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举报
开通vip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德霖學報「第二十三期」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民國 98 年 6 月 1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陳英杰 德霖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摘 要 1945 年初春,美、英、蘇三國領袖齊聚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達,討論戰後國際和平組織的成立、 戰後管理德國的方式和促...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德霖學報「第二十三期」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民國 98 年 6 月 1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陳英杰 德霖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摘 要 1945 年初春,美、英、蘇三國領袖齊聚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達,討論戰後國際和平組織的成立、 戰後管理德國的方式和促請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等問題。為了早日結束對日作戰,美國一方面希望援引 蘇聯軍隊壓制在中國東北的日軍,以減少美軍的投入與傷亡;一方面也希望能解決國共間的衝突,以 整合中國的戰力全力抗日;但另方面美國卻擔心蘇聯因此擴權東北亞,甚至扶植中共以分裂中國。美 國因而希望在引蘇軍進入中國東北之前,能先讓中、蘇間達成某種協議,以劃定和限縮蘇聯的勢力範 圍,並持續支持中國作為大國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以成為戰後東亞的穩定力量。到了 1945 年 5 月上旬,隨著盟軍在 歐洲取得勝利,美國政府也不斷促請國民政府派員赴蘇談判。王世杰因長期襄贊蔣中正處理國內外政 治問題,又於 7 月底繼宋子文之後接任外交部長,並於稍後隨宋氏赴蘇進行最後交涉。本文將運用《王 世杰日記》和其他的史料,探究王世杰在此一交涉過程中,對相關談判議題的想法與作法。 關鍵字:宋子文、王世杰、談判 The Negotiation of the Treaty of Friendship and Alli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Diary of Dr. Wang Shih-Chieh” Ying-Chieh Chen Lecturer, Center of General Education, De 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Three paramount leaders respective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ritain, and Soviet Union gathered for a meeting, in the early spring of 1945, in Yalta, Crimean Peninsula, discussing such questions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 peace organization, the ways by which to manage Germany after the war, and urging Soviet Un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war against Japan. To put an end to the war against Japan, the U.S. hoped to reduce the toll of its troops by drawing in the troops of Soviet Union to curb the Japanese troops in North-East China. Simultaneously, the U.S. hoped to sol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KMT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in order to integrate all the forces in China to combat against Japan.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 still had worries that the Soviet Union might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tend its power into the North-East Asia, even to the point of support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us, breaking up China. The U.S., therefore, would like to see an agreement reached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by which to demarcate and limit the power of Soviet Union, before the troops of Soviet Union entered the North-East China. The U.S. intended to continue