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文化通论

中国文化通论

举报
开通vip

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文化史PPT1一、文化的涵义1、古代中国的“文化”:由自然之物的纹理,推及到天地宇宙(天文、地文)、进而扩展到人伦社会(人文),虽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并不完全相合,但却隐含着一种极为可贵的文化通观。2、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本质:由于人有意识的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一个人的世界,而且是自然界也具有了人的意义——文化意义。3、文化的内涵:(1)人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基础;(2)文化不同与自然,然而自然物一经人的实践活动的介入,成为人对象物...

中国文化通论
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文化史PPT1一、文化的涵义1、古代中国的“文化”:由自然之物的纹理,推及到天地宇宙(天文、地文)、进而扩展到人伦社会(人文),虽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并不完全相合,但却隐含着一种极为可贵的文化通观。2、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本质:由于人有意识的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一个人的世界,而且是自然界也具有了人的意义——文化意义。3、文化的内涵:(1)人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基础;(2)文化不同与自然,然而自然物一经人的实践活动的介入,成为人对象物,它便打上了人的印记,从而成为“人化的自然”,并集中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3)自然界的任何人类自身的文化,作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的。所以,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评价文化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价值目标。2注意:文化范畴中的几组关系1、广义文化:物质生产+精神创造;狭义文化:社会意识形态+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文化2、文化的外显模式与内隐模式:文化的外显模式:哲学、法律、历史、艺术、宗教、风俗、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它们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为载体,一般都有外壳形式。文化的内隐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深层的东西。3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文化现代文化: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是今日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努力创造的新型文化。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辩证关系?首先,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在长期的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等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创造精神,一部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不断扬弃、更新和再生的历史。其次,传统文化并非静止不变,传统文化一经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其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的变化。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对待文化遗产应该遵循的原则4二、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1、地理环境:一面临海,其它三面与域外陆路交通极不便利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1)一方面妨碍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反应机制”,使中国文化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中国文化按其自身规律而自我发展。相对封闭比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以华夏为天下的中心,视环绕华夏的邻邦为夷狄蛮戎。2、农耕经济:中华先民早在六七千年前,已逐渐告别狩猎和采集经济,步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时代。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立国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出农耕经济外,中国的北方草原自古生活着游牧民族。农耕与游牧,两种不同的经济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全过程。53、社会结构:中国古代史一个等级社会,从先秦到明清,尽管社会形态有所变化,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结构却长期沿袭未变。就业缘而言,古代中国几千年来所沿袭的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传统农业模式,他们认同宗法等级的“合法性”,亦即对享有权威的人的服从和对作为神圣规则的礼的认可。就血缘关系而言,一个宗族世代生息繁衍于一个地区,血缘的纽带自然地把宗族成员联结成一个宗族自治体。6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人文性:定义:中国文化从思考人类自身的存在出发,以人为中心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强调人本位,将天、地、人三者并列,以人为宇宙的中心,认为人是“万物之本”,“最为天下贵”。特征:鲜明的非宗教性倾向中国文化人文性的特征:重民轻神;人生价值的自我体现:“内圣外王”;“立德、立功、立言”(PS:插一个子建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真伟大,我是做不到的,也无心做到啊!!!)2、包容性:就民族内部而言,民族融合:主要的区域文化有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以及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等。早在秦统一中国前,不同的区域文化之间就有着密切的交流。