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举报
开通vip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姓名:杨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程革 20050501 中文摘要 著名学者季羡林在读了《宗白华全集》后曾说过:“宗先生的美学思想应当从新研 究,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要重新评定。”的确,宗白华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潜 心学术、默默耕耘,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一直占据着不太显赫的位置,留给我们的著作 也似乎止于“流云”小诗、若干美学哲学论文、几部译作⋯⋯ 但事实上,数量远不时衡量价值的最有效标准,宗自华先生的思想称得上博...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姓名:杨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程革 20050501 中文摘要 著名学者季羡林在读了《宗白华全集》后曾说过:“宗先生的美学思想应当从新研 究,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要重新评定。”的确,宗白华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潜 心学术、默默耕耘,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一直占据着不太显赫的位置,留给我们的著作 也似乎止于“流云”小诗、若干美学哲学论文、几部译作⋯⋯ 但事实上,数量远不时衡量价值的最有效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宗自华先生的思想称得上博大精深、 极富见地,其美学思想更是融会贯通、发人深思、影响深远。在长达六十余年的学术生 涯中,宗先牛以其雍容气度、睿智思考徜徉丁关学思考、意境理论、艺术化人生、巾两 方艺术美学比较等诸多领域,洞察幽微、独树一帜,以其开创性的研究活动为中国现代 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中国现代美学的“双峰”之一。纵观宗白华的美学 思想:他以生命存在为根基去体验美学、人生的至境;以中国式思维独有的体悟而非逻 辑的方式挖掘中西方美学艺术中的微言大义;并以散步式的、散会碎玉般的思想、语言 加以表述出来。他的《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论<世说 新语>和晋人的美》等文章虽然称不上阜争大作,但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却是一笔任何 研读中西方文化、美学的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的宝贵财富。因而对宗白华美学思想进行 深入挖掘与思考,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正是通过对其(1)美学思想概观(2)中国美学 的独特思考——意境论(3)中西方艺术之比较等几方面的分析,来系统地梳理宗白华美学 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对其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进行阐释。这里所做的工作可能挂 ~漏万,不足以涵盖宗白华先生美学思想的全部,但却印下了我曾经的、真诚求索的足 迹。 关键字:宗白华美学思想意境论比较的视野现代意义 Abstract WhenfinishingreadingTheCompleteWorksofZongBaihua,thefamous scholar,JiXianlin,oncesaidthat:“Mr.ZongBaihua’Sestheticsthoughtshouldbe researchedagain;Mr.ZongBaihuashouldbereassessedinthepositionofChinese estheticshistory.”Acatully,Mr.ZongBaihuadidn’tcareaboutwealthandfame、 devotedsilentlyhimselftOacademicallhislife.Itseemedthathedidn’toccupya veryimportantpositionincontemporaryandacademichistoryinChina;itseemed thatwhathelefttoUSisnomorethanthe“flowclouds”smallpoem、some esthetics、philosophythemes、severaltranslateworksandSOon. Butinfact,thequantityisnotthemosteffectivestandardformeasuringthe value.ThethoughtofMr.Zongcanbecalledtobegreatanddeeply,andbeown uniquevalue:especiallyhisestheticsthoughtisintegrated,consistent;evoking peopletothinkdeeplyandaffectingprofoundly.Inhisover60years’academic career,Mr.ZongmadeoutstandingcontributiontoChinesemodernesthetics,and worthedbeingcalledasoneofthe“double-star”ofChinsesmodernesthties,by thewayofwisegenerosityofspiritandmagnanimity,wanderinginsortsof realms:theconsideringofesthetics;theartisticstyle’Slife;theresearchabout comparisonofchina—westernartandestheticsetc..TakingawideviewofZong Baihua’Sestheticthought,wecanfindthathetakesthelifeexistenceasthe groundworkofexperiencingtheestheticsandlifestate,andexploresthe ingeniousthoughtinChineseandwesternestheticsartwiththeChinsestype thinkingofcomprehendbutnon—logicalway,andheexpressedthemwiththe intuitional、strolltypeoflanguage.ThoughhisNaissanceofChineseArtState、 theTheoryaboutChinaandWesternDraws’originandFoundation;、DiscussandthePerson’beautyofJinperiodect..isnotvery splendidworks,buttheyreallyareprecioustreasureswhichanyonestudying cultureandestheticsescangainswhattheywantfrom.Asaresult.carryingonan thoroughexcavationandlearningZongBaihua’Sestheticthoughthaveaggressive meaningdoubtless.Onthisthesis,IjustwanttObyfollowaspects:(1)sortout ZongBaihua‘Sestheticthoughtinsystem.