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郁振华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

郁振华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

举报
开通vip

郁振华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 文章编号 :1000 - 8934(2001) 08 - 0005 - 06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郁 振 华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系 ,上海  200062)   摘要 :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的概念首先是由波兰尼提出的 ,本文探讨了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基 本内容 ,集中阐明了默会维度的优先性原理以及默会认识的基本结构 ,在此基础上 ,对波兰尼默会 认识论的理论特征作了分析、概括。 关键词 :明确知识 ;默会知识 ;辅助意识 ;集中意识 中图分类号 :B08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0...

郁振华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
文章编号 :1000 - 8934(2001) 08 - 0005 - 06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郁 振 华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系 ,上海  200062)   摘要 :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的概念首先是由波兰尼提出的 ,本文探讨了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基 本内容 ,集中阐明了默会维度的优先性原理以及默会认识的基本结构 ,在此基础上 ,对波兰尼默会 认识论的理论特征作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概括。 关键词 :明确知识 ;默会知识 ;辅助意识 ;集中意识 中图分类号 :B08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0 - 06 - 15 作者简介 :郁振华 (1966 - ) ,男 ,上海人 ,哲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认识 论、形上学和中西哲学比较。 1  默会维度的优先性 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 (tacit knowing ,tacit knowl2 edge)这个术语首先是由波兰尼于 1958 年在其代表 作《个体知识》中提出来的。在波兰尼的整个思想体 系中 ,默会认识论居于核心的地位 ,也被公认为是他 对哲学的最重要的贡献。 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宗旨 ,在于揭露完全的明 确知识的理想 (the ideal of wholly explicit knowledge) 之虚妄 ,阐明明确知识的默会根源 (tacit root) ,证明 默会知识在人类知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近代科学革命以来 ,特别是经过启蒙运动和现 代实证主义的推波助澜 ,一种客观主义的科学观和 知识观逐渐成为人们看待知识、真理的主导性观点。 客观主义在标举科学的客观 (objective) 、超然 ( de2 tached) 、非个体 (impersonal)特征的同时 ,还提出了一 种完全的明确知识的理想。逻辑实证主义就是这种 知识理想的典型代表。他们把目光集中在科学理论 之上 ,把科学等同于一个高度形式化的 ,可以用完全 明确的方式加以表述的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集合 ,认为科学哲学的 任务就在于对科学理论的结构作逻辑的分析。 实证主义对科学的这种理解具有明显的狭隘之 处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不只局限在现成的科学理论 之上 ,专注于对科学理论作静态的逻辑分析 ,而是把 整个的科学研究的实践 (从科学发现到证实和证伪 的活动)纳入视野之中 ,那我们就会看到 ,在科学研 究的具体实践中 ,有不少不确定的、难以用明确的方 式来表达的成分。波兰尼说 :“在考察科学探索的根 据时 ,我发现科学的进步在每一阶段上都是由难以 界定的思想力量所决定的。没有规则能够解释我们 如何发现一个好主意以开始一项探究 ,而关于某问 题所提出的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之证实或证伪 ,也没有严格规 则。⋯⋯科学发现不能通过明确的推论来获得 ,其 正确主张也不能明确地加以陈述。科学发现只能由 思想的默会能力来达到 ,其内容 ,就其是不确定的而 言 ,只能默会地加以认识。”