对于境外文化,兼容并包:以宽阔的胸怀迎接挑战,并加以采撷、消化和吸纳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佛教、西学东渐……73、伦理型:(1)以德治国:历代统治者视道德感化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2)强调个人的伦理义务,要求个人服从集体;(3)强调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视“修身”为立命之根本。4、和谐型天人合一:中华民族对“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天人合一思想肯定天地、万物、人是齐同的,同类相通,统一成一个整体;人是“天地之心”,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要爱万物人的活动要遵从自然的法则,与自然环境和谐交融知行合一:中华民族对“善”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主张人应该增进道德认识,提高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反对只说不做言过其行;“知”与“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只有对仁义道德有了深入的体认,才可能在实践上避恶趋善;8情景合一:中华民族对于“美”的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创造美和鉴赏美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其深层文化内核在于“天人合一”。在审美过程中,要求把人与自然、社会即审美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强调客体与主体的和谐交融。中国古代诗歌历来把“意境”作为最高的审美追求,把作为主客体双方的“情”与“境”联系在一起以建构古代诗学;中国绘画,历来将生命情调与自然造化的交融相互渗透作为创作要旨;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也是宇宙造化、高山流水的和谐相通。5、务实精神:作为一种民族性格,植根于农耕经济的厚实土壤;中国文化的务实精神,使之成为一种非宗教的、世俗的文化,告诫人们立足于彼岸世界,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9第二章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是基础,政治制度是核心。政治制度既包括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又包括政治思想——凝聚与政治制度中的政治观念形态。10第一节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模式的确立一、周代:向心型政治结构的初建1、周代宗法制形成原因:(1)重贾好货的商业经济的不到发展,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已逐渐形成。(2)周代保留了氏族社会遗存的血缘纽带关系,以单一化的农业型自然经济为基础,以长期定居、安土重迁、依赖于可耕土地的农业家族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巧妙地将血缘纽带与国家整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立长立嫡”、“世卿世禄”宗法制。112、周代政治结构特点:其一是重农抑商的经济范行的确立;其二是树立君主权威(相对于商代的方国联盟);其三是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以藩屏周其四是周公制礼作乐12二、秦朝: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的确立1、为什么说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在秦朝已经确立?(1)宗法制的农业社会异常稳固和持久,土地私有制度相沿未改。(2)家族伦理本位的社会组织原则,经改容换型而得到继承,以宗法传统制止权力重心下移的本质并未改变;(3)秦朝建立后借助政治上的一统推行度量衡、币制、书写文字和道路交通的统一等,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132、封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特点:(1)军权至上:国家最高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2)皇权不可转移,皇位父死子继。(3)官僚系统庞大注意:区分君主专制以及中央集权的不同注:造成的后果一方面冗员众多,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对专制王权起到了巩固的作用。3、资本主义难以在中国产生的原因:(1)政治上:受到专制王权及庞大的官僚系统对社会的严密控制;(2)经济上:小农经济,缺乏社会凝聚力,需要行政权力统一管理14第二节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一、为君之方:亲贤远佞1、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所提倡的亲贤远佞的为君之方的基本内容:(1)强调人的作用:所谓“人”,一是指民,二是指臣(2)强调为君者要亲贤臣,远小人。152、其实践的意义:这两者的出发点都值得肯定。首先,强调人的作用一点,荀子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家长治久安,君权皇位永固的首要因素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此外,君主一人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如此繁多的国事,圣主离不开贤臣的辅佐。君主若不得其人,降导致政乱国亡。第二,为君者应亲贤臣,而衡量“贤”、“忠”与否的唯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便是道德高尚与否。事实上,权力是导致腐败的温床,在权利不加限制的作用下,道德高尚的人也可能腐败。以何种有效的监督机制来防止官吏的腐败,却历来为传统政治文化所忽视。究其原因,在与古代政治思想家所期望的为君之方,是以“凡君皆圣皆贤”为假设前提的,这种“开明君主制”的前提可遇而不可求。16二、为政之道:倡导德治1、德治主义将政治伦理化,其本质是人治。2、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德治”,与现代社会所强调的“以德治国”有何区别?(1)传统德治以君臣父子的等级关系和身份制度为基础,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A要求执政的官员注重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民表率。B要求执政者以道德教化百姓,以礼规范百姓的行为,使之有羞耻之心,安分守己,服从统治。C道德教化是为政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2)现代社会的德治则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平等与民主关系的基础上。17三、治国之道:以民为本1、古代中国的“民”主要是指农业劳动力,这是农业国家存在和稳定的基石。2、评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想。