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举报
开通vip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姓名:明雅妮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颜翔林 20080501 摘 要 时间是一个亘古的话题,它包含着永恒和无限。时间意识是一种 生命的感觉,是一种存在的体验。苏轼对于时间的感知历经了一个动 态的过程,他既认识到了时间的有限性,更超越了中国人在时间问题 上的恐惧和忧患,表现出时间的一维性、时间的无常性、时间的无时 间性和时间的瞬息永恒性。他消融于山水,自失于时间,进入澄明而 无限的时间流,进入生命...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姓名:明雅妮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颜翔林 20080501 摘 要 时间是一个亘古的话题,它包含着永恒和无限。时间意识是一种 生命的感觉,是一种存在的体验。苏轼对于时间的感知历经了一个动 态的过程,他既认识到了时间的有限性,更超越了中国人在时间问题 上的恐惧和忧患,表现出时间的一维性、时间的无常性、时间的无时 间性和时间的瞬息永恒性。他消融于山水,自失于时间,进入澄明而 无限的时间流,进入生命存在的绝对自由的空间,而他的文学创作在 其时间观的影响下成为其把握当下生活的诗意存在状态的直观。 有着独特人生经历的北宋文豪苏轼,在许多作品中都表现出“时 间”这一传统的文学母题。本文从时间的解析开始,透过苏轼的时间 意识,来观照时间这一元素在苏轼文学创作中的影响。全文分为三个 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时间和时间意识的缘起,第二部分分析苏轼独具 特点的时间意识,第三部分将从时间意识对其文学创作主题和创作原 则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来透视时间意识对苏轼文学创造的深刻 影响。 关键词:苏轼;时间意识;如梦意识;空间;创作 ABSTRACT Timehasbeena permanentissuewithitsconnotationas infinity.Timeawarenessisakindoflifefeelingandexistenceexperience. SuShi’Stimeperceptionisbehindthepointsaboutscarceandsufferingin timeandembodies,timechangetimelimitlessnessandtimeperpetualness. SuShigoesandcomesamongvillagesandmountainswithouttimeflow. Hisliteraryexpresshisdirectperceptionofhispoeticexistence. Sushi,aneminentwriterinSongDynasty,incarnatedtheperception oftimeinmanyofhisworks.Thispaperbeginsfromtheparsingof “time",thennotifiesitsimpactonhisliteraryinditementthroughhis perceptionoftime.Itconsistsofthreepans:originoftimeandthe perceptionoftime;Sushi’Suniqueperception;analysisofitsprofound impactonthethemeandprincipleofhisinditement. Keywords:Sushi;perceptionoftime;perceptionofdream; Spaceindite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以僻 护子年罗月>1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I、保密口,在⋯⋯年怨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口。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以繇}摅 日期:口8年岁月-1日导师签名:.力钐铲咿期:。8年歹月乙1日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关学联系 引 言 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时间也是一个困难的话题,它包含着永 恒和无限。每个人都在时间之流中跌宕起伏,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时 间意识,“感到了时间的推移,也就知晓了人类生命的推移。”①时间 之流将生命演绎成历史,面对历史残垣、生命留痕,前朝勃发的生命 湮为尘土、化成青烟。时间之流无情地带走繁华的人世,强盛的江山 也不可避免地为衰老和死亡否定,只剩下凄风衰草,断壁残垣。无论 生命个体或群体,俯仰之间,均被时间灰飞烟灭,化作陈迹。于是, 在“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悲凉情绪中,古代诗人们的时间意识和生命 情感随之而生。 时间意识作为人生观的一隅“元素”,是人们意识到的时间流程, 它包括对“时间是什么"的追问和对“时间赋予人生何种意义"的阐 释。 时间可分为人文时间与心理时间两种。人的行为或人的实践活动 中含有的时间流程以及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和人生经历涉及的时间流 程都属于人文时间,也就是历史时间范畴;而心理时间,或日体验时 间的含义则诉之于感知到的与“现在’’有关的时间流程、回忆中的与 “过去’’有关的时间流程、预期中的与“未来”有关的时间流程以及 想象中或思考中展现的时间问题。作为社会群体中单个存在的主体而 言,时间观都是糅合了人文时间与心理时间两方面的。 。小尾郊一著.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l 硕十学位论文 时间的价值产生在时间性之中,它以时间的本质为基础,是时间 本体观之心理体验时间的延续与升华。它体现在为生命主体的存在及 其存在意义提供可能,透过时间之流,在逝去的过去和即将到来的将 来之问,显示出主体存在的价值。 有着独特人生经历的北宋文豪苏轼,在许多作品中都表现出了 “时间”这一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嘲谑富贵利禄世俗、抒发人生忧患、 感叹人生短暂的作品,还是歌咏人生意气的诗文,都渗透出苏轼独有 的时间意识。 900年来,关于苏轼研究的成果作品已经汗牛充栋,但大体都是 围绕着苏轼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包括对其人格、政治立场、诗文词等文学成就的评 价)、苏轼生平、苏轼著述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直到近20年来,学 者们对苏轼及其作品的研究上了一个全新台阶,1991年蒋寅先生率先 从苏诗中的时间观念这一角度出发,探寻这一观念背后苏轼思想与 儒、道、释的渊源;另外,杭州大学的萧瑞峰先生推陈出新,直接从 苏诗中构成和创造时空的角度寻找一个全新的观察点,观照苏轼的艺 术成就。