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

举报
开通vip

蒙古秘史蒙古秘史   成吉思汗(1162-1227)是一位影响广大,争议甚多,并且永具大众魅力的历史人物。而有《成吉思汗实录》之称的《蒙古秘史》则是一部   具有重大历史与文学价值,却又充满迷思的经典著作。   就成吉思汗而言,一方面,他及他的子孙征服大半个欧亚内地,创建历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世界政治与文化地图因而永远改变。一方面   ,七百年来,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即使在现代,他的评价仍是一个高度政治性与情绪性的课题,不断随着国际政治发展   而变化。以一个古代人物而具有如此巨大的现实意义,可以...

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   成吉思汗(1162-1227)是一位影响广大,争议甚多,并且永具大众魅力的历史人物。而有《成吉思汗实录》之称的《蒙古秘史》则是一部   具有重大历史与文学价值,却又充满迷思的经典著作。   就成吉思汗而言,一方面,他及他的子孙征服大半个欧亚内地,创建历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世界政治与文化地图因而永远改变。一方面   ,七百年来,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即使在现代,他的评价仍是一个高度政治性与情绪性的课题,不断随着国际政治发展   而变化。以一个古代人物而具有如此巨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极为罕见。另一方面,成吉思汗作为一个征服世界者,一生充满传奇与英雄色彩   ,足以吸引大众注意,因而成为通俗传记、电影、电视制作者最为宠爱的主题。   《蒙古秘史》是十三世纪前期蒙古宫廷作者根据神话、传说及文字记录而撰写的一部大蒙古国崛兴史。内容涵盖成吉思汗的先世及其继承   者窝阔台汗(《秘史》作斡歌歹)的历史,重点则是成吉思汗历尽艰辛,削平群雄,统一蒙古及开创世界帝国的一生事业。此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是唯一存世的   十三世纪蒙古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研究蒙古前期政治、社会及文化的原始史料。全书是由散文与韵文所组成,其中甚多篇章都是英雄史诗   ,洋溢浓郁的草原气息。此书不仅是游牧民族史学史及文学史上的创始之作,而且在中国乃至世界史学史及文学史上也占有独特地位。   由于成吉思汗是《秘史》的主角,要了解此书的内容及其意义,必先知道成吉思汗的生平及其历史地位,因此本导读分为两部分,先叙述   成吉思汗,然后介绍《秘史》。    INCLUDEPICTURE "http://static.bshare.cn/frame/images/logos/s4/qqmb.g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static.bshare.cn/frame/images/logos/s4/sinaminiblog.g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static.bshare.cn/frame/images/logos/s4/renren.g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static.bshare.cn/frame/images/logos/s4/jipin.g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static.bshare.cn/frame/images/logos/s4/huaban.gif" \* MERGEFORMATINET 分享到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一) 早期蒙古社会   早期蒙古社会   十二三世纪之交,蒙古仍是一个逐步凝聚的民族共同体,蒙古草原的新主人。几千年来,曾有无数的游牧民生息于蒙古草原上。按照近代   民族学的分类,古来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分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及蒙古语族。匈奴、突厥、回鹘、黠戛斯属突厥语族,东胡、鲜卑   、柔然、室韦、契丹、蒙古则属于蒙古语族。   最早的蒙古人来源于东胡,唐代称“蒙兀室韦”,在俱伦泊(呼伦池)以北,傍望建河(额尔古纳河)而居。九世纪时,原来称霸蒙古草   原的回鹘、黠戛斯相继败亡,种人迁离。大约在九世纪后期与十世纪初年蒙古各部向西渗透与发展,此后即与突厥遗民混居,蒙古语便是蒙兀   室韦语与突厥语结合而成。十二世纪初年,西迁蒙古人中的一支,也就是成吉思汗所出自的蒙古部,游牧于斡难、客鲁连、土兀剌三河的源头   。当时蒙古部周围尚有一些其他部落,主要为塔塔儿、克烈、蔑儿乞及乃蛮等部。这些部落的种族背景及文化水平不尽相同。有的是突厥化较   深的蒙古人,有的是蒙古化较深的突厥人,有的是以游牧营生的“毡帐中百姓”,有的则是以采集、狩猎维生的“林木中百姓”。背景既多歧   异,种族认同遂甚模糊,仅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以后,这些部落的人民始融合为一体,“蒙古族”始告出现。   十二世纪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及突厥与畏兀儿(西迁后之回鹘)文化的影响,蒙古各部正跨越文明的门坎,而其社会组织也由氏族制向   封建制转变。蒙古的氏族(obogh)原系一个父系外婚单位,其成员自认皆来自一共同祖先,具有共同祭祀、生产及战斗的功能。但是,由于频   频战争与贫富分化,氏族遂演变为血缘成分不尽相同、阶级互异的复合组织。其中有世拥统治权的贵族——那颜(noyan),被统治的平民及俘   自他族的奴隶,更有自他族投奔而来的“伴当”(那可儿,nokor)。这些伴当仅为主君个人的附庸,而不属于氏族全体。平日为主君操劳家务   ,战时则领军出征,相当于欧洲中古的骑士,具有魅力的主君,多拥有为数庞大的伴当,因而势力大增。发展至此,氏族(clan)与部族   (tribe)已无可分辨。   