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002优美散文

0002优美散文

举报
开通vip

0002优美散文优美散文 王清铭散文1 A 煤油灯照亮的岁月 某一夜,透过闪烁的霓虹灯,看见了久违的星空。那些星星如明珠镶嵌在夜的衣襟之上,看久了,星星在慢慢移动,仿佛是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了的诗句。天上现在也该有街市了吧,虽然还很落寞。我们小时候是没有街市的想象的,所谓的街,就是供销社的店铺、几个菜摊子和二三个香气蒸腾的油炸锅;所谓的街灯,也就是几盏点着从供销社买来的煤油的灯。散落在空中的星星,在我们眼神迷离的时候,移动起来,让我想起了我们晚自修放学后提着灯笼...

0002优美散文
优美散文 王清铭散文1 A 煤油灯照亮的岁月 某一夜,透过闪烁的霓虹灯,看见了久违的星空。那些星星如明珠镶嵌在夜的衣襟之上,看久了,星星在慢慢移动,仿佛是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了的诗句。天上现在也该有街市了吧,虽然还很落寞。我们小时候是没有街市的想象的,所谓的街,就是供销社的店铺、几个菜摊子和二三个香气蒸腾的油炸锅;所谓的街灯,也就是几盏点着从供销社买来的煤油的灯。散落在空中的星星,在我们眼神迷离的时候,移动起来,让我想起了我们晚自修放学后提着灯笼的人群。 我们念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的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夜里照明的除了月光就是黯淡的煤油灯了。那时煤油奇缺,家里一般只点一盏,母亲就在摇曳的光影中干家务活,我们靠近煤油灯做作业。我到村办小学念书,家里又添了一盏。煤油灯的制作很简单,一个罐头瓶子,拴上铁线,中间用铁片夹一根灯蕊,加上煤油,点上,大地上就多了一点星星点点的光了。 • 我提着煤油灯走向小学,路上有萤火虫在草丛间飞舞,我现在回想,感觉当时自己就像一只萤火虫,穿越过斑驳的龙眼树影。有一次自修放学,我落在后面,看前方的路上有散落的星点光芒,那是从走在我前面的同学手上发出的。灯太暗,不能把他们的身影照亮,但微弱的灯光是顽强的,漆黑如铁的夜色也不能禁锢它,它的光芒让远处的我看见了。 小学建在山坡下,山上偶尔会亮起一两盏阴森的“磷火”,听多了乡村鬼故事的我心里发憷,就快步追赶前面的同学。凉风飒飒地从树丛中赶来,只鼓腮轻轻一吹,我手上的灯就灭了,身边黑影幢幢,仿佛要伸出那瘮人的手攫住我蹒跚的背影。我由快步转为慢跑,由慢跑转为快跑,突然一脚踩空,只听一声碎响,我的煤油灯摔碎了。我不管自己是否受伤,趁黑摸到了铁线和灯蕊,手被尖锐的玻璃割破了口子,我跌跌撞撞地跑到了家门口。 但我不敢走进家。黯淡的煤油灯下,父亲在抽劣质的烟叶,我看得见那些缭绕的烟雾仿佛他挥之不去的愁绪,母亲在灯下缝补已经补过多次的衣服,灯光将他们有些佝偻的身影拉长,一直延伸到虚掩的门缝。我一直在家门口徘徊,怕母亲责骂自己打碎了好不容易弄到的罐头瓶子和珍贵的煤油,怕听到父亲的叹息。 • 大概父亲听到门外窸窣的声响,拉开了门。母亲的责骂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我恨不得能够将自己幼小的身影再缩小一点。粗砺的父亲看见我手上血肉模糊的伤口,回头对母亲怒喝一句,然后用水帮我洗净伤口,找出药草敷上,再包上一块旧布。母亲看我没有大碍,又开始拈线和拈出比线更长的絮叨了。我默默地把一直拈在另一只手中的灯蕊递给母亲,停止了唠叨的她很快地在我沾着草木灰的头顶拂了一下,煤油灯将她的身影扯到了我幼小的身影上,叠合在一起。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一丝的温暖。 后来的几天我一直带家里的那盏灯到小学参加自修,父亲找了一张废纸,帮我粘了一个纸圆筒,套在煤油灯上面的铁线上,纸很薄,但足够挡住那些尖嘴猴腮的冷风了。直到母亲向邻居讨来一个罐头瓶子,我才又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 我没有记录下当时提着灯笼走在僻静村路上的情形。想必很像一颗移动在大地上的星辰吧。不过,我更喜欢萤火虫这个比喻,星辰借助的是太阳的光芒,而当时的我们就开始懂得自己发光了。 B 生命中的云翳 喜欢看日出,也喜欢欣赏日落瑰丽的景色。日出是雄浑的,日落是萧瑟而悲壮的。日出如婴儿的一声轻啼,日落如一抹沉重的叹息。在黄昏的时候,我曾看见,山岬用手指依恋地将夕阳放入掌心。然后一线一线的光芒消逝了,黑夜露出了它模糊的脸庞。 我很少去注意天边的云翳。我一直以为云除了遮蔽阳光外,只会给人增加心头的压抑。但在前日的黄昏,我被落日的壮观震撼了。天空中一团一团的云,不卷不舒,仿佛专门等待阳光的涂抹。风不吹,黄叶不飘。