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

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

举报
开通vip

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 2009年第1期 明清小说研究 总第91期TheJournalofMing-QingFictionStudies NO,1,2009 General,NO,l 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 I◆I|114I|11411I|411ll●I|114IIl◆I|IL4HII|4||114l|11411114l|114|1114IlIt4I|114川l◆l|114I|114I|114川『◆I|114,⋯I●¨¨,ikI|114l|114|111411114⋯◆1|114l ·吴刚· 摘要我国东北满族、...

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
2009年第1期 明清小说研究 总第91期TheJournalofMing-QingFictionStudies NO,1,2009 General,NO,l 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 I◆I|114I|11411I|411ll●I|114IIl◆I|IL4HII|4||114l|11411114l|114|1114IlIt4I|114川l◆l|114I|114I|114川『◆I|114,⋯I●¨¨,ikI|114l|114|111411114⋯◆1|114l ·吴刚· 摘要我国东北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的文学与汉文学交流较 为密切,其叙事诗即说唱文学大部分来源于明清小说。这说明汉族与 少数民族密不可分,文学上形成了融合的局面。本文以“明清小说在 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为题,从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传播 变化的角度加以探讨。 关键词 明清小说 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传播 笔者在搜集北方“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时,找到了满族、达 斡尔族、锡伯族和蒙古族的作品,这说明这几个民族的文学与汉文学交 流较密切。其中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是东北民族,其叙事诗即说唱 文学大部分来源于明清小说。本文以“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 文学中的传播”为题,加以探讨。 一、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形式 汉族题材在北方少数民族叙事诗中往往借助说唱文学的形式流 传,这些说唱文学有达斡尔族“乌钦”(也称“乌春”)、锡伯族“乌春”与 “朱仑呼兰弼”、满族“读、唱调”与“子弟书”等。达斡尔族“乌钦”和锡 伯族“乌春”,皆来源于满族的“UCUH”(乌春),是满语音译过来的。由 此看来,他们受同一地域的满族文化影响很深。 达斡尔族“乌钦”即叙事诗,文本形式为韵文或散韵相问,演唱形 式为说和唱、又说又唱、似说似唱。题材内容比较广泛,篇幅有长有短, ·48· 万方数据 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人物塑造,叙事中夹杂着抒情。一般分 民间“乌钦”和文人“乌钦”。民间“乌钦”是民间艺人即兴创作并在民 间传唱的作品,比如《少郎和岱夫》民间有六种异本流传;文人“乌钦” 是诗人创作在民间传唱的作品,目前发现最早的是清代呼伦贝尔八旗 左领敖拉·昌兴的《巡察额尔古纳河和格尔必齐河》,该诗创作于咸丰 元年即1851年。诗人敖拉·昌兴还用满文将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今古奇观》以及元杂剧《西厢记》等改编成“乌钦”。 锡伯族“乌春”著名的有《萨满乌春》《乌辛乌春》等。著名的还有 反映三国故事的长诗《墨尔依尔哈》、《索丽依尔哈》和《赵子龙营救阿 斗》等,它们来源于古典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此外,锡伯文的《水浒 传》《西游记》《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等也在民间流传,不过“其中 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有的人甚至能够 整章整回的背诵出来。”④可见汉文化在锡伯族中的影响之深。锡伯族 的说唱文学还有一种形式是“朱仑呼兰弼”,一般译为“念说”。