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升降散临床应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

举报
开通vip

升降散临床应用升降散临床应用(很实用) 彭亚南  陈晓娟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第1卷第1期 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方由蝉衣、僵蚕、姜黄、大黄4味中药组成。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升降散加味,治疗一些邪热内郁、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男,52岁,2000年10月24日初诊。患者诉5天前不慎受凉,而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全身酸痛;自服感冒冲剂后,症状好转,后出现发热、口干、咽痛、咳嗽、咯白黄痰,故来求治。就诊时患者恶寒发热,测T...

升降散临床应用
升降散临床应用(很实用) 彭亚南  陈晓娟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第1卷第1期 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方由蝉衣、僵蚕、姜黄、大黄4味中药组成。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升降散加味,治疗一些邪热内郁、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男,52岁,2000年10月24日初诊。患者诉5天前不慎受凉,而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全身酸痛;自服感冒冲剂后,症状好转,后出现发热、口干、咽痛、咳嗽、咯白黄痰,故来求治。就诊时患者恶寒发热,测T38.9℃,汗出,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全身酸痛,咳嗽,咯白黄痰,纳呆,小便黄,大便3日未解,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查血常规:白细胞7.4×10 9 /L;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Ⅰ°大。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辨证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降火,方用升降散加味:蝉衣10g,僵蚕10g,片姜黄10g,生大黄(后下)6g,荆芥10g,防风10g,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0g,杏仁12g,桔梗12g,板蓝根3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后,体温恢复正常,口干咽痛、咳嗽、全身酸痛明显减轻,大便已通。二诊,原方去生石膏、知母,加陈皮12g、炒麦芽15g,改生大黄(后下)3g,续服3剂后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症状均消失,纳食、大便、舌脉均恢复如常。 本例患者为外感风寒,治不彻底,风寒入里化热,热毒袭咽致口干咽痛;热郁于肺,出现咳嗽、咯黄痰;而肺与大肠相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里,故出现大便干结。治疗时用升降散加味疏风清肺、泻热通腑,宣上与清下并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女,30岁,2000年11月17日初诊。患者因咳喘反复发作5年,加重1周来就诊,就诊时患者咳嗽频作伴喘憋,咯黄痰,口干舌燥,咽痒,气短乏力,纳呆,大便干燥,排出不畅,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滑数;查血常规正常;胸部X线片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中医诊断:喘证,辨证为痰热蕴肺,兼气阴不足。治以清肺化痰为主兼益气养阴,方用升降散合生脉散加味。方药:僵蚕10g,片姜黄10g,生大黄(后下)6g,蝉衣6g,黄芩12g,桑白皮12g,鱼腥草15g,炙麻黄5g,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桔梗10g,杏仁10g,生甘草5g。