两篇论著均从时间出发,注视不同的角落,前者探微思想, 后者研究创作风格,都没能就生命的根本问题,也就是时间的问题来 管窥苏轼“一生凡九迁"这一特殊经历对其时间观的影响,以及这种 影响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的显现。都言人生有限,自然永恒。人生如何 有限?在苏轼眼里,有限的生存时间与无限的宇宙时间究竟裂变出怎 样的美学意义?本文试图从苏轼的作品中窥探他独特的时间意识,以 及这种时间意识对其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第一章时间观念的解析 日月交替、四季轮回、物候变迁,时间像蒙着面纱的女子,徐徐 近来,姗姗离开,不著一语,以静谧的姿态悄然消逝在空间里。人们 捕捉不到它的形态,无法用实像对其进行研究,飘渺的特征让时间一 直成为远古至今的迷。时间这个古老而深邃的哲学之思,在西方初始 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氏认为“时间是永恒的模拟”,①P.289q可-氏 则把时间和运动结合起来,否认所谓“独立存在的时间",⑦后来经过 了奥古斯丁的“内在时间观”@,康德的“纯粹感性直观”,直到海德 格尔的“存在与时间”④和柏格森的“绵延”@,时间成为了一个错综 复杂的哲学问题;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水准等 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圈中,对时间的理解也呈现出多元的差异 性。就中国哲学而言,时间始终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密切相关,与 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时间与人的生存状况相融合、相统一, 人受着时间的规定和支配,他的存在以及他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中存在 的理解,都贯穿于时间之中。 1.1 时间意识的产生 物理学上说的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物质的一切运动都在时间 D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奥古斯丁著.忏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西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9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柏格森著.吴士栋译.时间-9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硕十学位论文 当中进行。但时间也是飘渺无形的,四季轮回、月亏月盈、潮起潮落 这些物态的变化见证着它的真实存在。我国是一个以农耕的自然经济 为主体的国家,人的生存与发展和大自然密切相关,人们在对周围自 然万物的仰观俯察之中,观于外而体于内。万物的荣败生息、流转变 换让人们反观自身,便渐渐产生了生命时间意识。对于时间的最初理 解,我国古代的人们是从一些具体与时间相关的观念开始的,如昼夜、 旦暮、日、月、四季、年等。许慎在解释“昼”字时说:“日之出入, 与夜为界。”“昼”是指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的这一阶段。许慎释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每到晚上,人们都回到屋里休息;古代 的人们不但从具体感性的层次上认识时间,而且还对时间进行了抽 象,如《说文解字》解释“时"日:“四时也,从日,寺声。"《尸 子》日:“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宙指的是往古来今,过 去、现在和未来的总和, 《管子》日:“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时 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然则阴阳正矣。’’ 在对时间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中,在对周围客观物象的观察和体 悟中,在四时、季节的流转往返之中,人类逐渐悟出了生命的节奏和 韵律,于是人们用对时间的感悟来反观自身,四时不仅是自然生命生 死兴衰的表征,而且更具有与人的精神相参透的特质,这才产生了真 正意义上的时间意识,即生命时间意识。人们和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 自然、天地中生存,为宇宙所承载,“我”在俯仰观察周边的自然景 观、人情风物的时候,必然觉察和感悟物候的变迁、季节的轮回。于 是,四时的交替、万物的荣枯、人生的演进、历史的兴衰,无论是自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荚学联系 然的还是社会的现象都会拨动诗人的心弦。刘勰《文心雕龙》说:“春 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陆机《文赋》说:“悲 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面对岁月之流,诗人们总觉得有一种 巨大的力量在主宰着宇宙,而且这种感觉能引发诗人多种多样的时间 情结。于是对于时间的流逝,古人发出了太多感叹,孔子曾在JlI上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原发出过“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天 问》)的疑问,李白写出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 酒问月》)的千古绝唱⋯⋯沧海桑田,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时间却 是永恒的,它像滔滔的长江水,奔流而下,日夜不息,一去不回,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月亏月盈,时间似乎在循 环往复,但人的生命却在这岁月的轮回里演绎着靠近死亡终点的单程 旅行。因而对于时间,古代诗人发出了如此震撼和纠结的慨叹:青青 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黄华叶 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歌辞 《长歌行》)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 诗》) 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人不仅能够意识到人 与外在对象的区别,而且意识到时问对人的生命的限制是那么真实而 具体,并且充满着悲剧性色彩。