各氏族与部族之间为了掠夺财富、报复血仇或扩大权力,几个部族常结为联盟,共拥一汗为领袖。不过,这种“汗”仅为迎合战争需要而   产生,并无长久的权力,算不上是一个国家的君主。而各氏族与部族领袖为壮大声势,又往往结为“安答”(anda,盟友),誓相扶持。十二   世纪后期蒙古人这种合纵连横,通过战争而趋于统一的情形,和中国史上战国时代的情势有几分相似,真正的蒙古“国家”(state)仍在酝酿   之中。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一) 成吉思汗的兴起(1)   成吉思汗的兴起   成吉思汗出身潢贵,却经历极为艰辛的少年时代①。   成吉思汗(1162-1227),原名帖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部族联盟中的贵族之家。当时蒙古部中最为强大者为乞颜部及泰亦赤乌部,两部   同出一源,其领袖轮替担任联盟的统治者一一汗。成吉思汗的曾祖合不勒及其叔祖忽图剌都属于乞颜部,皆曾膺选为汗。其父也速该虽未被选   为汗,却也拥有甚多部众,因作战勇猛而赢得“把阿秃儿”的美称,意即英雄②。   1171年,也速该携带年方九岁的成吉思汗往世代通婚的弘吉剌部德薛禅家求婚。定亲之后,也速该将儿子留在德薛禅处,独自返家。在途   中却被与蒙古部有世仇的塔塔儿人毒死。不久,原与乞颜部共同游牧的泰亦赤乌部便抛弃也速该的孤儿寡妇而去,并带走原属也速该的家丁、   属民及军队。曾经声势浩大的也速该家便立刻破落。他的寡妇——诃额仑——及几个年幼孩子只好飘荡在斡难河上游不儿罕山一带,靠拾野薤   、挖草根、捕鱼抓鼠充饥,艰辛度日。   成吉思汗家的灾难仍然接踵而至。先是几年之后,成吉思汗兄弟日益长大,其家力量也逐渐恢复,泰亦赤乌的首领为杜绝后患,便发动突   袭,俘虏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幸而得以逃脱。继之而至的是蔑儿乞人为报复当年也速该劫走他们所娶的新妇(即诃额仑)的旧恨,乘成吉思   汗羽翼未丰,突袭成吉思汗的营盘,成吉思汗及其诸弟虽然逃脱,但其妻子孛儿帖却因无马可乘而被俘虏。虽然以后在王汗协助下,得以归还   ,却在返家途中产下一子,即后来金帐汗国创始人朮赤(拙赤),朮赤的血统为人所怀疑。   少年时代的种种苦难造就他坚毅不拔的性格,而他之所以能壮大实力,转弱为强,主要有赖于下列两项手段:   一、广收伴当:成吉思汗凭其天生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伴当,他最有名的伴当如四杰(木华黎、孛斡儿出、孛尔忽、赤老温)及四犬(   哲别、忽必来、者勒蔑、速不台〔速别阿台〕)等人,对他的统一蒙古及以后的东征西讨都有很大贡献。   二、善结盟友:成吉思汗早年之所以能克服种种困难,转弱为强,端赖两位盟友的帮助:一是王汗脱斡邻勒,另一是札木合。脱斡邻勒是   实力强大的克烈(克列亦惕)部首领,金朝曾以王号加封,故称“王汗”。克烈部信奉景教(Nestorianism),文化水平高于一般蒙古部落。   也速该生前曾屡次救他解脱困境,二人结为安答(盟友)。成吉思汗为获取他的支持,将其妻陪嫁的黑貂皮袄进献,王汗甚念故友旧情,对成   吉思汗说:“你离了的百姓,我与你收拾;漫散了的百姓,我与你完聚,我心下好生记着”③,这一承诺对成吉思汗极为重要。以后很长时间   王汗都是他的赞助者。札木合则为札答阑部首领,札答阑与乞颜部同出一源,原非一个大部落。札木合则是颇具才干、活动力甚强的豪杰。成   吉思汗幼年时曾两度与他交换信物,结为安答。此时札木合已成为一位颇有实力的领袖,成吉思汗遂与他重申誓约。   在与王汗、札木合结盟后,成吉思汗势力大增,遂摆脱早年的困局。先打败蔑儿乞部,继而攻灭蒙古部内实力强大的主儿乞氏和泰亦赤乌   惕氏,击溃以札木合为首的各部贵族联盟,乘胜消灭塔塔儿部。1203年又攻灭他长期的赞助者王汗。1204年更击溃雄踞西蒙古的乃蛮塔阳汗部   ,完成蒙古高原的统一。这些战争的历史颇为繁复,不及一一备叙。以下仅着重叙述成吉思汗与札木合、王汗及乃蛮塔阳汗争斗的故事,这些   争斗也构成《蒙古秘史》最有趣的内容。   成吉思汗在王汗与札木合的支持下,击败蔑儿乞人后,与札木合在斡难河上共同宿营,重申盟誓,极为友爱。但在一年半之后,仍不得不   分道扬镳,据《蒙古秘史》,札木合曾说:“成吉思汗,安答!安答!靠近山麓住下罢!我们放马的可以得到帐篷住啊。沿着涧边住下吧!我   们放羊,放羊羔的可以得到东西吃呀“④。成吉思汗不解其意,而其妻孛儿帖却解释说:“人说札木合‘安答’好厌旧。如今到厌烦我们的时   候了。方才札木合‘安答’所说的,是要图谋我们的话罢。我们别住下,就这样一面移动,一面赶快分开,夜间兼程走吧!”札木合的一席话   造成成吉思汗与他的分裂。过去俄国东方学前辈巴尔道(W.Barthold)及符拉基米尔佐夫(B.J.Vladimirtsov)赋予这席话以阶级意义,他们   认为,成吉思汗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牧马的贵族,札木合则代表牧羊者,是一种新兴民主力量。德国学者拉希纳斯基(PaulRatchnevsky)则表示了相反的看法   。这两种看法皆是捕风捉影。实际上,蒙古人采取混含游牧制,不以牧马为贵,放羊为贱。成吉思汗、札木合都出身贵族。他们皆有称霸草原   的雄心,成吉思汗更不甘久居人下,这才是二人分道扬镳的真正原因。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一) 成吉思汗的兴起(2)   成吉思汗与札木合分手后,两人展开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剧烈争雄。大约在1189年,成吉思汗被部分乞颜部贵族推举为可汗。虽然成吉思汗   此时的实力仍不强大,但札木合不能坐视他日益高涨的声势,遂纠合泰亦赤乌惕等十三部,起兵三万进攻,成吉思汗乃动员部众和贵族支持者   兵力,在克鲁仑河上游的答兰版朱思之野,布列十三翼(圈子)迎战。关于此役的结果,各种史料有不同的说法。实际情形可能是羽翼仍未丰   满的成吉思汗无法抵御札木合方面的强大兵力,撤退至斡难河上游地区以避其锋芒。   在成吉思汗并吞主儿勤、泰赤兀两部之后,1201年札木合纠合十一部不愿服属于成吉思汗及王汗的贵族,聚会于键河(今根河),组成一   松散的联盟,会上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并决定进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整军逆击于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流域帖尼义鲁罕之地,大破   札木合联军,札木合的联盟乃告瓦解。