服7剂后咳喘明显改善。二诊:原方续服7剂,患者喘憋咳嗽消失,饮食、大便、舌脉恢复正常。 升降散治疗咳喘,既能止咳平喘,祛风解痉,又能调畅肺气,行气活血,对于咳喘属于痰热内郁,气血失调,气机不畅者疗效颇佳;尤其是伴有咽痒、胸闷、憋气等气道高反应状态或过敏性咳嗽,更是效如桴鼓。 例3,女,63岁,2002年6月5日初诊。主诉:间断性眩晕、耳鸣2年余,复发1月。诊见:头晕、胀痛,眼胀视物模糊,耳鸣,口干苦,失眠多梦,腰酸腿软,纳食欠佳,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测血压165/113mmHg(1mmHg≈0.133kPa),眼科测双侧眼压正常。西医诊断:高血压病;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治以平肝潜阳、清肝火为主,辅以滋补肝肾,方用升降散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处方:蝉衣6g,片姜黄10g,生大黄(后下)6g,僵蚕10g,天麻10g,钩藤(后下)15g,菊花10g,生地30g,寄生15g,牛膝15g,石决明(先煎)30g,川芎15g,甘草5g。服药7剂后,头晕头胀痛、口干苦、耳鸣明显好转,大便已通,测血压135/90mmHg,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二诊以原方去生大黄加夜交藤30g,连服14剂,除时有耳鸣、视物模糊、腰酸外其余症状消失。后改用杞菊地黄丸进行调理。 本病例眩晕,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用升降散散郁热,升清阳,降浊邪,升降气机,行气活血,合天麻钩藤饮加减,以清肝火,平肝阳,滋肝肾,标本兼顾、补虚泻实而收效。 例4,男,62岁,2002年4月19日就诊。主诉:排尿不畅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1周。诊见:排尿不尽,点滴而下,尿量少,少腹痛,会阴部不适,夜尿4~5次,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前列腺增生;中医诊断:癃,辨证为气滞血瘀;治以活血行气,通瘀利水,方用:升降散合沉香散加减。处方:酒大黄6g,蝉衣12g,僵蚕10g,姜黄10g,沉香面(冲服)3g,王不留行12g,当归12g,茯苓皮15g,土茯苓12g,冬葵子12g,猪苓12g,香附12g,泽兰15g,炙甘草5g。服7剂后,小便通,夜尿次数为2次,其余症状改善。二诊:原方加牛膝15g,续服14剂,小腹及会阴部不适症状消失,余症悉除。 本病例证属气滞血瘀,水道不利。方中蝉衣、僵蚕辛散肺气,宣肺利水,以通调水道起到提壶揭盖作用;姜黄、酒大黄破血活血,散结止痛;配以茯苓皮、冬葵子、沉香、泽兰等活血利水,行气止痛,以达气机升降有序,气血得行,水道得通。 2 体会 升降散由4味药物组成。方中僵蚕味辛气薄,能升阳中之清阳,既可祛风除湿,清热解郁,又可化痰散结、解痉;蝉衣甘咸能疏风清热,通散郁热,是祛 风解痉、宣肺止咳良药;姜黄辛苦温,能行气散结,活血通络,宣通气血,用于气血不畅的全身酸痛效佳;大黄苦寒,能解毒祛火,攻里通下,活血化瘀,使热去毒解瘀化。总之升降散一升一降调畅气机,气分血分药物并用,能宣畅卫、气、营、血,调理三焦;既能升清阳又能降浊邪,既宣肺气又散郁火,使邪热去,腑气通。该方泻热通腑,升降同施,气血并治,调节人体气机出入,使人体气血调和,升降畅通。临床运用该方以外有表邪,里有郁热,以口干、便干、脉数为辨证要点,在辨证的基础上,配以其他方药,以求标本同治,虚实兼治,收效更速。现代药理也认为,僵蚕有镇静、抗惊厥,抗凝血,降脂之作用;蝉衣有解热、抗惊厥、镇静、抗过敏作用;姜黄有抗炎、利胆、降脂等作用;大黄有导泻、利胆、抗炎止血、活血等作用,说明升降散用于以上临床诸证有一定的药理依据。 彭胜权教授系广东省名中医,从医从教30余年,勤于临床,精于辨证,用药灵巧,疗效显著。现将老师运用升降散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咳嗽 雷某,女,30岁,1999年3月21日初诊。患者因感冒而咳嗽,感冒愈后,咳嗽迁延1月,曾服中西药均罔效。诊见:咳嗽频作,说话则咳,声高气急,咽喉痒亦易咳,痰白而粘,纳呆少饮,大便干结,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数。咽部检查见充血,咽后壁粘膜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淋巴滤泡增生,腭弓充血。双肺听诊有散在性少量干湿罗音,X线胸透诊为支气管炎。