生命的悲剧性意识不仅体现为人们在 面对自然、宇宙时对自己力量渺小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生 命存在的时间性限制,即生命的有限性。由此,人们才发出对这种生 硕士学位论文 命有限性超越的渴望,并由此在有限性生命存在中寻求无限的发展空 间,正如“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 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① 1.2 中国传统时间观 时间的滴水不绝如缕,时间的长河奔腾不息,时间之谜曾让历代 哲人诗家困顿徒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空间与时间同他的原 子学说联系起来,把空间和时间看成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根本条件。 亚里斯多德认为“时间,虽然它是可分的,但它的一些部分已不存 在,另一些部分尚未存在,就是没有一个部分正存在着。‘现在’不 是时间的一个部分,因为部分是计量整体的,整体必须由若干部分合 成,可是时间不被认为是由若干个‘现在’合成的。’’这违反整体与 部分的关系原则,这个矛盾意味着所论的对象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充 其量是一种臆想。亚里斯多德深感“时间是难以捉摸的",因为“我 们不能具体感觉到"。那么,时间是什么呢?亚里斯多德的分析表明: “时间不是运动,而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是运动的数。”总 的说来西方传统哲学中的时间哲学从主流上看是侧重于研究同自然 界和宇宙万物相关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中的哲学问题;而和西方那 样很纯粹的物理测度时间的概念不一样,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时间哲学 从主流上看,则偏重于研究同社会生活和人文领域相关的人文时间和 历史时间中的哲学问题。对“时’’、“机”、“运’’、“命"、“气数”的领 虫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书信(1837~1848年1月).中共中 央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2版).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悟,构成了中国传统时间观的主体,时间与人生生命、心理态度、经 验感受、历史事实和生活事件等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时间经常会被 性情化、感性化,所以,一方面,一般中国人对于时间的了解就显出 更多的主观领会的色彩,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时间直接与人生命运、 与生活世界相融合,中国古人似乎更善于从时间中引申出入的存在价 值与意义。 了解中国哲学的时间观或时间哲学,我们可以从西周初年的《易 经》考察起,历代学者对《周易》的书名曾给出了不同的诠释, 指 出“易”有三义, 其中的一个含义是: “易,即变易也。”“变易” 就是运动、变化,其中包含着时间的流程。关于《周易》中的“周”,’ 学究们也众说纷纭:“周’’既可以指“周朝”之“周”, 也可指“周 流’’之“周”,即事物和生活的变易是周流不已的,像“变易”一样, ’“周流”中也蕴含着时间之流程, 蕴含着时间的周而复始、往返不 息。 《易传》中的“位"、“时”、“中’’突出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所 谓“位’’、“时"、“中”有这样的意义,就是说,如果一个事物若有所 成就,那么它的发展必需符合它的“位”即空间上的条件,符合它的 “时"即时间上的条件,也必需符合其“中"即应有的限度。《易传》 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和时间、地点、限度联系在一起的。①古人处事讲 求天时、地利、人和的奥义也就在此了。 《易传》言“生生之谓易”, 意思是变化发展就意味着万事万物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硕十学位论文 的生生不息,从时间哲学或时间观上看, 变化发展是在时间过程中 进行的,这样的时间过程同万事万物的发生、萌生、创生是一脉的。 既然时间流程依存于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发生、萌生和创生的过 程,因此,时间过程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系辞》把发展变化的 时间过程同宇宙的生命、历史的生命、个人的生命相结连理, 把时 间流程和生命流程融为一体。《易传》中阐明了宇宙、人事的“穷变 通久”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它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永恒 地依次循环以至无穷的变化过程,如同四时之永恒的变化。“生生不 已”、“生生不息”为《易传》之核心,《易传》对“时”、“时机”的 深刻领悟,使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立足于“当下”而追求永恒。 《易传》谓时,还体现一种有限性意识和忧患意识,“《易传》之 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是故其词危,危者使平,易者使 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始终,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系辞下》)正因为这种时间意识、有限性意识和忧患意识,才生发 出永恒不殆追求无限的刚健气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 卦·彖传》)“不息"意味着永恒时间中追求永恒。这种刚健有为、自 强不息的精神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深刻影响着历代文人 的审美意识。 《易经》为探索时间奥秘开辟了思路,接着儒家、道家等诸子百 家均创立了各有特色的时间观或时间哲学,“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孔子在这句话中提出了“逝"的概念,“逝”,就是 指时间的流逝,从表面看,这是作为自然物象的河水在时间进程中流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关学联系 逝,深入一层就不难看出,它涉及的却是人文时间的流逝,“逝”暗 指人生的流逝,人的生命的流逝,依存于人生和人的生命等人文物象 的人文时间,同样是川流不息的,像河水那样不分昼夜地流逝着。老 子创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发生论的时 间观,还提出了时间的“周而复始"的命题,他发展了时间流逝的概 念,认为依存于万事万物的时间是周流的、周行的,在周流、周行中, 时间之流总是循环前进,往复不已,经过每一次循环又重新开始,老 子说:“物壮则老”,也就是讲一个东西状成到极点,自然要衰老,“老 则不道",老了,这个生命要结束,而另一个新的生命要即将开始了。 