以后札木合先后投奔克烈及乃蛮,继续利用王汗及塔阳汗的力量与成吉思汗争斗。乃蛮覆亡后,他在逃   亡途中被部下出卖,沦为成吉思汗的阶下囚。成吉思汗应其所请,按照传统处死贵族的方法,赐其不流血而死,结束他这位最亲密的安答及主   要竞争者的一生。   王汗长期以来都是成吉思汗的赞助者,而成吉思汗对他也力守臣子之礼。成吉思汗实力壮大后,使他倍感威胁,加以其子桑昆及札木合的   挑拨,王汗决计除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为其长子向桑昆求婚,1203年春王汗伪许婚约,准备在成吉思汗赴许婚酒时杀之,但其麾下的两个牧   马人却将这一计谋告知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乃得预作准备。及至王汗得知谋泄而发兵来攻,成吉思汗乃与之大战于哈兰真沙陀(今乌珠穆沁   旗北境)之地。成吉思汗军因寡不敌众而败退。辗转逃至巴勒渚纳湖(班朱尼河,呼伦湖西南),其追随者仅剩十九人。成吉思汗在水边向天   发誓说:“如果我建树大业,定与你们同甘共苦,违背这话,有如河水。”   此时可以说是成吉思汗事业的另一个低点。幸而此时王汗阵营发生内汇,札木合等人密谋杀害王汗,谋泄,札木合逃往乃蛮。而王汗又因   攻金不利,受到严重打击,给予成吉思汗可乘之机。1203年秋,成吉思汗乘王汗举行宴会时,发动奇袭。经过三天激战,击溃王汗主力。王汗   在逃入乃蛮时为哨兵捕杀。强大的克烈部于是覆亡⑦。至此,成吉思汗已控制蒙古草原的东部与中部。   成吉思汗剩下的强敌唯有乃蛮部。乃蛮部土大民众,声势最强。乃蛮人因受畏兀儿文化的影响,文化较高,人民多信奉景教。不过统治者   塔阳汗生性懦弱,且与其家族失和,军纪涣散。但他却妄自尊大,在听到成吉思汗攻灭王汗,欲与他争夺霸权后,自恃强大的塔阳汗说:“如   今那些人也想当大汗吗?天上有日、月两个照耀着,地上怎么可以有两个大汗呢?咱们去把那些蒙古人捉来吧!”⑧于是他在1204年纠合被成   吉思汗击败的各部残兵败将(包括札木合)出兵东讨。成吉思汗闻讯后,立即将其所属各部改组为一支纪律严明的武装力量,迎战乌合之众的   塔阳汗军。双方在纳忽昆山鏖战一天,乃蛮军溃散。各种史料对塔阳汗本人的下场记载不一,或说伤重而死,或说被擒杀。   未来两年,成吉思汗追剿各部残众,于是全蒙古乃告统一。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一) 草原国家的规模   草原国家的规模   完成统一蒙古后,成吉思汗乃于1206年召开大会,受推为大汗,“成吉思汗”的尊号即是采用于此时(成吉思“Chinggis”一词之意义,   或云即海洋,含有普世之意,或云强大、坚强,仍无定论)。又采用大蒙古国(YekeMonggholUlus,汉文简称“大朝”)为国号,并进一步改   造蒙古社会,为国家建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过去的游牧国家组织松散,缺乏持久性。成吉思汗则将其国家建立于强固的新基础之上。其主要措施有:   (一)千户的编组:成吉思汗废除原有的氏族、部族组织,而将全部游牧民都编入九十五个千户之中,由贵戚、功臣(亦即其伴当)世袭   统领。千户具有行政与军事双重功能,“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各千户所属百姓世代皆不得他投,于是全蒙古皆纳入严密军事组   织之中。又根据氏族公产的原则,将各千户配属于“黄金氏族”(即孛儿只斤氏,亦即也速该之后裔)诸成员。   (二)怯薛制的建立:“怯薛”(Kesig)为皇家的护卫军,兼具皇室家事机构、质子营、干部学校及国家中央行政机构等多种功能。怯薛   共辖万人,皆由已出任千、百户的伴当之子弟以入为质子的方式充任,延续伴当与大汗之间的私属主从关系。因而,怯薛是凝聚整个贵族阶层   的重要组织。   (三)大札撒(YekeJasagh)的颁布:大札撒意即大法令,乃是成吉思汗陆续颁布,过去学者多认为大札撒是根据蒙古固有的习惯法而来   。沃尔纳得斯基(GeorgeVernadsky)则主张大札撒是成吉思汗为配合新国家需要而制定的帝国法典(Imperiallaw)⑨。此一法典要求各国对   蒙古的臣服、保障使节及商旅安全、严格规定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旨在巩固新帝国的国际、政治及社会秩序。   总之,成吉思汗将蒙古从一个松散的部族社会改组为严密的国家,并加之以钢铁般的纪律。于是全蒙古游牧民皆凝聚于其旗帜之下。其国   家组织与过去的游牧国家遂大不相同,巴菲尔德(ThomasJ.Barfield)在其所著《险恶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一书中认为:成吉思汗的政   治组织并非草原传统发展的顶点,而为其偏离⑩,确是不错。   在统一蒙古草原、建立国家后,成吉思汗于1207至1218年间又陆续招降或征服了草原北方与西方的各突厥与蒙古民族,包括北方森林地区   的吉利吉思、斡亦剌、秃马、不里牙惕、八儿忽等部。在同一期间又降服了居住于天山南北的畏兀儿国、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和楚海一带的   哈剌鲁部及叶密立(今新疆额敏河附近)一带的西辽。其中以畏兀儿之归附最为重要。畏兀儿为唐代回鹘之后裔,西迁之后,吸收了中亚的文   明,畏兀儿人成为蒙古人文化的启蒙者,蒙古文字即是采用畏兀儿字母而创制。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一) 世界征服的开启与赓续   世界征服的开启与赓续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后,又发动了对南方定居大国的战争。对定居国家的战争与对北西两面突厥、蒙古族征服之目的不同。征服后者   旨在统一所有游牧及狩猎民族,壮大进攻定居国家的力量。而进攻前者的主要目的在于掠夺财富与强征贡赋。其攻夏伐金之初既无征服的意图   ,亦无统治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在定居国家中,最先受害的是西夏。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国家,境土包括今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区,国人兼营耕牧。西夏自十一世   纪建国,曾与宋及辽、金相对峙,但自十二世纪中叶以后,国势已衰。