(2)speciallythinkingofChinese esthtics—artisticstate.(3)comparisonofChineseandwesternart,Also1 tryto explainthemodernmeaningofhisthinkingonthisfoundation.What1 doon ZongBaihuaperhapsoverlookslotsofhistheories,butitreallyhasprintedmy oncesincerefootprint. Keywords:ZongBaihua;estheticthought;artisticstate;comparevision; Themodernmeaning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避 日期:亟堕:篁!垮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 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垫整 出生!:码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I: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电话: 邮编: 引 言 冯友兰先生在40年代曾经说过:中国真正构成美学体系的是宗白华。叶朗也主张:研 读中国现代美学应该从朱光潜、宗白华起“接着讲”。。宗白华(1897—1986),原名之木魁, 字伯华。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出生于清末学养丰厚的知识分子家庭。早年曾治医学、德文等, 五四时期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加入了中国当时最大最具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 会,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同时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将哲 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1920 年赴德围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 北京等地大学任教。对歌德、康德等西方哲学家的介绍与研究在国内学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 《艺境》等。 宗白华是属于二’:十世纪的“五四”一代,也无疑是中国近代以来思想发展史上举足轻重 的一代。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社会历史的动荡浮沉,也体验了历次战争运动的重重考验后,而 能始终保有着自己内心的平静和精神家园的固守,执着于自己的一方思想王国丽耕耘不辍, 从未在众生喧哗中迷失宝贵的自由思索的精神,宗白华在中国现代学术界中可谓是~个独特 的存在。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宗白华集诗人、哲学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也的确在诸多领域里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成绩。特别是在他的美学研究中, 古典和现代、西文和东方、理论思考和人生体验等困扰当今美学界的诸多矛盾,都得到了较 好的解决。 虽然面对近代以来偏重于西方哲理式的美学思考占据主流的话语背景,宗白华的美学不 可避免地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但这些都丝毫不能抹煞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光辉价值。80年 代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宗白华先生的哲学、美学思想宛如珍贵的出土的文物一般,其潜 在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同与重视。正如李泽厚所说:关于宗白华先生过去大家都不知道, 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在改变了。为真理做出贡献的人迟早会被人们认识。总之,宗白华先生称 得上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堪称“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在这罩 就让我们一同去探索这片深避奇妙的美学天地,也⋯同去领略大家的神采风范⋯⋯ 。冯友兰称哲学史家足照着讲、哲学家足接着讲。叶朗采用r这一说法。见《美学的双峰》第1页 1 第一章:美学思想概观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当中并无美学一科,中国古代的美学见解大都散见于伦理 学说、文学艺术理论等著作当中。而从引进“美学”(Aesthetic)这一概念起,中国美学 的现代学术进程中,也借鉴了西方式的美学思考,开始了对美学研究对象、美的来源、美感 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思索。作为敏感于时代学术风气、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家,宗白华美学当中也包含了 许多对美学思想的独特思索。 第一节:论美的来源 从古至今,关于美的本质的问题一直是困惑众多西方哲学家、思想家的“司芬克斯之谜”, 深受西方哲学美学思想浸涧的宗白华,在其美学论著中并没对所谓美和艺术美的本质进行形 而上的哲理思辩,而是从具体的审美、艺术实践出发,对美的来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 解。 在宗白华看来,首先美对于我们的心、我们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美的存在离不 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我们的心可以发现却不能创造美。