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7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7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7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1 / 14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五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1、 黑体字概念:语法 213、语法学 213、语素 217、词 217、词组 217、句子 217、语法结构 218、结构关系(语 法关系)并了解八种相应的结构 218。 2、 知识点:索绪尔 214、转换生成语法 214、系统功能语法 214、《马氏文通》215 3、 语法单位和语法结构: 结构方式 短语 句子 联合结构 读写 高大 我和你 你和她? 《儿子、孙子和种子》 ...

7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1 / 14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五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1、 黑体字概念:语法 213、语法学 213、语素 217、词 217、词组 217、句子 217、语法结构 218、结构关系(语 法关系)并了解八种相应的结构 218。 2、 知识点:索绪尔 214、转换生成语法 214、系统功能语法 214、《马氏文通》215 3、 语法单位和语法结构: 结构方式 短语 句子 联合结构 读写 高大 我和你 你和她? 《儿子、孙子和种子》 主谓结构 我写 花红 灯亮 我写了。 花红了。 灯亮了。 动宾结构 学汉语 写信 吃饭 来人! 抓住他! 请用饭。 偏正结构 大人 高举 我的书 你的票! 快跑! 高点举! 中补结构 抬高 说清楚 放好 说清楚! 干得非常非常好。 连动结构 去唱歌 上街买菜 重叠结构 好多好多 缀合结构 对于他  除以上 8 种外,还有“数量结构、同位结构、兼语结构”  偏正结构分为定中和状中两种 4、 三心结构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语素 1、 黑体字概念:语素 220 2、 知识点:辨认词中的语素个数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词类 1、 黑体字概念:词类 228、 2、 词与语素、语素组的区别 227;词语词组的区别 227;词与语素、语素组、词组的最终确定性的因素是语境 227;个忠告语法书上的词类系统都是综合考虑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并基于语法分析的需要而建立起来 的 228;此类的典型成员必须具备该词类成员所比需的全部特性,非典型成员只是具备改此类成员所比需 的部分特性 228;能单独作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的是虚词 230; 3、 现代汉语实词分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叹词、拟声词; 虚词:连词、介词、助词 词性与句子成分比照表 实词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2 / 14 I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一)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1)一般能受数量词组修饰。如“两个鸡蛋” 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一般不受数量短语修饰。如“鲁迅、北京、现在、今天、上边、中间” 等,前面一般不出现数量词组。 (2)能出现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宾结构。如:从国外(回来) (3)不受副词修饰。例如,不说“不战争”“很智慧”“最青年”等。 有时也有副词出现在名词前面的,但一般只限于某些固定格式。如“管他......不......”“......不......,...... 不......”“......+方位/时间名词”这几种格式中,名词前面可以出现副词。如:管他飞机不飞机,冲上去再说; 画得山不山,水不水的;他们生活在最下层;这个东西放得太前(太后)了一点;昨天已经中秋了; (4)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不能作补语。 另外,有些名词带有某些前缀和后缀作为形式标记。 如“阿姨、阿爸、剪子、胖子、兔子、学者、劳动者、赚头、甜头、盖儿、”中的“阿-、-子、-者、 -头、-儿”就是名词的标记。 (二)名词的分类 名词可以分为四类:人物名词、处所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1)人物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如“外宾、运动员、山、河流”等。 (2)处所名词:也叫处所词,表示处所。如“亚洲、中国、江西、滕王阁、邮局、附近、周围、门口” 等。 (3)时间名词:也叫时间词,表示时间。如“中秋、春季、星期天、上午、现在、将来、过去、从前、 昨天、今天、明天、国庆节”等。 (4)方位名词:也叫方位词,表示方向和关系位置。方位名词可分为两种: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 大多数方位词能够作“往”“朝”的宾语,或者附着在某些实词或词组后面组成词组做“朝”“往”“在”“到” 的宾语。231 A、单纯方位词。也叫单音节方位词,共有16个: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 内、外、里、间、旁。 B、合成方位词。有如下几种合成方式: a、两个单纯方位词对举: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外。 b、以+单纯方位词: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内、以外。 