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集团

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集团

举报
开通vip

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集团 ·史 论· 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集团 张华腾 [摘  要 ]  北洋集团是晚清新兴政治势力 ,辛亥革命为北洋集团的发展创造了良机 ,北洋集团与革命党人合作 ,共 同推翻了清王朝 ,北洋集团也由此掌握了全国政权 ,北洋集团是辛亥革命的最大受益者。北洋集团作为一种新兴势力登 上中国历史舞台 ,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曾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北洋集团是在旧的土壤中培育出来的 ,封建的东西根深 蒂固 ,是一种亦新亦旧的力量。北洋集团又是一个狭隘的利己集团 ,辛亥革命后对革命党人大打出手 ,扼杀民主制度 ,复 辟帝制。袁世凯复...

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集团
·史 论· 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集团 张华腾 [摘  要 ]  北洋集团是晚清新兴政治势力 ,辛亥革命为北洋集团的发展创造了良机 ,北洋集团与革命党人合作 ,共 同推翻了清王朝 ,北洋集团也由此掌握了全国政权 ,北洋集团是辛亥革命的最大受益者。北洋集团作为一种新兴势力登 上中国历史舞台 ,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曾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北洋集团是在旧的土壤中培育出来的 ,封建的东西根深 蒂固 ,是一种亦新亦旧的力量。北洋集团又是一个狭隘的利己集团 ,辛亥革命后对革命党人大打出手 ,扼杀民主制度 ,复 辟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 ,导致了北洋集团的分裂。袁世凯死后 ,北洋集团进一步分裂发展为大小军阀 ,祸国殃民 ,完全 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关键词 ]  辛亥革命  北洋集团  袁世凯  政治势力   北洋集团形成于晚清新政 ,是清朝统治阶级 中的一支新兴政治势力。辛亥革命为北洋集团的 发展创造了良机 ,北洋集团与革命党人合作 ,共同 推翻了清王朝 ,北洋集团也由此掌握了全国政权 , 北洋集团是辛亥革命的最大受益者。北洋集团又 是一个狭隘的利己集团 ,掌握全国政权后不仅不 抓住民初历史发展的极好机遇 ,与革命党人密切 合作 ,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 ,反而排斥和打击革命 民主力量。北洋集团的领袖人物袁世凯进而复辟 帝制 ,导致了北洋集团的一次大分裂 ,严重削弱了 北洋集团的实力。北洋集团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 大政治势力 ,直接影响了清末民初政局。本文试 对辛亥革命前后北洋集团发展、分化情况给予简 要的叙述 ,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历史作用。 一、北洋集团的崛起和遭受的挫折 北洋集团兴起于甲午战争之后 ,最初为一纯 粹的军事集团 ,袁世凯充其量为一新军将领 ,统率 着一支新式军队。直到 1899 年 12 月清廷任命袁 世凯署理山东巡抚 ,1901 年 11 月又任命其为直隶 总督兼北洋大臣 ,袁世凯从此成为清政府的封疆 大吏 ,具有了地方军政大权 ,他不断地举荐他的军 事将领和文职官员为各级政府官吏 ,北洋集团开 始由军事集团向军事 —政治集团转化。在新政的 进行中 ,北洋集团迅速崛起 ,到 1906 年前后 ,北洋 集团的实力高度膨胀 ,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力量与 之抗衡。军事上袁世凯编练了六镇新军 ,每镇 1. 2 万人 ,全军七八万人 ,而当北洋六镇成军时 ,全 国各省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镇 ,只有湖广总督张之 洞编练的第八镇才初具规模 ;经济上北洋集团接 收了李鸿章淮系集团的全部家底 ,李鸿章创办的 大型近代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电报总局等先 后转移到袁世凯之手 ,山海关内外铁路、津浦铁路 等路矿企业也由北洋集团具体经营。北洋集团注 意发展工商业 ,他们自己还创办了许多近代企业 , 如滦州煤矿、唐山启新洋灰公司等。