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中和之美

论中和之美

举报
开通vip

论中和之美 论中和之美 The esthetic of neutrality 姓 名 岳 军 学科专业 文艺学 研究方向 基础理论 指导教师 顾祖钊 教授 完成时间 2008 年 4 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论中和之美
论中和之美 The esthetic of neutrality 姓 名 岳 军 学科专业 文艺学 研究方向 基础理论 指导教师 顾祖钊 教授 完成时间 2008 年 4 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I 中文摘要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重 要分支。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美学学科,但却形 成了极为丰富和瑰丽的美学思想。因此,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精粹,对于 丰富中国现代美学,促进现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 践意义。 以“和”为美,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而古老的观念,甚至可以说它是中国 美学关于美的核心思想。它发轫于“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 母题,遵循着“适中”、“时中”的审美原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 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内外的和谐” ,从而达到和雅的审美境界。这样 就避免了由于人与自然相分裂而产生出来的各种错误,较牢固地抓住了自然及其 合规律的运动与审美和艺术的不可分的联系,意识到了美和艺术既根源于自然, 符合于自然,同时又超越了自然。这实际上也就是人类在审美的王国中所追求着 的自由的境界。而这在审美领域里,即表现为一种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 的观念和“和”的观念,也就是“中和之美”。 孔子提出的具有道德论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双重意义的“中庸”观念丰富和发展了“中 和”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至孔子时,“中和”思想的基本内涵已经被固 定下来了。而这一观念在审美领域中,就表现为 “适中”和“时中”的美学原 则。即强调事物的最佳状态就是适中的状态。只有做到了“适中”,才能达到和 谐的美。同时,又强调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应该随着时间、地点以及场合的发展 变化,随时变通以去把握彼时彼地的“中”。 人们只有把握住“时”这一限定条 件,才能够创造出每一个时代具体的艺术和谐美。所以,“适中”既是“中和” 之美所必需要遵的准则又是其状态的一种体现。 孔子以后,“中和”思想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 发展,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并且对于后世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音乐、绘画、建筑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和 美 适中 时中 和雅 II Abstract Esthetics is studies aestheticism's essence, the standard and the rule science.it is an important branch which separates from the philosophy. In ancient China, although the lack of a modern sense of the aesthetic integrity of the disciplines, but it formed a very rich and magnificent aesthetic idea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 thinking of the essence, i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aesthetic, moder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Take “neutrality” as aestheticism, is Chinese esthetics one important and the ancient idea, even may say that it is the Chinese esthetics about aestheticism 's core thought.. It commences a venture in “the beauty unites” this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female topic, is following “moderately”, the esthetic principle, emphasized “the human and the natural harmony”, “the person and person's harmony” as well as “person's body and mind inside and outside harmonies”, thus achieves with the elegant esthetic boundary. This has avoided, because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split each kind of mistake which produces, has held the nature reliably and gathers the rule the movement and esthetic and the artistic not separable relation, has realized aesthetic and art both the root in the nature, tallies in the nature, simultaneously and has surmounted the