supporting China as one of the powers to enable China to become a powerful force that could consolidate North-East Asia after the war. Dr. Wang Shih-Chieh had been helping Chiang Kai-Shek deal with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tical problems. Also, by the end of July that year, Dr. Wang, following Soong Tse-Wen, took office as th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hen went along with Soong Tse-Wen to the Soviet Union to carry out the last negotiation. This paper will utilize the “Diary of Dr. Wang Shih-Chieh” and other related materials to explore and reveal the thoughts and ideas of Dr. Wang concerning the issues of this negotiation. Key words: Soong Tse-ven, Wang Shih-chieh, negotiation 德霖學報 第二十三期 2 壹、 前言 1945年初春,美、英、蘇三國領袖齊聚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達,討論戰後國際和平組織 的成立、戰後管理德國的方式和促請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等問題。為了早日結束對日作戰,美 國希望在歐洲戰場勝利後,一方面能援引蘇聯軍隊壓制在中國東北的日軍,以減少美軍的投 入與傷亡;一方面也希望能化解國共紛歧,以整合中國內部的戰力全力抗日;但另方面美國 卻擔心蘇聯因此擴權東北亞,甚至藉機扶植中共以分裂中國。美國因而希望在引蘇軍進入中 國東北之前,能先讓中、蘇間達成某種協議,以劃定和限縮蘇聯的勢力範圍,並持續支持中 國作為大國代表之一,以成為戰後東亞的穩定力量。 因此在雅爾達會議期間,當史達林(Joseph Stalin, 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向羅斯 福(Franklin D. Roosevelt)要求承認外蒙古現狀、同意租借大連港和旅順港、回復沙俄時期在 滿州的鐵道經營權等攸關中國權益的問題時,雖然羅斯福曾試圖建議以自由港的方式來取代 租借,並採取合營的模式來經營東北鐵道,但為了換取史達林支持蔣中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 和蘇聯在德國投降後二到三個月參加對日作戰,1羅斯福終究在未獲中國允諾的情形下,接受 蘇方大部分的條件。2 在取得蘇聯對日出兵的共識後,羅斯福卻在返美不久後病逝。到了1945年5月上旬,隨著 盟軍在歐洲取得勝利,新繼任的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在軍方亟待蘇聯早日對日開 戰,而不斷促請國民政府派員與蘇方談判。杜魯門、史達林、邱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接著在7月中旬於柏林附近之波茨坦聚會,進一步研商蘇聯加入對日作戰問題,史 達林主張先由中俄成立協定,3中國不得不直接和蘇聯交手處理這個由羅斯福所遺留下來的難 題。 王世杰因長期襄贊蔣中正處理國內外政治問題,又於7月底繼宋子文之後接任外交部長, 並於稍後隨宋氏赴蘇進行最後交涉。4王世杰在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談判過程中,從獻策應對 到親身上陣談判,對整個歷程均有充分的瞭解,因而本文將運用王氏所撰之《王世杰日記》 並佐以其他的史料作為探討的素材,分就幾個面向進行探討:首先就王世杰獲悉雅爾達密約的 初步反應和杜魯門總統要赫爾利赴蘇溝通的經過作一回顧;其次,探討在蔣中正所領導的國 民政府中,為因應中蘇談判王世杰所持的立場與對策又如何?第三,透過其日記瞭解王氏對 接掌外交部與赴蘇談判的心境轉折,並藉由當時所留下的紀錄,探悉其在談判中所扮演的角 色、立場與努力過程。最後對本階段交涉的歷程和結果作一評述以為總結。 1 吳世民等譯,哈里曼原著,《哈里曼回憶錄》, (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年),頁 475-479。 2 羅斯福認為「和中國人坦率交談是困難的,因為你告訴他們的任何秘密,不出二十四小時,包括東京在內的全世 界就都知道了。」史達林也認為「不急於找中國人商談」,因而在 2 月 11 日雅爾達會議結束後的聲明中,並未提 到對日作戰的問題。參閱《哈里曼回憶錄》,頁 476。 3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45 年 7 月 17 日記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年),頁 367。 4 王世杰(1891-1981),湖北崇陽人,巴黎大學法學博士。王氏於抗戰期間擔任軍事委員會參事室主任(1938-1946)、 國民參政會秘書長(1941-1943)、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1939-1942、1944-1945)、中央設計局秘書長(1941-1943) 和外交部長(1945-1948)等要職,對於國內外政情有深入的瞭解,長期襄助蔣中正處理國內政治和對外問題,對 於推動中國憲政的發展亦有重要貢獻。