近代企业奠 定了北洋集团雄厚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北洋集团 控制了中央的一些部门和部分省区。1904 年杨 士骧出任山东巡抚 ,1907 年东三省改制 ,徐世昌 任东三省总督 ,唐绍仪为奉天巡抚 ,朱家宝为吉林 巡抚 ,段芝贵署黑龙江巡抚 (因杨萃喜案被罢免) 。 同一时期严修为学部侍郎 ,王士珍为陆军部侍郎 , 朱宝奎为邮传部侍郎。袁世凯自己除直隶总督兼 54    200412 民国档案 北洋大臣外 ,还身兼中央的督办政务处大臣、会办 练兵大臣等八项职务。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 ,其主要成员都是 汉族官员 ,他们或接受过西方教育 ,或到欧美、日 本进行过考察 ,或留心西学 ,对西方和日本有比较 多的了解 ,对现实不满 ,有着强烈的改革愿望。他 们一般都在某一方面有所长 ,是当时国内不多的 人才。如军事上有北洋三杰段祺瑞、冯国璋、王士 珍 ;行政上有徐世昌、唐绍仪、赵秉钧等 ;教育上有 教育家严修等 ;经济上有企业家、理财家周学熙 等。他们在新政中发挥出了他们的所长 ,做出了 一定的成就。这批人以袁世凯为中心结合在一起 而形成的北洋集团 ,和其他政治集团严格区分开 来。他们是清朝统治阶级中的一股新兴政治势 力 ,这股新兴政治势力在新政中兴起 ,在新政的不 断深入中壮大成长。 北洋集团的迅速崛起给满清王朝的统治造成 了极大的威胁 ,引起了满洲贵族尤其是少壮派贵 胄的恐惧和不安 ,北洋集团和满洲贵族集团之间 的矛盾日益加深。满洲贵族集团开始削弱和打击 北洋集团 ,1906 年清廷借官制改革剥夺了袁世凯 对北洋六镇新军的指挥权 ,开去了袁世凯在中央 的八项兼差。1907 年又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调 袁世凯入京做军机大臣。1909 年 1 月 ,在西太 后、光绪皇帝死后不久 ,清廷借故将袁世凯开缺回 籍 ,给北洋集团以沉重打击。袁世凯被罢免后 ,满 洲贵族集团又对北洋集团的成员先后开刀 ,邮传 部尚书陈璧和侍郎唐绍仪、民政部侍郎赵秉钧、学 部侍郎严修、江北提督王士珍、铁路总局局长梁士 诒先后被革职或自请辞职 ,北洋集团的实力被大 大削弱了。 北洋集团虽然遭受如此打击 ,但仍有一定的 实力 ,其元气未曾大伤 ,尤其是北洋军的各级军官 都是袁世凯一手培植起来的 ,满洲贵族无法在短 期内予以取代。满洲贵族也担心对北洋集团打击 过甚 ,引起北洋军的造反。袁世凯虽然被开缺回 籍 ,但是他在距北洋最近的河南彰德府洹上村隐 居下来 ,暗中仍控制着北洋集团。满洲贵族在打 击北洋集团之后 ,亲贵掌权 ,昏庸无能 ,使朝政更 加混乱。满洲贵族打击北洋集团 ,反而进一步提 高了北洋集团的声誉 ,使北洋集团赢得了更多的 政治资本。满洲贵族打击袁世凯 ,打击北洋集团 , 也使北洋集团认识到一荣俱荣 ,一损具损 ,其凝聚 力更强了。北洋集团中的文臣武将 ,不时将朝政 情况向袁世凯汇报 ,逢年过节 ,或袁世凯及其夫人 生日 ,他们都前往洹上村看望袁世凯。袁世凯、北 洋集团在悄悄地等待时机。 二、北洋集团的发展 清末的北洋集团尽管为一强大的军事 —政治 集团 ,其势力遍布朝野 ,但毕竟是一个地方集团 , 局限于北洋一隅。辛亥革命为北洋集团的发展创 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北洋集团顺应了历史发展 的潮流 ,与革命党人合作 ,推翻了满清王朝 ,从而 掌握了中央政权 ,其势力由北洋、北方发展到全 国。 从武昌起义到民国三年 ,北洋集团经过了三 次大的发展 :第一次是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复出到 就任内阁总理大臣 ,组织袁世凯内阁。袁世凯、北 洋集团掌握了清廷的军政大权 ;第二次是南北统 一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集团取得了全国 政权 ;第三次是民国二年到民国三年 ,二次革命后 到《中华民国约法》公布 ,北洋集团统一中国 ,北洋 势力由北方扩展至南方。 (一)北洋集团的第一次大发展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武昌起义爆发 ,清廷内部 缺乏强有力的人物镇压革命 ,不得不重新起用袁 世凯 ,10 月 14 日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 ,27 日又 授为钦差大臣 ,11 月 1 日再任命为总理大臣。而 随着袁世凯的出山 ,北洋集团的实力不仅迅速得 到恢复 ,而且很快发展。袁世凯及北洋集团的主 要军职人员首先掌握了对军队的指挥权。武昌起 义后不久 ,清廷将北洋军及中央禁军编为一、二、 三军 ,第一军由陆军大臣荫昌率领开赴武汉前线 , 第二军由冯国璋督率听候调遣 ,第三军由军咨大 臣载涛督率守卫京畿。三军的具体编制在 10 月 14 日的上谕中说得非常清楚 ,“现在派兵赴鄂 ,亟 应编配成军。