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与评分标准16开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与评分标准16开

举报
开通vip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与评分标准16开 ww w. zg js ks .c om ww w. zg js ks .c om 第 1页 共 8 页 2013 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课外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意愿以及校内外具 备的条件来灵活确定,这体现了课外活动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2.【答案】D。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 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与评分标准16开
ww w. zg js ks .c om ww w. zg js ks .c om 第 1页 共 8 页 2013 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答案】D。解析:课外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意愿以及校内外具 备的条件来灵活确定,这体现了课外活动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2.【答案】D。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 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 技能技巧的方法。数学课的测量练习就是一种典型的实习作业法。 3.【答案】B。解析:教育行动研究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通常指教师) 进行,目的在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 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 4.【答案】B。解析:狼孩错过了行走、语言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后来的教育 中很难再弥补,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 5.【答案】A。解析: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在进 行思维运算时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无法摆脱对具体事物和经验的依赖;而进入形 式运算阶段之后,则能摆脱具体事物和经验。 6.【答案】B。解析:融合课程是将有关学科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融合之后原来 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 7.【答案】A。解析: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 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 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8.【答案】C。解析:教务行政管理是指教导处的具体业务工作,主要有招生、编班、 排课表、学籍管理与成绩统计、管理图书仪器和编制教务表册等。 9.【答案】D。解析:画示意图是为了形成对题目的表征。 10.【答案】C。解析:“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意思是说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 强调在学习中不要眼高手低,而要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较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体 到动作技能学习中,强调的是练习的重要性。 11.【答案】C。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ww w. zg js ks .c om 第 2页 共 8 页 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12. 【答案】A。解析:布鲁巴奇提出四种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 流讨论、行动研究。教学日志就是写反思日记的一种形式。 13.【答案】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 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 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如果群体的平均水平较低,就是题干中所说的“矮 子里找高个”,如果群体水平普遍提高,评价基准也相对提升,就是题干中所说的“水 涨船高”。 14.【答案】B。解析: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重 复性地背乘法口诀表使人的思维形成定势,因此在问题顺序发生改变时人们一时间往 往反应不出来。 15.【答案】D。解析:割伤不适合用冷敷的方法。 1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复式教学的概念。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其两个 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年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 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7.【答案】A。解析:循序渐进的“序”,包括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 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 18.【答案】C。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 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气质类型特点。胆汁质的人感受性较弱,耐受性、 敏捷性、可塑性均强,神经过程的兴奋性占优势,外向;多血质的人感受性较弱,有 很强的耐受性、兴奋性、敏感性和可塑性,外向;粘液质的人感受性弱,敏捷性、可 塑性、兴奋性也弱,唯有耐受性强,内向;抑郁质的人感受性很强,耐受性、敏捷性、 可塑性、兴奋性均较弱,内向。 20.【答案】B。解析:“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是实现班级共同奋斗 目标的体现。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1)增加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ww w. zg js ks .c om ww w. zg js ks .c om 第 3页 共 8 页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22.【参考答案】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5)收集、整理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23.【参考答案】 第一,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 第二,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第三,正例与反例的辨别; 第四,运用变式; 第五,恰当的运用比较。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 该教师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运用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和情境 教学法,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了情感的熏陶。 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有: (1)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 (4)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5)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ww w. zg js ks .c om 第 4页 共 8 页 25.【参考答案】 (1)对“贴标签”做法的评析 教师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是错误的。 第一,给学生贴标签的依据是苍白的,仅凭某一科或几科考试成绩或者教师对学 生的印象,就对学生的“好”与“坏”作出判断,违背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培养目标;每位学生都有其擅长的方面和薄弱的方面,这些差异虽有强弱之分但不 是“好”“坏”之分。 第二,给学生贴标签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贴标签损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利于 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给学生贴标签剥夺了学生的评价自主权。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 主体。让学生学会自己评价自己,使其正确对待自我,通过自我评价来了解自己的进步, 发现自己的不足,监控自己的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 认识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会学习、自我提升的目的。 