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

举报
开通vip

《反杜林论》 第一部分:《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 一、《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 1、《反杜林论》写作的国际背景: 2、《反杜林论》写作的德国形势:   二、《反杜林论》写作的伟大意义 1、《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 2、《反杜林论》的写作特点: 3、《反杜林论》发表的意义: 第一、《反杜林论》的发表彻底粉碎了猖獗一时的杜林及其宗派小集团; 第二、《反杜林论》的发表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许多领导人,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克服了由于对杜林的迷恋而产生的动摇; 第三、《反杜林论》的发表教育了德国广大的党员和干部;...

《反杜林论》
第一部分:《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 一、《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 1、《反杜林论》写作的国际背景: 2、《反杜林论》写作的德国形势:   二、《反杜林论》写作的伟大意义 1、《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 2、《反杜林论》的写作特点: 3、《反杜林论》发表的意义: 第一、《反杜林论》的发表彻底粉碎了猖獗一时的杜林及其宗派小集团; 第二、《反杜林论》的发表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许多领导人,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克服了由于对杜林的迷恋而产生的动摇; 第三、《反杜林论》的发表教育了德国广大的党员和干部; 第四、《反杜林论》的发表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部分:《反杜林论·哲学篇》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杜林哲学体系的性质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杜林哲学性质的不同观点 关于杜林哲学体系的性质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杜林的哲学性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第二、杜林的哲学性质是唯心主义的; 第三、杜林的哲学性质是折衷主义的。 2、杜林哲学性质问题争论的焦点 3、恩格斯与杜林哲学论战的实质   二、关于形而上学的作用问题 1、“形而上学”的涵义 对于形而上学的涵义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 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第二、 宇宙观、发展观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第三、 思维方式上的形而上学; 2、“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一、大多数人肯定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第二、少数人否定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 3、“形而上学”在现代的作用 4、“形而上学”在今天仍流行的原因的探讨 5、“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6、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思维的关系 三、关于真理的问题   1、真理是否包含谬误   2、“相对真理”和“相对谬误”是否一回事 四、关于道德问题   1、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   2、永恒道德与共同道德的问题 五、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的问题   1、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2、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述问题 第三部分《三个版本序言》   一、一版序言 1878年7月,恩格斯把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三篇汇集在一起,在莱比锡出版了全书第一版。书名是《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恩格斯为这版写了序言,这就是第一版序言的由来。第一版序言主要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反杜林论》的写作原因、写作方式和写作态度。 1、《反杜林论》的写作原因 第一、为了维护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 第二、为了教育和挽救那些受蒙蔽的同志; 第三、为了揭露党内杜林派的宗派活动。 2、《反杜林论》的写作方式及其原因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采取了论战的写作方式,之所以这样,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由批判对象本身的性质所迫使的; 第二、为了从正面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第三、为了纠正当时德国思想界“创造体系”的不正之风。 3、恩格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论敌的蔑视 第一、恩格斯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二、恩格斯对论敌的蔑视。   二、二版序言     二版序言写于1885年9月。主要内容是说明《反杜林论》出版后的广泛传播、再版原因、修订和增补情况,介绍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中自然观的斗争情况,并阐述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 1、《反杜林论》再版的原因 第一、《反杜林论》的再版是“由于帝国政府的帮忙”; 第二、《反杜林论》的再版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 2、《反杜林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成果 3、《反杜林论》再版修订的情况和原因 第一、《反杜林论》基本上未作修改的原因; 第二、增补第三编第二章《理论》的原因; 第三、想修改而又未作修改的两个内容。   4、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   (1)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条件   第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创立;   第二、是需要有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过程   第一、在自然观上确信存在着辩证运动规律;   第二、必须批判旧的自然哲学;   第三、从自然界中找出辩证法规律并从自然界出发加以阐发。   (3)唯物辩证法对建立科学自然观的意义   第一、理论自然科学的进步会产生自发的辩证自然观;   第二、只有自觉掌握唯物辩证法,才能适应和促进理论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三 、掌握唯物辩证法,必须学习哲学史,学会运用概念的艺术。   三、三版序言   三版序言写于1894年5月。主要说明《反杜林论》第三版增补第二编第十章《〈批判史〉论述》的理由。 1、新版修改的情况和增补的理由 2、《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产生的影响 第四部分 引论 《引论》是《反杜林论》全书的引言,包括《概论》和《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概论》主要从正面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过程。《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着重从反面揭露、批判杜林及其理论体系。 一、概  论 《概论》的中心是说明社会主义怎样由空想变为科学的。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恩格斯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批判了杜林的错误理论。 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1)现代社会主义的现实内容和理论形式 (2)18世纪法国启蒙学说的特点及局限性 (3)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过程和破产原因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过程; 第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 第四,空想社会主义破产的原因。 