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徐之明政经强化讲义重点划线重排完美打印版

徐之明政经强化讲义重点划线重排完美打印版

举报
开通vip

徐之明政经强化讲义重点划线重排完美打印版第1章 导论 2008文都暑期强化 政经 徐之明 主讲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社会发育成型,具体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徐之明政经强化讲义重点划线重排完美打印版
第1章 导论 2008文都暑期强化 政经 徐之明 主讲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社会发育成型,具体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吸收、综合和改造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主观条件);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题材料:A、邓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B、哲学——发展观) 基于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60年代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构想。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即帝国主义论,并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作了开创性的研究。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正是这门科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政治经济学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规律为主;广义政治经济学则是研究整个人类社会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规律。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选)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们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选) 物质资料生产由三要素构成: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包括自然物和经过人的劳动改造过的物质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构成劳动过程的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最普遍的要素,存在于任何社会阶段。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构成,或者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这四个环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生产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而其它三者对生产有反作用。(A、记忆;B、变化)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选)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前者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后者则属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对生产力的作用与日俱增;但它们不是独立的实体,只有通过人和物才能对生产力发挥影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即物质资料生产四个环节中的“生产”环节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它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部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广义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具体表现为物质资料生产四个环节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这些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问题,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为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和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是评判生产关系先进或落后的根本标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正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这种辨证统一的关系,所以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进行。 (三)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分析题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具有层次性,即不仅要研究本质层次即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生产关系,还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即属于经济体制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研究、揭示生产关系实质时,结合对一定经济体制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从比较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和趋势中更好地把握一定经济制度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实现政治经济学的功能及其历史使命。 1、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它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体现了基本的生产关系,属于制度的层面。 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的具体制度,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联系表现在:第一,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着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范围,影响经济体制的运行效率的高低。第二,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有反作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合理的经济体制,对于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则会阻碍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 其区别表现在: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贯穿一定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经济体制较为灵活和易变。同一经济制度的国家,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之所以较为灵活和易变,是因为它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除了经济制度外,同时也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生产力水平,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发展阶段、政治制度(如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民主制度等)、法律制度以及思想观念、民主意识、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发展程度等。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研究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规律,包括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广大人民的服务。 (一)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客观的,其理由在于:(1)任何经济规律产生、存在、发挥作用和发生变化都依赖一定的客观条件;(2)经济规律本身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发明、创造、改变经济规律。(3)经济规律的作用带有强制性,违背它就会受到惩罚。 (二)经济规律的类型 按照其发挥作用的范围,经济规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规律即普遍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规律。(2)在某些社会形态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规律即共有规律,如价值规律。(3)只在某一个社会形态中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规律即特殊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A、记忆;B、案例)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更替 人类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外延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二)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所以,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的活动方式和联结方式,包括联结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方式、联结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方式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 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其基本特征有: 社会分工不发展、自给自足、以简单再生产为主。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第一,社会分工,它决定了生产者或生产单位之间必须进行产品的相互交换,——这是生产力方面的条件。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私有制)。它意味着各经济单位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因而它们之间的产品交流必须采取等价有偿的方式进行,——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条件。商品经济的特征有: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存在交换关系、主要采取扩大再生产的形式。 所以,商品交换实质上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产品所有权即利益的交换,所以,商品不是物,而是物掩盖的社会生产关系。 (二)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它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使用价值(物品)方面的需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发达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且是为了价值(货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都以商品的形式存在,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成为联结各经济主体的纽带,成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平台。 从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商品经济从萌芽发展到简单商品经济,再进一步发展到发达的商品经济,又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商品经济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社会财富、包括人的劳动力都成为商品;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有以下特征:其一,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其二,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关系相结合;其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资本家的需要即资本的增殖。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本章重点) 关于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二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物的有用性。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其一,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其二,其矛盾性表现在: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B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都具有的共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的范畴。C对同一个人而言,不能兼有二者。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 2、价值凝结在商品里面,它要表现出来就必须借助交换价值这一形式。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画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它们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兼有二者。其矛盾性表现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二)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1、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数量。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是劳动时间,但它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它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生产不同种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简单劳动是指不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简单劳动的倍数。