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麻瑞亭 医林五十年(WORD版)

麻瑞亭 医林五十年(WORD版)

举报
开通vip

麻瑞亭 医林五十年(WORD版)上篇总 论 一、阴阳五行 天地未分,一气混茫。气分清浊,清气浮升而亲上,是 为天,浊气沉降而亲下,是为地。浮升之清气为阳,沉降之 浊气为阴,于是阴阳始分。天地之间,化生万物,而万物皆 阴阳之所变化,所以万物之生长、变化、消亡,皆取决于阴 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之间,是为中气,中气为阴阳升降之枢轴。枢轴旋 转,清阳半升于左则为木,木性升发,故其气温,清阳全升 于上则为火,火性上炎,故其气...

麻瑞亭 医林五十年(WORD版)
上篇总 论 一、阴阳五行 天地未分,一气混茫。气分清浊,清气浮升而亲上,是 为天,浊气沉降而亲下,是为地。浮升之清气为阳,沉降之 浊气为阴,于是阴阳始分。天地之间,化生万物,而万物皆 阴阳之所变化,所以万物之生长、变化、消亡,皆取决于阴 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之间,是为中气,中气为阴阳升降之枢轴。枢轴旋 转,清阳半升于左则为木,木性升发,故其气温,清阳全升 于上则为火,火性上炎,故其气热,浊阴半降于右则为金, 金性收敛,故其气凉;浊阴全降于下则为水,水性蛰藏,故 其气寒。水、火、金、木,名曰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 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言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 明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升降浮沉 之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半升为春,春 之气温,属木,全升为夏,夏之气热,属火,阴降于岁半之 后,半降为秋,秋之气凉,属金,全降为冬,冬之气寒,属 水。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 时,则在六月火令之后,名曰长夏,其时湿盛,故土之气 湿。土合四象,是谓五行。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有制化。相生之义,为滋生, 相克之义,是制其太过,制化是生克之间,相互协调,以维 持前进中之平衡。其生克制化,皆以气而不以质,成质则不 能生克制化矣。 阴阳五行,相辅相成,合而主宰宇宙间万物之生长、变 化、消亡。 二、天人相参 天有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为阳;地有五 行,木、火、土、金、水,为阴。天之六气化地之五行,地 之五行生天之六气。人与天地相应,两精相搏,合而成形, 成形之前,先有祖气,祖气之内,含抱阴阳,上秉天气而生 六腑,下秉地气而生五脏。脏腑既生则神化,生阳气以卫 外,产阴精以内守,开五官为门户,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 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日 迁月化,潜滋默长,形完气足,十月而生,是为人。故《灵 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 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 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阴阳之间,是为中气。中气即中土,位居中央,处阴 阳之交,清浊之间,为气机升降之枢轴。土分戊己,中气左 旋,则为己土,在脏为脾;中气右旋,则为戊土,在腑为 胃。脾属足太阴而主升清阳,胃属足阳明而主降浊阴。脾土 左旋,则阴升而化清阳,清阳升于左,则为肝与胆,肝属足 厥阴乙木,胆属足少阳甲木;清阳升于上,则为心与小肠,心属手少阴丁火,小肠属手太阳丙火。胃土右转,则阳降 而化浊阴,浊阴降于右,则为肺与大肠,肺属手太阴辛金, 大肠属手阳明庚金,浊阴降于下,则为肾与膀胱,肾属足少 阴癸水,膀胱属足太阳壬水;是为人身之五行。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五行各 一,而火分君相,相火在脏为手厥阴心包,在腑为手少阳三 焦。所以,中气实为交济水火之枢,升降金木之轴,是化生 五脏六腑之源。故清·黄元御曰:“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 肇基,爰有祖气……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 中气,中气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已土,中 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 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 阳降而化浊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 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 三、脏与腑 脾与胃 脾胃属土,位居中央,互为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里,官拜“仓廪”,为人 身气机升降之枢轴。土分戊己,脾为己土,属足太阴,为生血之本,其性喜燥而恶湿,胃为戊土,属足阳明,为化气之源,其性喜润而恶燥。脾主升清阳,胃主降浊阴。脾升,则肝肾随之亦升,因而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随之亦降,所以火金不滞。火降以温癸水则下温,水升以济心火则上清,上清下温,是为平人。胃主受盛,脾主消磨。脾以湿土主令,故其性湿;胃从燥金化气,故其性燥。