(1)正面评价:孟子的“民本”思想虽未付诸实践,却代表了传统治国之道的理想模式,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世封建统治者在解决土地问题上曾提出的各种设想或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其实行的结果,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2)反面评价:这里的“以民为本”与“民主”不同,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封建君主的统治,体现了该思想的时代局限性。此外,孟子的“民本”思想只适用于和平时代,并不适用于战乱时代。18第三节传统政治观念向现代政治观念的转化一、摒弃皇权至上观念,提高公民意识1、为什么说在中国道德史上,公民道德曾经是空白点?传统社会的行政决策,完全由集权者专断,国家机关只是军权的工具,既缺乏决策的民主化程序,也没有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行政决策是君主的权力,臣的职能就是听令,民众无权参与行政。192、在现代社会,强化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有何现实意义?(1)公民的权力是由法制规定的,神圣不可侵犯,其政治权利体现在政治参与过程中。(2)现代国家法律赋予国民于公民的资格,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公民已具备了公民意识。让公民成为自觉的、具有现代道德观念的公民,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历史任务。20二、摒弃人治,完善法治试论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1、重人治而轻法治始终是古代为政的一大传统。(1)皇权至上是法律思想的最高原则,君主是国家最高的立法者和司法官。(2)法律只是道德教化的一种辅助手段,并未获得独立地位。2、随着法治的日益完备,要求人们由传统的政治观念向现代政治观念转变。(1)要维护法制的权威和尊严;(2)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体现法律最根本的特征——平等精神;(3)辩证处理法律与道德关系,法律与道德虽属不同的范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有相同的价值导向和功能。因此,国家既要依法治国,凭借法的强制力来维护长治久安;又要以德治国,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21第三章职官制度第一节宰相制度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秦汉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和明清的内阁制。一、秦汉的三公制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是最高的行政长官。太尉:最高的军事长官御史大夫:副丞相,皇帝的机要秘书长,掌管朝廷内外监察,是全国最高的检查长官。汉武帝时内朝:皇帝是内朝的领袖,尚书的权利日益扩大外朝:丞相失去参与最高决策的权力西汉末丞相——大司徒大司马(尚书兼任)大司空东汉初太尉司徒司空注意:尚书具有审驳诏命、参议朝政与选署诛赏之权,加之正式成立尚书台,尚书令实权已超过三公。22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三省的建制和三省的重要职官始于魏晋。(尚书台—尚书令;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隋代将中书省改为内史省。唐代对三省的职权做了调整:其一,由于李世民即位之前曾任尚书令,所以在他即位后,尚书令基本不再设置,而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尚书省省长。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下辖四司。1、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2、兵部:掌管武官的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3、户部:掌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4、刑部:掌管司法、刑狱;5、礼部:掌管朝廷礼仪、祭享、贡举、学校;6、工部:掌管工程、水利、屯田、交通其二,中书省正式成为制定政令的机构。(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有“文人之极任,朝廷之盛选”之说。)其三,门下省主官为侍中,次官为黄门侍郎,下面的骨干官员为给事中。其四,唐代宰相并不限于三省首长,通常少则数人,多则十余人。其五,翰林学士被皇帝授予承旨拟撰重大诏令的职责,中书舍人的权力被分解。翰林学士因此被称为“内相”。其六:唐太宗专设政事堂于门下省,政令的决定由两省共同负责。其七:为避免决策失误,于中书门下二省设讽谏之官,指责为议论朝政得失。23宋代:名义上三省并立,但三省长官“不预朝政”。真正的宰相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其下设“参知政事”,是为副相。宋代的宰相一般都没有与皇帝或同僚的议政之权,有时须以札子向皇帝请旨,由皇帝最后定夺,宰相听命执行。副宰相枢密院首脑执政宰相宰执(共理朝政)元代:中书省总理政务(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枢密院执掌兵权。尚书省废而不设,职权归中书省,六部也有中书省统辖。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为荣誉性虚职,实际上以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下有左右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右丞相必须由蒙古人担任。24三、明清的内阁制1、明代: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时,始命翰林院选择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大学士“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号称“辅臣”。内阁大学士与宰相的区别:一方面,执行政务的六部不是内阁的下属部门,因此内阁不是正式的最高执行机构。另一方面,宣宗、英宗以后,皇帝深居内宫,内阁难以与其面议朝政,而要受制于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批红。加之皇帝荒怠政事,宦官弄权,内阁之权被内臣剥夺,司礼监因此得到“太上内阁”之称。252、清代:保留内阁制度(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均为满人,凡军国重务,都交其议奏。(2)康熙:设立南书房(3)雍正:用兵西北,为加强皇权,始设军机房,后改为军机处。政务中心移归军机处,内阁已无实权。军机处的作用:一方面在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确保机密一方面在于削弱群臣议政的权力(4)乾隆:以三殿三阁为定制,即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形同虚设,皇权达到顶峰。26中国宰相制度演变的深层原因:一是由于皇权与相权之争;二是由于在新形势下,为了提高统治效益及质量,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得不对宰相制度做出一些改革27思考:在中国古代,法理上的相权与实际运作中的相权是否一致?