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孔子、孟子、荀子之“礼”论

孔子、孟子、荀子之“礼”论

举报
开通vip

孔子、孟子、荀子之“礼”论 2008年第 6期 (总第 179期 )        学  习  与  探  索 Study & Exp loration           No. 6, 2008         Serial. No. 179 孔子 、孟子 、荀子之“礼 ”论 胥 仕 元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把尊礼看做“正名 ”的重要手段 ,并认 为“礼 ”规范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孟子把“礼 ”与国家的存亡紧密地结合起来 ,并主张尊礼...

孔子、孟子、荀子之“礼”论
2008年第 6期 (总第 179期 )        学  习  与  探  索 Study & Exp loration           No. 6, 2008         Serial. No. 179 孔子 、孟子 、荀子之“礼 ”论 胥 仕 元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把尊礼看做“正名 ”的重要手段 ,并认 为“礼 ”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孟子把“礼 ”与国家的存亡紧密地结合起来 ,并主张尊礼时要善于权 变 ;荀子认为“礼 ”对社会的意义是全方位的 ,礼是为政的大节 ,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 ,是个人道德 修养的基本内容 ,是人与动物区别的主要标志 ,同时主张礼法并用。他们三人“礼 ”论的共同之处在于 ,都 强调“礼 ”关乎国家存亡 ,都主张用“礼 ”来维护“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的社会秩序。但是 ,由于他们所生 活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思维路径不同 ,孟子在“礼 ”论中摆设了“仁政 ”的前提 ,而荀子以儒家为宗 ,同时吸 收了法家的营养 ,以“礼 ”为纲 ,以法为纪 ,主张“礼 ”法皆用。荀子的思想也许更实用 ,孟子的思想则富于 理想化。但不论怎样 ,实用的思想自然不会被抛弃 ,而理想化的思想也没有因为在当时无法实现而被淹没 在历史的长河中 ,它们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荀子 ;“礼 ” 中图分类号 : B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 462X (2008) 06 - 0086 - 04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 ,“礼 ”是指人们必须遵循 的行为规范 ,《说文 》讲“礼 ,履也。”广义上的礼 , 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 原则 组织架构调整原则组织架构设计原则组织架构设置原则财政预算编制原则问卷调查设计原则 和各方面的文化规 范。儒家是“礼治 ”的极力讴歌者 ,孔子是儒家的 创始人 ,孟子、荀子都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他 们对于“礼”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并对后世产生 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 ,对他们的“礼 ”论作一 考察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借鉴意义。   一、孔子以“正名 ”为务的礼论 孔子 ,出生于周公的封地“鲁 ”,周公的子孙 从伯禽开始世代在此经营。鲁地以推行周公之礼 而著称 ,存有大量的文物典籍 ,所以 ,西周灭亡后 , 世间皆言“周礼尽在鲁 ”。这种客观环境为孔子 习礼提供了条件。同时 ,孔子祖上是宋国的贵族 , 贵族家世也对他提出了习礼的要求。尽管到孔子 时 ,其家庭地位已下降为“士 ”,但“‘士 ’在殷商、 西周仍是贵族 ”[ 1 ] ,只不过等级最低。到了春秋 战国之交 ,“士 ”才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 ,因此 ,生 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 ,属于贵族的最底层。当时 社会上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分水岭就是是否知礼。 收稿日期 : 2008 - 05 - 06;修订日期 : 2008 - 09 - 07 作者简介 :胥仕元 ( 1966 - ) ,男 ,河北涿鹿人 ,副教 授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从事中国古代思 想史研究。 《史记 ·孔子世家 》记载 ,孔子“适周问礼 ”,即孔 子向老子请教周礼。孔子不但从小就特别重视对 礼的学习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在向知礼之 人请教 ,进而逐渐形成了一套他自己的“礼 ”的思 想。到晚年时 ,孔子一边讲学 ,一边编纂包括 “礼 ”在内的“六经 ”。 1.“以仁释礼 ”与“损益古礼 ” “仁 ”和“礼 ”是 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更有 学界前辈认为 ,“孔子的‘仁 ’的思想实从属于 ‘礼 ’的思想。