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中缅之战看清政府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

从中缅之战看清政府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

举报
开通vip

从中缅之战看清政府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 东岳论 丛 一九 九 三年 第一 期 一一一一 一 , 一 一一从 中 缅 之 战 看 清 政 府对 东 南 亚 的 外 交 政 策 朱 亚 非 清朝乾隆年间爆发的中缅战争 , 是两国之间的 一场边界争端。 这场战争 , 对两国关系和东南亚地 区局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从中也可略见清政府对 东南亚地区外交政策得失之一斑 。 中缅战争的起因 , 主要是缅甸向雍籍牙封建王 朝推行其扩张政策造成的 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初 , 缅甸木疏 今瑞帽 村 落的首领雍籍牙完成了缅甸历史上的第四次统一 , 并建立起一个...

从中缅之战看清政府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
东岳论 丛 一九 九 三年 第一 期 一一一一 一 , 一 一一从 中 缅 之 战 看 清 政 府对 东 南 亚 的 外 交 政 策 朱 亚 非 清朝乾隆年间爆发的中缅战争 , 是两国之间的 一场边界争端。 这场战争 , 对两国关系和东南亚地 区局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从中也可略见清政府对 东南亚地区外交政策得失之一斑 。 中缅战争的起因 , 主要是缅甸向雍籍牙封建王 朝推行其扩张政策造成的 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初 , 缅甸木疏 今瑞帽 村 落的首领雍籍牙完成了缅甸历史上的第四次统一 , 并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军事封建政权。 雍籍牙政权的 统一缅甸 , 对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抵御西方殖民者的 蚕食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它统一后不断向外扩张 , 力图用武力再次实现历史上缅甸东吁王朝 一 。。 所开创的版图 , 即把控制范围延伸到渭公河 流域 , “形成一个包括联合各个民族 、 各个邦以及 各种文化 、 语言的军事大帝国 。 ” ①这种对外扩张 的政策很快就给周边邻国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东北部 , 雍籍牙王朝先是占领了中缅边界一 带的十余个小国 。 当时这些小国如官屯 、 孟拱 、 孟 密等实际上是一些半独立的土司政权。 历史上它们 大多与中缅两国都保持着藩属关系。 清初 , 由于中 国国势强盛 , 它们大多都成为清朝的 “属国 ” , 但 雍籍牙政权建立后 , “ 凡缅甸旧属土司 , 皆遣人降 服之 , 有不服者 , 辄次攻击无虚 日。 ” ②甚至把南 明时期流落到边境地区的桂家经数十年经营的波隆 厂银矿 , 也劫掠一空 。 到十八世纪六 十二年 代 , 雍 籍牙政权已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他们先是不断派 人到云南境内各土司政权索取财物 , 强 迫 向 缅 进 · 哪 贡 , 如不进贡 , 就派兵入境攻城陷寨 , 抢掠烧杀。 当时云南境内的孟定 、 耿马 、 孟 良 、 整欠 、 镇康等 地区均遭到缅军不同程度的骚扰 , 各土司政权不堪 迫害 , 纷纷向清廷告急求援 , 到了乾隆三 十 一 年 〔 年 , 大批缅军竟越过孟 良和十三版纳 , 向 云南境内长驱直入并逼进思茅城 , 驻守在云南的少 数清军因缺乏应敌准备 , 一时 “ 漫无经画 ” , 难以 阻挡 。 