首先,三大思想家“和启蒙学者一样,并不想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解放全人类。” 其次,三大思想家“和启蒙学者一样,想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 最后,三大思想家把历史看作是天才人物的历史。 2、唯物辩证法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1)从古代辩证法到近代的形而上学 第一,古代朴素辩证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第二,近代形而上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本质区别。 (2)近代德国哲学的历史功绩和局限 (3)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及其意义 3、“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 第一,唯物主义历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首先,除原始社会外,“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其次,“这些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此,一定时代的经济关系是产生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 最后,“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总之,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三,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恩格斯指出:它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3)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4、杜林向当代挑战的背景 二、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 1、揭露杜林的自我吹嘘和狂妄自大 2、揭露杜林对先驱者及其学说的攻击和谩骂 第五部分 分类.先验主义 恩格斯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原则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认识的辩证过程以及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基本原理,批判了杜林在分类和构造哲学体系、建立真理体系以及数学方面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错误。 一、批判杜林在“分类”问题上的先验主义错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杜林的主要哲学观点 (1)哲学的定义。杜林认为,从狭义上讲,“哲学是世界和生活的意识的最高形式的阐发”;从广义上讲,哲学“还包括一切知识和意愿的原则”。 (2)哲学的研究对象。杜林说:“无论在哪里,只要某一系列的认识或刺激,或者某一类存在形式为人的意识所考察,这种形式的原则就应当是哲学的对象”。 (3)哲学对象的性质和功能。作为哲学对象的原则在性质上讲,“是简单的或迄今被设想为简单的成分,(简单的成分或终极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意愿”。因此,这些原则和各种知识的关系,就像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关系一样,有了化学元素就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化合物也可以还原为它的基本元素;有了原则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意志,而知识和意志也可以分解还原为原则。作为哲学对象的原则,作用是巨大的,“一旦被发现,就不仅对于直接知道和接触到的东西,而且对于我们不知道和接触不到的世界也都有意义。因此,哲学原则就成了科学要成为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进行解释的统一体系所需要的最后补充”。 (4)哲学体系的内容。杜林把他的哲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一般的世界模式论、关于自然的学说、关于人的学说。这三个部分包含“某种内在的逻辑次序”,其中,对一切存在都适用的一般世界模式论走在前面,而运用世界模式论得出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学说跟在后面。 2、杜林“原则在先”的先验主义 (1)批判杜林从思维自身中获得原则的错误 (2)阐述原则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第一,恩格斯阐述了原则和外部世界何者是认识的出发点问题。针对杜林把原则作为出发点的先验主义错误,恩格斯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第二,恩格斯说明了原则和外部世界谁先谁后的问题,批判了杜林从原则出发得出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错误,指出:“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 第三,恩格斯论述了原则和外部世界谁适应谁,谁检验谁的问题,批判了杜林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去适应原则,把原则作为外部世界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错误作法,认为,“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 3、杜林“原则在前”的观点和哲学体系是对黑格尔《哲学全书》的抄袭 4、批判杜林使意识、思维脱离人和自然界的唯心主义错误,阐述了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理论 (1)杜林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第一、杜林用自然主义即非历史的观点看待意识和思维; 第二、杜林使意识和思维脱离了它的真实基础——人和自然界。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理论 第一,思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思维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 第三,思维和意识的客观内容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人脑对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 二、批判杜林妄图建立“终极真理”体系的形而上学错误,论述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1、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错误 恩格斯指出,杜林使思维脱离人和自然界的另一个动机,是妄图建立一个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这是一种妄想。因为, (1)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哲学体系已不再需要 (2)建立穷尽一切联系的“终极真理”体系是不可能的 (3)建立一个最后完成的“终极真理”体系的想法是反科学、反历史的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辩证过程的理论 (1)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矛盾统一 “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是永远不能解决的”。 (2)认识过程的无限和有限的矛盾,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 (3)认识过程中的无限和有限的矛盾,只能“在人类的无限的前进发展中一天天不断得到解决” 三、批判杜林在数学问题上的先验主义错误,阐述理论思维对现实世界的依赖性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杜林在数学问题上的先验主义观点 2、批判杜林的数学先验主义,论述纯数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1)纯数学来源于外部世界,决不是思想的自由创造物。 第一,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数和形都是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具有客观的物质内容。 第二,纯数学的对象是客观的,它的高度抽象性只是表面地掩盖了它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并不表明它是先验的。 (2)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夸大它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3、杜林哲学体系的先验主义和他的数学先验主义的联系 4、数学公理的贫乏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5、揭露杜林观点的折衷主义性质 第六部分 世界模式论 《世界模式论》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在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和折衷主义错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重要原理。 一、批判杜林用思想的统一性证明世界的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阐述了存在的统一性决定思维统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1、杜林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可分解为两个有联系的问题: 第一,世界是否是统一的? 第二,世界统一于什么? 杜林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其论证的方法和根据却是错误的。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暴露了杜林哲学的折衷主义错误。 世界具有统一性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是世界具有多样性。哲学家们正是面对着多样性的世界,才会思考它们是否是统一,以及统一于什么的问题。 (1)应当运用数学中的公理方法来解决哲学问题,包括世界统一性问题 (2)杜林提出的公理 “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这就是现实哲学的一个公理,是杜林解决世界统一问题上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由于自满自足,没有任何东西同它并列、在它之上。因而这种存在就是唯一的。如果给它加上第二个存在,那就使它成为不是它本来那样的东西,即成为一个更广大的整体的一部分或组成部分。 “一切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意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这是杜林把存在的唯一性变为统一性的论据。 (3)杜林按照公理方法推出了世界的统一性 2、恩格斯对杜林观点的批判 恩格斯对杜林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进行了以下分析批判: (1)“包罗万象的存在是惟一的”,这是同义反复 (2)把思维的本质理解为综合是形而上学片面性观点 (3)用思维的统一性证明存在的统一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杜林的观点是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观点的翻版 (5)杜林对世界统一性的论证无法驳倒宗教唯心主义 第一,杜林对世界统一性的论证不能同唯灵论划清界限。 第二,杜林论证世界统一性的方法是经验哲学证明上帝的本体论论证方法。 二、批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错误,论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1、“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 (1)杜林的存在概念是抽象同一性概念 (2)杜林的存在概念掩盖了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 (2)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恩格斯批判杜林时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理。 恩格斯在提出这个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时并没有给物质概念下定义,但他所讲的物质是和精神相对立的东西。当他指出世界统一于物质时,显然是针对物质和精神的对立而言的。对精神现象,人们通常在两种意义上来理解,即人类的主观精神和离开人而存在的客观精神(包括宗教所讲的天国、上帝和神灵),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也就必须从两种意义上来理解。 第一、人类主观精神之外的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无论天上和地下、宏观和微观,到处都是物质的世界,宗教所宣扬的天国、上帝和神灵以及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理念世界是不存在的。在反对宗教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 第二、人类的主观精神和外部世界也是统一的,统一于外部世界,这种外部世界相对于人类精神而言就是物质世界。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需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三、批判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唯心主义实质,揭露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抄袭 1、杜林的“存在基本形式”是对黑格尔《逻辑学》中“存在论”的抄袭 (1)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是从“纯粹的存在”开始的 (2)杜林的“有效模式”是严格照抄黑格尔《逻辑学》的“存在论”的 2、杜林的“存在的逻辑特性”是对黑格尔《逻辑学》中“本质论”的抄袭 3、杜林是在黑格尔的范畴模式的笼子里谈哲学 第七部分 道德和法 永恒真理 恩格斯在《道德和法。永恒真理》中揭露和批判了杜林的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和永恒道德,阐述了真理发展的辩证法和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 一、揭露杜林在真理、道德问题上的谬论 1、揭露杜林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谬误 2、揭露杜林永恒道德观和永恒真理观的谬误 总之,杜林在道德观上和真理观上的谬误,可以归结为两点: 第一、道德原则是永恒的,是超历史、超民族和超阶级的,是适用于一切世界、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 第二、真正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它不受一切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而道德原则就是这种终极的最后的真理。 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真理观,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1、批判杜林永恒真理观的必要性 2、批判杜林关于个人思维至上的谬论,论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 关于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杜林的用语,它们是就人的认识能力而言的。思维的至上性是指认识的绝对性、无限性和无条件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认识的相对性、有限性和有条件性。因此,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关系。 (1)什么是“人的思维” 恩格斯指出,关于研究人的思维是不是至上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回答是与不是就能说清楚的,而是应该明确什么是“人的思维”,然后才能回答人的思维是不是至上的。在恩格斯看来,人的思维不是指单个人的思维,而是指“无数亿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这就是说,所谓人的思维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是就整个人类认识能力而言的。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只能谈整个人类思维的至上性、绝对性,而根本不能谈个人思维的至上性、绝对性。也就是说,从一方面看,只要人类能够无限地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只要在人类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中没有给这种认识规定出界限,那么,人类是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人类思维是至上的、绝对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和每一代人,由于受一定的主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有限的。