为什么?不一致,主要是因为“君尊臣卑”的事实。传统相权在法理上应定位于秉承君主信托以主管国家政务,其职权包括大政方针、皇家事务、民政、军政、财政、外交、司法、以及官员的考课、监督、奖惩等;其权力行使的方式包括朝议、谏诤、封驳、奏请、施政等。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皇权至高无上,宰相的自主性和客观性得不到保障。宰相的正确意见,君主未必采纳;宰相直言极谏或封还诏书,君主可以不接收;君主不出诏敕,宰相无权自主实施政务。因此,相权能否生效,不在于法理,而在于能否被守君王的宠信。尽管宰相“位极人臣”,但始终是“臣”。28第二节检查制度问:检察制度在历代政治生活中曾经起过什么作用?答:监察组织的职能是监督各级机关和官员的工作,检查违法失职的机关和官员,实行检举纠劾。监察官制的确立和监察组织的制度化始于秦汉,延续2000多年,受历代统治者重视。官僚机构=君主的办事机构+派出机构+私人服务机构。官僚机构有效而持续运行的前提,是人才资源的保障。29一、御史制1、秦代: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从中央到地方,专司监察。2、汉代:(1)中央:御史府,最高监察机构,首脑为御史大夫(副手:御史中丞)(2)地方: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刺史部”,后又以“州”为名,每个州设刺史一员,实权很大。注意:东汉中期以后,州刺史转变为地方长官,称为“州牧”。3、两晋南北朝:御史台(御史中丞)监察百官,权限很大。地方上不定期派遣巡御史到各地巡视监管。30二、台院制1、唐代:(1)御史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台院:纠察百官,弹劾不法,参与大理寺审理大案(6人)殿院:维持朝会典礼时官员纪律(9人)察院:监察地方管理以“道”为监察区,每道设监察御史1人,后又改为按察使、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职责范围与汉代刺史相似。(2)谏官制度:给事中、左右散骑、谏议、拾遗、补阙等谏官,分别集中于中书、门下两省,其职责为驳正政令之违失。312、宋代:(1)中央:以御史中丞为台长,侍御史为其副,负责监察中央官员。(2)地方:由地方通判、转运使进行监察。注意:宋代专门从门下省分出一个谏院,为中央的独立机构之一。宋代由于谏官不得兼纠弹,而御史又可兼谏职,造成“言察相混”的现象,开后世台、谏合一的先河。宋代的给谏在政治生活的实际作用,已经不如唐代。谏院:左右谏议大夫门下省:给事中给谏3、元代:强化地方的监察是元代监察制度的一大特色。32三、都察院制1、明代:(1)中央:A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司之官”。B六科都给事中:由给事中负责审查六部的上奏,若有不妥,即行驳回。(2)地方:A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御史,分13道巡视,考察,举劾地方官,权力极大。B常驻各省的按察使,既是主持行政的地方大员,又履行监察地方的职责。2、清代:仍以都察院为全国的最高监察机构(六科都给事中被并入。)科道:科设六科给事中掌谏言,道设监察御史掌稽查。(1)科:六科给事中(2)道:地方管理,有23道(3)主要职能:检查行政、考核官吏、弹劾官吏等,至于当廷谏诤的职能,此时已丧失殆尽。3334第三节地方官制1、节度使:唐代在边镇地区设有都督府,长官为都督,后称节度使。安史之乱后,由于战争需要,节度使制度行于内地。节度使不仅领兵,而且兼任州刺史,兼理民政,成为权势尤重的官员。中唐以后,节度使总揽数权,不服朝廷之命,从而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2、行中书省:元代把全国划分为十个行省,以行中书省为中央派驻行省的机构。3、达鲁花赤:行中书省下的官职名称,在蒙古语中意为镇压者,照例由蒙古人担任,通常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4、总督、巡抚:清代省的最高长官,总督一般管辖1至3个省,总览辖区内行政、军事和监察大权;巡抚主管一省军政刑狱。第四节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官僚的政治人格君权与官僚制度之间的关系:1、完备的官僚制度和庞大的官僚体系,对于君主专制集权的运作起了有效的作用。2、君主专制集权既赋予古代官制以鲜明的特点,又塑造了官僚的政治人格。相关小知识:1、文官制度到秦朝已基本完备。2、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儒者出身的文官始终是官僚队伍的主体。35文官制度的实施Q1:文官制度的实施对于古代知识分子有什么影响?1、导向功能: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是封建文化的主要占有者,但他们不满足于单纯地创造和传播精神文化,而是把参政济世视为人生征途,渴望治国平天下——“士以求仕”一元化的价值取向。2、“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他们既是中国政治史上最活跃的一群人,也是一种对现实政治时时发出批判性声音的制衡力量。3、制造了一大批脱离狭隘地域,以儒家思想为共同信仰的知识分子。4、文官政治体现了中华民族“尚文”的传统,对于文化的发展较为有利。36Q2:文官制度与贵族政治、武人政治相比,其特点是什么?1、相较于贵族政治或武人政治,文官政治崇尚的是“大一统”理念,文官政治有利于国家和政体的统一。2、儒家强调修身,主张以政为德,要求在以德治国的原则下为官治民,较之于武人政治,文官政治更加温和,对文化的发展较为有利。37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以对帝王的绝对崇拜和无条件服从为依归,它是中国古代官制的基础与内核,也是古代官制嬗变的直接动因。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秦代至元代宰相制的君主专制,宰相辅君佐政,听命于君而支配百官。第二阶段: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行使中央政府的各种权力。38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制有什么显著特征?1、君主独揽最高权力:君主的绝对权威依靠礼制、独裁、庞大的官僚机构,以及严密的监察网络得以维系。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由君主一人作出制裁,庞大的官僚机构只是驯服于君主的政治工具。2、君尊臣卑: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主奴关系。在管理的任用上,君主直接掌握任命大权,从将相到地方官员,都有君主任命。君主还有权赏赐与收回赏赐。当皇权与相权此消彼长时,君主往往采用架空或分权加以调整。39官僚的政治人格试析传统官僚的政治人格。1、强烈的参政意识与企盼知遇意识。在实践上努力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经世致用,兴邦治国,教民化俗。2、自觉的忠君意识:官僚极易养成一种依附性人格,把人生价值与崇高理想都寄托于高高在上的君主。3、主奴意识:一级驾驭一级的政治格局,塑造出传统官僚主子与奴才兼具的人格。古代官僚组织中的权威与服从,既未经民主程序的认定,又模糊了权力的界限,导致权威者和服从者的关系异化为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官僚的政治人格。4041第四章宗法制度第一节家族的产生与家族观念一、思考:简要说明家庭、家族、宗族的区别和联系1、家庭:由一夫一妻加上其未成年子女所组成的模式。2、家族:属于五服之内的以血缘和姻亲关系组成的模式,特点就是同姓。