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名师制作精品讲义:第4部分 第10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名师制作精品讲义:第4部分 第10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举报
开通vip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名师制作精品讲义:第4部分 第10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答案……………………………………………………………名校名师推荐……………………&helli...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名师制作精品讲义:第4部分 第10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答案
……………………………………………………………名校名师推荐…………………………………………………(对应学生用书第258页)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发展的观点把握历史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历程1.从战后雅尔塔体制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局势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1)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2)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3.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4.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制和两极格局终结。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重商主义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展开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税率等保护国内市场。这是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2.自由主义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该理论盛行于19世纪中后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3.凯恩斯主义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又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它形成于罗斯福新政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大规模推行。4.混合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调整了经济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基本过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世界市场雏形 15、16世纪之交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 整体世界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经济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 科技发展,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机制 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市场经济体制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马歇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2)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实力强大。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1)概况: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2)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1)概况: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外关联] 一、近代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及认识1.影响(1)近代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国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在外交上处于被动的屈辱地位。(2)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3)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先后同日本、美国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4)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全方位”、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2.认识(1)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就是始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发展。但侧重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有所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经济外交”的比重明显增加,保障国家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2)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但独立自主的表现形式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变。(3)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政策没有变。在这些“变”与“不变”中,进一步领略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灵活性和务实性。二、比较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相似之处(1)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2)都对高度集权的体制进行过改革。(3)工业化建设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2.不同之处(1)工业化方针提出:中国是在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苏联是在1925年的联共(布)十四大上。(2)开始改革:中国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3)改革结果:中国改革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几位领导人的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4)结果不同的原因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②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经济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引起思想混乱。③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④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三、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阶段 表现 自我隔绝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世纪至1840年) 明清时期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40—1949年) 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西方国家的敌视,中国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迅速融入世界市场,迎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1978年以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PAGE1
本文档为【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版通用)一轮名师制作精品讲义:第4部分 第10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蜡烛会挥发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3-17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