从这里我们看到,杜林鼓吹个人的思维(主要是他杜林个人的思维)是至上的,绝对可靠的,具有无条件的真理权,这是十分荒谬的。其错误就在于把他的个人思维和整个人类的思维相混淆。 (2)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指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这就是说,在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地无限延续的过程中,作为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而且在实践活动中,一代比一代深化,这样就能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作出正确的认识,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但是人的思维,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或者一代一代的人来实现的。而每一代人,以及构成一代人的许许多多的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绝不可能具有无条件的真理权,他所获得的认识只能是有条件的相对真理。这里所讲的“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即指绝对真理性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一系列相对的谬误”,并不是说相对真理包含着谬误。真理的相对性,就在于它的条件性,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必定还有不完善的因素。这些不完善的因素,对后人较完善的认识来说,就是谬误了。所以,人的认识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果认为相对真理中包含着谬误,那就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由此可见,思维的至上性以及拥有无条件真理权的那种认识,绝不是某一时代,更不是任何个人所能达到的,只有在人类生活的无限前进过程中才能实现。 (3)恩格斯论述了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 这个矛盾是:“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绝对的。”这就是说,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不存在什么不可认识的东西。“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的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就是说,人的思维不能脱离具体的个人思维而存在,而个人的思维所能认识的东西是极为有限的,而且还免不了犯错误。这就是矛盾。那么这个矛盾如何才能解决呢?恩格斯指出:“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这就是说,这个矛盾的解决,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代人能实现的,而只能在子子孙孙无限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照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实现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这里所讲的“本性”,就是思维的本质。从思维的本质来看,它是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它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东西。从这方面看,人的思维是无限的、至上的、绝对的。这里所讲的“使命”,就是指思维的任务。思维的任务,就是要究根究底、完全彻底地认识世界。我们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那些未被认识的东西,将会逐渐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东西。事实证明,人们在实践中,是能够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们的认识不断进步,从而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这方面讲,人的思维也是至上的、无限的。从认识的“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看,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我们知道,作为人类的思想,它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无数人的思维。这样,过去未被认识的东西,今天被人们认识了,现在未被认识的东西,子孙后代无限延续下去,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的。而且,人们利用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指导实践,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综上所述,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不至上的,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这一至上和非至上、有限和无限的矛盾的不断发展与解决,推动着人类认识不断地向前发展和不断地走向深化。 杜林的错误就在于否认思维的矛盾性,割裂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他只承认思维的至上性、无限性,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和无限性,否认相对真理,这是极端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 3、批判杜林关于“永恒真理”的谬误,阐述人的认识的相对性 4、批判杜林把真理和谬误绝对对立的观点,论述认识过程中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第一,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第二,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 三、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杜林把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应用到道德领域,得出了超历史、超阶级的道德观。他认为道德原则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社会、一切民族和一切阶级的,既适用于地上,也适用于天堂。这种道德观不仅是唯心主义的,也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恩格斯对杜林的这种道德观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在批判中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1、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1)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论述道德的历史性 第一,从道德的基本概念来看,其内容是变化发展的; 第二,从道德的类型来看,道德的种类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批判杜林的超阶级的道德论,论述道德产生的经济根源和阶级实质 2、揭露杜林道德观的荒谬性 第八部分 道德和法 平等 在《道德和法。平等》中,恩格斯深入地批判了杜林的平等观,阐述了平等的产生和历史发展,揭露了资产阶级平等观的阶级实质,深刻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平等观的根本要求是消灭阶级。 一、揭露和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 1、批判杜林建立平等观的先验主义方法 恩格斯指出,杜林把先验主义的方法用来研究平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步把每一认识对象分解为简单的要素; 第二步把不证自明的公理应用于这些要素; 第三步要素加上公理得出他的结论,并把结论强加于客观事物。 杜林认为,这是数学方法在历史、道德和法方面的应用,因此,应当在这些领域内得出如数学那样确实可靠的真理,即具有真正不变的永恒真理性质那样的真理。对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恩格斯从两个方法进行了批判。 (1)杜林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先验主义方法的变种 先验主义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不是从对象本身去认识某一对象的特征,而是从对象的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这些特征”。 (2)杜林关于道德和法的学说的虚伪性和阶级实质 2、批判杜林的所谓“平等公理” 杜林主张,两个人是组成社会的“最简单的要素”,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和细胞。于是,他就按公理同这两个人打交道。他说:“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能一开始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在杜林看来,两个人的意志是完全平等的,一方不能命令另一方,这是道德的基本公理。把这个公理应用于两个人,就得出了“道德正义的基本形式”和“法律正义的基本形式”,用它就可以“阐发根本的法律概念”,说明一切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等等。 恩格斯对杜林的“平等公理”进行了批判: (1)两个人的意志完全平等,这不仅不是公理,而且是“过度的夸张”。 (2)杜林用两个人去解决社会问题,是从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抄袭来的。 (3)杜林的根本错误在于抽象地谈论人和平等。 3、批判杜林所谓不平等和奴役起源于暴力的谬论 按照杜林的平等理论,两个人的意志中一方不能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或否定的要求。如果一方竟然这样做了,并用暴力来满足自己的要求,那就发生了不正义的情况。这就是杜林的所谓不平等和奴役起源于暴力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杜林还认为,人类过去的历史就是这种应受斥责和惩罚的不正义的历史。恩格斯列举了四个方面的例子来批判杜林的上述错误观点: 4、揭露杜林平等观的自相矛盾及其本质 杜林的平等观是违反客观现实的,所以经常陷入自相矛盾之中。为了摆脱困境,杜林不得不步步退却,承认不平等的存在。恩格斯揭露了杜林的三个自相矛盾,即三次退却。 (1)杜林承认了两个人在生理上的不平等(退却一) (2)杜林承认了两个人在道德上的不平等(退却二) (3)杜林承认了两个人在精神上的不平等(退却三) 二、论述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 1、阐明马克思主义对平等问题的基本态度 2、论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平等观 3、说明早期基督教和封建社会的平等观 4、阐述资产阶级平等观的产生、发展及其阶级实质 (1)资产阶级平等观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 (2)资产阶级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与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为了摆脱封建政治制度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资产阶级提出了平等的要求,主要有三点: 第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需要有自由的、在行动上不受限制的商品生产者,而这些商品所有者都有进行商品交换的平等权利; 第二,从手工业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工人为前提; 第三,“人的劳动的平等”,即人的抽象劳动是平等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计量的”,只有这样,商品才能进行等价交换; 第四,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特点及阶级实质。 三、阐述无产阶级的平等观 1、无产阶级平等观的产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和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根本对立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观要求消灭的是封建等级制,消灭封建阶级的特权;而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则要求消灭阶级本身。 2、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 3、本章的总结 恩格斯指出,第一,平等只能是历史的产物,经济的产物。恩格斯说,无论是无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的平等观,都是历史的产物,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的历史,不同的阶级,有不同平等观念的内容,所以,永恒的、超阶级的、超历史的平等观是没有的。第二,平等,不论是哪个阶级的,不管它如何普遍传播,都不可能是永恒真理,都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东西。18世纪的平等观念之所以广泛流行,那也不是由于它是永恒真理,而是由于它合乎当时的时代潮流,从而能够得到普遍传播。第三,揭露杜林的平等观是18世纪平等观的翻版,其阶级实质是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杜林的两个人完全平等的道德公理,不平等起源于暴力的理论,纯属杜林的主观虚构,是极端荒谬的东西。杜林的平等观完全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杜林本人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第九部分 道德和法 自由和必然 在《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中,恩格斯主要批判了杜林在自由和必然关系上的错误观点,同时还批判了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及其庸俗的人生哲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一、批判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唯心主义和超阶级的谬误 1、揭露和批判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唯心主义和超阶级的谬误 2、揭露杜林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无知 (1)揭露杜林对法兰西法的无知 (2)揭露杜林对英吉利法的无知 (3)揭露杜林对现代法律的无知 3、杜林至多是一个蹩脚的旧普鲁士的法学家 二、批判杜林关于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谬误,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1、道德和法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在哲学上,自由和必然是揭示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唯意志论者认为,人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必然性的制约。宿命论者则认为,个人意志没有任何自由,只有绝对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既承认必然性,又承认个人意志的相对自由,认为自由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 2、揭露杜林在自由和必然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3、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1)“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一论断有三层含义: 第一、承认和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自由的前提; 第二,自由是以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为基础的; 第三,“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2)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4、批判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 三、批判杜林的庸俗的人生哲学 1、杜林所谓调节生活的“差异规律”是老生常谈 2、杜林的生活准则是庸人哲学 第十部分 辩证法 量和质 在《辩证法》两部分内容中,恩格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集中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驳斥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歪曲和攻击,阐明了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杜林想当唯物主义者,而又不时地滑到唯心主义泥坑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形而上学。杜林的形而上学错误,集中表现在他否认矛盾。