老子的意思是在每个时段中,在每一时间段落的循环圈中,时间之流 有个开始,也有个终结,就终结又成为新的开始而言,时间进程是无 限的,“周而复始”意味着,从时间的一个循环圈到时间的另一个循 环圈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在老子的时间观和时间哲学中,一方面, 时间之流是周行循环、有始有终的;另一方面,周行或循环不断进行 下去,时间又是无始无终的,于是时间有了自己的无限进程。庄子丰 富了时间的“周流"和“周而复始”的哲学思想,他从“顺其自然” 的哲学理念出发,进一步创立了“安时”的概念,人应当顺应其自然 而然的生命历程,还应当安于蕴含在人生历程中的自然的时间之流, 安时而处顺。老聃死,秦失论之日:“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 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一个人活在这 个世界上,是顺着生命的自然之势来的;年纪大了,到了要死了的时 候,也是顺着自然之势去的;庄子妻死,庄子则鼓盆而歌。这些言行 硕十学仿论文 都反映了庄子独特的生死观,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 耳。”(《知北游》)可见,在庄子的眼中,生与死犹如太阳朝升暮 落一样自然,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哀。故真人也视天地为室、以死 生为一条,而对死生、毁誉、成败、美丑皆能安之若命,泰然处之。 在应世方面,庄子学派还提出了“应时而变”的主张,①从根本上说, 安时处顺就是无为,就是纯任自然,就是“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俪然而往,俪然而来而已”(《大宗师》 )。孔子提出:为人处事必须在矛盾的双方或事象的两端之间“执其 中”,即“执中"的思想,“随时以处中”,中庸指的是平常的行为, 也就是随时随地地为每一人所应当实践、也能够实践的行为。②《中 庸》在“执中”的前提下,进而标榜“用中"的思想。所谓“用中", 就是利用矛盾的两端,不偏不倚地“用其中”。孟子又在“执中"和“用 中”的基础上,提出了“时中”的思想。“时中"的“时”就是指时 间而言。准确地讲, 这个“时”, 有“顺时”和“适时’’的含义。 也就是说,要顺应时间的进程,要抓住时间进程中适当的时机,“执 中”和“用中"应当有个适时性,有个时机感。强调“时机感”、“时 运感"和“适时性”,是中国传统的、尤其是儒家的时间观和时间哲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化的佛学也有一套独具一格的时间观和时间哲学。佛教对时 间最明确的观念就是“循环’’,佛教的基本时间单位——“劫”本身 西陈鼓应著.《易传与道家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1996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就是一个循环的概念。劫的梵文是Kalpa,表示极其久远的时间。佛 教将时间分为包罗万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一切众生在此三世 中轮回往复。他们强调“空”和“无”,“无常”就是法无常体,没有 独立的、永恒存在的事物,“无我”就是我不常在,人也不是独立的、 永恒存在的实体,而所谓不“独立和永恒存在”,就是在时间中不断 的循环、不断的变化,任何具体有形的存在物质因为在循环的时间中, 所以其本身就包含了毁灭的因素,时间必定会毁灭一切,在时间中没 有任何坚固的、稳定的、不变不动的永恒之物,可以给人以安全感。 因为一切都是循环的,所以一切生死只是变换的存在形式,肉体腐朽 了,神灵却不灭。既然循环的事物中无生无灭,也就可以进一步理解 为万事万物都不是实存,于是,佛教的“空”成为了必然。 总之,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和时间哲学谈论的时间大多是相对的时 间,也就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长短快慢不一,可以相互比照的时间流 程。这种时间流程对于审美意识的生成而言,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彰显人生的有限性和忧患意识。若以“现在"这一时刻作为 参照点,那么世间的任何存在只能是在“现在”这一特定时空中的存 在,因而它必定受到“现时”的制约和束缚。这种有限性的时间意识 不单单是物理时空中人对自身生命的有限性的认识,它还蕴含着对某 种存在或行为的必然无知,因为,在“现时”里的人们受敷于“现时" 而不可能能全面考察事态的发展趋向从而作出超前的判断。人对这种 时间局限性的意识可以说是一种对未来时间的未知性忧患或恐惧,这 种忧患或日恐惧更甚于对生命自身自然性存在的局限性的意识。正是 硕十学位论文 缘于这种有限性和忧患意识,人们才不断地进行筹谋,并力求使这种 筹谋更能适应人们自身的发展和需求,并在与“时”契合的筹谋中体 验到神性——实践的合目的性与实践过程的合规律性趋向统一。 二、未来时间意识的超越性生成。“现时”(现在时刻)的有限性 决定了不是每个个体都能在当下时间里实践自己的宏愿伟志,而在 “现时”世界中饱经沧桑却未能及时舒展抱负的人们总是力求超越于 当下的时刻,而从未来时间的角度来进行筹谋。这种筹谋可说是一种 远瞻,他是站在未来的某一刻来回视现在,来对“现时"做一个高屋 建瓴的筹划,它是属于未来的、理想性的时间意识。 “实践之变易乃是趋于永恒之一步骤耳。永恒者,绵绵悠长,亘 古长存;逝者未去,而继者已至,为永恒故。性体实有,连绵无已, 发用显体,达乎永恒。”锄P.269时间既令生命有所局限,却同时它也为 生命超越敞开超越的机会,也就是说,正是时间的永恒奔腾不止,才 使生命有了趋于无限境界的可能性,时间意识体现着生命的觉醒和美 学的追求。 。方东美著.生命理想-9文化类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第二章苏轼的时间意识 2.1 苏轼时间意识的几个特点 我国古代,对时间的感知和理解与人生命运、与生活世界相融合 并引申出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 雪霏霏。’’(《诗经·采薇》)“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 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这种由时间意识激发出来的忧 患之思,令过去诗人几乎都陷入了一个感时伤逝的悲时圈子,于是出 现了大量的弥漫着忧患色彩的凄怨悲凉的作品,也形成了中国诗美学 以愁为美的趣尚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正所谓:“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诗人 似乎对时间也特别敏感,很容易引发对时间易逝的痛感,生命的有限 遭遇时间的无限,绝望和悲哀便不可避免地产生,而这种抽象的殇时 之逝若遭遇到兵荒马乱,国破家亡,仕途危艰,亲友离丧,便会融铸 成主观性更强的悲时意识,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缘何多怀古吊今、咏 史怀今之作的根本原因。