c、之+单纯方位词:之前、之后、之间、之内。 d、单纯方位词+头:上头、下头、前头、后头、东头、西头、里头、外头。 e、单纯方位词+边:上边、下边、前边、后边、左边、右边、东边、西边、南边、北边、外边、里边、 旁边。 f、单纯方位词+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外面、里面。 g、其他:底下、当中、中间。 (5)构成成语。如“由表及里、南辕北辙、外强中干、东奔西走”。 II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存在等) (一) 动词的语法特征  动词经常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带宾语;  能用“不”修饰,如“不做、不来、不可以、不是、不属于”;  动词后附“着/了/过”表示动态;  多数动词可以重叠,但是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词。 (二) 动词的分类 第一种标准:及物动词(能够带受事宾语的动词叫做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不能够带受事宾语的动 词叫做不及物动词) 第二种标准:能愿动词(表可能【能、能够、会、可以】、愿意【愿、愿意、肯】、应该【应、应该、 应当、得(上声)】);趋向动词(可用于动词后表示趋向的动词:单纯、复合);判断动词(典型:是,不 典型:为、即); (三) 特殊的动词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3 / 14 i 判断动词“是”:可受副词修饰,常单独作谓语,可单独回答问题。(以上为判断动词共有特点)但是 不能重叠(修辞角度除外)不能加表示时态的助词和趋向动词等。 “是”在主宾、语只间有 5 中主要用法 表示等于什么或者属于什么 表示事物的存在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联系 表示比喻状况 ii 能愿动词 在句中作状语;可作为与或谓语中心语,定语;不能用在名词前面;若两个动词形式为【能愿动词+ 另一个做成分的动词】则此时的能愿动词应当作状语,另一方做谓语,例如:应该(状语)睡觉(谓语) 不能重叠;不能带时态助词;大都可以用在“*不*”这个格式中(读作上声的“得”除外);期经常组成 正反并列联合短语;若在句中能愿动词后面还有别的主动词,其作状语(见上例)。 iii 趋向动词 可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但几个常用在别的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做趋向补语。作趋向补语时位置 很灵活。 III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 (一)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少数带有表示程度语素的普通 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4)做中心语;大部分能作谓语;许多可以作状语、补语;特定条件下可做主语、宾语。 (二) 形容词的分类 表性质的,如:好 坏 热 冷 真 假 长 短 粗 细 伟大 渺小 表状态的,如:雪白 笔直 通红 黢黑 碧绿 绿油油 血淋淋 亮堂堂 还有个别是表示数量多少(不定量)的,如:多少 许多 好多 (三) 区别词(非谓形容词,不能作谓语的形容词。) 大多数的区别词可以在后面加“的”; 不可用“不”修饰,而应该用“非”修饰; 通常成套出现,如:大型、中型、小型; 主要作定语,有少数既可以作定语又可以作状语。 补充: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区别 汉语实词三大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从总体上来说,动词和形容词有较强的一致性,所以, 合称为“谓词”,以便与以名词为主体的“体词”相对。所以,如果是鉴别三类词,应首先将名词从三类中找出, 具体办法是,选择几个名词与动词、形容词相对的指标,使二者加以区别: 名词 谓词(动词/形容词) 受副词修饰 不能 可以 重叠 不能 可以 充当句子成分 主宾语 谓语、谓语核心 然后,可以根据各种语法表现,使动词和形容词也得到区别: 动词 形 容 词 受“很”类副词修饰 多数不能 多数可以 带宾语 可以 不可以 重叠方式、意义 AB─ABAB 时短、量小、尝试 AB─AABB “喜爱”色彩,程度加深 概括意义 动作行为、心理变化… 性质、状态 IV 数词(表示数目) (一) 语法特征 数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是能同量词组合,组合成数量词组。如“三个(班)、去了两趟、要三斤”;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4 / 14 数次一般不直接与名词组合,但在古汉语中有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中,数次不再修饰名词,但是在 书面语中,数次仍可修饰名词; 数量短语通常作定状补; 单独作定语的情况很少,往往由于语用上的需要省去可省去的量词,如“睁一(只)眼”。 (二) 分类 基数:系数词(一、二……零)、位数词(百、千、十)、【“十”前面有系数时是位数词,没有时是系数 词】{系数词与位数词组成复合基数词}、小数、概数、分数、倍数; 序数:形式“第…”或如“二哥”、“605次”,在文章中的编号可以不用“第”,直接用“一、二”等。以及阿 拉伯数字“1、2、3…”,天干地支“甲、乙、丙…”等。 V 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的计数单位) (一) 语法特征 (1)能跟数词或指示代词组合。如“一个、两寸、三斤、四遍、这位、那本”。 (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或强调“多”。如:回回吃亏(每回);句句是实话(每 句);歌声阵阵,白云朵朵(强调“多”)。 (3)量词总是出现在动词之后,还有用在指示代词“这、那”之后,同数词、指示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 指量短语,作宾、状、补。