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释经学原则》

《释经学原则》

举报
开通vip

《释经学原则》《释经学原则》 释经学原则 作者: 内详 发表时间: 2006-7-8 所属类型:释经学 正文 [ 分卷阅读 ] 第一课 〈第一课作业〉 第二课 〈第二课作业〉 第三课 〈第三课作业〉 第四课 〈第四课作业〉 第五课 〈第五课作业〉 第六课 〈第六课作业〉 第七课 〈第七课作业〉 第八课 正文 第一课 ( 本章字数:12375 更新时间:2006-7-8 16:10:50) 导论以及释经学的历史   导论   在释经学的导论里...

《释经学原则》
《释经学原则》 释经学原则 作者: 内详 发表时间: 2006-7-8 所属类型:释经学 正文 [ 分卷阅读 ] 第一课 〈第一课作业〉 第二课 〈第二课作业〉 第三课 〈第三课作业〉 第四课 〈第四课作业〉 第五课 〈第五课作业〉 第六课 〈第六课作业〉 第七课 〈第七课作业〉 第八课 正文 第一课 ( 本章字数:12375 更新时间:2006-7-8 16:10:50) 导论以及释经学的历史   导论   在释经学的导论里我们要介绍「释经学的重要性」,「释经学的字义」以及「释经学的定义」。 首先我们来谈「释经学的重要性」,圣经提摩太后书二章十五节说:「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按“正义”,换句话说就不是按着私意,是把圣经的真意吸出来,而不是把自己的私意注入圣经里面。经常有人在查经班查考圣经的时候会说:“我想是这样”,“我想是那样”。在查考圣经的时候,人想的不算数,重要的圣经说什么?圣经怎么说?有两个英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出正确解释圣经的真意。这两个英文字都是“解经”,第一个是“eisegesis”,前缀的“eis”是由其次希腊文来的,是“注入”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意思注入圣经,是圣经原来所没有的;我们称之为“私意解经”。另外一个英文字则是“exegesis”,前缀的“ex”也是由希腊文来的,意思是“出来”;也就是把圣经的意思吸出来,按着原意解释,求得经文的真正意义。而把圣经作者的原意,真正的意思吸出来,这才是解释圣经的正确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因此释经学的重要性就是“帮助我们依据一些原则来规范我们正确的解释圣经”。   当然这种规范并不是要限制我们的自由。就好比「交通规则」;我们都知道「交通规则」对开车的人来说虽然是一种限制,但是也惟有透过这样的限制才能够让开车的人,开起车来更自由,更安全,也更有秩序。同样的,透过解经原则的学习可以实际的帮助我们,好让我们在解释圣经的时候真是把圣经的原意吸出来照着去行,而不是把个人的私意注入经文里曲解了经文的原意。总而言之,盼望藉着释经学课程的学习,能帮助我们避免错误的解经,达到按正意分解真道的目标。   其次,我们可以从神学思想来了解释经学的重要性。从神学的角度我们看见「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而因着人堕落犯罪的结果,人的理性、知识都受到了影响。人的理解力也因着罪的缘故变得诲暗不明。所以,对于圣经的解释,必须藉助于一些解释的原则。借着这些原则的追求和改进,我们才能够正确的解释圣经。   为什么说圣经的解释是很重要的呢?因为圣经作者的思想离我们已经有几千年之久。举例来说:亚伯拉罕是主前两千年以前的人;摩西是主前一千五百年前的人,和我们今天的人相隔足有四千年之久。而当时的传统习惯、文化风俗、道德水准等等和现代人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所以越是时代久远的经文就越需要加以解释;不经过解释我们就无从了解。而释经学这门功课,就是借着解释的原则和方法,使我们的思想和圣经作者的思想能够沟通,借着圣经的正确解释,在我们的思想和圣经作者的思想两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这是很重要的。   研究释经学重要性的第三点就是:要建立神学思想体系必须有稳固的释经学基础,以免歪曲了神真理的道。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以圣经的解释做为基础来建立基督教的神学思想体系,让所建立的体系是符合圣经的。许多基督徒是先有了自己主观的神学观点,然后才去寻找圣经经文来支持自己的看法,这样就本末倒置了。而这种先有自己观点再找出经文来支持,本末倒置的神学架构往往是许多课程异端产生的原因。所以研究释经学重要性的第三点就是在“建立神学思想体系之前,必须有先有释经学基础,以免本末倒置产生异端。   释经学重要性的第四点就是:讲解圣经应建立在正确的解经原则上,以免曲解神真理的道。要成为一个良好的圣经解释者,就必须把握解经原则。这就好比一棵树栽在泥土里才能吸收泥土所供给的养份。同样的,解经的原则就好比泥土能够维持树的良好生长一般,能够规范正确的解经,不致于曲解神真理的道。   释经学重要性的第五点就是:对曲解圣经的人,基督徒有驳斥、卫道的责任。然而,要做真理的卫道者必须先有释经学的知识和基础。前面曾经提过,“异端的产生多半是因为错误的解经所导致的,最明显的就是曲解了神真理的道。基督徒在驳斥异端,护卫真道之前必须学习正确的解释圣经建立稳固的信仰根基,才不致于被动摇迷惑走上异端。   以上是释经学的重要性,说明为什么要研读本课程。   释经学的字义:   「释经学」这三个字英文是Hermeneutics,这个字是从希腊文ερμενεuτικε而来,有三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是「说明」;圣经有些地方需要“说明”才能够明白。比方说和好朋友约好了要去参加一场音乐会,但是很不凑巧中途发生;交通事故,自己开的车子也遭到了池鱼之殃。以致于没有办法按时赴会,害得朋友苦等一场。等的人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没有来,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后来经过“说明”之后,才知道原来不是故意迟到,是遇上了交通事故,车子出了问题以致于迟到。说明白之后,误会也就跟着澄清了。同样的,我们把圣经的话说明,说明白之后听的人才能够了解、接受。   释经学的第二个字义是「表达」,表达圣经的一段话或者是文字对今天的人具有什么意义,对我个人又有什么意义,向我表达什么信息。也就是透过我们的解释把神话语真正的意思表达講解出来。   释经学的第三个字义是「翻译」,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翻译不止限于文字或语言的翻译。同时也包括了行为的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是翻译圣经的人。怎么说呢?