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体论资料汇集\本体论的_本义_与_转义

本体论资料汇集\本体论的_本义_与_转义

举报
开通vip

本体论资料汇集\本体论的_本义_与_转义 第 21卷 第 4期 2008年 10月 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1 No. 4 Oct. , 2008 本体论的“本义 ”与“转义 ”   [收稿日期 ] 2007 - 12 - 26 [作者简介 ] 谢维营 (1949 - ) ,广东梅州人 ,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哲学教授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 ] 教育部 2007...

本体论资料汇集\本体论的_本义_与_转义
第 21卷 第 4期 2008年 10月 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1 No. 4 Oct. , 2008 本体论的“本义 ”与“转义 ”   [收稿日期 ] 2007 - 12 - 26 [作者简介 ] 谢维营 (1949 - ) ,广东梅州人 ,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哲学教授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 ] 教育部 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课题编号 : 07JA720017)。 谢维营 (上饶师范学院 ,江西 上饶 334001)   [摘  要 ]“本体 ”在中文词源里 ,有“最高 ”、“最根本 ”、“最普遍 ”、“最重要 ”等含义 ;本体论虽然是外来词 ,但 翻译为中文后 ,与原来的 ontology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 ,产生了明显的“转义 ”: 如果说 ontology的“本义 ”是一种 “是论 ”或“存在论 ”,是一种超验的“纯粹的逻辑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性 ”,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形态 ”,是“与经验世界隔绝或者 先于经验世界的理念世界、绝对精神、纯粹理性的领域 ”,是“不能从现实世界得到验证的纯粹的原理 ”,是比一切其 他哲学思维都更纯正的“第一哲学 ”的话 ,那么在中国的“水土 ”上 ,“本体论 ”已经具有了比西方的 ontology丰富得 无可比拟的“转义 ”。这种“转义 ”包括了人类对世界上一切“最高 ”、“最终 ”、“最根本 ”、“最普遍 ”、“最重要 ”的事 物 (或事件、事情、事实、事理等等 )的追求 ,包括了人类对各种经验的和超验的“逻辑 ”、“原理 ”、“范畴 ”的把握和运 用 ,包括了人类“溯本求源式的意向性和无穷无尽的指向性思维 ”及其所获得的成果 ,包括了人类“超越有限 ,指向 无限 ”从而能动地实现人生根本意义的终极关怀。这种“转义 ”既有中华文化的传统影响 ,更重要的是学科发展本 身的需要。在哲学范畴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中 ,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 [关键词 ] 本体 ;本体论 ; ontology;本义 ;转义 [中图分类号 ] B 01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23194 (2008) 0420001208   有许多概念特别是哲学概念 ,都不是只有单一 含义 ,而是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产生了其他的 “含义 ”、“涵义 ”或“意义 ”。“本体 ”和“本体论 ”就 是这样的概念。 在中国研究哲学史特别是从事比较哲学研究的 人们 ,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一个是用西方的哲学观 点、哲学范畴和哲学思维逻辑评述乃至指责中国哲 学 ,此谓“以西方格中国 ”;另一个是用中国的哲学 观点、哲学范畴和哲学思维逻辑来谈论西方哲学 ,这 叫做“以中国格西方 ”。在本体论研究中 ,比较常见 的是第一种 ,即以西方的哲学作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来“格 ”中国 哲学 ,认为中国哲学不存在真正的“本体论 ”,极端 的观点甚至认为中国根本没有本体论 ,甚至根本没 有“哲学 ”。当然 ,这种观点在今天已经不值一驳 , 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 ”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 华 ”,既然中国也有自己的“时代 ”,就必然有自己作 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的哲学 ;既然任何哲学都不能 回避“本体论假定 ”或“本体论承诺 ”,那么中国哲学 也就必然有自己的“本体论 ”。只不过中国的“本体 论 ”与西方的“本体论 ”具有不同的概念范畴和不同 的思维逻辑罢了。 某些认为中国没有本体论的专家学者否认中国 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也否认中国文字中的“本 体 ”概念与“本体论 ”有联系 ,指责他人“在中国哲学 的典籍里寻章摘句 ”,而笔者认为 ,要在中文的语境 里谈论“本体论 ”,还真的不能避开在中国哲学典籍 里“寻章摘句 ”,因为它们是驳斥“中国古代哲学没 有本体论 ”说法的证据之一。应该承认 ,无论人们 如何界定 ,今天的“本体 ”和“本体论 ”是中文概念 , 使用这两个词的中国专家学者是在中文的语境里来 理解它们的。因此 ,我们对这两个概念的考察 ,就不 能完全根据与之对应的所谓“外文词 ”来定义 ,而必 须放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观照 ”。尽管最早 的时候它们的出现也许是为了翻译外文 词汇 英语3500词汇语境记忆pets3考试词汇二年级反义词和近义词初中词汇词汇大全考研英语二高频词汇表 的需 要 ,然而一旦成为中文概念 ,则有了中文概念的特有 含义。因此 ,本文着重从这两个概念的本义出发 ,探 讨它们在今天的中文语境中的“转义 ”,而“转义 ”在 广义上又可以称为“通常义 ”、“引伸义 ”、“解释 义 ”、“现代义 ”等等。 一、关于“本体 ”的中文辞源   有可靠的资料表明 ,中国最原始的造字之列中 就有“本 ”和“体 ”二字。关于“本 ”,中国最早的诗 歌总集《诗经 》中已经出现 ,《大雅 》中说 :“枝叶未有 害 ,本实先拨。”这里的“拨 ”同“发 ”。“本 ”的最初 始含义是指草木的根、干。《庄子 ·逍遥遊 》中的用 法与此相同 :“吾有大树 ,人谓之樗 ,其大本臃肿而 不中绳墨。”有的典籍中出现了用草木的道理比喻 社会人事的说法。例如《左传 ·文公七年 》中说 : “公族 ,公室之枝叶也 ,若去之 ,则本根无所庇荫 矣。”