就‘克己复礼 ’为‘仁 ’的命题来 看 ,‘仁 ’与‘礼 ’相结合而受到了约束。”[ 2 ]159 孔子的礼 ,主要是指周代的礼仪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礼 ” 被周人奉为立国之本 ,周文化被称为“礼文化 ”, 范围相当广泛。《礼记 ·经解 》说 :“故朝觐之礼 , 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聘问之礼 ,所以使诸侯相尊敬 也 ;丧祭之礼 ,所以明臣子之恩也 ;乡饮酒之礼 ,所 以明长幼之序也 ; 昏姻之礼 ,所以明男女之别 也。”由此可知 ,周礼包含了社会政治制度的结构 形式和人们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子曰 :‘周监 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 吾从周。’”(《论语 ·八佾 》) 因为在孔子看来 ,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对夏商两代 制度损益的结果。《论语 ·为政 》说 :“殷因于夏 礼 ,所损益 ,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 ,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 ,可知也。”这句话中 ,所谓 “因 ”即因袭 ,所谓“损益 ”即损其糟粕益其精华。 孔子认为 ,只有在周礼的规范下 ,春秋这种礼崩乐 ·68· 坏的局面才能被遏制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的僭 越行为才能被杜绝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 (《论语 ·颜渊 》)的社会秩序才能建立。 2.“礼”与礼治 孔子谈礼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非 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 · 颜渊 》)就是最好的写照。他把礼治 (即恢复和巩 固周礼的统治地位 )作为救世的良方。孔子在与 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言志时提出了 “为国以礼 ”的主张。“为国以礼 ”落实到实际生 活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 首先 ,礼用来正名。在孔子的礼治思想中 , “正名 ”是关键。“名 ”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 ,是社 会中的“名分 ”,是一种等差序列。在孔子生活的 “礼崩乐坏”的年代 ,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大夫执 政 ,社会中的等差序列遭到严重破坏。《史记 · 太史公自序 》写道 :“《春秋 》之中 ,弑君三十六 ,亡 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孔子对此痛心疾首 ,“觚不觚 ,觚哉 ! 觚哉 !”(《论 语·雍也》)强烈要求“正名 ”的愿望溢于言表。   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 ?”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 ,子之 迂也 ! 奚其正 ?”子曰 :“野哉 ,由也 ! 君子于 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 不顺 ,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 兴 ,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论 语 ·子路 》 可见 ,孔子认为 ,治国先要“正名 ”。如何“正名 ” 呢 ? 孔子一贯主张“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即 君有君的本分 ,臣有臣的本分 ,父有父的本分 ,子 有子的本分。孔子对僭越违礼的行为痛恨至极 , 如对鲁国季氏的“八佾舞于庭 ”,他认为“是可忍 也 ,孰不可忍也 ?”很明显 ,孔子维护的是“周礼 ” 中的等级制度 。“因为他很明确地意识到 ,礼仪 不仅是一种动作、姿态 ,也不仅是一种制度 ,而且 它所象征的是一种秩序 ,保证这一秩序得以安定 的是人对于礼仪的敬畏和尊重 ,而对礼仪的敬畏 和尊重又依托着人的道德和伦理的自觉 ,没有这 套礼仪 ,个人的道德无从寄寓和表现 ,社会的秩序 也无从得到确认和遵守。”[ 3 ]正如《论语 ·季氏 》 中提到的“不学礼 ,无以立 ”,以及《尧曰 》中也提 到的“不知礼 ,无以立也 ”。再如 ,他对“天下无 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季氏 》)的行为 持否定的态度。赵明先生认为 :“先秦儒家的基 本使命其实在于通过‘正名 ’而昭示重建礼制秩 序的方向和意义。”[ 4 ] 其次 ,统治者应该遵循礼的规定来治理国家。 孔子认为 ,礼对于治理政事非常重要 ,有关的言论 在《论语 》中多次出现 ,如 :“居上不宽 ,为礼不敬 , 临丧不哀 ,吾何以观之哉 ?”(《八佾 》)“能以礼让为 国乎 ? 何有 ? 不能以礼让为国 ,如礼何 ?”(《里 仁 》)“上好礼 ,则民易使也。”