第四,给学生贴标签违背了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原则,不利于提高部分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和提高成绩落后学生的自信心的做法 首先,应帮助学生分析造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 弥补学生的缺失性需要。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角度,弥补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结 构的欠缺。 其次,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程序,教给学生适当地学习策略,适当降低任 务难度,让学生取得成功体验,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再次,引导学生正确地归因,将个人成败经验归因于自身的努力程度。 最后,对学生应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设计】 (1)教学价值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台湾宝岛的美丽景观,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民族自 豪感。 二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本课的如下写作特点: ww w. zg js ks .c om ww w. zg js ks .c om ①“移步换景”,抓住主要景点,按游览的时间井然有序地介绍。按清晨湖面飘 着薄薄的雾。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清晰的展现在眼前。周围的景物一片 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②描写形象。文中用“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作者以他那生花妙笔把我们带入那拥山抱水、景色秀丽的境界中。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认识“环、绕、迹、隐、约、建、筑、蒙、吸”9 个生字及生词; 熟读课文,理解本课的重点语句。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读书说话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 之情。 (3)新授环节 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 了解课文内容。 B. 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C. 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D. 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 ②再读课文,感悟美景 A. 自由读课文。 B. 读第一段并学习这段内容。 a. 教师出示“日月潭在什么地方?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b.分组讨论,明确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理解这段的“茂盛”、“环绕”、“名胜古迹” 等重点词语。 C. 学习第二段。 a. 通过分组开火车的形式读第二段。 b. 让学生自己说说读懂了哪些词和句子,重点体会“碧绿”一词。 c. 通过对比句子来体会日月潭的形状之美,并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教师引导:把“圆圆的”“弯弯的”删去,句子还是通顺的,那么能不能删去呢? 为什么? 第一,“弯弯的”不能删,因为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如果删去,就不 第 5页 共 8 页 ww w. zg js ks .c om 知道月亮是弯的还是圆的了。 第二,有“圆圆的”这句话听起来形象、亲切。 d. 通过画日月潭的简笔画,指导背诵。用简笔画勾出日月潭的平面图,然后再让 学生看着图,用本段 4 句话中的一些词语给学生提示,这样学生很快地就记住了这一 段的内容和文字,把课文流利地背下来。 27.【参考设计】 (1)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或全是“兔”, 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 =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 =(总腿数- 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则有:鸡的只数 =(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 =总头数-鸡的只数。 (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使学生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 透转化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 感情。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导入设计 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数学知识,大家听说过我国古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吗? 鸡兔同笼已经有 1500 多年的历史,它出自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现在我们 一起来见识一下。 通过多媒体出示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 几何? 新授环节设计: ①引导猜想 多媒体出示例子: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一十二头,下有三十足,问鸡兔各几何? 第 6页 共 8 页 ww w. zg js ks .c om ww w. zg js ks .c om鸡(只数) 1 2 3 4 5 6 7 8 9 兔(只数) 11 10 9 8 7 6 5 4 3 腿(只数) 46 44 42 40 38 36 34 32 30 鸡(只数) 11 10 9 兔(只数) 1 2 3 腿(只数) 26 28 30 鸡(只数) 6 7 8 9 兔(只数) 6 5 4 3 腿(只数) 36 34 32 30 同学们读题,说题目意思。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猜猜,笼子中可能有几只兔子? 几只鸡? 师:也就是说有很多种可能呢?究竟哪种可能是正确的呢? 那要看情况下鸡和兔的脚一共有 30 只。 ②分组讨论,列表求解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鸡和兔到底各有多少只?为了方便大家的研究,老师 特意设计了一个表格,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给大家的表格,同桌两人一组进行讨论,看 谁能利用表格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答案。 可能的答案: A. 教师评价:请大家针对这种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他们试得很有规律,一个一个地尝试就不会有遗漏。 B. 从 11 只鸡 1只兔开始的,但只要试三次就可以找到答案。 教师启发:你怎么知道从 11 鸡 1 兔开始试就更简单呢? 要是 12 只都是鸡的话,就有 24 条腿,都是兔就有 48 条腿,而 24 条腿离答案 30 条腿更近一些,所以肯定是鸡多一些,因此从 11 鸡 1 兔开始试会更快。 教师评价:看来你对数的感觉真好! C. 先假设鸡和兔各一半,如果算出来的腿的条数比 30 多,那就增加鸡减少兔,如 果算出来的腿的条数比 30 少,那就增加兔减少鸡。 教师评价:你的思路真独特,很有创意。 ③总结规律 教师:现在我们回到表一,请大家认真观察表一里的腿数的变化,其中蕴含着一 第 7页 共 8 页 ww w. zg js ks .c om 定的规律,看哪位同学能最先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请同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并补充:规律是每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子,总腿数 就减少 2条。原因是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 2条腿。 教师:发现了这个规律后,其实刚才的尝试我们从哪儿开始试都没关系了,我们 都可以根据这个规律,直接跳到正确的结果了。 例如:老师假设 12 只都是是鸡,兔子是 0 只,一共有几条腿?(24)比 30 条腿 少了6条,为什么?(因为我们把兔子当做鸡,每只少算2条腿)一只兔子少算2条腿, 多少只兔子才能少算 6条腿?(3只) 引导同学们列出算式来算出答案。 12×2=24(条)30 - 24=6(条)6÷2=3(只)鸡 12 - 3=9(只) 如果我们换一下想法,假设 12 只都是兔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12×4=48(条)48 - 30=18(条)18÷2=9(只)鸡 12 - 9=3(只) ④小结巩固 上述的方法在我们的数学上叫做假设法。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假设法有了 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看大家能不能用假设来解决问题。 第 8页 共 8 页
本文档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与评分标准16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5285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8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3-09-23
浏览量: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