著将陆军第四镇及混成第三协、混 成第十一协编为第一军 ,已派荫昌督率赴鄂 ,其陆 军第五镇及混成第五协、混成第三十九协 ,著编为 第二军 ,派冯国璋督率 ,迅速筹备 ,听候调遣。至 京师地方重要 ,亟应认真弹压。著将禁卫军及陆 军第一镇编为第三军 ,派贝勒载涛督率 ,驻守京 民国档案 200412 55    畿 ,专司巡护。”① 以上三军包括了袁世凯训练的 北洋六镇的大部和由六镇派生出来的第二十镇 , 以及袁世凯下野后皇族专司训练的禁卫军 ,是清 王朝在北方的劲旅。10 月 27 日 ,清廷任命袁世 凯为钦差大臣 ,节制所有调遣各军。清廷谕令说 : “湖广总督袁世凯 ,著授为钦差大臣 ,所有赴援之 海陆各军 ,并长江水师 ,及此次派出各项军队 ,均 归该大臣节制调遣。”② 袁世凯获得了前线军事 的全权指挥后 ,于 10 月 30 日走马上任 ,并对军事 进行了重新部署 ,除从前线调回荫昌由冯国璋接 统第一军外 ,又任命段祺瑞为第二军军统。攻克 汉口、汉阳后 ,任命段祺瑞署理湖广总督 ,兼领第 一军 ,任命冯国璋为第二军军统。不久 ,又让冯国 璋取代载涛 ,兼统禁卫军 ,而王士珍 ,已经成为袁 世凯内阁的陆军大臣。而在此之前 ,清廷还发出 谕令 :“现在军事未定 ,所有近畿各镇及各路军队 并姜桂题所部军队 ,均著归袁世凯节制调遣。”③ 至此 ,袁世凯、北洋集团中的主要军事将领掌握了 清廷的军事大权。 北洋集团还掌握了清廷的政权。袁世凯 11 月 1 日被任命为总理大臣 ,后又经资政院选举通 过 ,合法当选。袁世凯于 13 日回到北京 ,16 日组 成袁世凯内阁 ,外务大臣梁敦彦 ,民政大臣赵秉 钧 ,度支大臣严修 ,陆军大臣王士珍 ,邮传大臣杨 士琦 ,学务大臣唐景崇 ,海军大臣萨镇冰 ,司法大 臣沈家本 ,农工商大臣张謇 ,理藩大臣达寿。11 名阁员中北洋集团重要成员占了大半 ,其他阁员 也大都为亲北洋人物 ,内阁完全在北洋集团控制 之中。④ 袁世凯不久又逼迫摄政王载沣“辞退监 国摄政王之位 ,不再干预政治 ,”“嗣后用人行政 , 均责成内阁总理大臣、各国务大臣担承责任”。⑤ 至此 ,北洋集团已经掌握了清王朝的军政全权 ,由 一个地方性的军事 —政治集团发展为控制清廷军 政全权的军事 —政治集团。 (二)北洋集团的第二次大发展 武昌起义后不久 ,北洋集团由一个地方性的 军事 —政治集团迅速发展为控制清廷军政大权的 军事 —政治集团 ,但这时的清王朝 ,仅仅是半壁江 山 ,南方各省和北方的陕西、山西两省以及全国最 大的城市上海 ,已经宣布独立。到 1912 年 1 月 1 日 ,独立各省又联合组成了南京临时政府 ,宣告了 中华民国的成立。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 形成。历史为袁世凯、为北洋集团又提供了一次 选择的机会 ,要么背叛清廷 ,改朝换代 ,自立为帝 ; 要么尽忠于清廷 ,做曾国藩第二 ,全力剿杀革命 ; 要么和革命党人合作 ,共同推翻清王朝 ,在中国确 立民主共和制度。在这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 ,尽 管袁世凯有着夺取全国政权的不可告人的企图 , 也玩弄了许许多多的卑鄙手段 ,但他最终和南方 结成了政治同盟 ,以北洋集团的实力 ,给清廷以最 后一击 ,和革命党人共同推翻了统治中国 268 年 的清王朝 ,实现了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时期的革 命目标。 袁世凯、北洋集团作出了顺应中国 20 世纪发 展潮流的选择 ,袁世凯、北洋集团也因此获得了第 二次大的发展。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 ,清王 朝覆灭。2 月 15 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 为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3 月 10 日 ,袁世 凯在北京正式就职。袁世凯由北洋集团的领袖 , 一跃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1912 年 3 月底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在南京 成立。4 月 ,临时政府北迁 ,南北统一。北京政府 是由北洋集团和南方共同组成的 ,是一个联合政 府 ,但北洋集团在政府中居要职 ,唐绍仪、段祺瑞、 赵秉钧、刘冠雄均是北洋集团中的主要成员 ,北京 政府的军政实权由北洋集团所控制。尤其是唐绍 仪内阁倒台后 ,继任之陆徵祥内阁、赵秉钧内阁一 切唯袁世凯之命是听 ,北京政府成为北洋集团的 政府。 在地方上 ,北洋集团控制了北方数省的军政。 1912年 3 月 ,袁世凯任命张锡銮署理直隶都督 , 周自齐为山东都督 ,张镇芳为河南都督。9 月 ,改 任冯国璋为直隶都督 ,11 月任命张锡銮署理奉天 都督。 民国元年 ,北洋集团不仅控制了中央政权 ,而 且还控制了北方数省的军政 ,其势力大为扩展。 