3、宗族:这一个概念是前面两者的一种扩展的情形,一般宗族就是由若干的家庭或家族来构成的模式,一般定义为五服以外的同姓虽共祖,但疏远至五服的情形,因而只能称之为宗族。联系:家庭到家族,再集合成宗族,结成乡社,进而成为国家的基石,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事实。42小知识:中国封建家庭的结构是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的典型的父子型家庭。家族关系以亲子的血统关系与夫妻的婚姻关系为基本构造。从血缘关系而言,古代社会中比较典型的家族是由至少两代人的夫妻关系及其亲子关系连锁结合而成。家庭成员的关系受制于血缘关系。从婚姻关系而言,婚姻关系从属于血缘关系。二、举例说明古代家族社会的家族观念1、血缘观念:维护血缘世系的纯度是头等大事,例如修家谱,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同一血缘世系中重要成员的事迹,使族内子孙不忘先祖,成员尊卑有序,亲族间凝聚成强大的向心力,同时也为人们的社交婚姻等提供可信的家族背景;2、门第观念:封建时代地主阶级内部家族的等级,以族姓、门户、地望为标志。门第观念曾渗透到政治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如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就讲究这个传统观念。3、孝悌观念:儒家伦理以孝悌为本。后来,传统孝道超越了子辈对于父辈的亲情,转化为子必须对父亲无条件地服从。汉代随着《孝经》的流传,统治者用孝的内容解释忠的意义,把家庭关系扩大到社会,把君主与社会成员的关系比附成父子关系。43三、为什么说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伦关系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家国同构:国家就是家庭的放大,家就是国或者天下的基本单位。这种家、国一体化的结构就是家族本位或家国同构。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实质:一个包罗社会诸多关系的网络,每个人都有着规定好的为人之道。评价:个人具有强烈的隶属感,在人格上受制于人。这种以家族为本位、以父家长制为原则的伦理纲常,代替了宗教的职能。44四、通过国与家、君与民的关系分析,试述“家天下”政权模式得以长久传承的原因。1、把家国、君臣的关系联系起来。就一家而言,家长对家庭成员有绝对的权威;就一地而言,地方官对该地民众有绝对的权威;就一国而言,君主对全国臣民具有绝对的权威,由家及国,每个臣民都有“敬父忠君”的天职。2、评价:(1)一方面有效维护了等级秩序,束缚了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2)在社会动荡之际,又以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对社会的整合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45第二节宗法制度的形成、演变与影响一、为什么说宗法制度在周代已经完备?1、确立了亲亲、尊尊的规则。所谓“族”,指一群兄弟结合而成的血缘实体;所谓“宗”,就是“尊”的意思。亲亲、尊尊也就是以嫡长子为中心,亲其所亲,尊其所尊。2、宗分大宗、小宗。嫡长子为全宗族的大宗,旁系庶子为小宗,所以,宗有大小之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在血缘上是大宗、小宗的关系,在政治上则是隶属关系。3、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天子为天下共主,从诸侯到士,一方面对天子有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又按照其等级经过层层分封,在自己的封国或采邑内,享有掌握本族财产、负责本族祭祀、管理本族成员的权利。4、礼对等级次序的维护。广义的礼指典章制度,狭义的礼指礼节或仪式。处于化繁为简,周代的礼可以归纳为“吉凶军宾嘉”五类。礼乐制度体现了贵族的等级序列,具有维护等级次序的功能。46封邦建国与宗法制关系图表示其余嫡子及庶子等降一级47二、为什么说奴隶制相适应的宗法制,到了封建社会又演变为封建宗法制?1、首先,在统治集团上层,封建宗法制也是按血统亲疏承袭特权。皇位的继承以嫡长子继承为原则;贵族则享有世袭爵位的特权。2、其次,封建宗法制与封建礼教伦常思想相结合,一方面作用于权力、财产的再分配,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嘉、宾、婚、丧、祭乃至日用起居等生活状态。48三、宗法制对封建秩序的维系起了什么作用?1、无数分散的宗族组织是封建专制政体赖以存在的基础。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自然经济长期延续,无数村社构成中国社会的细胞群。村社中由家庭组成家族,再构成宗族,组成社会。族长、宗长往往是庶民的剥削者,又是乡村基层的政治治理者,从而集族权、政权于一身。许多宗族都有成文的族规,这些族规就相当于宗族内部的法律,因此成为国法的补充。2、封建宗法制具有维护封建等级、界定尊卑贵贱的作用。族内的贵贱有等,就等同于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在封建社会中,每个人在这一网络中的身份地位都是被规定的,个人不可能独立于这一网络之外。社会成员的行为合乎规定,就能保证宗法社会的和谐,从而加强了封建专制政体的巩固。49四、宗法制对国民性格的塑造有哪些影响?1、倾心于安居乐业,缺乏创业意识。宗法制度在财产继承方面规定诸子均分,他们的人生历程都是既定的,即与父祖一样,生于斯、长于斯、劳作于斯、死与斯、葬于斯。这就使得传统乡村的一般男孩以固守家业为自足。2、崇敬祖先。宗法制极其重视家族与宗族的血缘关系。本家族的前辈,代表着经验和真理具有绝对的权威,足令后辈顶礼膜拜。直到近代,中国的乡镇仍然普遍建有祠堂宗庙,奉祀祖先牌位。3、尊重传统。父权和孝道观念是宗法社会的核心内容,它强化了人们世代相续的认同意识。一般而言,前辈总是要求后辈因袭传统,后辈对前辈的认同,就是对传统的认同。(1)政治上:迷信“正统”,诸如尧舜禹汤文武,都是古代政治家崇尚的明君贤臣;(2)文学上:拟古之风盛行文坛。如宋代“无一字无来处”;明代“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清代“宗唐”,“宗宋”等。第五章科举制度科举制的性质:1、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2、直接影响社会文化教育:对知识阶层的社会流动具有导向功能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了既在规范中促进,又在规范中制约的双刃剑的作用。50第一节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一、科举制度的起源1、周代:世卿世禄制(1)周代官吏的录用,采用世袭制,国军和宗室贵族按大宗、小宗的规则分封官职等。(2)世卿世禄制特点:由贵族和身份决定一切。(3)地方: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由乡里举荐,被举荐者称“秀士”,择其优者送入国学学习。2、春秋战国:选贤任能(1)原因: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发生变化,一部分贵族沦落为士,一部分平民则上升为士。此外,君主本身就是贵族,不需要其他贵族威胁自己的国君地位。(2)具体制度:A客卿制:礼贤下士,论功赏爵客卿制的实施,促进了人才的流动。B养士之风盛行:齐国稷下学社、战国四君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513、汉代:察举制与征辟制(1)察举制: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举荐给朝廷,以被录用,所以又叫“荐举”。