“这‘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 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是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 你能训练你的眼睛深一层地去认识她,却不能动摇她。希腊伟大的艺术不因中古时代的晦暗 而减少它的光辉。)”⋯在《读(论美)后的~些疑问》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我说,当我们 欣赏一个美的对象的时候,譬如我们说‘这朵花是美的’,这话的涵义是肯定了这朵花具有 美的特征和价值⋯⋯这美的对象对于我这鉴赏美的主观的心灵是百分之百的客观事实,不以 我的意志为转移。”。7因而他指出:“专在内心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 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1可见在宗自华看来,作为审美对象的“美”,具有着客观存在的 特性,并不会以人的目的、意志或动机而有所改变。作为审美活动主体的我们也绝不可能超 脱于客观的存在而妄谈什么美。在同一篇文章中,宗白华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歌德在他 中年时候,摆脱了他的一切事务,悄悄地‘逃往’意大利去认识和研究古典的美,对于歌德, 古典的美的范畴是在意大利客观地存在着,他不去是无法亲自接受、占有它的。他占有了以 后,写出了他的名剧《伊菲吉利》,是德国文学中最具有古典美的杰作。你若对歌德说,古 典美只是你的心理过程,歌德一定膛目不解。他一定对我们把手指向罗马。”“1 实际上,宗白华并不是想要否认在“美”的产生过程中的主体方面的作用,他只是将客 观的“事实”与t观的“感受”区分开来,将美的存在与“美感”区分开来,将引发美的事 物的自身属性与审美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区别开来,应该说这样的区分是深刻的。在同‘篇文 章中,还有这样的表述:“作者说:‘有没有客观的美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客观的荚并 不存在。”。1可见在宗白华看来,美是源自客观存在的,美又必须是主观参与之F的、个性 2 的人心灵创造的结果;美具有客观存在与主体心灵体验的有机统一的特质。在《中国书法里 的美学思想》一文中宗白华说:“从这一画之笔记,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心内之美。没 有人,就感不到这美,没有人,也画不出、表不出这美。所以钟繇说‘流美者人也’⋯⋯画 家、书家、雕塑家创造了这条线(一画),使万象得以在自由自在的感觉里表现自己,这就 是‘美’!美是从‘人’流出来的,又是万象形象里节奏旋律的体现。”“j可见美的产生离不 开人的精神与心境,正是在体会万物的生命律动与节奏旋律、在万象中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 才能流出美来;也就是说一切美都离不开心灵的创造和感悟,又都是与客观相融合的,是主 客观两方面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作为宗白华美学思想核心的意境说也体现了其对美的来 源的独特把握。“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就粗浅方面来说,就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 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 界。”“”“艺术家以心灵影射万象,代山川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 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 所以为艺术的‘意境’。””1总之,强调以强烈而鲜活的生命价值追求为指归的主客体问的契 合交融是宗白华对于美的来源问题的独特解答。 第二节:对美感的分析——同情与移情 作为深受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想浸润,又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着深刻体悟的一代大 家,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往往能够在借鉴、超越西方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国美学的诸多独 到见解,宗先生的美感论同样体现了这一特质。宗白华认为美源自客观存在基础上的,主客 观相互交融、沟通和统一的过程,那具体而言美感的发生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又是怎样的昵?在这个问题上 宗白华的思想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变化与提升。 早期宗白华主要从同情的角度来理解美感发生的机制,在1921年发表的《艺术生活一 一艺术生活与同情》一文中,他明确地提出:美感的动机,起于同情。“艺术的生活就是同 情的生活呀!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 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生死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这就是艺术创造的目 的⋯⋯艺术世界的中心是同情”、“艺术的起源,就是由人类社会‘同情心’的向外扩张到大 宇宙自然里去。””1 在这里宗白华所说的“同情”具有着十分宽泛的意义,不仅包含个人对外在世界的看法 和态度,也是社会组成和发展的基础。他说‘同情7本是维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同情消 灭,则社会解体。“我们的人群社会中,所以能解和与维系者,是因为有以一种社会的同情。 我们根据这种同情,觉着全社会人类都是同等的,都有一样的情感嗜好,爱恶悲乐”。“⋯“人 我之界不严,有时以他人之喜为喜,以他人之悲为悲。看见他人的痛苦,如同身受⋯⋯看见 了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听见了泉声,以为是情调,会着 了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也能相互理解,悄悄地诉说他们的梦,他们的想望。无论山水 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这时候,我们拿社会同情的眼光, 3 运用到全宇宙里,觉得全宇宙就是一个大同情的社会组织,什么星呀,月呀,云呀,水呀, 禽兽呀,草木呀,都是一个同情社会中间的眷属。”