我眨眼的瞬间,阳光的画笔早已将西边的云彩洇染遍了,几乎同夕阳同一种颜色了。只是夕阳都了一些光,云霞多了一些色彩。我静静伫立着,让橙红色的光线从眼瞳进来,渐渐在我的心底沉淀。我似乎也感觉自己与西边的云霞同一种颜色了。 我不知道是阳光洇染了云霞,还是云霞烘托了夕阳;是夕阳给我血一样的颜色,还是我心头的血涌出来,染红了黄昏的天空。人就在不知不觉中,与天空融为一体了。人行走在大地上,天空永远在头顶,但在这一刻,我感觉天空和大地融合在一起了。 • 冰心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在这个黄昏,我真切地感觉到生命的形状和色彩,它如被夕阳洇染过的云霞。冰心很喜欢自己翻译的一句话:“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在《霞》这篇散文中,她说“云翳”应该翻译为“落霞”更准确。其实,两者区别不大,云翳涂抹上夕阳的色彩和光亮,就是落霞。 许多人不喜欢云翳,但喜欢观赏落霞。云翳被太阳镀亮了,就是灿烂的落霞。截然不同的是,看我们是否拥有一轮黄昏的太阳。冰心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难免碰到云翳,我们要做的就是,用阳光将云翳变成晚霞。痛苦和快乐很容易置换,看我们的心空中是否有一轮自己的太阳。 C 一片落叶 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这是日本画家东山魁夷说的。他曾凝视庭院里枝头上的一片树叶,那片树叶向他娓娓讲叙了生命的真谛。 现在我凝视的是一张飘满黄叶的照片。背景是树干和树干间隐约的雾气,画的中心是一张可以坐两人的木椅,椅子的靠背呈现很舒适的弧线,曾经坐在这里的人走了,一些黄叶占据了他们原来的位置。更多的黄叶躺在地上,很安宁的,撒上去的明亮阳光都没有惊醒它们的梦。如果有风,黄叶大概还会随风翩跹起舞的。不会起舞的,是椅子前面躺着的两块老朽的枝干,断茬都变成黑色的了。在折断的夜里,树干是否呐喊过,现在是听不见了。能听见的只是阳光摩娑着满地黄叶的细微声响。 日本的池田大作能从风中颤动的一片树叶上也能听到光线的脉搏的跳动,这些黄叶在金黄色的阳光照耀之下,确实能够触摸到轻微的脉搏,还能听见黄叶轻轻的呼吸,但那不是喟叹。黄叶是不会感伤的,如同我现在眼前一片璀璨的金黄,我没有萧瑟之感。 这应该是在早晨,虽然我从照片上看不见晶莹的露珠。画面里有早晨的雾岚,如果我翕开鼻翼,大概还能闻到早晨特有的清新和黄叶成熟的味道。 这些黄叶曾经在枝头吐翠,用细嫩的嗓音将春天叫醒;在夏天浮绿泛金,任鸣蝉长啸或哀吟,它们在阳光的烧烤下曾耷拉过脑袋,但台风的巨手没有将它们揉碎;现在是深秋了,树梢里还有一些嫩芽,等待着在明年春天像你们曾经的那样歌唱。于是你们辞谢枝头,飘然落地了,无怨无悔。 我又悬想,那在椅子上坐过的人,他们是否也在静夜里凋谢了。下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肯定记不起他们的,尽管木椅上还留着他们还没有散去的体温。他们蹒跚着离开时,是否依依不舍,一直回头?他们是否会叹息? 黄叶是不叹息的。东山魁夷说,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背景里的树现在有些苍老,但到了明年,新生的绿叶会再用它们细嫩的嗓音将春天叫醒,每一棵树都会像一团燃烧的绿色火焰。 现在这些躺在地上的黄叶不会感伤。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这也是东山魁夷说的,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或许这些黄叶正在歌唱,那金黄的旋律随阳光飘荡到四处。 我们是听不见落叶的歌唱的,除了用心灵。那些黄叶将在这歌唱中慢慢变黑,最后化为泥土。它们的歌声将通过枝干,汇入明年春天绿叶的合唱。 • 看风景 王清铭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 这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则广告,我欢的是广告词中所包含的哲理。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闲暇或静处时,常常看风景。不一定都是风尘仆仆去旅游,有时在我们仰头的一瞬,风景就在我们的眼前草绿花香了。钱钟书先生就在屋内,让自己的心灵旅行,他说:“春天是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打开窗户,让春天走进心里来,钱钟书也给自己的心情配了画框。 想起诗人卞之琳《断章》:“站在桥头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风景在桥头和楼上都铺展了,月光透过窗子,照亮了延伫的你,你却在别人的夜空里升起,如一轮明月。