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普通心理学讲义(彭聃龄本)

普通心理学讲义(彭聃龄本)

举报
开通vip

普通心理学讲义(彭聃龄本)普通心理学讲义(彭聃龄本)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概貌主讲:迟毓凯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引言:科学心理学与民俗心理学  ●民俗心理学 算命? 相面? 占星术? 琢磨人? 分析梦?  ●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

普通心理学讲义(彭聃龄本)
普通心理学讲义(彭聃龄本)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概貌主讲:迟毓凯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引言:科学心理学与民俗心理学  ●民俗心理学 算命? 相面? 占星术? 琢磨人? 分析梦?  ●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心理学:科学与民俗的区别 科学心理学有学科继承性(哲学和生理学) 科学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范式 理论主张(研究对象的模型或抽象图象) 公认的比喻(将研究客体比作已知的客体) 公认的方法 科学心理学讲究科学方法 系统或科学性 数据 实验数据 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 【人眼……;人耳……;鼻,口,脑】 科学研究 【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它学科区别开来】  ●心理现象的分类 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二、个体心理  ●认知(cognition) 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个别属性)、知觉(整体属性)、记忆、想象、思维、言语  ●情绪和动机 伴随信息加工的主观体验 【亲人的欢聚和离别】 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人的行为选择的不同,为自己,为别人】  ●能力和人格 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 【男女认识差别;温柔与粗暴】 三、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 ●行为(behavior) 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动作和活动构成 产生:内外因交互作用。(刺激)  ●心理与行为关系 刺激→心理→行为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得到表现 四、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 ●意识(consciousness) 能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动物的区别) 具有目的,预先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方法和手段 对客体和自我的认识 【幼儿玩弄自己的身体】 注意: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人类最后一个难解之迷】 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 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控的心理现象 梦、内隐记忆 五、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 ●个体心理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 ●社会心理 是在团体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是该团体内个体心理特性的典型表现。  ●关系 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主要参考教材:彭聃龄新版《普通心理学》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心理过程(process) 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 【信息加工的流程】  ●心理结构(structure) 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记忆效果与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理解的关系】  ●心理的脑机制( mechanism ) 探讨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  ●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 ●心理与环境 【儿童的成长与环境;昔孟母,择邻处】 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 ●理论研究 普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 ●应用研究 教育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 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管理心理学 三、普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p12. 四、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与科学地位  ●意义 理论意义 【20世纪人类难解之谜20个中6个与人有关:①生命起源之谜;②智力起源之谜;③大脑之谜;④人类进化之谜;⑤人工智能之谜;⑥人类驾驭气候能力之谜】 【18个优先发展学科之一】 现实意义 【人生要处理三大问题(梁漱溟):①处理与自然的矛盾;②处理与他人的矛盾;③处理自身的矛盾】  ●科学地位 中间学科 【自然科学:脑机制等;社会科学:人人交往】 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 ●因果研究(cause and effect) 揭示心理现象的因果联系  ●相关研究(correlation) 事物间的另一种关系  ●个案研究(case) 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 二、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 ●客观性原则 与思辨相对,实事求是  ●发展性原则 与静止相对  ●系统性原则 与单一相对,动态多层面 三、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 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适用条件: ①对研究对象无法控制;②控制条件影响行为出现;③社会道德要求不能控制 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 缺点: ①难以重复验证;②难以精确分析;③研究现象没有出现;④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 ●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 用一套预先经过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基本要求: 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测验的有效性 优点: ①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②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 缺点: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 ●实验法(experimenta●method)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种类: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 自然实验:在正常的生活情境中进行 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优点: ①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②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 ●个案法(case method)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收集资料深入详尽 缺点: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  ●其它 调查法 临床法 作品分析法 第四节:现代心理学研究简史 一、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哲学背景(理论基础) 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笛卡儿 天赋观念;我思故我在 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主义 洛克 人类心灵如"白板";一切观念从经验中所得。 ●生理学背景(方法基础) 神经生理;感官生理 【青蛙的神经传导速度;布洛卡区的发现】 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 ●心理学: 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生物学是媒人。 ●冯特(1832-1920):心理学之父 《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心理学独立宣言 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1879):心理学诞生标志 三、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 ●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人物:冯特(1879,莱比锡);铁钦纳 观点: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人物:詹姆斯;杜威 观点: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行为主义(behaviorism) 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人物:韦特海默;柯勒 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y) 重点: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与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的关系 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古代:思想丰富 近代:引进传播 当代:曲折发展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主讲:迟毓凯 第一节:脑的进化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 ●心理的产生历程 地球形成→生命出现→动物出现→神经系统产生→脑形成→心理现象出现 ●原生动物 变形虫:单细胞→一胞多用  ●腔肠动物 水螅:多细胞→神经细胞→神经系统 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蚯蚓:链状神经系统;头部神经节 ●昆虫:头、胸、腹三大神经节 三、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管状神经系统出现  ●神经管前端膨大成脑 四、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动物发展: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人类 ●脑的发展: 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 【猫的脑重与体重平均比值是1.0(脑指数EQ)。人脑的EQ是猩猩的2.54倍;是鼠脑的15倍。】 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 【皮层指数(CQ):人脑是猩猩的3倍】 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脑区的发展】 第二节:神经元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neuron)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其基本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 构成: 胞体: 树突:传入神经冲动 轴突:传出神经冲动 ●神经元结构图(点击可见) ●胶质细胞 位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 作用: ①促进神经元之间的沟通,起到支架作用 ②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快速传导 ③给神经元输送营养 二、神经冲动的传递 ●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概念: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高大的人动作慢?】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突触:神经元之间彼此接触的部位 三、神经回路(nerve circuitry) ●概念: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就构成了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回路。 ●反射弧 最简单的神经回路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神经元的连接方式 一对一;发散式;聚合式;环式 第三节:神经系统 一、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运动兼感觉 ●脑神经 由脑发出,主要是内外感觉 ●植物性神经 交感神经:应付紧急情况 副交感神经:平衡抑制兴奋的作用 二、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spina●cord) 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桑兰的受伤?】 可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膝盖反射,肘反射】 ●脑干(brain stem) 延脑:与基本的生命活动有关,"生命中枢" 【支配呼吸、排泄、吞咽;】 中脑:视听反射中枢;随意运动 脑干:控制意识状态,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凤凰卫视刘海若?】 ●间脑 丘脑:接受视听神经的信息并传入皮层,"中继站" 下丘脑: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控制内分泌;对情绪有影响 ●小脑 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小脑发达,大脑简单】 ●边缘系统 与本能活动有关 与记忆有关 ●神经系统关系图(点击可见) 三、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大脑的结构 脑回、中央沟、外侧裂、顶枕裂 【大脑平滑】 ●大脑的结构示意图(点击可见) ●大脑的分区与功能 初级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分别接受来自眼、耳以及皮肤和表面内脏的各种刺激。 