数量短语与指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 (4)单音量词大多可以重叠,重叠后作宾、状、主、谓,但不可作补语。 (5)两次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只有动词时“一”的时候,数词省略,量词才有这种单用。 (二) 分类 名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计数单位) a、度量衡单位:寸、尺、米、丈、里;分、亩、顷;升、斗、石;两、斤、磅、吨。 b、个体单位:个、只、件、支、朵、把、条、张、本、片、辆、架、颗、块、篇、匹、场、阵。 c、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打。 d、有些量词是专用的,有些是借用的(借自名词:“一桶水”中的“桶”、“一碗饭”中的“碗”;借自动词, “一捧花”中的“捧”;“一堆土”中的“堆”。) e、不定单位:点儿、些。 “点儿”和“些”可以和“有”组合成“有点儿”“有些”。“有些”“有点”后面可以接名词性、动词性或形容性词 语。接名词性词语时,“有”是动词,“些”“点儿”作定语。如“有些水、有点儿灰尘”。接动词或形容词时,“有 些”“有点”不表量,而是表示程度,应看作副词。如“有些想家、有点后悔”。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计数单位) 专用:次、回、趟、遍、场、阵、顿、下、遭、番。 借用:看一眼,踢一脚,砍一刀,开一枪,抽一鞭子。 复合量词:由两三个不同的两次组合而成的。  两个物理量组合而成的:件套、台套  物理量与动量词组合而成的:架次、人次 VI 代词(表示指别和代称) (一) 代词的语法特征 人称代词可作主、宾、定,有些可做受修饰的中心语; 指示代词较复杂,见 237 疑问代词见 237 (二) 代词的分类 (1)人称代词 我、我们、咱、咱们、你、你们、您、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 家、大伙儿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5 / 14 咱们(包括式),我们(包括式、排除式) 例如:我们(2 与 3)先去一下教室,待会儿咱们(1、2 和 3)球场见! “您”是“你”的敬称,在口语里没有复数形式,有时用“您二位、您几位”。 (2)指示代词 含“这、那”的指示代词: 这(近指)、那(远指)、那里、这儿、这会儿、那会儿、这么、那么、这么些、那么些、这些、那些、这 样、那样、这么样、那么样 特殊的指示代词: 分指:每、各 不定指:某 旁指:另、另外、其他、其余 统指:一切、所有、任何 (3)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哪里、哪儿、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多少 怎么、怎样、怎么样 3.代词的活用 以上三类代词都可以活用。所谓活用是指除了实指(如疑问代词表示疑问)之外,还有虚指用法(如疑问代 词不表疑问)。 VII 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频度、广度、时间空限、情态、方式等) (一) 语法特征  副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是作状语,修饰形容词、动词或全句。程度副词“很、极、万分”还可作补语;  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附着性较强;  部分副词可能兼有关联作用。  “白、怪、老、惊、直、挺”都是同音同型。这些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  关联作用 副词可以发挥特定的关联作用。不过,和连词不同的是,副词发挥关联作用的同时,还是充当句子 成分的,可以说,关联作用是副词充当状语的复作用。汉语副词发挥关联作用的情形有如下几种。 a.单用发挥关联作用。如:说干就干 死也不投降 说了又说 b.同一个副词前后叠用发挥关联作用。如:又高又大 越说越伤心 边走边说 c.两副词配用发挥关联作用。如:① 再困难也难不倒他。② 他非学不可。 d.副词和连词套用发挥关联作用。如:① 不管多难受也得学会。 ② 我连一个字也不认得。 (二) 分类(与书本略有区别,详见 238) (1)程度副词:很、十分、非常、格外、更加、过于、顶、最、极端、比较、越发、稍微、略微等。 (2)情状副词:亲自、互相、大力、赶紧、陆续、大肆、赶快、尽情、连忙、悄悄、依稀、特意、特地、 仿佛、极力、尽量、相继、私下、暗中等。 (3)频率副词:再、又、也、还、一再、再三、再次、屡次、重新等。 (4)时间副词:立即、立刻、马上、已经、才、就、正、在、正在、刚、刚刚、刚才、已经、曾经、经常、 常常、依旧、依然、渐渐、永远、一直、老是、始终、终于、偶尔、忽然、起初、随即、 随时、一向、历来、 从来、原来等。 (5)范围副词:只、都、全、共、一共、总共、光、统统、仅、仅仅、一齐、一概、全都、单等。 (6)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未、莫、勿、甭、未必、不用、不必、 休等。 (7)语气副词:难道、也许、大概、莫非、必、准、必定、必然、的确、当然、其实、却、公然、居然、 竟然、索性、偏偏、偏、简直、几乎、幸亏、幸而、反倒、反正、横竖、究竟、到底、毕竟、决、绝、何尝、明 明、只好、未免、可、断然等。 补充:兼词(两种词性在意义上有关联,同一个词兼属两类)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6 / 14 “白线”与“白吃”中“白”无意义关联,实际上是两个词。 “没有”中“没”既是动词也是副词,是兼类词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的副词有关联作用(可称作“关联副词”)。如“却、再、又、就、才、还、既、越”等。例如: 他仍没有听懂,却没有再问。 (2)有的副词存在多种语义,使用时要加以区分。 A、与不同的词语组合时语义不同。 都:大家都同意。(表范围)一个人都不见了。(“都”轻读,表语气)都二十五了,还象个小孩子。(表时间) 又:他今天又来了。(表频率)山又高,路又滑。(表关联)心里有千言万语,嘴里又说不出。(表语气) B、在句首和在句中语义不一样。 就我去看电影。(表范围)我就去看电影。(表时间) 偏偏小李休息。(客观原因)小李偏偏休息。(主观原因) 仅仅他有康熙字典。(“别人没有”,指人的范围)他仅仅有康熙字典。