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01经典五套模拟题及答案经济学央财

801经典五套模拟题及答案经济学央财

举报
开通vip

801经典五套模拟题及答案经济学央财中国经济学考研网bbs.jjxtk.com 一、中央财经大学 二〇〇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学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大体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政治经济学(6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风险投资 2、平均利润 3、利益相关者 4、二元结构 (二)简述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2、简述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3、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4、国家宏观调控...

801经典五套模拟题及答案经济学央财
中国经济学考研网bbs.jjxtk.com 一、中央财经大学 二〇〇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学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大体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政治经济学(6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风险投资 2、平均利润 3、利益相关者 4、二元结构 (二)简述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2、简述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3、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4、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原因。 (三)论述题(16分) 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西方经济学(90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预算约束线 2、边际技术替代率 3、消费者均衡 4、再贴现率 5、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6、菲利普斯曲线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区别。 2、根据垄断者的价格来看垄断的无效率。 3、解释并推证LM曲线。 4、解释并推导国际收支曲线(即BP曲线)。 (六)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厂商的生产函数为Y=24L1/2K2/3,生产要素L和K的价格分别为rL=1和rK=2。求:①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②如果资本的数量K=27,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③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2、已知消费函数C=200+0.5Y(或储蓄函数),投资函数I=800-5000r,货币需求L=0.2Y-4000r,货币供给m=100。请写出: ①IS曲线方程;                       ②LM曲线方程; ③IS-LM模型的具体方程,并求解均衡国民收入Y和均衡利息率r。 ④如果自主投资由800增加到950,均衡国民收入会如何变动?你的结果与乘数定理的结论相同吗?请给出解释。一)名词解释 1、风险投资: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 2、平均利润:① 平均利润率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② 平均利润是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它的形成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3、利益相关者:① 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 ②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多元化社会和企业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力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 ③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决策时要考虑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4、二元结构:指的是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一种经济结构。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二)简述题 1、答:(1)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 ①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②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 ③分化作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答: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① 利润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多。 ② 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预付资本量越大,资本积累量越多。 ③ 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都能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积累量;而且由于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一定的资本积累量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即要素,使资本积累的实际效果提高。 ④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这一差额会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大而增大。 ⑤ 积累率。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大。 3、答 中央财经大学 二〇〇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学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大体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        政治经济学(6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无形资产 2、股份有限公司 3、级差地租 4、宏观调控 (二)辨析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16分) 1、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并且扩大资本规模的速度比资本积中快。 2、级差地租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 3、年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4、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抓大放小”,所谓“放小”就是放弃国有小型企业。 (三)简述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简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 2、简述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四)论述题(14分) 试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状况及超常经济波动的原因。 二、西方经济学(90分) (五)名词解释(如可能,附几何图示和例子说明)(每小题5分,共30分) 1、边际效用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3、收支相抵点 4、理性预期 5、基础货币 6、自动稳定器 (六)论述题(如可能,附几何图示和例子说明)(每题10分,共40分) 1、导出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2、试述外部性(外部经济影响)对效率的影响及矫正外部性的政策。 3、试说明凯恩斯的三种货币需求动机,并画出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以及总的货币需求曲线。  4 4、推导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购买乘数的表达式。 (七)证明和计算题(如可能,附几何图示和例子说明)(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果预算线给定,一条无差异曲线U(Qx,Qy)与其相切,试证明切点E的坐标为最优商品组合,切点E为消费者均衡点。 2、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250,价格总水平P=1。 (1)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1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中央财经大学 二〇〇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无形资产:① 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② 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⑴ 具有非实物形态。       ⑵ 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       ⑶ 可有偿转让,某些无形资产还可以无限次向多个使用者重复转让使用权。 ③ 无形资产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围绕无形资产开展的经营和竞争显得越发重要。 2、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股东的责任仅以所认缴的股票面额为限的公司。这种公司的主要特征是:    ① 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且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    ② 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    ③ 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分离,股东凭股票分享公司的收益,但对公司负债只负有限责任,即以股票面值为限。    ④ 公司破产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公司以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3、级差地租:① 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②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4、宏观调控:① 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需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② 宏观调控的基本需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辨析题 1、答:错误。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但资本集中扩大资本规模的速度比资本积聚快。 2、答:错误。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3、答:错误。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 4、答:错误。“抓大放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抓大”就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搞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放小”并不是放弃国有小型企业,而是按照现代企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目标,对国有小型企业放开搞活,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因此,不能把“放小”理解为放弃国有小型企业。 (三)简述题 1、答:(2)卖方市场的定义: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④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2)买方市场的含义: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④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⑤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3)卖方市场的特点: 在卖方市场中,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观经济基础。 (4)买方市场的特点: 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增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会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因此一定的买方市场形势是优于卖方市场形势的。但如果供给过多的超越了现实的需求,买方市场的正面作用也会走向反面:大量产品积压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微观和宏观效益下降,失业率上升,即期需求会趋于消极,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会增大。 2、答:(1)经济增长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情况。 (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①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力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③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⑴投资增长和投资效率   ⑵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⑶自然资源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   ⑷制度或体制   ⑸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 (三)论述题 答:1 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的含义: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现象。大都由一个经济扩张期和接下来的收缩期构成,并用“峰顶”和“谷底”分别表示两个阶段的转折点。经济波动可以分为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指经济波动的幅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的波动。如果经济波动的幅度超出了一定范围,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这样的经济波动称为超常经济波动。 2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济超常波动的状况: 从1953-2000年的4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超常波动有10次,改革前有5次,改革后有5次。改革前的经济波动与改革后的经济波动有明显不同。改革前,经济波动的特点是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扩张周期短,属于古典型波动。改革后的经济波动的总体态势是,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经济波动的幅度也比较小,扩张周期延长,属于增长型波动。 3 中国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① 投资率的变动。   ② 消费需求的变动。   ③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④ 资源共给。   ⑤ 技术变化的状况。 ①        经济体制的变动。 ②        心理预期的变化。 4 中国经济波动的特殊原因: ①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传统计划体制与生产力状况的不适应性,缺乏有效调节经济的手段;另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②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波动之所以会转变为增长型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导致经济超常波动的因素逐渐减弱。但是在体制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的消除有一个过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存在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那些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如心理预期的变化、消费需求动机的改变等也开始影响我国的经济运行。所以我国的经济波动仍然存在,只是波动形式发生了积极变化。 (四)名词解释 1、边际效用是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增量。随着商品消费的增加,人们从商品增量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下降,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根据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极大化。换句话说,在边际效用等于零之前,商品消费的增加可以增加总效用;而在边际效用等于零之后,商品消费的增加,则会使总效用减少。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用MRS表示。 3、收支相抵点:当厂商的需求曲线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时,这一点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所以这一点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4、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其具体的含义有三个,首先,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第二,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错误,他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在长期而言保持正确。     理性预期假说认为,人们的预期建立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政府无法“愚弄”公众。因为人们具有充分的信息,并且能得到政府所能得到的信息。 5、基础货币:普通的货币供给决定公式是:M=m*B,其中,M是货币供给量,m是货币乘数,B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由通货(C)和准备金(R)两部分组成,货币供给量由通货和全部存款货币(D)构成,那么,可以得出货币乘数是由通货存款比率(C/D)和准备存款比率(R/D)决定的,而前者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行为,在一段时期内较为稳定,后者主要由央行控制,因而容易得出央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结论。 6、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也就是自动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使其降温,而在经济过冷的时候使其升温。因为通货膨胀时期,居民收入增加,所适用的累进所得税率提高,政府的收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减少,消费和投资可以减少;萧条时期,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减少,所适用的所得税率下降,政府收入减少,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增加,消费和投资也可以增加。同样,在萧条时期,贫困者增加,政府给予的补贴增加,消费支出相应增加。在繁荣时期,贫困者减少,政府给予的补贴减少,消费支出减少。内在稳定器的这种自发调节作用有望缓解经济的过热或者过冷,但是这种调节作用的力度是有限的。所以在特殊时期还是要靠财政货币政策的干预,自动稳定器只能其到配套作用。 (二)论述题 1、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与完全竞争市场类似。