形势发展到必须要采取有力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才能应付的 地步。 在东部和东南部 , 雍籍牙王朝的对外扩张也给 逞罗 泰国 和老挝造成了沉重灾难 乾隆二十五 年 缅甸军队攻到遇都阿瑜陀耶城下 , 仅是 因为在征战中缅王雍籍牙病重死去 , 退都才侥幸解 围。 五年以后 , 缅军在国王孟驳率领下再次进攻遇 罗 , 并于乾隆三十二年 占领了遏都阿瑜陀 耶城 , 存在了三百年之久的阿瑜陀耶王朝覆亡 , 首 都阿瑜陀耶城被缅军焚掠一空 , “ 除了能带走的作 为掠夺物的东西外 , 把能得到手的一切毁坏掉 , 、 宫 殿 、 主要建筑物和数千间私人住宅一起被烧掉 , 这 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再也没有重建 , ” ③ 在逼罗亡国的同时 , 老挝也为缅甸所控制 自 康熙四十六年 起 , 老挝分裂为万象和琅勃 拉邦两个互相敌视的政权。 他们都想用自己的力量 统一国家 , 为达到这个目的 , 都各自借助于缅甸 、 逞罗 、 安南等邻国的援助。 缅甸雍籍牙王朝看准时 机 , 首先以武力迫使琅勃拉邦国王臣服 , 并将国王 英塔松的儿子做为人质带回缅甸 。 在孟驳继任缅甸 国王后 , 又压迫万象政权降服缅甸 。 在中缅之战前夕 , 缅甸封建王朝通过武力扩张 已控制了西起曼尼坡 今印度境内 , 东到逞罗 , 北至中国云南边境 , 南到马来半岛的广少地区 。 缅 甸雍籍牙王朝的扩张政策使整个东南亚局势处于动 荡不安之中 。 特别是一些无力制止缅军入侵的弱小 邦国都把遏制缅甸侵略的希望寄托在强大的清王朝 身上 , 而清王朝 自身也受到咄咄逼人的缅军入侵的 威胁 , 此时的清朝政府 , 无论是为了维 护 自 身 利 益 , 还是为维护东南亚地区的稳定 , 都不能不对缅 甸雍籍牙王朝的对外扩张进行坚决的反击 。 清王朝对缅甸雍籍牙王朝的边界战争是一场艰 巨的反击战 。 自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 了 一 。 长达五年之久 。 在战争中 , 清朝调集了数十 万军队和最优秀的将领 , 耗去白银一千 七 百 多 万 两 。 如单从军事角度上看 , 清朝在战争中未能取得 重大胜利 。 仅管如此 , 中缅之战的政治影响仍是极 为深刻的 。 首先 , 直接导致了中缅边境地带少数民族摆脱 了雍籍牙王朝沉重的奴役 , 使他们获得了相对独立 和安宁的局面 。 在战争爆发前夕 , 边境地 区 的 木 邦 、 景线 、 孟养 、 孟拱等少数民族土司政权因慑于 雍籍牙王朝的兵威 , 忍辱负重 , 被迫向缅 称 臣 纳 贡 , 还不时遭受缅甸的掠夺和兵祸之灾 , 给这些地 区的人民生活和生产力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 清军 反击缅军 , 为这些小邦摆脱缅甸奴役提供了极好机 会 。 因此 , 这些少数民族积极响应并配合清 军 作 战 。 如乾隆三十一年 了 九月 , 清军将领高登 榜率军奔袭新街 , 必须经过蛮春土司之境 , 尽管当 时土司瑞团仍被困在缅都阿瓦 , 但其母亲 、 妻子和 弟弟仍率兵三千宣告脱离缅甸 , 依附中国 , 并协助 清军迅速攻克了新街 , 打开了向木邦进军的道路 。 ④ 第二年一月 , 当明瑞率清军进入木邦 时 , 也 得 到 了当地人民的支持。 摆脱了雍籍牙王朝奴役的木邦 民众携带马牛鸡鸭和粮食慰问清军 。 ⑤乾隆三十三 年 , 当清军统帅付恒率军到孟拱时 , 孟拱 的土司带全家归服 , 并献 ‘ 驯象四 , 贝叶书一 , 牛 百头 , 粮数百万 。 ” 清军到孟养时 , “亦有牛米之 献 , 放是所历二千余里 , 皆不血刃而下 。 ” ⑥从上 述情况 , 可以看出清军是深得边境一带少数民族的 拥护和支持的 。 少数民族统治者和人民群众都把清 军当作挣脱雍籍牙王朝控制和压迫的救星 , 中缅战 争以后 , 大多数边境地带少数民族土司政权都实现 了自己的愿望 。 其次 , 这场反击战抑制 一 缅甸雍籍牙王朝在东 南亚的军事扩张 , 有助于该地区局势的稳定 , 也推 动了逞罗和老挝人民恢复主权和独立的进程 。 在老挝 , 琅勃拉邦的国王在缅军忙于应付清军 反击 、 自顾不暇之际 , 立即宣布独立 , 摆脱缅甸 , 并向依附于缅旬的万象傀儡政权进攻 。 