时间的感知是感知者的痛苦,因时间感知而 引起的痛感折磨着千古诗人。“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在“更变 千年如走马’’的时间流中,几乎所有的欲有作为者都对时间怀有深深 的恐惧。那苏轼在时间的感知上是否也深陷在对时间易逝的恐惧里 呢? 一时间流逝的一维性:人生有限 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时间不仅具有它的本体内容及物质的一般 属性,而且还有它自己的特性即一维性,这是时间的特性之一。“大 11 硕十学位论文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时间一 维性的形象体现,这一特点是由于物质世界的持续性、交替性和顺序 性所体现的。“‘时间性’使所有的人陷于同样的命运,时间不断流 走而某一个体只能活某一长度的时间。"(陈世骧《论时:屈赋发微》) 时间以其巨大的力量将生命之舟置于岁月激流中,永不回头地漂向唯 一的终极归宿:死亡。“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水龙 吟》)无论是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还是引车卖浆的芸芸百姓最终同 样偃卧于时间的巨掌之中,所有偶然来到世间的生命个体,都将必然 地死去,这种带有指向性的时间流逝永远向前,一去不返。时间赋予 生命以力量让其上演人生的悲欢离合,舔尝世界的甘咸苦辣,却又总 在某个时刻无情地斩断现世的一切,为生命掘墓。人生之“生”是一 种漫长宁静状态的持续,人生之“死”则是“生”的状态的倏然裂变, 从生至死是一种瞬间质的转变;生死之间的距离就是人生短短百年的 时日,人生易老,转眼就是百年。这种时逝无法拒绝,于是对生命愈 眷恋则对死亡愈恐惧,而恐惧又使人对生命愈加眷恋。生命的有限遭 遇时间的无限,悲剧便不可避免地发生。 面对这种时间永恒和人生短暂的纠结,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抗拒生 命的短暂,企图获得生命之永恒,传统的途径是“立德、立功、立言"。 古代士人在无计“立德’’和“立功”的情况下,唯一能抓住的就是语 言,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生不逢时和人生不得意,慨叹时间流逝, 鬓生华发而功业未成。即使功业既成,面对时间的流逝,也会给传统 士人以躁动不安的生命焦虑。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再伟大的功业都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会弃你而去,当生命消失时,作为个体的人依旧要接受时间的掘墓。 “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典》),于是古人就创作出了大量的诗 歌来表达自己对时间的敏感和恐惧。“时间忧患本身正是社会现实忧 患富于哲思意味的表达,是现实忧患向人生和宇宙意识的升华。”①当 时间的流逝伴随着实现了的和未实现的功业带给他们躁动不安的生 命焦虑,当一切繁华和美丽在各种各样的艰难坎坷中悄无声息地老 去,他们自然而然地对时间的流逝表现出热切的关注,一方面不自觉 地流露出对美好韶华的无限留恋和追慕,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对年华 虚掷、时光荏苒的无可追返发出深沉的慨叹。这两种情绪交织错落, 呈现出复杂而又矛盾的态势。 苏轼对韶华易逝、时光荏苒有怎样的思考,我们可以由嘉佑四年 苏轼离家上京的途中对这个问题进行考察:“可怜千古长如昨,船去 船来自不停。浩浩长江赴沧海,纷纷过客似浮萍。"(《望夫台》)江水 浩瀚,船来舟往,如江上浮萍,悄然过客,如此平常的景象在敏感的 诗人心中却另有一番含意。《留题仙都观》也流露出这样的思绪,仙 都观乃汉代王远、阴长生二人学道成仙之所,诗人临此喟叹:“山前 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 过客纷纷而逝,古今的变换不过是如秋草一样的轮回,人生的易逝感 油然而生。虽然这时的苏轼只有25岁,但他对人生的所感和对宇宙 人生的形而上思辨的特征已初露端倪。 面对渐行渐远、永不回头的时间之流,苏轼内心自觉发出惜时的 憎肖驰.中国诗歌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41页 15 硕十学何论文 渴望,其中不仅有对抽象时间的感喟,同时也有对具体现实的悲叹。 而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存在,时间的一维性极易为人的经验所感知。 人类既知生死为其两端,死亡是其必然归宿,则生存时间每延长一分, 逝去时间便增多一分,同时也就意味着离死亡更近了一步。时间对于 人类的威慑就在于:所有曾经拥有的时间会都在瞬间失去,成为过去 时,“过去”以人力无可控制的方式吞噬着“现在”和“将来",“过 去”越来越多,现在和将来却日渐减少,直到消失,时间携带走生命 的一站站据点,令苏轼对转瞬即逝的时间倍加感叹,对于功盖一世的 周瑜曹操,苏轼说:“一世之雄也,如今安在哉”(《赤壁赋》),“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于像自己这 般的仕宦之人,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 由于在京城任上与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产生激烈矛盾,苏轼不得 不请求外任,这样他就于熙宁四年36岁,首任杭州通判始,一直到 任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太守结束,度过了长达10年的外任 生涯,这十年的外任生涯也正是苏轼对宇宙人生、对时间感悟的成熟 过程。 杭州通判是东坡仕途之始,也是初遭排抵的时期。苏轼初入仕途 是抱着强烈的入世之心的,其将赴密州时候寄子由之作《沁园春》(孤 馆灯青):“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 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抒发诗人了致君尧舜的意愿。然而时 命难期,在朝廷上的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多与朝臣不合,东坡遂黯然神伤告别京城而 自请外任。杭州是外任的第一站,初涉仕途,却被诋毁和排挤,苏轼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入世的宏愿一度被挫伤,藉此表现出来对世事的怀疑,对人生价值的 疑惑,流连歌酒、歌舞升平成为他仕杭阶段的一种主要的生活状态。 许多席间酬答、咏谢娘舞伎之词都作于这段时期。但是对于一个以致 君尧舜自期的传统士大夫来说,歌舞升平的生活并不能使他内心真正 得到满足。理想既实现无路,又无法从日常情事中轻轻释怀。如此所 产生的强烈的内心冲突,于是就表现为时光飘逝不居,以及心理与现 实错位的时间感即时逝之叹。 觉悟到生命有限,时光易逝的道理,固然令人悲哀,对于这个无 法规避的事实,人们的反应不尽相同,一般呈现出两种释怀的方式: 一是及时行乐,一是自我勉励。