〔1〕 这里就引出了波兰尼哲学的一对基本概念 :明 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波兰尼认为 :“人类的知识有两 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 ,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 学公式加以表述的 ,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 表述的知识 ,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 识 ,是另一种知识。”〔2〕他把前者称为明确知识 ,也称 为名言知识 (articulate knowledge) ,而将后者称为默 会知识 ,也称为非名言知识 (inarticulate knowledge) 。 所谓明确知识 ,即能够用各种名言符号加以表述的 知识。默会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 识。波兰尼认为 ,“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 的多”这一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基本事实 ,就表 明了默会知识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 ,波兰尼提醒 我们 ,不要把默会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 ,默会知识只 5 第 1 7 卷  第 8 期 2 0 0 1 年  8 月          自 然 辩 证 法 研 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ol. 17 , No. 8Aug. , 2001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达 ,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 绝对地不能言说。在讨论所谓“不可言喻的知识” (ineffable knowledge) 时 ,波兰尼说 :“断言我拥有不 可言喻的知识不是要否定我可以言说它 ,而只是否 定我能充分地言说它 ,这个断言本身就是对这种不 充分性的一个估价”〔3〕。“不可言喻的知识”只是默 会知识的一个别称。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不只限于承认默会知识的 存在 ,它还有更强的主张。在波兰尼看来 ,默会认识 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 (understanding) ,是一种领会、 把握经验 ,重组经验 ,以期实现对它的理智控制的能 力。心灵的默会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 着主导性的作用 ,默会维度相对于明确知识具有理 论上的优先性。 在前语言阶段的认识中 ,这一点似乎不难理解 , 因为在婴儿学习语言之前 ,他的认识完全是一种默 会的、非名言的认识。问题在于 :在人学会语言之 后 ,在明确知识的范围内 ,默会能力是否依然占主导 性的地位 ? 对此 ,波兰尼作了十分肯定的回答。首 先 ,明确知识、名言知识的真正实现 ,取决于我们对 这类知识的理解。“没有人会信服一个他所不能理 解的证明 ,而记住一个我们并不信服的数学证明不 能给我们的数学知识增加任何东西”〔4〕。只有理解 进而信服了数学证明 ,才能说掌握了数学知识。这 种理解就是一种默会认识。波兰尼指出 ,对于我们 所拥有的明确知识 ,“我们总是默会地知道 :我们认 为我们的明确知识是真的”〔5〕。其次 ,各种名言符号 的意义是由认识者的默会认识所赋予的 ,如果剥去 其默会的协同性因素 ,所有的口头的和书面的文字 , 所有的公式 ,所有的图表都将是毫无意义的。“没有 一样说出来的、写出来的或印刷出来的东西 ,能够自 己意指某种东西 ,因为只有那个说话的人 ,或者那个 倾听或阅读的人 ,才能够通过它意指某种东西。所 有这些语义功能都是这个人的默会活动。”〔6〕再次 , 从总体上说 ,虽然人类之于动物在理智上的优先性 根源于名言符号的运用 ,但是 ,波兰尼指出 ,这种运 用本身却是一个默会的过程。“在语言拓展人类的 智力 ,使之大大地超越纯粹默会领域的同时 ,语言的 逻辑本身 ———语言的运用方式 ———仍然是默会 的。”〔7〕语言的运用 ,像理解和赋义的活动一样 ,是认 识者的默会能力的运用。在此意义上 ,波兰尼强调 了名言符号之于默会认识的工具价值 ,“我们全部的 名言装备仅仅是一个工具箱 ,一种用来调动我们的 非名言能力的极为有效的工具。”〔8〕 至此 ,波兰尼证明了人类认识中默会维度的优 先原则 ,无论在前语言的认识中 ,还是在掌握了名言 符号之后 ,默会认识是人类获得和持有知识的终极 能力。“默会知识是自足的 ,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 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 ,所有的知识不是默 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 是不可思议的。”〔9〕这段话 ,堪称对默会维度之优先 性原则的典型表述 ,同时揭示了完全明确知识的理 想之虚妄。看不到人类认识的默会维度 ,看不到明 确知识的默会根源 ,执著于完全明确知识的理想 ,认 识论研究必然失之于狭隘和肤浅。 