此时适值中 缅达成 “老官屯协议 ” , 宣布停战 孟驳才得以抽 调一支缅军保住了万象政权 , 但对于整个老挝地区 的控制权已不复存在 。 在逞罗 , 清军的行动有力地帮助了郑昭领导的 反缅复国斗争 。 乾隆三十二年到三十四年 , 清军反 击缅军与逞罗人民反缅复国斗争遥相呼应 当清军 统帅明瑞率军打到距缅京阿瓦仅剩七十里 的 地 方 时 , 缅王孟驳迫不得已从遏罗调回大批部队增援 , 从而为郑昭的反侵略斗争提供了极好时机。 自乾隆 三十二年郑昭率四千起义军攻克缅军据点尖竹汉 , 到第二年解放遇京阿瑜陀耶 , 在吞武里 今曼谷 建立新王朝 , 仅用了一年多时间 , 就取得了复国斗 争的决定性胜利 。 第三 , 这场战争的结果也避免了西方殖民者瓜 分控制缅甸 , 并以缅甸为跳板窥伺中国的企图 自 年葡萄牙殖民者进入缅甸并很快把海港城镇沙 帘做为据点以后 , 荷 、 法 、 英殖民者也蜂拥而入 。 中缅战争前夕 , 英法两国为控制缅甸 , 进行了激烈 争夺。 法国人将大批军火提供给南部 的 孟 族 人 , 鼓励他们进攻雍籍牙王朝 , 挑起内战 , 以便从中渔 利 。 英国人则公开支持雍籍牙王朝 , 并向缅甸政府 提供少量军火 , 积极支持缅王朝向外扩张攻打退罗 和中国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与缅甸政府签订的条约 中英方就提出 如缅甸与外国发生战争 , 英方将给 予积极援助 。 ⑦当时的缅军在向遏罗和 清 朝 进 攻 时 , 有许多部队都配备有英法制造的武器。 英国人 从与缅甸签订的条约中获取了在缅甸恒枝岛上的永 久居留权和自由贸易权 , 其势力向缅甸各处伸张 很显然 , 英法两国在缅甸的所作所为 , 就是要通过 战争 , 来消耗缅甸和邻国的力量 , 从而控制瓜分缅 甸 , 来达到扩大自己殖民地的目的 。 由于清朝的强 大和中缅《老官屯条约 》的及时签订 , 双方重归于 好 。 继孟驳以后的缅甸国王孟云也认识到无法再依 靠武力向外扩张 ,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国内 , 对咄 ’ 争了 咄逼人的英法势力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 , 迫使英 法势力一时还无法完成对缅甸势力范围的瓜分 。 正 如英国史学家斯考特所指出的那样 由放中缅战争 的及时结束及随后清朝外交政策的成功 , 结果使英 国在兼并缅甸的过程中遭到极大的障碍 。 ⑧ 在中缅战争时期及其战后 , 清政府对东南亚地 区的外交主要贯穿两个基本点 , 第一是 ‘ 安 留固 边 ” , 不愿有强邻侵扰南部边境 , 对本国造 成 威 胁 第二是希望该地区各国和睦相处 , 不愿各国之 间互相残杀 , 给该地区带来动荡。 归纳起来 , 清王 朝采取的是一种反对一国用武力扩张威胁邻国 , 抑 强扶弱的 “ 均衡政策 ” 。 这一政策在该时期对缅 、 退等国交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 在中缅战争前夕 , 逞罗为缅军占领 , 清廷对此 深为不安 。 清高宗曾下谕两广总督李侍尧派人查询 僵罗情况 , 并对遥罗统治阶级抗缅复国抱有期望 , 曾提出 “若该国王尚有志放恢复 , 心存释然 , 而 力不能支 , 欲求助于天朝发兵策应 , 是 即 可 乘 之 机 , 未尝不可酌调水师 , 以期一举二得 。 ” ⑨后来 因为得到李侍尧察报 “ 闻退罗为花肚番 缅甸 所破 , 国王昭氏窜迹他所 , 余地为属下甘恩效 即 郑昭 、 莫士麟分据 ” 和部分大臣提出的反对意 见 , 派兵增援退罗之议才作为罢论 。 对于郑昭领导的抗缅复国斗争 , 清政府一开始 也曾持消极态度 , 认为郑昭 “ 目击尔主遗此鞠 , 即 应坚秉忠贞 · ⋯尔竟乘其危乱 , 鸦张自立 , 并钦妄 加封号 , 僧窃称王 , 似此干名犯分 , 蔑礼 负恩 ⋯ ⋯。 ” 要求他 ‘翻然改悔 , 效忠尔主 。 ” ⑩但当郑 昭领导的抗缅战争得到广少逞罗人民支持以后 , 清 政府也放弃了那种遇事重名份 、 讲正统的偏见 , 意 识到在缅甸雍籍牙王朝军事扩张未能加以 阻 止 以 前 , 遥罗人民反缅复国斗争是正义的 , 也是牵制缅 甸王朝对外扩张的重要力量 , 所以从乾隆三十三年 起 , 开始对郑昭提供了有力援助 , 将许多 硫磺 、 枪炮等作战物资从海路输送到遇罗 , 支援了 遥罗人民与缅军的作战 此外 , 虽然清政府曾一度对郑昭领导的逞罗人 民的反侵略斗争不信任 , 但清朝希望逞罗成为一个 独立 、完整国家的宗旨是一贯的 , 并大力加以维护 如当时控制帽公河流域河仙镇的统治者莫士麟对清 王朝 “颇知礼义 , 甚属恭顺 ” , 双方关系极好 。 当 郑昭起兵反缅时 , 他得知清政府对郑昭冷淡 , 亦想 趁机夺取对逞罗的控制权 , 为此并想联合缅军 , 夹 击郑昭 。 此事为清政府获悉后 , 当即警告莫士麟不 得妄动 , 如果要联合缅军来实现自己的个人野心 , 只能 造成 “ 逞国烬后遗黎 , 岂堪复催茶毒 ⋯⋯譬 之引狼入室 , 祸由自致 , 河仙唇齿之 地 , 庸 能 免 乎 ” ⑩由于清朝的坚决反对 , 莫士麟终未敢对郑 昭加兵 , 使逞罗避免了另一场大混战 。 中缅停战并签订和约以后 , 特别是缅甸在北方 已不再对中国构成威胁 , 并从遏罗和马来半岛撤出 占领军以后 , 清朝也及时恢复了同缅甸的 正 常 交 往 。 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 , 缅甸巳从扩张的顶峰中 跌落下来 , 不仅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威胁 , 而且还遇 到逐渐强大起来的邻国遇罗的压力 , 因此屡屡派使 臣来中国 “贵金页表文 、 金塔及驯象 、 宝石 、檀香 、 象牙 、 漆盒与绒线 、洋布等求贡 , 愿内附 ⋯⋯。 ” ⑩ 清政府对缅甸要求和好也表示了自己的诚意 , 不仅 完全解除了对缅甸的经济封锁 , 清高宗还亲自接见 缅甸使臣 , 答应缅甸国王的要求 , “封孟云为缅甸 国王 , 赐勒书印信 、 御制诗章及珍珠手串 , 并遣道 员 、 参将贵往其新都曼德勒 ” ⑧自此以后 , 清朝 与缅甸关系日渐密切 , 两国人民在边界贸易往来不 绝 , 西南无边患者达六十余年。 清政府希望东南亚地区各国友好和睦相处 , 还 表现在中缅战争以后 , 竭力调和退罗与缅甸两大国 之间的紧张关系 , 希望两国睦邻友好 十八世纪七 十年代 , 遇罗 日渐强盛 , 不仅完全收复了国土 , 而 且要约会清朝合击缅甸并试图加以占领 。 清朝政府 当即加以拒绝 , 认为如助遏灭缅 , 势必 导致 逞 罗 “恃功而骄 , 久且效尤滋甚 , 更难驾驭 ⋯ ⋯或贪得 其土地人民 , 不能于中国有益 ” 并告 诉 退 罗 使 节 , 对缅无兵可加 , “ 然亦必不助缅以攻他国 。 ” ⑧ 到八十年代 , 清高宗仍多次接见来京的通罗 、 缅甸 两国使节 , 对退 、 缅两国仍不时兵戎相见 甚 感 担 忧 , 耐心劝说两国应早 日和解 。 如乾隆五 十 三 年 , 清高宗让遏罗使臣转告其国 王 拉 玛 一 世 , 指出 “ 往者雍籍牙 、 孟驳相继为暴 , 侵陵尔 国 , 兴师措怨 , 匪尔之由 , 今缅甸孟云新掌国事 , 悔罪输诚 · 一 ” , 既已如此 , 逼罗应与缅甸 ‘ 毋寻 千戈 , 解仇消衅。 ” ⑩当拉玛一世提出要求收回若 干年前被缅甸占领的麻叻等三个城市时 , 清朝仍希 望双方用谈判的方式解决间题 , 不要为此事而轻启 冬 兵端 。 以后两国之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 虽有小冲 突 , 双方也不断要求清朝给与援助 , 但清政府对两 国都保持友好关系 , 对两国之间的矛盾始终加以调 解 , 不愿介入而从中获利 。 四 对于中缅战争前后 , 清朝对东南亚外交政策之 得失 , 后人看法并非一致 。 值得提出的是少数西方 学者为了掩饰早期欧洲殖民者入侵东南亚的行径 , 试图将中缅战争描绘成中国侵略缅甸 , 把它同西方 殖民者在东南亚的殖民政策等同起来 , 这是难以令 人信服的 。 无论是葡萄牙 、 荷兰 , 还是英国 、法国 , 他们在 一 世纪在东南亚地区的所作所为 , 就是 为了把这 地区变为他们的殖民地和附庸国。 为了 达到这个目的 , 他们在该地区不惜制造矛盾 , 挑起 民族之间的分裂和仇杀 , 将东南亚各国人民推入战 乱和动荡的深渊 。 与此相反 , 清王朝作为一个封建大帝国 , 有很 强的实力 , 但并没有依靠武力向东南亚扩大自己的 版图 。 它继承了明代对东南亚诸国的睦邻 友好 政 策 , 希望各国 “永饵兵衅 ” , 与清朝 保 持 友好关 系 , “ 同作藩封 , 共承思浴 ” 。 