无论是你还是别人,那些风景都用眼瞳给风景作了画框,然后打上了心的钤印。 上路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是否从现实中抽身,让心灵走向了远方。晋代的采菊东篱下,随意地一抬头,看见了那逶迤向他心底的南山,悠然就是他的心境。南宋的陆游看梅花,感觉自己也化身为梅树了,“一树梅花一放翁”。 重要的不是你去哪里,而是你将心灵安置在什么地方。眼神和心情铺展成宽敞的道路,到处都是绮丽的风景。日本的池田大作能从风中颤动的一片树叶上也能听到光线的脉搏的跳动,风景画家东山魁夷周游世界名山大川,但他也在庭院里看到了一片树叶,感受到生命的真谛。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小镇的林阴道上用思索的痕迹踩出一条著名的的路——“哲学大道”。 有自己的地方,就有风景。看风景就是看自己,看隐藏在风景之后的或被风景所凸显出来的自己。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从敬亭山看见了山峦一样矗立的风骨和白云一般悠游的闲适;辛弃疾也让伫立凝望的山看见自己的妩媚:“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东山魁夷深深地将自身沉浸在自然之中,看到自然微妙的心灵,也就是他自己的心灵。在他所邂逅的风景中,听见同他的心相连的大自然气息,大自然的搏动。大自然也是有心灵的,那是看风景的人安置上的。溪流是血液,雾岚是呼吸,轻风是脚步,阳光摩娑绿叶的声音就是心灵的细语。 心灵寻求的是与自然和风景的和睦相处,龃龉不是看风景的本义。曹操在月明星稀之时,看到乌雀南飞,心内涌动“何枝可依”的喟叹;苏轼在赤壁张开毛孔接纳徐来的清风,他的心灵没有完全打开,长江水波不兴,但他的心潮难平,最终借酒销愁,杯盘狼藉。作家林贤治说,列维坦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 诗人海子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他始终没有找到这所房子。那样的心情适合用于写诗,看风景却是不适宜的。 东山魁夷在《听泉》中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生活的烦乱,遮蔽了它的声音。”看风景,有时就是找到那股内心的清泉,洗涤生活中的尘垢。阅读() E 打印有奖举报 • 内心的那泓清泉 王清铭 燕子肯定是不知道热的。酷暑时节,它们从未知处飞回县城,特别是黄昏的时候,燕子成千上万,从各条街道呼朋引伴,一起飞到县城里最长的街道——解放路。凉风被县城里日渐崛起的高楼阻挡住,所剩无多,又在穿越楼群时曲里拐弯,不知道迷失在哪里。悬挂在楼房上的空调,将屋里的热气全部驱赶到街道,黄昏时县城里除了照样热,还增加了闷。 这些不知热的燕子慌忙迁徙到县城里,在街中心的电线杆上稍作停歇,然后就顺着解放路向东飞去,你追我赶的,依旧是一付匆忙的样子。于是,街心上空,燕子形成一股黑色的波浪,向前翻卷。 “我也是群鸟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这是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写的,我走在黄昏的解放东路,突然想到这么一句。县城很繁华,高楼为证;县城是否荒凉,就没有谁的心灵来作证了。县城里的燕子只顾飞翔,春天拍着翅膀飞走,夏天拍着翅膀拍着翅膀飞回,然后又匆忙得拍动翅膀不知去向。 比起蝉儿,燕子还是有福的,现在只能在城乡结合地带,还能听到一些蝉鸣。台湾女作家张晓风说蝉声是“最后的、挣扎在城市里的音乐”,燕子大概也算县城里最后的、飞散的音符,但旋律太快,跑调太多。蝉儿虽然一直嘶叫着“知了,知了”的歌词,但可能并不知道这样噪啼的目的,燕子匆忙来往,为什么飞,飞翔何方,它们无从知晓。 生活匆忙向前,以前还有燕尾服,现在那些很早就过时的服装大概也不知飞向何方了。生活裹挟在流水之中不断向前,无暇停下来,小憩片刻。很多人都如燕子,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不断拍着翅膀,来不及让心灵停歇。 夜晚,燕子终于停止了扑棱和噪啼,静静地站在电线杆上睡着了。它们应该算有福的,县城里夜生活制造的各种声音不能惊扰它们,它们大概也不会有噩梦。我一直很疑惑,这些在白天奔波的燕子在睡梦中真的拥有内心的安宁。睡觉是一种休息,并不等同于宁静。这就如地位、名利并不等同内心充实相似。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生活的烦乱,遮蔽了它的声音。”这是东山魁夷《听泉》中的另一句话。