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概论

举报
开通vip

经络学说·概论null第一章 经络概论 第一章 经络概论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经络学的定义 经络的概念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一、经络学的定义 经络学是阐述经络学说及经络基本理论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它主要以腧穴的临床运用为依据,阐述人体各部之间的联系通路。即体表之间、内脏之间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由于经络系统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

经络学说·概论
null第一章 经络概论 第一章 经络概论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经络学的定义 经络的概念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一、经络学的定义 经络学是阐述经络学说及经络基本理论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它主要以腧穴的临床运用为依据,阐述人体各部之间的联系通路。即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之间、内脏之间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由于经络系统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理论贯穿到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因此本学科在中医专业占极重要位置,可视为构筑人体的钢筋骨架。可以说经络是人体的联系系统、反应系统和调解系统。它的意义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明代名医·喻嘉言曾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可见经络的重要性。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二、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二、经络的概念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于《内经》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经脉》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二、经络的概念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萌芽期 经络为何时发现?在现存的医史资料中并无明确记载,但是,在我国传世最久的一部综合性医著《黄帝内经》中,经络学说便已基本定型,因此,可以把《内经》以前看作经络学说的萌芽期。 经络学说的萌芽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这个历史时期,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经络学说,但是针刺的感传,疗效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以及最初解剖认识已产生了。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萌芽期 1、经络学概念的雏形。 首先经络来源于医疗实践不活动,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曾提到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当时的名医扁鹊运用经络理论进行针灸治疗的事实。他曾用针刺“外三阳五会”穴,治愈了虢太子的尸蹶病。(这是最早的针灸医案),正如他所说“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萌芽期 2、经络概念的产生,经历了血气、脉、经络的过程。 经络主运行血气,关于“血气”一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所记载,孔子《论语季氏》曾提到人生三阶段,少年时“血气未盛”,壮年时“血气方刚”,老年时“血气既衰”,把血气的变化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公元前七世纪,《管子·水地篇》也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并认为筋脉是“通流血气”的,说明“血气”如流云行水,是一种流动的现象和物质。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萌芽期 2、经络概念的产生,经历了血气、脉、经络的过程。 关于“脉”本意指血管,《说文解字》释“血理分斜行体者”为脉,血脉。 关于“经”和“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作进一步的分析,《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载“中经维络”是说病邪侵中了经、维、络,亦即经脉、维脉、络脉。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萌芽期 2、经络概念的产生,经历了血气、脉、经络的过程。 “经络”并提,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所谓“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生死之分”,后来把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萌芽期 2、经络概念的产生,经历了血气、脉、经络的过程。 总之,古人对气血运行的现象早有认识,所谓气血运行现象,认为既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血流现象,更有一些较为复杂多样的气行现象,古人将此综合考虑产生了“经络”的概念,它既不同于现代解剖学单纯的“神经”,也不同于单纯的“血管”,而是多系统功能的综合概括。否则也就不成为今天尚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不管怎样,人体的气血运行现象是经络概念产生的客观依据。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萌芽期 2、经络概念的产生,经历了血气、脉、经络的过程。 从时间上讲经络学说的萌芽期不晚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既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近年出土的马王堆西汉古墓中的灸书,即《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除手少阴心经)。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经络学说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观察总结发现的。 1、它产生的依据有以下几方面: 1)“针感”等感应传导的观察; 2)腧穴疗效的总结; 3)按摩气功的“行气”现象的出现; 4)体表病理现象和病症的推理; 5)古代解剖、生理知识的运用。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2、经络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内经》的成书为标志,成书年代大约为春秋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是最早详论经络理论的一部医学综合性经典著作,尤其《灵枢》部分又称为“针经”,奠定了经络理论的基础,是针灸学的第一次总结。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有关经络论述可归纳以下几点: 1)提出了经络的概念命名,依据阴面、脏腑、手足而定,提出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等名称 2)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脏腑概念。建立了经络与脏腑相关联的理论,即脏腑属络表里关系。 3)明确提出了“穴”的概念,以“穴”统一了有关节、会等其它名称。 