就是基督徒要透过行为,把所读的道理切实的实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基督徒没有把所读的教训实行在日常生活中,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解释圣经的步骤还没有完成。   释经学的定义:   任何的学问如果能够抓住定义的重点,那么对于所要研究的功课就能够有相当的把握和探讨方向。那么,什么是「释经学」呢?简单的说,「释经学就是研究如何解释圣经的一门学科」,这是释经学最简单的定义。另外有三位学者对释经学所下的定义也分别举出做为参考:第一位是伯克福,他对释经学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释经学是教导我们明白解经原则和方法的一门学科。」第二位是亚当斯,他对释经学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释经学是把古代关于神的著作加以诠释的一门学科。」第三位是莱慕,他对释经学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释经学是簡單讲解圣经,使人明白的一门学科。」   释经学的历史:   亚当斯在他所著作「圣经解释学导论」这本书的第四章,论到释经学历史发展的时候,第一句就说:「任何对释经学的广泛研究,都必须以综览释经学的历史发展做为开始。」是的,研究释经学的人如果能对历代以来的解经历史发展做一番纵览而且有通盘性的理解的话,必能从历史学到教训,这样就能够避免很多从前的人在解经的原则和方法上所犯过的错误。   释经学可以说是一部沧桑史,因为远从第一世纪开始直到今天,圣经就一直被误用。只有少数的基督徒在解经上是正确的。但是,相对的,我们可以从解经的历史中学到教训,从历史上所看到的错误可以提醒我们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好像前面有火,如果先有了警惕,就不会轻易的去碰它了,因为已经先有人被烫过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看到从前的人在解经上犯的错误,我们就不必再第二次的犯相同的错误。这是了解释经学历史的宝贵之处。   以下就将释经学的历史做並不简单的介绍:   第一、犹太教时期:   解释在旧约时代就已经开始,最早的释经学在申命记就发现了;申命记这个名称的原义是“第二”,也就是“第二次的律法”。既然有“第二次的律法”就有“第一次的律法”。我们发现《申命记》和《出埃及记》这两卷书有许多类似的地方,那是因为以色列在进入迦南地的时候面临了新的环境,神重申他的律法,使以色列人能适应新环境;而《申命记》就是把神的律法重新做一次诠释和扩大,为的是使以色列人在新的环境中可以适应。   虽然如此,以色列人到了耶稣的时代,还是采用的希腊文做为通行的语言,也因此受到了希腊哲学的影响,犹太人对圣经的解释采用的是「寓意式」的解经法。寓意式的解经所强调的不是字面上的意义,我们把这种解经法称为「寓意解经」,什么是「寓意解经」呢?以下就是「寓意解经」的简单定义:「寓意式的解经是一种文学的解释方法,把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字面的意思当做一种媒介而引导人的思想去体会另外一层更深的灵性意义。」举例来说,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则「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故事;事实上泥土并不是真的有一只狐狸要吃葡萄,而是为了描述当一个人为了希望得到一样细而得不到的时候,就容易出于嫉妒的心里酸溜溜的说,“那有什么稀罕?我根本没有那个意思想要那样东西。”所以伊索寓言里的狐狸、葡萄园都不存在,也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儿。它只是以故事做为媒介,目的是要引导人的思想去体会另外一层更深的意义。   但是完全用寓意法来解释圣经就有问题了,因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于容易让解经者以自己主观的经验来看圣经,而忽略了圣经真正的意思。结果圣经作者所说的话倒不被重视了。也就是说往往圣经作者在表答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可能很单纯的字面意思,但是却因着解经者寓意式的解经而把字面的事实当成一种媒介,结果把重点转移到了解经者对经文的主观看法上了。在解经者主观的感受上觉得经文是“这个意思”是“那个意思”完全漠视了圣经作者真正的意思。这是传统犹太人寓意式的解经法。   第二、教父时期:   往后解经到了教父时代,也是同样的情形;这个时期的解经情况更是严重的混乱了神的道。所以有人形容教父时代,也就是第二到第四世纪的解经学像一团每一個泥土;而这这团泥土就握在许多解经者的手中,不管是要捏成一个人还是捏成一匹马,都随着他们的意思,圣经在他们手中已经没有一定的标准,没有正确的解经原则了。每一个圣经读者都有权利爱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反正是「寓意解经」。   据说在教父时代,光是埃及的黄瓜就有三百种解释;每个人都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思说,“黄瓜的形状”代表什么,“颜色”又代表什么。这么一来,圣经就成了解经者手中的泥土,用自己的方法把圣经加以塑造,爱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缺乏客观的标准,都是以人的私意为主,圣经作者的意思反而被忽略不被重视了。   此外在教父时期还流行一种说法,那就是把「寓意解经」指为“肉”,「字意解经」指为“奶”。意思是说,会「寓意解经」的人就像会吃肉,是已经长大成熟了,有着深厚的解释功力。而如果只能以字面的意思解经的话,那么,这样的人还是停留在“吃奶的阶段”和婴孩一样。这么一来就形成了解经越新奇就越有深度,代表能吃肉的奇怪现象。如果只能看字面的意思,看经文的表面,那就表示还停留在“吃奶”的程度。因着这样错误的强调,所以从教父时期,一直到马丁路得改教的时候,圣经的解释几乎完全以寓意式的解经法为主。所以,整个神的道被严重的混乱了,圣经沦为一个人手中的泥土,信仰是什麼每一个人都可以随着自己主观的意思来解释;都认为自己是能吃“肉”的,不是只能吃“奶”的。   第三、中世纪时期:   大约主后六百到一千四百年左右,解经又面临了新的情况。这个时期圣经被锁进了礼拜堂,锁在一种透明的镜子里面,除了圣职人员之外,其它的人不能读圣经,也不能解释圣经。这也就是为什么马丁路得改教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圣经翻译成通俗的德文,好让所有的德国人都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读圣经的原因。中世纪一般人对圣经的知识是非常贫乏的,而在那个时期也只有神父和圣职人员才能够解释圣经。而神父、圣职人员的解经法,因为长期受到教父时期「寓意解经」的影响,于是乎「四种意义」的解经法就成为当时解经的最大特点。什么是「四种意义的解经法」呢?