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

举报
开通vip

公务员考试 名家谈2008公务员考试热点---农民工问题探讨 [ 点击数:907 |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8日 | ☆☆☆ ] 在9亿农民的热切期盼中,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公布。这是国务院制定的一个全面研究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着力解决农民工问题,彰显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工的民心工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的重要举措。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

公务员考试
名家谈2008公务员考试热点---农民工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探讨 [ 点击数:907 |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8日 | ☆☆☆ ] 在9亿农民的热切期盼中,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公布。这是国务院制定的一个全面研究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着力解决农民工问题,彰显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工的民心工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的重要举措。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新型劳动大军。国务院研究室牵头完成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表明,目前,全国外出进城务工农民约1.2亿人,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人。  ━━农民工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7.6%。在第三产业占52%,在加工制造业占68%,在建筑业占80%。  ━━农民工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有专家测算,农民工每年给城市创造的增加值有一两万亿元,带回农村的现金收入在5000亿元以上。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农民工采取了积极引导的政策。  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出台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各地开展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治理,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增加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投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工作力度之大,为近年来所少见。  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工资偏低且拖欠现象严重。据河南、四川和湖南三个农民工输出大省的抽样调查,农民工月工资只是城镇职工的60%,如按小时工资计算则更低。工资前清后欠仍然存在。  ━━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典型调查,有些农民工日工作时间11个小时左右,每月工作超过26天。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比例高。  ━━劳动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签订率低,缺乏社会保障。据劳动保障部2004年对40个城市的抽样调查,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12.5%。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左右,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5%左右。  ━━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既反映了农民工不满意低收入的状况,又折射出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短缺。  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未来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外出务工将是个长期现象,农民工队伍将进一步扩大,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制定,对于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四个深层次原因: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体制性根源。  ━━相关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在劳动保障立法和一些法规政策中还存在限制农民工的条款,对农民工群体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条款。  ━━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缺位,在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上也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企业社会责任弱化、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一些企业招用工中不依法办事、不按政策办事的问题仍然严重。农民工中转移就业前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解决农民工问题,也必须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政府、企业、社会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文件在政策措施上突出了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抓紧解决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最主要的是权益保护和就业环境问题。从农民工的角度看,他们外出务工最关心的五件事是:能找到合适工作、及时拿到工资、劳动安全、工伤大病有保险、子女能上学。目前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为此,要为农民外出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个层面,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深层次问题,最主要的是探索改革三项制度。一是实行城乡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二是从各地实际出发,逐步地、有条件地改革户籍制度。三是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办法。这三项制度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但也艰巨复杂,需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第三个层面,增加农民在县域内的非农就业机会,引导部分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如此数量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可能都进城就业。而要增加在当地的就业机会,就必然要发展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让一部分农民就近转移就业。这是城乡统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战略措施。  改革和发展是解决前进中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对策。  人们期待着,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理解农民工、尊重农民工、善待农民工、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2亿多农民工将共享更加温煦的阳光。 名家谈2008公务员考试热点--医疗卫生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点击数:844 |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8日 | ☆☆☆ ] 医疗卫生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审视近年来的医疗卫生改革,推进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使人人都享有医疗卫生保健,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问题之一:医改不成功,各方不满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接受媒体专访时说:“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据统计,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拥有的床位、设备和医务人员等医疗资源,仍占到全国医疗资源的90%以上,其中30%集中在大医院。官方200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这些人看什么病都得自己掏腰包,而医院为了提高收入和提成,还对病人滥开处方、滥做检查,这使众多患者生病后只能躺在家里“自己扛”。另一方面,县级以下公共卫生机构只有三分之一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另外三分之一处在倒闭的边缘,还有三分之一基本瘫痪。造成农村群众看病难,一旦生病,农村人只能往城市跑,有钱有势的人则往大城市的大医院跑。结果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病人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有钱人不满意,穷人不满意,政府也不满意。 问题之二:医疗收费价格偏高,医患矛盾突出。 患者与医院普遍缺乏信任度,由于医疗设备、人员工资以及维持医院正常运转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患者,其中患者缴纳最多的当属药品支出费用,这无异于加重患者负担。一个感冒花上100多元的普遍现象,使患者对医院产生恐惧,对医生的医德极度的不信任。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患者参照物为以前看病所花费金额来评判现在的花费,快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物价上涨,导致医疗费用逐年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也增加。