在此 ,笔者以为 ,有必要强调前语言阶段的默会 认识和名言知识范围内的默会认识的差异。这两个 层次上的默会认识虽然有共同点 ,有连续性 ,但更重 要的是其本质的差别。明确知识范围中的 ,以名言 符号为媒介、为工具的默会认识与原始意义上 (即动 物、婴儿的未经语言中介) 的默会认识事实上已经不 可同日而语了。波兰尼说 ,和动物及婴儿的认识相 比 ,科学家的认识的技艺 (本质上是默会的、非名言 的)处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 ,它是在持续的正规教育 的过程中获得的。文字、图表、公式等名言符号 ,给 我们不断地从新的观点出发来重组我们的经验 ,提 供了各种极好的机会 ,名言符号促进了我们的默会 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缄默的能力 (mute abilities) 正 是在我们的名言能力 (articulate powers) 的运用过程 中持续增长。”〔10〕此所谓“缄默的能力”,指的就是默 会能力。显然 ,在这两种默会认识中 ,对人类知识而 言 ,更重要的是名言范围内的默会认识 ,而不是原始 意义上的默会知识 ,或者说得更明确一点 ,真正意义 上的人的默会知识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但是 ,由于 致力于破除近代以来的完全的明确知识的理想 ,波 兰尼似乎更多地强调了人的默会能力和动物、婴儿 的非名言能力的连续性 ,而对两者之间由于名言的 介入而产生的本质差异似乎强调不够。笔者以为 , 波兰尼的思想中蕴涵了这种差异 ,但是 ,他显然还没 有在反思的层面上将这种差别主题化 ,明确地指出 这里存在着两个层次的默会认识〔11〕。强调这种差 异 ,将有助于我们在保持默会维度的优先性的识度 下 ,对人类认识中默会能力和名言文化相互作用的 辩证法有一种清醒的意识。 6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17 卷  第 8 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  默会认识的基本结构 在证明了人类认识中默会维度的优先性原则之 后 ,波兰尼便致力于阐明默会认识的基本结构。他 在这方面的思想 ,可以围绕以下三个关键词来逻辑 地加以重构。 (1)“两种意识” 著名的两种意识的理论是波 兰尼默会认识的一块基石 ,是把握默会认识的结构 的基本出发点。“默会知识包括两种意识 ,辅助意识 (subsidiary awareness) 与 集 中 意 识 ( focal aware2 ness)”〔12〕。比方说 ,在用锤子敲钉子的活动中 ,我们 既意识到钉子 ,也意识到锤子和握锤子的手掌、手指 中的感觉 ,但显然是以不同的方式。在此 ,我们注意 的中心是钉子 ,而不是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 觉 ,我们对于后者的意识不是为了其本身 ,而是为了 前者。波兰尼认为 ,我们对钉子的意识是集中意识 , 而对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的意识是一种辅 助意识 ,在用锤子敲钉子的活动中 ,我对手掌中的感 觉的辅助意识被融进了敲钉子的集中意识之中。 为了准确把握波兰尼的这两个概念 ,以下两点 特别需要澄清。首先 ,辅助意识和集中意识之间没 有程度的差异 ,辅助意识和集中意识的差异不是程 度的不同 ,而是种类的不同、功能的不同。其次 ,辅 助意识和集中意识之间的差异也不等于有意识 (conscious awareness) 和无意识 ( unconscious aware2 ness)的差异。“把辅助意识等同于无意识或前意识 或詹姆斯式的意识的边缘是一个错误。使一种意识 称为辅助意识的是它所实现的功能 ;只要它作为引 向我们的集中意识的对象的一个线索而发生作用 , 它可以拥有各种程度的意识 (any degree of conscious2 ness)”〔3〕。 ( 2)“from - to” 默会认识就建立在辅助意识和 集中意识的动态关系之上。为了把握某一对象 ,我 们需要将有关的各种线索、细节整合为一个综合体 来加以认识 ,这里就涉及到了默会认识的两个项目。 我们对各种线索、细节、部分的辅助意识是默会认识 的第一个项目 ,关于对象的集中意识是第二个项目。 为了认识后者 ,我们必须依赖于前者 ,前者是我们所 依赖的东西 ( rely on) ,后者则是我们所关注的东西 (attend to) 。总起来说 ,默会认识就具体地展开于从 (from)第一个项目转向 ( to) 第二个项目的动态过程 之中。“默会认识是一种 from - to 的认识”〔14〕。不 难看出 ,波兰尼对默会认识的结构分析和现象学对 意识的意向性特征的分析 ,颇有相通之处。布伦坦 诺认为 ,意向性是意识的基本特征 ,即凡意识都指向 对象。波兰尼认为 ,默会认识的 from - to 的结构比 意向性概念更具体地阐明了意识的特征。它不仅反 映了意识的向量性质 (vectorial) ,即意向性特征 ,而 且进而指出了意识的这种指向性 (directedness) 是以 对辅助项的默会意识为前提和基础的〔15〕。波兰尼 对默会认识的 from - to 的动态结构作了深入的阐 发 ,揭示了其功能的 (functional) 、现象的 (phenome2 nal) 、语义的 ( semantic) 和本体论的 (ontological) 等多 方面的理论意蕴 ,由于篇幅的限制 ,此处不赘。 