行乐只为迷醉和沉沦,而使得自己获 得暂时对生之有限的忘却。及时行乐的结果是醉生梦死,毕竟,这样 的消解对于时间感的焦迫情绪只是表面的安抚,这些人是否从中得到 了心灵最大的宁静和安顿则非常值得怀疑。然苏轼选择的是一种什么 样的对待生之有限的方式?从东坡仕杭时候我们可看一些踪迹。这段 时期,东坡的纵情歌酒既部分消解了他抑郁不得志的仕途之想,同时 又生出了人生无奈的新愁,反成为欲将沉醉换悲凉的一种方式。于是 感时伤逝之叹的反复出现,就成为东坡此时心境的一个印证。东坡幼 年时即有的奋励当世之志,被止于地方为官的平庸生活,心态上颇为 不平。再到密州徐州任所,生活上更加潦倒和枯淡,他在《后杞菊赋》 中叙云:“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 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 硕十学位论文 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P.4后又在《超然台记》中重叙此种窘境: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 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9.351在这样的情形下,时间获得了两重含 义,一方面,由于斋厨索然、镇日无聊而变得漫长;一方面又由于心 灵未能彻悟而达到一个超然的境界,不能“随时”流转,所以生命近 乎一种消磨,于是时间愈显得长,生命就愈显得短。“崎岖世味应尝 遍,寂寞山老渐便”《(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江边身 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教江水向西流"(《八 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三)“迟暮赏心惊节物,登临病眼怯秋光”(《初 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白发长嫌岁月侵,病眸兼怕 酒杯深"(《九日寻臻阁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一)“人生如朝露,要 作百年客。谓彼终岁劳,幸兹一日泽。愿言竞不遂,人事两乖隔。悟 此知有命,沉忧伤魂魄”(《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寻于湖上 以诗见寄明日乃次其韵》),“我生孤僻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述 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世事方艰便猛,此心未老已先 灰”(《送柳子玉赴灵仙》)等等都饱含着苏轼许多的感叹生命无常、 时间短暂的情绪。造成这样的情绪根本上是世事与初衷相悖,如苏子 自言:“我生本艰奇,尘土满釜甑。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径 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年来世事如波浪,郁郁谁知 柏在冈"(《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 之意仍次其韵》)。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同上 18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关学联系 这种感时伤逝的情绪弥漫在苏轼此时的作品当中,如其诗《常润 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二: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 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世上功名何日是,尊前点检几人 非。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①P‘531 这是熙宁七年(1074)春天,苏轼奉命去常州、润州(今江苏镇 江)一带赈灾时穿越常润道中所作,给好友陈述古的。江南好春时节, 春芳吐蕊、物华更新,这种生气勃发的季节里,照理人的心境也应是 涤荡清畅、绵绵向上,但作者的沉郁却更难释怀——“年来事事与心 违”。陶渊明所言“违己交病”②P.159、“性刚才拙,与物多忤”@p.187 是性格贞直之士大夫的通例,东坡亦不免于此。他在熙宁五年《送杭 州进士诗叙》中直述对于求仕的态度:“苏子日:士之求仕也,志于 得也。仕而不志于得者,伪也。苟志于得而不以其道,视时上下而变 其学,日:‘吾期得而已矣,则凡可以得者,无不为也。’而可乎?”∞324 正因为东坡自己秉持着这样处世原则,才使得他与新党相左,不容于 当朝,而自请退居地方。这种退居与陶潜不同,不是主动自觉地放弃 对政事的参与,却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所以不能做到“遁世无闷”(实 则东坡终其一生在形迹上都没有遁世),才发出“年来事事与心违” 的慨叹。晏殊有首《浣溪沙》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 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o(清]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逯钦立校注.陶澜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同上.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硕十学何论文 独徘徊。”①粥9东坡此诗与晏词所描摹的意境相似,在时间感觉上, 敏感地觉察到时间的流逝,景物似乎还如旧年般,人却一年年地与死 亡接近。“曰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由此我们可能推见 此一时期东坡的心境,理解他由于现实与心理上的冲突而表现出来的 时间感。 但苏轼并不沉湎于对时间易逝的悼叹之中,儒家“达则兼济天下, 退则独善其身”的立身处世的原则深深地影响着苏轼,并成为他的人 生信念,尽管苦难和贬逐接踵而至,但并不能冷却他心头拯世济民的 热血,苏轼内心想往的是依然积极的有为人生。元丰五年三月,苏轼 在贬居黄州期间游蕲水清泉寺,见寺前兰溪西流,突发豪情作诗《浣 溪纱·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 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虽宇宙无穷,人生有限,却白发一如青丝,虽时 光匆匆,却不减雄姿英发!和历朝诗歌史上的感时伤逝、叹老嗟卑之 曲诸如:“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问君 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寒来暑往几时休?光 阴逐水流。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张抡《阮郎归》)相比, 苏轼这种积极豪迈的人生咏叹,富含着他对时间与人生的独到理解。 