据2004年的调查表明,过去的5年,我国城乡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分别增长了8.9%和2.4%,而在年医疗卫生支出上,城乡居民的支出则分别增长了13.5%和11.8%。二是医疗服务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型诊断设备的应用,为医生准确判断病情提供了坚实的依据,然而患者得为此付出更多的医疗费用。普遍的例常性检查虽然提高不少医疗水平,但也因此加重患者负担。三是由于财政投入的减少,使相当多公立医疗机构出现了“以药养医”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初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补贴占30%左右,现在只有6%到8%。事实上,医院已基本上被抛入市场,必须靠从病人那里收取的医药费来养活自己。医生的收入除来自于财政补贴、挂号费用外,其余大部分来自药品收入。药品提成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可能在短时间改变。就像猫偷吃咸鱼,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一样,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规范猫吃鱼的数量,才能既让猫逮耗子,又让猫不至于饿死。 问题之三: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虚高,生产流通秩序混乱。据有关部门介绍,国家审计署抽查了一些企业,发现不少生产企业虚报成本,造成政府定价虚高。在抽查的5家药厂46种药品中,有34种药品成本申报不实,平均虚报1倍多。某企业生产的一种注射用针剂,实际制造成本每瓶32.07元,申报却达到266.50元,虚报7倍多。有些医疗器材几经转手,层层加价,其中以进口器材最为严重。抽查的6类35种进口高值器材,卖给医院的价格平均为报关价的3.34倍。某规格的球囊报关价每个496.2元,一级代理商批发给二级代理商的价格达到3600元,二级代理商卖给医院时达到7000元,加价13倍多。?? 问题之四:卫生监管不力,导致医疗问题严重。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不论是医疗行业还是其他行业,腐败现象仍然存在。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法制还不够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在行政执法、加强监管等方面还不够有力,致使部分地方、部分医院问题层出不穷,医疗事故不断,人民群众生病后得不到良好的治疗,白衣天使的形象受到影响。 如何完善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措施,解决存在问题。 措施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医疗卫生改革。医疗卫生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们不能单单说在改革的制度上出现问题。改革不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老百姓看病难也不是每一个白衣天使的错。我们应该首先认清是在什么环节上出现差错,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我个人认为,医疗卫生在中国走市场化道路,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是不够现实的。因为医疗卫生属公益性事业,需要国家的投入和支持,其服务内容也包括一些社会贡献,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否则,就容易损害患者利益。因此,要稳步进行,要在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多元化服务能力上下功夫,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措施二,要善于借鉴和利用国外的成功经验。把别人成功的经验拿过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制之路。一是分级而治。居民看病必须先到所在社区的卫生站,如医治不好,则根据病情分级转向设备和医生水平较高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实行“分区”的好处是便于医疗机构随时了解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时防治传染病和流行病,控制病源,开展健康教育。“分级”的好处是可以合理配置人力和医疗设备,节约开支,避免患者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就诊。目前,巴西实行的这种医疗体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财政开支,这与我国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时代相差不大,所以人民满意度很高,不会出现看病难的问题。我国的乡镇基层医院的小病治疗与大医院的大病治疗进行互补,不仅可以改变医疗资源80%在大城市的状况,还能加快农村医疗设施建设。二是强制进行国家医疗保险。建议对农村和城镇人口实行国家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国家出一点、个人缴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解决医疗保障问题,确保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而不是小病拖、大病坐而等死。三是评分给报酬。政府根据医院医术水平实行医疗报酬打分制,水平高的医院财政拨款就高,反之则低。通过经费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效率,减少浪费。 措施三,规范医疗卫生秩序。药品由政府直接向药厂购买,然后从政府手中交到医院,同时医院在显要位置处公布药品价格,以方便患者查阅。为此,建议国家成立医药采购部,医院由专人在国家的医药站点购买药品。医院在销售过程中按一定比例加价后卖给患者,但药品所得利润不得与医生工资挂钩。对需要使用医疗器械进行诊断检测,产生费用也不应与医生收入挂钩。如需要做手术,则另外发给医生特殊补贴。医院所得利润除去平常开销运转,其余用于发放工资、奖金。对优秀医疗工作者、患者满意医生,实行社会奖励制度,如乘坐公共汽车免费、子女高考加分照顾等,提高“白求恩”式人物的社会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措施四,健全法制,严格监管。针对医疗卫生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的手段规范行为。同时,要提高执法能力,加强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秦始皇统一六国,正是用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人们看见猛烈的大火会害怕,因此很少人被烧死;人们喜欢在平静的溪流里嬉戏,却往往被淹死。”用宽容的政策来管理,只会使国家陷入更加混乱。用宽容的方法管理卫生事业,是对老百姓生命健康极度不负责的态度。所以,要严格规章制度,整合国内外经验,进行综合性全面治理,从源头上提高医疗卫生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名家谈2008公务员考试热点--群体性事件存在问题及对策 [ 点击数:772 |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8日 | ☆☆☆ ]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重要职责。 就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社会是和谐稳定的,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特殊历史阶段,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面广量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重大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涉及面越来越广。 二是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出现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趋向。 三是暴力对抗程度明显增强,处置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流血事件。 四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千方百计地插手、利用群体性事件,企图煽动、制造动乱。 当前,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这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能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 第一,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真正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第二,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力争把群众心理、社会心态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人群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搞清楚,真正对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事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第三,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切实做好现场处置工作,有效控制局势、平息事态。要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既要防止因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不当而激化矛盾,又要防止因警力和强制措施当用不用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伴有严重暴力行为,如不及时果断处置将造成更为严重后果的群体性事件,应依法果断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制止。 第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切实做好善后工作,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出现反复。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干部,深入有关单位中去,深入群众中去,做好回访调查工作,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已经采取措施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对群体性事件可能出现反复或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苗头、信息,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消除在事件反复之前。 