自1205年至1226年,成吉思汗曾六次挥兵进攻西夏,这些攻击之目的除   去掠夺财富外,也有削弱攻金侧背威胁之意。1226年在西征花剌子模的归途上,以曾拒绝出兵协助西征为借口,挥军攻灭立国两百年的西夏。   金朝是中原大国,曾为蒙古诸部的上邦。十三世纪初年金朝国势亦衰,而且中原物资丰饶,自然是成吉思汗所垂涎。1211年,成吉思汗以   为报复金人曾杀害其祖先为借口,大举攻金,以后三年间,屡歼金军主力。1214年,蒙古攻金京中都(今北京)。金宣宗求和后逃往南京(今   河南开封)。1217年成吉思汗出兵西征时,留下“四杰”之首的木华黎负责经略金国。木华黎一改以前蒙军肆行杀掠、得地不守的做法。大肆   招揽反金的豪强武装,即著名的汉人世侯刘黑马、史天泽等人,为蒙古巩固了在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区的统治。但成吉思汗生前未能消灭固   守河南的金朝。   西征花剌子模(Khwarazm,即《秘史》中的“回回”)是成吉思汗一生事业的高峰,也是蒙古征服世界的重要一环。花剌子模是中亚的一   个伊斯兰教大国。十一世纪已立国,辖有前苏联中亚地区、阿富汗以及伊朗等地。   1219年,成吉思汗以花剌子模边将屠杀他所派遣的商队为理由,亲率十几万大军西征。真正的动机,除掠夺外,可能是为争夺丝路贸易的   控制权。蒙古军先后攻占不花剌(今布哈拉)及新都撒马耳干(今撒马尔罕),皆大肆屠杀。又派哲别、速不台追赶花剌子模沙摩诃末   (Muhammad),穷途末路的摩诃末死于里海中的一个岛上。其子扎阑丁(札剌勒丁,Jalalal-Din)继位后,力抗蒙古军。1221年,成吉思汗亲   自率军击溃扎阑丁军于印度河上,扎阑丁遁入印度。两年后,哲别、速不台于抄掠波斯各地后,越过太和岭(高加索山),攻入钦察(Qipchaq   )草原,于阿里吉河(今乌克兰日丹诺夫市北)战役中击溃斡罗思(Oros,即Rus,俄国)诸国王公与钦察族的联军,进掠斡罗思南境,又转攻   亦的勒河(伏尔加河)上的不里阿耳(Bulghar)国,然后挥军东返。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后,他的子孙又发动了三次征服战争,赓续了他征服世界的宏愿。   他的继承人窝阔台汗一方面于1231年发动对金朝的总攻击,三年后联合宋军,达到消灭金朝的目的,蒙古遂拥有全部中原,与南宋对峙。   另一方面又派遣两支西征大军。一支由绰尔马罕率领于1230年出发,追剿花剌子模残余势力,因而征服西亚部分地区。另一支由成吉思汗之孙   、朮赤之子拔都率领,以宿将速不台为主将,于1236年征服南俄草原上的钦察族,以后三年间又挥军北上,蹂躏斡罗思大部分国土。1241年更   进攻东欧的马札儿(匈牙利)、孛烈儿(波兰),大败孛烈儿、日耳曼及条顿武士团于列格尼茨(波兰)西部。此次战争显示欧洲重装武士全   非蒙古轻骑兵的对手。若非窝阔台汗于此时逝世,拔都不得不率军东返,蒙古军征服全欧,不无可能。   第二次征服战争是由蒙哥汗(1251至1259在位)所发动。蒙哥为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也是一位中兴之主。他一方面派遣其弟旭烈兀   远征西亚,建立对该地区的完全控制。另一方面,他在1257年亲率大军进攻四川,准备溯江而下,消灭南宋。可是,南宋在四川设置的山城防   御体系牢不可破。蒙哥汗本人于1259年死于合川钓鱼山下,未能达成其心愿。   最后一次征服战争是由元世祖忽必烈所发动。忽必烈于1260年立国中原后,他的身份不仅是蒙古大汗,也是中原帝王,攻灭南宋,一统华   夏,乃政治上所必需。蒙元军于襄、樊突破宋军防线,然后沿江东下,于1276年攻下宋都临安(今杭州)。三年后又歼灭宋朝残余势力于崖山   (今广东新会岸外),全中国遂为蒙古人所有,蒙古遂成为第一个统治全中国的游牧民族。消灭南宋后,忽必烈又对邻近及海外诸国发动一连   串远征,如两征日本(1274及1281)、南征安南与占城(1284-1285,1287-1288及1293)、屡讨缅国(1283-1287)以及远征爪哇(1293)。但   是,其中除征缅之役略有所获外,其他各战都是舟覆马仰,铩羽而归。忽必烈对外频频丧师反映蒙古帝国的扩张已达极限。一方面蒙古人征战   已七八十年,久战疲惫,不复当年锐气。另一方面,气候与地形两皆不利,征讨对象,或为丛林地区,酷热难当,或为海外岛屿,波涛阻隔,   蒙古人或难以适应气候,或难以施展骑兵长技,自然无法取胜。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一) 成功原因及影响(1)   成功原因及影响   成吉思汗为何能力克群雄,统一蒙古?他及他的继承者又为何能征服已知世界的大部分而创造历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对于这两个问题,   不少学者皆指出:无论在当时的蒙古或欧亚内地,成吉思汗皆未遭遇坚强对手。在蒙古草原之上,与成吉思汗争霸的群雄如札木合、王汗与塔   阳汗皆缺乏自身的领袖魅力与组织才能,他才能脱颖而出,统一蒙古。而在文明世界中,无论是东亚及伊斯兰教、基督教世界皆是四分五裂,   而且各国皆已衰败不堪,难挡蒙古新锐之势,以致蒙古人能利用其间之矛盾,逐个击破。   客观情势固然有利,成吉思汗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本人的性格与能力。日本学者小林高四郎借用符拉基米尔佐夫“天才的野蛮人   ”(savageofgenius)一词来刻画成吉思汗的性格。成吉思汗“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草原人”,爱酒,爱色,爱马,尤其嗜爱狩猎,“蒙古人憎   恨盗窃,讨厌欺诈,忠于主君,是游牧民族共同的性格。尊敬上天,款待客人,生活光明磊落,都是成吉思汗所具备的”。但他亦具有谨慎、   自制的一面。作为主君,他有度量,重信义。“没有度量,不守信义,只靠力量,不能创立那样伟大的军事国家”。总之,小林氏认为成吉思   汗是一理想游牧战士及草原领袖的化身。   此外,成吉思汗无疑是卓越的组织家、“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的战略家。其才能绝不限于毛泽东所说的“只识弯弓射大雕”而已。他   将松散的蒙古人——乃至所有的游牧民族——组织成号令统一、勇猛善战的铁军。作为一个统帅,他不仅是勇将,而且是智将。他能从大处着   眼,拟定战术与战略,并且善于利用间谍与外交,分化敌人。在战场之外,有如格鲁塞所指出,虽然成吉思汗终身为一文盲,他却能接受来自   文明世界的顾问,如塔塔统阿、耶律楚材及牙剌瓦赤父子等的建言,突破蒙古原有的文化局限,不仅使蒙古人由城市之破坏者转化为保护者,   而且为其征服的定居地区建立常规行政制度,并且对不同宗教与文化皆加包容,才能将其兼含游牧民族与定居民族的广大帝国置于稳定的基础   之上。   