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本之王_从未上过金融课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

资本之王_从未上过金融课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

举报
开通vip

资本之王_从未上过金融课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 资本之王没有上过金融课 与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 2012年11月6日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海米 红领带、白衬衫、一副考究的玳瑁眼镜、一脸不苟言笑的表情——大卫·鲁宾斯坦每次都以低调、沉稳的形象出现在公共场合。作为世界七大私募股权公司之一——凯雷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凯雷)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大卫·鲁宾斯坦以19亿美元(1美元约合6.25元人民币)的净资产排名福布斯2012美国富豪榜第250位。凯雷的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凯雷管理着规模约1480亿美元的资产,拥有89只基金及52只...

资本之王_从未上过金融课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
资本之王没有上过金融课 与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 2012年11月6日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海米 红领带、白衬衫、一副考究的玳瑁眼镜、一脸不苟言笑的表情——大卫·鲁宾斯坦每次都以低调、沉稳的形象出现在公共场合。作为世界七大私募股权公司之一——凯雷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凯雷)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大卫·鲁宾斯坦以19亿美元(1美元约合6.25元人民币)的净资产排名福布斯2012美国富豪榜第250位。凯雷的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凯雷管理着规模约1480亿美元的资产,拥有89只基金及52只母基金。2011年前9个月,凯雷分给基金投资者的回报超过了150亿美元,鲁宾斯坦也因此获得了1.34亿美元分成及380万美元高管薪酬。然而,为别人提供投资服务而赚钱的鲁宾斯坦却一天金融课程也没有学过,他所有的决策和判断,都是建立在对政治及经济环境的宏观把握之上。 图:凯雷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凯雷)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大卫·鲁宾斯坦 白宫里吃方便面最多的人 1950年,鲁宾斯坦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一个犹太工人家庭,父亲从事邮电行业,母亲是服装销售员。鲁宾斯坦曾经形容自己的家乡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地方”。上中学时,他的同学没想到他日后会成为一个商界领袖,因为他“太害羞了”,“十分没有自信”。1970年,鲁宾斯坦以优异成绩从美国杜克大学毕业,3年后又获得了芝加哥大学法学学位。在芝加哥大学期间,他还在一家法律评论期刊做过编辑。从1973年到1975年,鲁宾斯坦在纽约从事了两年的法律工作,之后便担任了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宪法修正案小组委员会的首席顾问。1977年,年仅27岁的鲁宾斯坦成为卡特总统的国内政策助理。 在白宫,鲁宾斯坦充分展现了犹太人的勤奋天赋。4年里,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第一个去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一日三餐就靠白宫内的自动贩卖机解决。据一位当年的同事回忆,鲁宾斯坦是白宫几百位员工中吃方便面最多的一个。 1981年,卡特卸任,鲁宾斯坦也结束了在政府的任职经历,再次回到律师事务所工作。但在内心深处,鲁宾斯坦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做决策的人。有一天,他的一个老朋友——美国万豪集团并购部经理斯蒂芬·诺里斯不请自来,说自己刚辞职,准备创业。鲁宾斯坦问他打算找谁一起干,诺里斯冷静地说:“你。” 事实上,诺里斯深知自己需要一个聪明、坚韧并有良好政界关系的合作伙伴,鲁宾斯坦符合他的一切要求。 政府人脉令事业腾飞 20世纪80年代是公司收购的高潮时期。1987年,鲁宾斯坦、诺里斯以及两个律师朋友威廉·康威和丹尼尔·丹尼罗一起创立了凯雷。最初,他们手里只有由投资者提供的500万美元,其中200万美元用于为期两年的运营,300万美元用于投资。凯雷创立早期运营并不算成功,鲁宾斯坦开始动用自己在华盛顿的人脉,寻找卸任高官加盟。1989年1月,在辞去美国国防部长一职仅6天后,弗兰克·卡卢奇被鲁宾斯坦挖到了凯雷,并于1990年促成了凯雷在国防工业中的一项重大投资——从美国陆军赢得了200亿美元的军火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凯雷开始真正起飞。 凯雷收购的第一家公司是一个航空餐饮公司,当时鲁宾斯坦认为它“有一个伟大的管理团队,有万豪的金字招牌,有一个公平的价格”。然而,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以后,飞机乘客数量骤减,航空公司开始赔钱,飞机上的食物供应也相应减少。不过,战争也让鲁宾斯坦看到了另一层商机:收购那些能从五角大楼拿到订单的公司。整个90年代,凯雷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此,其中最知名的要数1997年10月,它收购了国防工业公司的股份。2001年,“9·11”事件发生两个星期后,这家公司从五角大楼得到了价值6.65亿美元的“十字军”移动火炮订单。不到一个月,凯雷决定让这家公司上市,一下子挣了近2.4亿美元。又过了几个月,“十字军”移动火炮研制项目被废除,但国防工业公司又拿到了新的订单合同。 可以说,在成立后的最初10多年里,凯雷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1993年到2005年间,前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担任过凯雷的资深顾问和合伙人;1998年到2003年间,前总统乔治·布什出任凯雷亚洲顾问委员会主席;2001年到2004年,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也曾担任凯雷欧洲分公司主席。通过这些政要,凯雷成功地在国防、医疗、教育等政府主导领域收购了一系列公司,为客户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凯雷也因此在投资界有了“总统俱乐部”之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凯雷筹集资金十分顺利,其基金的投资人包括了美国一些大公司和银行,几年时间里,凯雷管理的资产就从1亿多美元增加到130亿美元。