北洋集团是辛亥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 ① ② ③ ④ ⑤ 《德宗景皇帝实录》,《宣统政纪》卷六六 ,第 1222 页。 其中梁敦彦、张謇、严修未就职 ,由次官胡惟德、陈锦涛、 熙彦署理。 《德宗景皇帝实录》,《宣统政纪》卷六四 ,第 1186 页。 张国淦 :《辛亥革命史料》第 107 页。 张国淦 :《辛亥革命史料》第 105 页。 56    200412 民国档案 (三)北洋集团的第三次大发展 辛亥革命后 ,北洋集团虽然控制了北京政府 , 但北京临时参议院和后来的国会里边 ,革命党议 员仍居多数 ,他们以《临时约法》赋予的同意权、弹 劾权、立法权等对袁世凯及北洋集团进行种种限 制和监督。在地方上 ,北洋集团也仅仅控制了北 方数省。北洋军队也局限于北方。在南方 ,除湖 北、浙江等省为立宪党人所控制外 ,大部分省为革 命党人所控制 ,尤其是江西、安徽、广东三省 ,是革 命党人的大本营。 1913 年 7 月 ,北洋集团发动了对南方的战 争 ,北洋军沿津浦、京汉路南下 ,迅速击跨了革命 党的军队。北洋军进驻长江中下游各省 ,“上自湖 北 ,下至浙闽 ,均为北洋各军 ———亦即袁世凯之军 队之征服驻防地。”① 袁世凯以武力统一了中国 ,征服了南方 ,将北 洋集团的要员派往南方任都督 ,其中倪嗣冲为安 徽都督 ,张勋为江苏都督 (后改为冯国璋) ,李纯为 江西都督 ,刘冠雄兼署福建都督 ,汤芗铭为湖南都 督 ,将湖北都督、副总统黎元洪请到北京 ,专任副 总统 ,其湖北都督一职 ,先由段祺瑞兼任 ,继而改 由段芝贵专任。南方各省的军政大权 ,转移至北 洋集团之手 ,“袁世凯扫荡南服 ,尽驱民党诸督 ,而 代以己派人物 ,为袁氏劳力极胜时代。”② 北京中央政府方面 ,1913 年 7 月 ,袁世凯任 命进步党人熊希龄组织第一流人才内阁 ,但到次 年 2 月就将第一流人才内阁赶下台 ,组织以徐世 昌为首的几乎纯北洋系内阁。这年 1 月 ,袁世凯 下令解散了国会。5 月 ,废除了革命党人制定的 《临时约法》,颁布了北洋集团自己制定的《中华民 国约法》。至此 ,北洋集团将任何政治势力排除在 外 ,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切军政大权 ,确立起 北洋集团的专制统治。北洋集团发展到了它的最 高峰。 三、北洋集团的分裂 北洋集团发展鼎盛之日 ,亦即其衰败之时。 北洋集团主要是以封建关系维系发展起来的 ,是 一个狭隘的团体 ,没有理论指导 ,没有国家观念 , 所以它不可能维系太久。在北洋集团的发展过程 中曾经出现过二次大的分裂。 (一)北洋集团的第一次分裂 北洋集团的第一次分裂在洪宪帝制。北洋集 团统一了中国 ,确立起北洋集团的专制统治之后 , 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西方帝国主义忙于厮 杀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如果袁世凯以共和 之名 ,行专制之实 ,发展民族经济 ,致力于国家的 富强 ,人们对袁世凯的统治还是给予认可的。袁 世凯没有到此为止 ,反而进一步搞起了帝制。袁 世凯复辟帝制引起了北洋集团的一次大的分裂 , 北洋集团的上层人物几乎都不赞成帝制 ,袁世凯 最为信赖的两员大将 ,段祺瑞和冯国璋 ,各以不同 的方式抵制帝制。深知北洋内幕的张一麟说 :“民 国成立 ,袁世凯以北洋派之盟主为第一任总统 ,冯 段皆奔走效命 ,同襄内政。其时北洋派之团体 ,最 为融洽。适袁世凯称帝 ,则北洋派内部始分裂。 时则冯在外 ,段在内 ,同以反对帝制闻。”③ 帝制 公开前 ,段祺瑞辞去陆军总长 ,赴北京西山养疴。 他对帝制始终未赞一词。袁世凯接受帝制劝进后 对文武百官进行封赏 ,在封赏的 200 多人中 ,惟独 没有段祺瑞。云南独立讨袁后 ,袁氏曾请段祺瑞 出任征滇总司令 ,他拒不遵命。1916 年 2 月 ,他 甚至不顾袁世凯的面子 ,公然倡导南北停战 ,维持 共和。 冯国璋在二次革命后出任江苏都督 ,坐镇东 南 ,称雄一方。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 长 ,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 ,他均 未应命。相反 ,他却与反袁各派保持着一定的联 系。尤其是 1916 年 3 月 10 日 ,他联合赣、浙、鲁 等五将军致电袁世凯 ,请其取消帝制 ,给袁世凯以 沉重打击。 周学熙是北洋集团财力的有力支持者 ,曾两 任北京政府的财政总长 ,日本人称之为“中华第一 理财家”④,他对帝制“坚不附和”。⑤ 张一麟是袁 ① ② ③ ④ ⑤ 周叔贞 :《周止庵先生别传》,周小鹃《周学熙传记汇编》, 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41 页。 周叔贞 :《周止庵先生别传》,周小鹃《周学熙传记汇编》, 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278 页。 