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3 貳、 因應雅爾達密約 一、 美蘇戰略交易的籌碼 隨著歐陸戰局和太平洋戰場逐步掌握在盟軍的控制範圍中,美國為了讓自身以最少的犧牲 來換取對日本的勝利,一方面由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Patrick J. Hurley)在中國持續努力磋合 國共歧異,希望能確實納編中共的軍力以一致對日;另方面美國總統羅斯福則親自率團到雅爾 達,在2月4日與邱吉爾、史達林聚會,共同商討因應戰後局勢和對日作戰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並於2月11日會 議結束時,由三人共同發表聲明,決定戰後管制德國的辦法和預定於4月25日在舊金山召開聯合 國會議,5惟此項公開聲明中,竟未提及對日作戰和其後續之規劃。 羅斯福之所以急於和蘇聯達成對日作戰的協議,係因當時美國軍方評估對日作戰將持續至 1946年,加上日軍的頑強抵抗,為了減少進攻日本本土時的人員傷亡,美國軍方建議讓俄國儘 早對日參戰,協助擊敗在滿州的關東軍,同時配合美國空襲日本,並破壞日本在海上的運輸通 道。6史達林則藉機希望控制外蒙古和恢復昔日沙俄在中國東北的特權,而提出對日作戰的條件 。 美國為了減少自身軍隊的犧牲,不惜以中國的權益作為交換蘇聯對日參戰的籌碼,惟此密 約並未事先徵求中國的同意,並讓中國蒙在鼓裡而不自知。由於雅爾達會議結束後,中國對於 盟國將如何處理對日問題毫無所悉,蔣中正深表憂疑,要顧維鈞、傅秉常等駐外人員多方打 聽,到2月20日顧維鈞才自英國外相艾登(Robert Anthony Eden)探得部分內容。羅斯福則要到 3月中旬才請駐美大使魏道明,向國民政府轉達部分密約的內容。魏道明除了急電重慶外,並 利用赫爾利返國述職之際約晤深談,試圖進一步了解密約的內容。當4月初赫爾利欲返回重慶 時,羅斯福令其取道倫敦、莫斯科,以謀求有所補救。7但羅斯福不久即因腦溢血去世,杜魯 門接任總統後,向蘇聯外長莫洛托夫(Molotov, 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Молотов)表示「美國 準備忠實地貫徹雅爾達簽訂的所有協議,他只要求蘇聯也同樣地執行。」8當美國駐蘇聯大使 哈里曼(William Averell Harriman)向國務院、陸軍部和海軍部徵詢是否履行雅爾達協定時, 也發現在華盛頓「對於履行羅斯福簽訂的這項協定,無人持嚴重反對意見。」杜魯門在5月下 旬派霍浦金斯(Harry L. Hopkins)赴蘇和史達林溝通,以繼續推動羅斯福同俄國合作的政策 ,史達林表示俄軍「在遠東的部隊到8月8日將各就各位。但開戰的確實日期,……將視他和羅 斯福的秘密協定的執行情況而定――涉及到這一協定也就需要蔣介石的同意。」9因此杜魯門 在6月9日於華府接見宋子文,正式告知國民政府有關雅爾達的密約,赫爾利也隨後在重慶向 5 2 月中旬美國海、空軍攻擊日本東京週遭,並開始猛攻距日本僅五十英里的琉璜島。《王世杰日記》(手稿本) 第 5 冊,1945 年 2 月 19、20 日記事,頁 33。 6 《哈里曼回憶錄》,頁 475。 7 顧維鈞曾於 1944 年 10 月 14 日自華盛頓向蔣中正報告,美國白宮參謀長李海上將(William D . Leahy)詢問國民 政府對於蘇俄參戰與取得遠東不凍港等問題之意見。參閱秦孝儀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 3 編戰時外交(二), (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 年),1944 年 10 月 14 日,頁 539-540。郭 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45 年 4 月 3 日記事,頁 344。 8 《哈里曼回憶錄》,頁 540。 9 《哈里曼回憶錄》,頁 551、554、562-563。 德霖學報 第二十三期 4 蔣中正傳達此訊息,赫爾利也相信中蘇兩國很快便能達成協議。10 二、 初悉密約內容 中國在雅爾達會後,對於羅斯福和史達林有關蘇軍出兵日本,以及將中國東北的若干權益 許予蘇聯的秘密協定等內情,一直被隱瞞而無所悉。直到 3 月 12 日羅斯福面告駐美大使魏道明 ,「在此次克里米亞會議時,斯坦林曾向羅作下列表示:一、蘇聯希望在滿州有一暖水海港。二 、蘇聯希望將滿州鐵路之管理交付美蘇中三國共同管理,採取一種信託制 Trusteeship。三、外 蒙維持現狀(即主權屬中國但不改變其實況)據羅云,彼曾告斯坦林此事並非急迫問題,可稍 緩與中國商談;又云暖水港問題係屬新問題。(宋子文往蘇時逕與宋面談。)」王世杰知悉雅爾 達密約後,深感「蘇聯迄今尚未對日作戰,竟先提出如此要求,彼參戰後其態度將益不可測矣 。」加上此刻新疆伊寧變亂,有愈演愈劇之勢,且前線傳云「匪徒之槍砲俱係蘇聯接濟,我在 新疆兩師聞已完全或大部犧牲。」11讓王世杰對於中、蘇、共三者間的關係,不禁擔憂起來。 魏道明隨後再電重慶,向蔣中正報告其和羅斯福晤談的詳情,魏指陳:「羅斯福謂史達林要 求三事:一、蒙古主權當屬中國,二、中東鐵路由中俄美共營,三、旅順由俄租借。」12此一令 中國難堪的請求,在重慶黨政高層引起不同的猜測與漣漪,熊式輝和顧維鈞等人對魏道明傳回 有關雅爾達密約的內容也十分關注,顧維鈞在 3 月 19 日向熊式輝表示,「美應尚未決定,亦自 不能由其決定任何具體事項,羅氏所言作用,恐一在試探我方意見。一在對我國內情形,稍示 壓力。」13顧維鈞的猜測只對了一半,羅斯福固然是在試探中國的態度,但以當時中國軍經對美 依賴之深,在國際外交上恐怕也只能以美國為馬首是瞻。 3 月下旬羅家倫自迪化返渝,向王世杰述說:「新疆境內伊犁方面之匪變,實由蘇聯方面大 量接濟匪徒鎗砲,有種種事實為證。國軍入新疆者共約三師半,計三萬餘人,已損失三分之一 以上。」14王世杰瞭解此為蘇聯對中國的不懷好意,除了想操控外蒙,又透過雅爾達會議的管道 向羅斯福開口要中國東北的地盤外,在西北疆邊也意圖製造事端,以培植親俄勢力和藉口侵佔 。加上桂永清傳遞英方對中國處理印度問題的立場,遂在 29 日上午向蔣中正建議兩事:「(一) 關于史坦林向羅斯福所提對滿州之要求(軍港與鐵路管理),我政府應堅持領土完整,主權完整 之兩要則,不可輕于讓步。(二)關于桂永清與英方之接洽,予主張停止;因對印度問題我不宜 與英國作任何秘密之了解;如作此種了解,匪惟易召美方之誤會,且將自承有煽動印人反英之 嫌疑。」對於王世杰此番就國際局勢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蔣中正當時「亦以為然」,未有其他的指示。15 王世杰在 4 月 5 日接待外賓時表示,「美、英及中國政府自今以後,似乎宜一面對蘇表示忠 實友誼;一面不再作任何足以妨礙反示公理或助長蘇聯氣焰之讓步。