nature. This in fact is also the humanity is pursuing in the esthetic kingdom the freedom boundary. But this in the esthetic domain, namely the performance is one kind to, not have does not have “aestheticism” the idea without bias and without favor and “and” idea, is also “mean neutrality”. Kong Zi proposed has the morals to discuss with the methodology double mean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idea enriches and has developed “neutral” the thought. In a sense may say, when to Kong Zi, “neutral” the thought basic connotation was already fixed down. But this idea in the esthetic domain, the performance is III “moderate” and “time” esthetics principle. Namely the emphasis thing's optimum condition is the moderate condition. Only then has achieved “moderately”, can achieve harmonious aestheticism. At the same time, also stressed that under the different space and time condition, should along with the time, the place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development change, momentarily is accommodating by grasps at that time other place “mean neutrality”. The people when grasp “aestheticism” this definition condition, only then can create each time concrete art and graceful and friendly. Therefore, “moderate” is not only the criterion which “neutral” the beauty must obey is also its condition one kind manifests. After Kong Zi, “mean neutrality” the thought has been occupy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Chinese's idea. Along with time development, its connotation also in development change, and regarding later generation's poetry, the prose, the novel, the play, music, the drawing, the building and so on has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Key word: mean neutrality aestheticism moderate harmony IV 目 录 第一章 中和美学的历史文化起源„„„„„„„„„„„„„„„1 第一节 天人合一—中和思想的萌芽„„„„„„„„„„„„„„„„1 第二节 “太和”——中和思想的衍进„„„„„„„„„„„„„„„4 第三节 “中庸”——中和思想的总结„„„„„„„„„„„„„„„7 第二章 中和美学的内涵„„„„„„„„„„„„„„„„„„„11 第一节 适中的美学原则„„„„„„„„„„„„„„„„„„„„11 第二节 时中的美学原则„„„„„„„„„„„„„„„„„„„„15 第三节 和雅的审美境界„„„„„„„„„„„„„„„„„„„„17 第三章 中和美学的表现及影响„„„„„„„„„„„„„„„„23 第一节 “中和”思想在后代的发展„„„„„„„„„„„„„„„„23 第二节 “中和”之美在中国古典艺术的体现„„„„„„„„„„„„27 第三节 “中和”之美与元杂剧的“圆合型”结局„„„„„„„„„„31 第四章 中和美学的意义和局限„„„„„„„„„„„„„„„„34 第一节 中和之美的意义„„„„„„„„„„„„„„„„„„„„34 第二节 中和美学的局限„„„„„„„„„„„„„„„„„„„„35 结 语„„„„„„„„„„„„„„„„„„„„„„„„„„„„38 参考文献„„„„„„„„„„„„„„„„„„„„„„„„„„„„39 致 谢„„„„„„„„„„„„„„„„„„„„„„„„„„„„4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2 第一章 中和美学的历史文化起源 1 第一章 中和美学的历史文化起源 “中和之美”是中国人理想的美的类型。它多表现为一种理性的、有节制的 美。远古时代,尚“中”思想就已经出现,然而,一直到了孔子,这一范畴才得 以确立并且在与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融汇中逐渐同审美意识建立起了特殊的联系。 美学命题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在先秦时代,美学、哲 学、诗学和各种文化形态浑为一体,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和范畴。所以,美学 思想的发展、演变也都是在文化和哲学领域里进行的,仍然带有一定的诗性文化 的性质,“中和”思想也不例外。因此,只有将“中和”美学思想纳入中国的历 史文化环境以及“中和”哲学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加以考察,才能对 这一美学思想的孕育、生长的过程进行全面、明晰地审视。 第一节 天人合一——中和思想的萌芽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母题,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系列思 想观念都是从这里演绎出来的。“中和”思想作为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核心范畴, 同样与“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天”与“人”的含义是什 么?