平人燥湿不偏,相互既济,所以中气健旺,胃气顺降则善纳,脾气升运则善磨,水谷精华,化生气血,养五脏而灌四旁,精盈神旺,身体健强,病无由生。 内外感伤,多致燥湿偏胜,偏胜则不能互济,致使中气 衰而升降失司。脾之清阳不升,则运化迟滞,而病食纳不 消,脘肤胀满;脾之清阳下陷,则脾家虚寒,而病脐腹隐痛, 下利不收。脾土不升,则肝肾也郁。肝木左郁,则失其疏泄 之常而血病,症见脘腹痛坠,月事不调;肾水下润则下寒, 下寒则肾失统摄之权而精病,症见遗精宫寒,腰膝冷痛。胃 之浊阴不降,则气滞胸脘,而病厌食纳差,胸脘胀闷;胃之 浊阴上逆,则其气上冲,而病恶心呕吐,噫气呃逆。胃土不 降,则心肺也滞。肺金右滞,则失其清肃之常而气病,症见咳逆痰喘,痞塞不通;心火上炎则上热,上热则宗气不固而神病,症见心悸心烦,多梦失眠。所以心肺肝肾之病,多因脾胃燥湿之偏胜,气机升降之逆乱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之既生,多赖后天,根本既病,焉能不旁及四维?!犹如树 之根干既瘁,未有枝叶之不摇者也。 脾以湿土主令,胃从燥金化气,化气谓之从令。从令不 敌主令之强,因而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所以人之湿气恒 长而燥气恒消。湿气旺,因而病于脾阴旺而胃阳衰,症见纳 差运迟,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虚烦懒言者,比 比皆是,而病于胃阳胜脾阴虚者,除伤寒阴阳承气证外鲜见 之。至于温热、疫疠诸疾,邪异而途殊,阳气恒长而阴气恒 消是其常,自当另作别论。 肝与胆 心包与三焦 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清阳半升于左,则为肝与胆。 肝胆属木,互为表里。木分甲乙,肝为乙木,属足厥阴,胆为甲木,属足少阳。木之气温而主升发,所以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为“将军之官”而主营血。 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若水土温暖,则肝气左升而 木荣,生发之令畅,木静而风恬。而人之生气不旺者,十之 八九,皆因水寒土湿,不能生长肝木,木陷水中,生意幽沦 所致。所以然者,五行之理,土生于火,而火被水克,水能 灭火而火不能灭水,因而水常旺而火常衰。火衰则不能生土以镇水,因而水泛土湿,木气郁陷,生气不旺。天人一也,人身亦然,故人之生气常不旺。 肝主生,其气为风,生气不旺,一旦外为六淫所感,或 内为七情所伤,势必郁怒而克伐脾土,风动而行其疏泄,因 而协肋脘腹作痛,下利、亡血、失精渚症作。风者,善行而 数变,及其变化乘除,千变不穷,则诸症丛生。所以百病之 起,十之八九因为生气不旺,肝气之郁。故前人谓:风为百 病之长,肝为五脏之贼。 心包为相火,属手厥阴。肝木不郁,则心包从令而化 风,木静而风恬则不病。手厥阴为病,必因肝木抑郁,心包 不从风化,而自现其相火之本气所致。肝木郁而克土,则中 焦壅塞,阻遏水火交济之路;心包相火上炎,则弥漫于上, 而散在于外。水不能上承以济火,故手厥阴病在上、在外, 症见风热兼作;火不能下潜以温水,故手厥阴病在下在内, 症见寒湿俱盛。 手少阳三焦以相火主令,胆以足少阳甲木而化气于相 火。平人相火蛰藏,以温癸水,水得此火温暖,所以内温而 外清。内温则肾脏温暖,肾温则藏,因而滑遗不作,外清则 胱膀清凉,行其藏令,因而闭癃不生。内温外清,所以水道 通调。《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 道出焉”即是此意。 手之阳清而足之阳浊,清则升而浊则降。手少阳三焦为 病,因其不升,相火泄露,陷于膀胱,实则膀胱热涩而闭癃, 虚则肾脏虚寒而遗溺。所以《灵枢·本输篇》云:“三焦者 ……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足少阳胆 为病,因其不降,相火逆升,弥漫于上,而作胸胁胀闷疼 痛,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心烦诸证。三焦相火之泄露,多因脾湿肝木郁陷,风动行其疏泄,冲动相火,因而相火不 秘,陷泄于膀胱;胆火之逆升,缘于肺胃不能降敛,胃土不 降,碍胆之降路,肺金不敛,收令不行,因而相火不能下潜 而上炎。 胆虽从相火化气,而本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甲木 横冲,则贼戊土;相火逆升,则刑肺金。手足阳明,其气本 燥,木火双刑,故见肺胃燥热诸证。但少阳之气,阳方长而 阴方消,其火虽旺而也易衰,所以病于相火之衰者,也非鲜 见。内伤惊悸之证,即因相火之衰所致。 心与小肠 脾土左旋,清阳全升于上,则为心与小肠。心小肠属 火,互为表里。火分丙丁,心为丁火,属手少阳,小肠为丙 火,属手太阳。火之气热,共性亲上为阳;阳气清虚之极, 则神明出焉,故心主神明,统领十二脏腑。 平人君火下降,以温癸水,所以肾脏温暖而下寒不生, 肾水上承,以济君火,因而心家清凉而上热不作。上清下 温,阴平阳秘,神旺而精盈,所以健康无病。 心者,君主之官,不受邪侵,病则心包代其受邪。心包 为相火、因内外感伤而病上热者,多因相火升炎,燔灼宫 城,心液消亡所致,实非心君之病。心君为病,多因横暴之 疾,或病至危笃而累及心神所致。病机多属阳气虚败,下不 根水,上浮外越,宗气不固;或因阳虚不能行血,而致阴血 凝瘀不通,濒于阴阳离决。阳气虚败,则症见心悸不能自 持,油汗如珠,面色晄白,口鼻气冷,危笃欲脱。血瘀不 通,则真心作痛,痛剧欲死,唇青舌紫,真脏脉现,甚则死 于反掌之间。 前人谓: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心君为病,既因阳气虚败所致,所以预后不良,死者多而生者少。所以然者,火虚不能生土以镇水,因而水湿泛滥而灭火,火灭灰冷,生气全 无,焉能不死?! 心君为病,阳气欲绝,自身难顾,无力施恩于它脏,所 以《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 二官危。” 小肠以丙火而化气于寒水膀胱,为“受盛之官”,功能 “化物”,泌别清浊。平人小肠从寒水化气、所以内温而外 清。内温则肾阳充旺,气化蒸腾,因而小肠功能“化物”, 泌别清浊;外清则水腑清利,水道通调。小肠为病,则不从 寒水化气而现其本气。病于小肠丙火旺者,则热陷膀胱,致 使水腑郁热不清,而病溺下赤涩;病于小肠丙火虚者,则肾寒不能气化蒸腾,因而小肠受盛无权,清浊不分,同趋大肠, 而病泄泻。 