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举报
开通vip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简 易 方程 (2009-04-09 15:34:12)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业务 第四单元   简 易方程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   教学内容:教材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重点:...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简 易 方程 (2009-04-09 15:34:12)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业务 第四单元   简 易方程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   教学内容: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二、    探索新知: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 b或 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b=b×a            (a×b)×c=a×(b×c) 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b)·c=a·(b·c)或(ab) c=a(bc)          (a+b)×c=a×c+b×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3(1):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师强调:a2  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       m×m     0.1×0.1    a×6     3×n    χ×8   a×c 教学例3(2):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两生板演。师强调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1、2题。 要求:第1题在书上完成。第2题先写出字母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1、  练习十:第1-3题  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知识,你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               用字母表示数(一)   2       乘法交换律:a×b=b×a             S=a×a      C=a×4         可以写成:  a·b=b·a或ab=ba     S= a        C=4a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二)   教学内容:教材P47-P48例4  做一做,练习十第4-6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2×3    a×7     14+b     a÷7     a×a     5-x     0.6×0.6 二、新授。 1、教学例4(1):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  爸爸比小红大30岁。 B、当小红1岁时,爸爸( )岁,……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法2:a+30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3、教学例4(2):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4、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三、巩固练习: 1、  独立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3、  独立解答P49 第4题 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      四、作业 1、  独立完成P50 第5题 2、  独立完成P50 第6题 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v =            t =            让学生掌握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注意巡视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即:S=v t=150×30=4500   (注:这里求出来的值不带单位名称) 板书:                        用字母表示数(二) 例4(1):                            例4(2): 法1: 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6a 法2: a+30                            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    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      6a=6×15=90    a=30=11+30=45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三)   教学内容:练习课,教材P51-P52  练习十第7-13题 教学目的:1、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           3、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熟练地运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1)a+a=(  )      a×a=(   )         (2)当a=5时,2a=(   ),a的平方=(   )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 30x   (2)30x+a     (3)a—30x 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     1、独立解答P51 第7题 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  讨论口答P51 第8题  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3、  分小组完成P51 第9题 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  独立完成P52 第10-12题  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三、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 四、发展练习: 1、讨论P52 第13题   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 a b c s                  ×      9                    s c b a 教学反思: 解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57,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学习。 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把各种方法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下来。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 (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 (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 (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 (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 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练习。(做一做) 齐读题目要求。 怎么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                 =5×3                 =15                 =方程右边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 三、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板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 解方程                       100+x=250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课后反思: 解方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58-P59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二、新知学习 教学例1 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 抽答。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x+3-3=9-3 化简,即得:         x=6 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 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 板书:方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 x=6是方程的解。 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抽答,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x。让学生打开书59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展示、订正。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 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先找到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体评讲。 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试着解方程:x-2.4=6     x÷9=0.7   (强调验算) 课堂作业:“做一做”第2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 四、作业:练习十一5—7题。 五、板书设计: 解方程 例1、x+3=9 x+3-3=9-3 x=6 检验:程左边=x+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 x=6是方程的解。 课后反思: 解方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60:例3、及61页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8题。 教学目标: 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2、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解下列方程: x+5.7=10    x-3.4=7.6    1.4x=0.56      x÷4=2.7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新知学习。 教学例3. 出示题目。(课件) 出示洪泽湖的图片,介绍到: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西部淮河下游,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每当上游的洪水来临时,湖水猛涨,给湖泊周围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危险。因此,密切注视水位的变化情况,保证大坝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湖水到了警戒水位的高度,就要引起高度警惕,超出警戒水位越多,大坝的危险就越大。下面,我们来就来看一则有关大坝水位的新闻。谁来当主持人,为大家播报一下。 “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4.14m,超过警戒水位0.64m.” 我们结合这幅图片来了解一下,课件演示警戒水位、今日水位,及其关系。 同学们想想,“警戒水位是多少米?” 分析,解题。 根据刚才所了解的信息,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关键的数量呢?警戒水位、今日水位、超出部分。 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板)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③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评讲、交流。(侧重如何用方程来解决本题。) 学生展示,可能会是算术方法,也可能列方程。对于算术方法,给予肯定即可。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 ① x+0.64=14.14   ②14.14﹣x= 0.64    ③14.14﹣0.64= x 每一种方法,都需要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 如第一种,学生根据的是“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这一数量关系(由于左右相等,也称等量关系)所得到的。解出方程,注意书写格式,并记着检验(口头检验)。 对于第二种,可以肯定学生所列的方程是正确的,但方程不容易解,为什么呢?因为x是被减去的,因此,在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阶段解决问题,列的方程,未知数前最好不是减号。 对于第三种,可让学生让算术解法与之作比较,让其发现,大同小异,因此,在列方程的过程中,通常不会让方程的一边只有一个x。 三、小结 在解决问题中,我们是怎样来列方程的? 将未知数设为x,再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练习。 四、巩固拓展 解决“做一做”中的问题。 从题中知道哪些信息?有哪些等量关系? 用方程解决问题,四人小组交流方法,评讲,特别提醒:别忘了检验。 独立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8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还有什么问题? 五、板书 解方程   解: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            x+0.64=14.14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       x+0.64-0.64=14.14-0.64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③                x=13.5      答:警戒水位是13.5米。 