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新高考走势跟教学

地理新高考走势跟教学

举报
开通vip

地理新高考走势跟教学地球运动2011届地理高考复习专题二第一部分系统主干知识[考情解读] 考点回顾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每年必考,并且难度往往在中等偏上,考查内容以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为主。 考向预测   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有关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10年海南卷地理)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完成19~20题。19.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A.95&d...

地理新高考走势跟教学
地球运动2011届地理高考复习专题二第一部分系统主干知识[考情解读] 考点回顾   综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每年必考,并且难度往往在中等偏上,考查内容以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为主。 考向预测   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有关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10年海南卷地理)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完成19~20题。19.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A.95°EB.110°EC.135°ED.170°W,20.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16.A17.C第二部分考点整合 考点一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命题方向   地球运动基本规律和应用是地球运动部分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涉及有关时空分布规律性的内容经常是高考命题点,从命题角度看多从学生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入手进行考查,因此复习时要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与地球运动规律的联系。1.地球运动及相关地理现象时空规律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就北半球而言) 冬季 夏季 地球自转 形成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除两极点外都为15°/h 地轴穿过的北极地区背向太阳,北半球受热少 地轴穿过的北极地区朝向太阳,北半球受热多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就北半球而言) 冬季 夏季 地球公转 形成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太阳位于近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冬半年较短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夏半年较长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就北半球而言) 冬季 夏季 晨昏线 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均为零,把全球分为昼夜两半球,大气散射导致昼半球实际范围大于夜半球,随地球自转,晨昏线西移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就北半球而言) 冬季 夏季 正午太阳高度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且等距离南北对称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就长,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就北半球而言) 冬季 夏季 日出方位 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北半球太阳轨迹在南天空,南半球太阳轨迹在北天空 东南出,西南落 东北出,西北落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常被作为考查的知识点,简单归纳如下: 地球运动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昼夜交替及地方时的出现 (1)出国旅游或访问时,根据各地的时差能正确调整手表时间,并能做好出行安排(2)充分利用各地时差,合理安排国际商务活动 地球运动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1)港口、聚落在河流沿岸的选址(2)防洪堤坝的选址及建设(3)挖沙场地的选址(4)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5)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6)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地球运动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时间的选定(2)晨练及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随季节的变化合理调整(2)楼间距的合理选定(3)不同纬度的地区窗户朝向的安排 四季、五带划分 (1)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安排农业活动(2)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例1]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2)题。(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不同地点、不同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意在考查考生对全球各地不同时期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理解能力。丙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90°,位于北回归线上;乙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且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也较大,故它位于南回归线之北不远处,比丙更靠近赤道;丁地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6月22日的、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12月22日的,故这两地均位于回归线与极点之间,且所处半球不同,但丁地的纬度比甲地低。第(2)题,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地区分布,意在考查考生根据不同时期正午太阳高度判断纬度位置的能力。结合两个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上题的分析可知,甲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较远处,丙位于北回归线上,乙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不远处,丁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故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甲、丙、乙、丁。[答案] (1)B (2)D 考点二 时间的计算和季节判断 命题方向   地方时、区时、季节判断等问题是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因此在复习时要掌握有关地方时、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与季节变化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1)先求两点的经度差:两地同为东(西)经取其差,两地东西经不同,取其和。(2)将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两地经度差÷15°/小时=两地的时间差(小时),或两地经度差×4分钟/1°=两地的时间差(分钟)。(3)确定时间早晚:东早西晚,时间东加西减。(4)列出算式:所求地区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时间差(所求地区在已知地区以东取“+”,以西取“-”)2.区时的计算(1)先求时区:时区数=经度数÷15°(余数大于7.5°在整数基础上加1,余数小于7.5°保留整数)。