“朱 仑”是大型小说,多半指章回小说;“呼兰弼”是“念”或“读”的意思,但 这不是一般的“念”或“读”,它属于集体活动,一般在冬季农闲时,四方 之人齐聚某个人家,一人读,大家听;读的语气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吟咏 曲调,音调高昂,感情浓厚,引人人胜。在民间会吟诵“朱仑”的人,到 处可以找到,于是锡伯文的古典小说在百姓中流传开来。 无独有偶,满族也出现了“读、唱调”的说唱形式。《薛仁贵征东》 是王庆丰先生1964年到瑷珲调查满语时采录的,它分“读(念)书调” 和“歌唱调”。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几本满族民间文学书籍中没有看 到这种文艺形式,但它确实存在于民间。看起来,它和锡伯族的“朱仑 呼兰弼”形式相同,只是没有更明确的称呼,可见这两个民族的说唱文 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子弟书”是满族的文艺形式,它大约产生于十八 世纪后期留,是一种新的鼓词,“只有唱词,没有说白,配合鼓板三弦演 唱”@。“子弟书”的创制者足“名门与巨族”的“八旗子弟”。《清稗类 钞》音乐类“子弟书条”称:“京师有子弟书,为八旗子弟所创。”《都市 丛谈》“八角鼓条”称:“演者多是贵胄皇族,故称子弟。”“子弟书”多取 ·49· 万方数据 材于明清小说和元杂剧。如取材于《红楼梦》的作品《露泪缘》《一入荣 国府》《芙蓉诔》等;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作品《长 坂坡》《杨志卖刀》《借芭蕉扇》等;取材于《聊斋志异》《金瓶梅》《隋唐 演义》的作品《胭脂传》《春梅游旧家池馆》《洲西坡》等;取材于“三言” 的作品《三难新郎》《蝴蝶梦》《青楼遗恨》等。其他还有取材于关汉卿 杂剧《窦娥冤》的作品《斩窦娥》;取材于王实甫《西厢记》的作品《莺莺 看榜》;取材于洪升《长生殿》的作品《鹊桥密誓》《忆真妃》等。在谈到 取材于明清小说、元杂剧的“子弟书”意义时,著名戏曲研究专家赵景 深先生说:“子弟书虽然大多以中国明清小说、戏曲为题材,但它究竟 不是小说、戏曲,而是叙事诗。中国叙事诗过去著名的只有《孔雀东南 飞》和《木兰诗》,现在子弟书这类叙事诗却是大量的,其中好多篇杰作 并不比《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逊色。”④这说明“子弟书”的出现,丰 富了中国叙事诗。 二、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内容 1、历史演义题材的流传 北方民族尚勇,广泛流传着汉族历史演义题材的说唱文学,如达斡 尔族《赵云赞》,满族《薛仁贵征东》,锡伯族《三国之歌》。 《赵云赞》是敖拉·昌兴用满文拼写的达斡尔语、按照达斡尔族诗 歌规律和特点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全诗共240行。该诗创作年代大约 在十九世纪中期。诗歌创作出后,很快在各地达斡尔族群众中流传开 来,深受达斡尔族人民的喜爱。他们称其为“yalangurungniucun”,即 “三国乌钦”的意思,实际是唱颂赵云的诗,并非是整个“三国演义”,只 不过,在达斡尔族中它是个约定俗成的称呼。《赵云赞》里面的故事情 节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 救主”的后半部分再创作的。当时曹操大军来袭,刘备带领百姓渡江, 赵云大战长坂坡,救出阿斗。这一场血战,杀出了赵云的威名。在《赵 云赞》中,赵云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性格稳重、 平和,是个忠君护幼、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赵云为什么深受达斡尔族 的欢迎?从达斡尔族历史上看,他们从黑龙江北岸迁移过来,在清朝的 ·50· 万方数据 统治下,逐渐接受了正统思想,《赵云赞》正反映了达斡尔人的这种民 族心理。 满族的说唱文学“读、唱调”《薛仁贵征东》,来源于古典章回小说 《薛仁贵征东》,弥足珍贵,不易再得。古典章回小说《薛仁贵征东》共 五十五回,满族“读、唱调”《薛仁贵征东》出自第四十五回《卖弓箭仁贵 巧计逞才能二周归唐》、第四十六回《猩猩胆飞砧伤唐将红幔幔中戟 失摩天》、第四十七回《宝石基采金进贡扶余国借兵围城》。这部分满 族“读、唱调”《薛仁贵征东》与古代章回小说《薛仁贵征东》第四十五 回至第四十七回内容、情节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压缩了内容,少了每一 回的前后诗句,且一部分是“读(念)书调”,一部分是“歌唱调”。这是 一种用唱书的调子来传播文化的形式,语言精练、合辙压韵、朗朗上口, 在农耕休闲时节广为传唱。“在操作时,往往选择一位文化水平高、学 识渊博的长者来担当。他用一种波浪起伏的旋律和高亢而又十分动听 的乐曲通过演唱者把人们很轻松地带入故事的海洋,似看电影一样沉 浸在故事之中,使人们欣赏到人间最美的东西⋯⋯”@可见,它深受满 族老百姓的欢迎。 《三国之歌》是锡伯族的民间叙事长诗,也称《颂关公单刀赴会》, 它是锡伯族艺人根据《三国志》《三国演义》等改编说唱的,全诗300余 行,主要描绘了关羽单刀赴会的情节。长诗对原故事取舍得当,概括力 强。