这种倍数的确定,是在商品交换中自然形成的。 所以,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去衡量商品的价值量时,需要将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当然,这种还原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地完成的。 3、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所以,劳动生产率可以表示为: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使用价值)数量(正比),或者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价值量)的长短(反比)。 劳动生产率可以区分为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它们对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生产都具有影响。在劳动生产率恒定的情况下,个别劳动生产率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其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产品少于部门平均数,其生产单位产品的时间多于部门平均数;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企业,情况相反;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则相当。(与公式表达的意思相同) 在劳动生产率变动的情况下,其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不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下降。 其二,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下、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变。(选) (三)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劳动的私人属性,即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所以劳动的过程由私人控制,劳动的成果归私人占有。社会劳动是指劳动的社会属性,即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因而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由于每个商品生产者不可能确切、完全地知道社会的需要,因而他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或不能全部销售出去,得到社会的认可。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只有通过商品交换。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该矛盾之所以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理由在于:其一,它是商品和商品生产一切矛盾如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根源;其二,它贯穿商品生产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其三,它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不定选) 关于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作用的必然结果。从产生过程看,货币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即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不断演进的结果。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用公式表示:1只羊=20只鸡,也就是说羊的价值通过鸡这一种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上,鸡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上,鸡是羊的价值形式或等价物。 2、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表现出来。 3、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统一地表现在从普通商品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不固定,在不同地区、时期存在差异。 4、货币形式,即所有商品的价值固定地表现在一种商品上,这种商品就是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在交换实践中,人们发现金银的天然特性最符合充当货币的材料。货币的产生,使一切商品的价值有了一个固定的、相对同一的表现形式,也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货币(代表价值)和商品(代表使用价值)的矛盾。这种变化,一方面有利于商品交换;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商品买卖脱节的可能性,促使危机爆发。在货币形式下,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它们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在交换中,它们要求转化为价值;而另一极则是货币。 在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反映的经济关系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充当价值形式即等价物的商品是否固定。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A、记忆;B、案例) 1、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含义包括:其一,货币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其二,货币有自身的特性,即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职能是货币特性的具体表现。货币的职能有:其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标准。但它是外在的尺度;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之所以能够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是因为它自己有价值;货币履行该职能时,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用汇率或购买力表现)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除了商品价值、货币价值之外,还有供求关系、国家政策等。但在四个因素中,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合称为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价值与价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物质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但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有价格;但有价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例如土地、股票。 货币的计量单位,如人民币的元、角、分等,就是价格标准。它通常由国家规定。 其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该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自身的价值小于所代表的价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一方面促进了商品交换;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买与卖这两个环节的分离,加大了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其三,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执行该职能的货币从本质上讲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在现实生活中,在币值稳定的情况下,银行储蓄存款可以成为货币通行的贮藏方式。但金属货币的贮藏能够起到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而纸币的储蓄则不能。 其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销、清偿债务、交付赋税、支付租金以及发放工资时所履行的职能。它是流通手段的特例。货币履行支付手段,意味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交易模式被“先取货后付钱”的模式所取代。此举在促进商品交换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商品买卖的矛盾。 其五,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履行货币的职能。 在上述5大职能中,前2项职能被马克思界定为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三)货币的形式:纸币和信用货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不是商品),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代替其履行货币的一些职能,自身没有价值。货币在执行流通职能时的特点(可以是不足值货币、并且只在瞬间充当买卖媒介),构成纸币产生的基本条件。历史地考察,纸币是继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铸币之后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货币形式。 信用货币是指由银行发行的、能够代替货币履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的价值凭证,如银行券、信用卡、支票、汇票、期票等;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又出现了“电子货币”,它是一种观念货币。 (四)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有部分债权、债务可以相互抵消而无须现实的货币支付,由于货币履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所以该公式表现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赊卖商品延期支付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在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以纸币、不足值货币的存在为前提)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发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发的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物价上涨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成本推动——商品价值、需求拉动——供求关系),所以,不能把物价上涨简单地与通货膨胀等同。 国际上普遍采取的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的指标,是消费价格总指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所以,防止和消除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实现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是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关于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现象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恰好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理由在于:(1)深入地看,价格归根到底由价值决定的,价格的波动受到价值的制约。(2)全面地看,价格的上涨部分与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价格与价值具有一致性。 (三)市场机制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或者说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所谓市场机制,就是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三个机制实际上是一回事,是同一过程的三个方面)。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机制对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调节,称为市场调节。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无时无刻都在进行。例如价格与供求关系之间就存在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扬时,其供给会增加,其需求会减少;而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时,其供给会减少,需求会增加。另一方面,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其价格会下跌;而当它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其价格则会上扬。(★分析题: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运用有关原理对其前因后果加以分析。——供给少、需求大,价格上涨;后果:刺激石油产出,使人们节约石油的使用。) (四)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1)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2)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引起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甚至两极分化,产生公平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凡是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地方,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生作用。在影响和制约商品经济的经济规律中,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全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后,即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的经济结构以工农业物质生产为主,非物质生产比重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占有优势。