肺与大肠 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浊阴半降于右,则为肺与大 肠。肺大肠属金,互为表里。金分庚辛,肺为辛金,属手太 阴,大肠为庚金,属手阳明。金之气凉而主收敛,所以肺金 清肃而恶燥热,为“相傅之官”而司卫气。 平人胃气顺降,相火蛰藏,肺气右降而金肃,收敛之政 行,所以不病。内外感伤,多致脾家湿旺而肝气郁滞。脾湿肝郁,则胆胃必逆。胆以甲木化气于相火,上逆则刑肺金。肺为华盖,其脏娇嫩,一被火刑,则失其清肃降敛之常,其气逆升,而病肺热。症见咳嗽上气,喘促痰鸣,黄稠难出,口燥咽干,重则热伤肺络而鼻衄,是为热痰。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手太阴肺从令化气于湿土。若脾湿素盛,则肺家从令而化湿,脾湿胃逆,肺无降路,势必上逆而病肺寒。症见咳痰清稀,气短虚烦,咳逆倚息不得卧,是为寒饮。 脾为主令,肺为从令,从令不敌主令之强,所以肺家为 病,多从湿化,因而病寒饮者多,面病热痰者少,内伤咳 嗽,多系寒饮为患。 大肠属手阳明,以燥金主令,故其气燥。因而大肠为 病,燥伤津液,不能濡润,症见便坚而尿利,甚则痞满燥实 俱见,承气证悉俱者有之。然人之阴气易长而阳气易消,故 病于大肠湿寒者亦属多见。证见大便溏薄,少腹冷痛,迂寒 则痛泄愈加。即使大便初干后溏,或老年性便秘,也系脾湿肝 郁,疏泄不利所致,非因大肠燥热所为。 肾与膀胱 胃土右转,浊阴全降于下,则为肾与膀胱。肾膀胱属 水,互为表里。水分壬癸,肾为癸水,属足少阴,膀胱为壬 水,属足太阳。水之气寒,其性闭藏而为阴,所以肾主藏 精,为“作强之官”,主水而生髓。平人水敛于外,火秘于 内,所以内温而外清。内温则精血温暖而秘藏,力能“作 强”而出技巧,滑遗不生,外清则膀胱清利,水道通调,癃 闭不作。 然肾之温,实赖君相二火下潜于肾以温暖方温。心肾同 属少阴,心为君火而肾为癸水。少阴君火虽为主令,但水能 灭火而火不能灭水,所以君火多虚而癸水多寒,肾寒者居多。 一旦内外感伤而病作,多系阳虚不能蛰藏,浮越于上,症见 心悸虚烦,健忘失眠,头目晕眩。或是夜热毛蒸。虚阳不蛰 而致肾寒,则症见腰膝冷痛,痠软无力,滑精遗溺,阳事不 用,神疲畏寒,少腹冷痛。 相火亢旺而致水亏,症见肾阴虚者也有之,但较之阳虚 肾寒者比较,则为少数。 膀胱属足太阳,以寒水主令,所以其性喜凉而恶热。其 气清凉,则水腑清利。而水腑之清利,全赖君相二火秘藏于 肾脏。一旦因内外感伤而致相火相火泄露,陷于膀胱,实则 水腑热涩而闭癃,虚则水脏虚寒而遗溺。 相火泄露,必致肾寒,无论属实属虚,其本均属虚。水 腑闭癃,故当清利,但须适可而止,以免因过用寒凉,虚其 虚而重伤肾阳。 人之阳气,只宜内藏,不宜外泄。藏则内温而外清,泄 则外热而内寒。外热则溲尿不通,内寒则滑遗兼作。癸水温 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所以肾家为病多寒而 膀胱为病多热。 四、脉 象 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化生气血,游 溢经络,现于气口,是为脉。气口,即手太阴肺经之动脉, 在太渊之分。 气血周流,内而灌溉五脏六腑,外而煦濡五官九窍,四 肢百骸,皮肉毛发。所以五脏六腑之坚脆,五官九窍之通 塞,四肢百骸之刚柔,皮肉毛发之荣枯,无不形之于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此乃 至理明言。 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与天地相应, 所以人之脉象与四季相应,随四季气候之变化而变化。阳气 主生长,故脉见升浮,所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阴气主收 藏,故脉见沉降,所以秋之脉降,冬之脉沉。升降浮沉,随 时令而变化,毫发不爽。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天 地之变,阴阳相应……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日浮,如 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 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仲景日:“春 弦、秋浮、冬沉、夏洪”亦然。弦者,浮升之象;洪者,浮 之极;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而未遂沉;沉者,降之极。概而言之,春脉沉而微浮,夏脉全浮,秋脉浮而微沉,冬脉全沉。 肺主气而朝百脉,故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气为血 帅,血随气行,故气口为脉之大会,十二经气血之盛衰,悉 见于此,所以独取气口,可察五脏六腑。故《灵枢·经脉 篇》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所以气口独为五脏主也。 气口即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关前为寸,关后为 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为阴阳之中气。心与小肠,候于左 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与胆,候于左关;脾与胃,候 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予两尺;三焦、心包,均属相火,随 水下蛰,所以亦候于两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 别阴阳。”五脏属阴在里,六腑属阳在表,属性不同,故脉 象亦异。浮取而得之者为腑脉,多见数象,沉取而得之者为脏脉,多见迟象。所以然者,阳外而阴内也。仲景日:“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即是此意。 腑气内交,脏气外济,则阴平阳秘,脉象调匀,不浮不 沉。寸脉本浮,一交秋冬,则见沉意,尺脉本沉,一交春 夏,则见浮机。腑病则其气不内交,故脉象但浮面不沉,脏 病则其气不外济,故脉象但沉而不浮。 