初级运动区:布鲁德曼第四区,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言语区:位于大脑左半球,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 联合区:和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有密切的关系。 ●大脑分区图(点击可见) ●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位于右半球。 ●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图(点击可见) ●割裂脑实验 【让病人戴上眼罩,将一件最熟悉的物体(如一支铅笔)置于他的手中,并要他说出是什么东西。如果将物体放在右手中,病人则很容易回答那是铅笔。如果将物体放在左手中,病人就不能回答提出的问题。原因在于语言区只在左半球,未分割之前两半球合作,仍可表现语言反应。分割之后,右半球功能孤立,缺少左半球语言区的合作,故而在行为上失去了统合作用。】 【实验时,被试坐于实验桌前,下颚固定在一个支架上,两眼注视正前方银幕上的一点(固定视野范围)。然后在左视野出现一个钉锤图形,在右视野出现一个玫瑰花图形。由钉锤刺激所引起的视觉,经两眼的右半边,传送至大脑右半球的视觉区;由玫瑰所引起的视觉,经两眼的左半球,传送至大脑左半球的视觉区。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只能回答看见玫瑰,而看不见钉锤。原因也是语言区只在左半球的缘故。】 ●割裂脑实验示意图(点击可见) 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一、定位说 ●颅相说:心理功能与颅骨的形状相联系→相面 ●失语症:布洛卡;威尔尼克 【布洛卡病人:右侧身体瘫痪,只能说"tan",而智力其它方面正常,死后尸体检验的结果是左侧的额叶受到损伤】 【威尔尼克病人:说话流畅,但所说的话没有意义;病人有听觉,但不理解别人的话语。脑损伤发生在颞叶。】 二、整体说 ●佛罗伦斯:局部损毁法 【用鸡和鸽子做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切除动物脑的一部分,然后观察其行为表现。在切除小块皮层后,动物开始少运动,不吃不喝,但能逐渐恢复正常。→他认为,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而与特定的部位无关。】 ●拉什利: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 【采用脑损技术用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的实验。结果发现,在大脑损伤之后,动物习惯形成出现很大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而与损伤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正比,而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 三、机能系统学说 ●鲁利亚 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实验表明,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种综合症,即引起一系列过程的障碍。而且在某些部位损伤之后,借助机能改造的方法,可以使一些比较复杂的心理机能得到恢复。(如阅读障碍;书写障碍。)】 【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包括:动力系统、信息加工系统和行为调节系统 第五节:内分泌系统 种类及功能 ●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增进机体发育 ●副甲状腺: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 【不足,会使人反应迟钝,肢体的运动不协调】 ●肾上腺:维持钠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 【主要作用是兴奋交感神经,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瞳孔放大等,→应付突然的事变】 ●脑垂体:激素很多种,有"主腺"之称 【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性腺:分泌不同性激素,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第三章:感觉 主讲:迟毓凯 第一节:感觉概述 一、感觉概念  ●内涵: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 ●意义: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编码 ●内涵:刺激包含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称为感觉编码。 ●理论:神经特殊能量说(缪勒) 观点: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评价:①承认感官的分化,承认人脑对神经自身状态的感受是正确的;②否定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否认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是错误的。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vs.绝对感觉阈限 内涵: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两者关系:E=1/R(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 【理解:绝对感觉阈限并非绝对不变;人的绝对感受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人与狗在气味感觉阈限的差异】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 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 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 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 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 ●差别感受性vs.差别阈限 内涵: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两者关系:K=△I /I(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是一个常数。)→韦伯定律 【理解: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韦伯定律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世界冠军破记录,举重加一斤则不行。】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对数定律:P=KlogI(I指刺激量;P指感觉量)→费希纳 【理解: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只按算术级数上升。】 【失恋一次痛不欲生;失恋多次轻轻松松】 乘方定律:P=KIn(P是感觉量;I是刺激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斯蒂文斯 【理解:对能量分布较大的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n较低,感觉量随着刺激量的增长而缓慢上升;而对能量分布较小的感觉通道(如温度觉、压觉),乘方函数的指数较高,因而物理量变化的效果更明显。】 【光的强度加倍感觉变化不大,而温度增加一倍则感觉明显。】 第二节:视觉 一、视觉刺激 ●可见光谱:400nm~700nm的电磁波 【nm是nanometer的缩写,毫微米】 ●构成视觉的光 发光体发出的光(太阳、星星、蜡烛) 物体反射出的光(房屋、书本)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眼球之结构功能 眼球壁:角膜外界光线由此入眼,具有区光作用;虹膜:调节瞳孔大小(外层)。网膜有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具感光功能(内层) 眼球:晶体、房水和玻璃体,皆为屈光介质。 ●眼球之结构图(点击可见) ●视觉的中枢机制 直接投射区:枕叶的纹状区(布鲁德曼第17区) 视觉感受野:是网膜上的一定区域,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 ●明度 明度与视亮度: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视亮度是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其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的。 【理解:明度由物体的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视亮度,物体表面的反射率高,显得白,反射率低,显得黑。乌鸦怎么看上去都是黑的。】 明度的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 明度与波长 【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颜色 内涵: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广义的颜色包括非彩色(黑白灰),狭义的颜色仅指彩色。 特性: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反射光中长波占优势,物体呈红色或橘黄色;短波占优势,物体呈蓝色或绿色】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酱紫色与粉红色都含有红色,但前者显得暗,后者显得亮】 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纯的颜色高度饱和,如鲜红;混上其它颜色,则不饱和,如粉红】 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 【各种波长相加得白光】 颜料混合: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 【红加黄得橘红;各种颜色相加得黑色】 色觉缺陷: 色弱: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低于正常人。 【男多于女,男人占6%或8%;女人千分之四。】 色盲:全色盲(只能看到黑色和白色)和局部色盲(如,红绿色盲) 色盲测试图例(点击可见) ●色觉理论: 三色说:(托马斯.杨)人的视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红、绿、蓝)。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的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评价:得到一些实验的支持,但不能解释红绿色盲的现象。 【红绿色盲患者将短波看成蓝色,长波看成黄色,因而没有红绿经验。由于三色论假定黄是由红绿混合产生的,因此,缺乏感红和感绿装置的人,不应该具有黄色经验】 【彩色电视的原理】 对立过程理论:(黑林,四色学说)视网膜存在中种不同功能的锥体细胞,分别感受黑-白亮度、红-绿两色和黄-蓝两色。每种锥体细胞感受的两种色光刺激,在光波长度上各不相同。因此当每种锥体细胞在感受色光刺激时,即产生两种颜色的互补作用。许多实验结果支持了该理论,并可解释红绿色盲。 【对红绿色盲的解释:缺少感受红绿二色的锥体细胞】 ●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视觉对比: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 【灰色纸片放在白色背景比黑色背景上显得暗】 【灰色纸片放在蓝色背景上显黄;放在黄色背景上显蓝(可用黑林的四色学说解释)】 【视觉对比在美术、装饰等行业的具有价值】 【中国人的白皮肤与染金发 】 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国画中的乌云托月】 视敏度:即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细节的能力。 ●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视觉适应: 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时间长,解放军夜间换岗】 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时间短,走出电影院】 【矿井工人脱险出井口】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注视太阳之后的眼前光亮】 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注视绿花,然后在白墙上看到红花→黑林四色学说;见教材彩页】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电影的制作原理】 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现象称为~。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刺激 ●声波的物理特性 频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周/秒) 【男子频率低,女子频率高】 振幅: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 【振幅大,压力大,听到声音强】 波形:正弦波得到的声音是纯音;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叠加得到的音是复合音。 ●听觉的基本特性 音调 音响 音色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收集声音。 中耳:鼓膜-受声音压迫机械振动,带动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将声音传到卵圆窗。 【砧:zhen1】 内耳:耳蜗-是人的听觉器官。由鼓阶、中阶和前庭阶构成。鼓阶与中阶间的基底膜上包含大量支持细胞和毛细胞(听觉的感受器) ●耳的结构示意图(点击可见) ●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听神经:由毛细胞的轴突离开耳蜗组成,为第八对脑神经。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 ●音调 主要由声音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和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并不完全对应】 ●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主要解决人耳如何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频率理论: 人物:物理学家罗.费尔,1886 观点: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的次数较少,因而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少。反之镫骨和基底膜都发生较快的振动。 评价: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的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 【基底膜与镫骨的关系,类似于电话机和接收机的关系。当送话机说话时,它的膜片按话音的频率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使线路内的电流出现变化。在另一端,收话机的薄膜因电流的变化而振动,并产生与送话端相同的语音。这种理论也称电话理论。】 共鸣理论: 人物:赫尔姆霍茨 观点: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象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评价: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人耳能接受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最高频与最低频之比是10000:1,而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之比为10:1】 【共鸣理论也称位置理论】 行波理论: 【xing2bo1】 人物:冯.