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流动人口空间再造_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_姚华松

流动人口空间再造_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_姚华松

举报
开通vip

流动人口空间再造_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_姚华松 流动人口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情 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等 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但排除旅游、上学 等。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流动人口大量出现是 当代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中 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流动 人口的研究,主要涉足学科有社会学、管理学和地 理学等[1- 8]。基于空间视角的流动人口研究集中于两 点:一是关注宏观面向的流动人口群体空间分异规 律[9- 11];二是关注微观面向的具体空间,包括流动人 口的居住空间、行为空间和感应空间...

流动人口空间再造_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_姚华松
流动人口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情 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等 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但排除旅游、上学 等。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流动人口大量出现是 当代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中 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流动 人口的研究,主要涉足学科有社会学、管理学和地 理学等[1- 8]。基于空间视角的流动人口研究集中于两 点:一是关注宏观面向的流动人口群体空间分异规 律[9- 11];二是关注微观面向的具体空间,包括流动人 口的居住空间、行为空间和感应空间等[12- 13]。纵观 之,前类研究存在将流动人口物化、均一化的研究 取向,后者聚焦于特定城市抽样流动人口生活形态 调查,理论化相对欠缺。基于社会地理和制度分析 视角的深度研究不足。以中国流动人口集聚地——— 广州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社会与人类学 制度分析范式,本文拟跳出宏观层面流动人口空间 和微观层面流动人口具体空间分析,从中观层面对 流动人口空间做出整体判断,采借西方诸空间分析 理论或视角,探寻中国流动人口空间再造的表现形 式,挖掘藏匿之物,对流动人口空间本质或隐喻做 出阐释。从流动人口空间再造结果、空间隐喻及空 间适变三层面开展解析。 1 流动人口空间再造的结果 流动人口空间是在城市空间基底上叠加的具 有流动人口特质的亚类空间形态,是原有城市空间 底质上经流动人口实践活动人格化空间,是再造的 空间。流动人口城市化过程也是流动人口不断建构 各种空间的过程,两者存在对应关系。从城市化演 化深度看,城市化可分为地域城市化和精神城市 化。流动人口来到城市,在空间上实现从农村向城 市转移,此即地域城市化;通过工作、居住、购物、休 闲娱乐等社会实践,流动人口不断发展着与本地 人、城市及自身的关系,对有形和无形要素发生关 系并产生印象,此即精神城市化。据此逻辑,将流动 人口空间再造的结果分为三类:实体空间、行为空 间和感应空间。实体空间是地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 的空间,前者具有有形地理边界,后者以某种属性 集聚的相似性为边界,形成亚文化区。行为空间主 要依据行为———空间本体论观点,围绕流动人口居 住、工作、通勤等具体行为活动而衍生的空间。感应 空间是流动人口与城市管理者、本地人等不同群体 发生互动,话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指涉空间占据、对抗和博弈等,多与 城市认同、文化融入、精神城市化关联。 1.1 实体空间 1.1.1 差异化的空间。沃斯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 收稿时间:2011 - 03 - 12;修回时间:2011 - 07 - 11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姚华松(1977—),男,湖北黄冈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弱势群体社会空间等。E- mail: yhscf@163.com。 文章编号:1000 - 8462(2011)08 - 1233 - 06 流动人口空间再造: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 姚 华 松 (广州大学 广州发展研究院,中国广东 广州 510405) 第 31卷第 8期 经 济 地 理 Vol.31,No. 8 2011年 8月 ECONOMIC GEOGRAPHY Aug.,2011 摘 要: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 的空间。首先将流动人口空间再造结果进行归纳,大体有实体空间、行为空间和感应空间三种,具体表现为差 异化的空间、隔离的空间、福特制和“类信息社会”语境并存下的空间、压缩的空间、弹性的空间、流动的空间、 犯罪的空间、压制的空间、再现的空间。