否认矛盾就是否认辩证法,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歪曲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批判杜林否认事物矛盾的谬论,阐明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批判杜林否认事物矛盾的谬论,阐明了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提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论断,论述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分析杜林否认矛盾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源 (2)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第一,它指明了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动力。 第二,说明了矛盾是运动的实在内容。 (3)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3、批判杜林攻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辩证方法 (1)揭露杜林攻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一般与个别辩证法思想 (2)揭露杜林攻击马克思辩证法的目的在于妄图推翻《资本论》的科学结论 (3)揭露杜林论战方法的荒谬性 二、批判杜林对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论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揭露杜林对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和攻击 2、论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第十一部分 辩证法 否定的否定 这一章恩格斯揭露和批判了杜林攻击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谬论,阐明了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深刻地揭示了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原理;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黑格尔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思想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科学地阐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一、批判杜林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攻击,阐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揭露杜林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攻击 第一、杜林污蔑马克思把黑格尔的否定的否定当成证明的工具,才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杜林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与黑格尔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区别,胡说黑格尔的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执行了“助产婆的职能”,起了拐杖的作用; 第二、杜林攻击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是从宗教领域抄袭来得荒唐类比; 第三、杜林捏造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 2、批判杜林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否定之否定方法的歪曲 (1)批判杜林所谓“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的谬论 (2)驳斥杜林污蔑马克思把辩证法作为单纯证明工具的谬论 3、辩证法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第一,这个定义揭示了辩证法的革命性质。 第二,这个定义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性,使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严格区别开来。 第三,这一定义科学地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2、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 (1)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否定看作外力强加于事物的东西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 (3)形而上学否定观否认否定形式的多样性 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的否定则认为否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事物否定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一,不同性质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第二,否定形式的基本形态也不一样,有的否定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否定,有的则是事物某些特征的否定; 第三,由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有些事物在一个大的否定过程中,常常包含着若干小的否定的否定过程,所以使否定过程也表现出多样性。 3、小结 第十二部分 结 论 《结论》是恩格斯对整个哲学篇的总结,也是对杜林哲学的总的评价。虽然篇幅不长,恩格斯却把它单独作为一章安排,由此可见它在整个哲学篇中的地位。 杜林向我们许下“一切”的诺言,可他“一个也没有”履行。他标榜自己的哲学是“以自然和生活的现实为目标的哲学”,是“严格科学的世界观”,是“创造体系的思想”。但是,“只要我们一接触,就暴露出是纯粹的欺人之谈。” “世界模式论”是杜林整个哲学的基础,被杜林吹嘘为“已经稳固地确立了存在的基本形式,而丝毫没有损害思想的深度”。其实不过是“黑格尔逻辑学的一个肤浅得无以复加的复制品”而已。在自然哲学方面,他的天体演化学的出发点是一个既不能被理解为静止也不能被理解为运动的“物质的自身等同的状态”。这种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最无可救药的混乱观念,最后必然求助于上帝的推动,才能使它由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在论述有机界时,杜林先把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看作“一种与人性对抗的兽性”而加以否定,然后又把这两者作为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因素从后门放了进来。在生物学方面,杜林同样表现他的无知。 在道德和正义的领域中,杜林吹嘘发现了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的永恒的道德原则。其实,他的平等说只不过是对卢梭平等学说的拙劣的抄袭。至于在法学方面,尽管杜林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但是除了他知道一点旧的普鲁士邦法外,对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广泛流行的法兰西法和英吉利法却全然不知。总之杜林对我们许下的诺言一个也没有实现。 这位自称在思维方式上“排除受主观主义限制的世界观”的任何倾向的哲学家却由于其极端贫乏的知识、狭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滑稽可笑的自高自大以及幼稚的奇奇怪怪的想法而受到主观主义的限制。杜林的论战手法就是自我吹嘘,丑化别人。虽然自己无能,却会肤浅地剽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端地指责别人,把别人没有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恩格斯指出:“他对别人采用的‘真正批判的观点’就在于固执地把别人从来没有说过的、而且杜林先生一手炮制的东西硬加给别人”。 杜林的人生观充满了庸人的气味。他用一些庸俗无聊的陈词滥调教人们怎样提高生活的价值,怎样追求生活的享受和乐趣等。恩格斯讽刺杜林说,为什么杜林对歌德的《浮士德》非常不满呢?就因为歌德把不道德的浮士德当作主角,而不把现实哲学家瓦格纳作为自己剧本的主角。意思是说杜林和瓦格纳一样,都是脱离生活、崇尚空谈的庸人。 总之,杜林的哲学归根到底是一盆“最稀薄的清汤”,只是在里面加了些神谕式的只言片语,才使它变得稠厚和浑浊起来。所以,恩格斯指出,当我们读完全书的时候,除了各种新的无稽之谈,毫无所得。“这个人吹号打鼓来吹嘘自己的手艺和商品,不亚于最下流的江湖骗子,而在他的那些大字眼后面却是空空如也,简直一无所有”。