“”可见宗白华的同情观将社会自然万物 都看作是与人自身平等的存在、看作是与我相同的,“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将人 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放在了“同情”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同情几乎无处 不在,无处不发挥作用。 这种宽泛的同情观虽然肯定了事物内在生命价值,以一种生命情怀来烛照世问力.事万 物,但也因为过度的宽泛,抹煞了艺术审美现象与巩固社会、维系人伦等社会现象之间的关 系。而且,同情仅仅是美感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并不一定有了同情就能够产生美感、创造艺 术。看见,在早期宗白华的思想当中还缺少对同情心理与审美感受间关系的深入思考与分析。 此后宗自华在批判地借鉴参照西方移情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的关于美感发生的 “移情”说。在《美学》⋯文中,宗白华对Empathy即同感或感入说(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 的移情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他看来西方的同感论(移情)的实质就是“凡将个人内部 之情绪感入此物,而视此物为生命之表现,即是同感⋯⋯艺术品既为有机,吾人身体乃亦凑 合若干有机而达为一贯者,与艺术品无大异,故对艺术品常赋与一种同感也⋯⋯至画中所表 喜悲,亦表同情,实则画无喜悲之可言,乃因吾人之感觉深入其中之故也。故译感入亦恰当。” [12] “移情说”是十九世纪下半期流行于西方文艺理论界的重要思想流派之一。德国美学家 洛采在其著作《小宇宙论》一书中曾概括说,移情现象的主要特征就是把生命和感情外射到 无生命的事物上去,从而使无生命的事物在观察者的眼中成为赋有意义的客体对象。而移情 说集大成者立普斯在他的《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一书中也强调说:“我们总是 按照我们自己身一t发生的事件的类比,即按照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外发生 的事情。~这种向我们周围的现实灌注生命的一切活动之所以发生,而且能以独特的方式发 生,都因为我们把亲身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我们的努力和意志,主动或被动的感觉, 移置N#l-在于我们的事物罩去,移置到这种事物身上发生的或和它一起发生的事情里去。” “”应该说宗白华对移情说的分析正切中了这一学说的本质和要害,移情说虽然看到了西方传 统美学当中对主体情感因素的忽视,但在实质上立普斯等人的“移情说”不过是一种“感情 移入说”,仅仅说明了审美活动的发生过程中主体的情感、意识向对象的“投射”、“移动”, 是将审美活动看作人的纯粹主观情感活动的产物和过程。移情说片面夸大了审美心理的作用 和程度,认为美源于人的j=E观情感,也否认美的客观性。而后期宗白华自己所提出的审美之 中的“移情说”则是在借鉴和超越立普斯等人学说基础之上的,在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艺术 实践中、在中国人独特的生命感知体验下,进行的一种开拓和创建了。 在发表于1957年的《美从何处寻》~文中,宗白华明确提出“移情”包含着“移我情” 与“移世界”两方面。在他看来美感的产生既需要主观方面高尚的情感、心理条件等因素, 又离不丌客体的物质方面的条件,即“移我情”与“移世界”的统一。而宗白华强调“移我 情”是审美活动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何谓“移我他情”呢?他说:“到达这 4 样的、深入的美感,发现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们的感 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仅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 看不见矿石的美和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 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 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做。移入之情’或‘移我情’。“⋯接着宗自华援引 了古代伯牙学琴的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指出伯牙正是在孤寂落寞中、在生活上的异常遭际下,整个身心境 界受到了洗涤和改造,感受到了大自然山水的强烈震撼,也才达到了对艺术的最深切体会, 把握到了音乐最内在的创造性旋律。宗先生的“移我情”核心实际上是在包含自我人格、情 感改造、提升基础上的,“克服对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的,对审美对象的生命关怀与认 同。 何谓“移世界”呢?宗白华说:“现在我们也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 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我情’,改变着客观 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代人曾经把这唤做‘移世界’。”“1那在十二珠 帘夕照中的水畔人家,正是因为在拉开一定审美距离之外、在夕阳的红霞、流转的珠帘映衬 之下才愈加显得光辉闪烁、呈现出生命律动的华美。移世界也就是对客观现象的改造加工和 提炼,使之更易于激起我们主观的情感体验。 “总之,宗白华的“移情”理论将主体自身心灵、精神的陶养和提高(移我情)当作了 美感发生的主观基础,而将‘移世界’理解为必要的客观基础,两者相统一、结合,美的形 象方始涌现出来。”“”正是在“移我情”和“移世界”的审美活动中,在主客体的这种双向 的交流与提升下,我们的性灵起伏万状、游目骋怀于包含生命的天地万物间,体验、感悟着 如此多姿的缤纷世界。此时宗白华的“移情”说既是对其自身早年美感产生于“同情”说的 补充,也超越了立普斯等人的单纯的“移入”说,而成为了富含中国式思维与美学特质的美 学思想。 5 第二章对中国美学的独特感悟——意境论 意境理论是宗白华美学思想当中的核心,其中包含了宗白华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最深入思 考。在《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中国艺术三境界》、《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 的绘画》等一系列文章中,宗白华以其涵盖古今中外的宏阔学识眼光,以及对艺术实践和理 论的精熟把握,将中国传统美学、诗学理论当中的重要范畴“意境说”发挥到了一个相当的 高度。 