(“别的没有”,指物的范围) 幸好你来了(不然我们会迷路的)。(受益的是“你”以外的人) 你幸好来了(不然你会错过这次机会的)。(受益的是“你”) (3)有的形容词也可以作状语,它与副词的区别在于:副词只作状语,而形容词除了作状语之外,还可以 作定语和谓语。如: 特别--格外 特别鲜艳 格外鲜艳(状语) 特别快车 (定语) 这事情很特别 (谓语) 可以看出“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 偶然--偶尔 偶然碰到 偶尔碰到(状语) 偶然事件 (定语) 事情的发生也很偶然 (谓语) 可以看出“偶然”是形容词,“偶尔”是副词。 (4)时间名词也可以作状语,它与时间副词的区别在于:时间副词只作状语,而时间名词除了状语之,还 能作介词宾语。如“现在”和“正在”;“刚才”和“刚刚”的意义相近,都可以作状语,所不同的是:“现在”“刚才”前 面可以加“从、到”等介词,而“正在”“刚刚”前面不可以加介词。 (5)“没有(或没)”既可以是否定副词,也可以是动词,区别在于:接动词的“没有”是副词,接名词的“没 有”是动词。如: 他今天没有(没)来上课。(副词) 教室里没有(没)人。 (动词) 他买了电影票没有? (副词) 你有没有康熙字典? (动词) (6)副词:“没有(或没)”和“不”的区别: A、“没有(或没)”用于客观叙述,限于指过去和现在,不指将来。“不”用于主观意愿,可指过去、现在和 将来。如: 前天他没有来。 (客观叙述) 前天请他他不来。(着重主观叙述) 他没有来。 他不来。 他明天不来。 B、“不”可用在所有助动词前边,“没有(或没)”只限于“能、能够、敢”等少数几个。下例都不能用“没有(或 没)”。 不会讲,不该去,不愿走,不可以用 “不”和“助动词+动词”组合有五种形式,而“没有(或没)”只有一种形式。 不能去/能不去/不能不去/能不能去/能去不能/没能去 VIII 叹词(表示说话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7 / 14 (一) 语法特征 (1)叹词是一类特殊的词类,它没有确切的词汇意义,也没有语法意义。既不是纯粹的实词,也不是纯粹的 虚词。在结构上,叹词往往独立于句子的主体结构之外独立成句,在意义上,叹词与后边整个句子的主体结构有 密切的联系。 ① 哎哎哎,别拿我的书!(焦急)② 唉呀,这里太热了。 (叹息)③ 啊!原来是你! (惊讶) (2)叹词通常位于句子的开始,后边常常用逗号或叹号与句子的主体隔开。如上述三例中,①、②是用“,” 隔开,③是用“!”隔开。 有时,叹词用于句子的中间或末尾,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 ① 你这个人,唉呀,拿这些东西干什么。② 你呀,我早就看见了,哼! (3)叹词表达感情的复杂性 叹词的数目不少,而且,表达感情时,临时的区别比较细致。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同样一个叹词,在不同的 语境之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 ① 啊,是你? (惊讶,语调高扬、短促)② 啊,你再说一遍! (没听清楚而追问,语调高扬、舒缓) ③ 啊,是这么回事! (恍然大悟,语调低降,舒缓,声音较长) ④ 啊,就这样吧。 (表示同意,语调低降,声音短促)⑤ 你去吧,啊。 (表示嘱咐,平调) ⑥ 让我过去吧,啊。 (表示请求,平调) (4)在书写形式上,叹词没有固定的写法。疼痛时可以说“哎吆”,也可以说“啊呀”;应答时的“ài”可 以写作“哎”,也可以写作“嗳”等等。 (二) 分类:见 238 (三) 注意点: 1、其可单独作语法成分,或独立成句。可作定、状、独立语。 2、看(独立语,叹词),东边来了一个人。 3、啊(叹词),我的天啊(语气词)。 IX 拟声词(模拟事物或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 (一) 语法特征 (1)拟声词主要功能是作状语。如:① 一阵大风“呼——”地刮了过来。② 外面“叭——”地响了一枪。 (2)复音的拟声词可以作定语、谓语和补语。 如:① “哗哗”的流水声,打破了深山的寂静。② 那蜜蜂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③ 他现在睡得呼呼 的。 (3)可以独立成句:① 咣!门被什么东西撞开了。② 轰隆!外面传来了一声炮响。 (4)拟声词的个性 拟声词作为一类词,尤其独特的个性,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拟声词作为一类词,尤其富有独特的个性,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二)叹词和拟声词的区别 汉语的叹词和拟声词没有大的区别,通常所说的区别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叹词和特定的人相联系,在摹拟声音的同时,还带有这样、那样的感情或情绪。拟声词则通常与特定 的物相关,一般是纯粹的摹拟声音。比如,同是“呜呜咽咽”,在下边的不同的语境中分别与人、物相关而分别 是叹词和拟声词: ① 一进大门,就听见张妈“呜呜咽咽”的哭声。(象声/感叹) ② 远处传来“呜呜咽咽”的喇叭声。 (象声) (2)叹词和拟声词入句充当特定的句子成分时,在书面上都可以加引号(“”),但是,如果是充当独立成分, 则只有拟声词可以加引号,叹词不加引号。比较可知: ① 叭!枪声又响起来了!=“叭!”枪声又响起来了! ② 唉!枪声又响起来了! *“唉!”枪声又响起来了! 其中,“叭”是拟声词,“唉”是叹词。 虚词 X 介词(表示介引,介引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处所、原因、目的、对象等) (一) 语法特征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8 / 14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表示时间) 在家(自修)(表示处所) 按原则(办事)(表示方式) 把作业(做完)(表示对象)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 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 “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介词短语”主要修饰补充谓语性词语,充当定、状、补。 (3)“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 自纽约”。用作句首修饰语,表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对象、受事对 象等。 (4)不能单独作为语法成分,总要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少数害可以构成介词短语作补语定语。 (5)汉语中介词大多数是由古汉语中的动词虚化而来的,有些词至今还是动介兼类词,动词与介词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中心,动词可以;介词不能以任何方式重叠,动词可以; 介词不能带时态动词,动词可以;介词不能带补语,动词可以。 举例: 把:他把(介词)门关上了 他把(看守意,动词)门; 比:比泰山还重 我们比一比; 在:你在(介词)哪里? 我在(动词)家 你在家干嘛呢?我在(介词)家【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干活 为(多音字,不是兼类词) (二) 分类 (1)表示时间方所:从、自、自从、于、 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 沿着、 随着 (2)表示方式:按 、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着、 经过、 通过、 根据、 以、 凭 (3)表示目的:为 、 为了、 为着 (4)表示原因:因 、 由于、 因为 (5)表示对象、范围:对、 对于、 把、 向、 跟、 与 、 同、 给、 关于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动:被、 叫 、 让 、 给 (8)表示比较:比、 和、 同 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 XI 连词(表示连接,把两个或更多的语法单位连接起来构成的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 (一) 语法功能 (1)连词的作用是连接,没有修饰作用。从连接的成分看,有的是词或词组,有的是分句。从连接的方式 看,有的表示联合关系,有的表示偏正关系。每个连词必定连接一定的成分并表示一定的关系。如: 讨论并通过(“并”连接两个动词,表示联合关系) 因为今天要办很多事情,所以天刚亮他就出门了。(“因为...所以”连接的分句,表示偏正关系) (2)“和、跟、与、同”在做连词的同时也都可以作介词,他们都是连介兼类词  连词“和”所连两词为联合关系,一般可互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 介词“和”前后两个名词性的短语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不能互换位置。  介词“和”前可出现状语,连词“和”前不能出现状语  连词“和”有些可以略去,介词“和”不能略去或改用顿号  A 同 B 和 C 吵了一架(A+B--C) A 和 B 同 C 吵了一架(A—B+C) 解上题时抓住连词“和”前后可互换原则。 (3)连词起码具有双向性 具有连接作用的连词,不论是单个使用还是成套使用,通常总是要涉及到两个或几个单位。此时的连词就具 体体现出它具有双向性的特征。如,“我和你”中的“和”涉及到两个单位,是一个具有双向性的连词。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9 / 14 假如有单位 A+B,那么位于 A+连+B 中的连词,就可以看作是“中位连词”。把位于“连+A+B”中的 连词叫做“前位连词”。此时,连词的双向性特征决定了中位连词和它所连接的两个单位之间是“等距离关系”。 具体体现是:在“A+连+B”之间不能插入其他词语尤其是副词X。即:A+和+B→AX+和+B 就我和他去天津≠我就和他去天津,这可以看作是连词和介词不同点之一。 前位连词不位于 A、B 之间,但是,它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游移,这也反映出连词和介词不同之处。比如: ① 因为张老师病了,今天的课由李老师来上。② 张老师因为病了,今天的课由李老师来上。 但有时,这种唯一影响意义的表达: ② 不但小张可以去,小李也可以去。*小张不但可以去,小李也可以去。 ② 小张不但可以去,还可以当队长。*不但小张可以去,还可以当队长。 (4)部分同形的连词、副词 有些词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分别发挥连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是兼属于两类词的同形形式,因而需要界定。如: ① 尽管天气不好,出发时间不变。② 出发时间不变,尽管天气不好。③ 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判别表明,①、②中的“尽管”是连词,③中的“尽管”是副词。主要的判别标准是:根据连词和副词的语 法特征,连词具有双向性,可以表明它所连接的两个语法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充当状语。而副词只具有单向 性,可以充当句子成分。 在通常情况下,居于前位的连词往往和居于中位的连词或关联副词配合使用,形成固定的格式。比如“因为 A,所以 B”属于前位连词和连词的配用,而“只有A才B”,则属于前位连词与关联副词的配用。中位连词与 关联副词的主要区别在于:中位连词可以出现在主语的后边,而关联副词只能出现在主语的后边。如果中位连词 和关联副词一起出现,就会构成“连词+主语+关联副词„„”的说法。例如: ① 因为情况紧急,所以我动用了这笔钱。② 因为情况紧急,我才动用了这笔钱。③ 因为情况紧急,所以 我才动用了这笔钱。 上述几例中的“所以”是连词,“才”是关联副词。再如: ① 虽然没上过大学,但是她的文章写得很好。② 虽然他没上过大学,她的文章却写得很好。③ 虽然她没 上过大学,但是她的文章却写得很好。 其中的“但是”是中位连词,而“却”是关联副词。 (5) 部分同形的连词和介词 有些连词和副词属于同形单位,如“和、跟、同、于、及”等等。这些词在使用上有时需要界定。 具体界定方法还是要根据连词、介词的语法个性。 ① 二黑和小琴两个人到区上去了。 ② 小李已经和大家谈过了。 ③ 和小王相比,小李很比较务实。 从上述三个例子可以看出: (1)连词“和”具有连接作用,如①。它所连接的两个项目构成联合关系,可以前后易位,而不影响语义 表达。