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业专题

农业专题

举报
开通vip

农业专题null农业、农村、农民专题农业、农村、农民专题 高考专题一、背景材料 一、背景材料 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农村问题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

农业专题
null农业、农村、农民专题农业、农村、农民专题 高考专题一、背景材料 一、背景材料 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农村问题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200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200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面对世界的金融经济危机,和粮食价格的变化,中国的农业生产不能放松。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要完整、准确、严格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过程中,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 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008年 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008年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会议强调,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要全面分析把握形势,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4、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08 10 4、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08 10 nullnullnull 5、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改革的意见》 这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  我国有25.48亿亩集体林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占国土面积69%、占全国人口56%的山区。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农村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过去沉睡的山林变成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把森林资产变成农民的重要财产,把林业经营变成农民的创业平台,拔亿万农民的巨大潜能和25亿多亩林地的巨大潜力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的新空间,开辟了农村发展的新天地,这对于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6.2009年中央1号文件,04-09年六年指导“三农”的“一号文件” 6.2009年中央1号文件,04-09年六年指导“三农”的“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二、“三农” 问题的概括 : 11个问题 两个方面:为什么 、怎样做二、“三农” 问题的概括 : 11个问题 两个方面:为什么 、怎样做1、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增产增收问题 2、食品质量安全 粮食安全问题 3、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问题 (土地流转和 保留18亿亩土地红线) 4、 林权制度改革问题 5、 城乡一体划问题 (二元制问题 城乡差距问题) null6、农民工因金融危机返乡问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 7、 农村的民主政治问题 8、 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 9、 新农村建设问题 10 政府补贴,家电下乡,乡村旅游问题 11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 三、近三年高考涉及的农业问题三、近三年高考涉及的农业问题 1、(06全国卷Ⅱ)39.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12分) (当年的热点问题)null 2、 (2005年全国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表1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元/人) (注:技术性统计误差由四舍五入造成)null (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3分) (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 (3)农民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由于农民进城务工收人增长缓慢,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农民务工人数增长趋缓。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10分) (4)表1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12分)null(06文综北京卷)40.(28分)农村的发展应该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回答: (2)以下是记者对两个村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记的采访记录 甲村问:咱们村去年的人均纯收入是多少?答:18000元左右,比前年增加了10%问:村民收入来源是什么?答:那可多了,原来的荒地已经被改造成草莓生产基地和绿色蔬菜园区,都是现代化的大棚生产。我们的村办企业可以进行深加工,生产果汁和蔬菜干,产品还被村销售公司卖到了国外。村民改造了住房,搞民俗旅游,接待游客,农家菜,大炕头可受城里人欢迎了,总体上讲,村里的收入30%来自种植业,70%来自加工,接送和旅游餐饮业。 乙村问:咱们村去年的人均纯收入是多少?答:大概1000元。问:村民收入来源是什么?答:卖老三样呗,核桃,梅子和大枣。去年下了场雹子,有些家庭颗粒无收,外地收货的商人还总是压价。问:有村办企业吗?答:还没有。对比甲村和乙村, 结合经济常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通过“强化产业支撑”增加农民收入。(10分)null(07·全国卷Ⅱ·39).( 3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用经济常识分析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0分) 它可以减轻农民看病负担,提高农民福利; ( 2 分)可以改善部分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缩小贫富差距; ( 2 分)有利于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身体健康,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 3 分)有利于引导农民树立互助共济和风险共担的意识。( 3 分) null(07·全国卷Ⅱ·40).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6)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10分) 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供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4分)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3分)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3分)(若回答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可酌情给分。) null 全国1卷 2008年 38.(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1)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14分)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8分) (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0分)null(1)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14分)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 稳定价格的措施: 1、稳定供求 2、增加生产 null(1)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14分) (1)稳定粮食需求。措施包括:杜绝粮食浪费;限制工业用粮;减少或禁止粮食出口;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等(6分;每答出1项得2分,答出3项或3项以上者得6分)。从长远看,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粮食生产。措施包括: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坚持和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机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耕地面积等(8分,每答出1项得2分,答出4项和4项以上者得8分)。 null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8分) 分析:政治常识谈政府作用 政府性质、原则、职能 运用材料加以分析null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8分) (2)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我国政府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发挥了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4分),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起到了引导、保障、推动作用(2分)。举例(2分,所举例子中须有诸如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免除农业税,提高种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内容之一方可得分)。  null (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0分) 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的内容 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 主要矛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以食为天 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null (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0分) (3)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3分)。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3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好吃穿住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分)。(注:若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角度回答问题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3-6分)  教材当中的农业生产措施教材当中的农业生产措施 发展增产增 收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的道路 ①完善党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贯彻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②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把农业、科技、教育_三者结合起来。 ③增加农业的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________ 发展道路。 一靠科技、二靠投入、三靠政策、四靠产业经营 五靠教育、人才。) (城乡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null 结论: 1、全国高考四年考农业,是重点 2、每年考题都是新观点、新问题 2009年新观点 考试重点: (1)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流转问题 18亿亩土地红线问题) (2)林权制度改革问题 (3)城乡一体划问题 解决二元制问题 城乡差距问题 (4)农民工返乡问题 失业问题 (5)政府补贴,家电下乡,乡村旅游问题 (6)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六、练习六、练习1.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图9 2002-2006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注:2004年我国粮食价格上涨26%。2006年粮价继续上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的1/8,第三产业的1/4。null材料一 2006年中央组成多个调研组走村入户对13个省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是: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办事不公、以权谋私、不按规定处置土地等问题突出。一些地方的农村财务比较混乱,不公开,农民意见很大。 