所以,马克思的考察以产业资本为主,着重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完整体系,回答了:为什么劳动要转化为价值,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又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它弥补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的缺陷,赋予了它新的、科学的内容。这一理论是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因而掌握它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二)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马克思之后的一百多年来,科学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当代社会面貌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1)在产业结构方面,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比重下降,服务型产业的种类增加、比重上升,它们构成为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劳动的形态方面,科技型劳动、管理型劳动等非直接生产型劳动的种类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 (3)在劳动成果即商品的形态方面,出现了“软件”等智力型产品,它们与过去的商品相比具有不同的物质属性。 以上变化表明,其一,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种类在增加,不只局限于工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其二,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领域在拓展,即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不只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科学研究等劳动形态在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中的作用,从而深化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并将它与时俱进地推向前进。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对立面是人身依附制)。资本所有者手中的生产资料成为资本,工人则沦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处于被雇佣被剥削的境地。 关于资本 (一)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资本流通形式就是:G——W——G’( 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G’代表增殖的货币,G’= G+⊿G)。该公式体现了资本的本质,适用于各类资本的运动,所以也叫资本总公式。 商品流通形式是: W——G——W。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二者的起点、媒介、终点(目的)都不相同;后者反映着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平等交换劳动的关系,前者则反映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不平等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资本流通形式与价值规律存在矛盾。G——W,指的是用货币购买商品;W——G’指的是将商品推销出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买和卖都应当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而G应当等于G’。但在资本流通形式中,二者并不相等,G小于G’。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呢?换言之,资本家是如何发财的呢?这就要从劳动力商品谈起。(提出了两个问题) (二)劳动力商品 1、 劳动力和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商品的用来买卖的劳动力。在劳动力买卖当中,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两权分离),并且是按照劳动时间来出卖的。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从而能够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这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提供了可能性。(2)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只有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提供了必要性。 3、劳动力商品是特殊商品。(1)劳动力商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劳动力商品还具有一般商品不具备的特性。A在价值方面,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由于劳动力的生产以劳动者的存在为前提,所以它直接表现(还原)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掉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劳动者及其家属所耗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此外,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受历史、道德等社会因素的影响。B在使用价值方面,一般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价值的磨损和转移,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是新价值的创造,它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这是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点。 4、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点,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是凭借这一特点,资本家投入的货币发生了价值增殖而变成为资本,所以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商品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具体劳动转移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新的价值形成过程。(具体劳动的作用2个;抽象劳动的作用1个)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这是运用劳动二 重性原理进行分析所的出的结论。 2、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但与一般商品生产不同,它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剩余价值即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因而有自己的特点。就劳动过程来看,这时劳动力的使用权已属于资本家,工人是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利益而生产,劳动产品也归资本家所有(起点、过程、结果)。就价值形成过程看,它已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指超过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如货币、生产资料、劳动力等,但这些东西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它们成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工具时,才成为资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社会生产关系。 2、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原封不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没有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用“C”表示。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增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用“V”。(可变资本的价值,不是原样转移到新产品中;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购买劳动力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工人在生产中创造出新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来补偿给资本家。即不是原样移植,而是重新再生) 3、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共性在于:二者都是资本(生产资本),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其差异在于:二者的物质形态不同;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不同。 4、区分的意义:(1)进一步明确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2)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的程度即剩余价值率提供科学依据。(3)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五)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1、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属于不变资本的范畴。它们是价值创造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2、价值的源泉只能是劳动。 3、由于价值的生产既需要生产资料(不变资本),也需要劳动力(可变资本),所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们必然要求参加对生产成果的分配。并且这种参与也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于剩余价值 (一)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剥削)的、超过劳动力价值(工资)以上的那部分价值。用M表示。剩余价值的范畴直接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二)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就一般情形而论,剩余价值的产生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家用货币去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创造条件。该阶段也叫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启动生产过程,并将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其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之上,生产出剩余价值。该阶段是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阶段,也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决定性阶段。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家将产品推销出去,收回价值和剩余价值。它是实现剩余价值的阶段。所以,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领域里产生的;但它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揭示(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资本完整的运动公式是: Pm G—W A …P…W’—G’ (G代表货币资本,W代表商品资本, Pm代表生产资料,A代表劳动力,W’代表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G’代表含有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 (三)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m’代表剩余价值率;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或工资)。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剩余价值率体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所以又叫做剥削率。 (四)剩余价值的基本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相当于变相延长劳动时间,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畴。 (2)特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简便易行,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条件。但工作日长度的延长,受到生理状况、阶级力量对比等因素的制约,因而不可能无限制地使用。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以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2)产生过程。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推动下,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致力于不断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如此一来,各种商品的价值就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随之降低;于是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以延长。(可拆解为选项) 所以,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这一范畴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是阶级对阶级的剥削。 (3)特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条件。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比,它实现起来比较“麻烦”,但具有无限的潜力。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其同一性表现在: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其差异性表现在:它们所要求的技术基础(劳动生产率)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居的地位不同;所具体揭示的剥削关系也不同。