原来,当时的圣职人员和神父都认定,“每处经文都有四个意义”:   第一、字面的: 也就是“历史上的事实”,文字上的真实意义。   第二、道德的: 也就是“人应该做什么?”   第三、寓意的: 也就是人的特點信仰是什么?向人宣誓所信的是什么?   第四、灵意的: 也就是认定每处经文都有属灵的意思,而把属灵的意思集中在基督徒的盼望上。   举例来说,“耶路撒冷”这个名字,以四种意义的解经法来看:第一、字面上的解释是,“耶路撒冷”是真实的地名,是位在巴勒斯坦的一个城市名叫“耶路撒冷”。第二、道德上的解释就是,“耶路撒冷”代表人的心,因为它是整个基督教的重心。心同时也是人的中心部位,所以人要保重这个部位;在道德上就是要“保守心”。三、寓意方面的解释,耶路撒冷代表“教会”,因为教会是从耶路撒冷开始的。四、灵意上的解释,耶路撒冷代表天国的城;好比奥古斯丁写过《上帝之城》这本书。那个时候的解经者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圣经解释成四种意义。最后解经就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之下继续发展。   第四、十九、二十世纪:   解经到了十九、二十世纪又有另外一种情况出现就是“理性主义”抬头。否定圣经中的神迹。而紧接着又出现了所谓的“乐观派”和“新正统派”的神学,特点是开始怀疑耶稣基督的神性,把圣经中的某一部份认为是神所默示,另外一部份则认为不是。总而言之,从第一到二十世纪,整个释经学的历史不断的有各种问题产生,在这方面请学者自行参考本课程所列出的参考书目。配合本课程的讲义,做更深入的研究。   [ 置 顶 返回目录 ] 〈第一课作业〉 ( 本章字数:3624 更新时间:2006-7-8 16:14:52) (一)选择题 -------------------------------------------------------------------------------- 1.正确的解经法是: A把自己的意思注入圣经 B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解经 C按照读经者的感动解释圣经 D把圣经真正的意思吸出来 -------------------------------------------------------------------------------- 2.解经的原则是? A这种规范会限制我们自由解释圣经 B这种规范对基督徒灵命不会有帮助 C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解释圣经 D并不一定对解经者有所帮助 -------------------------------------------------------------------------------- 3.为什么解释圣经是非常重要的呢? A因为圣经作者的思想离我们太远 B因为当时的文化、风俗、背景与现在不同 C因为圣经充满了神学上的专有名词 D因为解经是现代教会研经的趋势 -------------------------------------------------------------------------------- 4.了解释经学的历史, A不要碰它,免得受到不良影响 B常常碰它,可更多的了解圣经 C这是主耶稣对圣徒的一个提醒 D必能从历史学到教训 -------------------------------------------------------------------------------- 5.寓意式的解经法? A认为字面毫无意义,只讲到内层的灵意 B寓意解经就是借着文字的记载去体会灵意 C认为字面毫无意义,只讲到外层的灵意 D认为字面具有意义,只讲到内层的灵意 -------------------------------------------------------------------------------- 6.字面的解经法: A认为字面毫无意义,只讲到外层的灵意 B是完全以字面的解释为准 C虽以字面解释,却不忽略其中精意 D虽以字面解释,应该忽略其中精意 -------------------------------------------------------------------------------- 7.选出正确的叙述 A犹太教时期,只有神职人员才可解经 B教父时期,解经已逐渐日趋成熟稳定 C中世纪时期,马丁路德要把圣经翻成神职版本 D19、20世纪,新正统派神学怀疑耶稣基督的神性 -------------------------------------------------------------------------------- 8.最早的释经学﹝HERMENEUTICS﹞,上帝重新宣布祂的律法? A创世记 B民数记 C申命记 D利未记 -------------------------------------------------------------------------------- (二)填充题   1.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不是按__________,乃是把圣经真意 ________出来。      2.因为人类________、_________,以致人的________、_________都受到了影响,所以必须借着某些解经__________来帮助我们正确地解释圣经。   3.我们必须以__________的解释为__________来建立基督教的 ____________体系,这种体系必须符合__________。   4.释经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意义。   5.最早的释经学在旧约圣经____________出现。   6.犹太教时期的解经乃是以____________的解经法。   7.教父时期把「寓意式」的解经指为______,「字面式」的解经指为 ______的阶段。   8.改教时期的解经法长期受到教父______解经的影响,直到十九、二十世纪 _______主义抬头,否定圣经中的______。 (三)问答题   1.请举出两个理由简要说明研究释经学的重要性?   答:   2.请举出两个理由简要说明为什么圣经需要解释?   答:   3.做为一个良好的解经者,应具备什么条件,以你个人的看法简要说明?   答:   4.请就释经学历史段落,分别列举其特点并分析对今天的解经有什么影响?   答:     [ 置 顶 返回目录 ] 第二课 ( 本章字数:4678 更新时间:2006-7-8 16:30:44) 释经学的第一到第四原则   释经学的第一个原则:   解经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解经者应当明白上帝给人圣经的目的并且能够正确的解释,应用圣经”。   在解经的第一个原则里我们可以分三点来讨论:   首先,我们要明了圣经是有“权威性”的。什么叫做圣经是有“权威性”的呢?对基督徒来说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是往往却是许多信徒所难以回答的。也 许有人会问说:“怎么说“圣经是上帝的话”呢?