这里直接出现了“本根 ”的提法。那么 ,“本根 ” 又指什么呢 ?《庄子 ·知北遊 》说 :“六合为巨 ,未离 其内 ;秋毫为小 ,待之成体 ;天下莫不沉浮 ,终身不 故 ;阴阳四时 ,运行各得其序 ;悯然若亡而存 ,油然不 形而神 ,万物畜而不知 ,此之谓本根。”这已经远远 超出了原来作为草木根、干的范围 ,而具有天下万物 根据的含义。在先秦典籍中 ,“本 ”除了作为草木的 根干这一基本义使用外 ,其最常见的用法就是把它 作为事物的根据、根基或主体。《易经 ·乾 》中说 : “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 ”,《论语 ·学而 》中 孔子说 :“君子务本 ”,《商君书 ·定分 》中说 :“法令 者 ,民之命也 ,为治之本也 ”。许慎《说文解字 》对 “本 ”的解释是 :“木下曰本 ,从木 ,一在其下。”在中 文里 ,经常“本 ”“末 ”连用 ,意指树木的根和梢 ,比喻 为事物的始终、主次 ,也代指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 “物有本末 ,事有始终 ”(《大学 》) ;“以本为精 ,以物 为粗 ”(《庄子 ·天下 》)。《易经 ·系辞下 》说 :“其 初难知 ,其上易知 ,本末也 ”,《荀子 ·礼论 》说 :“本 末相顺 ,始终相应 ”。可见 ,与“本 ”相对应的是 “末 ”:“木上曰末 ,从木 ,一在其上 ”(《说文解字 》)。 此外 ,“本 ”还可引伸为如下含义 :本来的 ,如本意、 本质、本色、本能等等 ;中心的 ,如本部、本题等等 ;自 己一方的 ,如本国、本地、本人等等 ;当下的 ,如本朝、 本日等等 ,并产生了“本领 ”、“本事 ”等表示特殊技 能的转义 ,但其“根本 ”的含义仍在草木。草木都是 植物 ,由于粮食生产主要来自种植业 ,因此在当时的 人们看来 ,草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 本依靠 ,种植业的地位在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国家中 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是农业社会赖以为生的“根 本 ”。“本末 ”的关系是 :末死本存 ,本在末荣。对 “本 ”的重视 ,是农耕社会中哲学研究的一大特色。 关于“体 ”,中文繁体字为“體 ”,从骨豊声。体 的最初始意义就是身体、人体。《礼记 ·大学 》中 说 :“心广体胖 ”,《论语 ·微子 》有“四体不勤 ,五谷 不分 ”之说。所以“体 ”首先是与人对自己身体的直 接体验有关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能近取譬 ”, 是中国先哲创造哲学范畴和建立哲学体系的基本方 法。因此 ,与身体有直接关系的感受和体验最能成 为哲学家关注的对象就不奇怪了。在先秦典籍中 , “体 ”还兼有“实体 ”、“形体 ”、“形状 ”、“卦形 ”、“卦 状 ”之意。《易经 ·系辞上 》说 :“故神无方而易无 体 ”,意即“易 ”和“神 ”一样 ,是一种无形的存在 ,换 句话说 ,有形的存在才能谓之“体 ”,那些无形的存 在是无“体 ”的。《尚书 ·金滕 》载 :“公曰 :体 ,王其 罔害 ”,这里的“体 ”是“卦形 ”、“卦状 ”之意 ,意思是 这种卦体无害。但是先秦关于“体 ”的用法也有一 个从具象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荀子 · 富国 》说 :“万物同宇而异体。”这里的“体 ”还是指事 物的形体。而《荀子 ·解蔽 》说 :“夫道者体常而尽 变 ,一隅不足以举之。”这里的“常而尽变 ”之“体 ”, 已经超出具体事物形体的含义 ,成为抽象意义的范 畴了。与“体 ”对应的是“用 ”即“功用 ”、“作用 ”。 中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事物的功能和作用 ,无用 的东西是不可能受到人们关注的。但是和“体 ”相 比 ,“用 ”始终是第二位的 ,是间接的。“用 ”再重要 也是为“体 ”服务的 ,是要以“体 ”为根基的。这也可 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本 ”与“体 ”连用 ,构成“本体 ”,成为一个哲学 范畴 ,是中国先哲的一大发明。据专家考证 ,“本 体 ”二字连用很早就出现了 ,大量使用则是在宋明 理学中。“本体 ”最早的含义是“本来面目 ”、“本来 状态 ”的意思。三国时阮籍在《乐论 》中说 :“八音有 本体 ,五声有自然。”但概念的发展很快就超出了其 初始含义而具有了“根本性状 ”、“根本依据 ”、“根本 源泉 ”等意义。西晋司马彪在《庄子注 》中说 :“性 , 人之本体也。”[ 1 ]312这里的“本体 ”就含有“根本性 质 ”、“根本依据 ”的意思。唐代佛教经典《大日经 》 有“一身与二身 ,乃至无量身 ,同入本体 ”的说法 ,这 里的“本体 ”已经超越了“有形 ”的事物而进入“无 形 ”之境。及至到宋代 ,“本体 ”已经成为哲学界普 遍通用的范畴而频繁出现在各家各派的著作中。张 载在《正蒙 ·太和 》中说 :“太虚无形 ,气之本体。”在 2 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21卷 这里 ,“本体 ”指天下万物本来恒常的状态 ,因而具 有最抽象最普遍的哲学范畴的基本属性。大理学家 朱熹讨论了“性之本体 ”、“形器之本体 ”、“天理自然 之本体 ”:“性者人所受之天理 ,天道者天理自然之 本体 ,其实一理也 ”(《论语集注 ·公冶长 》) ;讨论了 “心之本体”:“虚灵自是心之本体 ”(《朱子语类卷 五 》)。朱熹认为“理 ”是“本 ”,“气 ”是“具 ”,即认为 抽象的“理”是万事万物生成的根据或本原 ,而“气 ” 则是事物生成的材料、物质。朱熹还用“理一分殊 ” 来解释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已经深入到“本 体论 ”哲学的底蕴。到了明代 ,心学的集大成者王 阳明系统地论证了“心之本体 ”就是“良知 ”:“身之 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 ,意 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心之本体 ,心自然会知 ,见父 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弟 ,见儒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 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传习录 ·上 》)笔者认 为 ,之所以“本体 ”一词在宋代以后得到特别的重 视 ,与宋明时代中国哲学抽象程度的提高有很大关 系。邓晓芒先生说 :“宋明理学家在形而上的抽象 理论方面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大的飞跃 ,他们开始 意识到 ,单用一个‘本 ’字或‘体 ’字已不足以表达形 而上的最高哲学含义 ,因为它们单独来看都具有相 对性。”“把‘本体 ’一词提出来以区别于单个的 ‘本 ’或‘体 ’的必要性 ,它表达的是‘作为根本的 体 ’。”[ 2 ]这是很有见地的。 那么 ,这个“根本的体 ”又是指称什么呢 ? 