贝克西 观点: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 评价:行波理论正确描述了500Hz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但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当声音频率低于500Hz时,它在基底膜的各个部位引起了相同的运动,并对毛细胞施加了相等的影响】 【有人认为,低于500Hz,频率理论是正确的;高于500Hz,位置理论是正确的。】 神经齐射理论: 人物:韦弗尔 观点:当声音低于400Hz以下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其作出反应时,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从而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音响与声音的掩蔽 音响: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 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它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之为~。 【一根针落在地上的声音】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第四节:其它感觉 一、皮肤感觉 ●肤觉概述 内涵: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叫~。 种类: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触压觉 内涵: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叫~。 种类:触觉(皮肤轻微变形)、压觉(皮肤明显变形) ●温度觉 温度引起的感觉是由刺激温度与皮肤表面温度的关系决定的。 【高于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引起温觉;低于生理零度,不产生温度觉】 ●温觉实验示意图(点击可见) ●痛觉 任何一种刺激当其对有机体具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 【痛觉具有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的作用。】 【中国的针灸:西方心理学家一直解释为安慰剂效应。70年代以后,发现针灸可以使动物止痛;遂采取闸门理论来解释,认为扎针时对皮肤施加压力,加上细针扎入穴道后的旋转,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而使脊髓与大脑之间的闸门关闭。】 二、嗅觉和味觉 ●嗅觉 内涵: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嗅觉的适应性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狗;狐臭】 【气味与情绪具有重要的关系,花香与记忆】 【实验:大学同寝室中女生的生理周期趋于一致其重要原因是受其它人体味的影响。】 ●嗅觉实验(点击可见) ●味觉: 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舌后→苦 【味觉的适应:厨师做菜越做越咸;味觉的对比:吃糖之后吃苹果。应用→上菜的顺序,甜点后上】 【味觉常与其它感觉相互影响,是所谓色、香、味具备。不仅有舌、鼻、眼的参与;而且温觉、痛觉、动觉也参与,如,吃冰淇淋时有冷觉参与;吃辣椒有痛觉参与;磕瓜子有触觉参与。】 ●舌的结构示意图(点击可见) 三、内部感觉 ●动觉 动觉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是随意运动的基础;是主动触摸的重要成分;和人类的言语活动有重要关系。 ●平衡觉 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它与视觉、内脏感觉有联系。 【晕车;晕船】 ●内脏感觉 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性质不确定,缺乏准确的定位。 【饥饿、恶心、便意等;胖人的饥饿观】 第四章:知觉 主讲:迟毓凯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内涵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理解 知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后者的简单相加。 知觉包含了觉察、分辨和确认等一系列过程。 二、知觉加工 ●自下而上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物特性的加工是自下而上的加工。 【或称数据驱动加工,依赖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特性。如,颜色明暗、声音高低等。】 ●自上而下 主要由头脑中已有信息而引起的知觉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加工。 【或称概念驱动加工,依赖于感知的主体-人。如,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等。】 三、知觉类别 ●根据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特性: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 ●根据人脑认识的事物特性: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知觉过程即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 ●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与依赖 【转化:两歧图形;依赖:教室安静教师低声即可。】 ●两歧图形图示(点击可见) ●#知觉定式#: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称为~。P.129 【对人的第一印象。】 二、知觉中整体性(P.129)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 【13与B】 ●整体优于个别 【H与S】 三、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隐匿图形】 ●理解有助于直觉的整体性 【不完整图形】 ●理解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wor之后】 【我是谁20问】 四、知觉的恒常性 ●概念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种类 形状恒常性 【门总是方的】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大小恒常性 【距离与大小】 明度恒常性 【黄皮肤永远是黄皮肤】 颜色恒常性 【不同的灯光,相同的人物】 【在有色眼镜下,视觉上环境变色,但保持了对其颜色不变的心理倾向。】 ●影响因素 视觉线索 【人物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参见后面的错觉实验】 五、知觉适应 【倒置眼镜】 第三节: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失去空间知觉人将不能正常生存。】 一、形状知觉 ●内涵 形状知觉是物体所有属性中最重要的属性,它是由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形状的特征分析 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它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 视觉搜索实验:证明视觉系统对原始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 【对熟悉人物人脸的搜索与识别。】 ●轮廓与图形p.138 内涵:图形是视野中的一个面积。