他笔下的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鸟儿在鸣泉的指点下,似乎也开始有所觉悟:短暂的小憩,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何等珍贵! 我想起四年前夜宿菜溪岩的情景。我们住在简陋的寺庙里,窗外就是潺湲的泉流,夜里醒来,鸣泉似乎就在枕头边,我体会到古人所说 “头枕清流” 的美妙意境。大山是寂静的,这时刻泉水成了主宰,仿佛大山弹拨的铮琮琴弦。我感觉那泉水潺湲到心里来了,烦躁、郁闷都随泉水远逝,一片片的宁静浮荡在夜空中。 东山魁夷说,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幽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写作这篇文章时值深夜,我内心枯干的河道突然接通了菜溪岩的泉水。是呀,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泓清泉,它可能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也可能是白居易的“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还可能是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这一泓清泉原本就存在于我们心灵深处,只是它被我们人为的堵塞了,或者我们在喧嚣之中,听不见它幽然的鸣声。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是,疏通泉眼,或者静下心来谛听。 那泓心泉,足够洗净我们生活中的尘垢。 F •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②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③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④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⑤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⑥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江南的春雨,想到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就想到了春雨。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尤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⑦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今年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⑧余光中先生说:“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27、仔细阅读第⑥段,回答下列问题(2分) ①请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并订正。 错别字: 订正: ②结合前后文,你发现了第⑥段划线句子的问题吗?请将调整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8、文章作者对“杏花春雨江南”的美学特质(或句中包含的意蕴)进行了解读,请你归纳出“杏花春雨江南”的几点美学特质(可摘录文中的词语作答)?(3分) 答: 29、你觉得“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中的“杏花”如何理解?(2分) 答: 30、文章作者在第5段通过巧妙的想象表现了与古人邂逅的情景,请你也选择一位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展开自己的想象,仿照划线部分的写法写几句话,来表现通过其作品与其产生的交流(句数、句式不必完全相同)。(2分) 答: 31、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为什么对“杏花春雨江南”还有向往和怀念之情?(2分) 答: 32、请摘录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你的理由。(2分) 答: 33、作者说“生命不可缺少诗意”,你同意吗?你觉得怎样的生活是充满诗意的生活呢?