在 from - to 的结构中 ,我们所依赖的辅助意识 , 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首先 ,是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各 种线索、细节的辅助意识。我们认识外部实在的一 个重要的方面 ,就是使外部刺激以辅助物的方式起 作用。其次 ,对身体的辅助意识。波兰尼认为 ,人的 身体在宇宙中有一种独特的地位 ,即在通常情况下 , 我们不把我们的身体视为一个对象 ,而要认识其他 对象 ,则必须依赖于对我们身体的各种机能的意识。 也就是说 ,对我们身体的意识 ,总是一种辅助意识 , 目的是为了认识其他的对象。在对任何事物的认识 中 ,都包含了对我们身体的辅助意识 ,身体的这种独 特的认识论特征 ,揭示了所有人类知识的身体根源 (bodily roots) 。各种物质工具 ,如锤子、手杖等 ,是人 类身体的自然延长。第三 ,对作为过去经验之凝结 的文化遗产的辅助意识。这里所谓文化遗产主要是 由各种名言符号构成的解释框架 ,比如科学的各种 预设就是其中的一例。如上所述 ,名言符号是默会 认识的工具 ,现在我们看到 ,这种工具作用是通过辅 助意识而实现的。各种名言框架作为文化背景以辅 助物的形式发生作用 ,成为人类认识活动的有力的 理智工具。综合以上诸分析成分 ,我们可以看到 , “在我们对综合体的认识中 ,我们对综合体的各细节 的辅助意识 ,和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的和文化的存在 的辅助意识融为一体”〔16〕。在默会认识中 ,我们不 仅要依赖于来自对象的信息 ,还要依赖于我们的身 体的诸项机能 ,依赖于作为背景知识的各种以往的 经验和理论 ,只有整合了各方面的辅助意识 ,才能对 研究对象达成集中的认识。 从身体的独特的认识地位出发 ,波兰尼进而将 辅助意识形象地描述为“寓居”(indwelling) 或“内化” 7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interiorization) 。心灵寓居于身体之中 ,在认识外部 事物时 ,我们的身体起着工具作用 ,我们对自己身体 的意识是一种辅助意识。从这一点推扩开去 ,当我 们对某物有了辅助意识之时 ,它们在认识中的功能 和我们在认识外物时身体的功能相类似 ,“在此意义 上 ,我们可以说 ,当我们使某物作为默会认识的邻近 项发生作用时 ,我们把它纳入了我们的身体之中 ———或者延长我们的身体去包含它 ———因而我们开 始寓居于其中”〔17〕。对某物拥有辅助意识 ,意味着 我们将自己投注于其上 ,寓居于其中 ,或者将其内化 为自己的一部分。 (3)“默会认识的三项组合” 至此 ,我们分析了 默会认识的两种意识 ,以及它们之间 from - to 的结 构性关系。以上的讨论事实上蕴涵了默会认识的第 三个项目 ,即认识者 ( the knower) 。在默会认识中 , 默会认识的两个项目之间的 from - to 的结构性关 系 ,不是自发地形成的 ,这种关系的形成和维系 ,靠 的是认识者的整合作用。在“默会知识的三项组合” (the triad of tacit knowledge) 这个概念中 ,认识者的 整合作用得到了明确的肯定 ,默会认识的结构也得 到了更为全面完整的表述。“我们已经看到 ,默会知 识有三个中心 :第一 ,辅助的诸细节 ;第二 ,集中目 标 ;第三 ,将第一项和第二项联结起来的认识者。我 们可以把这三者放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或者 ,我 们可以认为它们构成了一个三项组合 ,这个三项组 合由某人即认识者所控制 ,他使得辅助物和他的注 意中心相关联”〔18〕。一句话 ,认识者把诸细节、线索 作为辅助物整合进集中对象 ,在辅助意识和集中意 识之间建立起 from - to 的动态关系 ,这就是波兰尼 所理解的默会认识的基本结构。 3  默会认识论的理论特征 最后 ,我们来讨论一下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理 论特征。按笔者的理解 ,以下三个方面是特别值得 重视的。 首先 ,认识论研究中“人”(认识者)的凸现。 在客观主义知识观、科学观的支配下 ,人们强调 知识的客观性、非个体性、完全的明确性等等 ,与之 相应 ,在 20 世纪西方认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种“人 的隐退”的现象 ,比如 ,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 ,传统认 识论关于认识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讨论未脱形而上学 的窠臼 ,应当拒斥 ,认识论当专务于对科学理论作逻 辑的分析 ;波普认为 ,“世界 2”(主观精神) 不是科学 哲学的对象 ,科学哲学当专注于讨论“世界 3”的内容 (客观思想 ,如科学理论、学说等等) ,其结果是一种 “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可见 ,随着明确的、形式 化的知识、理论成为认识论分析的主题 ,我们看到的 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淡出”。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正好构成了这种认识论倾 向的反题。默会认识论揭露了完全明确知识理想的 虚妄 ,阐明了明确知识的默会根源 ,强调人类认识中 的默会维度的优先性。作为人类最根本的认识能 力 ,默会认识和认识主体须臾不可分离 ,以默会认识 为讨论对象 ,认识论研究不可能撇开作为认识者的 “人”。