4)提出了针刺的关键是“得气”,即产生针感,所谓“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 5)提出了十二经脉循环流注体系,即气血循行一经接一经,如此“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动态循环流程。 6)提出经络与自然界的关系,所谓“人与天地相应”,气血运行如自然界有一定节律。 7)提出了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即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整体观念。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3、经络学说的发展体现于历代针灸的著述中,补充和丰富了它的内容。 1)汉代·秦越人(扁鹊)所撰《难经》共分81难,其中23-29难为经络,30-81难为腧穴针法的内容。 本书特点: ①提出“肾间动气”是经气产生的根本,说明了“命门”的元气是发挥经络功能的主要因素。 ②提出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对针灸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③还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的切脉方法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3、经络学说的发展体现于历代针灸的著述中,补充和丰富了它的内容。 2)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 本书特点: ①提出了六经辩证的方法,为中医辩证施治树立了典范,对后世影响较大。 ②提出了八纲辩证的规律,为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3、经络学说的发展体现于历代针灸的著述中,补充和丰富了它的内容。 3)晋代·黄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著,也是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 本书特点: 分类汇编确定了349穴的位置及主治操作方法、宜忌、常见病治疗等。 值得提及《明堂孔穴》349个穴,是古代关于经络穴位的专书,其内容见现在《甲乙经》。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3、经络学说的发展体现于历代针灸的著述中,补充和丰富了它的内容。 4)《明堂图》或《明堂三人图》是我国针灸经络的最早画图(失传),并把穴位归经。 5)唐·王熹《外台秘要》对灸法作了较多论述,绘成“十二人图”(失传)。 6)杨上善著《太素》其正文和注释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7)王冰著《素问》有关引文 ,保留了不少古代文献。 8)孙思邈《千金方》对六经出入输注的要会做了补充,提出了同身寸及阿是穴取法的应用。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3、经络学说的发展体现于历代针灸的著述中,补充和丰富了它的内容。 9)宋·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成书年代(公元1026年),对经脉原文作了注释,考证了354个腧穴,次年又创铸了两座“针灸铜人”,是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 10)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1220年)对经穴进行了增补,将十二经脉并任、督二脉发展为十四经,经穴发展为359个。 11)元·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1341年),系统阐述十四经循行而成为后世经络研究的主要参考著作。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3、经络学说的发展体现于历代针灸的著述中,补充和丰富了它的内容。 12)高武著《针灸聚英》(1529年)依照《十四经发挥》流注次序排列绘图。 13)何若愚《流注指微论》创子午流注理论,把经络与脉作了区分,而且认为经、络有深有浅。 14)许凤《针灸大全》,创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取穴歌。 15)张洁古(张元素)编著《珍珠囊》一书为最早药物归经专著。 16)明·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1578年)对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3、经络学说的发展体现于历代针灸的著述中,补充和丰富了它的内容。 17)杨继州著《针灸大成》(169年)是继《内经》、《甲乙经》后的针灸第三次总结,也是学习研究经络理论的主要参考书。 18)清·吴谦著《医宗金鍳》在《资生经》《针灸大成》359穴基础上加2穴,计361穴。 19)清.陈惠帱《经脉图考》从周身骨骼部位来考证穴位的位置,提出了模骨取穴法,使穴位定位有了明确标志。 20)《图书集成 医部全集》收载了历代有关对经络的论述,是一部比较丰富的参考书,综上所述,自《黄帝内经》至《图书集成》这两千年左右的时间里是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期。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三)近代对经络实质的研究期 近代国内外对经络实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各种自发、可见现象的经络研究。 2、对循经感传的研究。 3、对各种客观的经络现象的研究。 4、对经络形态学方面的研究。 5、对经穴相对特异性的研究。 6、经络与人体已知结构关系的研究。 7、经络与神经体液关系的研究。 8、有关经络学说其它方面的研究。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三)近代对经络实质的研究期 经过多方研究,学者们公认经络现象是肯定的。如循经皮肤病的发现,循经感传普查发现多数人为隐性感传,客观指标的研究,如生物电、血流图、热象图、光发射、化学示踪法等,均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经络的客观存在。至于经络实质问题,现在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观点。鉴于这方面牵涉面较广,内容较复杂,留待后文专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经络的组成: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十二经脉 经脉包括: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络 络脉包括: 孙 络 浮 络 十二经筋 附属部分: 十二皮部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一、十二经脉概论 1、十二经脉名称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它们的全称是: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一、十二经脉概论 2、十二经脉在体表四肢的分布规律 根据脏为阴、腑为阳;内侧为阴,外侧为阳的理论 六阴经 分布于胸腹及 上肢内侧—手三阴经 太阴在前 四肢内侧,其中 厥阴在中 下肢内侧—足三阴经 少阴在后 从 脏 出 发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一、十二经脉概论 2、十二经脉在体表四肢的分布规律 六阳经 分布于头面躯干 上肢外侧—手三阳经 阳明在前 及四肢外侧,其中 少阳在中 下肢外侧—足三阳经 太阳在后 从 腑 出 发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一、十二经脉概论 3、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 4、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阴经与阳经(指表里经)多在四肢部交接, 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多在头面部交接, 阴经与阴经(手足三阴经)多在胸部交接。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一、十二经脉概论 5、十二经脉的流注规律 根据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而依表里经→同名经顺序循环流注。 