这一切都发生在鲁宾斯坦在宾夕法尼亚的一间办公室内,他认为这间办公室是自己的“幸运屋”,所以尽管后来他在这里会见客人非常不方便,也拒绝搬出来。 转型之路 200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反恐战争又一次改变了凯雷的发展轨迹。“9·11”之后,鲁宾斯坦和凯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本·拉登家族是凯雷的投资人,而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父亲老布什此时正在凯雷担任要职!美国国会议员辛西娅·麦金尼找到鲁宾斯坦,毫不客气地指出:“凯雷正在让资本主义蒙羞!”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鲁宾斯坦决心开始一场被称作“伟大试验”的战略转型:让凯雷走向更透明、更专业化的道路。 鲁宾斯坦退回了拉登家族的投资,与美国前政要们解除了雇佣关系。他开始引入商界和金融界最顶级的管理人才,如美国证交会前主席阿瑟·列威特、IBM前董事长与主席路易斯·郭士以及《时代周刊》前总编诺曼·皮尔斯汀。“小布什当选美国总统时我就该意识到,如果他的父亲还在凯雷任职,凯雷将被看做美国政府的代言人。”鲁宾斯坦说,“现在他们都走了,凯雷成了政治色彩最淡的投资集团。” 但是,抛开政府资源后,如何从众多投资集团中脱颖而出,成了困扰鲁宾斯坦的最大难题。按照惯例,私募公司每次只运作一只基金,比如操作一只并购基金或者地产基金。不过,鲁宾斯坦认为这样的办法并不保险,“私募公司应该募集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基金,尽可能迎合投资者的各种偏好。假设你是一个投资者,我可以对你说:你想投资组合式对冲基金吗?我们有。你想投资亚洲基金吗?我们有。”在鲁宾斯坦的带领下,凯雷的专业团队开始着手同时运作多只基金,目前全球7家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虽然采取的都是多基金管理模式,但凯雷的表现最为稳健。自成立以来,凯雷平均年回报率高达31%,而业界的平均水平在15%左右。 不能在中国后悔 鲁宾斯坦堪称“工作狂”,他不打高尔夫,不抽烟喝酒,甚至不吃肉,唯一的休闲和娱乐方式就是看书。他曾经说过:“如果逼我去享受娱乐活动,我会得心脏病而死。” 目前,鲁宾斯坦在凯雷主要负责融资、公司发展和招募员工。他带领着一支18人的队伍,每年花300天在世界各地募集资金。鲁宾斯坦每年都会来中国,他认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不可能没有全球性的私募股权公司。“中国私募会出现3种趋势:西部地区将出现更多的私募股权投资;中国本土私募机构会拥有多只基金;中国本土私募机构将在国外做更多投资。”鲁宾斯坦这样预测。 尽管事业非常成功,但鲁宾斯坦也有遗憾。他和妻子有3个子女,其中一个女婿是脸谱网创始人扎克伯格的高中同学。当年,鲁宾斯坦曾被问及是否有兴趣见见扎克伯格。鲁宾斯坦当时认为,一个哈佛退学生没有多大机会成为另一个比尔·盖茨,于是以没时间为由拒绝了。如今,面对扎克伯格的成就,鲁宾斯坦遗憾地说,这是他“人生犯下的最大错误”。因此,他总是强调,不会再错过中国。 自从2004年在上海开设首个中国大陆办事处后,凯雷一直在稳步发展业务。当然,他对未来也有“清醒”的认识:“在中国,我用募集来的钱投资,用的是当地的人才,赚的钱却拿回了美国。也许有一天,中国政府会醒悟:为什么我需要你帮我管钱呢?我们完全有能力自己管啊。谢谢你,凯雷,我们已经知道怎么做私募投资了,你们可以走了。我想,那时候,就是我卷铺盖走人的时候。” 第二篇 本书展现了世界最著名的私募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施瓦茨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黑石的浮浮沉沉,介绍了这些事件背后千丝万缕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黑石,乃至整个PE行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轨迹。凯里和莫里斯是两位资深的私募股权记者,他们在书中描述了黑石集团所参与过的每一笔交易,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司共同创始人——雷曼元老彼得•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挨家挨户上门筹资的1985年。 本书不仅仅是个人传记,它还为读者对私募股权业进行一番全面彻底的检视,作者在书中奉上的是一堂百科全书式的收购案例大课。 1 第一部分 “他的派对比他的生意更吸引眼球”。施瓦茨曼耗资300万美元的奢华生日派对,其实是一场自我加冕的庆典,昭示着镀金年代新国王的诞生。镀金年代市场火热,巨额财富充斥着整个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更是财源滚滚,而施瓦茨曼正是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的领头军——黑石集团的CEO。 第1节:译者序(1)   译者序   黑石,全球PE行业的一个象征 巴曙松 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上PE投资的火爆程度,经常被夸张地形容为“全民PE时代”,据说金融界人士见面,几句寒暄之后,不谈谈PE是OUT了;又据说在北京金融街或者国贸附近的餐厅中,服务员因为听得太多、耳熟能详的缘故,也都大致知道GP、LP、PB、PE等概念。 在这些场合,我常常在想,不断涌入PE市场的人们,他们最为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呢?我想,找这个行业里面的标志性的公司,从这个行业的起步,到这个行业的起起落落,一直到现在,还在这个行业呼风唤雨,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公司,分析这个公司的成长轨迹与风风雨雨,对于直接或者间接参与PE事业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很好到读本。 系统介绍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黑石的《资本之王》,于是就成为我们的首选。 黑石在中国金融界被广泛知悉,应当是其2007年6月22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之前,引入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斥资30亿美元,购入黑石集团约10%的股份。十分凑巧的是,在其挂牌上市之后不长的时间内,次贷危机不断恶化,黑石股价也不断下跌,至少从短期看,把包括中投在内的投资者套牢其中。换言之,无论是运气好、还是精明的时点计算,黑石的创始人和原来的股东们成功实现了高位套现。这已经足够成为一件让中国和美国的财经媒体反复挖掘反复分析反思的一个投资案例了。 在黑石上市之前,PE实际上一直是以一种十分谨慎低调、在外界看起来甚至还有些神秘的风格进行运营。因此,黑石在2007年的上市引起了当时金融界的广泛争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出的批评文章直接就命名为《拯救施瓦茨曼》。