(《宪问 》)“约之以礼 , 亦可以弗畔矣夫 ! ”(《雍也 》) 再次 ,孔子强调君臣之礼 ,以“礼、忠 ”等观念 维护君臣关系 , 如“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 (《论语 ·八佾 》)。也有严格强调君臣有别的 ,如 “麻冕 ,礼也 ;今也纯 ,俭 ,吾从众。拜下 ,礼也 ;今 拜乎上 ,泰也。虽违众 ,吾从下。”(《子罕 》) 最后 ,重视家庭中的父子之礼。正如《论语 ·为政 》所言 : “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 以礼。”总之 ,孔子强调“礼 ”的目的 ,是要用礼来 挽救当时征战不休、僭越违制的社会局面 ,使“礼 治 ”成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主要手段。   二、孟子以“仁政 ”为核心的礼论 孟子 ,世称“亚圣 ”。他出生在距孔子去世大 约 100年左右的战国中期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还 在不断地征战 ,生灵涂炭。孟子对当时社会持一 种批判态度。他也像孔子一样 ,游历了齐、宋、滕、 魏、鲁等不少国家 ,曾一度担任齐宣王客卿。那 么 ,孟子游历这些国家的目的是什么 ? 就是为了 推销他的仁政。从《孟子 》一书中能够了解到 ,他 从孔子的思想中继承的主要是孔子的“仁学 ”,后 来形成了他的“仁政 ”的主张。 1.“仁政 ”与“礼 ,门也 ” 他宣扬“仁政 ”,主张给民以“恒产 ”,“省刑 罚 ,薄税敛 ”,救济鳏寡孤独。有关如何行仁政 , 孟子的论说还很多 ,但当时的客观环境没有为他 提供行“仁政 ”的平台 ,因此 ,笔者把重点放在他 如何看待“礼 ”这一层面。 孟子谈到“礼 ”的地方很多 ,只是相对于“仁 政 ”学说而言 ,“礼 ”在他的整体思想中处于次要 的地位。他认为 ,有辞让之心 ,就是礼的萌芽。正 如孟子的“四心四端 ”说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 心 ,智之端也。”(《孟子 ·公孙丑上 》)他还认为 ,礼 是能够成为君子之人的必经之门。“夫义 ,路也 ; 礼 ,门也。”(《孟子 ·万章下 》)可见 ,孟子是非常重 视“礼 ”的。 2.“礼 ”与“礼治 ” 首先 ,“礼 ”关乎国家的存亡。《孟子 ·离娄 上 》说 :“城郭不完 ,兵甲不多 ,非国之灭也 ;田野 不辟 ,货财不聚 ,非国之害也。上无礼 ,下无学 ,贼 民兴 ,丧无日矣。”意思是说 ,无论城墙不坚固、兵 甲不充分 ,还是田野不垦辟、物资不富裕 ,都算不 ·78· 上国家的灾害 ;然而 ,如果在上者缺少礼义 ,在下 者没有教养 ,不轨之民猖獗 ,国家沦丧就没有几日 了。这里 ,孟子将在上者“缺少礼义 ”与国家的沦 丧联系起来 ,说明在他的意识中“礼义 ”对于国家 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 ,强调朝堂和贵族之礼。孟子认为 :“礼 , 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 ,不踰阶而相揖也。”(《孟子 ·离娄下 》)万章曾问士不投靠诸侯生活的缘由 ,孟 子回答 :“不敢也。诸侯失国 ,而后托于诸侯 ,礼 也 ;士之托于诸侯 ,非礼也。”(《孟子 ·万章下 》)也 就是说 ,落难贵族的去所如何 ,严格遵循了儒家所 倡导的礼制原则。 再次 ,从接待的礼节程度为君子是否做官提 供参考。据《孟子 ·告子下 》记载 , 陈子曰 :“古 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 :“所就三 ,所去三。迎 之致敬以有礼 ,言 ,将行其言也 ,则就之。礼貌未 衰 ,言弗行也 ,则去之。其次 ,虽未行其言也 ,迎之 致敬以有礼 ,则就之。礼貌衰 ,则去之。其下 ,朝 不食 ,夕不食 ,饥饿不能出门户 ,君闻之 ,曰 ,‘吾 大者不能行其道 ,又不能从其言也 ,使饥饿于我土 地 ,吾耻之。’周之 ,亦可受也 ,免死而已矣。” 最后 ,孟子对礼的理解和运用比较灵活 ,注重 权变。这从《孟子 ·离娄上 》中的一段对话中可 见一斑。淳于髡曰 :“男女授受不亲 ,礼与 ?”孟子 曰 :“礼也。”曰 :“嫂溺 ,则援之以手乎 ?”曰 :“嫂 溺不援 ,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 ,礼也 ;嫂溺 ,援 之以手者 ,权也。”这说明 ,孟子首先强调了礼 ,其 次又突出了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对待 ———善于权 变 ,否则 ,“犹执一也 ”,执一 ,“为其贼道也 ,举一 而废百也。”(《孟子 ·尽心上 》) 此外 ,孟子谈到个人的修养时 ,认为“言非礼 义 ,谓之自暴也 ”(《孟子 ·离娄上 》)。他还提到礼 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维护仁爱关系的稳定。如 “仁之实 ,事亲是也 ;义之实 ,从兄是也 ;智之实 , 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礼之实 ,节文斯二者是也。” (《孟子 ·离娄上 》)。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 ”并将其发扬光大 , 同时孟子也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的其他方面。 今天读《孟子 》并不难感觉到他礼治思想的火花。   三、荀子“隆礼重法 ”之礼论 荀子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儒家“巨子 ”。 他游历过齐、燕、秦等国 ,在齐国的稷下学宫 ,曾三 任祭酒。荀子礼法俱重 ,在儒家派别中自成一派。 1. 