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五脏之气,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 附之于胃气乃能至。有胃气之脉日常脉,或日平脉。常脉之 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来去从容,细长和缓,有神有 根,呼吸定息,脉来五至。肝脉弦,脉来软弱轻虚以滑,端 直以长。心脉洪,脉来浮大,来盛去衰。肺脉涩,脉来轻虚 以浮,来急去散。肾脉沉,脉来沉细以搏。脾脉缓,脉来濡 缓,不疾不徐,来去从容。如是者均谓之常脉,得常脉者为 平人。若邪气盛而精气衰,胃气败竭,四维失养,脉无胃 气,则真脏脉独见,或弦、或钩、或毛、或石而坚。真脏脉 见,病多危笃,难以救挽。所以然者,脾胃为后天之本,四 维之母,母气亏败,子气必虚,故脉见真脏。脉以胃气为 本,故前人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细脉为肾之本脉,濡脉为脾之本脉,肾为先天,脾为后 天,先后天之气旺,则脉见细濡。换言之,细濡脉为有胃气 之脉,亦即常脉,所以平人之脉,均见细濡之象。脉见细 濡,虽病也较易治,预后亦佳。若先天之气衰,则脉之细象 不显;若先天之气绝,则脉之细象全无;若后天之气衰,则 脉之濡象不显,若后天之气绝,则脉之濡象全无。脉不见细 濡,即是无胃气之脉,真脏之脉,多属危候,或为不治之 症。 五脏之脉,心肺均浮,肝肾均沉,脾胃居浮沉之问。所 以然者,心肺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肾属 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胃居中,处阴阳之 间,阳浮而阴沉,故其脉居浮沉之间。人身之阳主潜降,阴 主上承,故阳脉虽浮而内含降意,所以浮中带沉,阴脉虽沉 而内含升机,所以沉中带浮。沉而微浮,所以阴不下走;浮 而微沉,所以阳不上越。若寸脉但浮丽不沉,为阳气上逆而 不下交于阴;若尺脉但沉面不浮,为阴血下陷面不上交于 阳。如此则水火分离,上热而下寒,诸症丛生。升降阴阳之 权,全在中土,土气冲和,则脾土升运,肝肾随之温升而化 清阳,胃土顺降,心肺随之清降而化浊阴。阴阳交济,所以 寸脉浮中带沉,尺脉沉中带浮。 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而胆随胃 降,木荣而不郁。风为百病之长,肝为五脏之贼。内外感 伤,多致土弱不能达木,致使术气郁遏,肝病下陷而胆病上 逆。木邪横侵,克伐中土,致使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 降,则两关之脉见大象。肝脾郁而不升,则大脉见于左关; 胆胃滞而不降,则大脉见于右关。戊土不降,碍甲木下行之 路,胆木势必逆升,化生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刑, 清气郁蒸而生上热,致使肺失清肃降敛之常,则右寸脉 大。己土不升,碍肝木升发之路,生意抑遏,势必下陷,癸水澌寒而不温,则左尺脉大。肺金上逆而不降敛,致使君火失根而上炎,则左寸脉大。肝木下陷而行疏泄,致使相火泄露而不藏,则右尺脉大。大为有余之象,有余则病,故《素 问·脉要精微论》云:“大则病进。”黄元御云:“大则病 进,正虚而邪旺也。”《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 凑,其气必虚。”病进则正气必虚,虚则脉当见不足之象, 故于脉之有余之中,当见不足之意。若能知此,则脉理之精 蕴,可得之也。概而言之,两寸关大者,为浊阴上逆而上热 作;两尺关大者,为清阳下陷而下寒生。两关寸大者,为气 滞不降,两关尺大者,为血瘀不升。右关寸大而滞者,为肺 胃气滞不降。右关寸大而弦短者,为甲木克伐戊土,胆胃气 滞不降。左关尺大而涩者,为肝脾郁而不升。左关尺大而弦 长者,为乙木克伐己土,肝脾郁陷不升。左关尺右关寸大者 日“格”,系脾陷而胃逆,上热下寒之诊。右关尺大左关寸大者曰“关”,系肺家虚弱,不能清肃降敛,因而心火无制而上炎,金弱不能制木,肝木旺而行其疏泄,致使三焦相火不秘而陷泄,胆木过旺,化生相火而上逆。仅见寸脉,而关尺脉全无,为阳气外脱;仅见尺脉,而关寸脉全无,为阴精 下竭。上脱下竭,均为阴阳离决之诊……。更参脉之稍大、 略大、略显等微细差别,以察邪正之消长,病势之浅深。 寸、关、尺之大小,以中取得之。 浮脉沉脉 浮取而得之者,谓之浮脉,属阳,主表。沉取而得之 者,谓之沉脉,属阴,主里。心肺居上,属阳,主表,所以 心肺之脉俱浮。肝肾居下,属阴,主里,所以肝肾之脉俱沉。 脾居阴阳表里之间,所以其脉不浮不沉。故仲景日:“浮为 在表,沉为在里。” 阳盛则脉浮,阴盛则脉沉。浮取损小,沉取实大,为阳 虚于表而实于里。沉取损小,浮取实大,为阴虚于里而实于 表。昼阳而夜阴,所以脉见浮大,其病昼重夜轻,甚则昼 死,脉见沉细,其病夜重昼轻,甚则夜死。 迟脉数脉 一息脉来不足四至者,谓之迟脉,属阴,主脏。一息脉 来五至以上者,谓之数脉,属阳,主腑。 经脉之动,应乎漏刻。一呼再动,一吸再动,呼吸定息 脉五动,谓之平脉,过则为数,不足为迟。脏阴而腑阳,故 数则阳盛而为腑,迟则阴盛而为脏。故仲景日:“数为在 腑,迟为在脏。”但迟数可以察脏腑,不能定寒热,因迟 脉不尽为寒,数脉不尽为热。当参脉之虚实方可言病之寒 热。 凡脉或迟或数,乖戾失度则死。人之将死,脉迟者少而 脉数者多。所以然者,阳气绝根,浮空欲脱,故脉见疾数。 概而言之,一息脉七八至以上,便不可挽救;若一息十至以 上,为死期迫近之诊。虚劳之家,最忌此脉。 滑脉涩脉 脉来流利,如盘走珠者,谓之滑脉,属阳,主肝。脉来 艰涩,如轻刀刮竹者,谓之涩脉,属阴,主肺。 肝主升发,升发为阳,肝藏血,血属阴而抱阳,滑者生 长之象,故滑脉属阳,主肝,为血盛气虚之候。肺主收敛, 收敛为阴,肺藏气,气属阳而含阴,涩者收藏之象,故涩脉 属阴,主肺,为气盛血虚之诊。故仲景日:“脉大、浮、数、 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脉涩为气盛血虚,气盛则血病,脉滑为血盛气虚,血 盛则气病,所以滑脉涩脉非为平脉,而系病脉。故仲景日; “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日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寸脉应滑而尺脉应涩。