美国《财富》杂志以黑石的会议室为背景分析说,“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个象征性的任务”,文章赞誉黑石的施瓦茨曼为“华尔街的新国王”,他会与华尔街上曾经风云一时的摩根等记入史册。 检索各种关于黑石的介绍资料,可以看到虽然内容和角度有所不同,但是都会中规中矩地介绍说,黑石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和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的机构,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也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同时,作为花边,通常也都会介绍黑石公司名字的来历:黑石集团于1985年由彼得.彼得森 (Peter G. Peterson)和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共同创建。黑石这个名字是彼得森想出来的,chwarz在德文的意思是“黑”,petra在希腊文的意思是“石”。 第2节:译者序(2) 不过,对于黑石的了解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此,那么,就确实没有充分借鉴这个行业的先行者的更为深刻的成长经验和体会。黑石的许多探索和做法,已经有不少被全球的业界广泛地借鉴和采用。 例如,黑石一直强调,在恶意收购十分流行的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资本市场上,黑石坚持了一个当时看起来反潮流的规则——友好收购:“我们兜售一种理念,你们可以信任我们,我们会跟你们在一起,”彼得森说,“这在那时候很另类,但非常管用。”这个规则一直保持到现在,并成为不少PE积极学习和改进的一个基本原则,这甚至成为私募股权的“私”的一个自然的内涵,那就是:双方应当通过私下的充分沟通,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了解。又比如,黑石强调自己喜欢投资“并不时髦”的产业,喜欢与行业的主导型企业例如世界五百强合作,在时点的选择上也有许多引人称道的案例,例如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案例是,黑石2004年从德国一家投资机构手中买下了塞拉尼斯化学公司(Celanese),然后利用华尔街当时互联网新经济低迷、投资者转向传统行业的市场气氛下,推向资本市场,使得黑石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获得了现金收益30亿美元和依然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股份。 《资本之王》这本书系统记录了许多黑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这样一些案例,介绍这些案例背后的千丝万缕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黑石、乃至整个PE行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轨迹。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广义的PE已经发展到包含企业从种子期到Pre-IPO各阶段的权益投资;狭义的PE主要指针对处于创业投资后期、规模及现金流已比较稳定的企业的投资。这些都可以在黑石的成长轨迹中找到蛛丝马迹。 与其他许多全景式描述PE发展历史的书籍独具特色的是,本书以黑石集团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其发展脉络而把握整个PE行业的前世今生,成为检视PE行业功过是非的特定载体。尽管作者戴维*凯里 和约翰*莫里斯更倾向于以积极与发展的态度看待PE,但PE与生俱来的创造者与掠夺者的双重面孔的争论还是在黑石成长的轨迹中若隐若现,而黑石集团与竞争对手的起落沉浮则为这种争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黑石的投资故事外,PE巨头KKR对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的传奇杠杆收购大战、德崇证券梦幻般的垃圾债券艺术以及当代PE向被投资企业空投高管的手法无不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也都在本书中得到很独到的描述。 由史蒂夫*施瓦茨曼及彼得?彼得森创建于1985年的黑石集团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市值达数百亿美元、业务丰富多元的上市PE公司,既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新一轮并购浪潮和金融市场创新带来全新金融服务业态的产物,也是创始人独树一帜、险中求胜的理念带来的丰厚果实。与《门口的野蛮人》中描述的掠夺者形象不同,黑石在大部分时间都尝试坚持诚信的投资哲学,致力于与被投资者建立着眼于长期的利益关系,同时以谦卑的姿态开创重组咨询等反市场周期业务,这为黑石优异的长期业绩及面对危机时的稳定表现奠定了基础。由黑石的发展历程及史蒂夫*施瓦茨曼、彼得*彼得森的沙场征战所勾勒出的PE产业演变轨迹可以为投资界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第3节:译者序(3) 如果与中国当前的PE投资发展相对照,本书中的不少案例,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简要可以提炼几点: 一是交易结构的安排灵活和多样化。黑石在上世纪80年代投资吉布森贺卡公司及运输之星公司时就综合采用了资产、债务、股权重组相结合的投资方式,现金流偿付、提高现金流、股息资本重组的同步实施为黑石带来巨额回报。目前中国PE投资的主要手段仍为传统的股权投资,同质化严重,在交易结构的安排方面还需要作出重大改进。 二是退出渠道多元化。退出渠道始终是影响PE发展的关键因素。总体看,IPO依然是目前中国PE的主要退出方式,也是收益率最高的退出方式,中国创业板的推出更加强化了该方式的吸引力。与并购占国际PE退出方式一半以上的比例相比,中国2007-2009年的PE退出案例中,并购方式在全部退出案例中的比例不到20%,拥有相当的提升空间。 三是PE基金应当聚焦于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价值创造。从长期来看,持续地获得高额回报需要依靠专业团队来仔细甄别优秀项目,并通过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帮助企业健康成长,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突击Pre-IPO项目实际上与这些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也是难以持续的。通常,企业价值的根本提高能为PE带来最为理想的回报,同时也为整体经济作出贡献。 四是提高专业化程度、完善产业布局。随着市场的发展,PE投资的专业化程度必须相应提升,未来注重企业质量的内涵将更为丰富,并在市场竞争力量的推动下,促使产业链重心逐步从后端向前端转移。 