同时也力图避免让 某一国借助自己的力量过分强盛 , 危及自己和其它 邻国的安全 。 虽然当时东南亚地区绝大 多 数 国 家 都把自己看作是中国的 “藩属国 ” , 通过 “进贡 ” 来与中国发展政治 、 经济交往 。 但双方的地位基本 上是平等的 , 明清两个封建王朝对东南亚既没有领 土野心 , 也不期望对该地区进行控制和掠夺 , 这与 西方列强宗主国与它们的殖民地之间的关系有着本 质区别 。 倩王朝与缅甸偶而发生的边界战争 , 其最 终目的是为了求得更积极 、 长远的和平安定 , 并非 要瓜分和控制这个国家 , 这已为历史的发 展 所 证 实 。 因此 , 乾隆年间清政有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是 应基本肯定的 。 但同时也应指出 , 乾隆年间外交政策也有失误 之处 。 首先是清政府由于长期实行闭关政策 , 对世 界发展形势认识不足 , 特别是对当时东南亚各国国 情缺少充分了解 。 在缅甸雍籍牙王朝扩张之初 , 缺 少戒备 , 未制订出积极对策 , 以致战祸来临 , 才仓 促应付 , 因而在军事上在在处于被动 。 在中缅战争 之初 , 虽有联合退罗牵制缅甸之议 , 但对遇罗情形 又缺乏了解 ,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外交上的 正确决策 。 如前述中缅之战进行之时 , 清政府曾一 度过份强调维护封建正统 , 不承认郑昭的地位 , 拒 绝与逼军配合作战 , 失去了一次让逞罗起义军从侧 翼牵制缅军 , 减轻清军的压力 , 以赢得反击战胜利 的大好时机 。 其次是清朝与历史上其他封建王朝一样 , 在对 外交住中仍抱有妄自尊大的态度。 清高宗也把自己 看做是君临四方的天朝天子 , 认为周边国家都应向 清朝朝贡 , 可以受到大清王朝的保护 , 因此在中缅 战争时期也过份相信自己的力量 , 认为清与缅作战 能 “ 百战百胜 , 所向无敌 , 攻祷 阿瓦 , 不音摧枯拉 朽 ” , 而无需借助于 “海外小邦 。 ” 。忽视了与在 雍籍牙王朝扩张中深受其害的其它国家和民族联合 的重要性。 当中缅《老官屯条约 》签订以后 , 认为 缅甸巳 ‘ 悔罪降服 ” , 其它各国也与中国 保 持 友 好 , 南方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 殊不知一个巨大的 魔影一一英法等殖民主义者已开始逐步蚕食东南亚 并虎视耽耽地凯觑着中国 , 对清朝已形成一股不可 忽视的潜在威胁。 面对 日益险峻的局势 , 清朝统治 者仍沉溺于 “天朝地少物博 , 无所不有 ’ 的妄自尊 大的状态中 , 没有认清世界的发展潮流 , 坚持闭关 锁国 。 自己既制订不出抵制西方殖民者扩张的正确 政策 , 又没有能够与周边邻国密切联系 , 加 强 合 作 , 以共同对付凶恶的殖民势力。 结果在短短的几 十年后 , 东南亚地区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势 力 范 围 清朝百余年所精心构筑的闭关锁国的大门 , 最 终也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撞开了 。 注释 ①哈成《腼 甸史 》第 页 。 ②④⑥昭牙连《啸亭杂录 · 腼 句归诚始末 。 ③霍尔《东南亚 史 》 下卷 第 章 。 ⑥宁超 《桂家 、 敏家及乾 隆间中场之战 》, 载 《东南亚 资扦 》 年第 期 。 ⑦庄 吉发《乾 隆十 大式功 研究 》第六 章 第 七 卫 。 ⑨⑩ 。《清实录 · 高宗实录 》 卷 、 卷 、 卷 、 卷 , 、 卷 ⑥⑩《清史稿 》卷 、 卷 、 卷 王婆楞 中描关 系史纲要 , 第功 页。 誉孕
本文档为【从中缅之战看清政府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2323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0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09-11-19
浏览量: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