圣经里不是也有出埃及魔鬼的话,也 有人讲的话吗?为什么说圣经是“上帝的话”呢?问这样问题的人往往是忽略了“上帝给人圣经目的”的这个大前提。因为圣经是一本“救恩之书”,是讲“救恩”的。圣经的权威是指着“圣经可以做为人信仰、行为的最高准则”。基督徒的伦理问题、生活上或者是其它的问题,圣经是有权威性的;凡这方面的问题都应该回到圣经寻找答案。圣经里的答案就是基督徒生活、行为、信仰的标准,这 就是所谓“圣经权威”的意思。   今天,许多人把圣经,应用到宣教、管理学、心理学等等这些方面。但是事实上,圣经不可能涵盖所有学科的。换句话说,圣经不是一本涵盖所有学科教科书,而是一本“救恩之书”,重点是“救恩”。不过如果牵涉的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这些方面,圣经是可以提供原则的。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在管理学方面,圣经出埃及记十八章记载摩西带领二百万的以色列人进入利非定的旷野,那时候摩西亲自审理案件,每一个大小案件都是由他一个人审判处理。当时他的岳父叶忒罗提醒摩西说:“这样做太累了,案件又不能审理的很好”于是就提出他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點出埃及记十八章第一节到二十四节他说:““你这作得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疲惫,因为这事情太重,你独自一人办理不了。现在你要听我的话,我为你出个主意,愿上帝与你同样的在:你要替 百姓到上帝面前,将案件奏告上帝;又要将律例和法度教训他们,指示他们当行的道,当作的事。并要从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上帝,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百姓;叫他 们随时审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这里,小事他们自己可以审判。这样,你就轻省些,他们也可以同当此任。”   二十四节说:于是摩西听从他岳父的话,按着他所说的去行。这处经文就成了管理学上“授权与分工”“层层节制”的管理原则。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圣经虽然有很好的管理学原则,但是并不是一本管理学的教科书,而是一本论到救恩的“救恩之书”。因此这是我们要清楚认 识的;圣经的权威不是指着一切学科、学术范围的事物都是以圣经为权威的这个意思。   紧接着二第二点所要强调的是:“圣经能使人因着认识神的救恩,以致于得救”。提摩太后书三章十五节说:“这圣经能使你因信耶稣基督有得救的智能”。约翰福音五章三十九节主耶稣说:“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 ];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翰壹书五章十三节说:“我将这些话写赐你们信奉上帝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从以上的经文我们知道,圣经是一本使还没有信的人透过它明白救恩而得救的书。这是 神启示圣经,给人圣经的目的。   第三点:对已经信主重生得救的基督徒而言。圣经是基督徒“人生的指南”和“信仰生活”准则。基督徒可以透过读圣经,明白神的旨意进而顺服,遵行神的旨意在世上过荣神益人的生活。总结以上所讲的是要我们明白神给人圣经的目,提醒我们正确的将圣经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信仰和行为上;而不是没有目的应用到一切的学术园地上。因为神给人圣经的目的并不在此,而释经学的第一个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就是清楚明白神给我们圣经的目的。在这个原则之下正确的去运用,这样解经才不会偏离。   释经学的第二个原则:   解经的第二个原则就是解经者必须和神之间有密切而正常的关系,在释经学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意思就是说虽然我们或许懂得许多解经的原则,但是却不一定能让我们成为一位良好的解经者。举例来说,犹太人当中有许多著名的拉比和律法师,他们对解经懂得很多。可以说是比任何人都要有经验。但是很讽刺的是,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解经知识,但是却没有从圣经里找到旧约中所应许的弥赛亚。虽然他们很懂得如何解释圣经,但是却未曾在他们研究的旧约圣经中找到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甚至他们否认耶稣基督是救主弥赛亚,就是他们所盼望要来的那一位。   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和神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因为犹太人把重点放在守律法上,以致忽略了圣经的主角弥赛亚。所以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具备了很多很好的解经原则和解经知识。但是当时的犹太拉比和律法师却无法成为很好的解经者。因为,他们和神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所以,   释经学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强调:我们必须看重和神之间正常、密切的关系。   解经者的属灵情况如果不能够维持在某一个水平之上的话,那就是没有明确的办法正确解释神的话的。罗马书八章第七节第八节告诉我们:“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上帝为仇;因为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属肉体的人,不能得上帝的喜欢。”哥林多前书二章十四节、十五节又说:“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上帝(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 才能看透。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这两处经文表答出 一个信息就是“属灵的人方能了解属灵的事”。   举例来说:“两个陌生人在刚见面的时候,其中有一位突如其来的问对方说:“你知道我正在想什么吗?”不用 想也知道,对方的回答一定是,“对不起,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彼此都不认识,根本无从知道。