(2分) 答: 27、①尤、犹 ②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 28、诗意、柔情、思念、忧伤等 29、思乡或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 30、略 31、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 G 火车向前跑        王清铭  我是几年前才坐上火车的。我一直向往过一种流浪的生活,但始终没有成行,生活像鱿鱼的吸盘,我炒了一回“鱿鱼”,当然这不意味着我辞去工作,我只是暂时从千篇一律的生活中逃离了一回。   许多年前,我很喜欢一句诗:出去走走,走出去还是要走回来的,但走出去,就不一样了。  暑假的时候,约上一位同事。同事生活很不如意,好象我印象中就没有几个生活如意的人,谁让我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心在半空,身在地下。尼采说在半空中看生活最适宜,我也哲学那么一回吧。   暑假替学生补课,腰围瘦了一些,腰包鼓了一点,浪漫也是要花钱的,我学古人,腰缠“五百元”,骑鹤下扬州,不,是乘坐火车,出去随便走走。   印象中火车总与“风驰电掣”等词汇连在一起的。但快车的速度在黄牛的手中攥着,2000年的火车站,缺票的多数只是站内买票的窗口。我们是拮据的穷教师,一直生活在慢节奏的生活边缘,那就选择慢车吧。 从福州到南京西。站牌就是那么写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看来酸腐文人的气息随时要散发出来的,但不等我想到诗句的作者是李白,火车到了,“哐啷”去站台的门一响,许多人就冲到了我们前面了。大包、小包。黝黑的脸庞。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皱巴巴的衣服。粗言。野语。粗布乱服不掩国色。赶快往前挤。汗臭味。烟味。大蒜的味道……   我一直怀疑我写的这个题目是某电影大片的片名。火车往前跑。跑。跑。火车张开嘴,我就被吞咽了。狼吞虎咽。不由自主。像生活,你总要被挤着前行。不管你愿不愿意。我现在在火车的胃部了,感觉火车的蠕动。中国就是人多,沙丁鱼罐头似的。日本人长途托运沙丁鱼,要放入鲶鱼,沙丁鱼的存活率才高。在拥挤的车厢中,你就是鲶鱼,你必须把走廊上的人扒拉开,你才能通过。一节。一节。再一节车厢。仿佛在大肠中。脚臭味。汗臭味也从你身上传出。汗是没有阶层的,我的汗跟满车的民工一样流淌。他们中有很多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也不知道终点是什么。   闽侯。闽清。古田。水口。一个个站点挤过来。有人大哈欠。有人坐在走廊的地上,头一摆地睡了,摆动的旋律迎合火车的节奏。哐啷。哐啷。哐啷。2000年火车很慢,像不动声色的生活,向前跑,跑。生活中的人都很累,能睡着有福。一位中年男人头靠在座椅上,唾沫拉得很长。有人抽烟,烟雾辣辣地钻如别人的鼻孔。有人说话,辣辣的,大概是四川还是湖南人。   闽西北大多是山峦,火车钻进大地腹部,然后又拉出来。我站在厕所门外的半米处,就这么联想着。几个小时,起先还感觉两腿的存在,后来感觉只有一条了,再后来没有了。屁股真沉。坐下来。坐下来。躯体抗拒着头脑的指令,终于萎倒在地板上。头脑一片黑暗,后来一片空白。不是晕,睡了。   七月的阳光灿烂,火车向前跑。上了很多人,又下去了很多人。我沉沉地睡着。生活在继续。 我曾经写过一首《出去走走》的诗歌,其中有这么几句:所有的蛇都在,自己的窝里蛰眠。而我寂寞的蛇,通体乌黑,整天在我脉管里蹿动;它爱听音乐,在寂悄的时候蹿动;它爱饮苦酒,并将烈焰喷满我回想往事的脸庞;它的嗓门,是破铜坏铁堆成,整夜吵得我难眠。它细小而光滑,又似我抓不住的,青春岁月。 诗歌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但一说出,寂寞就不再是寂寞,多少有些矫情。就如我现在在火车上,根本没有出去走走的想法。火车向前,我向前。   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真的在别处,包括他这句话,现在还保留在巴黎大学的墙上。我的梦不会出现在巴黎,没有铁塔,只有铁路。哐啷。哐啷。哐啷…… 城中的春天 王清铭 我随意写下这个题目,很迟疑,因为我很少感觉春天来临的迹象。 在我寄生的小县城,倒是经常看见燕子,街心的电杆上,燕子攒集在一起,在秋冬季节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春天一到,燕子就忽然消逝,留下的鸟粪经几场雨一淋,也不见影踪。燕子是不读晏殊的词的,看见花落去,自然不会象多情的诗人一样感伤,况且现在的城市很难看见落花缤纷的景象。燕子也不管跟谁似曾相识,飞走了也不告别一声,我也无暇去小园香径独徘徊,以前建小园的地方,拔地而起的是房价比我心跳速度更快的高楼,燕子即使回来,也找不到栖居的屋檐。 