最近雅爾達會議,羅斯福 10 《哈里曼回憶錄》,頁 575-576。 11 王世杰日記中所提到之斯坦林或史坦林均為史達林之譯名。《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3 月 17 日記 事,頁 49-50。 12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3 月 18 日記事,頁 50。《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1945 年 3 月 18 日記事,頁 384。 13 《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1945 年 3 月 19 日記事,頁 464。 14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3 月 28 日記事,頁 55。 15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3 月 29 日記事,頁 55-56。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5 對于未來國際安全機構投票問題所為之讓步,實屬錯誤。」16王世杰對於羅斯福屢次向蘇聯讓步 ,讓蘇聯得寸進尺頗不以為然。次日晚上王世杰與即將赴美參加舊金山會議的宋子文握別,宋 子文原規劃於出席舊金山會議後直接赴蘇交涉。王特別強調,「彼如赴蘇,對滿州之領土與主權 問題,不可讓步。彼應當堅持。」17 為了讓中國能在戰後於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發揮較大的影響力,王世杰在 12 日晚間向蔣中正 建議,「似宜電宋子文向羅斯福提議,于舊金山會議,召開英、美、中、蘇四國外交部長會議, 商討太平洋及遠東問題。」蔣亦認為有必要趁此主導相關議題的發展,遂同意即刻電告在美的 宋子文。18不過宋子文還未收到蔣的指示,美總統羅斯福已因腦溢血逝世,由副總統杜魯門繼任 。次日上午羅斯福逝世的訊息才傳到重慶,王世杰聞之「不禁墮淚」,蔣中正甚至「有意飛往華 盛頓弔羅總統之喪」,然因對日戰況仍陷膠著,加上安全的考量,王世杰建議蔣對赴美弔喪一事 ,「當再考慮」。19 三、 羅斯福留下的難題 赫爾利在返美述職後,受羅斯福之命輾轉經英、蘇探詢兩國對華的態度,直到 4 月下旬才 返抵重慶,並立刻安排晉謁蔣中正,說明「彼與羅斯福總統商談對華各問題之經過;並詳述彼 奉命赴倫敦晤邱吉爾首相及赴莫斯科晤斯坦林之情形。」赫爾利表示:「(一)彼在華府對記者 發表談話,指述美國政府不能以武器供給反抗中央政府之中共,係與總統及國務院商定後而發 表之言論。(二)彼要求邱吉爾,贊同美國對華政策(即協助中國軍令統一,使成為統一的自由 的民主國家),邱表示贊同。但邱反對退還香港于中國。(三)彼要求史坦林贊同上述美國對華 政策;史亦贊同。史並謂,蔣先生為一愛國者無自私自利之心;惟部屬則多不肖之人。」赫爾 利又詢問蔣中正後續要如何處理中共的問題,蔣則向赫爾利表示願與其繼續商討解決之道,因 此蔣又多次約集王世杰和赫爾利進行會談。20蔣中正在 29 日晚上特地邀王世杰與赫爾利留宿長 談,赫氏說明「羅斯福總統在雅爾達與史坦林晤見時史氏所提出關于蘇聯將來在遠東方面之主 張。(其內容與魏道明大使日前之報告微有出入,但赫氏云彼所報告,係根據羅氏口頭及當時羅 、史談話記錄,決無錯誤)。」赫爾利繼續轉達史達林對羅斯福提出的訴求: 史對羅氏所提出之主張如下:(一)樺太(即薩哈林半島之南部)劃歸蘇聯。(二)千島 群島劃歸蘇聯。(三)承認朝鮮之獨立。(四)旅順口租與蘇聯(赫氏云蘇聯原來要求割 讓;羅總統指述謂已經中國割讓之香港尚應歸還中國,旅順勢不能割讓;因之,蘇聯允 用租借方式。)(五)大連灣闢為自由商港。(六)中東鐵路與南滿鐵路之股權,中、蘇 各半;中國並應承認蘇聯在該路之「特殊利益」……。(其意謂遇蘇聯與第三國作戰時, 蘇聯仍應有權利用該路為進出口之運輸線。)(七)外蒙古維持現狀。 史氏曾謂俟某一事件將發生時(意指蘇聯加入對日作戰之事),蘇聯將經美國之促介, 向中國提出以上主張;並與中國訂一協定以期雙方同意以上主張;但史氏堅持,當時尚 16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4 月 5 日記事,頁 62-63。 17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4 月 6 日記事,頁 63。 18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4 月 12 日記事,頁 67。 19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4 月 13 日記事,頁 67。 20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4 月 24、29 日記事,頁 74-75、77。 德霖學報 第二十三期 6 不可通知中國,以防蘇聯意願先行洩露于日本,致令日本先發制人,蘇聯將蒙受不利。 21 赫爾利並表示,「此次赴莫斯科,即係密受羅氏之命與史坦林續談此事。」赫氏又詢問蔣對於此 事的意見,蔣表示「『租借地』方法甚不好;但云容詳細考慮後再談。」赫氏又談到,「當前有 兩大事須于九十日內辦好:(一)使中共參加中央政府,以免蘇聯于某一事件發生後藉口承認中 共。(二)與蘇成立一個協定,解決以上各項問題。」22但赫爾利對於國民政府在其返美期間未 能繼續和中共方面交涉,頗為不滿,其在 5 月 4 日下午向王世杰抱怨並「深責我方對中共問題 ,不採取行動。」王世杰則將話題轉到中蘇簽立協定的議題上,王表示:「『租借』旅順,及允 許蘇聯對中東、南滿兩路享受『特權』兩點將為中國國民黨政府最不能接受之要求。」23兩人交 談了約一個鐘頭,王世杰認為這些條件都讓國民政府必須承受喪權辱國的指責,赫爾利亦瞭解 蘇方的索求對中國並非公允,但隨著德軍潰退、希特勒身亡,歐陸戰局進入尾聲,為了促成蘇 聯出兵對日,其仍是希望中國能和蘇聯進行談判。 為了儘快讓中國準備和蘇聯進行交涉,赫爾利在 6 日到蔣中正的山洞官邸,商談中共問題 和中蘇關係。蔣中正認為此二議題實際上是一個問題,蔣表示「在不妨害中國領土完整主權獨 立,及行政完整之原則下,可容納蘇聯對東北之合理主張,但不能違反該原則。」蔣並利用此 時機和赫爾利討論,將來如「美軍登陸後中國淪陷地區被收復時,該收復地之管理問題」,赫爾 利表示將電促華盛頓和國民政府訂立協定。