在这本书的结尾处,作者说:“25年过去了,黑石集团依然按照1985年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所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蓝图前进着:一家以私募股权为中心业务,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涉足其他领域的新型金融机构。”这一家经历了风风雨雨、既广受关注、也饱受争议的PE公司,同时也被视为是全球PE行业的象征公司之一,可以成为当前中国PE公司和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这种公司成长史对于一个行业发展的正面反面的参考价值,正是吸引我和几位学生一起来翻译这本书、并积极将其推介给中国PE界的重要推动力。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我主持,并与陈剑博士共同承担了分工校对工作。巴曙松、陈剑、罗泳涛、路扬、任志强、张阿斌、刘少杰、张晓龙、白铂、杨安琪、王凤娇、叶聃等共同参与了初稿的翻译。翻译共历时7个月,初译工作从2011年1月底开始,3月底完成;随后,又进行了5个月的交叉校对及文字润色工作,以减少翻译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当然,同样需要承认的是,即使再细致的工作也难免出现疏漏与瑕疵,还望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湛庐文化的编辑们为促成此书的出版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是为序。   2011年10月 第4节:中文版序(1)   中文版序   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瞩目的新焦点,就像是一部未完待续的剧本,2010年,私募行业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故事。行业目前现状已有所改善,但前景不够明朗。 时隔一年,并购业务依旧顽强地发展着。在我们刚刚完成《资本之王》的出版时,并购生意兵败如山倒,并且许多业内在05—07年发起的大手笔生意都是江河直下。但也就是从那之后,市场开始强力反弹,超低的贷款利率以及复苏的经济及时扭转了并购界的颓势。在十年大额交易的中期报告中,绝大部分交易都是处于净盈利状态。新的收购生意开始酝酿。黑石集团的股价也从2009年2月的3.55美元反弹到2011年初的20美元。 这一年间,我们跟踪黑石和杠杆收购的几个主题也愈发明朗。而且,业内的精英集团也不断多元化私募投资行业,同时业内企业公开上市的步伐也在加速。此次的经济危机改变,甚至重塑了行业的发展模型。 这本书讲述了黑石集团以及整个私募行业近几十年来发展壮大的故事。这两个主题对中国的读者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自从2007年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购买黑石集团10%的股权以来,黑石集团就与中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了。除了投资黑石集团(管理多家投资基金的母公司)外,中投公司还大量投资于黑石集团管理的投资基金,因此,中国人民可以间接地享有黑石集团及其投资的成功收益。 除了黑石集团之外,私募股权在过去的30年内不断收购、重组企业,为企业提供资本,成了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最近几年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力更大。正如本书最后一章中所解释的,私募行业可以看作一个替代资本市场,为需要资本或者想要出售资产的企业提供类似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的功能。 私募股权还可以看作公司出现经营困难时,比如价值被市场低估或者需要进行重大变革时,公司所有权的临时表现形式。上市公司和大企业的子公司自身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私募股权通过履行这些功能,同时巧妙地利用市场,在贷款利率较低时借款,在公司价值低估时收购,为其投资者和创始人比如黑石集团的合伙人兼CEO史蒂夫?施瓦茨曼取得了神话般的利润。事实上,施瓦茨曼的财富在2007年他为自己举办了一场奢华的生日宴会后变得众所周知,当时正是市场的顶峰。这次生日宴会也正是本书的起点。 虽然到目前为止私募股权对中国经济的作用还微乎其微,但是,随着中国的货币不断流入私募管理的基金,中国的读者将会渴望获知黑石集团及其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在几十年来是如何获取超常利润的——其收益率高于西方股票市场几个百分点,以及为什么其他公司轰然倒闭,给其投资者带来损失。即使黑石集团也曾经出现失误,我们在书中做了详细的编年记录。从许多方面来看,它的错误投资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第5节:中文版序(2) 如今,亚洲市场正作为私募股权未来发展的重要部分快速崛起。私募股权基金过去的投资者主要是美国养老基金、大学捐赠以及金融机构。但是,随着财富在世界另一端的中东和亚洲不断累积,黑石等私募公司的投资资本越来越多地来自这些地区,正如中投公司的投资。 而且,金融危机开始以来,大型私募股权公司把目光投向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不仅仅是为了投资资本,更重要的是寻找投资机会。如果美国和欧洲经济如多数观察家所预测的那样维持长期低增长,那么这将成为最重要的原因。 黑石集团登陆亚洲市场较晚,但是2007年以来在中国进行了多笔交易。它投资了中国蓝星集团,一家化学公司,并且同意帮助中国蓝星收购国外其他企业。它还投资了中国的一家商场,2009年它还与浦东政府达成了创建一家人民币投资基金的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将其资本投资于中国。这些都清晰地表明中国在黑石集团这样的私募公司未来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以及他们希望参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多样性。 这本书的一个关键主题是,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变化,像黑石集团这样最成功的私募股权公司一直在随着时间调整、改变其投资策略。当人们对他们的了解还限于杠杆收购(LBOs)时,即他们只投资一小部分自有资金(比如25%),通过借款获得剩余资金来收购一家公司,而在其他时间,他们已经进行了完全不同的投资。 这种灵活性已经体现在美国私募股权公司与中国企业之间的联盟上。在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中,中国的企业与私募股权公司合作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而不是为了资本。 反过来看,以黑石集团投资中国蓝星集团为例,其原因是黑石可以带来如何收购其他西方化学公司的知识。同样,2005年,黑石集团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得州太平洋集团(TPG)投资于中国的电脑制造商联想集团,以帮主其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货币的重要性比不上得州太平洋集团带来的如何兼并企业的经验及其对西方市场的了解。 