中国 古代思想家分别用“道 ”、“气 ”、“无 ”、“理 ”、“心 ”、 “太极 ”等等来表达这一“根本的体 ”。老子《道德 经 》说 :“道可道 ,非常道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 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 这就是“道 ”,它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本 ”。王充 说 :“元气未分 ,浑沌为一 ”(《论衡 ·谈天 》) ,“天道 无为 ,故春不为生 ,而夏不为长 ,秋不为成 ,冬不为 藏。阳气自出 ,物自生长 ;阴气自起 ,物自成藏。” “天地合气 ,万物自生 ; 犹夫妇合气 ,子自生矣 ”。 (《论衡 ·自然 》)在王充看来 ,“气 ”是“自然 ”而“无 为 ”的存在 ,也是万物产生的“根本 ”。王弼说 :“本 在无为 ,母在无名。”(《老子 》三十八章注 )“无形无 名者 ,万物之宗也。”(《老子略例 》)任继愈认为 :王 弼的“无 ”是一种不具有任何质的规定性的精神性 的本体。[ 3 ]167邵雍说 :“道为太极 ”,“太极 ,一也 ,不 动 ;生二 ,二则神也。神生数 ,数生象 ,象生器。”邵 雍又说 :“太极 ,不动性也 ,发则神 ,神则数 ,数则象 , 象则器 ,器之变 ,复归于神也。”(《观物外篇 ·下 》) 在邵雍看来 ,“太极 ”就是这种“根本的体 ”。所有这 些概念 ,都有“广泛已极 ”的“一级哲学范畴 ”的意 义 ,至于二程、朱熹的“理 ”,王守仁的“心 ”,就更不 要说了。由此可见 ,中文的“本体 ”一词 ,实有“最 高 ”、“最根本 ”、“最普遍 ”、“最重要 ”等含义 ,而这 一含义在哲学理论的表述中又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二、关于本体论的译名   “本体论 ”,望文生义 ,就是关于“本体 ”的理论。 然而“本体论 ”却是外来词 ,也就是说 ,这个词不是 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 ,在中国原有的典籍中还从来 没有出现过这个词。这个词是人们在翻译外来语的 时候产生的。它最早的对应词是英文 ontology 。 1992年 ,刘立群先生考证指出 :“最初把‘ontology’ 译为‘本体论 ’的是日本学者。从上世纪到本世纪 上半叶 ,日本哲学界普遍采用‘本体论 ’这个译名。 这影响到我国并延续到今天。但是 30年代以后 ,略 有变化 ,日本学者逐步采用‘存在论 ’一词。大约从 50年代至今便几乎完全用‘存在论 ’,而不再用‘本 体论 ’译‘ontology’一词。”[ 4 ]可见 ,“本体论 ”是翻译 而来的哲学概念。 那么 ontology这一概念是什么意思呢 ? ontology 是英文 ,而 ontology是根据德文 Ontologie转译的。 据说哲学史上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是在 17 世纪。 1613年 ,当时的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 ( Rudolphus Goclenius, 1547—1628又译“戈科列尼乌斯 ”或“郭 戈列尼乌斯 ”)在其主编的一本《哲学辞典 》中加以 使用 ,用来表示“存在之哲学 ”( Pp ilosophia de ente) 即“形而上学 ”的同义词。其后 ,德国哲学家克劳堡 (Johann Clauberg, 1622—1665)和法国哲学家杜阿 姆尔 ( Jean - Bap tiste Duhamel, 1624—1706)在各自 的著作中使用过这一词 [ 5 ]269。不管是德文的 Ontolo2 gie,还是英文的 ontology、法文的 ontologie,它们都来 自拉丁文 ontologia。它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 onto, 意为“存在 ”、“是 ”、“有 ”等等 ;另一部分是 logia,意 为“学科 ”、“学问 ”、“科学 ”等等。按照俞宣孟先生 的说法 ,“像 biology (生物学 )、sociology (社会学 )这 类词分别是由词干 bio (生命、生物 )、socio (社会 )缀 以表示‘科学 ’、‘学说 ’的词尾 - logy构成的 ,同样 , ontology是由 ont加上 - logy构成的 ,那么 ,它当是一 门关于 ont的学问了。———像相当一部分表示学科 名称的词由希腊文构成的一样 , ontology这类词也是 借助于希腊文构成的。”[ 6 ]14俞先生经过分析 ontology 的词源后认为 ,用“本体论 ”来翻译 ontology是很不 准确的。“‘本体论 ’这个译名最大的危害是 ,用它 译 ontology牛头不对马嘴 ,但却最容易使我们的同 胞望文生义 ,由它而想起中国哲学中有关‘体用 ’、 ‘本根 ’的论述 ,于是在中国哲学中勾勒出一种‘本 体论 ’,当作是与 ontology相应的东西 ,其实是南辕 北辙。”[ 6 ]17俞先生最后得出结论 :所谓“本体论 ”,其 3第 4期             谢维营 :本体论的“本义 ”与“转义 ” 实并不是关于“本体 ”的学说 ,而是关于“是 ”的学 说 ,应当译为“是论 ”。[ 6 ]19 问题在于 :作为逻辑系词的“是 ”怎么可能成为 一门学科的“对象 ”,进而演绎出一整套的“理论 ”? 俞宣孟先生对“本体论 ”进行了“正义 ”。俞先 生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大 ”、“圆 ”等概念说起 ,指出 在柏拉图派哲学家看来 ,具体的事物再大再圆都不 是真正的“大 ”或“圆 ”,真正的“大 ”或“圆 ”是不能 从感性经验得出的 ,因为可感世界里的事物是多变 易逝的 ,因而被认为是不“真实 ”的。真正不变的是 “理念 ”,它永恒不变 ,始终一致 ,可感事物是因为分 有了与之同名的理念才是其所是。 那么 ,在所有一切“理念 ”中 ,有没有一个最普 遍最基本最原始最重要的“理念 ”呢 ? 有的。那就 是“有 ”或“是 ”, 英语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警句英语高中英语词汇下载高中英语词汇 下载英语衡水体下载小学英语关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题 把它称为 Being。之所以说它 最普遍 ,不应当从泛指万物的角度去理解 ,而是指 : 它自身包含着一切规定性 ,但它又不是任何特殊的 规定性。如果把它理解为某种特殊的规定性 ,它就 失去了作为最普遍的范畴的资格了。在 ontology范 围内 ,“是 ”( Being)并不指示任何实际的东西 ,而只 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规定性。把“是 ”( Being)以及种 种“所是 ”作为范畴 ,通过逻辑的方法探讨世界的 “逻各斯 ”,就是最早的或是正宗的“形而上学 ”。 ontology是“形而上学 ”的同义词。 应该承认 ,俞先生对“本体论 ”译名的“正义 ”是 非常正确而精彩的。他指出了源于希腊文的 ontolo2 gy并不是像中国古代哲学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种“能 近取譬 ”的“经验的存在 ”,相反 ,它是“超验 ”的存 在 ,是一种“纯粹的逻辑规定性 ”,是“西方哲学特有 的一种形态 ”,是“与经验世界隔绝或者先于经验世 界的理念世界、绝对精神、纯粹理性的领域 ,它是纯 粹的原理 ,是‘第一哲学 ’”。