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49_2002_台军战略改守为_攻_

1949_2002_台军战略改守为_攻_

举报
开通vip

1949_2002_台军战略改守为_攻_ 粼粼粼翼翼彝彝 叭材 赞 ” ★台湾军帕. 高 强 国民党 自 19 4 9 年溃逃 台湾 后 , 始终把发展军事力量作为维系 其统治的重要支柱 , 十分注重时局 变化 , 适时调整军事发展战略 。 五 十多年来 , 台湾当局对其军事战略 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 , 有针对性地 进行军备建设 , 并对未来军事战略 提出了构想 。 由被动守台到 “积极防御 ” 1 . “ 积极备战 , 立足防守 ” 战 略 ( 19 49 一 19 5 8 年 ) 。 此间因 国民 党逃台不久 , 立足未稳 , 所 以积极 进...

1949_2002_台军战略改守为_攻_
粼粼粼翼翼彝彝 叭材 赞 ” ★台湾军帕. 高 强 国民党 自 19 4 9 年溃逃 台湾 后 , 始终把发展军事力量作为维系 其统治的重要支柱 , 十分注重时局 变化 , 适时调整军事发展战略 。 五 十多年来 , 台湾当局对其军事战略 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 , 有针对性地 进行军备建设 , 并对未来军事战略 提出了构想 。 由被动守台到 “积极防御 ” 1 . “ 积极备战 , 立足防守 ” 战 略 ( 19 49 一 19 5 8 年 ) 。 此间因 国民 党逃台不久 , 立足未稳 , 所 以积极 进行部队整编 , 四处解决兵源问 题 , 以防我军攻台 。 并于 19 54 年 12 月与美国签 订 了 《共同防御条 约 》, 企图在美国的卵翼下求生 存 , 在整体上采取了守势战略 。 2 . “确保台澎金马 , 伺机反攻 大陆 ” 战略 (19 5 8 一19 69 年 ) 。 这 10 年是我国自然困难与政治灾难 交织的年代 , 国民党认为 “天赐 良 机 ” , 企图在美国的协助下完成 “ 反攻复国 ” 使命 。 于是 , 加紧进行 反攻大陆的各种军事准备 , 频繁实 施渡海登陆 、 山地攻坚 、空降作战 等进攻性演练 , 在我沿海一带不断 实施窜犯和袭扰 。 这阶段是国民党 . 8 . 逃台后在军事活动上最为猖撅的 时一期 。 但由于我及时 、公开揭露其 阴谋 , 有力地对其实施了打击 , 致 使其反攻大陆的企图未能得逞 。 3 . “ 以防为主 , 攻守兼备 ” 战 略 (19 69 一 1 9 79 年 ) 。 基于国际形 势突变 , 在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以及美国从台湾逐步撤军 、减少军 援的情况下 , 台湾当局感到失去 了 美国的驻军不仅反攻大陆难以成 功 , 而且认为中共对台湾使用武力 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 因此适时地对 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 。 其重点是稳 定内部 , 加强防御 , 巩固复兴基地 , 繁荣经济 , 维持现状 , 拖以待变 。 4 . “积极防御 , 独立固守 ” 战 略 (1 9 7 9 年至今 ) 。 此期间 , 台湾 军队着重强调 “ 自力建军 ” 和增强 “ 以 自身力量为主体” 的独立防御 台湾的军事力量 , 采取一系列重大 措施 , 以掌握主动 。 如 : 确立了 “ 防 空制海为优先 , 地面决胜为重点 ” 的新的建军备战方针 ; 裁减整编部 队 , 按战时需要调整部署 , 增强台 湾本岛的防御能力 ; 加强战场建 设 , 扩大防御纵深 ; 加速研制和购 置武器装备; 提高预警和快速反应 能力等 , 注重提高 “ 综合战力 ” , 以 适应新的战略思想 。 “攻势防御战略” 已有构想 有台湾智囊团之称的 “ 中华战 略学会 ” , 已提出台湾未来军事战 略的构想 , 即 “ 攻势防御 ” 战略 。 1构想依据 。 这些台湾军方高 层人士 一认为 , 现行的军事战略在美 台断交 、 废约撤军的当时 , 为稳定 军心民心 , 确保台澎金马的安全起 到了作用 , 但如果长期奉行这种消 极固守战略方针 , 将使台湾陷入被 动挨打的不利局而 。 首先 , 台湾地 域狭小 , 纵深短浅 , 回旋余地不大 , 在防御上缺乏纵深和韧性 , 难以抗 击大规模 、 多方向的登陆作战 ; 其 次 , 随着现代武器的发展 , 各种武 器的摧毁杀伤能力不断增大 , 在现 代战争中几乎没有不破的阵地 , 台 澎金马虽建有绵密的地下防御设 施 , 但面对各种具有超强杀伤力的 现代兵器 , 其守岛部队也无法 自 保 。 此外 , 台湾岛内资源贫乏 , 缺乏 长期固守的物资保障。 所有上述条 件的限制 , 决定了现行军事战略的 暂时性和过渡性 。 2 . 基本观点 。 台湾 “ 攻势防 御 ” 战略构想有两个基本观点 : - 是由于现代战争 (下转第 11 页 ) 烟 测性要求 , 但诺斯罗普 ·格鲁门公 司选择风筝形状布局是考虑到其 固有的隐身性能 。 为了减少成本和 节约时间 , 当前并未将所有可能的 低可探测性措施集于一身 , 预计几 年后将采用更多的隐身措施 。 “ 飞马 ” 验证机采用目前最为 隐身的进气 口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 浅薄、 宽缝的 V 型进气 口位于机身前上方 , 与后 缘相平行 , 前面是凸起的 “驼峰 ” , 有助于空气直接进入 , 以有效地阻 挡压气机叶片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反射雷达信号 。 “ 飞马 ” 验证机采用 JT 15 D 一S C 型 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 目前采用直 接轴向喷气的圆形喷管 , 由于从喷 管排出的燃气具有较低的温度 , 红 外辐射相对较低 , 而且允许采用较 轻的全复合材料制成 。 在结构设计上 , “ 飞马 ” 验证 机采用了 “ 四瓣 ” 设计 , 主要结构 制造成为 4 个整块部分 , 分别是沿 中心线分开的两块上蒙皮和两块 下蒙皮 , 并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 。 这一措施大幅度减少了机体表面 缝隙 , 飞机的控制面也被排列成一 行 , 飞机的最大雷达反射截面积仅 出现在雷达波垂直照射机翼边缘 的瞬间 , 在作战中更好地实现匿影 藏形 。 在机体内部的发动机舱两侧 设计有两个武器舱 , 据称有效载荷 超过 900 千克 , 最大载荷 能达到 20 00 千克。 目前武器舱内分别安装 了一个重约 25 0 千克的仿制炸弹 , 根据不 同作战需要也可改装侦察 设备 。 机体内部还有 LH 航空电亏丫 V MS 设备 , 包括 A V M E 、 无线电调 制解调器 、 G PS / IN S 和远距接 口 部件等 , 合成孔径雷达将是其最主 要的传感器 。 另外 , 公司方面并未 排除通过机载电子对抗措施或支 援电子干扰来增强 U C AV 的隐身 能力 , 后者有可能由其它飞机或装 进导弹的小型干扰发射机来提供 。 起降航母尚需验证 根据发展计划 , 2001 年底 “飞 马 ” 验证机将在加利福尼亚中国 湖的美国海军空战中心开始进行 飞行试验 , 预计将完成 12 项验证 试飞任务 。 这些任务主要包括试验 低速操纵性能 、证明航母着陆系统 的兼容性 、模拟尾钩着陆和验证先 进操纵系统 。 