(2)找出两地相差的时区数: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取其差;两地分属东西时区时,取其和。(3)比较时区早晚:东早西晚,向东推算加上时区差数,向西推算减去时区差数。(4)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相差的时区数(所求地区在已知地区以东取“+”,以西取“-”)。3.日期的计算(1)先找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大致相当于180°经线,位置固定)、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自然日界线,其位置是变动的)。(2)日界线的相关规律①由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为180°经线),则日期减去1天;反之由东向西越过该线则加上1天。②某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日,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日。③若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则此时全球正好处于同一天(注意:0时经线不是0度经线);若0时经线与0°经线重合,则地球分属相等两天(昨天与今天);若0时经线在东时区则昨天所占范围大于今天;若0时经线在西时区,则昨天所占范围小于今天。(3)特殊情况下的时间数的处理:在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过程中,若所得时间数大于24,则日期加上1日,时间数减去24;若所得时间数为负数,则日期减去1日,时间数加上24。4.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与昼长、夜长的关联计算同纬度昼长时间、夜长时间、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计算方法如下:(1)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2)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3)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4)昼长=2×(日落时间-12)=2×(12-日出时间)5.行程时间的计算:到达时间=出发时间+行程时间注意:把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转化为同一地点的时间广州(113°E)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6:00从旭日东升的广州白云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据此完成5题。5.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A.6小时B.7小时C.12小时D.13小时季节的判断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地球公转运动 7月在公转轨道上远日点附近,公转角速度、线速度较慢 1月在公转轨道上近日点附近,公转角速度、线速度较快 昼夜分布 北极地区有极昼,南极地区有极夜,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反之 南极地区有极昼,北极地区有极夜,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半球反之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正午太阳高度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6月22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各纬度地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12月22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各纬度地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太阳直射点位置 位于北半球 位于南半球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太阳升落方位 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极昼极夜区除外) 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极夜极昼区除外) 日出日落时间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早于6∶00,日落时间晚于18∶00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晚于6∶00,日落时间早于18∶00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气压中心 北半球大陆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亚洲(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势力较强 北半球大陆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亚洲(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势力较强 风向 南亚吹西南风、东亚吹东南风 南亚吹东北风、东亚吹西北风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等温线 大陆上向北凸出(北半球凸向高纬,南半球凸向低纬),海洋上向南凸出(北半球凸向低纬,南半球凸向高纬) 大陆上向南凸出(北半球凸向低纬,南半球凸向高纬),海洋上向北凸出(北半球凸向高纬,南半球凸向低纬) 特殊天气 我国东南沿海有台风、江南有伏旱和梅雨 寒潮活动频繁、北方沙尘暴频繁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气压带与风带 北移,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高控制 南移,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 雨季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进入雨季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进入雨季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河流汛期与水文现象 北半球流经季风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河流和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进入汛期 北半球流经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进入汛期,高纬河流有结冰现象,处于较高纬度且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流出现凌汛现象 高山雪线、极地冰川范围 北半球高山雪线上移、北极极地冰川范围缩小,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高山雪线下移、北极极地冰川范围扩大,南半球反之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天山牧场 云杉林带以上放牧 云杉林带以下放牧 河口水文 北半球季风区河口盐度较低,同值等盐度线离河口位置处于较远时期 北半球季风区河口盐度较高,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我国东南部河口可能出现咸潮 北印度洋洋流 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特殊天气与景观欣赏 钱塘江观潮(农历8月15~18日)、青海湖观鸟(4~6月,以5月最佳)、欣赏我国江南名山夏季最宜 观赏哈尔滨冰雕、吉林雾凇的较好时期 南极臭氧空洞 9~11月南极出现臭氧空洞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季(夏半年) 北半球冬季(冬半年) 三峡的“蓄清排浑” 6~9月汛期排浑 10月至次年5月枯水期蓄水 极地活动 南极地区观极光、北极科考佳 北极地区观极光、南极科考佳 动物迁徙 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北迁,苔原带驯鹿北迁 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南迁,苔原带驯鹿南迁 北半球候鸟春季北飞、秋季南飞[例2] (2010·全国卷Ⅱ)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1)~(3)题。(1)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B.13时C.16时 D.19时(2)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  )A.东方 B.西方C.南方 D.