肺脉之涩者,尺脉之始基,肝脉之滑者,寸脉之初气。尺脉应涩而反滑,则精遗而不藏,寸脉应滑而反涩,则气痞而不通。寸脉滑甚,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尺脉涩甚,则肝木不升而淋痢作。 但脉滑不尽为血盛,脉涩不尽为气盛,当参脉之虚实, 方可言气血之盛衰。内伤杂病,脾湿重者,脉必见涩象。气 盛之脉,多见滞象。妊娠脉滑为平脉。脉见虚滑多系血 虚。 大脉小脉 脉之振幅大于常脉者,请之大脉,属阳。脉之振幅小于 常脉者,谓之小脉,属阴。 阳盛则脉大,阴盛则脉小。寸为阳而尺为阴,故寸脉偏大而尺脉偏小,是为常脉。但不可过大,亦不可过小,寸脉过大则上热,尺脉过小则下寒。 概而言之,术火泄露则脉大,金水敛藏则脉小。阳泄则 上热而下寒,阳藏则上清而下温。劳伤虚损,最忌脉见浮 大,因脉浮大为阳根下断,浮越无归,将死之候。故黄元御 日:“大则病进,小则病退。小脉未可以扶阳,大脉未可以 助阴,当因委而见源,穷其大小所由来也。” 长脉短脉 脉形首尾端直,超过本位者,渭之长脉,属阳。脉形首 尾俱俯,不能满部者,谓之短脉,属阴。 木火为阳,肝属木而心属火,故肝脉沉滑而长,心脉浮 滑而长。金水为阴,肺属金而肾属水,故肺脉浮涩而短,肾脉沉涩而短。阳进则气治而脉长,阴进则气病而脉短。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所以病多发于阴进而愈于阳进。 但脉不宜过长,过长则木旺而金衰。木为中气之贼,木 愈郁而气愈盛,脉也但见肝脉之长,不见肺脉之短。 缓脉紧脉 脉来从容和缓,一息四至者,谓之缓脉,属阳,主脾 胃。脉来紧急,如牵绳转索者,谓之紧脉,属阳,主肾,主 寒,主痛。 脾为已土,属足太阴,胃为戊土,属足阳明。土居四象 之中,万物所归,为后天之本。土俱木火之气,而不至于温 热,含金水之体,而不至于寒凉,雍容和畅,所以脉来从容 和缓,刚柔相济,是为缓脉,亦即平脉。病人脉来和缓,为 邪退而正气渐复之征。 肾为癸水,水之气寒。水为冬之气,冬时寒盛,冰坚地 坼,故寒则脉来紧急,如牵绳转索,是为紧脉。紧脉主寒, 寒有内寒、外寒之分。 概而言之,阳旺则脉缓,阴盛则脉紧;缓则生热,紧则 生寒;寒愈盛则脉愈紧,热愈盛则脉愈缓。阳性发泄而阴性 闭藏,发而不藏则脉缓,藏而不发则脉紧。 石脉芤脉 脉来沉实,按之坚硬如石者,谓之石脉,属阴,主阳虚 肾寒。脉来浮沉俱见,中诊独空,如按葱管者,谓之芤脉, 属阳,主血脱气散。 阳体虚而阴体实,阳虚不蛰,水中无气,凝冱沉结,则 脉采外虚内实,按之坚硬如石,是为石脉。冬月天寒地冻, 脉也应之而现沉实之象,故脉来沉缓较石为平脉。石多缓少 为肾病,但石不缓则病危笃。 坎中之阳,生气之原。阳根下蛰,温暖和畅,而吐阳 魂,生气充旺,则脉来柔弱冲和而主生;阳根下断,坎中澌 寒,阴魄徒存,生气全无,则脉来坚硬如石而主死。所以老 子日:“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谓。”见石脉者, 多系沉寒积冷。 阴体实而阳体虚,阴血脱亡,火中无血,消减浮空,则 脉来浮大,外实内虚,如按葱管,是为芤脉。脉芤为营血亡 脱,血中温气随之亦亡之候。 离中之阴,收气之原。血为阴而生于阳,阳生则化火, 故温暖和畅,而吐阳魂。阳虚血寒,阴根上断,阳魂徒存, 虚浮空洞,收气全无,故阴血凝瘀而亡脱,血脱则火泄而寒 增。所以见芤脉者,多系营伤失血之候。 脉见石芤,均属正虚。石为一片阴寒,芤为阴血虚而致 阳气亦虚。 促脉结脉 脉来疾数,时一止复来,止无定数者,谓之促脉,属 阳,主阳盛热实。脉来缓慢,时一止复来,止无定数者,谓 之结脉,属阴,主阴盛气结。 阳性清虚而阴性重浊,阴阳不相既济,阳盛而阴不能 济,所以脉现促象;阴盛而阳不能济,所以脉现结象。故仲 景日:“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 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为病脉。” 阴阳之性,旺则清虚,虚则滞涩。旺而清虚者,犹清空 而无障碍,所以脉象不结;虚而滞涩者,壅满而生阻隔,所 以脉现结象。 惊悸之家,脉多见促结。阳虚则惊,因木火下虚,阴郁 凝涩而不化,所以脉现结象;阴虚则悸,因金水上虚,阳气 郁迫而不通,所以脉现促象。 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其气必结;脏腑经 络,本为一气,脏腑阴阳独盛而气结,脉气应之亦必结,所 以脉见结促之象。 概而言之,促脉主阳热盛实,结脉主阴盛气结。但脉促 而无力且小者,为虚脱之象,非为阳盛,脉浮而数,不能 食,不大便,虽曰阳结,但系阳热盛实,非为阴盛。 弦脉牢脉 脉来端直以长,状如弓弦者,谓之弦脉,主肝,主痛, 主寒,主痰饮,主疟疾。脉来实大弦长,沉取尤强者,谓之 牢脉,主肝,主阴寒内实。均系阴阳之偏旺。 弦为生长之象,肝应春而性升发,所以肝之脉弦牢。 故《素问·五机真脏论》云;“春脉弦。”《难经·四难》 云:“牢而长者,肝也。”死肝脉,脉来细劲,如循刀刃, 全无胃气,即肝之真脏脉。 里湿支饮,抑遏肝木,则脉见弦象,故仲景日:“支饮 急弦。”疟属足少阳胆,足少阳胆与足厥阴肝互为表里,所 以疟疾脉弦,故仲景日:“疟脉自弦”。寒邪束闭,肝木郁 迫,则脉见牢象,故仲景日:“寒则牢坚。”牢脉多主阴寒 坚积,为邪实之候。实在气分者,如疝气牵引腰及少腹作 痛;实在血分者,如症瘕积聚,有形之痞块。 概而言之,脉见弦牢,多为木气之太过,阴阳之盛旺。 间有失血见脉牢者,为危重之象。 牢脉革脉均见弦大,以其有力无力以别之,牢脉弦大有 力,革脉弦大无力。 濡脉弱脉 脉来虚大,如绵之软者,谓之濡脉,为阳虚之诊。脉来虚 弱,软而无力者,谓之弱脉,为阴虚之候。均系肝肾生意之 不足。所以然者,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木气不迭,同赖土气 以达之,土气不升,端赖木气以升之。木能克土,而亦能扶 土,肝木之生意,实为脾阳之左旋而上发。生意不足,肝脾 之清阳不能升达,则肝脾俱病。 仲景日:“诸濡亡血。诸弱发热。”“伤寒脉濡而弱, 不可汗下。”血汗同源,脉见濡弱为夺血气脱之候。夺血者 勿汗,所以脉见濡弱,不可发汗。 概而言之,脉见濡弱,为肾肝生气不足之象,气血虚弱 之候。 弦牢为刚,濡弱为柔,刚柔相济,是为常脉;刚柔不 济,则为病脉。察其刚柔之多寡,则知脏腑之安危。所以 《太素脉法》云:“细濡而长者,高寿;粗促而短者,夭 亡。” 