张一麟 :《直皖秘史》,章伯锋等《近代稗海》第 4 辑 ,四川 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11 页。 张一麟 :《直皖秘史》,章伯锋、李宗一等《近代稗海》第 4 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17 页。 文直公 :《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章伯锋、李宗一《北 洋军阀》(一) ,武汉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5 页。 民国档案 200412 57    世凯的亲信幕僚 ,自入北洋幕府后 ,“参与文牍 ,无 役不从 ,”但“独不赞成帝制”。① 袁世凯称帝 ,导致了北洋集团的一次大的分 裂。袁世凯之所以失败 ,尽管有许多原因 ,但北洋 集团的分裂 ,北洋集团上层多不应命是一重要的 原因。北洋集团重要成员反对帝制 ,是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潮流在北洋集团身上的折射。 (二)北洋集团的第二次分裂 北洋集团的第二次分裂 ,在袁世凯死后 ,北洋 集团失去了共同的领袖 ,内部四分五裂。先是分 裂为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冯国璋为首的直系 , 继之东北的张作霖发展为奉系。直、皖、奉三系为 争夺中央政权和地方利益 ,同室操戈 ,战争不已 ,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北洋集团经过这次 分裂之后 ,已经形不成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了。 北洋集团经过这次分裂 ,其主要成员演化为大小 不等的军阀 ,祸国殃民 ,已经完全成为中国社会发 展的阻力。北洋集团的体系之所以又延续了十余 年 ,是新生力量一时还不够强大的结果。 四、北洋集团的历史作用 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时期 ,是我国社会发展 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是新旧变化非常剧烈的 时期 ,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 时期 ,在这一时期 ,在新的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力 量还比较弱小的情况下 ,北洋集团作为一种新兴 势力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曾经 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北洋集团决不是一种全 新的社会力量 ,它是在旧的土壤中培育出来的 ,封 建的东西根深蒂固 ,是一种亦新亦旧的力量。在 旧的力量被推翻之后 ,这种力量可以取重一时 ,为 人们所看重 ,但决不能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新的社会力量的壮大 ,这种 力量必然为新的力量所取代。北洋集团就是这样 的一种力量。辛亥革命时期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 命党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但革命党的力量还 不足以主导历史发展的方向 ,而北洋集团则为人 们所普遍看中 :“共和之局 ,既成于北洋武人 ,虽种 因却是党人 ,然革命党在事实上不能立时居政治 中心地位 ,而袁、段、冯、王诸巨头 ,又系前清达官 , 亦新亦旧之人 ,与当时新旧过渡时代尊官卑民之 群众心理适相吻合。故北洋为世所重 ,民党为俗 所轻。”② (一)北洋集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北洋集团作为清末崛起的一种新的政治力 量 ,为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北洋集团练出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加 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甲午丧师 ,马关签约 ,割地赔款 ,举国震动 ,中 华民族空前危机 ,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战后不久 , 全国掀起了一股练兵自强的热潮 ,北洋集团就是 在这股练兵自强的热潮中兴起的 ,“袁世凯练兵 , 动机起于对外”③。袁世凯采用西方兵制 ,结合中 国特点 ,严肃治军 ,倾心练兵 ,他以天津武备学堂 优秀毕业生段祺瑞、冯国璋等为骨干 ,短短几年 , 就练出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新建陆军。