材料二 2007年《政府工作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一要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null (2)分析“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对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10分) 答案:(2)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2分)随着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必须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生产,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2分) ②红线可以遏制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无序扩张,促进工业走新兴工业化道路。(2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三大产业合理发展(2分) ③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2分)null 29.央视《焦点访谈》节目组在特别节目《新起点》中为广大观众展示了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从贫穷走向富裕,帮助贫困人口追上社会整体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 (1)根据表格中昆山人的做法,写出他们的经济学依据。(12分)null (2)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知识,结合表格中的做法,说明昆山市政府、淀山湖镇政府是人民的政府。(8分) 答案:(2)①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要对人民负责。联系材料(4分)②政府有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联系材料(4分)null(07·山东卷·28)(25分)2007年中央“—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表1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1)指出表1(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07·山东卷·28).(25分)(07·山东卷·28).(25分) 答案 : ①经济信息:表2说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比过去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不高。我国必须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非教材)四、几个重点问题 (一)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流转问题 18亿亩土地红线)四、几个重点问题 (一)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流转问题 18亿亩土地红线) 1、为什么要实行土地流转制度 ? 为什么要控制18亿亩土地红线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土地流转,能够解放生产力,最大限度调动种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充分份利用好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维护农村的社会安定,建立和谐社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保证粮食安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生产) (3)中国人口多,耕地少,耕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更好的进行土地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怎样进行(落实)土地流转制度 (经济、政治、法律) 2、怎样进行(落实)土地流转制度 (经济、政治、法律) (1)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政府的问题职能、宏观调控) (2)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 (4)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二)林权制度改革问题(二)林权制度改革问题 1、 进行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为什么) (1)我国深化农村改革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 (2)把林地承包到户,必将进一步调动亿万农民耕山致富的积极性,实现林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3)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的新空间,开辟农村发展的新天地,对于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4)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民心、合民意,是党和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改善民生的又一生动体现。  (5)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提供保障。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null 2、 如何进行林权制度改革(怎样做好)? (1)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做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2)建立多项制度:建立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公益林补偿制度、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林地林木流转制度等。 (3)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4)做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依法依规、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坚持民主决策、公开公正。 (5)农民是林权改革主体,是参与者,受益者。政府是改革的倡导者、指导者、监督者和服务者。一句话,在改革中要发挥广大农民的决策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三)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重点地培育一批综合承载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建设部:未来10—15年,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年均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1、一体化主要是城镇化,待遇相同。让农民有能力进入城镇,有条件居住在城镇,有机会发展在城镇。 2、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转移1000万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当前推进城镇化,培育城市群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极 。 3、缩小城乡差别 共同富裕,和谐社会,共享改革成果。 4、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三)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三)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1、具体措施: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1)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4)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null (5)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6)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7)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8)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四)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四)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 1、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经融危机造成对农业的影响。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2、改革开放30年实践证明,坚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国内形势,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矛盾突出。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null 4、 农业 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5、教材论述: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其他一切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而改变。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和要求的。其中,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五)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五)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1、为什么要重视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 全国统计,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的总量大概是一亿三千万人 ,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的减少,特别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从事外贸的企业遇到了一些生产上的困难,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失业,大约有两千万返乡。 (1)农村的社会安定、就业问题。 (2)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农民的增收。 (3)缩小城乡差距、和谐社会。 (4)建设新农村 城乡一体化发展。 (5)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稳定农业发展、农村的改革 。 (6)扩大内需、解决金融危机的负面作用。如何解决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工资下降如何解决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工资下降1、政府 (1)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努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 (2)输出地、输入地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大投入,大规模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 (3)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 (4)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社保统筹地区转移接续问题。 2、企业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多留用农民工,及时足额发放工资,采取灵活用工。 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 3、农村、农民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 (六) 政府补贴,家电下乡(六) 政府补贴,家电下乡1、意义(预计6亿台件 1600亿人民币) 2009年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保证下乡家电质量,搞好售后服务。 (1)农民得实惠。促进农村市场繁荣发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2)企业得市场。解决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通过消费,促进企业生产,企业赢得市场。 (3)政府得民心。政府通过补贴,促进农民消费,政府的措施得到农民的欢迎,政府的民心。教材当中的农业生产措施教材当中的农业生产措施 发展增产增 收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的道路 ①完善党在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贯彻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②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把农业、科技、教育_三者结合起来。 ③增加农业的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________ 发展道路。 一靠科技、二靠投入、三靠政策、四靠产业经营 五靠教育、人才。) (城乡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概括: 理由 为什么 意义 原因概括: 理由 为什么 意义 原因农业问 题理由新农村 建设资源 配置农民收入农业基础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城乡一体化 缩小差距 粮食安全发展 生产力现代化农业扩大内需金融危机
本文档为【农业专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23525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695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09-04-19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