24由於蔣中正對蘇聯的企圖仍頗有疑慮,因而有意藉 此建立中、美軍事合作的模式,並以此例作為規範蘇聯軍隊和中國互動的參考。然而隨著德國 無條件投降,歐戰告終,美國希望中國配合履行雅爾達密約的壓力正將隨踵而至。 王世杰在 9 日代表中國官方召開對外記者會,「指述歐洲勝利證明無條件投降政策之正確。 」25隔天王世杰致電宋子文,表示「宜先返渝與赫利及蘇聯新使在渝商洽東三省問題,然後由渝 赴莫斯科。」26希望宋子文赴蘇正式商談東北問題前,能先和美、蘇就議題和內容進行預備性磋 商。而隨著歐洲戰局的終結,有鑒於國際戰局的重心可能轉移到東亞,王世杰又和赫爾利與談 對蘇交涉事宜,並將所談有關史達林對東北及外蒙問題的要求內容電告宋子文。27王世杰同時請 蔣電告宋子文,「先與美國總統一談,以期取得杜魯門總統之切實然諾――即堅持美國一貫立場 ,反對任何損害中國領土主權及行政完整之要求。」28蔣中正則關心美軍對日的作戰計畫,希望 能事先瞭解「美軍有無在海外或朝鮮登陸計劃」,赫爾利表示:「在華盛頓時曾反對美軍在香港 登陸,因英國既不願退還香港于中國,則美國不必為英國任收復之責也。」至於美軍攻日是否 21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4 月 30 日記事,頁 77-79。 22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4 月 30 日記事,頁 77-79。 23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5 月 5 日記事,頁 81。 24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5 月 6 日記事,頁 82。 25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5 月 9 日記事,頁 83-84。 26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5 月 10 日記事,頁 84。 27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5 月 16 日記事,頁 87。〈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自重慶致代理行政院長 宋子文告知赫爾利大使所談關於蘇聯對東北及外蒙等問題之態度電〉,《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 第 3 編戰時外交(二) ,1945 年 5 月 22 日,頁 546-547。 28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5 月 24 日記事,頁 92。〈蔣主席自重慶致代理行政院長宋子文囑面陳杜 魯門總統請其與史達林晤面時能向史表示美國必堅持其對遠東一貫政策使中國之領土、主權與行政完整不受損 電〉,《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 3 編戰時外交(二) ,1945 年 5 月 23 日,頁 547。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7 有登陸計畫,則「須向魏德邁將軍詳詢」。29蔣中正希望美軍能在中國沿海登陸,如此將可減輕 國軍動員作戰的壓力,並能自美軍手中直接接收戰果;美國則不願貿然耗費大軍登陸,以免增 加美軍傷亡。中、美雙方都希望儘快打敗日本,但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對戰略的運用顯然有 不同的思惟。王世杰此時除了關心中國戰局的發展,也擔心新繼任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對雅爾 達密約的認知與對華的態度究係抱持何種想法?如果美國不力挺中國或者政策搖擺不定,中國 與蘇聯的談判不啻為拱手讓出權益而已。 赫爾利除了將美、蘇的看法轉達給蔣中正和王世杰之外,其在重慶亦不斷周旋於中、蘇之 間,其多次主動約集蘇聯駐華大使彼得洛夫(Apollon K.Petrov)商談東北問題。由於英國不願 意公開宣示在戰後放棄對香港的權益,彼得洛夫趁機表示,「英國如能保有香港,蘇聯亦應可以 保有旅順。」赫爾利則向蘇方表示,「中國恐不能再放棄任何東北領土,美國政策亦素以維護中 國領土主權之完整為主論。」30宋子文亦於 6 月初電覆重慶,表示「美國已電霍布金氏(杜魯門 赴蘇私人代表)向史達林表示美國對東北問題之態度。」31 王世杰在 6 月 5 日上午再與赫爾利洽談,並同赴蔣中正官邸午餐,以進一步商討中、蘇有 關履行雅爾達密約的議題。蔣中正表示,「已于前日約蘇聯新大使彼得洛夫,告以中國對滿州問 題之態度;即主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必須維護,其他可以詳商。」並謂「蘇使間接表示,此事 想不難得到一致意見。」32在蘇聯方面表露可以瞭解國民政府的談判原則後,雙方也可望準備就 細節展開交涉,羅斯福在雅爾達的密約,也正逐漸成為中國日後的難題。 四、 杜魯門給赫爾利的訓令 羅斯福辭世之後,赫爾利在 6 月上旬在重慶收到杜魯門的訓令,杜氏要其將蘇聯對中國所 提出之要求和史達林之聲明向蔣中正說明。赫氏分別轉述史達林的七項聲明如下: (一)贊同促進中國在蔣委員長領導下之統一;(二)贊同此項領導在戰後亦應繼續;(三) 贊同中國之統一與安定並贊同滿州全境為中國之一部受中國之統治;(四)史坦林對華 無領土企圖,其軍隊開入中國境內時將尊重中國之主權;(五)史坦林歡迎蔣委員長派 代表人員至史氏開入滿州境內之軍隊內,因以便利中國在滿洲組織行政機構;(六)贊 同美國對華之「門戶開放」政策;(七)贊同中英蘇美對朝鮮設立託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33 赫爾利繼之轉達史達林對日開戰的四項要求,史氏認為要蘇聯於本年 8 月對日作戰,中國須先 接受其條件: (一)外蒙古,即「蒙古人民共和國」之現狀應予維持;(二)俄國在一九O四年以前 之舊有權利,因日本狡詐的攻擊而被破壞者應予恢復;即(甲)南庫頁島及其鄰近島嶼 應歸還蘇聯;(乙)大連商港應國際化,蘇聯在該港之優越利益應予保全;蘇聯租借旅 順口為海軍軍港之權應予恢復;(丙)中東鐵路及通大連之南滿鐵路應由中蘇共同公司 29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5 月 25 日記事,頁 92-93。 