其次,借鉴事件史分析法对流动人口空间建构过程开展分析,总体上流 动人口社会空间表现为边缘化的空间,这既是自身种种属性特征经过社会化建构过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 会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共同作用结果。 流动人口空间再造的过程也是原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最后,面对来自各方的空间压力,流动人口不断进 行空间适应性策略调整,不断发展和演化自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空间;空间再造;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性》中提出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社群异质性 是城市性三大特征[14]。可见,城市差异性普遍存在。 在中国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时期,差异性是相对的,市民被单 位这一容器包容,“单位制”背景下,人际及社会阶 层间的同质性强于异质性,只是不同的人处于不同 的单位而有所差别。市场经济转型期,“单位制”的 相对瓦解①和市场机制在经济、社会领域全面实施, 差异性被逐步放大。其中,流动人口与本地人的空 间差异性表现得最明显。以居住空间为例,城中村 与中高档住宅区给强烈视觉冲击,成为外地人核心 城市感知。广州某些高校地理系在安排国外交流学 生学习时,有门必修课———“广州两日游”,除北京 路、中信广场、珠江夜游外,石牌、康乐等城中村考 察是重要内容。在广州,此类“对子”很多,如中信大 厦与林和村、太平洋数码广场与石牌村、广州国际 贸易大厦与杨箕村、珠江新城与冼村等,它们在形 态、高度、密度、功能、秩序等方面存在绝然不同的 运行逻辑,在同一微地域空间尺度实现空间并置性 (Juxtaposition)。从空间使用者角度看,本地村民成 为名副其实的食利和有闲阶层,除房租外,还可获 利于村集体经济活动及其它形式分红,很多人成为 “暴发户”②,后者只能叹息自己命运多舛。 1.1.2 隔离的空间。差异空间有其存在客观性,隔离 空间则因为空间人格化过程而赋予社会性和文化 性。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城市成为“分割之城”,空间 变得“碎片化”[15- 16],由于空间使用者地位、身份、财 富等差异及其空间人格化影响,空间成为隔离空 间。以广州二沙岛和沙面为例,前者因其地理位置 优越性成为高级社区代言地,后者因其殖民历史和 驻外机构集散地而被誉为广州绿肺。空间不仅是物 理地点,升华为特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居住空 间看,以金海湾、凯旋新世界、誉峰、中信君庭、珠江 广场等高档门禁社区,另一极是以三元里、沥滘等 城中村。前者多以身着制服的保安把守大门,是现 代版紫禁城,后者多以村头牌坊为标识,行人随意 出入。隔离逻辑在居住空间微观设计上亦有体现。 广州一些城中村住房在进门处设置有两扇门,房东 进正门,租客进侧门。至于房屋内部的设计,空间隔 离更明显。本地人厨房、卫生间宽敞,装修豪华,流 动人口厨房、卫生间面积狭小,厨房和阳台并置, “房中房”、“屋中屋”比例较高,甚至纸板或帘布就 是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分割线。 1.2 行为空间 1.2.1 福特制和“类信息社会”语境并存下的空间。 社会制度与特定经济制度相关联。机械化大生产背 景下,工业社会与福特制度相联系,后工业时代背 景下,信息社会与后福特制度相关联。但这一规则 与流动人口生产生活实践不太吻合,后者行为逻辑 发生某种错位,以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 新国际劳动分工和世界产业转移背景下工厂密集, 成为“世界工厂”,这里有以千万计的流动人口在工 厂、车间进行流水式作业,重演着 70年前资本主义 福特制的生产和生活逻辑,他们按部就班、相对刻 板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日复一日的生产和加工着将要远销 国外的产品。另一方面,一些不在工厂工作的流动 人口实践着完全不同的生产生活逻辑,这里概括为 “类信息社会”模式,因为其空间特征与信息社会有 相似之处(表 1)[17]。以就业为例,很多流动人口就业 于非正规部门,如钟点服务、城汰乡售、修理水电、 织补衣袜等,休息时间被大大压缩,工作时间很长, 甚至本末倒置,一般人闲暇之时是他们忙碌之时。 从居住形态看,他们不同于工业社会的专门化住宅 区,多选择混合型住宅区,工作和居住空间并置。 表 1 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特征比较 Tab.1 Comparison on character istics of industr ial society and informal society 比较内容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就业形式 以按部就班的常规就业为主 以非常规就业为主 组织形式 正式的 非正式的 居住形态 专门化住宅区 混合型住宅区 操作规程 专家操作 自己操作 工作时间 固定上下班时间 自由上下班时间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17]修改整理。 1.2.2 压缩的空间。哈维认为现代向后现代转型中 最重要变化表征是时间和空间变化,体现为周转时 间的加速(生产、交换和消费加快)和空间范域的缩 减,概括为“时空压缩”[18]、“距离不再重要”。结合到 流动人口居住和生活空间,调研发现,在工厂宿舍, 四人间、八人间乃至十人间很普遍;在城中村,一张 床同睡 3人的情形司空见惯,衣、食、住、行在狭小 空间中进行,空间被高度压缩,空间成为高密度、共 享和无私密性的空间。同样是“空间压缩”,前者是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催生的空间功能扩大,是生产力 和生产方式升级的体现,后者是流动人口根据自身 ①虽然单位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笔者认为,很多情况下它在社会转型期仍然处于重要地位,从形形色色的社会经 济事件中还可以找到影子,只是更加隐蔽、弱化而已。 ② 2010年 11月 27日,“南方电视台”报道,因为珠江新城的开发和广州新 CBD地位的确立,原猎德村村民平均每户分到 4- 5套住宅,价 值超过 1 000万元。 1234 经 济 地 理 第 31卷 社会经济地位而选择的非常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 于空间使用者,前者空间生存权和选择权扩大,后 者受到极大挤压。 1.2.3 弹性的空间。从空间功能看,弹性空间与压缩 空间一脉相承。由于流动人口社会与经济地位低 下,占有空间狭小,要求他们更加弹性使用空间,选 择将除卫生间外的全部生活功能压缩到一个房间 进行,拥有某种唯一功能性空间比例甚少,较多的 是功能的多样性。比如一张桌子,吃饭时是饭桌,小 孩做作业时是书桌,朋友间玩耍时是牌桌,还可以 是杂物堆积桌。为了尽可能增加房间有效使用面 积,这张桌子一般可折叠,以便收拣。在城中村店 铺,可清晰看到可供上至阁楼的梯子,阁楼就是他 们的卧室,店铺主人的工作、居住和大部分生活空 间在这一空间完成。这种功能多样化的空间不是一 般意义上多功能的智能空间,而是流动人口因无法 支付拥有更多专门性空间的费用而被迫选择的无 奈之举。 1.2.4 流动的空间。一般人工作空间相对固定,但对 于很多流动人口,工作空间流动性极强。在广州地 铁口、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经常见到各种携带 工作工具的流动人口,如卖饰品的妇女、卖羊肉串 的新疆小伙、卖烧饼的河南汉子、卖唱的艺人。从事 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人需在人口密集地寻找 工作空间,因为同一空间在不同时段具有不同人流 量,他们需要不断转换工作地点,建构出流动的空 间。当然,工作空间也有其相对固定性,一是他们对 周边环境熟悉,二可节约因变换工作地点所耗时 间。但来自流动人口管理层的管理举措加速空间固 定性瓦解过程。由于创建卫生城市等城市发展目标 或基于城管局、卫生局等职能部门美化市容市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街道秩序等自上而下的监管决策实施,他们的 流动空间得到回归,城管人员和流动人口之间的捉 迷藏游戏大肇始于此。对于整个城市空间而言,流 动的空间趋于见缝插针的布局,哪里人流量大、哪 个城市(社区)管理相对较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 影。从自身看,为逃避费税缴纳,流动的空间必须不 停流动,一旦被抓住,损失惨重。但总体上,流动空 间极大丰富市民购物选择,在保证商品市场整体有 序前提下,允许部分流动空间在特定地段存在,给 予其生存空间。笔者认为,这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在 实践上也是可行的。流动空间表面性混沌和杂乱的 背后,可催生来自民间和草根的理性文化,对于拓 展市民购物型生活空间、丰富弘扬广州包容性文化 内涵具有积极意义。 1.3 感应空间 1.3.1 犯罪的空间。犯罪空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因 违法或犯罪而用于监禁犯人的监狱或劳教所之类 的场所,而是特指收容或救助流动人口的收容所或 救助站。它是一种问题空间,具有强烈的制度性倾 向。198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 容遣送办法》,但具体操作过程存在问题,加上一些 恶性事件(如“孙志刚事件”)发生,这一措施于 2003 年 8月废止,代之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 员救助管理办法》,全国原有 832个收容遣送站全 部完成转制,北京、湖南等省市新设立救助管理站。 从收容所到救助站的空间转变,空间意图发生转 变,功能从强制转为救助,但民众对于这一空间认 同不会马上改变,先前针对弱势群体收容、遣送、拷 问等非人性化管理方式不会马上消失。从社会文化 学看,需要对谁是这一空间的策划者、管理者和使 用者,有何种进入条件,社会给予这一空间及其使 用者何种社会认同及象征意义等开展研究。围绕救 助站产生的一套人际关系系统或管理系统不只是 传统中国价值观中的助人为乐那么简单,社会给进 入或使用这一空间的人贴上弱势群体的身份标签, 基于犯人的那一套知识体系被有意无意转嫁到空 间使用者身上。于是,救助站被赋予象征性特征。犯 罪的空间虽缓解流动人口暂时性身体不适,从长远 看被铐上弱势的身份认同,加剧其精神负荷①。 1.3.2 压制的空间。从政治经济学和制度学派看,流 动人口还存在压制的空间,其对立面是本地市民、 城市管理人员、卫生员、公安或保安等。在日常生产 和生活实践博弈的结果是流动人口处于下方,流动 人口及其空间被压制,沦为压制的空间。尤其在城 市决策层基于城市营销、城市形象感召下,保持良 好市容市貌、优良卫生条件、较低人口犯罪率等成 为城市发展目标,针对流动人口的种种打压行为成 为重要举措。来自上面的特定阶段针对特定地区 (段)卫生检查、创建卫生城市、阶段性成果验收等 措施使流动人口成为受害者,某些空间甚至被取 缔。典型例子是广州市于 2007年 1月 1日起实施 的“禁摩”运动,该运动使广州“双抢”事件②发生率 降低,维护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安 第 8期 姚华松:流动人口空间再造: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 1235 ①笔者在此无意对城市救助站等空间进行好与坏的道德评判,只是对这一空间本身进行社会学分析。 ②“双抢”包括抢劫、抢夺。2006年前后在广州环市东路和东风东路、城中村经常发生针对妇女的抢劫和抢夺事件。 全认同感。但也抹杀了一大批流动人口就业机会, 后者生存空间压制到极限。 1.3.3 再现的空间。“再现的空间”由列斐伏尔提出, 通过对时间性、空间性和社会性相互关系系统解 读,他提出空间生产的 3个层次:空间实践、空间的 再现和再现的空间[19- 20]。