目前学界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天”就是大自然,而“人”即 是指人类。“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观点不否认人与自 然的区别,但却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另一种观 点则认为,“‘天’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代表,‘人’是宗法关系的人体承载者和 能动的维系者”。①这种观点把“天”神秘化、伦理化,而“人”也往往被剥夺 了主体性,或被唯心地注解了。然而,尽管人们对“天人合一”有不同的理解, 但其中含有人与宇宙、自然应和谐一体的层面,却是显而易见的。 “天人合一”这一命题的内涵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地理解,然而,它却贯 穿着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并且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审美观念。钱穆 先生就曾经以“一天人、合内外”推定“中国文化特质”。他说:“中国文化特质, ①姜祥林:《儒学价值传统与现代化》,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 41页 论中和之美 2 可以‘一天人、合内外’尽之。何谓‘一天人’?‘天’指的是自然,‘人’指 的是人文。人生在大自然中,其本身就是一自然。脱离了自然,又哪里有人生。 则一切人文,亦可谓尽是自然。自然人文会通和合,融为一体,故称‘一天人’。 何谓‘合内外’?人生寄在身,身则必赖外物而生存,如食如衣如住如行,皆赖 外物。若谓行只赖两足,但必穿鞋,鞋亦即身外之物。使无身外之物,又何以有 此一身,故称‘合内外’。”① 所谓“一天人、合内外”的说法源于宋代人张载,其《正蒙·乾称》有云: “有无一,内外合,此人心所自来也。”钱穆先生则更是把“天人合一”提高到 宗主地位,他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 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②。 在“天人合一”的命题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个人的思想情感之间, 本来就是复杂的矛盾统一体。所以,艺术也必须具有多样因素的相杂和对立物统 一的内容,才可能使艺术与自然、社会相一致,反映天地之和。艺术要表现天地 人际之间的谐和,表现人生的情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不能为客体事 物所拘。创作主体要高踞于客体之上,驰骋想象,采择百物之形状,予以传神刻 画,以表现出深远的意境为最高境界。 从审美境界上看,“天人合一”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也是一种“与 天地万物相往来”③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主体投身到自然大化中对自然的能动顺 应;也是人体悟自然宇宙的诗意情怀。并且是以人的诗意的情怀体悟自然宇宙。 所以无论是儒家的“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④,还是道家的“天地 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⑤,都反映了人与自然宇宙的协调、亲和关系。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 春秋代序,阴阳舒惨,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 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 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 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 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①钱穆:《中国文化特质》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 29页 ②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载《中国文化》第四期,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 94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01 年版,第 884 页 ④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 年版,第 567 页 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01 年版,第 71 页 第一章 中和美学的历史文化起源 3 同样肯定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同人的情感变化有一种对应和同构关系。历 代画论也有类似的看法: 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 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郭熙:《山水训》) 山于春如庆,于夏如竞,于秋如病,于冬如定。(沈颢:《画尘》) 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恽格:《瓯香馆画跋》) 因此,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中国人的观念中, 世界是阴阳相生,生生不息的。天道是辩证的。从《周易》开始就认识到整个世 界是一个以一阴一阳为始基的相反相成的有机体,而且事物的存在方式并不是简 单的、静止的,一分为二的,而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多维的、交融互渗的。 由于宇宙和人的生命很相似,中国人就认为宇宙中的双方是一个平衡、统一的有 机结构。它强调了和谐的一面,认为平衡和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条件,这 就为中国古典美学追求中和之美提供了哲学基础,特别是和谐性,统一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都注重人际关系之和谐,都体现着一种对和 谐社会的美好追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①。