第一节:“意境”理论概说 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体系中,“意境”称得上足具有核心地位的重要美学范畴,正如一 些批评家所说:“中国艺术感力最的根本所在,是意境之美的表现。它不仅是中国人创造、 欣赏、诠释艺术的标准,也是中国艺术在世界艺坛确立自身独特地位的价值所在。”““ 实际七,意境范畴的提出及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道家思想中很早就有关于 语言之外的“意”的思考。《庄子·外物》云:“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周易·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 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也着重探讨了情、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到了唐代则明确地提 出了“意境”这一说法,在托名为王昌龄的《诗格》一书中有这样的话:“诗有三境,一日 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 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日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 驰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张之于意而恩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所说的物境、情 境和意境实际上指的是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因审美对象的不同而得到了三种不同的审美体 验,与我们今天说的“意境”并不完全相同。晚唐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象外之象”说, 已经明确确立了“意境”作为中国诗学美学范畴的地位。此后欧阳修的“必能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如空中之音,象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大都可以 看作在司空图论意境基础上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与发挥。清代王夫之论诗虽未使用“意境”一词,但“情 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景中生情,情中含 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等论述都触及了意境理论当中心与物、情与景的 关系,丰富了意境说的内涵。 近代美学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等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意境(境界),使意境理论 。见《唐诗评选》卷四。转引自《意境纵横探》南开大学ill版社天津199B年版南开人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_充室288 页 6 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王国维明确地使用了“境界”概念来论诗,并把境界作为中国 古典诗词的最高美学范畴。“境界”一词本为佛家用于,在王国维这里主要指诗词所具有的 艺术性特征。他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旬。”“”“严沧浪《诗话》 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 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独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 其本也。”⋯l“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 二者随之矣。””1= 那何谓“境界”?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明确指出:“何以谓之境界?曰:写情则 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涛词之佳胜者,无不如是。”王国维 还结合古代诗作,对意境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他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办人心 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之谓无境界。⋯2“一红杏枝头 春意闹’,著一。闹’字儿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儿境界全出矣。””” 可见在王国维看来境界是指作者对所描写的景物、情感的真切体验,以及这种真切情感在诗 词等艺术作品中的真实表达。 此外王国维还对境界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划分。如“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 之所由分⋯⋯””““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非分优劣。” “”在王国维的手里“意境”说更加成熟、完备和系统化,成为了最能体现中国古典诗词本质 特征和最能代表中国古典美学内涵的范畴, 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的“境界”说曾有如下概括:“境界之产生,全赖吾人感受之作用; 境界之存在,全在吾人感受之所及。因此外在世界,在未经过吾人感受之功能而予以再现时, 并不得称之为境界。””71叶嘉莹认为“《人间词话》中所标举的‘境界’,其含义应该是说凡 是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做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得到同样鲜明 真切之感受者,如是才是‘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也。”⋯1 佛雏也曾经指出:“有意识地拿‘境界’或‘意境’(作为诗的具有独创性与典型性的审 美意象)当作诗的一根枢轴,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 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以至境界作为艺术鉴赏的标准,等等,做出比较严密的 分析,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诗论体系,这在王国维以前,是不曾有过的;有之,则自王氏始。” 