北方(3)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A.9月21~30日 B.10月1~10日C.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时间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地理计算能力。当天为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昼长应为0小时,也就是正午12时日出,12时日落。黄河站所在的时区为东一区,比北京晚7个小时,故黄河站日出时北京时间应该在19时左右,故选D。第(2)题,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当日该地12时日落,正值正午,太阳应在黄河站的正南方向,故选C。第(3)题,本题考查地球公转,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黄河站出现极夜和结束极夜的日期距离冬至日的时间应该相等,或者说和秋、春分日的时间距离相等。从题中可知,当地极夜结束于3月9日,在春分日前12天,故极夜开始的时间应在秋分日后12天左右,为10月5日前后,故选B。[答案] (1)D (2)C (3)B 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命题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如住宅楼的遮挡问题,太阳能板的角度等;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也是考试重点,它主要考查昼夜的长度及分布规律、变化规律。这部分是复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在复习时要注重规律性知识的掌握,切忌太难太偏。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北半球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北半球) 春分日(3月21日) 赤道为90°,向南北递减 全球昼夜平分 无极昼和极夜现象 直射点逐渐北移 昼长于夜,昼渐长 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夏至日(6月22日) 北回归线上为90°,向南北递减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内全为极昼 直射点逐渐南移 昼长于夜,昼渐短 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秋分日(9月23日) 赤道为90°,向南北递减 全球昼夜平分 无极昼和极夜现象 北半球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北半球) 直射点逐渐南移 夜长于昼,夜渐长 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冬至日(12月22日) 南回归线上为90°,向南北递减 夜最长,昼最短 北极圈内全为极夜 直射点逐渐北移 夜长于昼,夜渐短 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春分日(3月21日) 赤道为90°,向南北递减 全球昼夜平分 无极昼和极夜现象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立竿见影”,近大远小,来增去减(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与测量正午太阳高度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可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与计算。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杆高为h,当某日正午太阳从3位置照射时的影长为l,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可通过公式计算:tanH=h/l。(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近大远小)某日太阳直射某纬度,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离该纬线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简记为“近大远小”)。由此可以推知:一日内,同一纬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来增去减)由近大远小的规律可以推知: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其中,H为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为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之间的差值(当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个半球时,纬度差为两地纬度数之差;当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个半球时,则纬度差为两地的纬度数之和,简记为“同减异加”)。(5)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ΔH=23°26′+Φ(Φ为当地纬度);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度变化幅度恒为46°52′;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从46°52′逐渐降低至23°26′,任一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ΔH=90°-(Φ-23°26′)。2.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1)昼长的计算公式(定量计算)某地的昼长=该地所在纬线昼弧的比例×24小时=该地所在纬线昼弧所跨经度/15°=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若上图中KL所在纬线,昼弧所占的比例为3/4,则该纬线的昼长为24×3/4=18(小时);或者优弧KL所跨经度为270°,则其昼长=270°/15°=18(小时);或者K正好日落(地方时为21点),L正好日出(地方时为3点),则其昼长=21-3=18(小时)。(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定性比较)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例:分析5月1日~7月1日长沙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解答:长沙位于北半球,5月1日到7月1日期间太阳始终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半年,故长沙昼长夜短;6月22日(夏至日)长沙昼长达到最大值,故5月1日到7月1日期间,长沙的昼长先变长后缩短。例:比较9月1日到10月1日期间,哈尔滨与北京的昼长长短。解答:9月1日,北半球为夏半年,越往北昼越长;9月23日,北半球为秋分,全球各地昼夜等长;10月1日,北半球为冬半年,越往南昼越长。因此9月1日~9月22日,哈尔滨昼长长于北京;9月23日,两地昼长相等;9月24日~10月1日,北京昼长长于哈尔滨。(3)关于昼长的几点推论①随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即昼长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赤道地区昼夜终年等长,昼长年差为0;南北极圈及以内发展到了极端,最长昼长达24小时,最短昼长仅为0,昼长年较差达24小时。②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发生极昼、极夜的日数,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多,极点地区达到最大值。一年中,极圈上的极昼、极夜各为1天;极点上的极昼、极夜各约为半年。北极点极夜天数比极昼天数要略少,这是因为北极点发生极夜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需时间短。③任意地点,其一年中的最长昼长与最短昼长之和恒为24小时。④任意一天,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甲、乙两地(甲、乙在不同半球),甲地的昼长=乙地夜长=24-乙地昼长。⑤全天可分为四部分(见下图):上午时长=下午时长;上午时长+下午时长=昼长;上半夜时长=下半夜时长;上半夜时长+下半夜时长=夜长;12-日出时间=日落时间-12=昼长的一半;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小时。例:6月22日这一天,北半球的甲地4∶30日出(地方时),南半球的乙地15∶30日落(地方时),试比较甲、乙两地纬度的高低。解答:可计算出甲地昼长为15小时,乙地昼长为7小时。与乙地纬度相等的北半球丙地昼长为17小时,甲地与丙地相比,丙地纬度更高,故乙地纬度高于甲地。[例3] (2010·安徽高考)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下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完成(1)~(2)题。