《三国之歌》在锡伯族民间流传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锡伯人民尤 为喜欢的一篇叙事诗。当年,锡伯族从东北迁到西部边疆的时候,就一 直带着《三国演义》,并把它翻译成锡伯文,在戍守边疆余暇时,常常传 唱。可以说,三国故事在锡伯族中家喻户晓,流传深广。对忠义的关 羽、智慧的诸葛亮、勇猛的张飞、奸诈的曹操等人物无人不知,对刘关张 桃园三结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赵云万马军中 七进七出救阿斗等故事无人不晓。三国故事不仅可以当故事听,而且 在抵御外国侵略、平息内乱的时候,还把它当兵书来用,得到许多奇谋 妙计,战胜了敌人。在传唱过程中,锡伯族艺人进一步加工,用锡伯族 的曲调,自编自唱,这就是锡伯族的“乌春”。各个时期的民间艺人不 ·5】· 万方数据 断丰富内容,润色语言,在长年的传唱中,凝结了他们的聪明和智慧,融 入了他们的追求和希望。当然,在抄写过程中,也离不开文人的加工, 这让《三国之歌》更有文采。在民间传唱过程中,《三国之歌》并不是一 种版本,比如以《荞麦花》题目出现的就有几种。此外,还有《长板坡》 《过五关》《探小乔周瑜》等@。 2、爱情题材的流传 《莺莺传》是敖拉·昌兴根据王实甫的《西厢记》,按照达斡尔族诗 歌特点和规律再创作的叙事诗,与元稹的《莺莺传》没有直接关系。全 篇叙事性很强,在叙事中夹有抒情成分。曲调平稳低沉,是吟诵性的。 听者主要是品味其内容和优美的诗句。《莺莺传》与原作相比,内容、 情节虽有减少,但作者紧紧抓住主要内容,讲述了张生和相国小姐崔莺 莺的爱情故事:他们在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封建势力的阻挠,争取到幸 福的婚姻。诗中保留了曲折的情节,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具有了喜剧色 彩。诗中对主人公的命运寄予同情,矛头直指封建势力和婚姻包办制 度,这在达斡尔族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百年长恨》是敖拉·昌兴根据《今古奇观》第三十五卷“王娇鸾百 年长恨”中的绝命诗再创作的叙事诗。《百年长恨》是后来编者加的标 题,艺人都称为“gia0lanucun”,“giaolan”是“娇鸾”的意思,“giaolan ucun”即“娇鸾乌钦”。这首诗主要是以王娇鸾的口气控诉了欺骗她的 张廷章,有力地鞭挞了爱情的背叛者。全诗对忠贞不渝的王娇鸾给予 了同情。整个长诗内容情节曲折复杂,变化多样,王娇鸾的人物形象多 姿多彩,丰富生动,凡是听到这首诗的听众无不为之流泪。达斡尔族民 间艺人都会说唱《百年长恨》,如内蒙占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著名 民间艺人义和、孟佩永等人,一唱“乌钦”必唱娇鸾、赵云等。 三、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变化 l、从题材看,可以说影响广泛。田野调查得来的材料说明,同是 “三国”题材,在达斡尔族、锡伯族、满族中都有流传。达斡尔族和锡伯 族,“三国”题材还有不同版本流传。在锡伯族当中,“三国”题材的各 个英雄人物都有“乌春”流传。汉族历史演义题材和爱情题材,在少数 ·52· 万方数据 民族说唱文学中流传比较广泛。历史演义题材的流传,说明这些少数 民族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对儒家忠义观念的接受;爱情题材的流传,说 明这些少数民族对自由爱情的歌颂与向往。 2、从说唱者看,一部分为民间集体创作,如锡伯族的《三国之歌》, 民间艺人百年传唱,这是真正的民间叙事诗。语言优美,情节生动,人 物形象鲜明,有较强的教化功能。另一部分是文人再创作,比如达斡尔 族的《赵云赞》《莺莺传》《百年长恨》,这是清代达斡尔族诗人敖拉· 昌兴的作品。据其后代说,他精通满、汉、蒙各种文字,熟悉古代诗人, 掌握古籍、典故,用满文字母拼写达斡尔语创作了许多“乌钦”。 3、从形式上看,韵文有谐声现象。 比如达斡尔族的(《zhaoyunniucun》(《赵云的乌钦》)(节选): Jing—xangaoliwairtewuor 景山山快到 Jekii aniergarsan 难听 动静 出来了 Negeeldeewuhualegkuiqeejii 追赶 的 贼兵 来到 Neigenbesleejiihaasan 四面 围住 挡 Horqijujiwuhoorond 回头 看 之际 Hoirkatanniiaildsan 两个 夫人 丢了 Erij ul olwuud 找 不 到之故 Esruwubaataadwarsan 对面 贼兵中 进入 这首《赵云的乌钦》即《赵云赞》中,每两行第一个词的声母分别是 ·53· 万方数据 “J、N、H、E”,这是一种谐声现象,这种谐声方式使诗歌达到一种音乐 美,朗朗上口。对于“谐声”,在整个阿尔泰语系民族中,是普遍存在的 现象。可以说,这是民族诗歌的一大特色。 4、从内容上看,这些作品有人物,有情节,都在演绎一段故事,首尾 圆合。这些民间长诗情节比较曲折,矛盾展开有序,人物命运随情节波 浪起伏,动人心弦;讲究艺术手法,形式比较完美。