哥林多前书二章十一节说:“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上帝的灵,也没有人知道上帝的事。”也就是说,除了我们里头的灵知道我们在想什么之外,别人是不会知道的。同样的,圣经是一本属灵的书。提摩太后书三章十六节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   为什么说圣经是一本“属灵”的书呢?因为圣经是圣灵透过圣经作者所写成的。所以如果不是一个属灵的人,或者没有借着圣灵的引导和光照,是没有办法了解属灵的事的。   在释经学上也是一样,惟有属灵的人才能解释属灵的书。因此解经者必须使自己的灵性状况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经常和神保持正常、密切的关系,这是相当重要的。换句话说,一个解经者在条件上必须是一个重生得救、圣灵充满的人;是一个相信圣经是神所默示并且常常读经的人。而且在祷告生活和服事上都具备了相当的条件。否则要想正确的解释圣经那是不可能的。圣经既然是一本属灵的书,就惟有属灵的人才能够明白。   说到我们与神的正常关系出了问题,当中“罪”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罪会破坏神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一个人如果与神有正常的关系,那么在神面前应该是圣洁的。彼得前书一章十五节、十六节说:“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神是圣洁的所以要求人也要圣洁,好叫我们见主面的时候,没有一点拦阻。而至于不圣洁、有罪的人呢?圣经倒宁可不落在他的手中。为什么呢?哥林多 后书二章十七节给了我们这样的借镜,经文说:“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也就是说,有人得着圣经神的话,但是却在神面前心不圣洁,为利混乱神的道。   哥林多后书四章第一节、第二节又说:“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份 ,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由此可见,解经者的职份和使命是何等的神圣,而他的身份和职务也必须相称。而这一点就有待解经者在 神面前和神之间建立亲密和正常的关系了。   释经学的第三个原则:   解释圣经的第三个原则是,“要寻求圣灵的开导和帮助并且要谦卑的接受他的引 导”。   解释圣经的时候应该谦卑的寻求圣灵的引导,这个建议具体的说,就是不管我们读经也好,查经也好。在解释圣经的时候都应该以祷告做为开始。求圣灵在我们解经的过程中帮助我们。约翰福音十六章十三节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圣灵是每一个解经者的导师。这是主耶稣亲口说的,他说:“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   主耶稣又说,“我若去,就差祂来”,所以,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能够不倚靠圣灵而解释圣经的。因为圣灵实际上就是圣经的真正作者。提摩太后书三章十六节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圣经是透过圣灵默示写成的。在圣经作者写作的过程中,圣灵就像一位父亲握住孩子的手,教他写字。因此圣灵是圣经真正的作者。有一位知名的解经家MarcusDods曾经过说:「解释圣经的人,必须有感动、默示当时圣经作者的圣灵,也在他身上感动着他。」同样的,我们在解经的时候,需要那位几千年前感动圣经作者写圣经的所以圣灵,今天同样的在我们身上感动着我们,才能够毫无错误的解释圣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在这儿要强调一件事情,“圣灵是感动默示当时圣经作者的神”,这位至高的主宰,现在仍然是活着的神,他活在每一个愿意信靠他的人的心里。他永 不改变,几千年前的解经和今天的解经都必须靠他的引导才能够毫无错误的进入真理。   许多学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一段经文曾经读过了好几遍,可是始终却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意义;但是后来再次去读它的时候却发现了以前所没有看见的新亮光,好象圣灵特别在这一刻开导光照了我们的心,让我们看到了以前所没有看到的丰富教训。可以说,这就是圣灵帮助我们的结果。 (*注:原出处无法找到释经学的第四个原则) --------------------------------------------------------------------------------   所以,当我们每次打开圣经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向圣灵祷告。我们可以这样祷告说:“亲爱的圣灵,求你帮助我,我要读这一段经文”不管是为了讲道,不管是为了带领查经,还是为了自己的灵性所需,都必须寻求圣灵的帮助。这是释经学的第三个原则,求那位当初如何帮助圣经作者,感动圣经作者的圣灵,同样的今天来帮助我们,好让我们能够把经文的原意正确的解释出来。   [ 置 顶 返回目录 ] 〈第二课作业〉 ( 本章字数:2673 更新时间:2006-7-8 16:34:31) (一)选择题 -------------------------------------------------------------------------------- 1.圣经是圣灵启示给人的书: A必须经正确地解释而应用它 B圣经会直接向人说话,无需加以解释 C圣经不会直接向人说话,故需加以解释 D圣经的解释并不是最重要,随己意解释就可以了 -------------------------------------------------------------------------------- 2.圣经的权威性乃是指着圣经是? A一本包罗万象,无所不致的书 B一本神国的律法书,说明对罪人的惩罚条例 C一本救恩的书,使人认识神的救恩因而得救 D一本教人行善的书,使人具有良好的品德操守 -------------------------------------------------------------------------------- 3.解经者的资格: A必须上过神学院,具有研经热忱 B只要学识深厚,灵巧应用解经原则便可以胜任 C读圣经至少要三遍以上,才可以释经 D必须是一位属灵且经常与上帝保持密切而正常关系的人 -------------------------------------------------------------------------------- 4.圣灵的工作: A是感动、启示过去过去圣经的作者,与现在解经工作无关 B圣灵是解经者的导师,因真理的灵来,要引导人明白一切真理 C圣灵是解经者的导师,但并不一定要人明白一切真理 D圣灵也会引导一个不读经、不祷告的人 -------------------------------------------------------------------------------- 5.