为避免在初期试验阶 段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 试飞计划不 包括在运动 甲板上降落能力的试 验 、验证航母上层结构周围所引起 的紊流对飞行器产生何种影响 , 曾 经考虑进行的武器投放试验也暂 时放弃 。 在试飞期间 , “飞马 ” 验证机 将安装美国海军的舰载 G PS 导航 及 sR G Ps 辅助降落系统 , 以便实 现足够准确地着陆引导 , 自动地降 落在航空母舰上 。 SR G PS 系统通过 比较飞机上安装的第二个 G PS 数 据 , 预先测定相对着陆点 , 通过不 断消除信号误差 , 来提供一个相对 处于运动状态下的航母的精确位 置 , 据称定位精度在 2 0 厘米内 。 此 外 , 另一个关键之处是如何保证 “ 飞马 ” 验证机的尾钩能够准确抓 住拦阻索 , 一旦拦阻着陆不能实 现 , 试验人员将监控其具体着陆位 置 , 以决定是否将它引导到适当的 拦阻网内 。 随着 u c A V 逐渐浮出水面 , 美 国海军将在 2 0 05 年接手整个发展 计划 , 预计 U CA V 一N 将在 2 0 0 8 - 20 10 年间开始工程制造与发展阶 段 , Z o ro 一 2 0巧 年正式交付美国海 军作战使用 。 或许 切 年以后 , 无人 驾驶战斗机将会成为碧海蓝天上 一支不可忽视的空中力量 。 ★ (上接第 8 页 )理论和尖端武器的急 速发展 , 己使 “ 弱守强攻 ” 这一用 兵原则发生变化 。 在军事力量上 , 与大陆相比 , 台湾虽处于劣势 , 但 并不能说明台湾不具备进攻能力 和条件 , 小小的导弹可以击沉庞大 的军舰 ; 儿部电子干扰机 , 可使整 个战略指挥 、 警戒 、火控系统陷入 混乱 ; 若干颗核弹 , 可将大片坚固 防御阵地变为废墟 。 二是以少胜多 , 从数量上劣势 兵力进攻优势兵力 , 己成战场上的 一种常见现象 , 如埃以战争 、 马岛 战争等实战 , 都说明现代战争的力 量优势不能单以人数的众寡来衡 量 , 也不只表现在兵器的数量上 , 而是多方面作战能力形成的一种 综合优势 。 因此 , 在未来台湾防御 作战中 , 摒弃倚岛固守的消极防御 思想 , 提倡进攻精神 , 以攻辅守 , 以 主动进攻行动改变战争态势 , 可达 到防御之目的 。 3 .作战形式 。 台湾设想在我武 力攻台前 , 先发制人 , 以导弹 、远程 火炮和大规模空袭 , 对我福建沿海 浅近纵深地区实施猛烈的火力攻 击 , 同时以空降 、机降和迂回登陆 等作战方式 , 将特种作战部队从空 中 、海上渗透到我纵深地区 , 由长 期潜伏的战略特工 引导 , 袭击我指 挥机构、机场 、港口等战略要地 , 达 到 “腹地开花 , 震撼全局 ” 的 目的 。 在火力突击之后 , 以陆战师为主 , 进行中等规模登陆 , 将战线前推 , 形成 “ 以大陆为主战场 、 台海为支 战场 ” 同我进行决战 , 最终达到遏 阻我武力攻台的战略企图 。 这种 “ 攻势防御战略 ” 构想 , 己得到了台湾上层的首肯 , 但因受 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 特别是部队结 构以及武器装备水平的限制 , 目前 尚不具备推行 “攻势防御战略 ” 的 条件 , 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完备 , “ 攻 势防御 ”将成为台湾当局确定未来 军事战略的首选 。 ★ . 1 1 .
本文档为【1949_2002_台军战略改守为_攻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0505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9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军事
上传时间:2013-10-09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