介词“和”不可以。 (2)介词“和”前边可以出现一个副词,如②。连词“和”不可以。 (3)介词“和”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子的开始而没有或者不需要另外一个和它相呼应的配用成分。连词尤其 是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和”通常不出现在句首——因为它要连接两个项目。③中的“和”是一个介词。一个出 现在句首的前位连词,它往往还可以位移到主语之后,并有另外一个连词或者关联副词与之配用: ① 虽然我没去,但是他去过了。 ② 我虽然没去,他却去过了。 以上,是关于汉语连词的一些讨论,当然是关于汉语连词的最为一般的讨论。 (二) 分类 (1)并列连词(表示联合关系) A、连接词或词组的:和 跟 同 与 及 以及 而 而且 或 或者 B、连接分句的:并 并且 于是 从而 甚至 况且 何况 然后 接着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或者...或者 与其...宁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2)偏正连词(表示偏正关系) A、连接词或词组:而 B、连接分句:而 只有 只要 尽管 不过 不论 任凭 以免 以便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10 / 14 免得 除非 就算 假使 即使 如果 以致 因此 由于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三) 连词的语法功能:见 240 XII 助词(用在偏正、中补等词组里面表示结构关系,或直接附着于词、词组或句子表示某些附加意义的词) (一) 语法特征 a.不能脱离其他语言单位而独立使用,粘附性强。 b.本身不表示实际意义。 c.通常读轻声。 结构助词部分 1、 在结构助词中,“的”的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方式也很复杂,值得注意; 2、 在书面语中,有时任然会沿用古汉语中的结构助词“之”; 3、 在需要连用多个“的”字时,交错使用“之”字,可以分清语言结构层次,表意也更灵活多变; 4、 “的”还可以用来负载名词、动词、形容词极其相关的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 (二) 分类 a.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等; b.动态助词:如“着、了、过、来着”等等; c.比况助词:如“一样、一般、似的”等等。 d.其他助词:如“给、们、连、所”等等。 注意:按照教材上分为:语气助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三种 按照笔记上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比况助词、其他助词四种,而语气词单列为第四种虚词! 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是连接两个词语,或者附加在某个词语之上,表示一定结构、关系意义的助词。如“的、地、 得”等等。下边分别作一些讨论。 的 “的”连接前后两个词语,构成名词性的偏正短语,表示前后二者具有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的”是 定语的标志。模式是:A+的+B。如: 我的书 来看的人 碧绿的油茶 地 “地”连接前后两个词语,构成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表示前后部分之间具有状语和中心语的 关系。“地”是状语的标志。模式是:A+地+B。 如:他紧张地看着我 整天广州上海地跑 挑逗地说 得 “得”连接两个词语,构成后附的动词性或形容词性偏正短语,表示前后二者之间具有中心语和补语的 关系。“得”是补语的标记。模式是:A+得+B。 如:说得好 清楚得很 听得懂 拿得起来 之 “之”是由古代汉语中沿用而来的一个助词,基本使用环境有两个:  其一,是用于“四字格”中:四口之家 乔迁之喜 东方之珠 船长之死  其二,是与“的”配用,以避免呆板、重复:论家庭的分裂与重构之文化背景 “之”与“和”的使用特征相近,但并非所有情况之下都可以互换: 甲的乙=甲的: 我的书=我的 甲之乙≠甲之: 国家之兴亡≠国家之 可见,二者还是有所不同。 所 “所”附加在一个词语之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短语。是汉语里把动词性成分名词化的一种手段。 如:所见 所说 所听 “的”的其他用法 “的”在汉语中是个用法复杂的助词。除了用作定语的标志之外,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a. X+的→“的”字短语 “的”可以用于一个词语之后,构成一个功能相当于名词的“的”字短语,因而,被称为汉语非名词性 成分名词化的另外一种手段。如: 中文的 历史的 数学老师的 我的 他的 我们俩的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11 / 14 吃的 用的 写书的 卖菜的 大的 红的 通红的 高高兴兴的 b.“代/人名+的” 插入在一些“动+宾”结构之间,充当准定语: ① 别开他的玩笑。② 净挑我的眼。③ 别拆老王的台。 c.用于“V1 的 V1,V2 的 V2”对举格式中,表示“有的„„有的„„”。 如:① 敌人死的死,伤的伤。② 大家说的说,笑的笑。 (主+[主+谓])“V的”接近于“的”字短语中的“的” d.用于“人名/代+的+角色名/身份名/职务名”的格式中,表示某人具有或承当某种角色、身份或职 务:① 今天晚上有场剧,马连良的诸葛亮,裘盛戎的张飞。(当)② 这次大会,老王的主席,老张的副主 席。(扮) 这种用法接近于准定语的用法。下边是“的”附在名词或代词后面,构成隐蔽性施事定语的一些用例: ① 他的英语教得好。→他教英语教得好。(从事)② 他的篮球打得好。→他打篮球打得好。(打)③ 他 的三千米得了冠军。→他跑三千米得了冠军。(跑) 动态助词 动态助词,指的是加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某种动作或者性状的发展或情况的虚词。通常指的是“着、 了、过”等。 (1)着 加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持续态。