我说过我不是诗人,不会听见风走动的声音,也不会听见花蕾打开的声音,更不会跳起来打开房门,站在门口久久张望。我不会敏锐感觉春天来去的迹象。我家阳台上倒也有一盘水仙花,那些被比喻为金盏银台的花朵早已凋谢,我往窗外看,那些枝叶上的花象一些破败的旗帜,那些葱绿的叶子也好像失血一般变得枯黄。我说过我是不会感伤的,我只是中断正在写作的文字,到水龙头下给水仙添加了一些漂白粉漂白过的自来水。 我所记的春天在古诗词和我生长的乡村中。想起宋代辛弃疾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现在城中没有桃树李树,桃子李子价格低廉,占据不了寸土寸金的城中土地,也就没有桃李在风雨中很多情地发愁。我发现自己经常不合时宜地生活在有点诗意的唐宋,那时是有春天的。只是现在已经过去了近千年了,有些着凉的我嗅不到故纸里散发的春天气息了。 感冒应该不算春天吧,我用面巾纸揩净晶亮的鼻涕,突然就想到小时生活的村庄,那里也有春天。春天一到,屋前的油菜花一片金黄,清香可以随风飘散几里地,各种各样的蝴蝶在油菜地里轻盈地飘。不是飞,我觉得用“飘”字最契合心中的印象。再远些的小溪边,蜻蜓扇动透明的翅膀,把阳光飞得有点凌乱。再高一点的天空,有燕子将春风剪碎了,随便拈一丝风,都有彻骨的暖和…… 很自然又想到燕子,看来我对燕子还是有感情的,尽管它们看不懂我写的文字。我真的该去打听一下,这些流落到城里的燕子,一到春天就迁徙到哪里,或许它们所去的地方是有春天的。 我是在洗脸盆里感觉春天到来的。冬天早上洗脸,我要兑上很多热水,到前段时间几乎不用加了,现在不加热水,我的手还能触摸到些微的热度。衣裳减了一件,当然也付出了代价——就是现在我感冒了,我知道这叫春寒料峭,尽管乍暖还寒,但毕竟春天已经来到了。闭门索居的日子应该暂停了,四处去走一走,尽管在城中很少感觉春天来临的迹象。 记得某位诗人(唉!又是诗人)写过这样的句子:我有时也沉默,沉默又使我陷入更深的沉默。有些事物,我们不能研究它,最好的方式是置身其中,春天就是典型一例…… 春天到了,燕子是否归来,似乎不重要。咱就置身其中,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好了。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 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今年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余光中先生说:“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锄柄上的眼睛 王清铭 很多年没有拿锄头了,当我摊开双掌,看见那些厚厚的手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早就消失了,它们曾经咯过我幼小的手掌,后来变成手掌的一部分,是我在乡村将近二十生活的深刻烙印,现在消失了。 我家有把小锄头,原先是给菜地松土、除草用的,我们兄弟相继长大后,小锄头派上别的用场。我所说的长大,其实只有七八岁的光景,在父母眼中,我们已经是半劳力了,土里扒食的父母不会让我们的力量闲置,一要下田,父母就让我们肩扛着,尾随他们下地去了。先是我的大哥、二哥,后来他们的身高超过了锄柄,这把小锄头自然就交到我的手上。生活在乡下的我,根本不用父母教育,也知道劳动是自己的本分,于是没有竖直的锄柄高的我就开始用它同坚硬的泥土作抗争了。 起初手心没有锄柄硬,手上起了很多泡,泡破了,流出的水由清到浊,后来夹杂着血丝,最后那些起泡的地方,皮全部蹭破了,只剩下一些微凹的小坑,血肉模糊。原先只是火辣辣的疼,到后来犹如针扎了一般,锥心的痛,但我不敢喊出声。父母也见惯不惊,看着我被血丝染红的双掌,说了声,这孩子还嫩了些。 我曾经在内心排斥过劳作,那些红肿的伤口仿佛无望的眼睛,在我摊开手的刹那直视乡村那片低垂的天空。整天劳作下来,腰酸腿疼不说,手上的伤口让我在举筷子时都痛得龇咧着嘴巴。不过,我不喊痛,作为一个农人的后代,一点痛和创伤都承受不了,一定是不合格的。我咬咬牙,仿佛要将这些苦痛都咬碎一样。 几天后,手上的伤口结痂了,从黑红到黝黑,那是炭和铁一般的颜色。后来长茧子的地方皮又蹭破了,再结痂,反复多次,那些茧子就比木头坚硬了,锄柄就很难伤害到它们了。我祖母曾经很形象地说,别看这是死木头,不喝你几滴,你就别想拿起它。我很佩服文盲祖母的智慧,锄柄和手掌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最终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仿佛延伸的手臂一般,在贫瘠的泥土和庄稼的间隙能够自如地挥动。为此,手臂也付出了自己的代价,用淋漓的汗和血喂饱了锄柄,锄柄也因为手掌养分的哺育,跟人一样有了血性和生机。 我很认真地看手上的锄柄。锄柄吃饱了汗水,颜色渐渐变黑,越来越像我们被太阳曝晒和臭汗浸泡的肤色。