继承孔子之礼 ,视“礼”为“人道之极 ” 荀子在政治上主要继承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并 将其发扬光大。荀子将“礼 ”视为“人道之极 ” (《荀子·礼论》) ,《劝学篇 》中有“学恶乎始 ,恶乎终 ” 的疑问 ,“曰 :其数则始乎诵经 ,终乎读礼。”意思 是说 ,学习从哪里开始 ,到哪里结束呢 ? 回答是 : 从读《尚书 》开始 ,到读《礼经 》结束。《劝学篇 》 又道 :“《礼 》者 ,法之大分 ,群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 乎《礼 》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所以 ,“荀子 的思想中最突出的是‘礼’。”[2 ]574 2.“礼 ”与礼治 在《荀子 》一书中 ,礼字出现的次数比《论语 》 中礼字出现的次数还多。 其一 ,荀子探讨了“礼 ”的起源。荀子认为 ,礼 是由圣人 (先王 )而制并用来止乱的。荀子得出 这一结论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首先 ,人性恶 表现在感官欲望上 ,“目好色 ,耳好声 ,口好味 ,心 好利 ,骨体肤理好愉佚 ,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 也。”(《荀子·性恶》)这种欲望实际上是人的自然本 能。其次 ,人性恶表现在人的权势欲望上。“夫 贵为天子 ,富有天下 ,名为圣王 ,兼制人 ,人莫得而 制也 ,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荀子 ·王霸 》)人们欲 望的不断膨胀 ,导致对世间财物的尽情占有和掠 夺 ,正如《荀子 ·富国 》篇所言“欲恶同物 ,欲多而 物寡 ,寡则必争矣。”争夺造成天下大乱 ,正常的 生活秩序遭到破坏 ,必须有一种人们所遵循的规 矩来约束这种失范的局面 ,故荀子在《礼论 》篇中 说明了他对礼的起源的看法 :“人生而有欲 ,欲而 不得 ,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 ,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 之 ,以养人之欲 ,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乎物 ,物必 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 其二 ,荀子阐述了礼的全方位作用。 (1)礼是为政的大节 ,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其主要观点如下 :   “礼者 ,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 ,政不行 矣。”(《荀子·大略》)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 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礼者 ,治辨之极也 ,强国之本也 ,威行 之道也 ,功名之总也。”(《荀子·议兵》) “彼国者 , 亦有砥厉 , 礼义节奏是也。 故 ,人之命在天 ,国之命在礼 ”(《荀子·强国》) “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 ,譬之犹衡之于轻 重也 ,犹绳墨之于曲直也 ,犹规矩之于方圆也 ,正错之而人 莫之能诬也。”(《荀子·王霸》) (2)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礼者 , 贵贱有等 ,长幼有差 ,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 子 ·富国 》)为了维持这样的等级秩序 ,荀子延续了 儒家“上行下效 ”的思路 ,主张君主及统治集团成 员应该首先“隆礼义 ”。他认为 :“大国之主也 ,不 隆本行 ,不敬旧法 ,而好诈故 ,若是 ,则夫朝廷群臣 亦从而成俗不隆礼义 ,而好倾覆也。朝廷群臣之 ·88· 俗若是 ,则夫众庶百姓亦从而成俗于不隆礼义 ,而 好贪利矣。”(《荀子 ·王霸 》) (3)礼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荀子认 为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 ,正所谓“礼者 ,所以正身 也 ”(《荀子 ·修身 》) ,“故学也者 ,礼法也 ”(《荀子 · 修身 》)。所以 ,学习就是学习礼乐法度。掌握了 礼义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还应该付诸实践 ,即符 合礼义的道德行为 ,“君子行不贵苟难 ,说不贵苟 察 ,名不贵苟传 ,唯其当之为贵。”(《荀子 ·不苟 》) 也就是说 ,君子行事不因事情难办为贵 ,言论不因 明白清晰为贵 ,名声不因广泛流传为贵 ,只有它们 符合礼义时才是可贵的。 (4)礼是人与动物区别的主要标志。荀子从 多个方面阐述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其中最主要的 一条就是人有礼仪 ,而动物则没有。《荀子 ·非 相 》中说道 :“人之所以为人者 ,非特以其二足而 无毛也 ,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 亲 ,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 ,故人道莫不有辨。”其 中的“辨 ”就是“别 ”,“别 ”是礼的重要标志。 