[ 7 ] 与此同时 ,人们发现在中文里 ,被翻译为“本体 论 ”的绝不是只有一个 ontology,而 ontology又不是 在任何时候都被翻译成“本体论 ”。例如陈康先生 就将 ontology翻译为“存在论 ”,而把其他学者译为 “本体 ”的希腊文 ousia译为“基本本质 ”[ 8 ] ;余纪元 先生也明确宣称自己用“存在论 ”译 ontology,而用 “本体论 ”译 ousiology[ 9 ] ;陈嘉映等翻译的海德格尔 的《存在与时间 》全部都用“存在论 ”翻译 ontology。 因此有些专家学者呼吁 ,不应该再用“本体论 ”翻译 ontology,而应该改为“存在论 ”、“存有论 ”、“是论 ”、 “本是论 ”等等。 然而专家学者的上述努力并未能根本改变人们 对本体论的理解和使用。首倡用“是论 ”翻译 ontol2 ogy的俞宣孟先生就写了一本中文名为《本体论研 究 》的 40余万字的皇皇大作 ,他的论文也用《本体 论正义 》作为中文题名。至于学术界对“本体论 ”的 研究就更热闹了。笔者在《学术期刊网 》上查阅了 历年来发表的以“本体论 ”作为题名的论文 ,据不完 全统计 ,从 1961年至 1979年为 5篇 , 1980年 —2008 年 4月 17日止为 1927篇 ,也就是说 ,当日本哲学界 已经废弃不用“本体论 ”这一译名的时候 ,中国哲学 界 (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哲学界 )对它的使用却方 兴未艾。刘立群先生 1992年在《哲学研究 》上撰文 提出“本体论 ”译名不准确 ,应该改为“存在论 ”,但 从 1992年至今 ,有关“本体论 ”的提法不但没有任 何减少 ,相反几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学术期 刊网 》上光是以“本体论 ”作为学术论文题名的统计 数据是 : 1992年为 47篇 , 1993年为 51篇 , 1995年为 68篇 , 2000年为 76篇 , 2001年为 92篇 , 2002为 129 篇 , 2003为 168篇 , 2006为 191篇 , 2007年为 198 篇。除了涉及传统的哲学本体论外 ,与哲学有关的 包括伦理本体论、逻辑本体论、宗教本体论、科学本 体论等等 ,还有大量的是其它学科的 ,如文学本体 论、艺术本体论、语言本体论、公文本体论、教育本体 论、体育本体论、政治学本体论、法学本体论、管理本 体论、外语翻译本体论、生态本体论等等 ,甚至出现 了档案本体论、计算机工程本体论、电子技术本体 论、中医药本体论、软件本体论等等。此外 ,最近 15 年来 ,以“本体论 ”命名的著作至少有 60本 ,硕士生 和博士生的毕业论文以“本体论 ”为题名的不下百 篇。看来中国学者没有丝毫要让“本体论 ”“寿终正 寝 ”的趋势。 之所以发生以上情况 ,原因是复杂的。但最根 本的原因 ,确如邓晓芒先生所言 :虽然已经有许多人 提出用“本体论 ”这个词翻译 ontology不准确 ,并提 供了多种选择 ,如“存在论 ”、“万有论 ”、“是论 ”等 等 ,但一到要一般地谈论西方的 ontology时 ,往往不 知不觉地顺从了原来的“本体论 ”的译法 ,反而觉得 自己所提出的新译法很“别扭 ”。“为什么‘别扭 ’? 无非是觉得在中国语境中 ,‘存在论 ’和‘是论 ’以及 任何其他译法都不如‘本体论 ’那样能够表达一种 最高、最根本、最真实的大学问 ,反而觉得像是一种 咬文嚼字的雕虫小技。”[ 3 ]可以预计 ,在未来的中国 文化中 ,关于“本体 ”和“本体论 ”的提法还将长期存 在 ,这一点也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三、关于本体论的定义   在国外 ,第一个给 ontology下定义的是 18世纪 德国哲学家沃尔夫 ( Christian Wolff, 1679—1754 ) , 他把本体论 (ontology)定义为 :“本体论 ,论述各种关 于‘有 ’(德文原文 Sein———引者注 )的抽象的、完全 普遍的哲学范畴 ,认为‘有 ’是唯一的、善的 ;其中出 4 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21卷 现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 ;这是抽 象的形而上学。”[ 10 ]189这段话是由黑格尔在《哲学史 讲演录 》(贺麟、王太庆译 )中转述的。俞宣孟先生 则把上述这段话翻译为 :“本体论 ,论述各种抽象 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 , 如‘是 ’(德文原文 Sein———引者注 )以及‘是 ’之成为一和善 ,在这个抽 象的形而上学中进一步产生出偶性、实体、因果、现 象等范畴。”[ 6 ]20可见 ,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 ,对 于同一段外文作出差异较大甚至很大的不同翻译的 现象相当普遍。上述两段对同一德文定义的翻译区 别主要有三 :一是关于德文“Sein”的翻译有重大差 别 ,贺麟、王太庆把它译为“有 ”, 俞宣孟则译为 “是 ”; 二是词序上的区别 ,贺麟、王太庆译本把 “Sein”直接规定为“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 畴 ”, 俞宣孟则说有“各种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 范畴 ”,“Sein”只是其中之一 ,是作为例举出现的 ,同 样的道理 ,“形而上学 ”一词的语性也有较大差别 , 在贺麟、王太庆译本中是宾语 ,在俞宣孟译文中则成 了状语的一部分 ;三是“出现 ”和“产生 ”的不同 ,贺 麟、王太庆译本中认为沃尔夫的本体论哲学中“出 现 ”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 ”, 俞 宣孟译文则认为沃尔夫的本体论哲学中“产生 ”了 这些范畴。 笔者查阅了德文原文 ,黑格尔转述了沃尔夫的 这段话 ,按照德文 ,贺麟和王太庆先生的译法是准确 的 ;俞宣孟先生根据的是 1924年伦敦出版的英文译 本 ,俞宣孟先生按照英文译本作如此翻译也不能算 错。只是俞宣孟先生明知有德文原版书 ,知道贺麟 和王太庆先生的上述译文 (参阅 :俞宣孟《本体论研 究 》,第 20页注 ①) ,还要另起炉灶重新翻译 ,不知 是否俞先生觉得原译文不如自己的译文更能表达自 己对本体论的理解 ? 实际上 ,不管是贺麟、王太庆译本还是俞宣孟译 文 ,对于中国的普通读者来说都是很费解的。其中 原因 ,不但是因为译文中出现了诸如“偶性、实体、 一 (或唯一者 )、善 ”等难以定义和不容易理解的范 畴 ,更重要的是德文的“Seins”在中文里根本没有与 之对应的词。这种差别 ,没有在德语环境中生活过 的人是很难体会的。因此 ,不管人们如何一而再、再 而三地引用、讨论沃尔夫的上述定义 ,中国的理论界 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本体论 ”。 笔者经过梳理发现 :中国学者对本体论的看法 和定义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 几十年里 ,“本体论 ”一词在学术界的使用比较随意 自由 ,也没有人专门对其下定义。