。 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西方发 达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这点同样体现在老年 群体中,中国大部分老年人生活在农村之中,他们的 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因此类似美国老年人口中的“享 乐型移民”在我国出现的可能性就会比较低。同时,中 国老年人普遍有储蓄养老的心态,消费观与西方老年 人有较大差别,这也影响到老年人的迁移选择。 第三,文化因素。 相比西方社会,中国社会家庭 成员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家庭往往多是两代人 居住甚至是三代同堂。 因此,中国老年人向子女居 住地迁移的倾向性就比较高,很多老年人退休以后 还想为下一代发挥余热而不是独自享受生活,所以 子女这一因素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迁移 选择,这点会比西方社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此外,我 国文化中一贯有“安土重迁”的传统,老年人一般不 会轻易离开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而选择在晚年 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因此中国 城乡老年人口的迁移差别会更为明显。 第四,区域发展差异因素。 中国地区间的发展 差异巨大,东部城市相比中西部城市无论在生活服 务设施、医疗服务设施等都更占有优势,因此中国老 年人口迁移方向与青壮年人口迁移方向产生同构, 即都往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以 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 数据为例,老年迁移人口主要迁入地为广东、天津、 上海,与发达国家老年人口迁往小城镇、生活成本较 30· · 2012 年第 4 期 第 33 卷 Northwest population Vol.33 No.4(146)2012 (上接 26页)是本文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 筝 参考文献: [1]Ruth J. Parsons 著,赵善如译 .老人社会工作———权能激发取向 [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 股份公司,2009:23. [2]吕宝静 .老人照顾———老人 、家庭 、正式服务 [M].台北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2009:7-8. [3]赖雨阳.社区工作与社会福利社区化[M]. 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31-32. [4]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8-90. [5]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5-227. [6]周献德,沈新坤 .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操作技巧 [J].社会工作 (理论版 ), 2009(9).28-30. [7]邓蓉.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J].云南社会科学,2007(6)86-88. [8]老洛. “老年漂” 城市的孤独谁人诉[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5).60-62. [9]小非.城市的孤独向谁诉[J].心理与健康,2011(9).23-25. [10]吴仙.社会工作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介入[J].黑河学刊,2011(7).146-147. The Research on Social Adaptation of the Old People Floating in Unfamiliar Places:Intervention to Social Work LIU Q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430023) Abstract:With adv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aged society,the number of old people floating in unfamiliar places is becoming more more. From hometown to unfamiliar places,they feel lonely,unhappy and helpless. Owing to deficiency of social institu- tion,policies and old people mentality,the old people floating in unfamiliar places find it difficult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city life. They need more care . Form social work,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to make the old people get rid of alienation and indifference so as to live happier. Key words:The old people floating in unfamiliar places;Social adaptation;Case work;Group work;Community work 低的城市构成强烈反差。 筝 参考文献: [1]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 cn/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 [2]齐明珠.“老年人口迁移、保障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加老年人省际迁移的比较研究 ”[M].中国人口 出版社,2004:4. [3]William H. Haas,III, Don E. Bradley,Charles F. Longino, Jr., Eleanor P. Stoller,William J. Sero,2006. In Retirement Migration, Who Counts? A Methodological Question With Economic Policy Implications. The GERONTOLOGIST,46:815-820. [4]William H. Walters,2002. Place Characteristics and Later-Life Migration. RESEARCH ON AGING,24: 243-277. [5]Albert Chevan,1995. Holding on and letting go:Residential mobility during widowhood. Research on Ag- ing,17:278-302. [6]Clark,William A. V,K. White,1990. Modeling elderly mobili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22:909-924. [7]Gary M. Fournier,David W. Rasmussen,William J. Serow,1988. Elderly Migration———For Sun and Mon- ey.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7:189-199. [8]Colsher,Patricia L,Robert B. Wallace,1990. Health and social antecedents of relocation in rural elderly persons. Journal of Gerontology:Social Sciences,45:32-38. [9]Longino Charles F, Jr., Kenneth J. Smith, 1991. Black retirement 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46: 125-132 [10]孟向,姜向群等.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特征及成因分析[J].人口研究,2004(6):53-59. [11]Rick S. Zimmerman,David J. Jackson,Charles F. Longino,Jr. and Julia E. Bradsher,1993. Interpersonal and Economic Resources as mediators of the effects of health decline on the Geographic Mobility of the El- derly.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5:37-57. [12]Van Diepen Albertine M. L,Mulder Clara H,2009. Distance to family members and relocations of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24:31-46. [13]Silverstein,Merril,and Diane L. Zablotsky,1996. Health and social precursors of later life retirement- community migra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51:150-56. [14]Silverstein M,Angelelli JJ,1998. Older parents’expectations of moving closer to their children. Journal of Gerontology,53:153-163. [15]张晓娟.广州市老龄化空间分布与老年人口迁移研究[D].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Fred C. Pampel,rwin P. Levin,Jordan J. Louviere, Robert J. Meyer,1984. Retirement 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The Integration of Geographic,Social,and Economic Preferences. Research on Aging, 6:139-162. [17]Ahmed, Bashir, and Stanley K. Smith, 1992. How changes in components of growth affect the population aging of states. Journal of Gerontology:Social Sciences,47:27-37. [18]Frederick A. Day, Jon M. Barlet,2000. Economic Impact of Retirement Migration on the Texas Hill Country.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19:78-94. [19]Steven C. Deller,1995. Economic Impact of Retirement Migr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9: 25-38. [20]Bennett DG,1993. Retirement Migration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In High-Amenity,nonmetropolitan Areas.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12:466-481. The Feature and Effect of Elderly Migration: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Zhang Yina,Sun Xu-hao,Zhou Shuang-hai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 Abstract:With literature review o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lderly migration, the article finds out that what decides the elderly migration behavior includes personal attributes,family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ceiving areas. Moreover,the elderly mi- gration may have a major impact on population aging, employment and income of receiving areas. Finally,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 in China. Key words:elderly migration;the feature of migration;social impact on receiving areas 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 31· ·
本文档为【老年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影响_文献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633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0-23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