锄柄上的木纹跟手纹很相似,只是线条更粗犷些。我还发现这些木纹逶迤向同一个地方,那是接近锄柄中间的位置,木纹渐渐变得密集,并拧在一起。在木纹凝结的地方,有颜色特别深的木节,不规则的圆状。 祖母说,这木节是树在生长过程受的伤,结的疤。我眼前仿佛看见旷野里的一个小树,暴风雨摧残它,但它没有折断,而是顽强地生存下来,有伤痕的树干愈合后,变得更加刚强。后来我曾向我的父亲求证过,父亲说,农人喜欢选有木节的木棍作锄柄,它们更硬,更不容易折断。父亲还说,这木节是树干的骨节,骨生肉,肉附骨,锄柄就强壮了。 受伤是树干的不幸,但这不幸成全了木头的坚硬,使它能够同铁相结合,成为挖凿坚硬泥土的利器。我发现,这圆状的疤痕,极像木头长出的眼睛,总是不动声色地凝视着我这个最初的小农人。 有多少把锄头长了这样的眼睛,我没有统计过,也无法全部知道。但我知道用过锄头的手掌,上面也会布满一些更小的眼睛,它们的通用名字是茧子。要成为一个纯正的农人,手上、脚上、肩上等地方都要长出这样的眼睛。别看这些眼睛,显得眼神呆滞,也只有它们,才能一眼看穿苦难和贫穷。 这把长了眼睛的锄头陪伴了我好几年,直到我比它长高了许多。锄头真是奇怪的东西,用的时间越长越懂得泥土的性格,即使锄尖的铁被磨损去一些,但它的锐利并不减损,在泥土的奔突中照常灵活。乡村是落后的,繁重的农活并没有压垮我幼小的身躯,却磨练了我的性格。我不会去歌颂这些原始的劳作,但以往的乡村总让我想起锄柄上的木节,正是它使木头更坚韧,显示铁一般的品格。 这锄柄上的眼睛,不会在老去的岁月里变得昏花,它是我人生的另一种视角。 1520字 女儿的水仙花 王清铭 我不太懂花,也不喜欢养花,从来就没有附庸风雅地写过有关花的文章。我在水仙花的故乡漳州市生活了四年,看过水仙花,谈不上观赏。水仙,被高雅的人称为“岁暮清供”,放置在书桌上,我没有这份雅兴。 我们这里有过年养水仙的习俗。读二年级的女儿放寒假了,教师布置一道题就是观察水仙花,写日记。于是农历二十三那天,我第一次买花,买的就是水仙花,养花的任务就交给女儿了。 我以前读过一些写水仙的诗词,印象比较深的是厦门诗人舒婷的《水仙》:南方盛产一种花卉\被批发被零售到遥远的窗口\借一钵清水 \答以碧叶玉芩金盏银托 \可怜香魂一脉\不胜刻刀千凿万琢……诗人借水仙写女人的柔情和命运,突出的是她娇柔多情的一面,但我有点疑问:如果水仙不经雕琢,还会有这样的美丽吗?看着女儿小心翼翼端着水仙花盆,脸上洋溢着笑意,我自然想起大学时读过的这首诗。 水仙扎根的土壤就是洁白的水仙花球,用水滋养自己,没有枝干,只有绿叶伸向天空。她们不柔弱,在叶子顶端还保持向上的姿势,不像其他的花草,长到一定的高度,就自然披拂下来。同样是生长在寒风凛冽的冬季,腊梅铜枝铁干,像刀像戟,对抗着寒风;水仙叶子细长葱翠,像衣袂翩跹,风拂过,就舞影横斜。 农历二十四,女儿换水时,发现叶子的顶端吐出了花苞,惊奇地叫了起来。我看见簇拥的叶子中有几枝花茎,原先我还以为是叶子的,现在她的尖端处腾出一朵或两朵的小花苞。二十五日和女儿再去看水仙花苞,小火苗似的花苞已经变成鼓起的嘴唇的形状。我教女儿一个成语:含苞待放。女儿把它写进了日记。我仿佛看到这些鼓起的嘴唇一吹,就会花朵吐露出来,就如女儿以前吹肥皂泡一样。 农历二十六早上,女儿欢呼:“爸爸快来看呀,水仙开花了!”女儿拉着我的手来到阳台上,我看到两朵细小的花在风中摇曳。花六瓣,色彩白里泛些微的黄,仿佛六棱的玉盘;盘里的花心是金黄的,形状像酒杯,盛满了女儿的欢乐。我想起人们比喻水仙为 “玉台金盏”或“金盏银台”,真贴切极了。这水仙花也开始盛上我的欢乐了。 晚上,女儿沉睡在梦中,她大概会梦到这冰清玉洁的水仙吧。我埋头写作,突然想起了水仙花,查阅了一些水仙的资料。我的莆田老乡、宋代词人刘克庄在《水仙花》这么写:岁华摇落物萧然,一种清风绝可怜。不许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从来不养花的我,心中对水仙有了爱怜之情。去女儿房间帮她盖被子,看她睡态可掬的样子,真想亲上一口。但我不习惯这种表达爱的方式,默默退出,我的心中充满了柔情。 水仙花的笑很有感染力,没两天又有四朵开放了,我写作累了,透过窗户看阳台上的水仙花,仿佛能够听到她们一起发出的“咯咯”笑声。厅里,女儿正在看电视,剧情逗发她不时欢笑。我起身,厅里的电视正放映《西游记》,剧中一点新奇的情节都会引发她的欢呼和开心的笑。无忧无虑的童年,真好。我抚摸一下女儿的头,又回房埋头工作了。 我决定写一些文字把这段岁月的流痕记录下来。幸福并不短暂,但容易被遗忘,我写这篇文章,也是想在文字中留下这段幸福。 水仙是女儿的花,也是我的花。闽南和我们这里,很多父亲给自己的女儿命名,就叫“水仙”,诗人舒婷就这样写道:闽南小女子多名水仙\喊声\水仙仔吃饭罗——\一应整条街。当然,我不希望女儿像诗中所写的那样“就用眼泪浇灌自己”。水仙美丽、多情,但在我的印象中,绝不是软弱的名词。 我想起在漳州的时候,看过花农种植水仙。很多人都不知道,水仙起先并不是长在水里的,而是埋在泥土之中。