西医诊断:咽炎,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辨证为脾虚痰湿,肺有郁火。治宜健脾化痰,宣郁散火。方用二陈汤合升降散加味。处方:大黄8g,姜黄、蝉蜕、僵蚕各10g,黄芪、茵陈各30g,法半夏12g,茯苓、生薏苡仁各20g,陈皮6g,黄芩15g。服3剂后,咳已大减,喉不痒,痰易咯出,大便已通,胃纳欠佳。原方去大黄、姜黄,减黄芩为10g,加麦芽、山药各30g,续服5剂而愈。   按:本例咳嗽,由外感风热之邪,痹阻咽喉,故喉痒难除,咳嗽难平。又因用抗生素和寒凉中药太过,损伤脾胃,湿浊积滞内停,故纳呆,大便干结,痰白而粘。用升降散升清可以解表利咽,降浊可以清里之积滞,加用二陈、黄芪、薏苡仁健脾祛湿以治本。 2 发热 彦某,女,25岁,1999年4月28日初诊。发热、咳嗽、胸痛1周。诊见:发热(T 38.5℃),恶风,咳嗽剧烈,干咳少痰,汗出,左侧胸部疼痛,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口渴,胃纳差,大便数天未解,舌红、苔少,脉细数。摄X线胸片示:支气管肺炎(左下)。血WBC 20×109/L。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左下),中医诊断:风温。辨证为气阴两虚,邪热灼金。治以益气养阴,疏解郁热,润肺止咳。方用生脉散合升降散加味。处方:太子参30g,麦冬、五味子、姜黄各10g,大黄、僵蚕各8g,蝉蜕、薄荷(后下)各6g,紫菀、白前、百部、款冬花各12g。7剂,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后第2天热退,咳嗽大减,大便已通,仍有胸闷、口微渴。上方去大黄、太子参,加丝瓜络20g,枳壳12g以宽胸通络。治疗3周后,诸症悉除。X线胸透:心肺无异常;血WBC9×109/L。   按:患者素体气阴两虚,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语声低微,适感风热病邪,袭于肺卫,故见发热、恶风、咳嗽,肺热郁而不宣故胸痛。方用升降散升清降浊以疏散肺之郁火,用生脉散益气养阴以护本,配紫菀、白前、百部、款冬花等润肺祛痰止咳。 3 糖尿病并发症 吴某,男,70岁,1999年2月14日初诊。自诉患糖尿病10年,体胖,视朦,耳鸣,四肢麻木,以上肢为甚,右肩皮肤如蚁行感,口渴喜饮,四肢乏力,短气懒言,舌略红瘦小、苔少有裂纹,脉细微。空腹血糖 13.5mmol/L,尿糖(+++),BP20.0/12.3kPa。西医诊断:Ⅱ型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病。辨证为气阴两虚,肺热伤津。治以益气养阴,泄热存津。方用玉泉丸合升降散。处方:黄芪、葛根各30g,生地黄25g,天花粉15g,蝉蜕、石菖蒲、僵蚕各10g,姜黄、麦冬、谷精草各12g,大黄8g。7剂,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用消渴丸。服药后自觉口渴减,皮肤蚁行感消失,四肢麻木感减轻。继续服药3个月,视朦、耳鸣均有减轻。复查空腹血糖 7.1mmol/L,尿糖(-),BP20.5/12.0kPa。   按:肥胖而患糖尿病者临床多见气阴两虚型,一般用玉泉丸加减合并升降散,既可使肺之郁热得以疏解,又可通降清窍之浊邪。而僵蚕祛风化痰;大黄活血祛瘀;蝉蜕祛风解毒,明目止耳鸣;姜黄走肩臂,祛风通痹,有降血脂作用。因此对糖尿病合并视朦、耳鸣、周围神经炎者有效。 4 荨麻疹 吴某,女,28岁,1998年12月11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出现全身风疹块,曾在某医院诊为荨麻疹,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可减轻。此后遇风又起,以头面、颈部为甚。局部皮肤灼热、红肿、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干欲饮,舌红、苔少,脉弦细。西医诊断: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辨证为血分郁热,风邪袭表。治以清热凉血散郁,疏风止痒。方用升降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味。处方:大黄8g,僵蚕、姜黄、荆芥穗、蛇蜕、蝉蜕各10g,水牛角、生地黄各30g,赤芍、牡丹皮、防风、蒺藜各12g,玄参15g。3剂后痒大减,12剂后余症悉除,观察半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荨麻疹责之血分伏热,复感风邪。用升降散散血分之郁火,驱在表之风邪;犀角地黄汤加玄参,清热凉血养阴以治本;防风、荆芥穗、蛇蜕、蒺藜助僵蚕、蝉蜕以祛风止痒。 