君子讲人际 和谐,而不要求在性格、兴趣、爱好及意见的相同;小人刻意追求在性格、兴趣、 爱好及意见的雷同,却不能和谐相处。扬“和”抑“同”的是君子,而扬“同” 抑“和”的是小人。同样,道家的老子也提倡“不争之德”,也主张人与人之间 的和谐相处。值得强调的是,《易传·象上》说“厚德载物”,就是要以宽厚的 道德承接宇宙万物、处理人世间的一切事物;“民胞物与”(张载:《西铭》), 就是要把人民视为我们的兄弟同胞,万物视为我们的亲朋好友。可见,“厚德载 物”、“民胞物与”,既体现了人与自然之和谐,又蕴涵着人与人之和谐。 此外,身与心的和谐也是我国古人极力追求的理想目标。“身”是指人的形 体,由此派生出情、欲、利等。“心”是指人的精神,由此派生出理、义等。“身 心和谐,就必须克身扬心,出形入神,崇理灭欲,用心之满足去弥补身之匮乏, 使身心统一于心”②。故身心之和谐在本质上是指一种内心精神的和谐。孔子主 张“吾日三省吾身”③孟子宣称:“养心莫善于寡欲”④,来进行自我道德修养, ①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 44 页 ②吴威威:《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3年第8期 ③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 17 页 ④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 135 页 论中和之美 4 逐步完善个体人格。庄子则提出“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保持心灵的恬 淡虚静和精神的绝对自由。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心内外的和谐”构成了 中国哲学的普遍和谐的观念,由这三种和谐所构成的普遍和谐,即是“太和”①。 正如《易传·彖传》中所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可 见,“太和”就是至高无上的和谐,是最好的和谐状态,是“和”的最高境界。 《周易》虽然没有直接地把它所说的“太和”与美相联,明确指出“太和”即美。 但是,它却明确地指出了“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②。但是,“太和”正是“乾道 变化”必须要达到和保持的最高的理想状态,并且只有“太和”方能“利贞”。 由此可见,“太和”是与“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分不开的,从而也是与美分不 开的。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贯穿整个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使中国美 学解决关于美与艺术、社会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各个重大问题时,避免了由于人与 自然相分裂而产生出来的各种错误,较牢固地抓住了自然及其合规律的运动与审 美和艺术的不可分的联系,意识到了美和艺术既根源于自然,符合于自然,同时 又超越了自然。这实际上也就是人类在审美的王国中所追求着的自由的境界。这 也为“太和”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正是古人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状态的这种认识,并以此为发 端,逐渐上升、凝结成为“太和”的哲学思维,进而演绎派生出“过犹不及”“执 两用中”、“中行”、“中庸”等思想。这些思想和观念,就是“中”的观念的 雏形,而它所要达到的就是“和”的目的。于是在与自然和他人的相互交往中, 言语、行为的“中”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之间关系的“和”的思想便萌生了,而这 在审美领域里,即表现为一种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的观念和“和” 的观念,也就是“中和之美”。 第二节 太和——中和思想的衍进 以“和”为美,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而古老的观念,甚至可以说它是中国 ①《中华和合文化研究及其时代意义》,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8年第 1期 ②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 年版,第 142 页 第一章 中和美学的历史文化起源 5 美学关于美的核心思想。在《周易》成书之前,“和”的含义大致有三种:一指 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即和睦相亲。如“和协辑睦于是乎兴”(《国语·周语上》), “和宁百姓”(《国语·周语中》),“以和邦国”、“以谐万民”(《周礼注疏》卷二)。 二是指与“同”相对的“和”,意为杂多的统一。如《左传·召公二十年》以及 《国语·郑语》所记晏子、史伯关于“和同”的言论等。三是指音乐上的“和” 的问题,并由此而推及阴阳二气之“和”与国家社会之“和”。如《国语·周语 下》所记单穆公与伶洲鸠关于音乐的言论。以上三种含义,常常是相互联系的。 《周易·彖传》所说的“太和”之“和”虽也可以通于以上所说的三种意思,但 却不能与其中任何一种意思相等同。 美就其本质而言,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目的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也就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这两者达到统一,事物的合规律性的联系、变化就能 够符合人类的目的和理想,就是美的。以“和”为美的中国古代美学,就是要求 把对立的因素统一起来,并且要求这种统一达到一种没有“过”或“不及”的理 想状态。 一般说来,事物的互相排斥的对立面的相对均衡、和谐,是事物发展的一个 必要的条件。虽然这种均衡、和谐的出现离不开对立面的互相排斥或“斗争”, 但“斗争”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使事物在新的基础上达到相对 的均衡、和谐,从而使事物获得生存和发展。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中国古代美 学所讲的“和”极大地强调了对立面的均衡统一,而把均衡的破坏,对立面的互 相“斗争”,看作是应当竭力避免的灾难。但是,在从对立面的合规律而又合目 的的统一性中去把握美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美学却极为深刻地意识到了美之为美 的本质,并且把握住了美是把互相排斥的对立因素恰当地统一起来这一重要原 则。