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 a.用在连动式中 V1 之后,表示动作者进行某个动作时的状态或者方式。如:笑着说 扶着一个人走进来 红着脸说 b.用于“V 着 V 着,S2”的格式中,表示一个动作正在持续时,发生了其他动作,原动作停止,含有不 知不觉的意味。如:① 孩子哭着哭着,睡着了。② 老汉走着走着,摔了一跤。 c.用于祈使句中,表示祈望某种状态的持续:① 你歇着,我去看看!② 机灵着点! (2)了 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完成或者具有了某种属性——完成态。 动态助词“了”最为常用的用法是加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完成或者具有了某种属性。因而, 是一种具有动态含义的用法。如:写了一遍 吃了饭 麦子黄了 (3)过 加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曾经有过某种动作、变化或者形状—经历态。比如:去过北京 原来胖过 “过”在使用时,有两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a.“过”通常用在动词的宾语之前: 吃过生鱼片 *吃生鱼片过 b.否定式中一定是在动词、形容词之前加否定词“没(有)”,此时,“过”仍然保留。如:吃过生鱼片 → 没吃过生鱼片 学过俄语 →没学过俄语 (4)来着 口语词,用于句子末尾,表示说话前不久发生了某事。有以下几种情况。 a.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某事发生不久: ① 我去打电话来着。→我刚才去打电话了。 ② 小王找你来着。 →小王刚才找你了。 b.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询问刚发生不久的事情,或者曾经知道但想不起来的事情: ① 你说要去哪里来着? ② 这人我见过,他叫什么来着? 比况助词 比况助词,附加在某些词语的后边,构成比况短语,表示比喻。如:花园似的城市 猪狗一样的人 碗口 一般粗细 上边,是汉语助词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前所述,助词是汉语中比较独特的一类词,助词的意义、用法都 是粘附性的,因此必须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加以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其说明助词的意义,不如说明 助词的用法。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12 / 14 其他助词 “所”是书面语沿用下来的助词,沿用在及物动词前面,“所”的作用主用三点 (1) 放在单音节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所字短语; (2) 经常跟“被”“为”配合使用,组成“被„„所”“为„„所”格式,表被动; (3) 同“的”配合,将主谓短语转化为偏正短语。 “给”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加强语气,诗歌口语角色较浓的助词,作用在加强处执行。 “连”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强调因含有“甚而至于”或暗示深层意思,谓词前面用“也、 都、还”与之呼应。 “们”见笔记 XIII 语气词 (一)语法特征 语气词常用在句子末尾表示语气,也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二)分类 1、陈述:的、了、吧、呢、啊 2、疑问:吗、呢、吧、啊 3、祈使:吧、了、啊 4、感叹:啊 语气词“的”课单独附着在句尾,这比较容易看出来,又是会跟有加强语气的“是”构成“是„„的” 形式,就容易与结构助词混淆。(见笔记) 词的兼类问题 条件:经常具备两类词或积累此的主要语法功能;并且一定要读音相同、词义有联系,若词义无联系则 不是兼类词,是同音词。 注意:意义无关或失去了联系的词不是兼类词,通常而言兼类词在同类词中只是少数的。 例如: 买了一把锁。 锁好门。(两个“锁”在意义上是有关联的,因此为兼类词) 以下不是兼类词: 1、 意义相关,读音不同; 2、 同音同形 3、 同形不同音 4、 词的活用(词的活用不可以算作是兼类词) 第四节 现代汉语词组 1、 黑体字概念:词组 247、 2、 知识点:词组的结构类型(共 12 种,不一一列举,详见 250—254) 3、 汉语组成词组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4、 词组的分类:结构类(分析内部结构);功能类(按照它在更大的单位中但当职务的能力即充当句法成 分的能力确定其类型) 5、 复杂词组的结构分析用从大到小的框图式图解法 255,详见笔记 6、 多意词组的分析尤为重要 260,详见笔记 以上部分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运用性较强企鹅内容较多,因时间较紧,因此在此处只留目,请根据笔记复习! 第五节 现代汉语句子和句子成分 1、 黑体字概念:句子 263、句子的语气成分 264、句子的语用成分(尤其注意插入语)265、现代汉语的句法 成分 269。 2、 句法成分: 主语:构成成分:(名词主语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但当主语;谓词主语句由动词、形容词以及动词性、 形容词性短语作主语) 主语的语法构成 总体上说,可以充当汉语主语的语言成分很多。在汉语的词类中,除了副词、叹词和各种虚词之外,其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13 / 14 他各类实词和词组都可以充当主语。就此而言,汉语的“主语”似乎是比较讲究“民主”的——汉语的主语 不是“名词性成分”的专利。 从具体情况来看,汉语主语通常由以下各种成分来充当。 1.名词性成分充当主语。这是汉语最为常见的主语构成形式。如:① 他松了一口气。② 小王走了。③ 母 亲和宏儿都睡着了。④ 这来的便是闰土。⑤ 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2.数词、量词、数量词组作主语。如:① 九是三的三倍。② 个个是英雄。③ 一公斤等于二市斤。 3.