以上关于默会维度的优先性以及默会认识的 结构的讨论都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如果说 ,和完全 的明确知识的理想相联系 ,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强调 知识的非个体特征 ,那么 ,在波兰尼那里 ,和默会认 识相联系的 ,是他的个体知识 (personal knowledge)的 概念。个体知识的概念充分地表明了知识和认识者 个体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此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 ,默 会知识是一种个体知识。 问题是 ,强调默会认识和认识者的密切联系 ,强 调默会知识的个体特征 ,是否有主观主义的嫌疑 ? 对于主观主义的责难 ,波兰尼通过严格区分个体的 (the personal) 和主观的 (the subjective) ,作了有力的 回应。在波兰尼那里 ,和主观心理状态之局限于一 己的、私人的感受不同 ,个体知识是认识者以高度的 责任心 (resposibility) ,带着普遍的意图 (universal in2 tent) ,在接触外部实在 (external reality) 的基础上获 得的认识成果。可见 ,个体的不同于主观的 ,关键在 于前者包含了普遍的、外在的维度。个体知识和主 观的心理状态的这种本质差异 ,对于准确理解波兰 尼的个体知识论十分关键。总之 ,默会知识 ,作为个 体知识 ,它和认识者不可分离 ;作为知识 ,其目标依 然是关于实在的普遍的真理。强调默会认识的个体 特征 ,不是要把它主观化 ,默会认识论中人的凸现和 主观主义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次 ,认识论和本体论、认识和存在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在将认识论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 逻辑分析的同时 ,还提出了激烈的反形而上学的主 张。与此相反 ,在波兰尼对默会认识的分析中 ,认识 论和本体论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上文曾提及 from - to 知识有一个本体论的方 8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17 卷  第 8 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面 ,在此可略加阐述。波兰尼认为 ,在默会认识中 , 认识和存在具有某种同构性。从认识方面来说 ,对 综合体的集中意识依赖于对各细节的辅助意识 ,但 是集中意识作为一种整合的结果 ,一种整体性的认 识 ,不能还原为关于各部分、各细节的辅助意识 ;从 存在方面来说 ,支配综合体的规律要起作用得依赖 于支配各细节的规律 ,但前者不能化约为后者 ,后者 不能充分地说明前者 ,综合体和细节处在不同的实 在的等级上。所以 ,在波兰尼那里 ,默会认识论和层 级化实在的本体论 (ontology of stratified reality) 是一 气贯通的。 此外 ,认识和存在的统一还体现在认识者的辅 助意识中。如上所述 ,波兰尼把辅助意识形象地称 作“寓居”。在波兰尼看来 ,寓居既是认识者的认识 手段 ,也是他的存在方式。上文提到 ,我们在默会认 识中需要寓居于其中的主要有三大类内容 :构成综 合体的诸细节、身体和文化遗产 ,以下我们联系这三 种类型的寓居 ,来分析默会认识中认识和存在相统 一的特征。 要认识作为集中对象的综合体 ,我们必须寓居 于构成它的诸细节、线索之中 ,波兰尼认为 ,这同时 也是我们参与、介入世界的过程。“所有的理解都建 立在我们寓居于我们所把握的对象的诸细节的基础 上。这种寓居是我们对所把握的对象的存在的一种 介入 ,它就是海德格尔的在世 ( being - in - the - world)”〔19〕。寓居就是“在世”。每一个默会认识的 行动 ,都会改变我们的存在 ,重新界定我们参与、介 入世界的活动。在此 ,波兰尼为我们展示了其默会 认识论和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联系。他主张 ,现 象学和存在主义之所见 ,应当从默会认识论的基础 上加以重构。这种把存在的在世活动理解为作为辅 助意识的寓居的尝试 ,确实有助于揭示存在哲学的认 识论涵义 ,同时也展示了默会认识论的本体论潜质。 要认识外部对象 ,必须依赖于对我们身体的辅 助意识 ,但是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一个认识的工具 , “通过我们所知的和我们所做的来意识到我们的身 体 ,就是感到活着。作为感性的主动的人 ,这种意识 是我们存在的一个本质的部分”〔20〕。这就是寓居于 身体中这一事实的存在品格 (existential character) 。 各种名言文化的解释框架 ,是我们认识世界的 有力理智工具 ,寓居于名言框架是我们的认识得以 展开的一个基本前提 ,同时 ,每一次这样的寓居都是 一种特定的精神存在的方式 ,“如果某种认识行动影 响了我们在不同的框架之间作出选择 ,或者改变了 我们寓居于其中的框架 ,它将引起我们存在方式的 改变”〔21〕。 再次 ,科学和人文的统一。 