而轮廓则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 轮廓的作用:将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轮廓的影响因素: ①空间因素→图形镶嵌 【认知方式: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②时间因素→图形掩蔽 【实验:在银幕上相继投射两个图形,前面一个为目标图形(圆盘),后面的圆环为掩蔽图形,两个图形的呈现时间各为20ms,中间相隔100ms,结果显示,在连续呈现时,圆盘的轮廓尚未形成,因而被圆环所掩蔽,这种现象称为~。→人们在知觉物体形状时是需要时间的。】 ③主观因素: #主观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也称错觉轮廓。可能原因:一是视觉系统的特点,当视野中出现不完整因素时,视觉系统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变成比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图形;二是由于明度对比产生的。 ●图形的组成:p.140 邻近性:其它条件相同,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对称性: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共同命运: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容易组成图形。 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线条方向:根据不同的方向容易组成图形。 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的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图形组成图例(点击可见) ●图形识别: 内涵: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叫~。 多种特征搜索时其搜索是序列的,而不是并行的。 【P.138及扉页彩图】 #启动现象#: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速度的促进作用。 【医生→护士】 ●眼动与形状知觉 微动:一开始对感知事物形状没有作用,但对其后维持物体形状知觉的稳定性是有作用的。 【实验:利用稳定网像技术,使某一物体的像始终落在视网膜的一个固定位置上来排除眼球的微动,结果人们最初看到的图形清晰,然后减弱,最后消失,只留下灰色视野。】 跳动:眼睛从一个注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单个移动。眼跳的模式受到观察任务的影响。 【从一个窃贼和一个购房者对一个房间观察的角度是不同的。】 二、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说 物体在网膜上投影大小公式:a=A/D 【a指网膜投影的大小,A指物体的大小,D指对象与眼睛的距离。其含义为: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大小成反比】 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大小=网膜大小×距离。 【此即为大小-距离不变假设,它指出了一个特定的网像大小说明了知觉大小和知觉距离的一种不变的关系。】 【总之,人们在进行大小知觉时,同时考虑了网膜投影的大小和知觉距离。】 ●大小知觉的影响因素 物体的熟悉性 【熟悉的物体虽然距离改变,但也使能准确知觉到物体的实际大小。】 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图示(点击可见) 【处在小物体和大物体的不同包围中同一物体的大小知觉有差异】 体态变化与大小知觉 【当观察者的身体姿势发生变化时,大小知觉会受到影响。】 【荆其诚:在不同距离对比气球】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图例(点击可见) 【形状知觉属于二维空间的知觉,而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凹凸等】 【贝克莱:"距离本身是看不见的……因为距离既是以其一端对着眼的一条直线,因此,它只能在眼底下投入一点。而且不论距离长短,这一点总是不变的。"→唯心主义】 ●肌肉线索 调节:水晶体的形状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眺望远距离的物体来改善假性近视】 【调节作用只能在较小的距离范围内起作用】 辐合: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辐合是双眼的机能,它使物象落在两眼网膜的中央窝内,从而获得清晰的视像。】 【物体近,辐合角大;物体远,辐合角小】 【"对鸡眼"】 ●单眼线索 对象重叠(遮挡) 【物体相互遮挡是判断物体前后关系的重要条件】 ●对象重叠图示(点击可见) 线条透视 【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就是线条透视。】 ●线条透视图示(点击可见) 空气透视 【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递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其中包括空气的过滤和引起的光线的散射。→近处清晰远处模糊。】 相对高度 【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一个,就显得远些。】 纹理梯度 【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 【"远望沙滩上的石头"】 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电视直播中的长跑比赛"】 【运动视差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网膜上运动范围不同;近处物体视角大,网膜上运动范围大,反之--,因此产生不同的速度印象。】 ●双眼线索--两眼视差 两眼视差: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两眼视差。 视觉单像区:在一定的辐合条件下,在网膜对应区域成像空间中所有各点的轨迹。 【位于视觉单像区的物体,都将落在对应点而形成单个的映像。P.150】 双像:如果两眼成像的网膜部位相差太大,那么人们看到的将是双像,即把同一个物体看成两个。P151 【实验:用右手举起一支铅笔,让它和远处墙角的直线平行。如果注视墙角的直线,则近处的铅笔就出现双像;反之亦然。】 四、方向定位 ●内涵 方向定位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它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鸽子依靠磁场;蝙蝠依靠声音】 ●视觉的方向定位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相对位置不同,因而提供了它们的空间方位信号。 视觉定位必须借助于各种主客观的参照物。 定向指标也对视觉的定向起重要作用,且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男子:东西南北;女子:上下左右。】 ●听觉的方向定位 仪器:音笼 规律: ①左右声源容易分辨,不混淆。 ②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易混淆。 ③如果以两耳连线的中点为定点作一圆锥,那么从圆锥面上各点发出的声音易混淆。 原因:两耳刺激的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是人耳进行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P.155. 【时间差是指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入两耳的时间差别;强度差是指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在两耳造成的强度差别。】 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内涵 概念: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就是~。 形式: ①对时间的分辨; 【按时间顺序把活动区别开来。】 ②对时间的确认; ③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快下课了。】 ④对时间的预测。 【下次发奖金估计得元旦了。】 【黄希庭的研究】 空间知觉受时间知觉的影响 【实验:从三个空间等距离的点A、B、C刺激被试前臂的皮肤,然后使AB之间的刺激时间距离大于BC之间的时距。这时,被试将报告AB的空间距离大于BC。】 时间知觉的生理机制 【海马结构受损→丧失术前一二年的记忆;颞叶内侧受损→倒溯10-20年的逆行性遗忘;额叶受损→不能估计近来或遥远发生事件的次序。】 ●时间知觉的依据 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潮起潮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理合;文化大革命7、8年又一次】 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生理周期、情绪周期;生物钟;"按时吃饭与减肥"】 借助计时工具。 【日历、手表、手机】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事件数量多、复杂,时间估计短;单调事件,时间估计长。】 【海克斯实验:伴随活动的数量与性质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实验组扑克分类:①把所有扑克堆成一堆;②根据颜色将扑克分成两堆;③根据颜色和同花将扑克分成四堆。被试没有伴随活动。时间估计结果是控制组>实验组。】 人的兴趣和情绪。 【"相对论";"恋爱中的人"】 二、运动知觉 ●内涵 概念:人们对物体的运动特性的认知,就是~。它对于有机体的适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基础: ①网像运动系统: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移动过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的激发,从而提供了运动的信息。这种运动系统叫网像运动系统。→不能充分解释运动知觉的复杂现象。 【例如:人眼追随运动物体,在网膜上成像是相对静止的,但仍有运动知觉。】 ②头-眼运动系统:人们不仅得到来自网膜映像流的视觉信息,而且也得到了来自中枢动作指令的非视觉信息。两种信息汇合在一起,共同决定人的运动知觉。人们把这种运动系统叫头-眼运动系统。 ●真正运动的知觉 真正运动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太慢→人感受不到手表时针的运动;也感受不到花的开放。太快→转动的叶片;风扇。】 运动知觉的阈限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因素包括目标物的网膜定位、刺激物的照明和持续时间、视野中有无参照点的存在等】 【增加目标物的照明和刺激持续时间,将降低运动阈限。如,黑夜开车人们难以判断运动的速度。】 ●似动 概念: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称为~。 ●动景运动示例图(点击可见) 【电影、霓虹灯、走马灯】 【电影早期只有16张底片(今24张),故有跳动现象】 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而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 【"月亮走,我也走",彩云追月】 自主运动: 【暗室中的烟头】 运动后效:在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飞瀑上升;"网页浏览"】 第五节:错觉 一、错觉概述 ●内涵: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意义: 理论: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现实: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利用错觉为人类服务。 【飞机"倒飞";走马灯;化妆】 二、种类: ●大小错觉p.162 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 潘佐错觉:铁轨错觉 垂直-水平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多尔波也夫错觉: 月亮错觉 ●月亮错觉示意图(点击可见) ●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 冯特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 波根多夫错觉 ●错觉实验及其解释(点击可见:图一;图二;图三) 三、错觉理论 ●眼动理论 观点: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错觉。 评价:可解释一些错觉现象;但稳定网像的实验表明眼动不是产生错觉的真正原因。 【垂直-水平错觉是由于眼睛上下运动比水平运动困难一些;箭头错觉是由于向外的线段引起距离较大的眼动,因此看上去长一些。】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观点: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的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人们看到的轮廓发生了相对的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 评价:将错觉解释与现代神经生理学联系起来是其优点;但只强调网膜水平上感受器的相互作用,而忽视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是其不足。 【波根多夫错觉中,如果一眼斜线,另一眼两条平行线,仍看到位移错觉。】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观点: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 评价:将错觉与知觉恒常性联系起来,影响较大。但仍有错觉现象难以解释。 【对铁轨错觉的解释:由于两条辐合线提供了线条透视,夹在它们中间的两条横线在深度上被分开了,上方的线段应该比下方的线段远些。而画面上的两条线段实际相等。按大小距离不变假说,人们知觉物体大小时估计了物体的距离,因而把"远处"的线段看得长一些。】 【不能解释:p165】 ●铁轨错觉的解释(点击可见) 第五章:意识与注意主讲:迟毓凯 第一节:意识的一般问题 一、意识的内涵 l 是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迷 从心理状态看: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 从心理内容看:可用语言报告的东西。 【幸福体验、对往事的回忆等】 从行为水平上: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 【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选择衣服受意识支配,而传衣服是自动的】 从哲学层面上: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 【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 l 不同角度的理解 是一种觉知。 【观察者观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如老师传新衣,腹中饥饿等】 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是一种心理状态。 【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如:无意识→意识→注意】 二、无意识的内涵 l 概念 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弗洛伊德:无意识是水下的冰
本文档为【普通心理学讲义(彭聃龄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751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0KB
软件:Word
页数:98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3-10-14
浏览量: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