处所名词、方位名词、方位词组作主语:① 郊外很干净。② 中午太热。③ 村子的东面是一条河。 与这类主语相配和的谓语通常是描写、判断或者说明性的。 4.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主语。如:① 去是正确的。② 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③ 写 得清楚不等于写得好。④ 向群众宣传是对的。⑤ 我们讨论讨论好不好? ⑥ 俭朴是一种美德。 ⑦ 聪 明伶俐是他的天性。 5.介词短语充当主语。如:① 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② 靠西墙是一片竹林。 上边较为详尽地讨论了汉语主语的语法构成情况。之所以要如此细致地分析汉语主语的构成情况,目的 还是在于提醒人们:汉语的主语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样,都是由名词性成分充当的,一些非名词性成分,甚 至于个别由虚词参与构成的短语,有时也可以充当主语。隐含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最为基本的原因还在于:汉 语的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一对多的或者交叉的关系。 主语的语义类型 上边谈到的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要是从主语的自身来讲的:汉语的主语都是由哪些成分充当的。此外, 汉语的主语还可以从它与句中动词的逻辑、语义关系上来观察。这就是主语的语义类型。 从语义的角度来看,汉语的主语总体上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施事主语:句子的主语是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① 小王已经吃完饭了。② 他 走 了。 2.受事主语:句中主语是句中动词所表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如:① 信 写完了。② 饭 吃过了。③ 他被 人推醒了。 3.当事主语:交际双方交谈时涉及到的第三者。如:① 这个学生我教过。② 老张这个人我听说过。 谓语的语法构成 1.在通常情况下,汉语的谓语由动词、形容词性成分构成,如:① 他来了。② 我愕然了。③ 他能干、会 说。④ 故乡好多了。 2.主谓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如:① 他神色慌张。② 什么事他都明白。 3.有时谓语可以是谓词性代词,如:① 他怎么样?② 他这人就这样。 4.此外,数词、量词也可以充当谓语,如:① 他二十三。② 歌声阵阵,白云朵朵。 5.有时,名词性成分也可以充当谓语:① 他四川人。② 那个人黄头发。 分析表明:汉语的谓语不都是动词、形容词性的,一些名词性成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充当谓语。当然, 在语法研究上,这种条件是值得研究的。 动语的语法构成 如前所述,动语是带宾语的成分,它和宾语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从可以带宾语的角度来观察、研究汉语句子成分中带宾语的成分——动语,可以发现动语在构成上大致 有以下几种类型。 1.动语最常见的语法类型是动词性成分:① 他是矿工。② 我知道他来了。③ 桥上站着一个人。④ 大 家学习讨论了这个问题。⑤ 他学会了做饭。 2.个别情况下,动词性的代词也可以带宾语:⑥ 我怎么他了。 从上边的讨论基本上可以看出:汉语的动语基本上是动词性的。 宾语的语法构成 汉语宾语的语法构成情况也比较复杂。 1.最常见的宾语当然是名词性的:① 我是教师。② 他写完信了。③ 我正在打电话。④ 他打了一场篮 球。 2.动词、形容词性成分也可以充当宾语:① 他们开始行动。② 我学会了开车。③ 他认为干得不错。④ 自己觉得很美。⑤ 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上边的讨论证明:汉语的宾语不都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性的。语法研究要进一步讨论的 是,在何种条件之下,汉语的非名词性成分可以充当宾语。 内部资料 不得外传 14 / 14 宾语的语义类型 宾语的语法构成,主要是从宾语自身来考察宾语的情况。而宾语的语义类型则是联系它与动语的关系而 进行的。从这一点出发,汉语的宾语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受事宾语:宾语是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这是最典型的宾语,有人称为“逻辑宾语”。 如:① 他打人。 ② 我吃饭。③ 小王写字。 ④ 老李打井。 2.施事宾语:宾语是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① 前面走过来一个人。② 胡同里飞出 来几只燕子。 注意:施受关系是汉语中的唯一语义关系 以上部分摘抄于旧版资料,仅供参考,有疑问的地方请见笔记 3、 多层定语问题:先要找出中心词,再从离中心位置最远的词语算起,多层定语的额一般次序为:领属关系 →表时间处所的短语→指示代词或量词短语→动词性短语或主谓型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表性质类别或 者范围的名词动词。 4、 句子成分分析:见笔记 第六节 现代汉语句型、句式、句类 1、 黑体字概念:句子类型 277 划分步骤 277-279 2、 辨认各种句式 281-293 3、 辨认四种句类(疑问句最重要) 第七节 现代汉语复句 1、 黑体字概念:复句 2、 常用关联法 第六章 修辞 1、第四节:现代汉语修辞格 注意辞格的运用,会识别辨析各种辞格 注意拈连中的省略句 注意反复与排比的区别 其他内容自己整理
本文档为【7现代汉语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292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4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3-10-19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