关于圣经的字、词的解释: A只要讲得有道理,可以任意用中文拆字的方法来解释圣经 B圣经的原文是解经重要字源,必须先明白其原意始能正确解释 C汉字拆解方法是符合原文的原意 D圣经原文的字、词在文化、风俗习惯上,不一定有特定的意思 (二)填充题   1.承继改教传统和圣经的教训,我们深信每一个信徒皆有_______研读圣经并   _________圣经的权利。      2.圣经是一本_______的书,圣经的权威性所指乃是说圣经为人生活、___________的最高准则。   3.解经者的________和_______是何等的神圣!所以,他与上帝必须有______   而_________的关系,因为圣经是一本属灵的书,就必须是 _________的人方能   明白_________的事。   三4.圣经是解经者的__________,因为主耶稣说:『只等 _________的圣灵来了,祂要___________你们 ____________一切的真理。   (三) 问答题   1.请举出神赐给人圣经的三个目的,并加以说明?   答:   2.请说明解经者为何必须是一个属灵的人?   答:   3.请从圣经的观点来论证为何解经者需要圣灵?并说明如何始得圣灵的帮助。   答:   4.为何汉字拆解方法是不正确的解经法?请简述之。   答:        5.请说明为何了解圣经经文的背景是很重要的解经原则?并举例说明之。   答:       [ 置 顶 返回目录 ] 第三课 ( 本章字数:9816 更新时间:2006-7-8 16:36:40) 释经学的第五到第七原则   释经学的的第五个原则:   解经的时候要了解经文的背景。也就是对经文在当时写作,当时的意思,当时的背景要有所了解。意思是说圣经作者所讲的话,我们不应该还未经过适切的解释就跟随意的应用到今天的人身上。   举例来说,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一章所说的:「女人祷告或讲道要蒙头。」如果是直接的应用到今天的信徒身上会发现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今天不蒙头呢?很显然的,教会知道,“女人蒙头”不能够直接应用在今天信徒的身上的。   我们用图画来做为说明;这是一本圣经,这里有今天的人,要圣经应用到今天的时候,必须通中间的某些文化、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等。也就是圣经应当透过当时的人、事、物之后才应用到今天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圣经的第一读者的环境、背景,跟我们今天有所不同。就以使徒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来说。如果没有透过当时的人就直接应用到现代的人身上,会产生许多的问题。   譬如说,「亲嘴问安」的典节。如果今天的教会实行「亲嘴问安」的话,那么一定把许多姐妹给吓跑了。因为这种礼节,事实上是当时中东地区的礼仪。再说,「亲嘴」也只是彼此「以脸互相擦抹」而已。所以,在解经的时候,我们必须先问,经文对第一读者--当时哥林多教会的人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意义对我们今天的人应当如何去使用它?这是很重要的。   以下就举出四个例子来做为参考,目的仍然是要我们注意,了解经文的背景是很重要的,不能够毫无选择的马上把经文应用在今天的人身上。而应当先问:「这一段经文,有什么文化背景没有?」经文在写作的当时有什么意义?第一个例子举出使徒行传四章十三节:「没有学问的小民」。这是说彼得和约翰是“没有学问的小民”。「没有学问的小民」在今天的人来说是什么意思呢?很可能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是「没有读过小学的人」。   可是,当时对犹太人而言,「没有学问的小民」是指着,在他们的会堂至少受过七年的教育而言。所以,不能够以现在在情况,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当时的教育程度。事实上,打鱼的彼得、约翰并非不识字,一点学问都没有。而是与大有学问的人相比,就像与大有学问的?保罗相比,那他们的学问当然就比不上保罗,显得是「没有学问的小民」了。所以,我们必须以当时的教育情况去了解,否则我们就很难想象渔夫彼得怎么会写得出「彼得书信」那么优美的文字?据说新约全书当中,彼得所写的彼得前后书,其中所用的希腊文,文字是最优美的。可见,「没有学问的小民」并不是「没有念过书的人」。起码他们都受过七年的会堂教育。   举出的第二个例子,马可福音十四章五十一到五十二节说:「赤身逃走了」。这是记载一个少年人赤身披着一块麻布跟随耶稣,当众人起来捉拿他的时候,他就丢了麻布「赤身逃走了」。如果以现今人的观念来看,马可可能是第一个「裸奔」的人。但是,如果以当时的背景去想就会了解,耶稣告诉人说,「如果有人要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给他。」因为当时的人他们穿的衣服分为「里衣」和「外衣」。而「外衣」在晚上也当做铺盖来使用。在旧约圣经里也有这样的的记载:「如果有人欠债,就把外衣拿来当抵押品,到了黄昏的时候,你一定要把欠债的人外衣归还。要不然到了晚上,他就没有布包裹了。」   所以,我们不能够以今天那种「赤裸」的情况去了解当时「赤着身子」原来指得是「没有穿外衣」的意思。许多读圣经都直觉认为当时马可真的是「赤着身子逃走了,没有穿衣服」。部份研究新约圣经的人认为,既然只有马可福音记载「赤身逃走了」,这句话,而在其它的三卷福音书都没有记载「赤身逃走」,就以此做为理由说,「马可因为他写自己不怕羞,于是肯把自己“光着身子”的事情写出来。而其它的福音书的作者比较客气,为了尊重马可,不好意思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这种解释看起来是非常合乎情理,但是,却显然的忽略了圣经的背景。   举出的第三个例子: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十二节讲到,「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如果以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一定觉得很奇怪。一照镜子,那里有黑斑斑,哪里有青春痘看得一清二楚。为什么圣经说,「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呢?」原来,那个时候的镜子是用铜做的,是「铜镜」,而不是现在玻璃做的玻璃镜,照起来当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要回到当初的圣经背景去想「当时的镜子和今天天的镜子是不一样的。」   举出第四个例子,也是解经第五个原则的最后一个例子。马太福音十章十四节,这处经文使我们深深觉得,我们的救主耶稣,是被误会最深的一个人。