新中国成立后的 30年中 ,“本体论 ”一词在哲学界的使用几乎绝迹 , 更不可能讨论“本体论 ”的定义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编辑大型工具书的需要 ,人 们才对“本体论 ”开始下定义。 在 1980年出版的《辞海 ·哲学分册 》中 ,把“本 体论 ”定义为“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性的问 题的部分 ”,并说它至今仍在资产阶级哲学界流行。 1983年出版的《哲学辞典 》(刘延勃等主编 )除 了照抄《辞海 》的说法外 ,加了一句“它是关于存在、 存在物的学说 ”,并认为“唯物主义有时在世界本原 意义上也使用本体一词 ”。 1987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卷 )采 取了一个折衷的解释 :“本体论 ,表述哲学理论的术 语。在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中分别具有不同的 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中 ,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 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本体论叫做 ‘本根论 ’。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 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 11 ]35这里有几点需要 注意 :首先 ,它在“本体论 ”的词条旁边加的英文标 注是 ontology,这说明解释者认为它们是一个意思 ; 其次 ,它把“本体论 ”分为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两部 分加以解释 ,并明确指出二者“分别具有不同的含 义 ”,这是比较客观的 ;第三 ,它不再对“本体论 ”简 单定性 ,而是指出了“本体论 ”哲学存在形态的复杂 性 ,这也是明智的。 1992年出版的冯契先生主编的《哲学大辞典 》 认为 :“大体上说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 有广义狭义之别 ,广义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 ,这种 本性需要认识论而得到认识 ,因而研究一切实在的 最终本性为本体论 ,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 是以本体论和认识论相对称。从狭义说 ,则在广义 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的 本性的研究 ,前者为宇宙论 ,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 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这两种用法在西方哲学中 仍同时存在。”[ 12 ]这种说法既肯定了在沃尔夫的分 类中“本体论 ”与“宇宙论 ”的区别 ,又指出了沃尔夫 的分类在哲学界并不是唯一的 ,“本体论 ”的广义是 与“认识论 ”相对应的。 在 1996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 》中 , 对“本体论 ”的解释如下 :本体论是关于一般存在或 存在本身的哲学学说 ,形成于古希腊哲学。德国哲 学家戈科列尼乌斯在 1613年首先使用“本体论 ”这 个术语。本体论的思想在 18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 夫那里得到了较为完备的表述。他把本体论确定为 一种关于一般存在、关于世界本质的哲学学说 ,认为 不必求助于经验 ,无需依靠自然科学 ,只要通过纯粹 的抽象的途径 ,借助于对概念的逻辑分析就可以实 现。这使本体论成为关于“超验存在 ”的学说。黑 格尔对以往的本体论进行了批判总结 ,以唯心主义 5第 4期             谢维营 :本体论的“本义 ”与“转义 ” 的形式提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统一的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在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意义上 ,有时用 本体论一词表示物质对精神的本原性。这就肯定了 “辩证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自己的“本 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 》还对西方现代哲学 关于本体论的态度进行了评述 :科学主义“拒斥形 而上学 ”,认为研究一般存在的本体论是无意义的 假问题 ;人本主义则以研究人的存在为其本体论 ;美 国哲学家蒯因提出“本体论承诺 ”,认为本体论只是 哲学家对“何物存在 ”的一种“预设 ”和“承诺 ”。[ 13 ]19 笔者认为 ,这种从历史本身的过程出发考察学术范 畴的演变进而得出关于范畴本身的规定 (或定义 ) 的做法是比较中肯的 ,这才是真正历史主义的态度。 四、现代中国哲学界对本体论的理解   新中国的老一辈学者们对本体论也是见仁见 智 ,但是从总体上说 ,认为中国哲学存在“本体论 ” 的观点占了上风。张岱年先生认为 :“西方哲学所 谓本体 ,起源于古希腊 ,到近代初期 ,以至 19世纪 , 本体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这漫长的 发展过程中 ,不同的思想家所讲的本体 ,其意义也不 相同。简略地说 ,所谓本体是与属性或现象相对的 , 本体是属性之所附丽或现象之所依据。”[ 14 ]张岱年 先生还认为 :“中国古代哲学中与西方所谓本体意 义相近的范畴是‘本根 ’。”张岱年先生在分析中国 古代本体论的含义、生成时间、特点和规律后得出结 论说 :“我们认为 ,把‘本体论 ’解释为‘研究世界本 原问题的学说 ’,还是名实相符的。”[ 14 ]陈先达先生 认为 : “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 ,学术界争议颇多 ,其 中既有关于译名的争论 ,也有关于本体论自身的争 论。哲学中本体论存在依据的最深层的根源不是人 的哲学思辨 ,我们不能依据某些错误的本体论观点 而对本体论作为哲学问题采取拒斥态度。本体论问 题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是人的实在处境和生存需 要。”[ 15 ]高清海先生则认为 :“把存在的事实和存在 的本体分离开来、对立起来 ,是本体论思维的基本前 提。所谓的本体论哲学 ,在这里也可以说就是从某 种超对象的绝对实在去理解对象的一种理论认识方 式。”“人是一种从不满足于既有存在 ,总在追求未 来理想存在的一种存在。这通常被称作人的‘形而 上学 ’本性。本体论就是以探寻对象之外和之上的 本真存在这种方式 ,来表达人的形而上学追求 的。”