苏轼对时之有限思考最集中、深入的时期是在其被贬谪黄州期 间。他在作于元丰五年的《前赤壁赋》(《苏轼文集》卷一)中明确地 提出“宇宙永恒而人生有限”这一命题,文中巧妙地设计了主客对话 。唐圭璋.全宋词[MI.北京:中华书局,1965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的情境,将对人生宇宙的思考融入诗情画意的场景中。赤壁是三国古 战场,作者凭古吊今、发兴废之叹,昔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的英雄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由此导出对宇宙永恒而 人生短暂的思考:“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 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 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作者在文中托以“客日",实则是抒发一种 带有普遍性的人生失意、生命无常的苦闷,主人从变与不变的两种角 度劝慰客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 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变”与“不变"的 两个视角,源于《庄子·德充符》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主人以“水’’、“月’’为喻,从“变" 与“不变”的两种角度看待生命,虽然最终诗人看到了短暂生命的永 恒价值的存在,从而无所羡亦无所憾,发出“物我皆无尽”的感慨, 但同时也看到了生命的流逝,时光无情地碾压人生的轨迹。正是这种 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切感悟激发出了诗人试图超越的志意。 二时间的无常性:人生不定 苏轼的时间意识的一个表现是时间的无常性。早在熙宁十年徐州 任上,苏轼始有吾生如寄之叹:“吾生如寄耳,归计失不早。故山岂 敢忘,但恐迫华皓。"(卷十五)苏轼在诗中表达人生是一个漫长而飘 忽不定的过程的观念,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早在嘉佑(1062), 苏轼与弟弟初别所作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就有人生如“雪泥 鸿爪”之喻,透露出把人生看作悠悠长途,所经所历不过是鸿飞千里 硕十学位论文 行程中暂时歇脚,不是终点和目的地,总有未来和希望。倘若再向更 早的作品中寻觅,嘉佑四年(1059)苏轼出峡过巫山县昭君故里所写的 《昭君村》诗,有“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当时忧色衰。古来人事尽 如此,反覆纵横安可知"之句,已经体认出古今人事变化之无常,难 以逆料。由此看出,从离开家乡故土出仕之时开始,苏轼就清醒地感 到人生是一个不能完全由自己作出安排设计的生命过程。元丰二年, 苏轼罢徐州任:“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 结。”(卷十八)元丰三年初,苏轼赴黄州途中:“吾生如寄耳,初不择 所适。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卷二十)此后,无论是在朝,抑或 流放岭海,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吾生如寄之叹便不绝于耳:“吾生如 寄耳,何者为祸福。不如两相忘,昨梦那可逐。”(元佑元年《和王晋 卿》)“吾生如寄耳,出处谁能必?”(元佑七年《送芝上人游芦山》) “吾生如寄耳,何者为吾庐?”(绍圣四年《和陶拟古九首》)⋯⋯苏 轼对该句的反复引用表明了他强烈的人生无常感,这是他一直以来对 人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界定,与他对人生有限和自然永恒的矛盾的揭 示是相一致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 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 蹇驴嘶。 一一Ⅸ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一一《临江仙》 这是苏轼举足轻重的两个作品,在茫茫宇宙间,人生就如飘泊不 定的鸿爪,不经意地在时空里留下一丝痕迹,转瞬又被永恒深邃的时 空吞没。“雪泥鸿爪”有着意味深长的意义,它预示着人生如梦幻般 的飘渺、扑朔迷离,预示着将被时间吞噬得了无痕迹的苍白意义。对 这种生存的本真状态的深刻认识让苏轼在面对时间飞逝的时候,内心 总是充满了“人生凄凉、回首便他年”的焦虑和困扰。 诗中还表现出来一种迁流不居的无常性的时间意识,即世界万物 无有不变常住的感悟:老僧已死成新塔,今日之新塔乃昔日之老僧; 坏壁无由见旧题,而昨日之旧题已成是今日之坏壁,后之视今犹今之 视昔,有种“居无常主”的理趣。苏轼以江中的“小舟”自喻,在茫 茫江海里漂渡,身不由己,无法自我掌控命运,在现实中接受时间的 善变、命运的无常,诗人以物在人非的空间意象显示来表现时间流逝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情,这已不单纯是其个人的悲哀和恐惧,而 已将个人的伤逝之悲溶入到整个宇宙历史的高度了。 在无情的时间法则面前,孔子有“逝者如斯”的无奈,陶潜有“四 时催逼"的凄楚,李贺有“来煎人寿”的痛感,陈子昂的歌叹最不含 蓄也最为响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 而涕下。"(《登幽州台歌》)而达观的苏轼却感喟:“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他面对时空之无极,态度极其从容,看不出丝毫 硕十学位论文 的恐惧感,苏轼自喻为偶尔划过雪泥的鸿爪,在无极时空里的存在本 来就是十分偶然的存在,对于宇宙,他微不足道,对于人生短短百年 的存在,他坦然接受。 苏轼的诗歌中虽不时地发出对时间无常、光阴易逝的慨叹,但从 其一生的遭遇和经历我们不难看出“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 无晴”才是其作品的主流情调。 “正因为苏轼在生活灾难尚未降临 之前,已经认识到人生充满荆棘和曲折的无定性,和为了实现生命希 望而视人生为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才使他在后来遭受一连串打 击迫害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始终保持着超然乐观 的人生态度,并对未来从未绝望过。"①苏轼受庄、禅哲学思想的影 响深重,以致于他对人生的解读有了一种达观、超脱的意味。苏轼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怀今吊古,以“大江”之浪为一连串怀古情 结为发端引出三国人杰公谨的雄才大略和丰功伟绩⋯⋯然岁月流转, 世易时移,江月犹在,山川易主,这一切感时伤逝、时空空漠之感愈 加耐人寻思,人生本是虚幻之物,成就功业又如何,不成就功业又如 何?