可是,他还恬不知耻地竟敢把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这样的著名人物叫作江湖骗子,他们当中最渺小的人与杜林相比也都是巨人。确实有江湖骗子,但那是谁呢? 二、名词解释   1.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是杜林的一个折衷命题,杜林承认世界统一的,但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他把世界统一性的前提同世界统一性自身混为一谈了。诚然,世界必然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但存在或不存在只能说明世界的有或无,它同揭示世界的本质和基础的统一性问题不是一回事   2.先验唯心主义   一种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而产生的认识论理论。先验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的认识论,颠倒了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基本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它认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是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事物的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4.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是使用的术语,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   5.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分析了与辩证法思维方式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它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在思维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无视事物的具体的联系,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懂得全面地看问题,否认真正的发展会导致质变,否认对象和现象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否定之否定   体现事物自身辩证法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的哲学概念。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的,但是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有规律的过程。具体地说,这一过程就是三个“环节或阶段两次否定”有节奏的运动。在事物自我发展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的全过程中,否定之否定阶段是整个过程的核心   7.扬弃   揭示新旧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同时其有否定与肯定双重意义的哲学概念。黑格尔明确地把扬弃一词作为同时具有否定与肯定双重意义的概念加以使用。恩格斯对扬弃进行唯物主义的阐述,认为“扬弃”就是既克服又被保存。克服是新事物否定旧事物,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新旧事物之间的这种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哲学上就称为扬弃。   8.平等公理   它是杜林提出的一个观念。他主张两个人是组成社会最简单要素,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和细胞。于是,他说“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能一开始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在他看来,这是道德的基本公理,运用这个公理就可以说明一切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等等。   9.空想社会主义   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提出的社会主义思想。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刚确立时就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上层建筑。他们力图论证和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大胆地预测了未来的社会,并且各自拟订了社会改革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对未来社会提出很多设想,也提出了一些积极主张。但由于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不知道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是无产阶级,因而陷入乌托邦。他们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   10.德国古典哲学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哲学思想、理论的统称。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准备。其特点是:以哲学上的辩证发展思想为社会变革作理论上的准备。每一位哲学家都建构了一个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思辨性强的哲学理论体系。   其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德国19世纪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哲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整体研究的思维方式,给认识带进了辩证法,德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许多反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思想也有助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德国古典哲学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从康德、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的哲学发展形成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过程。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形成了德国古典唯物主义的理论。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11.本体论   哲学用语,指哲学中关于存在研究的理论。广义上是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思辨分析而得到,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即为本体论。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关于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从本体论和宇宙论关系上讲的。   12.唯理论   西方哲学史上一种认识理论或学说,与经验论相对立。认为运用抽象推理就可以达到事物及其结构或宇宙的真理。这种真理知识是天赋的知识,理性是知识主要来源,真理不需要经验的证实,而是由具有逻辑确定性的标准来检验,只有从理性引申出来的必然的自明的真理才能被运用于任何事物得到恰当的解释。   13.平等   人们在社会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平等作为一种观念即平等观,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和阶级的内容。近代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斗争的产物。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三、简答题   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如何评介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的起点(指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是人类思维的可贵探索,它促进了人类对宇宙世界的探索,从而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同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相联系的,具有历史必然性。