[ 16 ]141—142其他哲学家如黄楠森教授、陈晏清教 授、陶德麟教授等也对本体论发表了与上述观点大 体相同的看法。 国内中青年学者对于“本体论 ”也下过各种定 义。孙正聿教授认为 ,哲学的“本体 ”观念和哲学的 “本体论 ”的产生与发展 ,是与人类独特的生存方式 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 指向与价值 ,都在于使世界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把 世界变成对人类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而人 类实践活动既有现实性 ,又有理想性 ;不仅具有有限 性 ,而且具有无限的指向性。因而“基于人类实践 本性的理论思维 ,总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和最 彻底的意义上把握世界、解释世界和确认人在世界 中的地位和价值 ”。“理论思维的这种渴求 ,是一种 指向终极性的渴求 ,或者说 ,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 理论思维的这种终极性的渴求或关怀的理论表征 , 构成了贯穿古今的哲学本体论。”[ 17 ]228他说 :“哲学 的‘本体论 ’,是一种溯本求源式的意向性追求 ,是 一种理论思维的无穷无尽的指向性 ,是一种指向无 限性的终极关怀。”[ 17 ]229俞吾金先生认为 :“本体论 作为理论哲学的基础部分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究竟什么是本体论呢 ? 他从词源上作了解释 :当 on2 tology的词根希腊文“ov”即英文的 to be“以 Being 的方式出现时 ,则解释为‘存在 ’。按照传统的哲学 见解。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总和 ,作为最高的种概 念 ,它在逻辑上是无法定义的。”因而本体论也就是 存在论。[ 18 ]更重要的是 ,与某些研究者认为“中国不 存在‘本体论 ’哲学 ”[ 19 ]或“断然否定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本体论 ”[ 20 ]的做法不同 ,俞吾金先生分析了目 前存在于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物质本体 论 (或自然存在本体论 ) ”、“实践本体论 ”、“社会存 在本体论 ”的利弊以后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 种“实践 —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 21 ]李广智先生认 为 :“世界的本体问题 ,实际上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 个方面 :一是世界的‘本原 ’是什么 ,也即构成世界 万物的‘基质 ’、‘元素 ’是什么的问题。关于这个方 面的学说 ,一般称做‘宇宙论 ’或‘生成论 ’。二是世 界万物所以然的原因、根据是什么的问题。关于这 个方面的学说 , 一般称做‘存在论 ’或‘本体 论’。”[ 22 ]可见 ,国内哲学界对本体论的理解虽然存 在一定的分歧 ,但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还是对本体论 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持宽容甚至肯定的态度 , 承认历史上乃至当代本体论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地 位 ,断言中国古代没有本体论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 再是或不再有本体论的说法只是极个别的现象 ,得 不到哲学界的普遍认同。 有人认为 ,一个概念如果外延无限广大 ,就毫无 意义。我则认为不一定。关键要看这个概念是否概 括了客观对象的真实性质。像“以太 ”、“燃素 ”等概 念 ,也许外延并不广大 ,却毫无意义 ,所以在今天被完 全抛弃了 ;像存在、实在、实体、本体一类概念 ,尽管外 延极其广大 ,也仍然是有意义的 ,因为这些概念与人 6 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21卷 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生存选择有密切联系 ,人类把 握客观世界的真实性认识需要这样一些概念。 五、哲学范畴的“转义 ”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   许多哲学概念提出之初都有自己的特定含义即 “本义 ”,但在哲学理论的演化过程中而逐渐发生了 “转义 ”,如果我们仍然拘泥于这些概念的原意 ,那 么我们也许无法进行任何哲学思考 ,更无法展开哲 学讨论。下面试举哲学常识中的数例 : 1. 辩证法。来源于希腊文 dialego,原意是谈话、 辩论、议论 ,指人们在辩论时通过揭露对方议论中的 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 ,或称为“论辩的艺术 ”。后 来产生了明显的“转义 ”,变成了“一种哲学世界观 ” (毛泽东甚至称为“宇宙观 ”,见《矛盾论 》单行本第 2页 ,《毛泽东选集 》1967年横排袖珍本第 275页 ) , 指“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的哲 学理论。列宁认为 :“就本来的意义讲 ,辩证法是研 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23 ] 2. 形而上学。来源于希腊文 ,原意是“物理学 之后 ”,它的实际产生过程是 :哲学史家安德罗尼克 在编篡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 ,把亚氏专讲事物本质、 神、灵魂、意志自由等内容的篇章 ,放在其研究事物 具体形态变化的《物理学 》的后面 ,因此又称为“物 理学之后 ”或“后物理学 ”。中国学者根据《易经 · 系辞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而把亚 氏的“物理学之后 ”翻译为“形而上学 ”,后来也有人 把西方讨论事物“本质 ”(与“现象 ”相对 )之类的学 说译为“玄学 ”,但终不如“形而上学 ”贴切。“狭义 地说 ,形而上学也是哲学的别名。”[ 24 ]332可是到了 19 世纪 ,黑格尔把“形而上学 ”当作“辩证法 ”的对立面 加以规定 ,恩格斯则把“形而上学 ”视为一种科学发 展过程中虽然必要但却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 :“在 形而上学者看来 ,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 ,即概 念 ,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 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 25 ]61毛泽东在 《矛盾论 》中则认为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 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 3.