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也是由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共同决定的。其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R=MC,这也是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在短期里,垄断厂商由于各种原因,如既定规模成本过高,或面对的市场需求较小等,可能导致短期里盈亏平衡甚至亏损,不一定总是获得垄断利润。所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三种情况: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或蒙受损失。 *  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     图(课本上有)反映了垄断厂商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状态。 运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垄断厂商按照MR=MC的原则确定产量水平Q1,与Q1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可由需求曲线得到为P1,对应的成本由AC曲线得到为C1,显然P1>C1,厂商存在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为矩形P1C1BA的面积。     从图中看,在Q1产量水平上,MR=MC,所以Q1是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产量。     获得正常利润的短期均衡     如图7—3所示。此时按照MR=MC确定的产量水平在Q2,这一产量水平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正好是AC曲线与需求曲线D的切点,因此在这一产量水平上P与C相等,即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因而垄断厂商的TR等于TC,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只获得正常利润。     *  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虽然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获得利润,但并不意味着总能获得利润,垄断厂商也可能发生亏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既定生产规模的生产成本过高,也可能是由于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图7—4反映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按照MR=MC的原则确定的产量水平在Q3的水平上,从需求曲线得到与这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价格为P3,从AC曲线上得到相应的总成本为C3,从图中可看出,即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蒙受损失,但这时的损失额是最小的,等于矩形P3ABC3的面积。此时P3>AVC,因此垄断厂商继续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总收益在补偿了全部可变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补偿了部分固定成本。如果P3MUy/Py,而总支出水平和价格既定不变,增加x的购买量会增加总效用。反之,如果MUx/Px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③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主要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保证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通过经济司法,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行政手段主要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和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行。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手段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必须谨慎使用。 (五)名词解释 1、效用可能性曲线:亦称效用可能性边界,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达到的最大满足程度。就前面假定来说,就是在一个消费者的满足程度给定的前提下,另一个消费者可能达到的最大满足程度。 2、机会成本是经营决策过程中,经营者所必须考虑和重视的概念。假设一种资源具有多种用途,那么资源用于其他它方面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就是资源用于实际方面的机会成本。这个概念的前提是大多数经济资源都具有多样用途。提出机会成本的概念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用。如果一个企业占用某种资源,但是它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资源的潜力,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它就应当把这种资源转用于其他的方面。 考虑机会成本的前提是资源在现实的使用方式上没有获得最大的可能的收益,也就是使用一项资源所获得的现实收益小于其他使用方式所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3、外部经济影响: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影响,非市场性是指一种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未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 来,而是无意识强加于他人的,外部性有正的外部性,有些称之为外部经济,这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积极影响,无偿为其他人带来利益。相反,产生负向外部影响的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消极影响,对他人施加了成本。 4、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 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是吃亏了。 5、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这一效应是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的。 6、结构性通货膨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发展趋势不同,与世界经济联系程度不同,但由于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另一方面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却又要求在工资、价格等方面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和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六)论述题 1、答:供给曲线表明,厂商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对完全竞争厂商来说,有P=MR,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又可以写成P=MC(Q)。此式可以这样理解: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使得P=MC(Q)成立,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这意味着在价格P 和厂商的最优产量Q 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而厂商的SMC 曲线恰好准确地表明了这种关系。但是,厂商只有在P>=minAVC 时,才会进行生产,而在P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和消费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 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得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之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供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3.答:汇率下降或者说本国货币贬值能在大多程度上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改变国际收支,取决于该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弹性和该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先看出口: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本币贬值所引起的商品出口增加的幅度才会大于外币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使外汇收入增加;如果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小,本币贬值(从而使出口商品便宜)所引起的出口增加幅度会小于本币贬值幅度,就会使外汇收支减少。再看进口:本币贬值是进口减少,但如果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则本币贬值(从而使进口商品价格上升)所引起的进口的减少幅度会很小,这时外汇支出不仅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因此,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贬值可改善一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这一理论首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提出,后又经美国经济学家A.勒纳发挥,因此,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 4、答:用乘数论和加速原理说明经济周期波动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提出的。他提出,由于乘数和加速数的结合,经济中将自发的形成周期性的波动,它由扩张过程和收缩过程形成的。 希克斯提出了经济周期的上限和下限的概念。认为,当经济扩张到周期上限时,在加速原理作用下,收入或产量降低又会引起投资加速度的下降;在乘数原理作用下,投资降低又会引起收入或产量按照某一倍数下降。收入或产量下降要受到周期下限的限制。