第五,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精心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与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尤其要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既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名家谈2008公务员考试热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回答五方面的问题 [ 点击数:709 |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8日 | ☆☆☆ ]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科学架构,需要回答五方面的问题:一是是什么?二是保什么?三是如何保?四是谁来保?五是怎么保?  是什么――社会保障体系的科学架构应是以弱势群体为重点保障对象,以防范和化解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风险为基本出发点,以提升生活质量为高层次追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架构。 保什么――应是“保风险”的架构。保障对象不应是某些特定人群,而应是防范和化解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遭遇的各种社会风险。 如何保――社会保障体系的科学架构是“以预防为基础的分层保障”架构。社会风险往往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需要通过社会预防、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服务等多层次予以适度保障。 谁来保――社会保障体系的科学架构是“大家保大家”的架构。人们遇到的社会风险由谁来化解?或者说,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由什么样的主体进行投入?研究表明,要防范和化解风险,需要“大家”来共同完成,即不光靠政府承担,也不光靠个人或家庭,需要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共同承担。 怎么保――社会保障体系科学架构的构建要分步进行。第一阶段,以统筹规划、预警反馈和高效运转为原则,设计出构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科学架构的具体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第二阶段,制定各地实施 细则 测试细则下载防尘监理实施细则免费下载免费下载地暖施工监理细则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下载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下载 ;第三阶段,根据执行情况,调整完善方案,然后为社会保障立法奠定理论基础。 名家谈2008公务员考试热点----促进公平分配的建议 [ 点击数:751 |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8日 | ☆☆☆ ] 建议一.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在完善产权制度中规范收入分配关系 ——加强产权的相关立法,使产权的行使及相关利益的实现有法可依,促进产权关系的清晰和规范。产权制度的完善要作到法律先行,要在宪法、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投资法、物权法、民法等不同层级的相关法律中明确个人财产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保护与之相联系的代理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索取权等各种权利,明确界定各项权能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投资活动中的各种产权关系及交易规则,形成比较完整严密的产权制度的法律体系,从而解决劳动、技术、管理等各类生产要素的产权归属,以及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归属问题,规范市场秩序和分配行为。 ——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产权多元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快国有产权、集体产权、私人产权、外资产权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革,由此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同时,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要防止近亲繁殖的股份制、内部人控制的股份制及官商勾结的股份制钻改革的空子。 ——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变政府的产权代理为产权界定。在明晰各类经济主体产权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政府的权责,保证在产权主体自主决策、自由交易的权利的充分行使,真正实现市场对社会资金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逐步将政府从产权代理者的角色转变为产权维护和界定者的身份,使政府从直接经济利益中超脱出来。 建议二.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权限,减少行政层级,建立统一的行政协调制度,最大限度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合理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职责范围,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 ——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核心是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管理权责。 ——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采取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广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 建议三.在政府职能转换中,促进公共财政制度建立,提高财政的公共支出水平,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转型阶段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的中坚作用 ——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关系。在目前中央财政实力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应依照有利于公共服务促进公平分配的原则,将义务教育、基本卫生防疫及保健等最基本公共服务的事权全部划归中央,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平等惠及所有人群。 ——改革现行转移支付方式,建立规范透明的新型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转移支付力度。要将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定位于确保全国各地都能提供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改革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实行以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纵横交错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均衡地方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评价、监督和考核机制,设计科学合理的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比重。当前政府应尽快从经济建设的直接建设者和微观经济的直接生产者的角色中逐步退出,更多地履行公共服务者的职能。将一定时期的工作目标列入相关法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成为历年人大审议的重要内容。 建议四.改革税收制度,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适时出台新税种,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促进公平增长的合理税制 应着重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制定更趋合理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改革个税征管体制,将征管权限划归中央。加强个税征管,改善征管手段。逐步试行以个人所得税为核心,以物业税、遗产与赠与税等财产税为辅的税收体系。推进增值税转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完善增值税制度的方向。要在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试点办法的基础上争取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建议五.从多方面工作入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二元制度基础 ——建立就业机会权利平等、获得劳动报酬权利平等、享受就业社区公共资源权利平等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平等就业制度。 ——在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基层公共支出的转移支付,加快农村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并探讨确立农民对土地的实际处分权,在土地合理流转的过程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建议六.尽快破除传统体制遗留的不同所有制不同政策待遇的不平等制度,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对行政性垄断和国有企业等特殊保护政策给公众带来的利益损失 ——在改革中不断弱化行政性垄断经营力量,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通过不断引入新的竞争因素,逐渐削弱由于政府权力介入造成的某些行业或部门的行政性垄断经营,对借此形成的垄断利润课以专项税收,并用于对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扶持;对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收费价格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对相关单位内部的收入分配应有合理的制度约束。 ——继续改革国有企业制度,使其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促进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目前,需要在就业再就业、工资住房和社会保障、生产投资和原材料供给、信贷融资、产品销售和出口等诸多方面,实现由向国有单位的政策倾斜过渡到面向全社会。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促进经济主体多元化,为社会成员的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创造有效的制度空间。 建议七.重视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制度安排,将当前重点工作与长期制度建设有机结合,使其尽快覆盖全体公民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要解决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必须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到首位,通过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 ——鼓励就业内容和就业形式的创新,实行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小企业和各种“非正规就业”。除实行政府出资安置就业方式外,应通过减免税费、优惠社会保险缴费、免费培训、低息贷款、综合保险等市场优惠政策,鼓励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实现自主创业和就业。 ——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为当务之急,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可持续性”。改变目前社会救助标准普遍偏低、覆盖面不足、执行制度不甚规范的现状。同时,加强失业保障体系的建设,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进一步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可持续性”。 建议八.重视建立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利益诉求途径,提高和扩大社会对利益冲突的容纳能力和空间 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追求公平分配的另一方面的重要途径或制度安排就是建立各个利益主体间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尤其是劳资双方的协商制度、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利益保护制度。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确立工会独立于政府和企业雇主之外的法律地位,以及维护职工权益的实际权利;如何割断政府与企业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使其真正成为社会公正的维护者;如何使司法制度真正为老百姓主持公道。最终的追寻目标是建立利益各方的良性互动关系和实现公平分配的利益协调长效机制。 名家谈2008公务员考试热点---农民工问题探讨 [ 点击数:908 |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8日 | ☆☆☆ ] 在9亿农民的热切期盼中,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公布。这是国务院制定的一个全面研究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着力解决农民工问题,彰显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工的民心工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的重要举措。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新型劳动大军。国务院研究室牵头完成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表明,目前,全国外出进城务工农民约1.2亿人,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人。  ━━农民工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7.6%。在第三产业占52%,在加工制造业占68%,在建筑业占80%。  ━━农民工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有专家测算,农民工每年给城市创造的增加值有一两万亿元,带回农村的现金收入在5000亿元以上。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农民工采取了积极引导的政策。  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出台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各地开展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治理,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增加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投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工作力度之大,为近年来所少见。  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工资偏低且拖欠现象严重。据河南、四川和湖南三个农民工输出大省的抽样调查,农民工月工资只是城镇职工的60%,如按小时工资计算则更低。工资前清后欠仍然存在。  ━━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典型调查,有些农民工日工作时间11个小时左右,每月工作超过26天。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比例高。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缺乏社会保障。据劳动保障部2004年对40个城市的抽样调查,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12.5%。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左右,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5%左右。  ━━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既反映了农民工不满意低收入的状况,又折射出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短缺。  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未来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外出务工将是个长期现象,农民工队伍将进一步扩大,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制定,对于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四个深层次原因: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体制性根源。  ━━相关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在劳动保障立法和一些法规政策中还存在限制农民工的条款,对农民工群体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条款。  ━━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缺位,在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上也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企业社会责任弱化、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一些企业招用工中不依法办事、不按政策办事的问题仍然严重。农民工中转移就业前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解决农民工问题,也必须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政府、企业、社会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文件在政策措施上突出了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抓紧解决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最主要的是权益保护和就业环境问题。从农民工的角度看,他们外出务工最关心的五件事是:能找到合适工作、及时拿到工资、劳动安全、工伤大病有保险、子女能上学。目前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为此,要为农民外出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个层面,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深层次问题,最主要的是探索改革三项制度。一是实行城乡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二是从各地实际出发,逐步地、有条件地改革户籍制度。三是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办法。这三项制度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但也艰巨复杂,需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第三个层面,增加农民在县域内的非农就业机会,引导部分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如此数量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可能都进城就业。而要增加在当地的就业机会,就必然要发展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让一部分农民就近转移就业。这是城乡统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战略措施。  改革和发展是解决前进中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对策。  人们期待着,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理解农民工、尊重农民工、善待农民工、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2亿多农民工将共享更加温煦的阳光。
本文档为【公务员考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51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7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2-26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