成吉思汗亦善于利用宗教力量。七世纪时,阿拉伯人的大征服主要是由伊斯兰宗教狂热所推动,蒙古征服的背后亦有一股类似的力量。蒙   古人笃信长生天为宇宙最高之主宰。成吉思汗技巧地利用萨满教,不仅使蒙古人相信他是受长生天的厚爱而统治草原,而且使他们感染宗教性   的狂热,深信蒙古民族乃是承受长生天之命,“倚仗长生天的气力”而征服世界。沃尔纳得斯基形容蒙古征服是一种“心灵的爆发”   (psychicexplosion),而成吉思汗便是这种心灵爆发的启迪者。   蒙古人不仅善于利用游牧民族固有的骑兵优势,而且能不断吸收新战法,化敌长为己长。在战场之上,蒙古人善于利用骑兵的机动力、冲   击力,造成变幻莫测的效果。英国军事学家李德-哈特(B.H.Liddel-Hart)曾说:“使用单一兵种一一骑兵一一是蒙古人不断胜利的秘密”,   “机动力为其战略及战术上的王牌”,这一说法正确指出骑兵的重要性,但将蒙古人的战无不胜完全归功于骑兵则失之于片面。骑兵利于野战   ,但遇高垒深池,长江大河便是一筹莫展。全赖骑兵难以征服定居国家。金哀宗曾检讨蒙胜金败的原因说:“北兵所以常取全胜者,恃北方之   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我实难与之敌”,这位亡国之君一语道破蒙古人常胜的奥秘,但事实上,蒙古人学习技巧的对象不限于“中国”。在   攻夏、伐金、西征的过程中,又形成一支以骑兵为核心,兼拥步、工、炮等军种的复合大军。以后伐宋期间,更建立强大水军。因此,不断适   应新情势,增加新兵种,吸收新战法,配合骑兵作战,才是蒙古人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的主要原因。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帝国的开创者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他的继承者的角色。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等大汗皆能步武其后,继续扩大帝国   的领土,并随着情势变化而改善其组织。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继承者,成吉思汗的帝国可能亦与其前的游牧帝国一样,及其开创者之身而止,   无法继续扩大。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缔造的广大帝国,统治了中国、中亚及波斯约达百年之久,而俄国更处于所谓“鞑靼”的枷锁之下近二百年,影响自然   广大而深远。关于这些影响及评价,自古迄今,争议颇多。可分统一蒙古、征服世界两方面言之。   对蒙古而言,成吉思汗是结束各部长期争战、统一草原、凝聚蒙古族群认同,并将蒙古人推上世界历史舞台的民族英雄。他统一各部、缔   造蒙古民族之功确实无可否认。但就蒙古人而言,其对外征服也是利弊兼具。征服战争固然能带来巨大财富,提高工艺水平,促进了对外贸易   的繁荣,但对平民而言,战争造成的负担远大于所获得的利益。征服所掠取的财富大都归贵族所享有,而平民却须负担长年征战所需求的人力   与物力,无数平民百姓或捐躯疆场,或世代远戍他乡,造成本土人口的严重流失。但是,尽管战争带来颇多负面影响,蒙古人长铭于心的,却   是征服世界的民族荣耀与自豪。近代以来,内蒙古的人民固然如此,即在外蒙,人民对成吉思汗的崇拜也是一股无法阻绝的暗流。自1990年后   ,这股涓涓暗流已发展为波涛澎湃的巨涛,“圣主”成吉思汗再度成为万民膜拜的民族英雄。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一) 成功原因及影响(2)   蒙古人对外征服所造成的影响可从正负两方面来说:自负面言之,古代及现代史家往往强调蒙古人杀戮之多、破坏之广,可以说历史上所   罕见,造成许多地区(包括华北、中亚、西亚及俄国)人口大减,经济逆退,文化衰落,西欧是唯一幸免的地区,以致后来能够超越亚洲而发   展出近代文明。对于蒙古入侵所造成的破坏,当时俄国人诋詈蒙古征服为“上帝的鞭笞”,西欧人称蒙古人为“来自地狱的魔鬼”。而俄国诗   人普希金(A.S.Pushkin)也有句名言:“鞑靼人与摩尔人不同,虽然征服我们,却未带来代数学,也未带来亚里士多德”,遂使俄国错失文艺   复兴的良机。至于中国,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宋代出现的近世化现象因蒙元统治而中断,造成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乃至逆退。   不过近代以来,各国史家对蒙古人的残暴也颇多原宥之辞。符拉基米尔佐夫认为成吉思汗向来为人所诟病的嗜杀问题,应从其时代背景去   判断,“即使在重大战役中,成吉思汗的残酷与嗜血并未超越当时其他民族的将领”。法国东方学者格鲁塞(RenéGrousset)的《世界征服者   》中也认为:成吉思汗征服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不是由于他本人的嗜杀,而是由于当时蒙古文化及其正义观的局限。   从正面的影响言之,甚多学者皆认为,蒙古人使欧亚内地的大部分笼罩于一政权之下,缔造所谓“蒙古和平”(PaxMongolica),对促进   东西文化、经济交流大有贡献,例如格鲁塞称赞蒙古征服“将环绕禁苑的墙垣吹倒,并将树木连根拔起,却使鲜花的种子从一花园传播到另一   花园”,其文化传播之功可与罗马人先后辉映。美国学者阿布·卢高(JanetK.AbuLugho)认为,由于蒙古帝国为商旅提供畅通安全的环境,一   个涵盖中国、伊斯兰教世界及欧洲的“世界体系”已然成形,早于欧洲人所建立的体系两百年。美国人类学家魏泽福(JackWeatherford)近年   出版的《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创造者》更主张,蒙古征服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达,加速了区域间人口、观念及科技的转移,乃至全球文化与   世界体系的发轫。欧洲则是蒙古征服的最大受益者。中国的几大发明与波斯绘画风格的西传,导致西欧“文艺复兴”的诞生。作者更强调蒙古   人所主张的贸易自由、交通开放、知识共享、世俗政治、多教共存、国际法、外交豁免的精神,构成了近代世界体系的基础。   