近代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追求科学事实的真理性、精确性、自明性,促进了人类理性思维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探索。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机械、直观为特点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终被辩证法所超越。   2.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的历史背景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主要是为了反对当时德国党内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杜林派有意的歪曲马克思思想,导致工人运动思想混乱,有分裂的危险;二是一些老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把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看成是纯粹性的争论,看不到这场争论对维护党的团结,推动工人运动前进的重要性。 具体原因是:第一、为了维护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第二、为了教育和挽救那些蒙蔽的同志,第三、为了揭露党内杜林派的宗派活动,第四、为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恩格斯是怎样阐述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就是:第一、承认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自由的前提。第二、自由是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为基础。第三、自由就在于根据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4.杜林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有哪些错误观点?   杜林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恩格斯认为这个命题有以下错误:第一、“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这是同义反复;第二、用思维的本质理解为综合是形而上学片面性的观点;第三、用思维的统一性证明存在的统一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第四、杜林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是黑格尔关于思维现存在的同一性观点的翻版;第五、杜林对世界统一性的论证无法驳倒宗教唯心主义。   5.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是什么?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肯定的东西就是肯定,否定的就是否定;辩证的否定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是肯定中的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东西,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形而上学否定观否认否定形式的多样性,认为否定就在于简单的抛弃,辩证的否定观则认为否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6.恩格斯是怎样阐述认识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的?   在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地无限延续的过程中,作为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而且在实践活动中,一代比一代深化,这样就能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作出正确的认识、拥有无条件真理性的人的思维,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或者一代一代的人来实现的,而每一代人,以及构成一代人的许多的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绝不可能具有无条件的真理,他所获得的认识只能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真理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是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   7.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是如何阐述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第一、人类主观精神之外的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无论天上还是地下、宏观还是微观到处都是物质的世界,第二、人类的主观精神和外部世界也是统一的,统一于外部世界,这种外部世界相对于人类精神而言就是物质世界。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需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人类精神只不过是高度复杂的严密的物质体系—人脑的产物和属性。哲学的长期发展证明人类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映象。   8.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从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发展过程来看,平等要求在无产阶级看来有双重含义:其一是自发地反对一切阶级不平等现象,是无产阶级革命本能的简单表现,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斗争的初期,例如在农民战争中,情况就是这样。其二、自觉地反对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不平等现象,利用平等的口号,加进无产阶级消灭阶级的内容,发动无产阶级起来反对资产阶级,这是无产阶级日益走向成熟和自觉的表现。   9.怎样理解恩格斯关于“运动就是矛盾”的科学论断   它表明了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客观地存在于事物过程本身中,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运动是事物自己的运动,事物的运动都是由其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引起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说明了矛盾是运动的实在内容,运动是通过矛盾表现出来的,运动就是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10.杜林的道德观的错误是什么?   杜林的道德观是超越于历史发展阶段的永恒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   错误在于:一、从道德的基本概念来看,其内容是变化和发展的,善恶观念是道德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于这个概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不存在超越历史、超越时代的善、恶观念。第二、从道德的类型来看,道德的种类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就存在着三种道德,即封建主义道德、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第三、杜林的道德观是超阶级的,但在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这是由人们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地位决定的。   11.杜林的平等观和建立平等观的方法是什么?它为什么错误的?   杜林的平等观是“平等的公理”观,即“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能一开始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   杜林建立平等观的方法是先验论的方法,即不是从客观现实平等出发,而是从概念出发,不是从客观事物本身去构成认识,而是从概念推论出认识   错误在于:一、两个人的
本文档为【《反杜林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0521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6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10-16
浏览量: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