怎么说呢?因为这处经文告诉我们:「耶稣来不是叫地上太平安」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此有人以此为证,批评耶稣是「好战份子」,他惟恐天下不乱,要叫地上「动刀兵」。可是,如果我们仔细的了解这段经文真实的背景之后,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原来,按着犹太人的规矩是这样的,当两个人要表达两种不同的看法的时候,必须做一个决定。通常就是在地上摆上一把刀;支持哪一种看法的,就站在刀的哪一边。好比说,和我的看法相同的,就站在我这边。所以,对这处经文,我们应该看经文的上下文,就可以知道,耶稣讲完了这件事情之后,接着又说:「我来了是要叫父母跟儿女生疏。我来了,是要叫家庭彼此生疏,很显然的,耶稣来了就像在地上摆了一把刀。   有人因为信了耶稣,跟随,就遭到家人反对。而以今天的以色列人来说,今天的情形仍然一样。如果有人要信耶稣,家人就立刻与他疏远,甚至把他赶出家门。在耶稣的时代也是一样。因为他们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所以,当我们了解经文真实的背景,才能够正却的解释圣经,绝不会认为耶稣是好战份子了,而能够真正的体会出,原来耶稣来了,是要属他的儿女,为着信仰能够表明立场,并且为了信仰必须付上代价。既或与家人生疏被赶出家门也在所不惜。总而言之,了解圣经当时的写作背景,把我们的思想带到「当初」,就是圣经写作当时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避免我们以今天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环境来衡量当时的经文意义。     释经学的的第六个原则:   解经的第六个原则就是「要留意圣经各卷书的宗旨和特性」。所谓「宗旨」就是为什么写这一本书,比方说“哥林多前书”,在查考这卷书之前应该先了解作者保罗为什么要写这卷书?用意是什么?所以,先了解它的宗旨或者是目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去解释圣经。   又比如说哥林多前书中提到妇女蒙头的问题。如果我们了解保罗写这卷书的宗旨意义和背景,那么我们对「蒙头」这件事情的解释可能就会不一样。今天有些宗派他们仍然有「蒙头」的做法。若是我们到这些教会去看看,从台上看下去,还会看到一些姐妹头上都盖着白纱;他们还在蒙头。因为,他们觉得,圣经这里的教训不止是对当时的哥林多教会有关,也跟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有关。   很显然的,由此可见,什么样的解释就牵涉到今天我们是用什么样的行动来响应哥林多前书保罗所教导的「蒙头」问题。但是,当我们看整卷哥林多前书的时候,如果注意到了保罗写这卷书的宗旨和目的,就会了解为什么保罗告诉他们的姐妹要「蒙头」了,他的用意何在。了解了保罗他的用意,我们也就不会误用圣经,把「蒙头」的规矩实行在现今的教会里了。   原来保罗在写哥林多前书的时候,在哥林多这个城市的北边有一个庙叫做「阿富罗底」,里面约有一千多名的女祭司。这是一个异教的庙,中文把它翻译成「阿富罗底庙」。这间庙里面一千多名女祭司他们崇尚生命,所以来祭拜的那些人平常要在庙中和女祭司发生性的关系。「女祭司」是好听一点的名字,其实他们是称之为「圣妓女」,来朝拜的人要在神像面前和女祭司发生「性」的关系,而且在发生性的关系的同时,还有很多的祭物。这也就是为什么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六章告诉他们说,“你们不要玷污你们的身体,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而妓女在公共场合是不蒙头的。这就成为了当时的希腊风俗。   保罗知道哥林多教会受到了异教很大的影响,所以才有教他们不可行淫玷污自己的身子这样的的强调。保罗说“我们的身子是圣灵的殿,是基督重价买来的;为的是以我们的身子荣耀神。”所以,当我们解释「蒙头」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量当时的社会背景。   紧接着在哥林多前书第八章我们同时也看到,保罗论到拜偶像的东西「可以」吃,还是「不可以」吃的问题。第八章保罗所论到的是,我们不可以吃摆在庙里的筵席,因为保罗说那是“喝鬼的杯”。了解了要解释的这卷书的目的,就能够更正确的解释这卷书的经文了。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去了解一卷书的宗旨和特性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考书。就像「新约导论」、「旧约导论」;属于「导论」这一类的书。我们都可以获得这方面的资料。借着导论我们可以了解保罗所写的书信,或者马太写马太福音等等。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写这卷书有没有什么特性。   以下我们就以马太做为例子:马太福音有一个特性,就是里面我们绝对找不到「神国」这个名词;因为马太写作的对像是犹太人,所以他都用「天国」这个名词。犹太人和中国人在这方面非常相似。中国人以前要取名字的时候,必须先查一查家谱。儿子的名字,绝对不能够和祖先的名字重叠。特别是我们前几代的祖先,或者是自己父母亲的名字,传统上在我们念书的时候,如果念到和父母或是长辈相同的字的时候,就应该跳过去,要避讳一下;为的是避免直接称呼到自己的长辈,或者是自己父母亲的名字。   有趣的是犹太人也有这一类的虔诚。犹太人不敢直接称呼神,而是以「天」来代表神。而「天国」这个名称,早就成为犹太社会所普遍使用的。所以,当我们知道这个特性的时候,就不难知道马太写作的对像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写了。马太福音里面把「神国」或是「神的国」一律以「天国」来代替。   最近在「旧约新学」里有人做过研究,就是探讨以色列人的神原来的名字是什么?结果发现,犹太人竟然忘了他们神的名字。有一、两千年之久犹太人不敢称呼神的名字,都用 “Adona” 就是希伯来文主的意思来代替。犹太人用这个字“Adona”称呼神,过了很长的时间,结果竟然把神真正的名字给忘了。后来花了旧约学者很长的时间去详加考查,考查了很久,之后才发现,原来神的名字是“Jehovah”(耶和华〉或着是“Yawei”(雅威)。   中文我们把它翻译成“耶和华”或着是“雅威”,也有翻译成为“上主”的,这是一个专属名词,解释成“自有永有者”,是表示神对他的百姓的信实。可是“耶和华”这个名字,是神的名。在希伯来文的圣经里只有子音没有元音。我们知道,没有元音的文字是没有办法读的。又由于古代犹太人是「师徒」或是「父子」传授的方式来教导圣经。可是,一碰到神的名字“Yawei”也不知道该怎么读,也不敢读;于是就以“Adona”,以“主”来代替。久而久之,神的名字就竟然失传了。虽然主后第八世纪,希伯来文的圣经加上了元音以便诵读,但是一碰到“耶和华”这个名字,又不敢直接称呼,也不知道该如何发音,于是这个字就空空的没有加上元音。而中文翻译本的“耶和华”事实上是以“Adona” 的元音在加上所发出来的音而来的。