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56_1966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1956_1966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举报
开通vip

1956_1966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2009年 10月                  理论学刊                    O ct. 2009 第 10期  总第 188期                Theory Journa l               No. 10 Ser. No. 188 1956—1966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徐秀春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8)   〔摘  要 〕在 1956—1966年间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提出了一系列具...

1956_1966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2009年 10月                  理论学刊                    O ct. 2009 第 10期  总第 188期                Theory Journa l               No. 10 Ser. No. 188 1956—1966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徐秀春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8)   〔摘  要 〕在 1956—1966年间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 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见解。这些新见解包括 :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的任务 ;创立了社会主 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努力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等 ,这是毛泽东对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新贡献。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贡献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3909 (2009) 10 - 0031 - 04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其实质就是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运用马克思 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这样 一个过程。1956年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 ,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 ,就成了毛泽东经常思考的问题。在 1956—1966年间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建 设社会主义的新见解。这些新见解是毛泽东对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新贡献。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这些贡献 ,对于 我们今天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不无裨 益。 一、毛泽东首先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 “第二次结合 ”的任务 1956年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在中 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就成了毛泽东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没有先例可循 ,没有现 成的理论可供指导 ,由于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辉煌成就 ,所以我们是按照苏联模式开始进行经济 建设的。对此 ,毛泽东说 :“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 的 ,同时又是一个缺点 ,缺乏创造性 ,缺乏独立自主 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 1 ] ( P305)在向苏 联学习的过程中 ,毛泽东敏锐地觉察到苏联模式的 某些弊端 ,特别是 1956年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模式 的弊病和缺陷开始暴露 ,如经济上高度集中的经济 管理体制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生产效益低下 ,人 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政治上过分集权 ,个人崇拜严 重导致领导部门官僚主义泛滥 ,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限制。这些问题的揭露 ,促使 毛泽东重新审视苏联模式 ,开始思考在中国如何探 索出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 3月 19日至 24日 ,中 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会议讨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时 ,毛泽东强调“不要再硬搬苏联一切了 ,应该用自 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 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探索在我们国 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了。”[ 2 ] ( P6 - 7)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首先面临着 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 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对此 ,毛泽东对如何从实际 出发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问题进行了更多的理论 思考。1956年 4月 ,毛泽东在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 党的代表谈话时曾明确指出 :“各国应根据自己国 家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 ,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特点 结合起来。”[ 3 ] ( P64)他认为 ,学习他国经验 ,一定要从 本国的实际出发 ,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 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毛泽东还在 主持中央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记处会议 ,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 历史经验 》一文时指出 ,对于苏联模式出现的弊端 , “问题在于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教益。”[ 2 ] ( P9)“我认 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 ,调查研究 ,摸清本国国 情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 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 策。民主革命时期 ,我们走过一段弯路 ,吃了大亏之 13 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 ,取得革命的胜利。现 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我们要进行第二次 结合 ,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 道路。”[ 4 ] ( P23 - 24)毛泽东要求大家 :“多想想建设社会 主义的实践中的问题 ,要按实际情况办事 ,不受苏联 已有的做法束缚。”[ 4 ] ( P23) 他明确指出 :现在我们有 了自己的初步实践 ,又有了苏联的经验和教训 ,应当 更加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在结合上下功夫 ,努力 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同年 8月 ,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中告诫 全党和全国人民 ,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苏联经 验的同时 ,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创造性地建设具有 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 ”、“民族形式 ”的社会主义。 9月 ,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 ,毛泽东又再次强调 :“把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 系起来 ,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 3 ] ( P116) 短短的几个月间 ,毛泽东多次提出要把马克思 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这实际上 反映了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战略思考 ,即如何 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崭新 的历史课题。在毛泽东看来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后 ,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将我 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 ,我们面临 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走 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同时 ,中国革命 之所以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 国实际的相统一 ,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搞建 设也是如此 ,只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的 实际相统一 ,才能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引 导建设取得成功。毛泽东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和 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其目的就在于此。 