A考察名目:贤良方正:品德贤良、行为端正能言极谏:敢于批评建议孝廉:孝敬父母、办事廉洁秀才:才华出众策问(汉文帝首推):考题涉及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由主考官将问题写在竹简(策)上,由被举荐者书面解答(对策)。B评价:优点:为中央和地方行政提供了干练的官吏,使汉朝的强盛有了人事上的保证。弊端:西汉时已有因选举不实而被免官的事例,及至东汉,因郡国官员滥用职权,裙带之风的腐蚀使托请之风蔓延,以致所居之人往往名不副实。C对隋唐科举制的形成与确立的影响:“策问”的考试形式,被后世的科举考试所沿用,对隋唐科举制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书后思考题)52(2)征辟制: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A“征”: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B“辟”: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534、魏晋南北朝(1)曹操“唯才是举”:打破门阀制度,赏识奇才,不拘出身;注意从实践中选拔;即使是反对过自己的人,只要有才都能够宽容地接受(2)九品中正制:曹丕建立“九品官人法”,将唯才是举的选官原则制度化。由朝廷选择贤能并且能够慧眼识才的官员,兼任本郡“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按其品德才识的高下,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每十万人举荐一人,作为录用的依据。到司马懿执政时,各州的中正官都由豪门世族担任,他们处于根深蒂固的门阀观念,评定士人等级只看出身门第,从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正常局面。54二、科举制度的确立与演变1、中古期(隋唐宋元)(1)思考:为什么说科举考试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期?经济上:以土地国有和计口受田为原则的均田制在隋唐推行,使一部分自耕农和庶族地主有了经济基础。国家的统一强盛也激发他们参与政治的强烈愿望,而豪门士族的庄园经济则一蹶不振。政治上,三省六部制的创设和官僚机构的完备,客观上须有大批文士入仕参政。社会上:社会阶层的划定不拘于士、庶之别,而以现任官爵的高下为依据,是中下层文人由科举而入仕有了现实可能。科技上,造纸术的普及和雕版印刷的日渐流行,有利于纸质文本的传播,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考试。(2)唐代:考试科目:常科明经:对经义的记诵贴经墨义进士: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唐玄宗又将诗赋列入进士科的考试内容)经策全通者为甲第秀才、明法、明算、明书等50多种童子、道举等特设科,随帝王喜好不同而有增减。武则天亲行殿试,又增设武科。制科:由皇帝临时定科目,亲自主持下令考试,但士人往往是其为非正途出身,不甚重视。注意:由于考进士比考明经难度大,价值录取比例不一(百分之一二VS十分之一二),所以进士科尤为士人瞩目,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55考试机构:最初由吏部主持,后改归礼部负责,通称“省试”。考试过程:是否是生徒(唐代州县学馆及国学太学的学生)是,经学校考试合格否,投状:各地举子向礼部报名,投递履历表在籍郡县报考:乡贡省试:新进士录取后,同榜新科不论年岁大小,互称“同年”,并在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题名,又同去拜谒主考官,之后在曲江聚会,叫“曲江宴”,游宴活动中还要推选一二名年轻俊秀的新进士游长安名园,采折名花,称“探花使”。56唐代进士及第,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需经过吏部的选试,合格后才授予实际官职。选试内容包括:“身”:体貌是否丰伟“言”:言词是否清楚“书”:字迹是否遒美“判”:断狱是否得当“德行”:道德品行“才用”:实际才能“劳效”:工作效率评价:既考书本知识,又兼顾品德才能的选官制度,对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起了一定的作用。四才三实57(3)宋代:沿袭唐制,但对科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改革改唐代一年一考为三年一考,并扩大录取名额;增设乡举一级考试,在省试之前,须先试于本籍州府;确立殿试制度,取消唐代的吏部选试,由此形成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进士分列等级,由一甲至五甲分为5等;进士科成为科举中的唯一科目,其他科目多存虚名;考试内容侧重经义,注重通经致用。58(4)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已极严密和完备(思考)童生童试县试:由知县主持,考期多为每年2月。相关证件:姓名、籍贯、三代履历、“五童保”、“廪保”考试内容:八股文、试帖诗出案院试:第一场为正试,第二场为复试。考试内容:八股文,试帖诗等府试:由知府主持,考期多在四月。小考被送入府学或县学学习,俗称“入学”,雅称“入泮”巡视考:第一年有岁考(六等,三等以上获奖,四等以下受罚)乡试前一年有科考(一二等及三等前10名,准予参加乡试)尚无入仕资格,只能在乡村教私塾——“穷秀才”秀才乡试(秋闱OR棘闱):三年一届,考试者必须是秀才或国子监监生;考场设在各省省会的贡院,每一号舍仅容一人;考试共考三场,每场三天;入号前需经严格搜查,入号舍后不得出入;考试内容:八股文、试帖诗、表、判、策、论等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乡试考罢正式发榜,叫做“正榜”;此外还取副榜举人若干,下届应试可直接参加乡试。59举人在地方衙门任地级行政官,或在官学任教。会试:三年一考,考场为北京贡院,在乡试的次年春3月举行主持机构:礼部别名:“春闱”、“礼闱”考官:主考官叫“总裁”,由一二品进士大员担任同考官18人(十八房);两名监考官(知贡举)考3场,每场3天,以八股文为主贡士(会元)殿试:在保和殿举行殿试,决定新进士的名次排列考试题型:时务策一道,收尾照例为颂圣之辞,评卷重书法而不重内容阅卷大臣8人轮流批阅后,拟出前10名人选,呈皇帝亲定名次一甲(前三):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第一名“传胪”三甲(若干)小传胪:前十名由皇帝首先接见;大传胪:十名以下的名次由阅卷大臣排列,皇帝于太和殿接见全体金榜题名:黄綾榜,长安街;“荣恩宴”(琼林宴);“进士题名碑”朝考:分配官职60第二节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一、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和维系起了哪些作用?1、由于科举制度的特殊性,更多的知识分子活跃在社会上,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乃至政治的监督者。2、促进了儒学的推广:使儒家思想成为统一知识分子行为思想的统治思想,凝聚人心。(1)唐至宋初,《五经正义》作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所遵依的范本,不仅有利于考试内容和评阅标准的统一,而且通过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使教育服务与政治,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2)南宋元明清,《四书》《五经》成为官定的教科书,朱子经注成了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结果一方面儒家文化凭借科举制度的力量绵延传承;另一方面,科举的制度优势令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儒家学说的框架内,难以求得更新和发展。