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二者都是很晚才出现 的概念。唯心主义的英文 idealism一词 ,来源于希 腊文 ,意思是“观念 ”。如果直译 ,唯心主义应该译 为“观念主义 ”才对。据史料记载 ,大约 17世纪末 在西欧的哲学语言中开始出现“唯心主义者 ”( ide2 alist)一词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对培尔的思想 的答复 》一文中就使用了这一名词。从 18世纪开 始 ,人们用 idealism称呼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学说。 德国哲学家康德更是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学说称为 “先验的唯心主义 ”,把与自己的学说不同的、否认 或怀疑在人的认识之外存在有客观对象的学说称为 “经验的唯心主义 ”。当时的不少哲学家都自称或 互称“唯心主义者 ”。可见 ,唯心主义在当时并不是 一个贬义词。“唯物主义 ”(materialism )又叫“物质 主义 ”,是唯心主义者送给那些“不信神 ”、“不讲修 养 ”、“低俗者 ”、“肉欲者 ”、“追求物质享受者 ”的恶 名。在西方 ,至今还有些人以唯心主义为荣 ,以唯物 主义为耻。根据现存的文献 ,可以发现最早提出 “唯物主义 ”一词的竟然是唯心主义者。1668年 ,在 剑桥柏拉图派哲学家亨利 ·莫尔的著作《神学家的 对话 》一书中出现了“唯物主义者 ”(又译为“物质主 义者 ”)一词 , 1678年 ,同样是剑桥柏拉图派哲学家 卡德沃思在《真正理性的宇宙 》中认真批判了“物质 主义 ”或“唯物主义 ”[ 26 ]26。1686年 ,德国哲学家莱 布尼茨在《形而上学谈 》第 20节中说 :“在柏拉图的 《斐多篇 》中有一段值得注意的文字是反对那些极 端唯物主义的哲学家的 ”,并说这段文字与他本人 的意见完全吻合 ,“好像就是对我们现在这些极端 唯物主义的哲学家而发的 ”。[ 27 ]35—36所有这些说法都 是从反对、批判唯物主义的意义上使用的。对唯物 主义的正面论述则要晚得多 ,根据现有资料 ,直到 1745年 ,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才在《心 灵的自然史 》一书中从正面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 ” 一词。尽管唯物主义思想古已有之 ,源远流长 ,但在 哲学史上成为正统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以后的 事情。今天中国的人们对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理 解主要来自恩格斯的定义 ,与历史上的唯心主义与 唯物主义的“本义 ”已经何止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 还可以举出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 ,甚至连“哲 学 ”一词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产 生了许多“转义 ”。如果一定要根据古希腊的 phi2 losophy(“爱智 ”)来“格 ”世界各地的精神产品 ,恐怕 能被称为“哲学 ”的不会太多 ,至少古代的中国是没 有如此明显的“爱智 ”之学的。难道能根据这一点 就断言古代的中国没有“哲学 ”吗 ? 综上所述 ,本体论虽然是外来词 ,但翻译为中文 后 ,与原来的 ontology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 ,产生了 明显的“转义 ”。如果说 ontology的“本义 ”是一种 “是论 ”或“存在论 ”,是一种超验的“纯粹的逻辑规 定性 ”,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形态 ”,是“与经验 世界隔绝或者先于经验世界的理念世界、绝对精神、 纯粹理性的领域 ”,是“不能从现实世界得到验证的 纯粹的原理 ”,是比一切其他哲学思维都更纯正的 “第一哲学 ”的话 ,那么在中国的“水土 ”上 ,“本体 论 ”已经具有了比西方的 ontology丰富得无可比拟 的“转义 ”。这种“转义 ”包括了人类对世界上一切 “最高 ”、“最终 ”、“最根本 ”、“最普遍 ”、“最重要 ”的 7第 4期             谢维营 :本体论的“本义 ”与“转义 ” 事物 (或事件、事情、事实、事理等等 )的追求 ,包括 了人类对各种经验的和超验的“逻辑 ”、“原理 ”、“范 畴 ”的把握和运用 ,包括了人类“溯本求源式的意向 性和无穷无尽的指向性思维 ”及其所获得的成果 , 包括了人类“超越有限 ,指向无限 ”从而能动地实现 人生根本意义的终极关怀。正是由于“本体论 ”在 现实使用中产生了如此丰富的“转义 ”,才使它在中 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中具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使 凡是讨论上述领域、上述问题的人们无法绕过它而 另辟新途。这种“转义 ”既有中华文化的传统影响 , 更重要的是学科发展本身的需要。在哲学范畴的产 生和演变过程中 ,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 [  参  考  文  献   ] [ 1 ] 郭庆藩. 庄子集释 (第二册 ) [M ]. 王孝鱼 ,整理. 北京 :中华书 局 , 1961. [ 2 ] 邓晓芒. 论中西本体论的差异 [ J ]. 世界哲学 , 2004 ( 1 ) : 17 - 28. [ 3 ] 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 (第二册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63. [ 4 ] 刘立群.“本体论”译名辩正 [ J ]. 哲学研究 , 1992 (12) : 72 - 74. [ 5 ] 辞海 (哲学分册 ) [M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0. [ 6 ] 俞宣孟. 本体论研究 [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5. [ 7 ] 俞宣孟. 本体论正义 [ J ]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 2000 ( 1) : 153 - 162. [ 8 ] 汪子嵩 ,王太庆. 陈康论古希腊哲学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1990. [ 9 ] 余纪元. 陈康与亚里士多德 [ J ].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 , 1992 (1) : 50 - 61. [ 10 ]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 (第 4卷 ) [M ]. 