5 头痛 陈某,男,55岁,1999年3月初诊。1年前因患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诊治好转,无肢体后遗症,但时觉头痛,眩晕,性情急躁,便秘,舌红、少苔,脉弦细。BP 20.0/12.0 kPa。中医诊断:头痛,辨证为阴虚阳亢,升降失常。治以滋阴潜阳,调和气机。方用升降散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处方:生地黄25g,白芍、山茱萸、蒺藜、蝉蜕、天麻各12g,女贞子、钩藤、菊花各15g,大黄(后下)8g,姜黄、僵蚕各10g。服药7剂,头痛除,眩晕减,再服14剂诸症悉除。   按:本例头痛,证属虚实夹杂,肝肾阴亏,肝阳上亢,用生地黄、白芍、山茱萸、女贞子养肝肾之阴,天麻、钩藤、蒺藜、菊花以清泄肝火,升降散散郁热,升清阳,降浊邪,标本兼顾,虚实兼治。 6 体会 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方由4味药组成,既有一升一降调畅气机之功,又有气分药(蝉蜕、僵蚕)、血分药(姜黄、大黄)并用,使气血调和,升降畅通。临床上外邪束表,里有郁热,以头、面、体表、肢体症状为主者均可用本方治疗,其辨证要点以咽红、口干、便秘、尿黄、脉数者为宜。运用本方时,可在辨证基础上配合其他方药。如脾虚痰湿化热合二陈汤;气阴两虚合生脉散;肝阳上亢合羚角钩藤汤;血分有热合犀角地黄汤加减,以求标本兼顾,收效更速。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僵蚕有抗惊厥、镇静、抗血凝、降血糖、血脂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蝉蜕有抗惊厥、镇静、解热作用,有明显抗过敏作用,能治疗慢性荨麻疹;姜黄有抗炎、利胆、护肝、降血脂、抗血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大黄药理作用广泛,对消化系统有导泻、利胆、保肝、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作用,对病原微生物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等作用,还有抗炎止血、降血脂血糖作用,说明升降散用于治疗上述疾病,具有一定的现代药理依据。 作者单位:张佳扬(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 赵绍琴运用升降散治疗血液病的经验 彭建中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升降散,方出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全方由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四味组成,是杨氏治疗外感热病的基本方。吾师赵绍琴教授临床擅长运用升降散治疗外感内伤多种疾病,现将其运用本方治疗某些血液系统疑难病证的经验作一简要介绍,并对其辨治机理作初步探讨。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及内脏出血,常反复发作。其发病与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和毛细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因其出血倾向伴见血虚症状较明显,临床常辨为虚证出血,属气不摄血、脾不统血或气血双亏。赵师认为,本病虽可表现出一些血虚征象,但究其病机,乃血分郁热,热迫血妄行则出血,热与血结则成瘀,故多见脉数舌红。治疗不可温补,只宜凉血化瘀,可用升降散加凉血化瘀之品。如治刘某,男,3岁。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于1993年3月住某院治疗,经用激素月余,效果不佳,遂出院就诊于赵师。初诊时血小板3万/mm3,全身散在瘀斑,双下肢尤多,有融合成片之势。伴见夜寐不安,小溲黄赤,大便干结,面色苍白而唇红且干。察其舌红起刺,诊其脉象弦滑。遂辨为热入血分,用凉血化瘀方法。方用蝉衣、片姜黄各6克,大黄1克,小蓟、僵蚕、炒槐花、白茅根各10克。7剂后复诊,紫癜渐消,未出新的瘀斑,血小板升至8万/mm3。原方继进7 剂,血小板上升至 15万/mm3。后依上方加减治疗3个月,全身瘀斑消失,血小板保持在10~26万/mm3 之间,可谓临床痊愈。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其特征是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严重贫血、反复出血,和抵抗力低下所致的继发感染。