私募股权公司在收购、兼并和重组企业方面具有专业的知识,中国的公司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专业知识。而且,由于私募股权公司在几年后要以利润回报其合伙人,因此,他们对于那些不愿出售永久股权来获取帮助完成交易的公司来说是非常理想的中期合伙人。 本书主要是介绍一段历史,自从2007年黑石集团上市以后,由于金融危机和黑石主要竞争对手相继上市的影响,私募股权公司的演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公司被迫进行多样化改革,根据市场随机应变。 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本书将解释黑石集团及其竞争者是如何在西方经济中产生影响力,他们对所拥有的公司所做的改革,以及他们是如何不断以此获利的。同时,本书也展望了这些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亚洲将会成为他们的主要目的地。通过了解黑石集团及其同行,中国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公司在中国扩张的动机,以及他们将会带来怎样的机会和风险。    2011年11月 第6节:崭露头角(1)   第 1 章 崭露头角 2007年1月末,《纽约时报》在头版头条刊载了一则新闻:“他的派对比他的生意更吸引眼球。”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划时代事件发生前的序曲而已。此后,关于这次派对的议论又持续了好几个星期。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史蒂夫*施瓦茨曼正在精心筹备他的60 大寿庆祝派对。施瓦茨曼奢华的生日派对在曼哈顿金融圈享有盛名。有一年,施瓦茨曼夫妇把位于公园大道最豪华公寓里的整整两层共24 个房间装扮成圣特罗佩兹景点,这个景点实际上位于他们在法国西南部里维埃拉的度假别墅附近,那是施瓦茨曼最爱之处。而他的60 大寿派对,施瓦茨曼想办得更加隆重,举办地选在了公园大道军械库,这座经过加固的砖石大厦位于纽约最昂贵的地段,并占据了整整一个街区。 2007 年2 月13 日晚,众多各界名流人士西装革履,坐着豪华轿车陆续来到。电视界常青树芭芭拉. 沃尔特斯(Barbara Walters)、唐纳德. 特朗普(Donald Trump )和梅拉尼亚. 特朗普(Melania Trump)、媒体巨星蒂娜. 布朗(Tina Brown)、纽约大主教管区红衣主教卡迪纳尔. 伊根(Cardinal Egan)、索尼老总霍华德. 斯金格(Howard Stringer )都来了,另外还有几百号名人悉数到场,包括美国最大的几个银行的总裁:摩根大通的杰米. 戴蒙(Jamie Dimon)、美林证券公司的斯坦利. 奥尼尔(Stanley O’Neal)、高盛集团的劳尔德. 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贝尔斯登公司的吉米. 凯恩(Jimmy Cayne)。 第二天,《纽约邮报》如此描述:生日派对举办地仿佛“一个巨型的室内棚帐……灯光如星辰般在高高地穹顶上闪耀”,这个创意其实是仿照施瓦茨曼的公寓客厅顶棚设计的,这座豪华公寓价值3 000 万美元,公寓里其他的珍贵装饰品也都悉数仿制摆放在派对现场,包括一座老爷钟和墙上的古典油画。说唱明星帕蒂. 拉贝尔(Patti LaBelle )唱起《生日快乐歌》。记者兼歌手罗德. 斯图尔特(Rod Stewart )正站在施瓦茨曼的巨幅画像下,喜剧演员马丁. 肖特(Martin short )摇摆着向他走来,打趣说,施瓦茨曼把派对选在这里,是因为他觉得这里比他的公寓要低调一点。据报道,斯图尔特出席类似场合需要100 万美元的出场费。 这个耗资300 万美元的派对其实是一场自我加冕的庆典,昭示着“镀金年代”新国王的诞生。这是一个热得发烫的年代,巨额财富充斥着整个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更是财源滚滚,而施瓦茨曼正是华尔街私募股权领域的领头军——黑石集团的CEO 。 第7节:崭露头角(2) 这场奢华的生日派对正是一个惊天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序曲,很快,黑石集团就要首次公开募股(IPO)。或是故意为之,或是无心插柳,施瓦茨曼的生日聚会淡化了人们对黑石集团在5 周后,也就3 月22 号上市的恐惧,也消弥了阴谋论的影子。其他与黑石集团规模和级别相当的私募股权公司没一个敢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黑石集团此举把金融界习以为常的行为公开化了:私募股权,不过是一桩先收购公司,然后若干年后再把收购的公司出售以获取利润的生意,现在,这种生意正式从经济的边缘地带移到了经济最核心的位置。黑石集团的前景非常诱人,远在东方的中国很快就找上门来,要求购买公司10% 的股份。 6 月22 日,黑石集团股票交易的第一天,股价很快从31 美元飙升至38 美元,成批的投资者都声称想要分得一杯羹。按这个收盘价,公司价值达380 亿美元,相当于华尔街投行界的老大——高盛集团价值的1/3 。 公司上市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使施瓦茨曼不得不将公司巨额利润公之于众。这个数目如此巨大,以至于黑石集团连对他们自己的银行家都不愿透露,直至几周后,黑石把股票提供给投资者时,才把其利润数额公开。2006 年,黑石集团为60 个合伙人创造了23 亿美元的利润,平均每人3 800 万美元,施瓦茨曼一个人就得到了3.98 亿美元,这还仅仅是工资。 IPO 给施瓦茨曼和他的同伴带来了第二笔横财。23.6% 的公司股权出售给普通投资者和中国所获得的76 亿美元中,黑石集团及其合伙人拿到了46亿美元,施瓦茨曼一个人就拿到6.84 亿美元。施瓦茨曼所持有的剩余股票价值94 亿美元,确保了他依旧是富人中的富人。80 岁的彼得. 彼得森(PeterPeterson )是黑石集团的共同创始人,当时处于半退休状态,在这次IPO 中拿到了19 亿美元。 黑石集团的IPO正值金融界变革之际,黑石集团和其对手们在全球范围内竞购公司。这个私募股权公司或杠杆收购集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难得一见地卷起袖子,大干特干。黑石集团、KKR集团(KohlbergKravisRobertsandCompany)、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 Pacific Group )等私募股权公司,获得了对冲基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其他一些投资者提供的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他们先是接管了价值100 亿美元的公司,然后是200 亿、300 亿、400 亿。2007 年以前,每5 桩跨国公司并购中就有1 桩是私募股权做的,而且他们的雄心远未停止。当时一度传言,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准备以1 000 亿美元收购家得宝公司(Home Depot)。私募股权已经渗透到经济体系的各个环节。没有黑石集团,你不可能喝上一杯法奇那(Drangina )或在Orbitz.com 网上订票参观杜莎夫人蜡像馆。其实,当你在邓肯甜圈店(Dunkin’Donuts )喝上一杯咖啡,在玩具反斗城买一个泰迪熊,在席梦思床垫上睡觉,在喜度摩托艇上冲浪,打开一个高仪公司(Grohe )的水龙头,在伦敦联合博姿公司购买剃须刀片,都会有一些私募股权公司因此获益。