贺麟 ,王太庆 ,译.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78. [ 11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 科全书 (哲学卷 )上册 [M ].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87. [ 12 ] 冯契. 哲学大辞典 [M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92. [ 13 ] 李淮春.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 1996. [ 14 ] 张岱年. 中国古代本体论的发展规律 [ J ]. 社会科学战线 , 1985 (3) : 52 - 60. [ 15 ] 陈先达.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 [ J ]. 江海学 刊 , 2002 (3) : 21 - 28. [ 16 ] 高清海. 高清海哲学文存 (第 1卷 ) [M ].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 社 , 1996. [ 17 ] 孙正聿. 哲学通论 [M ].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98. [ 18 ] 俞吾金. 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趋势 [ J ]. 浙江学刊 , 2002 ( 1 ) : 46 - 12. [ 19 ] 俞宣孟. 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本体论 [ J ]. 探索与争鸣 , 1987 (6) : 5 - 8. [ 20 ] 杨学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 :分歧与出路 [ J ]. 哲学 研究 , 2001 (9) : 9 - 15. [ 21 ] 俞吾金. 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J ]. 复旦 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2006 (5) : 6 - 11. [ 22 ] 李广智. 试论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J ]. 理论 探讨 , 1986 (2) : 52 - 55. [ 23 ] 列宁. 哲学 笔记 哲学笔记pdf明清笔记pdf政法笔记下载课堂笔记下载生物化学笔记PDF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74. [ 24 ] 刘延勃 ,等. 哲学辞典 [M ].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 1983. [ 25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卷 ) [M ]. 北京 :人民 出版社 , 1971. [ 26 ] 帕特里兹. 剑桥柏拉图派 [M ]. 伦敦 :剑桥大学出版社 , 1969. [ 27 ] 莱布尼茨. 形而上学谈 [M ]. 蒙哥马利英译本. 芝加哥 , 1902. O r ig ina lM ean ing and Tran sferred M ean ing of On tology X IE W ei2ying (Shangrao N orm al College, Shangrao, J iangxi 334001, Ch ina) Abstract:“Ontology”in the Chinese etymology means“the highest”, “the most fundamental”, “the most popu2 lar”and“the most important”. A lthough it is a loan word, it has great difference from the oringinal meaning of on2 tology wh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s and has abvously“transferred meaning”. If the“original meaning”of ontology is a“transcendental”purely logic stipulation”and a unique morphology of“the W estern Philosophy”, a field of i2 dea world, absolute sp irit, pure reason which is isolated from the experience world or p rio to the experience world”, and“a pure p rincip le unable to be p roven from the real world”, then in Chiness, " ontology" has richer transferred meanings unparalleled with ontology in the W est. The“transferred meanings”contain all the things of “the highest”,“the ultimate”,“the most fundamental”,“the most popular”and“the most important”which hu2 man has been pursuing. These“transferred meanings”have both the tradi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 ic discip line. In the course of p roduction and evolution of philosophy area, this phenomenon is quite common. Key words: to be; ontology; original meaning; transferred meaning [责任编辑 :刘春雷 ] 8 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21卷
本文档为【本体论资料汇集\本体论的_本义_与_转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932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5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4-02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