由于本证的贫血貌表现明显,如面色无华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无华,并常伴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等虚弱症状。故本病常常被辨为血虚而用补法治疗。然而,无论补气、补血、补脾、补肾均鲜有效果。赵师认为本病之血虚仅是表面现象,病之本质乃是肝经郁热灼伤营血,血伤则虚,血热则溢。因肝主藏血,又主疏泄,肝经郁热不得宣泄,则见心烦急躁、夜寐梦多等症;疏泄失职,三焦不畅,则舌苔粘腻垢厚;郁热伤血动血,则脉来弦细动数。因此,虽见血虚,亦不可温补。且热不去则血难复,故治宜疏泄肝胆郁热,可用升降散加清肝之品。如治袁某,男,70岁。患再障3年余。屡进温补,疗效欠佳。1993年3月初诊。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烦急躁,夜寐梦多。舌淡胖,苔腻垢厚,脉象弦滑细数。血色素5克%,白细胞2900/mm3,红细胞260万/mm3,血小板 6万/mm3。脉证合参,辨为肝经郁热兼湿热中阻,治宜清世肝胆,疏调三焦。方用升降散加味:蝉衣、柴胡、片姜黄各6克,大黄1克,僵蚕、黄芩、川楝子、焦六曲、焦麦芽、焦山楂、水红花子各10克。7剂后复诊,患者自觉体力增加,血常规化验,血色素升至9克%,红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均有所提高,遂依上方加减治疗2月余,血色素稳定在11克左右,自觉症状大减,面色渐现红润,精神体力大增。 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恶性血液病,临床上虽有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性和粒细胞性之分,但总以骨髓中白细胞系列异常增生为特征,周围血液中的白细胞也出现质和量的异常改变。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贫血貌及继发感染。早先对本病的认识多因其贫血及虚弱症状而辨为虚证,常以补法治疗,然鲜有收效者。赵师认为本病或因遗传,或因中毒,或因邪毒深入,其病根深蒂固,由来已久,在于骨髓热毒,由骨髓延及血分,故临床表现为血分热毒之象,其反复出血即是血热妄行的表现,决无气不摄血之可能。故治疗大忌温补,只宜凉血解毒,可用升降散加凉血解毒之品。如治崔某,男,16岁。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年余,经化疗虽有好转,但经常反复。服中药补剂则增重。1992年4月从外地来京求治于师。当时其周围血中幼稚细胞已有半年之久未曾消失,症见鼻衄齿衄,口苦咽干,心烦急躁,夜寐梦多,便干溲赤。舌红、苔黄根厚;脉象弦滑细数,按之有力。全是一派火热之象,遂立凉血解毒为法。方用蝉衣、青黛(冲)、片姜黄各6克,大黄2克,生地榆、赤芍、丹参、茜草、小蓟、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0克。服上方7剂,衄血渐止。继服7剂,血中幼稚细胞显著减少,后依上法加减治疗半年,诸证消失,周围血幼稚细胞消失,病情稳定,未见反复,遂携方返里继续调治。 总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皿、白血病三者均为造血系统难治之病。出血倾向、贫血貌和一般虚弱症状是其共同的临床表现。因此,依据传统观点常常将其辨为血虚证而用补法治疗。而赵师则认为,中医临床强调审证求因,求本治疗,不可见证治证。一见虚弱症状,便谓其病属虚而投补剂,并非中医的辨证论治。因为任何一个症状或证候的出现其病机都存在虚实两方面的可能性,症状表现只是表面现象,必须透过现象,抓住病机本质,这就是《内经》“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盛者责之”的辨证 原则 组织架构调整原则组织架构设计原则组织架构设置原则财政预算编制原则问卷调查设计原则 ,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就上述三病而言,其血虚的表现固然明显,但导致血虚的原因即其病机究竟是什么?必须辨析。赵师根据其证心烦急躁,夜寐梦多,口苦口干,便干溲赤,脉之弦滑数而有力,舌之质红苔黄垢厚,脉证合参,综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辨其基本病机为血分郁热,热伤其血,新血不生而现血虚之象;热与血结,瘀阻脉络而致反复出血。其病本于血分郁热,热之不去,出血难止,血虚难复,故定其基本治则为凉血化瘀。然既云凉血化瘀为治,何以皆用升降散加减?盖用升降散者,取其疏调气机为胜。