3、科举制度对诗文创作的影响(1)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度有着某种因果联系;(2)宋代科举由唐代的重诗赋转向重经义及策论,排斥纯粹的训诂章句之学,偏重于义理的阐发,对于文风的新变具有积极的影响;(3)及至明清,戏曲、小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则空前繁荣,逐渐占据文坛的主导地位,从中可见科举考试对文学创作的间接影响。61二、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何影响?1、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氏族垄断选举的特权,使更多的下层士人可以通过科举途径进入社会上层;2、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于发展教育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调动了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子弟的学习积极性。(2)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发展。学校教育是应考的主要渠道之一,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密切联系,刺激了官学与私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平民化。3、思想的同化与僵化4、主体意识的丧失(注意:3、4两点请见“简述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62三、简述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1、思想的同化与僵化(1)从试卷本身看,科举考试的内容限于经学、文学、史学等学科,而与国计民生以及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密切关联的科技文化则遭排拒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思维空间也较狭窄很难形成一支崇尚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独立的科技人员队伍(2)及至明清,科举考试已经僵化,考试中八股、试帖和小楷。尤其是八股文的盛行,严重束缚了应试者的思想,“代圣贤立言”使经世致用之才得不到培养。2、主体意识的丧失:科举制度本质上是为王权服务的制度。(1)这条由道、德、功、名、利、禄交织在一起的科举求仕之路是君主政治为文人所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2)他们都有着企盼知遇的心态,这极易使他们养成依附于王权的政治人格。四、科举制的废除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废科举。63第六章教育制度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重人文,重伦理道德;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有着注重教育和尊重教师的传统,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学校制度的分类(按性质分):官学私学书院64第一节官学制度一、官学的形成、发展、完备和衰落(一)形成期:先秦1、奴隶社会的官学——贵族化(1)夏代:庠、序、校教育内容:生产技能&与战争相关的武士教育(2)商代:庠、序、右学、左学、瞽宗教育内容:识字、写字、阅读、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和技能教育(3)周代国学:中央官学小学:7年,以书、数为重点大学:9年,以礼乐为重点乡学:规模较小,只设一级教学内容:德、行、艺、仪;主干课程:六艺性质:文武结合,知能兼备的教育办学目的:培养奴隶主贵族的年青一代,使其成为有文化教养、有道德威仪、有政治军事技能的统治者特征:“学在官府”,奴隶主垄断教育2、春秋战国:过渡时期“学在官府”变成“学在四夷”,如齐国稷下学宫。65(二)形成期:两汉魏晋南北朝1、汉代:(1)中央官学:太学(具有国立大学性质)——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由国家选派名师巨儒充任教师,学生的来源为中央选拔或地方保送;以传授儒家经典为唯一的教学内容,《论语》、《孝经》是公共必修课;《五经》是专业选修课教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严守“师法”(经学大师所讲的经说);“家法”(个别弟子在师法的基础上,经发挥而自成一家之言)——容易形成门户之见教学形式:大班讲课与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修结合汉代经学的勃兴培养出了一个新的阶层——儒学之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书画辞赋)四姓小侯学(专为外戚所设)(2)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置,除儒学教育外,还加入了识字教育。2、魏晋南北朝:南方教育有所发展。南朝刘宋设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学校按学科分类,是制度上的创新,对隋唐专科学校和分科教学具有开创意义。66(三)完备期:唐宋思考:为什么官学制度发展到唐宋已相当完备?(唐代的官学制度)1、唐代:(1)中央官学:国子监,既是学校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也是级别最高的国立大学。地方官学:府、州、县都有学校(2)唐代的官学制度堪称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代表:多种形式办学:有专修儒家经典的学校,如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广文馆等;也有专修法律、数学、书法等学科的专科学校。教师管理完善:博士、助教、直讲。学生管理上有升学、退学的规定,也有考试与作息的规定。2、宋代:沿袭唐代,但也有所变革。(1)王安石的教育改革三舍法:严格升级考试制度(外舍—内舍—上舍)毕业考分上等生,资格等同于进士;中等生,免省试;下等生,免乡试尝试把考核和科举结合,提高了学校的地位,宽进严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央官学对人文美育的重视:绘画专业课(佛道、人物、山水、花鸟、花竹、屋木);文字学、经学等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67(四)官学制度的衰落:明清1、中央设有国子监,有率性、诚心、崇志、修道、正义、广业六堂,为分班学习的教室,教学管理上实行考试积分制,积满8分准予毕业并给予出身任用,一般充任县丞或参加会试。如,明代:通《四书》而未通《五经》者:正义、崇志、广业堂修道、诚心堂率性堂一年半一年半后,兼通经史,成绩优秀者明清政府对国子监学生的思想控制极严,剥夺言论、结社和上书陈事的自由,加之教学内容空疏,故很难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2、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县学,统称“学宫”。