30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5 月 25 日記事,頁 92-93。 31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2 日記事,頁 96。 32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5 日記事,頁 98。 33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11 日記事,頁 101-103。 德霖學報 第二十三期 8 共同經營,蘇聯之優越利益應予保全,同時中國應保有滿州之完全主權;(三)千島群 島應劃歸蘇聯;(四)蘇聯準備與中國訂立友好同盟條約以武力協助中國俾獲自日本勢 力下得到解放。34 赫氏在說明時還特別聲明,羅斯福和杜魯門均贊同蘇聯方面所提出的各項條件。35次日王世杰反 覆思考,不禁擔憂: 關于中蘇協定事,予之所反對者,為表面上承認中國領土主權之完整,而實際上則在在 破壞之;予之所憂慮者,史氏對于彼之聲明,未必切實履行。36 蔣中正在 13 日晚間復約赫爾利和王世杰到林園細商中蘇問題,赫爾利表示,「史坦林最初 之要求為旅順、大連之割讓及在滿州闢一『走廊』給予蘇聯,以為蘇聯海濱省及其西伯利亞之 通道。」蔣中正向赫氏詢問,「美國是否願意參加旅順之共同使用」,蔣意圖將美國勢力納入東 北,以平衡蘇聯日後在該區的影響力。王世杰則擔心蘇聯未來履約的誠信,故詢問「此一協定 如果經磋商修正,美國對于此一協定是否準備保證雙方切實履行其一切條款。」對蔣、王所提 問題,赫氏並未能當場答覆,而決定由其致電向杜魯門請示。國民政府也以此暫時避開蘇聯的 壓力,「對蘇答覆案之內容當俟得到美方覆電及宋子文返渝,再作決定」。37 赫爾利於 15 日上午當面遞交杜魯門訓令,向國民政府提出文本,正式轉達史達林的聲明與 要求。王世杰則於午間向赫氏詢問日前向杜魯門詢問的結果,惟赫氏尚未收到指示,雙方因而 將話題轉至討論中共問題,卻「爭論甚烈。彼此均不歡。」王世杰判斷赫爾利之情緒不佳,可 能係「因彼近日頗受美國報紙之攻擊,謂其袒護中國政府而反共也。」38蔣中正則於此時「派其 長公子經國往告蘇使彼得洛夫,謂赫利大使已將蘇聯之聲明及要求提送蔣先生。」讓蘇方瞭解 中國方面已就其所開條件進行研議。不過蘇聯駐華大使彼得洛夫則趁此詢問,「日前彼向蔣先生 提出此事時,蔣先生何故表現不愉快。」39蘇使似乎擔憂中國方面不願接受蘇方的聲明與要求。 參、 獻策中蘇談判 隨著盟國在歐洲戰場取得勝利,只剩日本在東亞作困獸之鬥,繼羅斯福之後的杜魯門總統 ,先前雖未與聞國際事務,但他也希望中國能履行美國和史達林在雅爾達的密約,讓蘇聯軍隊 就近從中國東北陸路逼退日本,以儘快結束這場戰爭。中國方面在 3 月中旬,從駐美大使魏道 明的電報得知雅爾達密約的內容,蔣中正也於 3 月 18 日在官邸晚餐後,向核心幕僚包括王世杰 、熊式輝和吳鼎昌等人徵詢意見。蔣中正當時評估美軍將較俄軍先攻佔旅順,蔣認為「蘇聯不 敢為少數中國共產黨製造第二滿州國,以開罪於整個中國人民。」熊式輝則建議應該讓美國瞭 解箇中的利害關係,況且「蘇聯對我慾望,絕非送以旅順港即可相安」,對於扶植中共在東北製 34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11 日記事,頁 101-103。 35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11 日記事,頁 101-103。 36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12 日記事,頁 104。 37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13 日記事,頁 104-105。 38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15 日記事,頁 105-106。 39 王世杰日記中所稱之赫利即為赫爾利。《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16 日記事,頁 106。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9 造第二滿州國,「如有可以製造時機,蘇聯必然製造。」熊式輝和王世杰都認為應該堅持主權和 領土的完整,審慎思考蘇聯所提條件的影響,不可輕易讓步。40 即將代表國民政府赴蘇聯談判的宋子文在 6 月 20 日自華盛頓飛返重慶,王世杰利用宋子文 在渝停留的時機和其交談中蘇的問題,宋子文「以為蘇聯將不惜丟棄中共,與我訂約。」王則 認為「蘇聯訂約之意不必為放棄中共」,王世杰擔憂蘇聯將憑藉其優勢武力在東北得寸進尺,對 於宋子文樂觀看待中、蘇關係發展的心態,不免憂心。41 蔣中正在 23 日召集吳鼎昌、陳布雷和熊式輝等人共進晚餐,蔣向眾人表示已在月初召見蘇 使,要蘇聯考慮「彈丸之地,為利幾何?」應以「兩個民族精神之融和」為重;並在月中收到 赫爾利轉達蘇方所提的要求。蔣與幕僚研判,「羅斯福在雅爾達會議時已允支持史太林者,蓋不 惜犧牲中國一部份,以換取蘇聯之參戰,杜魯門總統亦經同意。」並對於美國未熟慮千島群島 的國防地位、羅斯福在雅爾達會議期間精神欠佳的傳聞均感憤懣。42熊式輝當時則分析與建議: 赫爾利所提,在美之目的為換取蘇聯參戰,若我照其所提與蘇聯以一滿意之承認,則其 目的當然要在換取國內真正統一,及與蘇聯十年以上支持久和平,此目的可達,則所犧 牲,猶有可說,不過新疆問題,以及其支持我國內共黨問題,宜併解決,又旅順用租借 名義不妥,亦未可更開惡例。43 此時國民政府對亦加緊準備赴蘇談判並籌組談判團隊,蔣中正原有意派周鯁生隨宋子文赴莫斯 科,王世杰遂在 24 日約晤周鯁生,詢問其對蘇交涉的看法,周認為「蘇方原案大致尚不壞」。44 當天王世杰又與宋子文共同研討對蘇談判的方案,幾經討論得到若干共識: (一)旅順口在中蘇擬訂之同盟條約期內,可與蘇聯共同使用,其行政權仍歸中國(二) 對于中東、南滿兩鐵路及大連港之「特殊利益」問題,應明白規定其範圍……,不用特 殊利益名詞(三)外蒙問題暫不提出討論。45 王世杰並想出另一解決旅順口租借問題的辦法,「即請朝鮮以一海港租與蘇聯,中國以間島之一 部讓予朝鮮。」