黑石集团全部或部分拥有51 家公司的股权,雇员达50 万人,每年销售额1710 亿美元,这些让黑石可以与全球第10 大公司相匹敌。 第8节:崭露头角(3) 私募股权的妙处在于公司人很少,多数时候在暗处操作,他们很少在媒体露脸,更不会向媒体透露投资计划的细节。高盛有30 500 名员工,其赢利情况每季度都对外披露。黑石集团尽管拥有众多工业和房地产业的控股权,但仅有1 000 名员工,它的账目没到披露时间是绝对保密的。那些掌控几十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公司的网页通常非常简单,你很难在上面找到所需信息。 不过,黑石集团、KKR 集团、凯雷集团、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绝大多数规模较大的私募股权公司的控制权,仍由各自的创始人牢牢控握。自从19 世纪的“强盗贵族”时代以来,还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会有这么多的巨额利润流入到如此少数人的手中? 私募股权的力量在华尔街空前强大。以前,资产收购公司仅仅是一个依靠银行给予施舍来维持交易的乞求者。现在却反过来,银行向黑石集团等私募股权公司摇尾乞怜。 2004 年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世界上最大的两家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摩根大通的投资精英们在竞标中犯了错,以比黑石集团、KKR 集团和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高很多的报价竞标一家爱尔兰医药公司华纳-奇考特(Warner Chilcott)。KKR 联合创办人亨利. 克拉维斯(Henry kravis )和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吉米. 库尔特(Jim Coulter )怒斥这些银行的冒失行为,给那些银行好好上了一课。摩根大通立即就解散了参与那次竞标的私募股权子公司,瑞士信贷则下令禁止其私募股权团队竞拍黑石集团、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KKR 集团参与竞标的公司。 对于黑石的一些对手来说,受到公众关注并不是稀罕事。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KKR就进入了公众视野,当时KKR收购了西夫韦连锁超市(Safewaysupermarketchain)和出产纯果乐果汁、新秀丽箱包和倍得适内衣的的碧翠丝公司(Beatrice)。1988 年,在一次激烈的竞标中,KKR 用313 亿美元收购了烟草及食品巨头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RJR Nabisco),成为早期大手笔收购的典范,KKR 也成了那个懵懂时代的收购狂徒。畅销书《门口的野蛮人》详尽描绘了KKR 在那场竞购中的经典运作,令KKR 创始人亨利. 克拉维斯家喻户晓。与此同时,私募股权界的另一巨头凯雷集团高薪聘请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和英国前首相约翰. 梅杰,在投资界掀起风波。在施瓦茨曼生日派对和黑石集团IPO 之前,施瓦茨曼的公司在业内相当低调,尽管在华尔街股权投资领域最为成功,但它并不为人所熟知。直到1985 年,施瓦茨曼和黑石集团的共同创始人彼得森才迟迟加入这个收购游戏中,而那时,KKR 和其他一些私募股权公司经过十几年的磨炼,早就把握了杠杆收购的运作“精髓”:借钱收购一家公司,把被收购的公司作为抵押。到2007 年,由施瓦茨曼实际掌控的黑石集团风头超过了其他顶级对手公司。 第9节:崭露头角(4) 黑石集团拥有投资人投入的880 亿美元资金,规模超过KKR 和凯雷集团,从并购业务上获得的收益也远远高于其他对手公司。此外,它还掌控价值1 000 亿美元的房地产资产,并注资500 亿到其他公司的对冲基金中,从中收取管理费用并获得投资收益,这是其他竞争对手仅能蜻蜓点水般涉足的地方。黑石集团有顶级并购专家,还有一群精英银行家可以为其他公司在兼并和破产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经过22 年的发展,施瓦茨曼和彼得森创造了华尔街令人叹为观止的新赢利模式,这时的黑石集团已足以与全球任何一家超级投行相匹敌。 同时,黑石集团不遗余力地招纳金融界明星人物,如圣达特公司(Cendant Corporation)CEO 亨利. 西尔弗曼(Henry Silverman),他是美国非政府持有的公司中最吸金帝国的创始人;贝莱德公司(BlackRock,Inc. )的创始人劳伦斯. 芬克(Laurence Fink),贝莱德债务投资规模高达3.2 万亿美元,曾是黑石集团的一部分,后因芬克和施瓦茨曼在资金问题上存在分歧而分道扬镳,另立门户。 相对于私募股权公司聚敛的财富和形成的影响力,杠杆收购(LBOs或空头收购)却始终在唱着反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私募股权的敌意。但在2006—2007两年间,黑石集团和他的同行们收购的公司规模不断创出新高,引起了市场的担忧和批评。股权投资行业中部分公司的做法的确不妥。一些金融家们耀武扬威地以企业掠夺者的身份进行恶意收购,继而颠覆企业的管理层。杠杆收购与私募股权投资存在差别,杠杆收购公司很少恶意并购,他们大多先攻克管理层,然后再收购公司。但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大多数时候选择吞并陷入困境的公司,一旦得手便像侵略者那样毫不留情地解散员工、肢解公司。因此,他们被看做是“资产强拆队”,以狩猎公司为食,把优质资产出售后扔下负债累累的残骸,怀揣横财扬长而去。 21 世纪初,反对收购浪潮的呼声起源于欧洲。当时德国一位内阁成员公开宣称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是“蝗虫”,英国工会成员也不断游说,呼吁遏制收购。就在施瓦茨曼为庆祝生日高调狂欢时,美国出现了反收购的声音。美国工会担心新一轮收购浪潮会导致失业,美国国会也注意到了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所获得的巨额利润。 亨利. 西尔弗曼说:“开派对之前我就告诉施瓦茨曼,这时候开这样一个派对不是个好主意。”他曾是黑石集团的合伙人,后来去领导圣达特公司。在这之前关于对投资基金经理人加税的提案已数不胜数,西尔弗曼明白,这时开派对无疑是火上浇油。 第10节:崭露头角(5) 甚至一向较为保守的《华尔街日报》也对这次奢华的生日派对表示了担忧,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施瓦茨曼先生的生日派对及其所表现出的私募股权界的财富表明……越来越不公平……在金融家为他们轻而易举赚来的巨额利润狂欢的同时,工人们正抱怨着工资增长停滞、工作朝不保夕。 在生日派对4 个月后,也就是黑石集团IPO 前夕,新税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公布,黑石集团的税赋翻倍上升。《华尔街日报》批评施瓦茨曼:“那场奢华的60 大寿生日派对,让人们见识到了现实版戈登. 盖柯的腐朽生活。”施瓦茨曼的高调铺张把他所在的行业以及他自己都推上了公众审讯台。 人们恐惧的原因显而易见。