从社会总投资特点分析,净投资可以成为负的,但由于折旧即重置投资存在,使社会总投资不可能为负的。所以,经济收缩就有一个限度。从加速原理才能发挥作用,存在大量闲置资源和开工不足情况下,加速原理不起作用,只有乘数还起作用,边际消费倾向不能等于零,因此,经济收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乘数作用会使收入或产量逐渐增加,经济开始回升。如此循环,将自发的形成经济周期的波动。 (七)证明和计算题 1、证明:我们考虑 情况不妨假定假设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为1: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因为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为1:1,这意味着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1 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减少1单位商品2的购买就能够增加1单位商品1的购买。反之,也成立。接着我们看消费者减少1单位商品2的购买情况。因为边际替代率MRS12 =  。就是说消费者减少1单位商品2的购买只需增加0.5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了。根据预算线要求消费者如果再增加0.5。单位的商品1的购买就必然提高了效用水平,于是无差异曲线会自动向右上方。移动其它情况可以类似推导如图3 11的a点。 2、(1)由C=60 +0.8Y, T=100 美元,I=150 美元。G=100 美元。由 Y=C+I+G,得IS 曲线为60+0.8Y+150+100=60+0.8(Y-T)+150+100, 化简得IS 方程为Y=1150                  ① 由L=0.2Y-10R,M=200,和L=M,得LM 曲线为0.2Y-10R=200, 即Y=1000+50R                         ② (2)由IS 和LM 方程联立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资为常量I=150。 (3)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则会导致IS 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 可得新的IS 曲线为Y=60+0.8(Y-100)+150+120,化简得Y=1250,与LM 曲线Y=1000+50R 联立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R=5,投资不受利率影响仍为常量I=150。 (4)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是因为投资是一个固定的常量,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就是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IS 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 的直线。 (5)图略 中央财经大学 二〇〇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四 考试科目:经济学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大体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        政治经济学(6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资本积累 2、银行信用 3、借贷资本 4、收入分配政策 (二)简述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2、简述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3、简述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 5、简要分析投资规模及其决定。 (三)论述题(16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如何实行这样的制度? 二、西方经济学(90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需求的交叉弹性 2、洛伦茨曲线 3、科斯定理 4、货币创造乘数 5、萨伊定律 6、价格粘性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对比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2、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3、试述开放经济的IS-LM 模型及怎样同时达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4、试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 (六)证明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什么?证明之。 2、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 表示,价格水平用P 表示,货币需求用L= ky-hr 表示。 (1)求LM 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 等式的斜率的表达式。 (2)找出是k=0.20,h=10;k=0.20,h=20;k=0.10,h=10 时LM 的斜率的值。 (3)k 变小时,LM 斜率如何变化;h 增加时LM 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4)若k=0.20,h=0,LM 曲线形状如何? 中央财经大学二〇〇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积累:①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即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 ②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③ 资本积累的动因是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 ④ 资本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润率、预付资本的大小、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积累率等等。 2、银行信用:①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② 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资本的企业。 ③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⑴ 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⑵ 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⑶ 银行信用有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3、借贷资本:①作为商品的资本,既是货币,又是资本,有两重使用价值,即货币的使用价值和资本的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和生产利润的能力;②作为财产的资本,对借贷资本家是所有,不是职能资本,不生产剩余价值,对职能资本家才是职能资本,生产、实现剩余价值,双重身份,所有权、使用权。 4、收入分配政策:①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它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等。 ② 社会主义经济中实施收入分配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 收入分配政策是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 (二)简述题 1、大:①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 2、答:①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汇率趋势的主导因素。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 ②国民收入。一般讲,国民收入增加,促使消费水平提高,对本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对本币的额外需求将提高本币价值,造成外汇贬值。 ③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基础。如果一国的货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 ④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决定货币价值、货币购买力的首要因素。如果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则本币由于稀少而更有价值。通常货币供给减少与银根紧缩、信贷紧缩相伴而行,从而造成总需求、产量和就业下降,商品价格也下降,本币价值提高,外汇汇率将相应地下跌。 ⑤财政收支一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对国际收支有很大影响。财政赤字扩大,将增加总需求,常常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及通货膨胀加剧,结果本币购买力下降,外汇需求增加,进而推动汇率上涨。 ⑥利率。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引起资金特别是短期资金的流动而引起作用的。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国利率差异大于两国远期、即期汇率差异,资金便会由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从而有利于利率较高国家的国际收支。 ⑦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汇率的变动。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央行都尽力协调各国间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力图通过影响外汇市场中的供求关系来达到支持本国货币稳定的目的。 ⑧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 ⑨政治与突发因素 3、答:①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
本文档为【801经典五套模拟题及答案经济学央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4404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3KB
软件:Word
页数:77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9-12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