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 心包→三焦→胆→肝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一、十二经脉概论 6、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附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表。 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 足阳明经属胃络脾——足太阴经属脾络胃 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 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 足少阳经属胆络肝——足厥阴经属肝络胆 手厥阴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经属三焦络心包 这样,在阴阳脏腑经脉之间就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二、奇经八脉概论 1、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计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分布特点 1)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二脉有单独循环路线和穴位,其余之脉都是附属于十二经脉中,故将十二经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 2)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二、奇经八脉概论 2、奇经八脉的分布特点 3)奇经八脉分布部位简表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二、奇经八脉概论 3、奇经八脉的临床意义 第一、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第二、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第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调节作用。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三、十五络脉概论 1、十五络脉的概念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来 命名。 2、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 十二经脉的别络均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从本经络 穴分出后走向其相表里经脉,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 于阴经。 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身前)。 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 太阳(身后)。 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散布于胸胁(身侧)。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三、十五络脉概论 2、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三、十五络脉概论 2、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三、十五络脉概论 3、十五络脉的临床意义 十二经别络加强了阴阳表里经之间的联系 任脉别络沟通了腹部经气 督脉别络沟通了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沟通了侧胸部经气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四、十二经别概论 1、十二经别的概念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 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2、十二经别分布特点 1)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离别(分出)称“离”。 2)再深入胸腹腔内,阳经经别,阴经经别都与其经脉 所属络的脏腑联系,称“入”。 3)然后都在头项部浅出体表,称“出”。 4)又与表里经脉会合,阳经经别合于阳经经脉,阴经 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称“合”。这样十二经别依据阴 阳表里关系分为六组,故称“六合”。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四、十二经别概论 2、十二经别分布特点 总之,十二经别分布特点,概括为具有离、入、出、 合的特点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四、十二经别概论 3、十二经别的临床意义: 第一、加强了表里经脉之间在体腔(深部)与脏腑的 联系(特别是十二经別大部分通过心),扩大了经穴主治 范围。 第二、加强了阴经与头面部联系(因阴经经别合于阳 经,上达头面,故亦可治头面五官病)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四、十二经别概论 4、六合的具体涵义 六合是指十二经别依据阴阳表里关系分为六组,其离入出合 的部位。 一合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下合于腘,入走肾与膀胱,上出 于项,合于足太阳经。 二合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下合毛际,入走肝胆,上出颐颔, 合于足少阳经。 三合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下合于髀,入走脾胃,上出于口, 合于足阳明经。 四合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下合于腋,入走心与小肠,上出 于面,合于手太阳经。 五合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先合于胸,入走三焦,上出耳后, 合于手少阳经。 六合手阳明,手太阳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 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经。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四、十二经别概论 5、十五络脉与十二经别的异同点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五、十二经筋概论 1、十二经筋概念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 的外周连属部分,可理解为与十二经脉相联系的肌肉、肌腱、筋膜、韧 带部分。 《说文》将“筋”译作“”肉之力也,“腱”为“筋之本”。 2、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 十二经筋分布与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但也不尽相同, 因经脉为线路循环流注,而经筋有大有小或散布成片,或盘结聚合。) 1)均从四肢末端分布到头身。 2)达于体表,入体腔,不入内脏(虽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 3)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 即有起、结、入的特点。并分组结聚,如: 足三阳经筋结于九页(面)足三阴经筋结于阴器(腹) 手三阳经筋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结于贲(胸膈) 各经筋在分布各路途中还在关节或骨骼处结聚,特别是足厥阴经筋, 除结于阴嚣,并能总络诸筋,“肝主筋”之故也。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五、十二经筋概论 3、十二经筋的功能 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维络周身筋骨 皮肉,以保持人体正常的姿势与运动功能,如《素问·痿论》 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4、经脉与经筋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循行路 线与十二经脉基本一致,区别在于: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六、十二皮部概论 1、十二皮部概念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 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即体表的皮肤也是按经络来分区, 称作皮部,《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 部也。” 