学生专治一经,并分习礼射书数四科。68思考:中国古代的官学在教学体系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点?1、儒学独尊的教学体系是其鲜明的特点(1)汉代太学以经学教学为主的课程结构以道德伦理为本位,与封建宗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2)到了宋代,儒学教育又在《五经》的基础上新增《四书》,从而四书五经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课程。(3)到了明清,西方世界迅速崛起,中国已经被带入世界格局之中,但政府的文教政策与官学的课程体系并未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相反,还严格钳制思想,官学教育朝着不利于民族振兴的方向发展。2、由政府主导,容易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69第二节私学制度一、私学的发展和特点:1、私学的发展:(1)先秦:西周以前,学在官府。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这一创举,有利于学术文化的下移和平民教育的普及。战国时私学大盛,汉以后,私学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汉代:启蒙阶段:“蒙学”、“书馆”,所收儿童以识字、写字为主;专经的预备阶段,使用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为《孝经》和《论语》;专经的研修阶段,程度已相当于太学。(3)唐宋:许多乡里之学多为民间自发形成。他们致力于传播经学、写作学等,对于学术文化和文学创作的活跃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部分私学教师还讲授教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4)元明清:私塾:由教师在家设馆授徒;义学:由官员富商出资,聘请教师为乡村贫寒子弟授课;专馆:富裕人家聘请教师上门教授本家之女702、私学的历史功绩(思考)(1)私学是官方办学力量的补充,在普及平民教育、开发民智方面有其历史功绩。(2)办学层次较高的私学,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私学授课相对自由,既可不囿于成说,又可开展学术争鸣。而且私学教学不限于儒学经学,教学内容较为灵活。(3)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授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71二、蒙学读物1、常见的蒙学读物:《三字经》(南宋):生字读本,融入做人道理,学习程序以及教育的重要性等知识;《百家姓》(北宋):通行的识字课本之一《千字文》(隋代):叙述有关自然、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千家诗》(南宋):学诗的范本,也可通过读诗获得天文地理、鸟兽鱼虫等自然常识其它流行蒙学课本:《名物蒙求》、《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唐诗三百首》等722、蒙学课本的特点:(1)内容上:能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和思维特点,融知识性、伦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从最基本的识字起步,融入伦理道德,历史典故、自然知识、生活常识、人文教育等内容,以开启心智。(2)形式上:蒙学读物大多句式整齐,韵律和谐。3、家训教育——重要的家庭教育形式教训著作中包含了不少生活真理和传统美德中的精华,鼓励人们依照时代的价值标准进行自我完善;注重对子女进行人文和伦理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传统73第三节书院制度一、书院概念: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是封建教育制度下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二、书院的兴起与衰落1、唐代:官方藏书、校书之所;2、五代—宋:私人讲学学校(1)宋代书院性质:专事讲学、研究学问、不以科举为目的的教学与研究园地,迎合了学者自由讲学、士子学习修身的需要。(2)北宋初:书院发展的全盛期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嵩阳书院(河南登封);石鼓书院(湖南衡阳);茅山书院(江苏江宁)(3)北宋中后期书院一度衰落,读书人的兴趣转到官学(4)南宋:书院的衰而复兴期,书院数量迅速膨胀3、元代:书院与官学已无本质的区别,已经失去了南宋书院独立讲学、自由论辩的气象。4、明清:进一步衰落,已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74二、书院的办学特点(思考)1、接受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我。书院的办学宗旨之一就是高扬“内圣”之学,注重培养学生品格和性情,以提高人的德行与学养。2、注重教学与研究结合,形成自由争鸣的学风。书院的课程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兼及文史,使文史哲相通。教学中师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而且不同书院之间互派名师,交流讲学,切磋研讨,从而促进了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繁荣。3、注重学生自修和教师指导的结合,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如“质疑问难”、“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等。书院教师多能启发、鼓励学生在自修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4、注重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的结合。75第四节古代教育思想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伦理本位:主张以教育为手段,把一种完善的德性,通过人的直觉和自我完善逐步推广到民众,造就出理想的社会。教育目的:培养英才、社会教化评价:正面:伦理本位的教育思想,基于不学无以为人的理念,充分关注人的道德品格的培养,以加强人际之间的道德凝聚力有其合理的因素;反面:(1)它偏重的是道德修养的提高,忽视的是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这就限制了知识分子探索、开发和利用大自然,从而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热情。(2)容易束缚住人的思想,导致一些封建残余的无限扩大2、因材施教:要求教育者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
本文档为【中国文化通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89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8-01-13
浏览量: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