平心而论,蒙古征服对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确实有促进之功,也间接启发了以后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乃至文艺复兴的开端。但是,有如内   地元史学者周良霄所说,促进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仅为蒙古西征的偶然结果,而不能当作评价西征的主要依据。而且,所谓“蒙古和平”为时   甚为短暂,商道的畅通在忽必烈时代即因各汗国间的内战而中断,所谓“世界体系”如曾存在,亦仅昙花一现而已。蒙古人亦未主张世俗政治   、国际法、外交豁免的精神。近代世界形成的原因甚多,“蒙古和平”仅是一项间接因素。如称成吉思汗为近代世界的创造者,不免引喻失当   ,过分夸大他和他的继承者之正面影响。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二) 《蒙古秘史》成书年代、著…   《蒙古秘史》成书年代、著者及书名   《蒙古秘史》是一部充满迷思的书。即使撰成年代、著者乃至书名都是难解的谜团。对于这些问题,中外学者一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秘史》原书是以畏兀儿字蒙古文写成,明初以汉文译写而传世。原书成书年代的各种说法都是来自《秘史》第282节,亦即全书跋文的记   载:   会聚在一起举行了极为隆重盛大的最高国事会议后,鼠儿年七月,帐殿群驻扎在客鲁涟河的阔迭额·阿剌勒的朵罗安·孛勒答黑与失勒斤   扯克两山之间时,写毕〔此书〕。   争议的由来主要因为学者对跋文中所说“鼠儿年”的不同认知。按鼠儿年即十二地支之子年。对于这一子年,学者有1228年戊子、1252年   壬子、1264年甲子、1276年丙子、甚至1324甲子等年的不同说法。以上各说皆各有理由,但其中只有1228年戊子说符合引文中所说的事件及其   举行的地点,即在阔迭额·阿剌勒(一作曲雕阿阑)举行大聚会(也可·忽邻勒台,即讨论国是的宗亲大会)云。因此,内蒙古学者亦邻真、   甄金、澳洲学者罗依果(IgordeRachewiltz)等人都主张:修成《秘史》的鼠儿年即1128年,因为此年即成吉思汗逝世之次年,蒙古皇族在阔   迭额·阿剌勒举行了大聚会,历时一年之久,而于次年选出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为其继承人。但当时修成的《秘史》仅涵盖第268节以前各节   ,即成吉思汗的先世及其一生的部分。至于第269至281节有关窝阔台的部分,则续成于元宪宗蒙哥汗时代至世祖忽必烈初年,亦即大汗之位已   由窝阔台系转移至幼子拖雷系之后,因而不仅在窝阔台的部分,即使在成吉思汗的部分,都增添了一些不利于窝阔台系而有助于拖雷系建立统   治合法性的数据。在明初重新编写《秘史》时,将原应在268节之后的跋文移置于全书之末。   至于《秘史》的原著者为谁,学者间亦多歧见。创制蒙古文的塔塔统阿、成吉思汗义弟、大断事官失吉·忽都忽、必阇赤长怯烈哥及薛彻   兀儿,乃至窝阔台时代担任“中书令”的汉化契丹人耶律楚材等,都曾被指认为原著者。这种指认都是依据诸人之职位及功能而作出的推论。   有如亦邻真所说:“企图找出《秘史》的作者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没有任何史料线索。……《秘史》是由一批耆老们回忆和口述,必阇赤们记   录、整理和加工的产物。当时蒙古人,文化还没有发展到由一个人独自撰史的水平”。换言之,《秘史》不是成于一人之手,而是宫廷中必阇   赤根据耆老追忆所做记录而写成的集体创作。   忽必烈立国中原后,仿照汉制设置翰林国史院纂修国史。《秘史》原书成为太祖成吉思汗及太宗窝阔台汗两朝《实录》的主要史源,但翰   林院臣删去其中不可信的部分,并以中原史料加以补充。传世的《圣武亲征录》便是根据这两朝实录的初稿而撰写。《实录》的初稿又译为蒙   古文,以金字书写,称为《金册》(AltanDebter),颁给各宗王收藏,波斯拉施特(Rashidal-Din)的名著《史集》(JamialTawarikh)中的   《成吉思汗纪》,便是主要依据《金册》。而明初所修《元史·太祖纪》则是根据《太祖实录》。因而,《亲征录》《史集》及《元史》中相   关部分与《秘史》皆有关联。   《秘史》原来应无正式书名,仅简称之为“脱察安(脱卜赤颜)”,即历史之意。因为此书为仅供皇室成员阅读的家史,故无命名之必要   。明初汉译时所采用的汉文名称为《元朝秘史》。这一名称为以后明清学者所沿用。但在汉文书名之下原注“忙豁仑·纽察·脱察安”,即蒙   文Mongqol-unniuchatobcha‘an之音译,意即“蒙古秘史”。但无论《元朝秘史》或《蒙古秘史》,皆是明初人所加。综览全书所叙主要仅为   成吉思汗及窝阔台二汗的历史,其时蒙古的国号为大蒙古国,更未采用元朝的国号,故宜称之为《蒙古秘史》,而非《元朝秘史》。又有不少   学者以此书第一节第一句之“Chinggisqa’an-uhuja‘ur”(成吉思汗之家世)作为本书之原名。但此名仅能涵盖叙述成吉思汗祖先的部分(   第1至68节),应非全书的名称。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二) 明初汉译之目的与经过   明初汉译之目的与经过   明初以汉文译写此书旨在提供一部蒙语教本。当时明廷与退居漠北的蒙古人连年征战,交涉频繁,迫切需求通晓蒙语的交涉人员,因而需   要编写各级蒙语教科书。据《明实录·太祖实录》记载:   洪武十五年(1382)春正月丙戌,命翰林院侍讲火源洁等编类《华夷译语》,上以前元素无文字,发号施令,但借高昌(畏兀儿)之书,   制为蒙古字,以通天下之言。至是,乃命火源洁与编修马沙亦黑等,以华言译其语。凡天文、地理、人事、物类、服食、器用,靡不具载。复   取《元秘史》参考,纽切其音,以谐其声音。既成,诏刊行之。自是,使臣往返朔漠,皆能通达其情。   由此记载看来,《秘史》的译写是与《华夷译语》同步进行的,都是作为交涉人员的蒙语教材。《译语》为一初学课本,而《秘史》则为   包含历史、文学和语言的高级读物。《译语》系刊行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或其后不久,《秘史》的情形应该相同。   明初完成的译写本《秘史》的正文,是将原畏兀儿字蒙古文逐字用汉字音写(通称音译),在正文旁边则注有其汉语意义(即旁译),每   一段落(即节)之后有低行小字简略汉译(即总译),故每一段落都是由音译、旁译和总译三个部分所组成。全书共分十二卷(正集十卷、续   集二卷),282节。卷和节皆是明初编译者任意为之,各卷、节长短不一,在内容上亦无理路可寻。明成祖时所编《永乐大典》收入此书,却分   为十五卷,亦有282节。