其中,空间实践指人们创 造、使用和感知空间的方式,是空间的商品化、官僚 化和殖民化过程与机制;空间的再现是构想的空 间,产生于知识与逻辑(地图、数学、社会工程与都 市计划等)的工具性空间,往往是企业、规划师和政 客等通过抽象化、去除身体、可视化(奇观)与监控、 空间科学与规划等方法与手段等营造的空间,由于 这些知识的技术性与理性兼备,通过权力、知识和 空间性配布,支配性社会秩序铭刻其间且据以得到 正当性,成为理所当然的认知方式。再现的空间是 生活经历的具体空间,起源自社会生活的私密与地 下的空间,是具有社会特殊性空间实践的结果,是 不正式或较为在地性的认知方式,是对抗性的空间 (作为抵抗与对抗性论述的基地),它们或者还未被 权力机器所捕捉,或拒绝承认权力,往往与日常生 活世界、节庆与革命、空间的使用价值等相联系,既 是那些被取代与压抑的部分,也是未来革命潜能之 所系[21- 29]。从流动人口空间构建看,它从属于再现的 空间之范畴。城中村、街头小商贩工作空间等空间 形态,具有自下而上自发性空间形成机制,易被政 府职能部门打压,有被取缔的危险。但出于对自身 利益维系之考量,它们一直与主流空间相抗衡,力 图阻扰来自上层入侵行为,拒绝接受或不轻易接受 统治者经过抽象化、技术化的行为逻辑。与此形成 对比的是城市开发区、大广场、大马路、会展中心等 空间形态,它们属于空间的再现之范畴,往往经过 精心策划和规划,最大限度体现统治集团意识形 态,以由经技术化、专家化、抽象化处理过程的高姿 态方式引导城市空间格局和凸现城市空间形象。 2 流动人口空间的隐喻 某种意义上,上述归纳是对流动人口空间边缘 地位表现的逐一剖析,更重要的问题是对流动人口 边缘化空间社会构建过程的解析。 2.1 流动人口空间建构过程 采用事件史的分析范式对流动人口空间建构 过程进行分析。流动人口进城前,他们是一定社会 经济与文化的综合体:一是其自然属性,如出生地、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其中,出生地和文 化程度至关重要,出生地对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积累 产生影响,文化程度对其融入城市主流文化体系发 生作用。二是户籍属性,户籍制度不仅关乎出生地, 还是在物理空间分异基础上叠加种种社会、身份、 经济和文化等复合体。持有农村户口的人与持有城 市户口的人存在巨大差别,城镇户籍与良好工作机 会和待遇、居住权优先选择、良好社会保障体系、良 好的受教育机会相联,农村户口持有者基本与此无 缘。可见,流动人口具有“外来的”身份标签,不仅是 空间上的“外来”,更是经过社会化建构过程之后社 会与文化上的“外来”。携带上述文化底色的流动人 口进城后,寻找落脚点和第一份工作是首要任务。 对于居住,他们或寄朋友或老乡篱下,或去城中村 租房,或住集体宿舍;对于饮食,他们常光顾快餐 店;对于工作,他们经常被骗或遭遇虚假用工信息。 城市用一张无情和充满歧视的社会制度网将其笼 罩,网主有公司老板、地产商、城市管理者和本地市 民,他们都殚精竭虑实践着市场经济的规则,企业 老板为节约成本,疯狂延长用工时间,压缩休息时 间;城市政府及职能部门为实现“创卫”、“低犯罪 率”等目标,驱逐流动人口以实现清洁、卫生、良好 治安的均质化、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政府和地产商还联合起来, 结成城市增长联盟,为了更多土地开发收益和榨取 更多剩余价值,大肆开发城市土地,疯狂挤压流动 人口生存空间;普通市民在下岗等市场规则压力 下,对流动人口抢夺工作机会表示不满,表现出有 意无意的蔑视。 当前,城市政府正着力推进市场经济转型,致 力于构建和谐社会,但市场经济运行逻辑在中国现 有制度框架下发生变形和扭曲[30],很多做法有悖于 市场,本质是原有计划、制度、规则的延续和变脸。 对于流动人口社会空间形成机制,既有制度惯性比 基于城市生态论的市场机制更有解释力。多方利益 博弈的结果,各方让渡或部分让渡各自利益,但整 体对流动人口形成围攻之势,维系既有规则(潜规 则)与制度是其共同目标。 2.2 流动人口空间的隐喻 将流动人口空间构建过程进行总结,见图 1。流 动人口空间建构过程的解析就是对流动人口空间 隐喻的揭示。转型期的中国大都市也存在西方城市 隔离空间的翻版。区别在于,中国的计划、制度影响 更多,西方的市场主导机制更多。中国流动人口不 仅在制度、收入、劳动力市场、福利、人权等方面存 在与本地人存在明显“区隔”,形成明显的二元结 1236 经 济 地 理 第 31卷 构[31]。流动人口空间生产过程(空间再造的过程)是 在城市空间基础上新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也是原有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是对既有社会各阶层序 列、各阶层占有空间规则和秩序的继续维系和发展 的过程。流动人口空间在城市整体空间图谱中处于 边缘化地位,它既是自身种种属性特征经过社会化 建构过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制度歧视、城市 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企 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共同作用结果。 图 1 流动人口空间的建构过程 Fig.1 Constructionism on spatiality of floating population 3 流动人口适应性空间策略的实证分析 流动人口空间整体处于边缘化弱质弱势地位, 但他们并未轻易妥协,面对外界压力,他们不断调 整自身行为逻辑,不断再造出新的流动人口空间, 与主流空间相抗衡。以广州“禁摩运动”为例,分析 他们如何有效调整和再造新的流动人口空间。 2007年 1月 1日前,由流动人口驾驶的摩托车 穿梭于广州大街小巷,是除公共汽车、地铁、出租 车、自行车之外的主要交通工具,它极大方便了近 距离但无公交线路覆盖的通勤行为,在各地铁站出 口、商场出口、城中村村头司空见惯。但是,由于摩 托车存在安全隐患、加剧堵车状况、污染空气等弊 端,尤其在 2006年前后,发生在广州环市东路的连 环抢劫事件严重影响广州城市形象,广州市政府决 定于 2007年 1月 1日起在广州市区实施“禁摩运 动”。起初,出于来自城管人员检查和罚款的压力, 一些人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选择转行。