二、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 合这个任务时 ,即在实际上启动了新一轮的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历程。依据前面的分析 ,毛泽东在这一 时期主要探索的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固和 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通过艰辛探索 ,取得了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 (一 )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认为 ,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 ,后人往往把这两对矛盾视 为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以前各种社会形态所具有的基 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存在这方面的基本 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上百年间还没有人作出 正确的回答。1936年斯大林在宣布苏联建成社会 主义的时候 ,认为苏联已经不存在矛盾了 ,只存在着 道义的差别。毛泽东从借鉴斯大林的错误和波匈事 件的历史教训入手 ,又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我国的 实际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 :“社 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也如此 ,不过矛盾的性质和阶级社会有所不同罢 了。”[ 3 ] ( P16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基本的矛盾仍然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和经济 基础之间的矛盾。”[ 3 ] ( P214)毛泽东还系统阐述了社会 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性质以及解决的方法和 途径 ,从而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 学理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是对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它 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之一。 (二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恩格 斯、列宁都有过预测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列宁虽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 会主义 ”和“发达的社会主义 ”的概念 ,但没有将社 会主义社会作更明确的阶段上的划分。斯大林在苏 联过渡时期完结以后 ,就宣布苏联已经“建成 ”社会 主义 ,过高地估计了苏联的社会发展阶段 ,由此而造 成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毛泽东在考 虑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问题时 ,不囿于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有的论述 ,而是从中国的国情 出发作出判断。1956年 1月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上 ,他根据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实际进程做了一个概 括 :“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 ,尚未完成。”[ 5 ] ( P651) “我们的社会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 固的过程。”[ 3 ] ( P216)在这里 ,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区分 为“建立 ”和“建成 ”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经过 1958年“大跃进 ”的挫折 ,毛泽东对中国的国情有了 进一步的了解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又有了新的认 识。1959年 12月至 1960年 2月 ,毛泽东明确指出 :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 ,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 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 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 时间。”“在我们这样的国家 ,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 一个艰巨任务 , 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 了。”[ 1 ] ( P116)“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 , 因而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 1 ] ( P302)这就意味着 ,毛 23 泽东这时就已经认识到 ,中国要走过他所说的“不 发达的社会主义 ”阶段 ,大约需要一百多年的时间。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正确反映 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从社会主义建设 进程的高度科学地反映了现实国情 ,这一理论是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又一重要成果。 (三 )毛泽东努力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 设道路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这是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 社会过程中 ,中国人民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实践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而中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却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 设想和要求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 ,毛泽东认为 ,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实际相结合 ,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从 1956年春起 ,毛泽东就明确提出 走自己的路 ,创造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建设道路。后 来在总结这一段历史时毛泽东指出 :“前八年照抄 外国的经验。但从 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 ,开始找 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6 ] ( P418)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是多 方面的 ,其中许多内容为马列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 新鲜的观点。在经济建设方面 ,毛泽东从中国大农 业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要走中国工业 化的道路 ,即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 发展关系 ”,把发展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 ,以农业为 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 ,以“农、轻、重 ”为序安排国民 经济 , 通过发展农业、轻工业使重工业得到发展的 工业化道路。在经济体制改革上 ,毛泽东提出 :在巩 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 ,实行中央向地方和企业 分权 ,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他说 :“有中央和 地方 两 个 积 极 性 , 比 只 有 一 个 积 极 性 好 得 多 ”[ 3 ] ( P31) ,这对建设我们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 有利。在企业民主管理方面 ,毛泽东强调劳动者是 企业的主人 ,提出要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 ”。在分 配制度上 ,毛泽东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 的原则。在经济运行机制上 ,毛泽东认为 :“要利用 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 ,作为有用的工具 , 为社会主义服务。”[ 3 ] ( P435)特别指出 ,不能把商品经 济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 ,肯定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 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毛泽东提出应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 ,坚持民主与专政的有机结合。提出要在 国家制度上进行改革 ,扩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 ,注 意扩大民主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参与管理国家、企 业等方面的积极性。确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并存、 互相监督 ”的方针 ,使民主党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要政治力量。毛泽东还概 括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战略目标 : “我们的目标 ,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又 有纪律又有自由 ,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生动活泼 ,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7 ] ( P543) 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 ,是 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对待古今中 外一切文化成果要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的方 针 ,强调必须继承和吸收我国过去和外国一切有益 的文化知识 ,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文化来整理我国优 秀文化遗产 ,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还明确肯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 地位和作用 ,他说 :现在我们要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 革命 ,革技术的命 ,革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命 ,没有 知识分子是不行的。