不要再想着去进取了,还是喝酒、赏月吧!最后苏轼发出“人间 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豪壮叹息。人生空无之感跃然纸上,人生本 来就是虚空的,也就没有必要计较存在的时间长短。苏轼年少时读《庄 子》,就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为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 矣。”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是自己心中一向所想的:“人生一 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我 ①杨胜宽.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J1.文史哲,1998,(1) 24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生百事也常随缘",所以,《前赤壁赋》中当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 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知不可乎骤得"而生悲时,苏轼 却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受的苦难环境 中自得其乐:“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在这里,苏轼沿袭了庄子的生死观,“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 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 (《知北游》)对死生、毁誉、成败、美丑皆能安之若命,泰然处之, 他把自然万物和历史、人生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系当中去考察,随着 参照系的无限扩大,具体事物的价值和意义就无限缩小,以至可以忽 略不计,于是万事万物就平等了,就没有区别了,而悲剧意识的根源 就在于人们认为事物是有差别的。因此,在苏轼那里,悲剧意识就得 到了有效的化解,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享受“造 物者之无尽藏也”。于此,兼融庄、禅而精通内学的苏轼便是以这样 的逻辑思维而形成了他时间意识上的无常性。 读苏轼的作品,我们有这样一种印象,诗人主体观念的先期性确 立对其形象思维有着积极性的理性推动。或者说,其作品中的时间意 识正是其主体理性的形象示现。诗人勘破了“无常"在人生的意义, 世间万物皆因机缘而生,故没有质的规定性和独立存在的实体,人生 因为“无常’’的理念了悟,亦即抛却“自我主宰"的意识,整个身心 和情识超越了各种束缚,才可能与自然同化,与时间同在,而获得生 命存在的极度自由。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卜算子·蜀客到江南》)“小 硕十学位论文 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苏轼没有因对时间感知而引 起的绝望,而是在对时间的顺应和审美中,从容地体认时间的无常性。 三时间的空漠感:人生如梦 时间流逝将带来死亡的意识,这给敏感的诗人带来了更大的悲 哀、更深的痛苦,而这正是诗人抒发人生如梦的悲哀情感的源泉。中 国古人在直面死亡时所看到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凸显 出人生的有限性,“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知北游》)“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秋 水》)宇宙无限衬托出人生有限的悲哀,在时间之流中,每一个生命 个体都不可避免地承载着苦难、消耗着生命、奔向肉体死亡的终点, 这种一往不归、瞬间流逝、终归虚无的生存感受影响着历代文人,“人 生如梦"成为他们对生命的诗意阐释。苏轼也秉承了这种生命意识的 自觉悲鸣,在他的作品中集中地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人生如朝露的 幻灭思想,抒写了时间带给他关于死亡的终极思考。 在苏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只一次浩叹“人生如梦”(《念 奴娇·赤壁怀古》)、“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 “笑劳生一梦”(《醉蓬莱》)、“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 江月三过平山堂下》)、“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 徐君猷》)⋯⋯如梦意识散布于各个时期,贯穿东坡整个一生,而集 中于谪居黄州之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南歌子》(带酒冲山 雨)“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永遇乐》(明月如霜)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 月》(世事一场大梦)“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南乡子》(霜降水痕 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大江东去)“十五年间真 梦里。”《定风波》(月满苕溪照夜堂)“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 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叹隙中 驹、石中火、梦中身。”《行香子》(清夜无尘)“君看今古悠悠,浮宦 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哨遍》(睡起画堂) 东坡作品中无数次出现梦,这里我们不谈一般意义上的“睡梦”,而 只关注梦所表现出的时间意识,即它的喻指义——“人生如梦”这一 意味。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 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到“此生念念随泡影”(《庚辰
本文档为【苏轼的时间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美学联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913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0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2-28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