血之与气如影随形,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依血,血行随气。故欲宣散血分之郁热,必先疏调气机之郁滞。上述三者固为血分之病,然其未有不致气机失畅肝胆郁滞者,故烦躁易怒,夜寐梦多,脉来弦数,诸证显见。是以选用升降散疏调气机为先,随证加入凉血化瘀、疏利三焦、清热解毒之品,以其切中病机,而能应手取效。《内经》所谓“必先五胜,疏其血气,而令条达”,此之谓也。血病用升降散调气亦从此义。 指月医案:关于升降散(与上官共勉)---- 孙曼之  患,女,3岁半。发热,以下午明显。双侧耳前下位置肿痛四日,伴轻度发热,以下午明显。查:耳前下高突拒按,扁桃体肿大二度,颈淋巴结扪之肿大明显。oi3w 舌红苔微腻,脉弦细。方以升降散加味:蝉衣7克,僵虫7克,大黄2克,姜黄3克,桃仁泥4克,红花1克,升麻3克。两剂,愈。 升降散一方,组方严谨,有升有降有出有入,方中难得者。余真正认识到此方的精妙处,是去年在中医交流网通房间里上官所发的关于此方的几个案子.在此,贴一治案与上官与大家共勉! 民间中医平常 :楼主贴一升降散治案,笔者常用本方,借此对临症如何抓主症运用本方一点体会如下:不论现代医学诊断是什么病,只要属三焦大热,表现身大热,口渴咽干,或咽喉疼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实有力,即可辨证加减运用均能获得良效。 传说 :温病属郁热者均可以加减应用,近贤蒲辅周老先生论之甚详。 [分享]一个治扁桃体发炎的中药方子。湖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 我有一个扁桃体的中药方子,是我自己6岁的时候湖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一个老中医开的方子。我们这里有几个小孩、大人都吃了很好。我女儿感冒扁桃体发炎也是吃这个中药和西药配合好的快。我自己6岁以前也是动不动就扁桃体发炎,一发炎就高烧。最后是这附药方子吃好的断了根再也没发过。我妈妈看了这附药单子好就保留到现在。我现在30岁了,生了女儿后,身体差了些这两年才又发了两次。也是吃了这附中药马上就好!看看大家有没有用。 记住这是6岁小孩的用量3付药,你看自己是多少岁去药房告诉拿药的医生他们知道给你加减药的份量! 野菊花 6g 山豆根 6g 蒲公英 25g 桔 梗 6g 板兰根 12g 甘 草 3g 麦 冬 6g 幼儿扁桃体发炎咳嗽良方!妈妈必看! 我儿子一岁半开始,每月都是扁桃体发炎,苦不堪言,又是咳嗽又是发烧,一家人都吃不下睡不好,最严重一次是05年7月,两天没有退烧+咳嗽+不吃不喝......我快晕了,一直是西药抗生素+咳嗽水之类的治疗,十多天总算好了!才放下心,刚过7月,又来了,这次一咳嗽我就利马看医生,不算严重,但西医几次下来3.4百元的要吃完了,咳嗽却不好,一直到月底,每天都是白天好点,晚上厉害!痛苦啊!偶然一次和有经验的一同事聊起诉苦,她介绍我带儿子看中医,第二天就请假带儿子去找中医了(为了避嫌,医院和医生就不说了),是这里的中医药大学一儿科老教授,看完记录如下:         病史:咳嗽不适,无涕少痰,....(不认识的字)...,大便干        检查:咽红+扁.....(不认识的字),心肺Q        还有什么舌象脉象.....        诊断结果看不清什么字,但当时医生说是咽喉发炎等     处方:(我儿子1岁11月大)             桑叶10   菊花10    甘草15   桔梗8  牛子6  鱼腥草12  川贝5   连翘8   前胡8    板蓝根8   荆芥6   防风6       老教授就开了3天3剂,30元左右,回家按法煲药喂儿子,他不肯喝,勉强喝了2天,怪了,真的就不咳嗽了尤其是晚上,放下行了!第三剂儿子喝得很少,但基本无恙了,整整一个月的咳嗽就好了!一周后我又带儿子去看了一次,药方变化了一点,巩固嘛!       以后这几个月,我儿子稍有咳嗽什么的症状,我就按上方去药店买药自己煮,都确实有效,比起动不动就几百元的抗生素好多了,我得同事现在都带小孩去找中医老教授看了!儿子现在身体也好多了!       看到坛子中好多妈妈为宝宝的咳嗽不好发愁,就献上此方,及其普通的药,又便宜,自己买才几块钱一副,安全有效,没有抗生素的副作用,但中药苦,小孩不愿意喝,需要花心思哄他喝了!        各位妈妈如果宝宝咽炎咳嗽不好,可以试试,不放心可以带此方找中医看看,确保药方无毒,呵呵! PAGE 6
本文档为【升降散临床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14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6-13
浏览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