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把诗歌、舞蹈、音乐、绘画等等中的大小、清浊、刚 柔、疾徐„„进行恰当处理,形成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的“中和之美”。这种美 学理想支配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漫长时期,直到明代中叶以后,才逐渐被具有近代 气息的“浪漫美”所打破。 “中和之美”的哲学基础,正是来源于《周易》中所阐发的关于事物的平衡 统一是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条件的思想。《周易》认为整个世界是以“一阴 一阳”为始基的一个相反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它看来,只有在互相反对的双方 贯穿、联接、合作、平衡、统一的情况下,事物才能得到顺利的发展: 论中和之美 6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广。(彖上)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 性以至于命。(《说卦》) 《周易》的哲学思想体系中都体现着一种要求对立面的和谐统一的思想,它 以阴阳的对立统一为核心,扩展开来形成了两个侧翼:一是斗争性的不断深化, 揭示了阴阳矛盾彼此争胜和“贞夫一”,由此而产生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二 是统一性的不断深化,提出了阴阳和谐的整体观,强调执“中”而协同,以保持 事物的平衡与稳定。阴阳和谐是矛盾运动的最佳状态,即“保合太和”的境界, “太和”,就是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胜,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即 是一种“太极态”,处于太极的“中和”之美,是使事物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 是《周易》哲学的最高准则、理想追求。 此外,在《周易》看来,万物是“各从其类”的,其生命各有不同的特性。 《易传·文言·乾》说: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 而万物者见……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乾》) 这实际就是对万物“各正性命”的一个具体的例解。再如万物有刚有柔,人 有男有女,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各有不同的季节,都必须各按其性质存在发展。《系 辞上》指出天下“至賾而不可恶也”,“至动而不可乱也”,就因为万物是“各从 其类”、“各正性命”的。由于万物都能够“各从其类”、“各正性命”,因此,万 物就能够顺利的发展,生生不息。这就叫“保合太和”。“保”为保持之意,“合” 旧注释为“聚”者。《周易大传今注》解释为“成”非常贴切。“保合太和”意为 保持成就“太和”,使万物的生命都既能够各自按其特性而顺利发展,又彼此不 相妨碍。《易传·彖传》所说的“太和”中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万物都具有“各 从其类”的差异性。但是,只要万物由天地所赋予的各自的本性和生命得到正常 合理的发展,那么这种“各从其类”的差异性不仅不会破坏世界的有序、和谐, 而且还会使世界达到最高程度的有序与和谐。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绝不是取消或 排斥差异性。相反,它正是差异性获得正常、合理发展的产物,而这也正是《周 易》所特有的。它包含了极为深刻的宇宙和谐理论,即使在今天看来,它仍然具 有被关注和思考的重要价值。 第一章 中和美学的历史文化起源 7 如前已指出,《周易》所说的“太和”是与美相联的,但是,还没有直接明 确的加以说明。到了《乐记》提出“大乐与天地同和”就直接以《周易》所说的 “太和”为美了。以“太和”为美就是不只以生命合规律的和谐发展为美,而且 是以各个不相同的个体生命都能够和谐共同发展为美,以整个大自然和人类全体 生命的兴旺发达为美。所以,这不同于一般所说的“和”之美,而是囊括了宇宙 万物和人类的“太和”之美。当然,这又很容易与政治伦理道德联系了起来,从 生命之“太和”通向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太和”。 第三节 “中庸”——中和思想的总结 把“和”提到理念的层次,并以之为行为准则的是“中庸”思想。孔子继承 和总结了前人的“中和”的观念,把“中”和“庸”结合起来,正式提出了具有 道德论和方法论双重意义的“中庸”观念。 “中庸”一词,首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 久矣。”孔子把“中庸”推崇为最高的德行。而且,他十分惋惜地感慨道,这一 至德在人间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了。可见,孔子对“中庸”这种至善至美之道的 真切呼唤之情。 那么,被孔子极力推崇的“中庸”之道究竟有什么样的内涵呢?要想探讨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看“中庸”这个词的含义。“中”,是一种不偏不倚, 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庸”,《说文》释为:“庸,用也。”正如《礼记·中庸》 所载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东汉郑玄在《礼记·中庸》中注解说:“名 曰中庸者。以记者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朱熹《论语集注》中注:“中者, 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其中引用二程的注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 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以上这些对“中庸”概念的阐释中,我们 可以看出“中庸”的核心在一个“中”字上,“庸”是强调“用中”的。因而, “中庸”即是“用中以致和”。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和行 为准则。