一般来说,汉族题材 在少数民族叙事诗中,基本内容虽然没有改变,但情节变了,情节的改 变是普遍的,我们列举的这些作品也不例外。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 诗为少数民族引入了丰富的汉文化,把儒家的仁政思想、伦理道德观 念,传播到了少数民族当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作品流传的途径主要是经过少数民族艺人的传唱,当然,此前 必然要经过懂得汉文的少数民族有识之士或懂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 汉族有识之士的翻译。因此说,翻译是第一条途径。翻译后,作品经过 处理,体裁发生了变化,原来是小说,到少数民族中则变成了说唱文学。 ’ 结 语 从古至今,我国汉族与少数民族密不可分。文化上,形成了水乳交 融的局面,这在文学上也有所反映,本文“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 唱文学中的传播”就是一例。此外,各民族的说唱文学之间也相互影 响。达斡尔族、锡伯族、满族的说唱文学都有“ucun”(乌春),在名称上 有着相同或发音近似的现象。这是由于这些民族在黑龙江流域有着共 同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活紧密相联,语言都属阿尔泰语系,满族、锡伯族 属于满一通古斯语族的民族,达斡尔族虽属蒙古语族,但其生活在草 原、森林、江河三位一体的环境中,与满族、锡伯族等满一通古斯语族的 民族交往密切,因此,他们的说唱文学称呼近似。这就说明,任何一个 民族文学的发展都脱离不开它周围的民族。这三个民族的说唱文学在 吸收汉文学的同时,存在着彼此交融。 在东北其他民族中,至今还没有发现传统的“汉族题材少数民族 叙事诗”,这是因为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边疆地区,地理环境相对于中 原要恶劣,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还有,历史上信息流通速度慢,少数 ·54· 万方数据 民族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一些民族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阶段,比如 鄂伦春族在解放前,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一部分鄂温克人还习惯于山 上的狩猎生活,这都制约了与汉文化的交流。因此,这些民族的文学与 中原汉文学也就缺乏了交流。 本文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 疆史地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中心”子 项目“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搜集整理”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9850200300102 注: ①忠录《锡伯族文学概况》,见《锡伯族文学历史论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史研究室1981年版,第141页。 ②关于子弟书产生的年代,有资料说“辛亥夏,旋都门,得闻所谓子弟书者”, “辛亥”为乾隆五十六年即1791年,此年该是“子弟书”产生的年代。 ③见《满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问题五种丛书》辽宁省编辑委员会编,辽宁 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④赵景深《子弟书丛钞》序言,关德栋、周中明编《子弟书丛钞》,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4年版,第2页。 ⑤王庆丰《满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⑥参见忠录、善吉整理《三国之歌》前言,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l-8 页。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责任编辑:王长友 ·55· 万方数据
本文档为【明清小说在东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中的传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1816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7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09-12-11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