如所周知 ,事实和价值、科学和人文的分裂是西 方近现代文化的一个突出现象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 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目标就是要克服这种分裂 ,在 一个统一的认识概念的基础上 ,阐明自然科学和人 文研究的连续性。 下面这段话很好地概括了波兰尼在这个问题上 的基本主张 :“所有的理解都是默会认识 ,所有的理 解都是通过寓居而实现的。因此 ,狄尔泰和立普斯 所提出的如下思想 ,即只有通过寓居才能认识人和 艺术作品 ,是合理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他们的错 误在于认为寓居不同于自然科学中所运用的观察。 差别只是一个程度问题 :观察某颗恒星时的寓居 ,没 有理解人和艺术作品时那么深刻。默会认识论建立 了从自然科学向人文研究的连续过渡”〔22〕。 波兰尼认为 ,当狄尔泰主张只有理解、体验才能 把握人的精神状态 ,立普斯主张审美是一种移情的 时候 ,他们事实上看到了寓居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 但是 ,他不同意狄尔泰那样用“说明”和“理解”将自 然科学和历史人文科学判为两域 ,认为两者之间有 方法论上的根本差异 ,并将寓居局限在历史人文科 学的范围之中。在波兰尼看来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 是人文研究都建立在理解力这种人类最根本的认识 能力的基础之上。不管对象如何 ,人类的理解都展 现了 from - to 的结构 ,同样地表现为寓居、内化的活 动。当然 ,随着认识对象由无机物而有机物 ,由动物 而人乃至神 ,寓居的程度、复杂性都在渐次深入。在 默会认识论看来 ,自然科学和人文研究之间没有鸿 沟悬隔 ,他们之间的差异只是一种程度的差异 ,而不 是种类的差异。 总之 ,立足于默会认识论 ,通过强调自然科学和 人文研究之间的连续性 ,波兰尼为克服近现代文化 中的事实和价值、科学和人文的分裂做出了努力 ,对 于长期以来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争 ,提出了自 己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7〕〔9〕〔12〕〔16〕〔21〕〔22〕Michael Polanyi. Knowing 9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and Being [ M ]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Chicago ,1969. 138 ,145 ,144 ,144 ,134 ,134 ,160. 〔2〕〔5〕〔6〕〔8〕〔20〕Michael Polanyi. Study of Man [ M ]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58. 12 , 12 ,22 ,25 ,31. 〔3〕〔4〕〔10〕Michael Polanyi. Personal knowledge [ M ] . Routledge ,London ,1958. 91 ,118 ,70. 〔11〕在众多的波兰尼学派的学者中 , Ronald L . Hall 看 到了这层区别 ,进而批评了波兰尼思想中的浪漫主 义成份 ,主张明确的东西的优先性。参见其论文 The Primacy of the Explicit :On Keeping Romanticism At Bay[J ] ,载 Tradition and Discovery , vol. 24 , No. 2 , 1997 - 1998. Tradition and Discovery 是美国 Polanyi Society 的会刊。 〔13〕〔17〕Michael Polanyi. The Tacit Dimension[ M ] . Pe2 ter Smith , Gloucester ,Mass. ,1983. 95 - 96 ,16. 〔14〕〔15〕〔18〕Michael Polanyi. Meaning[ M ] . The Uni2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75. 34 ,41 ,38. 〔19〕Michael Polanyi. Personal Knowledge [ M ] 的第一 版 ,是于 1958 年出版的 ,1964 年 ,该书作为 Haper Torchbooks 的一种由 New York : Haper &Row Pub2 lishers Inc. 出版。在 Haper 版中 ,波兰尼写了一个 新的序言。此处的引文即出自 Haper 版的新序。 Michael Polanyi’s Theory of Tacit Knowledge YU Zhen2hua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act : The term“tacit knowing”or“tacit knowledge”was first coined by Michael Polanyi (1891 - 1976) in his Personal Knol2 wedge in 1958.