私募股权公司体现了资本家最本质的特点:痴迷于把公司变得更值钱,而不管公司是增长还是衰退,结了一笔生意然后再开始一笔,不断地兼并,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他们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持股人,没有任何人情味,无情索取利润之后就会毫不留情地将公司抛弃。 事实上,私募股权公司常常因解雇工人、出售资产、破坏公司现行制度而遭到起诉,处于交易中的公司经常遇到这些情况。与杠杆收购相比,被对手公司兼并会导致更多人失业。但是收购就意味着公司所有权发生了不同形式地变化,接下来几年,公司必然会再次转手,这个过程很自然地给员工带来恐慌和不安。 私募股权投资会系统性地破坏公司的说法应该不正确。倘若果真如此,收购生意不可能做得下去。要是这类生意前景黯淡,高管们肯定不会继续留在这一行业,因为他们是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资本家。最重要的是,如果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习惯于出售烂公司的话,那么这个行业很难持续出售公司。公共养老基金是私募股权行业最大的投资者,一旦他们认为私募股权会引发大规模失业,就会立即停止资金支持,那么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肯定会遭到重创。 学术界的不断研究为私募股权公司“剥离– 抛弃”的骂名平了反。例如,私募股权持有的公司在新上市后的表现明显高于其他新上市的公司,这就否定了收购会影响公司发展的论调。在就业方面,私募股权持有公司的就业率平均而言跟其他公司差不多。收购时会有部分员工失业,但长期来看,它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虽然有理论认为杠杆收购所借的债务会让公司更加脆弱,但研究表明,那些被收购公司的破产率和其他公司是一样的。 尽管“剥离– 抛弃”的形象依旧,但私募股权公司就是通过收购那些衰败的、陷入困境的公司,然后帮助其恢复生机并做大做强,再将其出售从中获利。在这一方面,黑石集团有许多成功的投资案例。它帮助默林娱乐集团从一个小小的英国娱乐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国际性的大企业;乐高玩具和杜莎夫人蜡像馆也是两个成功的典范;在它的帮助下,德国一家单一的玻璃瓶制造商格雷斯海姆集团(Gerresheimer AG )发展成业务复杂、赢利水平更强的药品包装商。 第11节:崭露头角(6) 它还做项目初始投资,如投资一家石油开采公司,帮助其开采位于西非海岸的新油田。所有这些都与“剥离– 抛弃”的骂名不相符合。与断言收购公司仅是为了获取短期暴利的说法相左,默林娱乐集团和格雷斯海姆集团的CEO 都认为,在私募股权旗下,他们可以更好地实施长期发展战略,而从前作为公众公司,不得不盲目地维持短期利润。 尽管对收购争议不断,施瓦茨曼的奢华生日派对也起的是负面效果,但黑石集团最终还是成功上市了。不过,施瓦茨曼和黑石集团其他人都在担心市场会陷入低迷。2007年6月22日,黑石股票交易的第一天,不祥预兆悄然发生:一向以卓越交易能力闻名的投行贝尔斯登决定出手挽救旗下一只对冲基金,该基金在投资抵押证券时遭受重大损失。数月后,这起事件在金融系统掀起轩然大波。入秋后,这架曾经为私募股权浪潮提供数千亿美元低价债务支持的借钱机器失灵了。就像购物狂刷爆了卡,私募股权公司发现他们的信用卡也失灵了。2007 年2 月,黑石集团以创纪录的390 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商业物业集团——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Equity Office Properties Trust),2007 年7 月,以260 亿美元接管了希尔顿连锁酒店,但这之后的两年内,再也没有做成一笔40 亿美元以上的交易了。2008 年,黑石集团利润急剧下滑,在年末时连红利都无力支付,这意味着施瓦茨曼一分钱的投资利润也没挣到,他不得不拿着区区35 万美元的基本工资聊以自慰,这还不到他两年前拿回家的千分之一。黑石集团的股票从IPO 的31 美元跌到了2009 年年初的3.55 美元,当时整个收购行业情况都是如此。 杠杆收购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源泉,但私募股权公司却在这次市场大衰退中损失惨重。一些在市场繁荣时期收购的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业务下滑并最终倒闭,如零售商利纳斯百货公司(Lienes’n Things)、床垫制造商席梦思公司、《读者文摘》等。很多私募股权持有的公司虽然躲过了当时的险境,但仍面临着在21 世纪第一个10 年的中期开始偿还收购贷款的困境。就像在次贷危机中借贷过度的业主突然发现他们的房子不再值钱一样,私募股权也突然发现他们拥有的公司很快将资不抵债,如果不尽快恢复其价值,或重新拟定贷款合同,那就没有足够的抵押品进行再融资,到那时,要么被迫亏本出售公司,要么被债务人没收。 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私募股权公司被迫关闭。在经济完全恢复前,情况很可能继续恶化。如同以往的低迷时期,因为那些在经济高涨时疯狂投资的投资者撤资,必然会导致暴跌。其实与金融业其他部门相比,私募股权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事实上,杠杆收购与银行、按揭公司的关系并不大。部分私募股权公司倒闭影响不大,他们无须政府救助,他们的所有者也不会失业。 第12节:崭露头角(7) 金融系统崩溃时,收购公司是最先接到求救信号的机构之一。 2008 年秋,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打算联手拯救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和美国国际集团时,他们向黑石集团和其他私募股权公司求助,寻求资金帮助。当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全力营救英联邦的储蓄银行巨头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 Bank )时,私募股权公司也积极参与,不过因其资金缺口过大,最终还是破产了。2009 年,美国政府在挽救美国汽车制造业时也向私募股权公司求助。就以有“汽车沙皇”之称的通用汽车为例,奥巴马政府曾任命史蒂夫. 拉特纳(Steven Rattner )管理处于过渡期的通用公司,拉特纳是私募股权公司四方集团(Quadrangle Group )的创始人,同时还任命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的创始人大卫. 邦德曼(David Bonderman )和凯雷集团的执行官丹尼尔. 埃克森(Daniel Akerson )做通用公司的董事。埃克森在2010 年被任命为CEO 。 2007—2009年的经济危机对私募股权来说不是头一遭了。20世纪80年代,收购行业就遭遇了几乎是灭顶之灾的信用危机。21世纪初,又因IT泡沫破灭而再度遭遇重创。然而每次灾难过后,收购业都能重振旗鼓,吸收更多资金投向新的项目。 从次贷危机中渐渐走出来后,整个私募股权行业大约有5 000 亿美元的资金等着投出去,2009 年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才7 870 亿美元。就在许多卖方仍旧处于低迷阶段的时候,仅仅黑石集团手中就有290 亿美元可以用于收购企业、房地产和债权。在资金短缺时期拥有如此巨额的资金可以带来巨大的赢利。