课后反思: 解方程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61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进一步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熟练解决AX=B类型的方程。          培养学生的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的道理。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例4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你见过这样的情境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2、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我们拿桶接了半小时,共接了1.8千克的水。 你知道这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多少克水吗?导出课题并板书:解方程 探究新知 请学生观察题目所给的条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单位不统一,要化成统一的单位。 小组讨论,怎样找到相等的关系。指名汇报并板书:          每分钟滴的水×30=半小时滴的水 请学生思考应该把哪个条件设为X呢?怎样列方程。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并板书: 解:设每分钟滴水X克。    30X=1800 30X÷30=1800÷30       X=60 答:每分钟滴水60克。 请学生讨论30X÷30=1800÷30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一个30,方程两边还相等呢? 1、                      你怎样判断60就是方程的解呢? 引导学习进行检验,指导检验的格式。 巩固拓展  我们一起去给小时量一量身高,看一看他去年有多高好吗? 1、              课件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2、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作业:练习十一第10题。 课堂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方程      解:设每分钟滴水X克。               30X=1800 30X÷30=1800÷30                 X=60 答:每分钟滴水60克。 课后反思:                                    稍复杂的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65,例1和相关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学会列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能正确地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式,设未知数列方程解答。 教学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教具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课件) (1)x的2倍减去14的差。 (2)x的3倍加上15的和。 (3)5个x减去8的差。 2.一个足球,黑色的皮有12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白色皮有几块?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并讲讲算式的意义。 12×2-4 =24-4 =20(块) 二、尝试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观察主题图,同学们获取了什么信息?引出例1: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黑色皮有多少块? ⑴引导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画出线段图:   ⑵让学生填线段图。 2.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数量关系相同,都是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3.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复习题是知道黑色皮,求白色皮;例题是知道白色皮,求黑色皮的块数。) 4.这道题如果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应该怎样解答? 5.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设黑色皮数为x,列方程进行解答。) 6.题目中数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黑色皮数×2-4=白色皮数。) 然后,让学生列出方程:2x-4=20,师生共同解答,并进行检验。检验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两种解法哪种解法容易?使学生明确:这道题列方程解答比用算术方法解答容易。 7.同学们再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2x-20=4   2x=20+4 让学生根据题意说出这两个方程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再说一说哪种等量关系容易思考,便于列出方程,并向学生说明,教材介绍的解法容易掌握。列成2x-20=4也可以,最好不要列成第三个方程,因为2x=20+4实际上是按照算术方法先求出2x等于多少,这种方法需要逆思考,比较难。引导学生对比一下两种解法,看哪一种容易,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教材 介绍的解法容易。 8小组合作探究解稍复杂的方程解法。 在小组探究,找出解题方法,指名板演 解:设共有x块黑皮。 2x-20=4 2x-20+20=4+20 2x=24 X=12 答:黑皮共有12块。 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方法。应注意些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列方程解问题的步骤: A、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B、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C、解方程; D、检验,写出答案。 三、巩固拓展 1、练一练,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出示练习十二第3题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指名板演,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列方程解比用算术方法解容易。列方程解时,先要正确地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恰当地列方程。要选易于思考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寻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时,要充分借助线段图来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易于思考的等量关系式。 五、作业 练习二十八第2、4题。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解:设共有x块黑皮。 2x-20=4 2x-20+20=4+20     2x=24     X=12 答:黑皮共有12块。   课后反思: 稍复杂的方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9页例2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会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2、            使学生通过学习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来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和、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列方程和解方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天气慢慢变凉,而且比较干燥,同学们可以多吃些水果,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自由发言后,导出例题的情景图 探究新知 2、出示例2的情景图。我们看看妈妈买了些什么水果?仔细观察,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学生说出情景图中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3、小组合作探究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请一个小组汇报,集体订正。   梨的总价+苹果的总价=总钱数   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 4、请同学列出方程,并讨论解方程的方法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2=10.4           2X+5.6=10.4       2X+5.6-5.6=10.4-5.6               2X=4.8                X=2.4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请学生说一说思考方法。 5、请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列方程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8+X)×2=10.4 请同学观察这个方程,怎样解?小组讨论后,教师板书      (2.8+X)×2÷2=10.4÷2                2.8+X=5.2                    X=2.4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6、同桌互相说一说第二种等量关系和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巩固拓展 1、第71页第1题,解方程。学生板演后师生共同评价。 2、第71页第2题出示课件,观察主题图,说一说能得到哪些信息?试着解决这个问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作业:练习十三第3题。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2=10.4             (2.8+X)×2=10.4           2X+5.6=10.4           (2.8+X)×2÷2=10.4÷2       2X+5.6-5.6=10.4-5.6                 2.8+X=5.2               2X=4.8                       X=2.4                X=2.4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课后反思: 稍复杂的方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互助学会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2、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的方法,提高学生求解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地球 观察课件: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你对它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后,课件画面音介绍地球,同时出现数据: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2.1亿平方千米。 1、                      分析数量关系 说一说在画面中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让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讨论在课件中出示等量关系。 (1)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 (2)       陆地面积×2.4=海洋面积 (3)       陆地面积+2.1=海洋面积 3提出问题 结合所提供的信息组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利用数量关系解决这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例3: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1、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然后汇报,且说说自己的想法。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谈话,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稍复杂的方程 2、交流互动,学习新知    请学生思考问题: (1)、题中有几个未知的量 (2)、设谁为X比较合适?为什么? (3)、问题中包含怎样的等量关系? 学生思考后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线段图:   (4)教师小结:用方程解,一般设“一倍量”为X,那么“几倍量”就可以用几X表示,根据题中另一个条件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列方程,边说边出示课件,列出方程。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 会解这个方程吗?试一试吧 针对学生的不同解法,教师追问根据的是什么? 3、检验结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做的对吗?如何检验呢?让学生汇报自己检验的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4、体会方程的优越性   比较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 巩固拓展 1、              做教材72页第5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做教材72页第7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作业: 教材72页第8题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                        3.4X=5.1                    3.4X÷3.4=5.1÷3.4                           X=1.5               5.1-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课后反思:  
本文档为【简易方程教学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938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0KB
软件:Word
页数:31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8-18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