但宋子文認為「此議目前恐不易提出」,反倒是蔣中正聽聞王的提議後,認為「 不妨作為準備案」。46 在宋子文率隊赴蘇前夕,蔣中正再次約見蘇聯駐華大使彼得洛夫,將國民政府對外蒙的立 場,作一說明,希望能擱置外蒙問題: 關於外蒙問題,蘇聯於一九二四年在條約中,曾經承認外蒙的領土與主權是應當屬於中 40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3 月 18、29 日記事,頁 55-56。《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1945 年 3 月 18 日記事,頁 384。 41 王世杰對於蘇聯官員的印象亦不佳,其覺「蘇使尚是文雅一派,但其使館全部人員,純是二十年來蘇聯共黨所培 植之新人,驕傲而無修養,亦不誠實。我國社會上所稱之『黨棍子』名稱相當。」《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 1945 年 6 月 20、21 日記事,頁 109。 42 《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1945 年 6 月 23 日記事,頁 385。 43 《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1945 年 6 月 23 日記事,頁 385。 44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24 日記事,頁 111。周鯁生(周覽)隨後被發佈接替王星拱為武漢 大學校長。 45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25 日記事,頁 111-112。 46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25 日記事,頁 111-112。 德霖學報 第二十三期 10 國的。吾人決不會用前清時代的武力政策,來壓制外蒙的。本人解決外蒙問題的方針, 是賦予外蒙的高度自治領,即其外交、軍事均可獨立,而宗主權則應屬於中國。但此係 將來的事。現在對外蒙問題,最好不提,同時亦不提一九二四年的中俄條約,以免引起 雙方的誤會。同時,外蒙問題與西藏問題,有相互的聯帶關係。所以目前對外蒙問題, 最好是不提。47 國民政府的談判代表團在宋子文的領隊下,由彼得洛夫陪同和團員胡世澤、蔣經國、沈鴻 烈等人隨行,於 27 日上午啟程赴莫斯科。48宋子文一行在 30 日到達莫斯科後,受到隆重的接待 並隨即拜會史達林和莫洛托夫等蘇聯領導人。但宋子文在莫斯科的談判很快就面臨難題,當 7 月 2 日中蘇雙方在晚間進行談判時,彼此堅持各自對外蒙的立場,宋子文不敢作主,故致電回 重慶請示,其指述「史坦林對東三省問題尚可讓步,但對承認外蒙獨立一節則堅持。」宋子文 指出在雅爾達會議時,「史、羅協議亦云外蒙問題維持現狀」,但史達林則云「該協議會有承認 外蒙獨立之意」。史氏又向宋表示「只要中國政府應允承認,則先成立密約于戰後公布亦可。」 49 為了處理中、蘇談判的僵局,讓外蒙問題能有一雙方都可接受的處理方案,蔣中正多次召 集幕僚到官邸相商,不過眾議紛云,王世杰認為: 東三省等問題如確能得到不損領土主權之解決,則承認外蒙人民于戰後投票自決亦尚合 算,因外蒙實際上已脫離中國二十餘年。50 熊式輝亦提出四點主張,呼應王世杰的論點: 一、如我不承認蒙古之獨立,對於蘇聯其他要求能否全拒而不談,甚至或須加大其讓步? 能否希望蘇聯之仍可與我訂立互助協定?或不暗助共黨之搗亂?能否將前羅斯福與史 太林之默契一概抹煞而置之不論?二、衡以今日內外形勢,上項各節,俱不容我有考慮,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皆是否定的,而我必須與之談判蒙古問題,當然祇有望其能照加拿大獨立程度辦, 比較為宜。三、但獨立之承認,應有所交換,在美國為交換其對日宣戰,在我至少要能 換取國家之真正統一,蘇聯再不得助長中共之在中國私擁武力,割據地方。又所謂獨立 之蒙古,是有界限的,不容隨意指認或信口擴充,故必須按照原有中國地圖以劃界。最 後決定對蒙古讓步,以換取其不為共產黨助,而迅求國內統一,與東三省之完整的相互 諒解,及中蘇之和平。51 整體來看陳立夫和陳誠的態度強硬,不願對蘇讓步;王世杰、熊式輝和吳鼎昌認為可有條件的 交換及作有限度的讓步;孫科則主張讓外蒙獨立。52在蔣中正的主持下,6 日下午孫科、鄒魯、 47 〈蔣主席在重慶接見蘇聯駐華大使彼得洛夫說明中蘇之事應由兩國直接商議談話紀錄〉,《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 -對日抗戰時期》第 3 編戰時外交(二) ,1945 年 6 月 26 日,頁 569-571。 48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6 月 27 日記事,頁 113。 49 〈行政院長宋子文自莫斯科呈蔣主席報告與史達林商談關於外蒙獨立及使用旅順軍港等問題之談話情形電〉,《中 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 3 編戰時外交(二),1945 年 7 月 2 日,頁 576-577。《王世杰日記》(手稿 本)第 5 冊,1945 年 7 月 6 日記事,頁 117-118。 50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7 月 6 日記事,頁 117-118。 51 《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1945 年 7 月 5 日記事,頁 386。 52 《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1945 年 7 月 5 日記事,頁 386。 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 11 戴季陶、于右任、吳稚暉、陳誠和王世杰續商議,最後決定「主張外蒙獨立事可讓步」。53在得 到共識之後,蔣中正在 7 日要熊式輝草擬覆電,並指示將二項談判要點傳達給宋子文: (一)對外蒙讓步必須換取國內統一,蘇聯對中國共產黨,不能仍有任何支持,使與政 府對立,形成武力之割據;(二)外蒙疆界必須根據我國地圖明白劃定。54 當日蔣中正也在接見赫爾利大使時,告知國民政府「準備對外蒙問題讓步,惟盼美國政府對東 三省問題予以同情的支援。」