所以,马太因着有这个独特的背景,在他写马太福音的时候,就不用「神国」而用「天国」。   释经学的第六个原则里要提出四个小点,举出个个例子让学者更加了解,以便在查考圣经、解经的时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要查经或是解经的时候,第一个步骤就是「先了解所要查的这卷书,它的背景、宗旨和它的特性」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正确的去解释所要查的那卷书的经文。    举出的第一小点:这里提出来,有的时候很容易就可以从书卷当中找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卷书”,写作的宗旨意和目的何在?   就好比路加福音第一章,从第一节到第四节,作者路加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为什么他要写路加福音?他说:“因为他看见有马太、马可这些福音书比较不按着时间的先后次序来写。”所以路加就说,“他查考,到处去访问一些当事人,和耶稣交往过的人,而且有系统的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去写一本更完整的福音书。”所以,显然可以看出,这是路加写路加福音的目的。当我们了解了这样的的目的之后,再查考路加福音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在「时间」的先后次序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另外,约翰福音二十章三十一节作者约翰也很清楚的表明为什么他要写约翰福音?他说:「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这个目的,约翰讲得非常清楚,也是约翰写作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读约翰福音的时候,把握住了这些,我们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帮助。    举出的第二小点:有些书卷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才能够发现到底作者为什么写这卷书?   刚刚提过,可以藉助于新约导论,或者是旧约导论这一类的书。如果查新约圣经,在新约导论里面。这二十七卷书,一卷一卷的在导论里面都会有讲明,是什么年代写的?作者是谁?写下的动机又是什么?也可以从书上知道作者写作的目的。在查考圣经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作着的心意,而朝著作者的原意去解释经文。    举出的第三小点:第三个例子是在诗篇第一百二十篇到一百三十四篇。我们读这几篇诗篇的时候都可以发现,旁边有一些小字写着“上行之诗”。   什么是“上行之诗呢?”原来耶路撒冷城是造在山上的,以色列人在某一些特定的节期都要上耶路撒冷的圣殿去敬拜神,最少一年犹太人必须三次去敬拜神。所以,当他们往圣殿去敬拜神的时候,就必须要爬台阶或者是走一些上坡路。他们以类似军队在行进中一边唱军歌,一边行军的方式,他们一面行走一面唱着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神景仰、渴慕的那种迫切的心。所以,当我们查考诗篇一百二十篇到一百三十四篇「上行之诗」的时候,有了这个背景就可以了解「上行之诗」是什么意思了,知道原来就是以色列人往山上去敬拜神的时候所唱的。明白了这样一个特色在解释诗篇一百二十篇到一百三十四篇这些经文的时候这些背景,这些特色都会帮助我们更能够品味,更能够体会「上行之诗」的意思,以及更加正确的去解释它。    举出的第四个小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请学者特别注意两处经文:   第一处经文在罗马书三章二十八节,「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第二处经文是雅各书二章二十四节:「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从表面上很清楚的看见,保罗所写的「罗马书」和雅各所写的「雅各书」是互相冲突的。保罗在罗马书三章二十八节所说的是,“一个人只要信,不需要善工,不需要有好的行为,也不需要受割礼等等.. ....只有有信心就可以称义,就可以得救,不需要借着任何礼仪,好的行为。”这是保罗所表达的,;而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雅各,在雅各书二章二十四节所说的,“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我们发现很奇怪,同样一本圣经基督徒也强调圣经的一贯性,也相信圣经彼此不会发生冲突。可是,这里保罗所说的,和雅各所说的,不是很明显的发生了冲突吗?保罗说,“人称义是因着信”;而雅各说,“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这样的冲突,而是互相「相得益彰」、「相辅相乘」的把各个部份的真理彰显出来。   罗马书里保罗对信心的意义就是:“一个人接受福音,而且把自己完全委身于所信的耶稣”。而雅各书中雅各的信心定义是「知识性」、「观念性」的;也就是接受了一神的观念。“除了耶和华以外不承认有别的神的意思。”雅各书写作的对像是犹太人,就像今天教会中的老信徒一样。犹太人几千年的传统都是在一神的观念里面。所以,雅各认为犹太人对神的信心是建立在“ 一神”的观念上。因此在雅各书二章十九节他说,「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魔鬼也信却是战兢。」从这里我们看见,不单是犹太人相信一神的上帝,连魔鬼也相信,而且也是 “只有一位”。   然而魔鬼的信心是“知识性”的,不是真正的信心。雅各书写作的对像是「信神只有一位」的「犹太人」。但是,雅各所强调的是这样的“信”还不够,光是相信神只有一位,这并不表示你是真正的基督徒,或是你是重生得救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还需要用行为见证出来。所以,雅各说,“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经文是在雅各书二章二十节。可见雅各所说的信心和保罗所说的信心是不一样的。雅各写作的对像是一群老信徒、
本文档为【《释经学原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36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7KB
软件:Word
页数:64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0-20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