尽管2008—2009 年新成立的基金数量处于历史最低点,但2009 年年末,美国3 家大型公共养老基金承诺将向私募股权公司注入更多资金,新一轮私募股权浪潮已经蓄势待发。 我们可以从黑石集团的发展道路窥视到私募股权的成长历程:几位精明的金融家通过数次投资成功地将一家小公司发展成规模庞大的企业,并赢得了财力雄厚的公共养老基金和投资界其他巨头的支持。2007 年黑石集团IPO 后,KKR 和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也相继上市。上市揭开了私募股权公司的神秘面纱,并将其推向金融体系的主流。 黑石集团的历史也是一位精明企业家的编年史,尽管那个不合时宜、过分炫耀的生日派对有损“精明”二字。虽然公司开局不顺,初期经历了几个灾难性的失败投资,人才频繁流动,但经过不断地调整和磨合,施瓦茨曼终于建立起了一家一流的金融机构。黑石集团的成功,反映了施瓦茨曼的个人特质。在1985 年,他和彼得森筹集了10 亿美元的杠杆收购基金,但此前两人都从未主导过企业收购,这些恐怕仅用“胆识”来解释还不够恰当。他的自负在那次生日派对上也充分暴露出来,不过他最初招来的几个合伙人也是相当自负,但他却能够虚心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即便是公司最低级别的雇员,他也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到2002 年,公司已经走上正轨,施瓦茨曼便开始招聘公司的接班人。正如他的同事们所说,施瓦茨曼那种对亏钱发自骨子里的厌恶深深影响了公司文化。2006—2007 年,尽管公司预算极其充沛,但他仍没有冒然扩张。 施瓦茨曼及其同行如享利. 克拉维斯创造了资本家的新形象,他们介于大银行和兼并公司之间,像银行一样注入资金,但又掌控公司,他们的生意遍布全世界。与企业不同的是,他们的投资组合一年一个样,每笔生意都是单独运营,或赢或亏,互不影响。这些精英们影响力巨大,他们所持有的公司不断地买进、卖出,精英们通过收购举措以及做出的收购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市场。 第13节:乌达耶公司收购奇迹(1)   第 2 章 乌达耶公司收购奇迹 华尔街从来不缺创造者。早在1978年10月,名不见经传的投资公司KKR就以3.8亿美元的高价成功收购一个工业抽水机制造商乌达耶(Houdaille)。要知道,那可是3.8亿美元,而且还是一家上市公司!此后多年,虽然有不少针对私人控股公司的小规模杠杆收购,但无出其右者。 雷曼兄弟库恩-洛布公司(Kuhn Loeb)31 岁的投资银行家史蒂夫. 施瓦茨曼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因为那些收购者仅动用了一小部分资产就收购了一家公司,而且自己不需要提供任何担保。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施瓦茨曼把注意力投向了资金募集说明书,或许它们才能还原其中的交易技巧。这位并购专家因业绩优良刚被提升为雷曼公司的合伙人,此时他正踌躇满志。他隐约感到一种新兴事物正在孕育,这种新事物将带来不可思议的利润以及绝佳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一项全新的事业正在召唤着他。 多年后他回忆道:“我看了说明书,也研究了他们的资产结构,觉得那些收益可以实现,我告诉自己‘这可是个金矿’,就像指向杠杆收购的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在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施瓦茨曼一个人。盛信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理查德. 比蒂(Richard Beattie )曾代表KKR 多次参与生意,他回忆说:“乌达耶收购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人们对杠杆收购展开了热烈讨论,为什么科尔伯格(Kohlberg)、克拉维斯和罗伯茨(Roberts )这3 个KKR 公司的合伙人怎么突然对一家上市公司提出要约收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乌达耶收购背后的金融技术催生了21 世纪前10 年私募股权交易的热潮,该技术早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在华尔街悄然诞生了。杠杆收购的原理并不是晦涩难懂的金融学术,也不是什么骗人把戏,任何通过抵押买卖过房子的人都可以理解它的运作。 假设你用10 万美元现金购买了一套房子,随后以12 万美元售出,利润率是20% 。如果你只首付2 万美元,其余部分通过抵押贷款解决,当你出售该房产时,偿还贷款后剩余4 万美元,那么,不考虑利息成本,你的利润率则是100% 。 第14节:乌达耶公司收购奇迹(2) 杠杆收购的原理是一样的。房地产业主通常以工资或其他收入支付房产抵押贷款,但在杠杆交易中,在收购公司支付完首付款后,交易本身就可以获得所需资金。在杠杆收购中,融资主体是目标企业而不是杠杆收购公司。为偿还收购过程中形成的债务,杠杆收购公司努力寻找未来现金流收益足以偿付债务本息且增值潜力巨大的公司。比如,一项收益性资产的租金应足以支付抵押贷款、财产税和保养费用。 此外,进行杠杆收购的公司能享受可观的税收减免,与其他公司一样,他们可以把债务产生的利息从利润中扣除。对大多数公司而言,利润扣减项目所占份额很小,但对于一家负债累累的公司而言,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巨额补贴,因为公司只需支付极少甚至不用支付企业所得税。 在小杰罗米. 科尔伯格(Jerome kohlberg Jr. )和他的新公司收购乌达耶时,已有不少私募股权公司向投资者募集资金以进行杠杆收购。乌达耶收购让金融界注意到杠杆收购的巨大前景。几年后,另一次并购再次向世人证明杠杆收购是多么有利可图。 1982年1月,韦斯雷收购公司(Wesray)并购了一家并不被看好的公司:吉布森贺卡公司(GibsonGreetingCards,Inc.),这家贺卡公司主要从事加菲猫卡通贺卡的授权出版和发行工作。韦斯雷公司由尼克松和福特时期的财政部长威廉.西蒙(WilliamE.Simon)创建。这笔收购金额高达8 000 万美元,但韦斯雷和吉布森两家公司的管理团队仅用了100 万美元,其余均通过借钱支付。对于如此少的投入,即使公司倒闭,他们也没有多大损失,但只要能以稍高价格售出,就能赚取数倍利润。 16 个月之后,韦斯雷公司和管理团队卖掉公司不动产,并让吉布森公司上市,市值高达2.9 亿美元。如果没有运用杠杆这种债务形式,他们大概只能获得350% 的回报,而事实上韦斯雷的合伙人西蒙和雷蒙德. 钱伯斯(Raymond Chambers )以33 万美元的投入获得了6 500 万美元的收益,回报高达200 倍!他们惊人的战绩立即成为传奇故事。《纽约》杂志和《纽约时报》持续数周大肆报道。 西蒙自称这次意外收获完全是运气好。尽管吉布森公司的营业利润在收购和上市期间飙升了50% ,但韦斯雷公司不以为意。1983 年年初,经过长时间的衰退后经
本文档为【资本之王_从未上过金融课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248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8KB
软件:Word
页数:65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3-09-02
浏览量: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