20 世纪初 ,他又抓住新政的有利时机 ,大肆扩练新 军 ,到 1905 年练出北洋六镇新军 ,总数七八万人。 北洋新军的练成 ,标志着晚清军事改革取得了阶 段性的成果 ,标志着中国陆军步上了近代化的轨 道 ,标志着中国野战军的正式形成 ,在中国军事史 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④ 北洋新军是清末民初中 国陆军的主体 ,是中国最主要的国防力量。北洋 新军的练成 ,使中国国防力量大大加强了。尽管 北洋军缺乏抵御外国侵略的战绩 ,但北洋新军是 作为外国侵略的对立物而出现的 ,它的出现 ,改变 了外国人对中国军队的看法。⑤ 第二 ,北洋集团在清末新政中力行改革 ,成效 显著 ,促使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直隶是遭受八国联军蹂躏最严重的地区 ,然 而这一地区在新政中在北洋集团的治理下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 ,一跃而成为全国的模范省。新政中 清廷的每一项措施 ,几乎都是北洋集团在直隶先 行创办 ,然后以朝旨的形式推行到全国 ,“朝有大 ① ② ③ ④ ⑤ 张华腾 :《河间、彰德会操及其影响》,载《近代史研究》 1998 年第 6 期。 张华腾 :《河间、彰德会操及其影响》,载《近代史研究》 1998 年第 6 期。 吴虬 :《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来新夏《北洋军阀》 (一) ,第 1021 页。 吴虬 :《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来新夏《北洋军阀》 (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021 页。 张一麟 :《古红梅阁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71 页。 58    200412 民国档案 政 ,每由军机处问诸北洋”①,北洋已成为“新政权 舆之地”,“各行省咸派员视察 ,藉为取法之资”②, “一时北洋新政 ,如旭日之升 ,为全国所具瞻”③。 新政对清王朝来说是被迫的无奈之举 ,但它 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 ,新政促 使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北洋集团在新政中的积极 态度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为北洋集团在后来的辛 亥革命中取得全国政权 ,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 等多方面的基础。 第三 ,北洋集团与革命党结成政治同盟 ,在推 翻清王朝的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袁世凯、北洋集团没有象当年的曾国藩湘系 集团那样全力剿杀革命 ,而是采取了非常灵活的 手段 ,在攻下汉口、汉阳之后 ,主动和南方谈判 ,摇 起了和平的橄榄枝。南方在没有足够的力量推翻 清政府的情况下接受了北洋集团的和谈要求。南 北议和实际上是北洋集团和革命党的议和 ,在南 北议和的过程中袁世凯为了取得最高统治而耍尽 了手段 ,但最终和革命党达成了推翻清王朝、确立 共和制度的一致意见 ,这正是革命党人的初衷 ,辛 亥革命要达到的革命目标。尽管革命党人为推翻 清王朝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摧毁了清王朝在大部 分省份的统治 ,但清帝的退位 ,清王朝最后的被推 翻 ,是由袁世凯、北洋集团实现的。为逼迫清帝退 位 ,北洋集团动用了北洋军队 ,段祺瑞联合 46 名 北洋将领发出主张共和的通电 ,向清廷施加压力 , 给清廷以致命的一击。当清廷不得不退位 ,但在 尽量拖延时间时 ,段祺瑞又与北洋第一军 8 名协 统以上的将领再次通电 ,“谨率全军将士入京 ,与 王公剖陈利害。”④ 不仅如此 ,段祺瑞还将其前线 司令部由湖北孝感撤至河北保定 ,作出率兵入京 的姿态。在北洋集团的逼迫下 ,清帝不得不于 1912 年 2 月 12 日颁布了退位诏书 ,清王朝就此灭 亡。 清王朝的覆灭是孙中山革命党人长期奋斗的 结果 ,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北洋集团给清王朝以最 后一击 ,北洋集团也是有功的。 (二)北洋集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辛亥革命后 ,北洋集团掌握了国家政权 ,但北 洋集团没有象人们所期待的那样 ,以政权的力量 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致力于国家的富强 ,而是竭力 维护其北洋集团的利益 ,扼杀民主制度 ,摧残民主 力量 ,进一步复辟帝制 ,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北洋集团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排斥异己 ,扼杀民主制度 ,摧残民主力 量。 北洋集团是甲午战争以后发展起来的一股新 生政治力量 ,但这股新生力量 ,是袁世凯依靠封建 关系发展起来的 ,没有国家观念 ,没有民主意识 , 北洋军人 ,“心目中并不知有国家 ,只知有他们的 袁公保”。⑤ 北洋集团是一个非常狭隘的利己集 团。北洋集团与革命党合作 ,共同推翻了清王朝 , 组成了南北统一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北京政府 虽然是各派政治势力组成的联合政府 ,但北洋集 团在政府中居主导地位。医治战争的创伤 ,顺应 民心 ,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 ,是北京政府的首要任 务。但北洋集团极力维护本集团的利益 ,为此排 斥异己 ,不择手段。唐绍仪是北洋集团的主要成 员 ,因致力于北洋集团与革命党的合作 ,维护民国 法制 ,而被迫辞去内阁总理 ,脱离北洋集团。党人 宋教仁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因致 力于政党内阁 ,危及到北洋集团的统治而被北洋 集团暗杀。国民党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 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因反对政府大借款而被解 职。北洋集团更以北洋武力消灭了南方国民党的 力量。黎元洪以副总统兼领湖北都督 ,帮助袁世 凯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 ,但因为黎非北洋系 , 所以将黎调离湖北 ,到北京做有职无权的副总统 , 而代之以北洋集团成员。北洋集团就是这样一个 狭隘的利己集团 ,袁世凯张口我们北洋团体 ,闭口 咱们北洋团体。正如时人所说 :“袁始终不能化除 畛域 ,高掌远摭 ,转以‘北洋’二字自限。”⑥ 袁世 凯如此 ,其他北洋集团成员也同样 ,“北洋元老王 士珍与人通函 ,常用‘我北洋团体’之句。王占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岑学吕 :《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 (台) 文海出版社 ,第 115 页。 张国淦 :《北洋述闻》,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29 页。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八) ,第 179 页。 周小鹃 :《周学熙传记汇编》,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7 年版 , 第 278 页。 甘厚慈 :《北洋公牍类纂续编》序 ,1910 年版。 张一麟 :《心太平室》,第七卷 ,第 469 页。 民国档案 200412 59    在公庭广众 ,自称‘我们北洋派’”。① 北洋集团作 为国家的统治集团 ,而自限于团体之间 ,限制了自 己的视野 ,其发展前景是暗淡的。 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更是资产阶级 历尽千难万险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是资产阶级不 惜以牺牲政权的利益同袁世凯妥协换来的 ,但袁 世凯、北洋集团以制约其权利的行使而加以破坏 和摧残。唐绍仪内阁垮台后 ,责任内阁精神不复 存在 ,1914 年 1 月 ,袁世凯明令解散了国会 ,5 月 又废除《临时约法》,民主共和制度被破坏无余 ,中 华民国仅剩下一具“民主”的躯壳。 第二 ,辛亥革命后 ,北洋集团丧失了中国两次 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一次机遇在 1912 年初 ,清王朝被推翻之 后 ,人们对新生的共和国、对袁世凯寄予莫大的希 望 :“推翻四千余年之专制政体 ,而易建共和 ,实为 我国历史上一重大转变 ,况当国难日亟 ,腐败之满 清政府覆亡之后 ,国人于民国元首有非常厚望 ,固 也。”②“在此革故鼎新 ,人多朝气 ,内而台阁 ,多 属名流 ,外而封疆 ,多属首义 ,一时物议 ,庶几长此 可以久安 ,目前可以图治。”③ 如果袁世凯、北洋 集团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 ,顺应民心 ,与革命党 人携手合作 ,励精图治 ,共谋建设大计 ,那将是民 国史上的一次辉煌。