(不定选) (五)超额剩余价值 1、超额剩余价值的含义和产生条件。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成本:C+V)低于社会价值(成本:C+V)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其源泉是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的工人的个别劳动能够转化为倍加的社会劳动,而不是落后企业的剩余价值的转移(与平均利润区别)。为了生存下去并获得剩余价值,每个企业都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在这种情况下,某个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具有不稳定性。(与级差地租联系) 2、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产生的过程上看,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或者说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取得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 (六)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目的与手段) 2、剩余价值规律之所以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理由在于:(1)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2)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不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该论断意味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从现象上看,它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二)这种假象根源于劳动力与劳动的密切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方式。 (三)资本主义工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为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两个)下可以成为商品,而劳动却不能。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并没有以工资的形式全部领回,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差额即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就在于此。所以,将资本主义工资界定为劳动的报酬,就会起到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作用。 关于资本主义再生产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类型 1、再生产是指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 2、任何社会的再生产就其内容而言,都是产品(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3、社会再生产按照其规模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主要是扩大再生产。就一般情形而论,单个资本增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而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1、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扩大其规模。它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2、资本集中是若干个资本合成一个更大的资本。资本集中的方式有兼并和联合;联合的途径之一是组建股份公司。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统一性体现在:其一,它们都是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其二,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矛盾性体现在:其一、资本积聚能够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不能。其二,资本积聚增大单个资本的速度比较慢,而资本集中则比较快。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资本家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2、必然性。资本积累之所以具有客观必然性,理由在于:其一,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其二,残酷的竞争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3、影响因素:(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2)社会劳动生产率;(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存量资本);(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4、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四)资本有机构成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大,资本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考察资本结构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关系可以从价值、实物两方面去考察。 1、资本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以价格体现出来的价值量之比) 2、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生产技术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率。(使用价值或者实物之比) 3、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表示为:C:V。 4、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其理由在于,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地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换言之,没有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家就要在竞争中被淘汰。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以导致众多的后果:在单位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份额(不变资本)在相对增多,用于购买劳动力的份额(可变资本)在相对减少,进而导致相对过剩人口、资本周转速度下降、平均利润下降等后果。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理论前提是劳动二重性理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学说;它为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绝对地租理论奠定了前提。 关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生产成本 (1)生产成本(成本价格)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为:k = c + v.。它是观念(非实体改变)的产物。 (2)生产成本的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模糊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与划分C、V的意义相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成本是企业盈亏的界线。 2、利润 (1)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利润是观念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而不是其中的可变资本的产物时,它便取得了利润的形式。 (3)利润的范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3、利润率 (1)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P’=m/(c +v)。 (2)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A剩余价值率,它与利润率成正比;B资本周转速度,它与年利润率成正比;C不变资本的节约,它与利润率成正比;D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它与利润率成反比;E资本有机构成,它与利润率成反比。 (3)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表现在两方面:(1)反映的质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利润率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2)量不同。剩余价值率通常大于利润率。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平均利润是按照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2、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或者说,是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结果。其过程可以表述为:在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引起各种产品数量的变化,继而引起价格波动,最终使得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3、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一种趋势,并不意味着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化。平均利润的形成,使等量资本能够获得等量利润,于是不少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量与本部门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量发生了偏离,具体而言,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小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大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剩余价值的数量等于其平均利润的数量。这种状况一方面掩盖了单个资本家对本部门工人的剥削;另一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阶级性。 4、影响平均利润的因素有两个: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其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 m’ n(资本周转次数) m (价值) (生产价格) 甲 100 1 1 20 < 50 120 < 150 乙 100 1 1 50 = 50 150 = 150 丙 100 1 1 80 > 50 180 > 150 (1)在平均利润形成之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其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关系分别不同:小于、等于、大于。 (2)在平均利润形成之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资本家所得的收益,不仅有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还包括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工人所创造的价值。即不仅剥削本部门的工人,而且剥削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工人。 (3)从全社会看,剩余价值总和与平均利润总和、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始终相等。 (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K+平均P 2、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之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也就是说,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与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同一的。当平均利润形成后,于是不少部门的价值量与生产价格的量发生了偏离。具体而言,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价值的数量小于其生产价格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价值的数量大于其生产价格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价值的数量等于其生产价格的数量。 3.当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不再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种变化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新的作用形式。理由两点:(1)深入地看,生产价格归根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2)全面地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生产价格的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4、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1)从理论上看,它解决了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形式上的矛盾,从而坚持、巩固了劳动价值论;(2)从实践上看,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阶级对阶级的剥削。 (四)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其运动公式是:G—W—G’ ( 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G’代表增殖即包含了剩余价值的货币。) 商品资本是商
本文档为【徐之明政经强化讲义重点划线重排完美打印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9324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7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7-28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