散脉伏脉 脉来浮散满指而不聚,重按则无,来去不明,漫无根蒂 者,谓之散脉,主元气离散。脉来沉潜,推筋着骨始得,聚 而不散,甚则伏而不起者,谓之伏脉,主邪闭,厥逆,痛极。 阳性浮散,阴性聚伏。但见浮散,但见聚伏,均为病 脉。散而不聚则心病;伏而不起则肾病。心病则虚阳外脱, 气血脱亡在即,精神飞走不远。所以,散脉为病家之大忌。散 脉见于寸,虚阳尚未拔根,犹可挽救,散脉见于尺,则系微 阳拔根,绝无生望,为元气离散之候,故仲景日:“伤寒, 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肾病则沉寒积冷,积聚症瘕, 停痰宿水,故仲景曰: “沉潜水蓄”沉潜即伏之变文。 概而言之,散脉主气血耗散,脏腑气绝,纯属虚候;伏 脉主阴阳潜伏,邪闭不通,虚实兼见。邪闭迫正,正气不 伸,脉见伏象,是为阳伏。阴盛阳衰,四肢厥逆,脉见伏 象,是为阴伏。脏气相并,经脉痹阻,脉见伏象,主暴厥、 暴痛。寸口、太溪、跌阳之脉均伏而不起,为阴阳离决之 候,主死。 凡一经将病,则一气先伏。肝病者木郁,心病者火郁, 肾病者水郁,肺病者金郁,脾病者土郁,郁则脉伏。若诊得 一气之欲伏,则知一气之将病,故仲景曰:“伏气之病,以 意候之。” 动脉代脉 脉来滑数,见于关部,其形如豆,上下无头尾,厥厥动 摇者,谓之动脉,属阳,主痛,主惊。脉来时而中止,止有 定数,不能自还,断续不联者,谓之代脉,主脏气衰微,主 邪遏正气。 脾胃之脉,应于关部,关为阴阳之枢机,阴自此升而为 阳,阳自此降而为阴。阴升于寸,则遂其上浮之性,阳降于 尺,则遂其下沉之性,气机畅遂,故脉平而不动。若阴欲 升,脾土虚而不能升;阳欲降胃土弱而不能降,则阴阳郁勃 于关部,欲发而不能,故脉现于关部,动而不止。故仲景 日:“阴阳相搏,名日动……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 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日动也。”郁勃之久,阳盛而 动于关上,则内泄营阴而汗出,阴盛而动于关下,则外闭卫阳 而发热。故仲景日:“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动见于 土位,致使木气盘塞而不达,甲木不降,胆气悬虚则神惊, 乙木不升,郁陷冲击则疼痛。故仲景日:“寸口脉动而弱, 动则即惊,弱则为悸。”“动则为痛。” 呼吸乃气机升降之征,心肺主呼,肾肝主吸,脾居吸呼 之间。呼则气升于心肺,吸则气降于肾肝,吸呼定息,经脉 五动。故十息之间,五十动内,可以候五脏之气。中气健 旺,阴阳顺接,气不中歇,所以脉平而不代。中气虚败,气 中歇而不续,故脉亦断续不联而见代象。一脏无气,则脉五 十动内即见一代象。五十动内代止次数越多,无气之脏数也 越多,病亦越重,甚者死期在即。然伤寒心动悸、惊恐,跌 仆损伤、剧痛、风症等脉代,系因正气为邪气所遏不能伸, 脉气不相顺接使然,非为脏气衰微之危候。 滞脉浑脉 脉来雍滞不利,见于寸关,其象似涩者,谓之滞脉,属阳,为气滞不降之候。脉来含混不清,寸关尺、举按寻同等,如循炙脔者,谓之浑脉,属阴,为血分浑浊之候。 心肺胆胃气机滞而不降,则脉多见滞象。胸痹、痰饮、 咳嗽、胆胃气痛等均属之。内外感伤,久而不癔,致成痼疾, 或横暴之疾,血分浑浊,则脉可见浑象。见此脉者,多系危 候,或系不治之症。诸如败血症、高血压、癌症等可见此脉象。 脉乃脏象之外现,病变之根本,故黄元御日: “脏腑深不可见,以脉察之。”为医者,若能精于脉理,熟于脉法, 诊脉之细濡与否,三部大小及其所主,诸脉之所主,三部九 候、人迎跌阳之所得,望其神色形态,闻其声音气昧,问其所苦所欲,则病之因由机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经络脏腑之所属,邪正之消长,病情之浅深,病势之顺逆,治疗之难易,预后之善恶,可得而知之。 五、治疗大法 仲景曰:“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少阴为肾,趺阳 为胃。中土健旺,则土燥而力能克水,中气不败则生,所以 为顺。肾水旺则中土非但不能制水,而反被水侮,水泛土 湿,中气虚败而为病,甚则死,是为逆。伤寒如此,内伤杂 病十之八九亦属少阴负趺阳为顺。所以治疗内伤杂病,首在调中健中,旁及四维,随证施治。中土健运,升降复常,气血畅旺,经脉通和,则病剧者可差,病轻者可愈。 病在下者多寒,肝肾居下,肝藏血而肾藏精,所以滋益 精血,宜温宜暖。病在上者多热,心肺居上,心藏神而肺藏 气,所以补养神气宜清宜凉。药如水谷,必赖胃之受纳,脾 之消磨,方能抵达病所而除病,所以无论滋益还是补养,均 须调中健中,助其运化,方能奏效。若不调中健中,中气不 运,虽仙丹妙药,也无济于事。 治病是为祛邪,邪去则正自安,所以遣方用药胆要大,当用则用,当猛则猛,不可踟蹰寡断,延误病机,养虎为患。但又必须心细,审证求因,务须要准,遣方用药,务须要当, 使邪去而正不伤。切不可猛浪,株伐无过,徒伤正气。虚当 补之,但当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若非虚候,绝不用补,实 当泄之,若非实证,绝不可泄,非大实之证,不用峻下,以 免戕伤正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云:“治病必求于本。”内 伤杂证,多属脏腑气机紊乱,故治疗以调理脏腑气机为第一 要务。气机调顺,复其升降之常,虚者合之以补,实者酌兼 以泄,则重者可差,轻者可愈。为医者若能妙用一“调” 字,针药无误,虽不能尽愈诸疾,也当能愈过半矣。 中篇内科病证 伤风咳嗽 伤风咳嗽,因肺气不清,外伤风邪,闭束皮毛,营卫失 调,肺气上逆所致。 [脉证执理]肺主皮毛而司卫气,以清肃降敛为性。中 气不健之人,营卫失和,一旦外被风邪感袭,闭束皮毛,则 肺气失于降敛,郁生上热,化生痰涕,阻滞清道,而作咳 嗽。出之不及,则作嚏喷。初起风邪闭束,卫气不宣,肺失 肃降,故症见淅淅恶风,涕泪交流,身困烦热。继则肺气堙 郁,故症见白涕胶粘,鼻塞不通。郁久不解而化热,故症见 痰涕黄稠,鼻咽干涩,咳嗽连声。久而不解,郁热伤肺,则 痰黄涕稠,胶粘如脓。风邪犯卫,肺气上逆,散脉见浮虚、 关寸大。邪在卫表,里气未伤,所以舌苔白薄,舌质淡 红。 [治则]清肺解表,理气降逆,止咳。 [方药] 紫苏叶9克 广陈皮9克 炒杏仁9克 生甘草6克 水煎温服 [方解]紫苏叶,解表顺气;广陈皮、炒杏仁,清肺理 气止咳;生甘草,和中。 [加减]脉虚而汗出者,加炒杭芍9克,酸敛和营以止 汗;加鲜生姜6克,辛温解表而降冲逆。