但袁世凯却反其道而行之 , 不仅不与革命党人合作 ,反而大打出手 ,以武力消 灭革命党人的力量。 第二次机遇在二次革命后 ,袁世凯确立了北 洋集团的专制统治。北洋集团经过二三年的努 力 ,将国民党的力量消灭殆尽 ,国民党领袖孙中 山、黄兴等逃亡海外 ,进步党在短期被利用之后也 被遗弃 ,北洋集团统一了全国 ,北京政府完全由北 洋集团所组成 ,国内也几乎没有任何反对北洋集 团的力量 ,经济又明显好转 ,而此时正当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 如果这时北洋集团励精图治 ,致力于国家的经济 建设 ,中国还是很有希望的 ,人们对北洋集团的专 制统治也是可以接受的。“当欧战延长之际 ,乃吾 国内政岌岌之日 ,借以立国延命者 ,在此时乎 !”④ “又窃尝谓当新约法公布 ,大总统集权制告成后 , 袁氏而能公忠谋国 ,无洪宪帝制之事 ,则其时人心 厌乱 ,局面小康 ,财力称阜 ,足谋建设 ,而欧洲方多 事之秋 ,正中国大有可为之时也 !”⑤“民国四年 度 ,为我国财政之黄金时代 ,当时财政已能收支相 抵 ,为后来所未有”⑥。可惜 ,北洋集团又没有抓 住这次机遇 ,北洋集团的领袖袁世凯利令智昏 ,搞 起了复辟帝制。 第三 ,逆历史潮流而动 ,复辟帝制 民主共和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 潮流 ,虽然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移植到几千年封 建专制统治后的中国 ,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还 需要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很好的结合 ,但这股潮流 是大势所趋 ,是任何力量也扭转不了的。袁世凯 称帝失败是很好的说明。 袁世凯称帝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动荡 ,破 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袁世凯称帝也严重削弱了 北洋集团的实力 ,袁世凯死后 ,北洋集团再也没有 力量统一中国了。 第四 ,北洋集团酿成了长期的军阀混战 ,祸国 殃民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袁世凯死后 ,北洋集团失去了共同的领袖而 四分五裂 ,北洋集团成员演变成大大小小的军阀 , 大小军阀为争夺中央政权和各方面的利益而诉诸 武力 ,战争不已 ,甚至为发动战争不惜出卖民族利 益。北洋军阀已完全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 打倒北洋军阀的统治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个 阶层各派政治势力的共识。随着新的民主力量的 不断成长壮大 ,北洋军阀的灭亡已经为时不远了。 [张华腾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 邮编 :200433 ] [责任编辑 :虞亚梅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周叔贞 :《周止庵先生别传》,周小鹃《周学熙传记汇编》, 第 223 页。 白蕉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后记 ,章伯锋等《近代稗海》 第 3 辑 ,第 275 页。 《康有为再与袁世凯促退位远游书》,章伯锋等《近代稗 海》第 3 辑 ,第 256 页。 蕉鹿客 :《十年前洪宪纪元之回想》,章伯锋等《近代稗 海》第 3 辑 ,第 270 页。 白蕉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章伯锋等《近代稗海》第 3 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 275 页。 吴虬 :《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来新夏《北洋军阀》 (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021 页。 60    200412 民国档案
本文档为【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集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384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7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09-12-13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