他将“中”的观念分别运用在了人的道德修养、思想情感、行为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等 方面: 论中和之美 8 文与质:孔子还用中和思想深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了“文”与质”的关系,“子曰:质胜 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①“文”可以指外在的声色形容仪 态之美,“质”则指内在的素质之美。“文”与“质”不求互为相胜,但求配合适 宜,恰到好处,二者兼顾而适中。他要求弟子文质兼修,实现内在人格美与外在 丰仪美的和谐统一。在孔子看来,只重仁义道德之“质”,而缺乏礼乐修养之“文”, 尽管朴实,但未免显得过于粗鄙,干瘪、贫乏,称不上君子;反之,则又会显得 华而不实,过分做作,同样不配为君子。君子必当文质配合恰当,内外兼修,无 所偏倚。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②,本身就是一幅文质彬彬的中和 气派。学者王弼对此作了一番诠释:“温者不厉,厉者不温;威者心猛,猛者不 威;恭则不安,安则不恭,此对反之常名也。若夫温而能厉,威而不猛,恭而能 安,斯不可名之理全矣。故至和之调,五味不形;大成之乐,五声不分;中和备 质,五材无名也。”(《论语释疑·述而》)这就深刻揭示了中庸之德及其“文质彬 彬”的“中和”形态所具的协调各种矛盾的伦理道德功能,而成为儒家人格美的 准则。 哀与乐:孔子的“文质彬彬”说,本来是就人的修养而言的,但也推广到艺 术和审美之中,要求艺术和审美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和统一。不讲形式、粗制 乱造的“质胜文”和华而不实的“文胜质”都会产生极端的效果,破坏和谐。在 审美中孔子还强调“哀乐有节”的中和情感。正如《中庸》首章中提到的“喜、 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是内在的,指人内心 的某种主观状态,也即含而未发的内在要求;表现于外部行为上的“中节、合于 礼就是“和”。孔子曾就《诗经》首篇《关雎》评论道:“《关雎》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③孔子认为《关雎》这首情歌使人感到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对此朱熹的解释非常精当:“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 和者也。”《关雎》“其忧虽深,而不害其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称 之如此。”④可见在孔子的中和审美观中,哀乐有节即恰当、合乎仁礼的喜怒哀乐, 才是美好的情感表达。 知与行:孔子重视“知”与“行”的统一,知行并举。“知”而无“行”与 ①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 年版,第 27 页 ②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 年版,第 30 页 ③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 年版,第 21 页 ④《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3 年版,第 73 页 第一章 中和美学的历史文化起源 9 “行”而无“知”,都是他所极力反对的两种极端。因为之讲“知”而不讲“行”, 言之无物,“知”会流于空虚;而之讲“行”不讲“知”,则会滞于“实事”而不 得“求是”,“行”会陷入盲目。所以“知”和“行”必须恰当地配合,相互应证, 以“行”证明“知”的正确性,促进“知”的深化;以“知”指导“行”,使“行” 不致于盲目,这样才符合中庸之道。《论语·子路》篇中,子曰:“诵诗三百,授 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就是说学了知识, 就要随机应用,若学而不能用,即使博学,也会失去学的意义。“子以四教:文、 行、忠、信”①尽管“知文”在“实行”之前,但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正确指导“行”。 《中庸》一文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反映了孔 子的知行统一以致其“中”的思想。 义与利:孔子“义利兼求”、“以义统利”的义利观也充分显示了其执两用中 的处事原则。“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即合乎事宜,也可以说就是“中 节”或“时中”。在孔子那里,“义”大都相对于“利”而言的.孔子说“义”指 的是为群体或他人需要而限制、节制个人欲求,并使之合理化的态度和原则。 “中和”思想发展到孔子的“中庸”,其内涵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和完善。在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中和”思想的基本内涵被固定下来了。孔 子以后,“中和”思想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后代哲人那里,它的内涵会因时因地有所变化,但是,“中庸”这一基本涵义 却从未改变过。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提出“中庸”这一思想的同时,还提出了“和而不同” 的观念。“和而不同”是凝结着孔子“中庸”思想的又一本质特征。如果说“过” 与“不及”是在贯彻中庸之道中必须反对的两种主要错误倾向的话,那么,“和 而不同”则是通过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结、平衡、调和、渗透等关系,寻找出事 物的最佳状态,这里的“和”是处于动态中的“中”。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的两个不同的哲学概念。“和”是指保持矛盾对 立面的和谐;“同”则是指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两者有原则的区别。孔子在 继承前人和同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把“和”与“同”作为 对立的哲学范畴加以运用。在《论语》中主要有以下两段: ①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 年版,第 30 页 论中和之美 10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上述引文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孔子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指的是“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去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 却不肯盲从附和。