故今传世之《秘史》虽有十二卷及十五卷本之分,但内容并无不同。通行之四部丛刊本即是根据明刊十二卷本。   畏兀儿字蒙文原本虽已失传,但成书于十七、十八世纪的罗卜桑·丹津(Lubsangdanjin)的《黄金史》(AltanTobchi)收录了《秘史》   原文相当大的部分。虽然《黄金史》移录《秘史》各节往往并非全文,且有错误,但后世学者根据汉字译写本重构《秘史》时,必须参考《黄   金史》中的引文。   内容与主旨   为使读者了解《秘史》的主要内容及主旨,现以十二卷本为根据,简介全书如次;除前引第282节的跋文外,依内容,全书可分为三部分:   (一)前史:所叙为成吉思汗的先世,从图腾始祖孛儿帖赤那(苍狼)亦即成吉思汗二十二世祖起至其父也速该止,大约经历五百多年。   内容包括世系及重点人物的 事迹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平安创建事迹材料优秀班集体事迹材料工会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优秀教师事迹300字 。旨在证明成吉思汗家世不凡,绵延不绝。此一部分系将神话传说、口述故事及历史记事整理、糅合而成。   (二)主体:系本书之主体,叙述成吉思汗一生的历史。此一部分又可分为以下各部:   1.少年时代:叙述成吉思汗出生至结婚间的事迹,着重叙述其早年所历艰辛。   2.缔结盟友:叙述成吉思汗为改善自身处境,与王汗及札木合结盟及与札木合之分手。   3.渐成大器:叙述成吉思汗收容各部头目、被推选为蒙古本部之汗及初步建立政治、军事组织、击败札木合与消灭泰亦赤乌(惕)部。   4.击败王汗:叙述成吉思汗从与王汗友好至消灭后者。   5.征服乃蛮:叙述成吉思汗攻灭西蒙古强大之乃蛮部及擒获宿敌札木合,统一全蒙古的经过。   6.建立国家、奠定制度:叙述成吉思汗建立国家、分封功臣,与扩大怯薛组织,奠定国家规模。   7.征讨西方畏兀儿及北方林木中百姓。   8.征伐金国、西夏与中亚回回(花剌子模)。   9.攻灭西夏与成吉思汗病死。   (三)续文:卷续二第269节至281节,仅十三节,叙述窝阔台汗即位后之事业,包括消灭金朝、遣军西征、建立驿站、改定赋税及其检讨   自己的四功、四过,但未提及其死亡。有关窝阔台汗时代之叙事较其父远为简单而零碎。   由上述可知,《秘史》是一部蒙古国的创立史,也是其统治家族一一黄金氏族的崛兴史。有如蒙古史学家比拉(Sh.Bira)指出:贯串全书   的中心思想是成吉思汗结束各部落长期间不休争战,创造统一国家,而为全民带来福祉。因此本书的主体是描述在当时部族相互对立的蒙古社   会中,成吉思汗及其辅佐如何以高度的政治技巧,克服无数困难,赢得无上霸权、统一全蒙古。这一目标的达成,一方面是由于他本人的天生   君主魅力,一方面由于其伴当与臣民对他的忠心奉仕,更重要的是长生天的护佑。有如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后在其圣旨中所说:“如今依靠长   生天的气力,天地的佑护,平定了全国百姓,都归朕独自统治”(第224节)。以后,他的征服世界,不过为其统一蒙古的扩大,仍是倚恃“长   生天的气力”,而窝阔台所作所为不过其父事业的延续。天命所在,结束争战,统一蒙古,确立了黄金氏族统治的正当性,而以此教导家族子   孙便是撰著此书的目的所在。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二) 史学、文学、语言价值   史学、文学、语言价值   《秘史》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部以自己的文字与观点撰写的历史著作,在史学、文学、语言等方面皆具有重大价值。   从史学方面言之,过去游牧民族多缺少文字,其历史多仰赖中原汉族记载而流传后世。突厥及回鹘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却只留下若干篇   碑铭,而无历史著作传世。契丹人肇建的辽朝、女真人缔造的金朝虽有自己的文字,也留下不少历史著作,但皆是以汉文写成,而且遵循汉族   的史学传统。蒙古人在成吉思汗建国前不久始有文字,却留下这样一部皇皇巨著。此事本身便有甚大意义。   姚从吾教授认为:《秘史》是成吉思汗的一部实录,也是一部很难得的元朝开国初期的直接史料。而且大部分是“当事人自述甘苦”,所   以生动亲切。《秘史》中叙述成吉思汗一生事迹,亲切细密,富于草原风味,不但是描写游牧英雄生活的珍品,也是汉地帝王的传记中所没有   的。虽然在汉文的《元史·太祖纪》《圣武亲征录》及波斯史家志费尼(AtaMalikJuvaini)的《世界征服者史》及拉施特的《史集》,对成吉   思汗与窝阔台汗两朝的历史亦颇多记载,但皆不及《秘史》相关记载的生动与真切,有如罗意果所指出:《秘史》为汉文与波斯文的相关记载   “增添了肌肉与灵魂”,因为《秘史》是出于圈内人所撰写,而不像中原与波斯史家那样的隔膜。   《秘史》不仅是蒙古早期政治史的重要史料,也是古代游牧社会研究的泉源。此书记载充分反映游牧经济的生产活动与方式、社会组织发   展、社会习俗、风俗人情等。符拉基米尔佐夫的经典之作《蒙古社会制度史》,主要便是根据《秘史》而写成。   但是,作为一部历史,《秘史》亦有其局限。第一,从史源来说,《秘史》的撰写虽有部分系根据文字记录,但大部分皆是根据难以查考   的神话传说、口传故事而撰写。第二,撰写此书的宫廷必阇赤缺少时间观念与史学训练,对于繁杂的史实难以驾驭,以致书中年代与史实的错   误甚多。虽然此书的架构为一编年史,但仅自1201年以后的记载始以十二生肖纪年,以前年代则无可稽考。即使1201年以后的纪年也不尽可靠   。第三,作为孛尔只斤氏的家族勃兴史,书中显然过分突出了成吉思汗及其伴当的优点、夸大了其竞争者(如王汗、札木合)的缺失,态度有   失客观。第四,续文部分,是在窝阔台、拖雷两系执政者干预下反复修订的产物,难免有扭曲之处。基于这些局限,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秘史   》不具史学价值。这种贬抑不免过于极端,但在运用《秘史》时,确须参考汉文与波斯文相关史料以求平衡。   在蒙古史学史上,《秘史》不仅前无古人,也是后无来者。《秘史》所反映的,主要是北亚游牧民族固有的萨满教世界观。十七八世纪的   重要史著《黄金史》、萨囊彻辰《蒙古源流》(Erdeni-yintobchi)等,已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采取了佛教史观。