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ttempts to give an accurate exposition of Polanyi’s theory of tacit knowledge with the em2 phases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primacy of tacit dimens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tacit knowing. Also ,he tries to bring out the main theo2 retical characters of the theory. Key words :explicit knowledge ;tacit knowledge ;subsidiary awareness ;focal awareness (本文责任编辑  刘新民)   (上接第 4 页)   〔4〕S Shpin. Beamtimes and Lifetimes : The World of High Energy Physics [ M ]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5〕P Miller , T O’Leary. The Factory as Laboratiry[ A] . In M Power (ed) Accounting and Science [ C] . Cam2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6〕M Callin.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2 tion : Domestication of the Fishermen of St . Brieuc Bay[ A] . In :J Law (ed) Power ,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 [ C ] . London : Rout2 ledge and Kegan Paul ,1986. 〔7〕D Bell. The Coming of Post - 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 [ M ] . Basic Books , New York ,1973. 〔8〕P F Drucker. Post2Capitalist Society [ M ] . Harper Collins ,New York ,1993. 〔9〕〔10〕K Knorr2Cetina. Epistemic Cultures : How the Sciences Make Knowledge [ M ]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59 - 215. The Manufacture of Knowledge and Laboratory Studies ———Knorr2Cetina’s Constructivism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WAN G Shan2bo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How do the sciences make knowledge ? Knorr2Centina puts forward her constructivist theory. In Knorr’s opinion ,the ac2 tual processes of scientific enquiry should be seen as constructive rather than descriptive ,and they include fact2fabrication and paper2 construction. The processes also involve chains of decisions and negotiations ,and such factors as discursive interaction ,fusion and fis2 sion of interests ,resource2relationships ,power etc. play important roles. Knorr also systemically and deeply discusses some character2 istics and further expansions of Laboratory Studies ,and gives her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societies. Key words :manufacture of knowledge ;fact2fabrication in scientific enquiry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paper ;laboratory studies (本文责任编辑  刘新民) 01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17 卷  第 8 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档为【郁振华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879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3-15
浏览量: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