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这 里,他一方面承认了矛盾和差异,而另一方面却又要求把对立的双方按照一定的 秩序协调起来,这是符合辩证法的。因为,辩证法认为,“和”是以对立的存在 为前提的,对立就是“不和”,所以提倡“和”,“和”是对立的结合,而不是 对立的泯灭。第二,孔子强调了“和”的重要性,但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①这就是说,行不通的地方,为了“和”而去和,不用“礼”去 节制,那也是不行的。“礼”就是“和”的准则。所以孔子坚决反对凭空揣测、 绝对肯定、拘泥固执、惟我独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里包含着 对立面的同一,各种因素之间的动态协调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孔子不仅把“取和去同”的思想提高到抽象的理论高度,而且在实际的运用 上,他还谋求天人之间、人际之间以及身心之间的和谐。比如在人际关系上,孔 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③认 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谅解、妥协、关怀,从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身心 关系上,孔子认为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求仁而得仁,又 何怨?”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⑤,将内在的自省与外在的礼制约束结合起 来,便会使两者的关系趋于协调。 以上,我们对“中和”思想在先秦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哲学领域的发展演变做 了一个考察。从以上的梳理过程中可以发现,“和”,首先是古人对自然与人以 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状态的一种认识。并且以此为发端,逐渐上升、凝结成为 一种哲学思维,进而演绎派生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行”、“中 庸”等思想。这些思想和观念,要么是“中和”美论的历史源头,要么是其哲学 背景,要么是它的内部构成因素。 ①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 年版,第 18 页 ②同上,第 17页 ③同上,第 28页 ④同上,第 29页 ⑤同上,第 39页 第二章 中和美学的内涵 11 第二章 中和美学的内涵 第一节 适中的美学原则 “中和”之美在理论上的第一个表现就是“适中”的美学原则。事物的最佳 状态就是适中的状态,也就是美的状态。只有做到了“适中”,才能达到和谐的 美。所以,“适中”既是“中和”之美所必需要遵的准则又是其状态的一种体现。 《礼记·中庸》是这样谈“中和”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在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内心是平静无所 偏倚的。这就被称之为“中”;如果感情的发生能合乎节度,没有“过”或者是 “不及”,那么就被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 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广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 地万物就都能够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礼记·中庸》给“中和”思想下的这个定义,是对儒家“中和”观的经 典概括。从美学角度看,则是提出了“适中”的美学原则。它所追求的是一种“中 和”之美。“喜怒哀乐”是人的情感表现,在它们尚未表现出来时,只是作为人 的一种适中的内在本性。然而,蕴于体内的情感总是要发之于外的,这是人之常 情。“发而皆中节”,这就是儒家主张的情感的抒发要有所节制。只有保持了一定 的“度”,才能够达到“和谐”的美。《诗大序》中说:“发乎情,止乎礼义”,所 谓“诗者,持也,持人性情”;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发皆中节,情之正也, 无所乖戾,故谓之和”都是要求情感表现的适中。 此外孔子在评价《关唯》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左传·襄公二十 九年》中记载了季札在赞美《颂》时所说的一段话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 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 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 序,盛德之所同也。” 论中和之美 12 在这里季札用了“直而不据,曲而不屈”等十四个分句,提出了十四种情 感或风格特点,而且对其中的每一种特点都用了一个转折“而不„„”的结构加 以限制。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先秦儒家对诗乐(即艺术)美感作用的要求不是 在于限定抒发某一种情感,而是在于情感的表现和抒发应当有节制,不能趋向于 极端。 “适中”原则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就是人的行为、行动的适度,节之以礼, 即礼义之美。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论及的“中行”。也就是说,“中和”美学思想 体现在人的情感和行动中,既要求人的情感抒发要适度,同时也要求在这种适度 情感支配下的行为要保持无过无不及,以便达到适度的要求,从而显现为美。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情感和行为上的适中呢?这就要求人要修身养性。而修 身养性的途径是什么呢?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这是儒家的审 美理想。而“诗”“礼”“乐”作为三种修身养性的法则,其实质都是为了要调节 人的性情。“诗”和“乐”都直接表现着人的思想情感。“礼”与“乐”有着同等 重要的作用。“礼”即仪式,“乐”是原始仪式的音乐部分。在原始仪式中,“礼” 是主体部分,“乐”是受礼节制的。而致“和”的标准就是“礼”。《礼记·仲尼 燕居》中引述了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夫礼,所以致中也。”