只有《秘史》所反映的是   蒙古人固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   比拉为《秘史》在蒙古史学史上定位说:“这部史籍证明,蒙古史学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由于它产生于典型的游牧环境,不受任何外国   史学史和学派的影响,而具有独特的民族性。”   《秘史》也是游牧民族文学史上珍贵的瑰宝。全书系以韵文及散文连缀而成,共有165篇韵文。每卷少则有七篇,多则有二十四篇韵文。全   书三分之一为首音押韵的诗篇。这些韵文很多都是史诗,也有格言、令赞歌、训诫、誓言等,原来多是说书人演唱的材料。英国诗人兼《秘史   》译者韦利(ArthurWaley)认为,《秘史》中根据说书人材料而来的部分是世界上最生动的文学作品。有的学者主张《秘史》全书是一部英雄   史诗(heroicepic),另外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秘史》是一部虚构的历史小说。罗意果则主张《秘史》是一部史诗编年史(epicchronical),   不能因其文学价值而否定其史学价值。文、史不分原是人类各社会发展中早期的共同现象。十三世纪初年的蒙古人正处于这样的阶段。   《秘史》也是重构古代蒙古语文的主要根据。在《秘史》之外,元代虽有些或长或短的蒙文文献传世,但这些文献皆是译自汉文或藏文。   唯有《秘史》是以蒙古语思维、以蒙古文撰写。语法与风格上不带非蒙古色彩。书中存有大量古代蒙古语音、词汇与语法数据,不见于他处。   而明代以汉字译写《秘史》的翰林院官员采用了一套严整的符号体系,能够正确的标示出原来蒙古文字的语音与语法。现代学者根据《秘史》   的音译不仅重构《秘史》的文本,而且重建古代蒙古语文。   世界征服者实录: 蒙古秘史(二) 秘史学的发展   秘史学的发展   由于《秘史》的重要性,一个多世纪来,各国学者竞相研究,相关著作层出不穷,已蔚然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术领域,即“秘史学”。所   谓秘史学,包括《秘史》的复原、翻译、注释、汉字音写本的流传与校刊,以及《秘史》中史事及人物的考证等方面。因限于篇幅,以下仅能   择要言之。   在中国,明代及清代前期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秘史》的重要性,将其总译收入各种著作之中。但真正开始研究《秘史》已在清朝季年,   李文田、施世杰、高宝铨、沈曾植、丁谦等人,皆有相关著作问世,或注释全书,或考证地名,各有创获,但因不谙蒙文,成就均有局限。民   国前期陈垣所著《元秘史译音用字考》旨在探讨明初译写《秘史》时所用汉字的规律,指出用以转写蒙古语的汉字,不仅用以标音,而且是尽   量用意义相近之字,对学者复原《秘史》畏兀儿字本颇有帮助。   1949年以后,两岸学人更开启《秘史》的复原与译注工作。台湾方面,姚从吾、札奇斯钦教授于1960至1962年间在台大《文史哲学报》连   载的《汉字蒙音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是中文中较早而较为完善的《秘史》译注本。此文后经札奇教授修正后,于1979年正式出版成书。内   地方面,“文革”以前仅有谢再善的译本(1951)。改革开放以后,有关《秘史》论著的出版络绎不绝。如道润梯步《新译简注〈蒙古秘史〉   》(1980),巴雅尔《蒙古秘史》(全三册,1980)一书并列汉字原文、古式蒙古文之重构及近代蒙古文之译文,亦邻真《蒙古秘史:畏兀体   蒙古文复原》(1987)系以畏兀字蒙古文复原《秘史》。余大钧译注之《蒙古秘史》译文正确流畅,注释繁简适度。而外蒙古则早在二十世纪   四十年代便有策·达木丁苏隆(C.Damdinsuren)以传统蒙古文编译的《蒙古秘史》问世,该书有谢再善的中译本(1956)。   日本、西方对《秘史》的复原与译注工作起步甚早,而在西方又以俄国为最早。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东正教北京宣教团僧正卡法罗夫   (P.I.Kafarov,1817-1878)及蒙古语文学者波兹德涅耶夫(A.M.Pozdneev,1851-1920)便相继发表了《秘史》汉文总译的俄文译本。开启了   西方《秘史》研究的大门。另一俄国蒙古语文学者柯津(S.A.Kozin,1879-1956)则在1941年出版了根据重构蒙文原文的俄译本。在西欧各国   中,德国蒙古学汉学大师海尼士(E.Haenisch)则在1935至1941年间出版了《秘史》的拉丁字音译、德译及词汇。法国东方学大师伯希和   (PaulPelliot,1878-1945)亦长年从事《秘史》研究,可惜生前未能竣功,1949年出版的法文译本仅含第一至六卷,令人惋叹。   在英语世界中,以英国名汉学家韦利于1963年出版的《蒙古秘史及其他》为最早,流传甚广,但,系根据汉文本总译而英译,学术意义不   大。其实,柯立夫(F.W.Cleaves)教授的英译《秘史》于1957年即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制版待梓,但柯教授为人极有古意,由于书中若干意见与   其畏友洪业(煨莲)相左,此书于洪氏逝世后,始在1982年问世。柯教授此书不仅在文法及句法结构上尽量忠实于蒙文原文,而且为配合古代   蒙文风格,译文采用了旧版《圣经》的古体英文,颇为深奥,故不易为一般读者所了解。而且原定之第二卷注释部分亦未完成。虽然如此,罗   意果认为,此书具有甚大重要性,亦可视为现在及将来所有译本之基础。与柯氏译本相对,罗意果于2006年出版的《蒙古秘史·十三世纪史诗   编年史》(二巨册),则旨在提供一正确而流畅之英文译本。衡量此书内容,罗氏显然已达成其目的。无论译文及注释皆已广泛吸纳前人成果   ,因而是目前最为完备的译注本。   日本的《秘史》研究开始于明治末年,那珂通世(1851-1908)《成吉思汗实录》出版于1907年。此书以日本文言文翻译《秘史》全书,注   释丰富,开日本蒙古研究及秘史学的先河。精于蒙古语文的白鸟库吉(1865-1942)所著《音译蒙文元朝秘史》出版于1943年。此书系以拉丁字   重构此书的蒙文文本。此后又有小林高四郎、村上正二以及小泽重男的《蒙古秘史全释》与《续考
本文档为【蒙古秘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438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3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9-29
浏览量: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