其三 ,荀子主张礼法并用 ,但他认为礼是治国 之本。在强调“礼 ”的同时 ,荀子也重视法。“孔 孟以‘仁义 ’释‘礼 ’,不重‘刑政 ’,荀子则大讲 ‘刑政 ’,并称‘礼 ’、‘法 ’,成为荀学区别于孔孟 的基本特色。”[ 5 ] 荀子的法有两种含义 :一是先王之道 ,如“王 者之法 ”、“三王之法 ”等 ;二是政策、法律、法令。 但他认为 ,法与礼并不是同等重要的。“《礼 》者 , 法之大分 ,群类之纲纪也。”(《荀子 ·劝学 》)也就是 说 ,礼是治国的根本。《强国 》篇重申了礼的根本 性 :“彼国者 ,亦强国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诲 ,不 调一 ,则入不可以守 ,出不可以战 ;教诲之 ,调一 之 ,则兵劲城固 ,敌国不敢婴也。彼国者 ,亦有砥 厉 ,礼义节奏是也。故 ,人之命在天 ,国之命在礼。 人君者 ,隆礼尊贤而王 ,重法爱民而霸 ,好利多诈 而危 ,权谋倾覆幽险而亡。” 由上可知 ,荀子的礼治思想其实就是主张礼 法并用。“在荀子看来 ,推行礼治 ,实施王道 ,固 然是儒家思想的治道。但是 ,如果纯粹的王道无 法在现实中推行 ,那么退一步实行以法治强国的 霸术也是可以的。”“王道与霸术二者之间不是绝 对对立的 ,就像礼与法不是根本对立的一样。”[ 6 ] 这在以单纯的道德说教已经不能完全起作用的战 国时代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荀子还设计了理想中的“王制 ”社会。他在 《王制 》篇中是这样设计的 :   王者之人 ,饰动以礼义 ,听断以类。明 振毫末 ,举措应变而不穷 ,夫是之谓有原 ,是 王者之人也。 王者之制 ,道不过三代 ,法不贰后王。道 过三代谓之荡 ,法贰后王谓之不雅。衣服有 制 ,宫室有度 ,人徒有数 ,丧祭械用 ,皆有等 宜。声 ,则凡非雅声者举废 ;色 ,则凡非旧文 者举息 ;械用 ,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 复古 ,是王者之制也。 王者之论 ,无德不贵 ,无能不官 ,无功不 赏 ,无罪不罚。⋯⋯是王者之论也。 王者之 (法 ) ,等赋 ,政事 ,财万物 ,所以 养万民也。田野什一 ,关市几而不征 ,山林泽 梁 ,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政 ,理道之远 近而致贡 ,通流财物粟米 ,无有滞留 ,使相归 移也 ,四海之内若一家。⋯⋯是王者之法也。 荀子希望治国者能够以“礼义 ”修饰自己 ,遵 循先王之法 ,选拔贤能 ,论功行赏 ,制定有益于民 生的财政经济政策。而在这其中 ,以礼治来统领 全局则是他思想的精髓。 孔子、孟子、荀子礼论的共同之处在于 ,都强 调“礼 ”关乎国家存亡 ,都主张用“礼 ”来维护“君 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的社会秩序。但是 ,由于他 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思维路径不同 ,孟 子在礼论中摆设了“仁政 ”的前提 ,而荀子以儒家 为宗 ,同时吸收了法家的营养 ,以礼为纲 ,以法为 纪 ,主张礼法皆用。荀子的思想也许更实用 ,孟子 的思想则富于理想化 ,但不论怎样 ,实用的思想自 然不会被抛弃 ,而理想化的思想也没有因为在当 时无法实现而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它们对当 时社会乃至后世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 ,太 史公说 ,儒家“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 ,序夫妇长幼 之别 ,虽百家弗能易也。”(《史记 ·太史公自序 》) 参考文献 : [ 1 ]  李振纲. 智者的叮咛 ———先秦诸子的生存智慧 [M ]. 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 2001:引言 2. [ 2 ]  侯外庐 ,赵纪彬 ,杜国庠 .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57. [ 3 ]  葛兆光.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 界 ———中国思想史 (第一卷 ) [M ]. 上海 :复旦大学 出版社 , 2005: 93. [ 4 ] 赵明.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 [M ].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 2004: 13. [ 5 ] 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M ]. 天津 :天津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 , 2003: 99. [ 6 ] 李振纲 .中国古代哲学史论 [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 2004: 97. [责任编辑 :冯向辉 ] ·98·
本文档为【孔子、孟子、荀子之“礼”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552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5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2-16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