另 一部分人选择坚守,只是缩小工作空间,把工作范 围从全市缩小为只在城中村经营,即把工作空间从 全市范围内近域通勤缩减为限于在城中村内部与 城中村村头之间通勤;部分人把运营空间从村头扩 展到地铁口,只是工作时间调整为城管人员相对较 少的晚间。可见,通过变通工作种类建立新的工作 空间、保留原有职业但进行基于工作时间不变的压 缩通勤空间和基于工作空间不变的缩减工作时间 是流动人口空间面对“禁摩运动”的第一次调整。但 这次空间调整效果不理想,风险极大。一旦被城管 人员逮住,要么接受重罚,要么摩托车被没收。于 是,一些人变卖摩托车,改为人力三轮车,很多三轮 车穿梭于广州街头,给人以都市旅游的清新味道, 通过基于工作时间和空间均不改变而降格工作工 具是流动人口空间适应性策略的第二次调整。但开 三轮车耗费体力巨大、浪费时间。第三次调整开始, 经过精心测算,他们设计与人行道两个石柱间宽度 相当的摩托车,把两轮改为三轮,后座改成座椅样 式。适度宽度可以保证其在街上畅通无阻,两轮改 三轮再配以座垫,专载残疾人等弱势者成为遮人耳 目的藉口,既体现了都市人文关怀的高尚品格,更 宽大座椅对于托运货物而言是赢得了更大工作空 间。可见,基于工作空间不变和工作时间不变的创 新性变革工作空间是流动人口空间适应性策略的 第三次调整。图 2是上述空间调适过程示意图。 图 2 基于“禁摩运动”的流动人口空间适应性策略 Fig.2 Spatial adjustable strategie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Motorcycle- forbidden Movement” 上述流动人口空间适应性分析限于“禁摩运 动”这一特定事件。事实上,流动人口空间面对来自 各方压力时,总是不断调整其先前行为逻辑,不断 对先前空间进行再造,以谋求新的生存空间。流动 人口通过空间适应性调整,不断发展和演化着自己 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流动人口空间适应性调整的终 结,是流动人口完全都市化的开始。 4 结论 流动人口空间是在城市空间基底上叠加的具 有流动人口特质的亚类空间形态,这种空间是在原 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各种实践活动人 格化的空间,是再造的空间。从社会地理学视角对 流动人口空间再造形式进行归纳,表现为差异化的 第 8期 姚华松:流动人口空间再造: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 1237 空间、隔离的空间、福特制和“类信息社会”语境并 存下的空间、压缩的空间、弹性的空间、流动的空 间、犯罪的空间、压制的空间、再现的空间和边缘化 的空间。 借鉴事件史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空间建构过 程进行分析,挖掘流动人口空间的隐喻及意义所 指,发现流动人口空间总体上表现为边缘化的空 间,机制既包括自身种种属性特征经过社会化建构 过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制度歧视、城市政府 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企业追 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流动 人口空间再造的过程也是原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过程,还是对既有社会阶层序列、各阶层占有空间 的规则和秩序的继续维系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通过对广州“禁摩运动”这一特殊事件的实证 分析,揭示了流动人口空间在面对来自各方压力的 时候所表现出的弹性化的适应性空间策略。流动人 口通过对于空间适应性策略调整,不断发展和演化 着自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吴晓.城市中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与整合 研究[J].城市规划,2001,25(12):25 - 30. [2] 陈吉元.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 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武汉:武汉大 学出版社,1994. [4] 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5]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 学院学报,2002,5(1):61 - 67. [6] 王春光.中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 学,2003(2):1 - 13. [7] Fan C.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1990 and 2000 census compa- risons[J].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05,52(2):295 - 311. [8]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 (4):42 - 52. [9] 顾朝林,蔡建明,张伟,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 究[J].地理学报,1999,54(3):204 - 212. [10] 李若建.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 2003,43(3):73 - 81. [11] 鲁奇,黄英,孟健,等.流动人口在北京中心区和近远郊区的分 布差异的调查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6):655 - 664. [12] 柴彦威.