2、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 十二皮部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 为依据,与十二经脉分布一致。《素问·皮部论》:“欲知 皮部,以经脉为纪,诸经皆然。”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六、十二皮部概论 3、十二皮部的功能 由于皮部居于人体的最外层,所以: 在生理上:是机体对外屏障,又能摄护卫气和络脉之气散布, 以濡养肌肤。 在病理上: 1)构成了疾病传变的外围层次。所以坚固皮肤腠理有驱邪之 用。《素问·皮部论》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 邪入舍于络脉,络脉满则入舍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 所以疾病沿经络传变层次为皮—络—经—腑—脏。 2)脏腑、经络的病变也能反应到皮部,以肤色为例:如《五 色篇》所说“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在 治疗上:“知外揣内”从外可诊治内部疾病,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 拔罐、敷贴等法,都是结合皮部理论的运用。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六、十二皮部概论 4、六经皮部 十二皮部可合为六经皮部,各有专名,这在六经辩证 上有重要意义。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七、经络的作用 经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 能活动四个方面。 (一)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 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 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 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 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 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七、经络的作用 经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 能活动四个方面。 (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 抗御病邪主要是通过孙络和卫气发挥作用,“孙络”能“ 以溢奇邪,以通营卫”。“卫气”能捍卫肌表,驱散外邪。经 络反应症候,可以是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或是整体的。 经络的阴阳气血盛衰可出现寒热虚实等多种症候表现,疾 病由表及里,由三阳经传入到三阴经的发展变化过程,体 现了经络与经络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着相互间的 联系。如太阳病可出现“热结膀胱”和小肠腑症;经络的阴 气不足也会出现五心烦热、盗汗等阴虚内热的表现。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七、经络的作用 经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抗御病邪,反映症候;感应传导, 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传导感应: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 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 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 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 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调整虚实: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 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发生虚实变化时,可运用针刺 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 的脏器恢复正常。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八、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 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 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 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 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 的途径。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八、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 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2、协助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 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 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 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 行之处。近年来,人们根据经络循行通路,或经气聚集的 某些穴位上出现的疼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 肤的形态、温度、电阻改变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肺脏 有病,中府穴可有压痛。 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第二节 经络系统总论八、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 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3、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 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如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 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 胁痛则取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 药达病所,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麻黄入肺、膀胱经,故 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还根 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如治头痛,属太 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
本文档为【经络学说·概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1166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72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8-30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