55 蔣中正也將指示迅速傳至蘇聯,讓 7 日晚間和史達林結束第三次會晤的宋子文,打消放棄 談判的念頭。宋則多次向重慶方面請示,「倘史對我方要求可以同意,而我方僅允口頭允諾外蒙 戰後獨立,彼必不滿意,恐必須有書面保證」,56對於要如何在談判協定中,呈現允許外蒙戰後 獨立的字眼,宋子文不敢擅自作主,其在 8 日致電重慶,希望蔣中正能給一明確的指示。 蔣中正隨即指示王世杰草擬覆電,王世杰在 9 日下午代擬一電文,表示「外蒙戰後獨立問 題,其宣告應由中國單獨宣告(並須先劃定外蒙疆界),但中國宣告後,蘇聯應照會中國,永遠 尊重外蒙獨立。」57蔣中正審閱後,隨即覆電指示宋子文: 關于允許外蒙戰後獨立問題,不可由中蘇共同發表宣言。如不得已時,可兼用下列兩項 方式:第一、中國政府于此次中蘇互助協定批准後,自由發表宣言,其大意如下:中國 政府于對日戰事結束後,將依照大西洋憲章與中國國民革命民族主義之原則,宣告外蒙 獨立。並于為此宣告外蒙獨立以前,並確定外蒙之疆界。惟此完全出於中國自動宣告外 蒙獨立,而不必用承認獨立字樣,應須注意。第二、蘇聯政府於中國政府發表上項宣言 後,應即照會中國政府聲明外蒙獨立被承認後,蘇聯將永遠尊重其獨立也。若滿州、新 疆及西藏等問題能照中正前電之要求解決,則外蒙問題於中蘇互助協定成立時,可酌依 以上方式與蘇聯成立書面之諒解。58 宋子文在 9 日晚間和史達林進行第四次會談,在蔣授權對外蒙問題讓步後,雙方就疆界的 劃定、戰後外蒙獨立公投和條約公布的時間均漸有共識。根據宋子文電文指出,「史坦林對戰後 依人民投票方式解決外蒙問題之主張已同意,並同意于戰後發表。對旅順仍主軍港部分應由蘇 聯管理,對鐵路仍要求共有共營。對中共允不接濟軍械;對新疆允禁止私運軍火以助中國政府 靖亂。」為了讓中、蘇談判能有結果,蔣中正在 11 日上午又約王世杰至林園官邸,商議準備給 宋子文的訓令。蔣在去電文中,指示「著重旅順附近區域之行政權(應不由蘇參加),中東、南 滿鐵路在平時不能運兵;大連行政權不能由蘇參加等項。」59宋子文接著在 11 日和 12 日又和史 53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7 月 6 日記事,頁 117-118。 54 《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1945 年 7 月 7 日記事,頁 386。 55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7 月 8 日記事,頁 118-119。 56 〈行政院長宋子文自莫斯科呈蔣主席請示若蘇方要求我書面保證外蒙戰後獨立應如何處理電〉,《中華民國重要史 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 3 編戰時外交(二),1945 年 7 月 8 日,頁 604-605。 57 《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年 7 月 9 日記事,頁 119。 58 〈蔣主席自重慶致行政院長宋子文告以外蒙獨立問題不可由中蘇共同發表宣言並指示兩項解決方式電〉,《中華民 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 3 編戰時外交(二),1945 年 7 月 9 日,頁 606-607。 59 〈蔣主席自重慶致行政院長宋子文指示解決外蒙、旅順、大連及中共等問題之意見電〉,《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 -對日抗戰時期》第 3 編戰時外交(二),1945 年 7 月 11 日,頁 621-622。《王世杰日記》(手稿本)第 5 冊,1945 德霖學報 第二十三期 12 達林進行交涉,因史達林將赴柏林一行,宋致電重慶方面表示「已與史坦林大致商議就緒,但 尚有若干點須返渝請示,故擬趁史坦林赴柏林三巨頭會議之時間自行返渝,稍後再赴莫斯科作 最後商決。」60 王世杰在 16 日下午和赫爾利會晤,王世杰發現由於中共的作梗,「此君近受其國內親共分 子之反對頗烈;中共亦公開反對之,至稱為『帝國主義者』。彼甚憤,但仍不願與中共直接發生 衝突。」61赫爾利作為國共間的調人,卻無法得到中共的信任,甚至飽受批評,其處境實已反映 出國共問題單靠美國介入調解,仍有許多力有未逮之處。 宋子文在 17 日自莫斯科返抵重慶,其報告中蘇第一階段談判的進度,「關于旅順問題,蘇 聯堅持軍港應由蘇聯專管,至于一般行政權則屬中國;又關于兩鐵路事蘇聯要求以蘇聯人為局 長,大連問題亦尚有若干事項待決。」62 中蘇第一階段的談判,雖然每一項議題雙方均就原則 交換看法,但許多細節則尚待敲定,而各項細節均攸關中國的面子和裏子。宋子文於 20 日上午 出席參政會報告,但卻未說明中蘇談判的情形,而將談話的內容著重在日後經濟問題的解決。63 雖然當天下午參政會就閉幕了,但中國內、外幾項大難題,包括日本的頑抗、中蘇間的交涉、 國共關係的談判、國民大會的召開方式等,都考驗著國民黨的執政團隊,而熟闇國內、外政情 的王世杰也就更為蔣中正所倚重。 肆、 參與後段中蘇交涉 一、 倉促接任外長 王世杰在襄助蔣、宋因應對蘇談判之餘,尚須忙於參政會會務和推動實施憲政工作。在王 世杰的努力下,國民大會問題審查會於 7 月 18 日下午,通過其所草擬的草案,不過在國民黨內 、外都有頗多不同的意見下,王世杰當時對於「國民大會問題究將如何解決,仍終日盤纏腦際 不能去懷。」64此外杜魯門、史達林和邱吉爾連日在柏林開會,但會議內容卻遲遲未讓中國得知 ,此時雖國民政府軍已逼近桂林外圍,何應欽更表示「本月底以前桂林可攻下」,65但國內、外 的變局,仍讓王世杰傷神。 由於對蘇談判的議題事涉主權且攸關中國日後權益,相關細節均亟待與蘇聯進一步敲定, 身兼行政院長與外交部長的宋子文在 24 日向王世
本文档为【從《王世杰日記》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交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839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8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4-03-07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