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 州市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1996,15(1):30 - 38. [13] 朱传耿,马荣华,甑峰,等.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J].人 文地理,2002,17(1):65 - 69. [14] Wirth L.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 logy,1938,44(1):1 - 24. [15] Fainstein S.S.Cities and Diversity:Should We Want It? Can We Plan for It?[J].Urban Affairs Reviews,2005,41(1):3 - 19. [16] Fainstein S.S,Gordon I,Harloe M (eds).Divided Cities:New York and Lond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M].Oxford:Black- well,1992:46 - 52. [17] 顾朝林,张勤,蔡建明,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3. [18] Harvey D.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M].Oxford:Black- well,1991. [19]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 [20]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1] Lefebvre H.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M].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6. [22] Lefebvre H. Spatial planning: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space [C]//Richard P et al.,Radical Geography:Alternative Viewpoints on Contemporary Social Issues.Chicago:Maaroufa Press,1979: 339 - 352. [23] Lefebvre H. Space: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C]//Freiberg J et al.,Critical Sociology:European Perspective. New York:Irving- ton. 1979:285 - 295. [24] Sayer A. Book review:the production of spa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3(3):458 - 459. [25] Shields R. Lefebvre,Love and Struggle:Spatial Dialectics [M]. London:Routledge,1999. [26] Soja E. Henri Lefebvre 1901-1991[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1991(9):257 - 259. [27] Stewart L. Bodies,Visions,and Spatial Politics:A Review Essay on Henri Lefebvre's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1995(13):609 - 618. [28] Gottdiener M.A Marx for our time:Henri Lefebv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J].Sociological Theory,1993,11(1):129 - 134. [29] 郭恩慈.空间,时间与节奏: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初析[J].城市 与设计,1998(5):171 - 185. [30] 许学强,姚华松.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 地理,2009,29(9):1 412 - 1 421. [31] 姚华松,许学强,薛德升.广州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 原因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1):40 - 46. (下转 1251页) 1238 经 济 地 理 第 31卷 SPATIAL REPRODUC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 SOCIAL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YAO Hua - song (Guangzhou Developmental Academy,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4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 Social spac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s a reproductive space impersonated of their natures and activities based on urban roots. Firstly, this paper inducted the forms of