(1)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2)此后一个月内 (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B.广东省进入雨季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D.云南省昼短夜长[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规律,意在考查考生空间想象的能力。11月22日,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说明此时为正午。25小时后,即第二天13时,太阳偏西,阴影则偏东,排除选项A、C。11月22日之后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但25个小时使甲楼阴影遮住乙楼七层说法不太现实,排除D。第(2)题,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运动规律的掌握与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此后一个月即从11月22日到12月22日,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云南省符合这一规律,选项D正确。[答案] (1)B (2)D第三部分专项突破光照图1.光照图的判读要点——紧抓特殊的点、线、面、角和方向 解题关键 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 点 太阳直射点 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或南北回归线之间,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互余 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解题关键 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 点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 所在纬线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线一条是太阳直射经线(昼半球中央经线)、另一条是0时经线(夜半球中央经线) 解题关键 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 点 极点 无东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无地方时,无明显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致每年3月21日至9月23日,北极点为极昼,南极点为极夜。只在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某一经线圈重合 解题关键 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 线 晨昏线 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反之,则为昏线 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圆,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始终平分赤道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度数就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冬至日和夏至日,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最大值,为23°26′ 和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出时刻,和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落时刻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解题关键 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 线 日期分界线 界线:0时或24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理论上);沿地球自转方向,0时经线向东至180°的范围为今天;0时经线向西至180°的范围为昨天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以东为东半球,其西侧为西半球;160°E以东为西半球,其西侧为东半球 解题关键 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 面 南北极圈内极昼和极夜的范围 若越向北,昼越长,则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反之,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北极圈出现极昼的时间为6月22日;出现极夜的时间为12月22日。只在每年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南、北极点周围无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相反的 解题关键 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 角 晨昏圈和地轴夹角 晨昏圈和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变化范围为0°~23°26′ 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 东经度增大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反之,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变大为东经度,经度数变小为西经度2.图图转换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地轴、过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②地球公转轨道面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③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④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⑤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⑥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①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②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③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④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2010·南京市调研)图甲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乙为地球极地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四部分(1)请把图甲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乙中,并用表示夜半球。(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             。(4)此日,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日出为   时,a点在b点的    方向。解析:(1)从图甲中可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且45°E的地方时为0时,转绘时要注意图乙为北半球,并且注意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并且保证45°E地方时为0时。(2)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达一年中的最小值。(3)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此时南京市正值冬季,气候特征为低温少雨。(4)此日(12月22日),a点(北极圈)昼长为0小时,出现极夜现象;b点(赤道)全年均为6时日出;从图乙中可以看出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答案:(1)如图所示。(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3)快 低温少雨(4)0 6 东北
本文档为【地理新高考走势跟教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诺诺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8-12-02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