花农用刻刀雕刻水仙花球,然后埋进泥土,等到她长出根须和茎叶,再挖出来,用清水滋养。 水仙花的美丽是经过细心雕刻的,泥土曾经给她最早的养分。开放是水仙自己的事情,就让我做这最初的泥土好了。 春节这几天,每一茎水仙都看出了三四五花,上下重叠在一起,仿佛女子美丽的发簪。阳台上水仙的幽香散发到屋里和我的心里来。在花香中,女儿长了一岁,我这个爸爸的“工龄”也添加了一年。 H • 人生如茶 ( 王清铭      闽南的工夫茶历史悠久,泉州的朋友送我一副工夫茶具,小巧玲珑。茶壶上有行书的对联:“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比拇指大些的陶瓷小茶杯,杯沿圈上墨写的一行字“可以清心也”。我喝茶一般只是红楼梦妙玉所说的解渴甚至“驴饮”,小盅斟茶嫌太麻烦。朋友盛情相送,自然偶尔也品一品。时间久了,我发现工夫茶品的是心境,锤炼的是人生的涵养。有一日,我举杯品茶,突然发现杯上的那行字,从那字开始读都有意境。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五种不同的读法都直指人心,心是可以清澈起来,需要像泡茶一样酿制出清香的心境;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一杯苦涩后有回甘的茶足够让我们品咂出人生的滋味。   我打电话告诉朋友我这个“重大”的发现,朋友淡淡说,你再看茶壶吧。我拿过茶壶,仔细琢磨,终于瞧出了门道。原来这是一副回文对联,倒过来又是一种意境: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原句说茶清心的功用,回文句突出品茶时的心境——澄澈,一个人若利欲熏心,喝再多的茶,也是沉淀不下来的。   再后来读大文豪苏东坡的诗词,中有《记梦回文二首》,其中一首写道: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这首诗如回读,则为:窗晴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苏轼虽说过“人生如梦”,但他是执着的,不过在执着中多了些超然。回文中的“漾倾酒尽落花空”带有些微酒尽兴阑的怅惘,我还是喜欢他的原诗中“空花落尽酒倾漾”,明知落花飘谢时光流逝,他不过分惆怅,尽管也借酒销愁,最后帮他找回快乐心境的,还是一种叫“龙团”的茶。  诗人卢全则从茶中品味出豪放男儿,他在《七大碗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孤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从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羽清风生。”可惜这种两腋生风的境界我辈俗人不曾体会。僧人皎然也在《饮茶歌》中飘飘欲仙:“一饮涂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闷。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我不祈求得道,但从茶中品味一点浊世中难得的清高,对人生不无裨益。   茶的含义不只是超脱,还有执着。我还是比较女作家三毛的说法:“人生如茶,第一道茶苦若生命,第二道茶香似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真正苦过,爱过,才会明白淡泊的深永意味。   鲁迅也写过一篇《喝茶》:“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需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现在生活节奏加快,能静下心来喝一杯茶,这种“清福”确实不容易得到,所需的“功夫”大概就是周作人所说的:“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周作人先生还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我自然神往。不过我更喜欢成都的那副茶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酒,现在我几乎不喝了,那就再倒杯茶来好了。
本文档为【0002优美散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268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7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1-20
浏览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