spatial reproduction, which included physical space, behavioral space and cognitive space (differentiated space, segmented space, space under fordism and information age, compressed space, flexible space, space of flows, problematic space, suppressed space, representational space). Second, tapping event history analysis,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ocial spac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social spac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s indicative of marginalized space, which resulted from socialization of their natures, social discrimination of related regimes, ne-liberalism of urban governance, fierce competition for urban space, profits-seeking of entrepreneurs, exclusion of local citizens. Spatial reproduction is also the process of reproduction of original production relations. Lastly, facing pressures from other groups, they tend to alter their spatial adaptability, pushing forward their relations with cities where they live. Key words: floating population; social space; spatial reproduction; production relations 第 8期 江曼琦,席强敏:对阻碍环渤海地区发展障碍的重新认识 1251 [9] 陆大道.大都市区的发展及其规划[J].经济地理,2009,29(10): 1 585 - 1 587. [10] 杜大伟,王水林,徐立新,等.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 中国 23个城市投资环境排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13. RECONSIDER THE HINDRANCE OF BOHAI RIM’S DEVELOPMENT JIANG Man - qi,XI Qiang - min (Institute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several problems about hinde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ohai Rim. By analyzing related data, we point out that: (1)Bohai Rim is defined as a geographic region. Government’s promoting and academicians’ appeal didn’t have any internal foundation and power. (2)To a certain extent, another problem is that there is no economic leader in Bohai Rim. However, a successful cooperation 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 can lead how large an area depends on the power of the Economic Core and its service. The main function of developing Bohai Rim is to improv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Northeast China,rather than integrate internal economic.(3)For developing Bohai Rim, compare with wait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reform government function quickly, increase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the government and improve the soft environment for investment,in order to congregate more active enterprises. Key words: Bohai rim;obstacles to development;Bohai economic rim (上接 1238页)
本文档为【流动人口空间再造_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_姚华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375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6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8-25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