他提出知识分子要坚持走“又 红又专 ”的道路 ,并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 军 ”的号召。 三、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不 是一帆风顺的。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 ,毛泽东在探 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迷误和偏颇。 (一 )应该汲取的教训 1. 对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认识不足。要加 速中国的经济发展 ,就必须客观认识中国所处的历 史阶段。只有认清国情 ,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尽管他认为社会主 义应该分为发达的和不发达的两个阶段 ,但他对当 时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却缺乏分析 ,没有认识 到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是急于消灭 私有制 ,消灭个体经济 ,以尽快地过渡到全民所有 制 ,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 ,乃至共产主义。在 1958年 8月通过的《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 议 》中 ,明确提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 ,已经不 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要“摸索出一条过渡到 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上脱离 了我国的国情 ,混淆了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之间的 界线 ,超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 ,结果导 33 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生产力的破坏。毛泽 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出现失误 ,说明 毛泽东当时不仅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 性 ,而且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实际也把握得不准。从 根本上说 ,是没有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没有能够坚持 实事求是的原则。 2.经济建设上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在探索如何 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上 ,最大的失误是轻率 地抛弃了党的八大制定的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中 心任务的正确路线。1958年 5月 ,中共八大二次会 议通过了“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 会主义 ”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为了尽 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 ,也体现了把党的工作重 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的正确意见 ,但是 ,它忽视了 客观经济规律 ,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 作用 ,片面强调高速度。会后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 夸风和“共产风 ”为主要标志的“左 ”倾错误严重地 泛滥开来 ,使全国经济生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3. 政治上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和“反右倾 ” 斗争的错误开展。1957年 ,由于党的领导把大量的 人民内部矛盾误认为敌我矛盾 ,对当时的阶级斗争 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 ,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 化的严重失误。在 1957年 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 中全会上 ,毛泽东改变了中共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错误地认为“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 矛盾 , 毫无疑问 , 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 8 ] ( P475)毛泽东这一错误论断为阶级斗争扩大化 提供了理论依据 ,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一 次又一次犯扩大化甚至无中生有的错误的理论根 源。1959年 ,在纠正“左 ”倾错误工作中 ,毛泽东又 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 ,错误地开展了“反 右倾 ”斗争 ,使一大批干部、党员遭到错误的批判 , 受到不应有的组织处分。这场斗争把阶级斗争引向 党内 ,使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 一步升级 ,使从中央到基层的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 重损害 ,助长了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的发展 ;在 经济上 ,打断了纠正“左 ”倾错误的进程 ,使“大跃 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许多已被指出、有待纠正 的错误重新发展起来 ,使我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那么 ,从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历程中 , 我们应该得到哪些启示呢 ? (二 )启示 1. 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原则 ,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别国经验。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 ,毛泽东就积极倡导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 ,并以此指导我们党成功地进行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后 ,他反复强调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毛泽东探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就在于他坚持了实事求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而 他的失误恰恰就在于他偏离了这一正确原则。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程证明 ,只有从中国实际出 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 才能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 努力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民主革命时期 ,要取得革 命战争胜利 ,需要尊重军事科学知识 ,遵循革命战争 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 ,更需要尊重各种科 学知识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决不能单凭主观愿望 , 急于求成 ,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高积累 ,破坏有 计划、按比例的综合平衡 ,任何主观主义的唯意志论 必然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 3. 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 法制。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思想影响 的国家 ,要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滥用 ,就必须大力加 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使党内民主和社会主 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只有这样 ,才能正确地处理 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 题 ,才能避免探索过程中的失误。 参考文献 : [ 1 ]毛泽东文集 :第 8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99. [ 2 ]吴冷西. 忆毛主席 ———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 片段 [M ]. 北京 :新华出版社 , 1995. [ 3 ]毛泽东文集 :第 7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99. [ 4 ]吴冷西. 十年论战 (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 (上册 ) [ [M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9. [ 5 ]石仲泉. 我观党史 [M ]. 济南 :济南出版社 , 2001. [ 6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 13册 [M ]. 北京 :中央文献出 版社 , 1996. [ 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 6册 [M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 社 , 1992. [ 8 ]毛泽东选集 :第 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77. 作者简介 :徐秀春 (1964— ) ,女 ,北京人 ,北京工商大学马 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宋协娜 43
本文档为【1956_1966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9872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4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09-12-11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