以“礼”为“中” 的标准。荀子也说:“何谓中?曰:礼义是也”。可见,适中的标准即为“礼”或 “礼仪”设立的目的。这种“礼”,不单是指一般的仪节规范之礼,还是指与人 的情感生活相统一的内心原则。乐和诗是可以表现人的内在情感的,能感动人之 “善心”,从而制节人情。相对而言,礼的作用是“别”,乐的作用是“和”。《荀 子·乐论》中说:“乐和同,礼别异”。也就是说,礼节是使人与人之间有区别, 即分别上下、长幼、尊卑的标准。乐的目的是使人达到一种心平气和的心理状态。 而礼乐的作用,最终都可以归之为“和”。“礼之用,和为贵”即此义。人的行为 时刻要以礼为原则。《礼记·仲尼燕居》引孔子的话说:“礼也者,理也:乐也者, 节也。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做。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可见, 礼乐可以用来节制人的欲望,调节和引导人的感情,从而把人的情感控制在一个 适中的范围内,即不能太过份,不能走极端。要“发而皆中节”,使情感处于中 和状态。这也正是“中和”之美所追求的。 ①陈戍国(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8 年版,第 31 页 第二章 中和美学的内涵 13 由以上叙述可见,礼乐对达到“中和”美的审美境界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条 件。关于礼乐的重要性,在《礼记·乐记》中有十分精辟的概括:“乐者,天地 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者,殊事 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乐极顺,内和而外顺”等等。 在先秦,“中和”美学思想最初发生于原始艺术领域,它是从音乐作品要求 声音的和谐提出的。所以,“适中”原则突出体现为要求音乐作品要适合审美接 受主体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对审美主体来说,客体只有在它的感官接受范围内, 才能被感知并产生美感,这是审美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及和过度都会有损于审美 接受主体的心理和生理的接受条件,所以,是不会产生美感的。从这种客观的“和” 进而推衍到审美主体感受之“和”,之后达到“和政”的目的,使社会和谐发展。 以“和”为美,从音乐领域扩展到伦理、道德、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成为一 种普遍的艺术观和社会理想模式,这种和谐观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 《国语·周语下》中记载,周景王准备制造一座无射钟,又想先替它铸造一 座大林钟来和音,单穆公反对说: 且夫钟不过以动声,若无射有林,耳弗及也。夫钟声以为耳也,耳所不 及,非钟声也。犹目所不见,不可以为目也。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 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其察清浊 也,不过一人之所胜。……今王作钟也,听之弗及,比之不度,钟声不可以 知和,制度不可以出节,无益于乐,而鲜民财将焉用之! 单穆公的这段话,就是从人的感官出发,提出了“适中”的原则。即“中和 适度”为美。人的耳目等感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是有一定适应程度的,如果声色 之美的感受超过了这个限度,则听不清,看不明,也就产生不了美感了。所以, 声和色的欣赏应适合耳目所能感受的程度。只有这样的声和色,才可以称得上是 美的。周景王不听单穆公的劝告,又去问伶州鸠。伶州鸠和单穆公持同样的观点, 他从“乐从和”谈起,说明奏乐要求和谐。“细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听 声越远,非平也。”尖细的乐音被大林宽宏的乐音所压制淹没,耳朵不能接受, 不是和谐的音乐;听起来声音细微而迂远。不是和平的音乐。伶州鸠同样是从人 的生理感官出发,强调声色之美的感受需要适度,必须符合感官的要求,否则, 就不可能产生美感。 论中和之美 14 音乐的强弱清浊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不仅对欣 赏无益,而且还有可能引起不健康的心理反应,这就不是“适”了。所以,要做 到“适”,就要把音乐的强弱清浊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要以“中”的尺度来 衡量它。《国语·周语下》单穆公在反对周景王铸大钟时,还说了这样一段话: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 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 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散而德之,则归心焉。 上得民心,以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乐之至也。 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于是乎有 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匿之度。出令不信,刑政放纷,…… 国其危哉! 单穆公从人的感官出发,看到了耳目的感受是同心联系的,是“心之枢机”。 耳目感官的感受会传达给心理,进而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和思虑行动,如听和谐 之乐,则会视正聪明,以德治民,“作无不济,求无不获”。倘若“听乐而震,观 美而眩”,就会给身心带来损害。因为耳目震眩则心气散佚,心气散佚则会使人 的生理心理失去平衡,于是就会有“狂悖之言,眩惑之明,转易之名,过匿之度。”, 尤为可贵的是,单穆公从审美与人心理生理的关系,看到了音与心,审美主体与 客体以及审美与社会的联系。 在先秦,强调审美客体要适合主体感官需要的还有医和,他是当时的名医, 他从医疗健康的知识出发,论述了声色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影响:“先王之乐, 所
本文档为【论中和之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913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8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2-27
浏览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