肺寒,脉浮而紧, 咳剧者,加北细辛1.5克,辛散肺寒,以宣肺气;加炙五味 子9克、法半夏9克,敛肺顺气化痰以止咳逆。表解而咳不 止者,为郁久化热伤肺之候,以“咳嗽”论治。 [忌宜]避风寒,适量饮温开水。 [附记] 伤风咳嗽,系肺气不清,风邪感袭所致,与伤寒、中风 及风热外感不同。伤寒、中风,俗称“重感冒”,仲景论述 备详;风热外感,俗称“热感冒”,后世温热派医家论述亦 详。所制诸方,疗效卓著,无需赘述。 脾为湿土,肺为辛金而化气于湿土。脾湿素重之人,肺 胃壅滞不降,郁生肺热,则化生痰涎,阻塞清道,外被风邪感袭,表里双郁,即伤风咳嗽之源。伤风咳嗽初起,咳痰清稀易出,继则白粘咳唾难出,数日之后,痰色变为淡黄,为正气胜邪,驱邪外出之兆。病者若能适寒温,词饮食,医者针药无差,因势利导,数日可愈。反之则风邪化热,入里伤 肺,痰黄稠如脓,不易咳出,为肺热郁隆之诊。迁延日久不 愈,可成支气管炎等疾患。所以,一般伤风咳嗽,虽系小恙, 也不可轻视。 所谓“清肺”,系指凡能使肺家复其清肃之常诸法,非 仅指用凉肺、润肺之品,以清其郁热之法。肺为华盖,其体 娇嫩,其气清肃,性喜温润而恶燥热。肺气清肃,方能降 敛,肺气不清,或滞塞胸隔而作闷满,或上逆而作咳喘。而 寒、热、痰、燥诸邪,均可导致肺气不清,其治均当清肺。 医者且不可将清肺之法局限于凉肺、润肺范围之内。 肺恶燥,主降敛。桂枝性温燥而升散,所以肺家诸疾,禁用桂枝。至于痰饮咳嗽而用桂枝者,因咳嗽之因为痰饮, 而痰饮化生之源在脾而不在肺,用桂枝意在温升因脾湿而致 郁陷之肝气。病机不同,用药也异,与肺恶桂枝无涉。 肺热喘咳 肺热喘咳,因表邪入里,内伤于肺,肺失清肃降敛,胆 火上炎,刑逼肺金,肺热气逆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脾胃冲和,燥湿不偏,肝胆调畅,肺 金肃降,里气不郁,卫外密固,邪无由入,所以喘咳弗作。 太阳以湿土主令,足太阳脾以己土司令,手太阴肺以辛金从 令而化湿是其常。阳明以燥金主令,手阳明大肠以庚金司 令,足阳明胃以戊土从令而化燥是其常。气源于胃,藏于 肺,肺与大肠相表里,燥盛则肺不从足太阴脾化气而为湿, 而从手阳明大肠化气而为燥。 素秉阳气偏盛之人,或时当春秋之季,风燥偏胜之时, 肺气偏燥,降敛失常,相火浮动,卫外不固。当此之时,若 被外邪感袭,则内外合邪,犯肺而化热,肺热则清肃无权而 不降敛。肺气不敛,相火上炎而灼肺金,肺家热盛,气火上 壅、而病肺热喘咳。表邪内侵,里热郁发,所以起病较急。 初尚微恶风寒,继则高热不退,口渴心烦,口鼻干燥,尿少 无汗,甚则神昏谵语。肺热气逆,失于肃降,故症见咳嗽连 声,喘促痰鸣。肺胃燥热,故痰黄粘稠,咳唾难出。热伤肺 络,故痰色如铁锈,或见痰中带血。气火上冲,胸隔壅满, 滞塞不通,故胸隔痞闷疼痛。初起尚有表邪,所以脉见浮 数,舌苔白腻或见薄黄。继则内外俱热,气逆不降,所以脉 变洪数或滑数、关寸大,舌苔白满,舌心黄腻,舌质红。重 危者热伤营阴,故脉见弦数或疾促,舌苔黄厚或黄燥或苔少 而干,舌质红绎。 [治则]平胆疏肝,清肺化痰,止咳。 [方药] 生薏仁12克 生甘草6克 生杭芍12克 粉丹皮9克 干生地12克 广桔红9克 杏仁泥9克 法半夏9克 北沙参12克 浙贝母9克 柏子仁9克 鲜芦根25克 水煎服 [方解]生薏仁、生甘草,理脾和中,以保气血之化 源,生杭芍、粉丹皮、生地炭,平胆疏肝,凉营退热;广桔 红、杏仁泥、北沙参、浙贝母、法半夏,清肺化痰,理气降 逆;柏子仁养心;鲜芦根清肺生津,润燥止渴。 [加减]吐血重者,改鲜芦根为白茅根15克,以清肺止血。舌苔黄厚腻者,改法半夏为全瓜蒌12克,加天门冬10克,以利膈降逆,清肺润燥。吐黄脓痰者,加鱼腥草9克、解毒以祛痰。高热,舌苔黄厚者,酌加黄芩炭6至9克,以清相火。初起表邪郁闭,肺热壅盛者,可酌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宣肺解表,降逆平喘。重危者(如休克型肺炎),当用西药救治。危急缓解后,仍用前方随证加减化裁治疗。 [忌宜]忌辛辣腥荤大热食品,以清淡饮食为宜。 [附记] 肺热喘咳,包括急、慢性肺炎等肺家燥热型喘咳症。 肺炎属祖国医学的肺热喘咳或温热病范畴。本病一般起 病较急,内外合邪,表里皆热,气火上冲,肺热郁隆,所以 发热,咳嗽气喘,胸闷痛。部分患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 病情危重,症见谵语妄言,撮空寻衣摸床,烦躁不安。若喘 咳痰鸣,垂头闭目,声如拉锯者,为病势重危之象,命在旦 夕。 肺为心之宅,心为神之舍,宅焚则舍损,必魂荡而神 驰。心主血脉,热伤营血,必危及心君,故危重者见神昏谵 语。此即邪热内陷心包,叶天士谓之“温邪上受,首先犯 肺,逆传心包”者是也。所以方中用柏子仁,意在养心强心 以防脱。或加五味子、天门冬,清肺敛气,亦能防脱。 咳嗽 咳嗽,多因伤风失于表解,久而伤肺,肺失肃降,其气 上逆;或因过食生冷盐卤,嗜好烟酒,内伤脾胃,中气不 运,肺无降路,浊阴上逆;或因房劳伤肾,肾不纳气所 致。 [脉证机理]平人脾胃冲和,肝胆调畅,肝胆温运而左 升,肺胃清和而右降,胆火蛰藏而不逆,里气不郁,表卫秘 固,故咳嗽弗作。 肺主表,司卫气,伤风失于表解,风邪入里,内伤于 肺,致使肺气失其肃降之常,上逆而作咳嗽。症见咳嗽连 声,咽中不利,胸闷气逆,吐痰清稀,或干咳无痰。表卫不 固,每于秋冬之季,或偶感风寒则犯病。平素饮食不节,过 食生冷盐卤,或嗜好烟洒,内伤脾胃,致使脾湿而胃气滞, 中焦壅满,肺无降路,清气堙郁,津液不能布扬而化生痰 涎,阻塞清道,故清道不利,喉中漉漉有声。阵咳过后,吐 出痰涎,气道暂清,随之咳轻而闷减。移时痰涎又聚,咳嗽胸闷如故,阵咳又作。如此反复不已,久久不愈。气滞则胆 逆,化生相火,上刑肺金,摧引痰涎,肺热而作咳嗽。其咳 而多痰,或黄或白,胶粘不利,咳唾难出,胸闷气憋。房劳 过度,首伤肾阴,继伤肾阳,阴阳俱伤,致使肾虚不能纳 气,肺气虚逆.亦作咳嗽。症见咳声低弱,痰吐清冷,行动 气喘,神疲乏力,腰腿痠软。肺气上逆,故脉见细濡、关寸 较大,舌苔白腻。久咳致使肺脾肾俱虚,肾不纳气.故脉见 细濡、累革、关寸大。 [治则]健脾和中,清肺理气,平胆降逆,化痰止咳。 [方药] 云茯苓9克 粉甘草6克 炒杭芍9克 粉丹皮9克 广桔红9克 炒杏仁9克 法半夏9克 前胡9克 炙紫菀9克 炙冬花12克 北沙参12克 煨草果5克 生地炭9克 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粉丹皮、生地炭,疏肝平胆,活血润燥;北沙参、广桔红、炒杏仁、法半夏、前胡、紫苑,炙冬花,清肺理气降逆,化痰止咳;煨草果,和胃顺气。 [加减]咳嗽重,吐粘痰者,加川贝母9克,清肺利 气,化痰止咳;吐黄粘痰者,加浙贝母9克,润肺化痰,理 气止咳。咳而胸膈闷胀不适者,改炒杏仁为瓜萎仁9至12 克,宽胸利膈,化痰止咳。咳而心慌悸者,加柏子仁9克, 养心以缓急。咳嗽,痰多色黄,胶粘难出者,加炒葶苈子6 至9克,豁痰利窍,清肺止咳。咳嗽,痰多色白,胶粘难出 者,加白芥子3至6克,摧痰利窍,温肺止咳。咳嗽,痰多 色白,胸膈滞闷者,加韭菜子6至9克,宽胸理气以止咳。 大便干结者,加炒麻仁9克,滑肠以通便。阵发性咳嗽,汗出者,加炒莱菔子9克,利气滑肠,祛痰止咳。大便稀溏,阵发性咳嗽者,加罂粟壳5克,敛肠止泄,固肺止咳。久咳津竭,赢瘦心慌,夜热盗汗者,去生地炭,加大熟地9克,补血以润燥。当脐硬痛,脐左悸动者,加石菖蒲9克,消痞以止悸。脉见关尺大,胸闷憋胀者,去生地炭,加旋复花9 克,宽胸利气,降逆止咳。禁用桂枝。肾不纳气,虚咳伤魄 者,加南沉香l至3克<研粉,分二次冲服>,炒小香9克, 温肾纳气以止咳。中下虚寒,咳嗽痰稀,咳吐不利者,加炒 干姜3至6克,以温暖中下。口苦,耳鸣者,改生地炭为黄 芩炭6至9克,以清胆火。适可而止,不可过服,以免寒凉 败胃。咽喉不利,干涩发痒,痰白胶粘者,改紫苑为苦桔 梗9克,化痰以利咽喉。遗精者,加生龙骨12克、怀山药 20克,镇静止遗,补肾以纳气。急性气管炎,或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气喘咳嗽者,加麻黄绒3至6克,宣肺平喘以止咳。痰多,气闷不重者,加紫苏子6至9克,利气化痰以止咳。 [忌宜]忌食烟、酒、辣椒,少食盐卤,以清淡饮食为 宜。 [附记] 咳嗽,包括急、慢性气管炎等咳嗽吐痰,或兼见气喘的 疾患。 急性支气管炎,多因外感而致病,故称外感咳嗽;慢性 支气管炎,多因内伤而致病,故称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失治, 迁延不愈,内伤于肺,可转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因感受外 邪,可急性发作。 外感咳嗽,因邪伤肺卫,肺失清肃。内伤咳嗽,因饮食 不节,内伤脾胃,运化失司,湿旺生痰,痰阻气逆,或因久 咳伤肺,金不生水,或因房劳伤肾,肾虚不能纳气。以此观 之,咳嗽无不因为痰阻气逆而成。气源于胃,藏于肺,纳于 肾,以顺降为性。痰由湿化,湿源于脾。痰阻清道,致使清 气堙郁。故治疗总以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和胃降逆,以复肺气肃降之常为本。脾健则能运,胃降则能纳,升降复则中焦冲和,精微化生气血,痰涎不生。咳嗽自止。 外感咳嗽一旦转为内伤咳嗽,多成痼疾。内伤咳嗽多系 肺脾肾俱虚。药后咳痰喘嗽虽可大减,甚至一如常人,但其 根难除,每因气候突变或劳累而急性发作。经年不愈,甚则 迁延而成痰饮咳嗽,咳嗽吐血者。 暖肾之品,不可早用,用早则伤肝阴,致使肝家燥热。 肝为五脏之贼,肝燥则有所恃,恃才则傲物,必侮肺金。肺 金被赋,咳嗽不唯不愈,反而愈烈。因木能生火,火能克金 使然。 临床所见,金克木者少,木侮金者多,所以方中用疏肝 活血之品,以防肝胆火旺。治疗肺家之病,以甘缓药物为 宜,大热、苦寒之品均须慎用。 痰饮咳嗽 痰饮咳嗽,因脾湿胃滞,肺气不降,化生痰涎,阻塞清 道,痰阻气逆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脾胃温和,燥湿不偏,肝胆不郁,肺 气肃降,故而痰涎不生,咳嗽弗作,不病痰饮咳嗽。 素秉脾湿之人,一旦伤风,失于表解,表邪入里伤肺, 而致咳嗽。咳久缠绵不愈,则脾湿愈增而胃气愈滞;湿化痰 涎,阻塞清道,肺无降路,其气上逆,痰阻气逆,咳嗽吐 痰,是病痰饮咳嗽。脾家湿旺,痰涎淫溢,瘀阻清道,而致 肺叶胀满,故症见痰多色白,胶粘难出,胸盈气憋。肺虚不 敛,宗气不固,君相浮动,故症见咳逆倚息不得卧,心慌 悸,气喘息短,头昏失眠。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虚不能 行血,血瘀脉络,可见口唇青紫。脾湿肝郁,疏泄不遂,故 大便初干,或状若羊矢。湿阻气机,痰涎壅塞,故脉见细 濡、滞涩、关寸较大,舌苔白腻或白厚腻,或见舌质暗紫 而润。重则因痰涎壅盛,肺叶胀满,滞涩不通,而致关尺脉 大。 [治则]健脾渗湿,宽胸降逆,清肺理气,化痰止咳。 [方药] 云茯苓9克 焦白术9克 炒杭芍9克 粉丹皮9克 何首乌12克 广桔红9克 法半夏9克 前胡9克 川贝母9克 北沙参12克 柏子仁9克 缩砂仁6克 炒杏仁9克 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焦白术,健脾渗湿,和胃降逆,炒杭 芍、粉丹皮、何首乌,疏肝平胆;广桔红、炒杏仁、法半 夏、前胡、川贝母、北沙参,清肺理气,宽胸降逆,化痰止 咳,柏子仁,养心化痰,缩砂仁,健脾行瘀。 [加减]湿气重,面目浮肿者,改焦白术为建泽泻9克,淡渗以利湿。喘满抬肩者,加麻黄绒6克,宣肺止喘。痰涎多面不易咳出者,加炒苍术9克,健脾燥湿,以杜绝生痰之源。中下虚寒,大便稀溏者,加罂粟壳3克,健脾暖肾,敛肠以止泄。口唇青紫者,加青浮萍9克,以通经活络。咳痰带血丝者,加白茅根15克,清肺以止血。痰色黄而粘稠,难以咳出者,加炒葶苈子6至9克,以利气摧痰。胸膈胀满,莫名其状者,加鹅枳实6至9克,行气以开郁。大便初干者,加肉苁蓉15克,润肠以通便。大便干结,状若羊矢难下者,加肉苁蓉15克、炒麻仁9克,滑肠润燥以通便。 [忌宜]忌食辛燕刺激之品,以清淡饮食为宜. [附记] 痰饮咳嗽,包括肺气肿等咳嗽胸盈疾患。 肺气肿多因慢性支气管炎迁延不愈,或其它肺脏慢性 疾患转化而成。病起于久病体虚,中气不运,脾湿旺而致痰 涎淫生,阻塞于末端支气管,故而以痰多咳吐不利,喘咳气 憋,胸盈息短为特征,甚则因缺氧而见口唇青紫。 治疗此症,首在健脾渗湿,以杜绝痰涎化生之源,清降 肺胃,以止喘咳。中土健运,清升浊降,痰涎不生,则病可 渐瘥。 咳嗽吐血 咳嗽吐血,多因脾湿肝郁,肺胃上逆,胆火
本文档为【麻瑞亭 医林五十年(WORD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418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2KB
软件:Word
页数:47
分类:
上传时间:2009-10-12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