【2针总之,在王国维之前,虽然意境理论纷繁众多,但并没有哪个理论家能将之作为中心范畴 来建构一种理论体系,他们的意境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自觉的。而王国维则在贯通中西 方的视野之下,以主观客观、有我无我、写实理想等西方理论概念为基础,实现了意境理论 上的一次飞跃。正如一些学者评价的“表现在其身上的历史性的过度并不简单是新旧更替, 而是中西批评的汇通交融,传统批评的某些特点在他引来的西方理论的渗透和刺激下发生化 合反应,逐渐酝酿成一种新型的批评。王国维宣告了古典批评时代的终结,同时也就把现代 批评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了。”IjuJ 第二节:宗自华对“意境”理论的挖掘和开拓 一、何为意境 宗白华的意境说是他艺术理论的精华,早在40年代宗白华就满怀豪情地说“就中国艺 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中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 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在晚年反思自己的学术生涯时,宗白华 又曾经这样总结道:“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足见其对艺境思虑之深、用力之切。 那么何谓意境踞?在宗白华看来,艺境就是艺术境界,也称之为意境、灵境。人与世界 相互接触,产生了不同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不同的层次,即可以概括为五种境界。 “①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②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③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④因穷研物力,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⑤因 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 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问,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 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 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2⋯生命的境界广大,包括着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科学、哲学。这一金额都能反映在 文艺里。然而文艺不是一面镜子,映现着世界,且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形象创造。它凭着韵 律、节奏、形式的和谐,彩色的配合,成立一个自己的有情有象的小宇宙;这宇宙是圆满的、 自足的,而内部一切都是必然性的,因此是美的。”。”1在宗白华的观念中,艺术境界不同于 功利、伦理、政治、学术、宗教等境界,关键就在于艺术境界用一种唯美的形式反映世界、 以美为最高的追求。 宗白华所论的意境首先是“情”与“景”的结晶,其中情是主导。他借用唐代画家张躁 的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出境界是造化与心源交融凝结而生成的。“造化”即客 观的景物,“心源”即主观的生命情调,两者融汇互渗,便发掘出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 景象。“中国大画家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I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艺术家 以心灵映射万象,带山门f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 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境 界7。”““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天地山川立言,从而创造出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 境就是意境。在这里“景”尾“情”的载体,“情”则赋予了“景”以生命和意义。宗白华 说“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与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帻,同时 也渗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出了一 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 所说的‘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所谓‘意境’。”’3⋯ 在意境理论上,宗白华更为强调的是虚实相生、有无统~。在宗白华看来,虚与实的问 题首先是一种哲学的宇宙观念的问题。虚实相生代表了中国古人最根本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S 这种认为客观世界源于虚实相生的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也就要求创造出虚实结合的艺术境 界,做到“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 初步探索》一文中,宗白华说:“在这里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 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一个艺术品,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力的活跃,是死的, 没有生命,一张画可使你神游,神游就是‘虚’。”‘”】可见表现在艺术上,“虚”与“实”的 统一,其实也就是想象与形象的统一;去形无以想象,离开了想象形的存在也失去了光彩和 生命,唯有虚实统一。才能写出心灵的至境而探入事物的诗魂,直达生命的本源,即清人笪 重光《画签》中所说的“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处”。。” 也就是况,艺术家创造的境界尽管也是取之于造化自然,但却是经过了“因心造境,以 手运心”的加工之后,在其笔墨心胸问所表现出来的山水木石,是一番万象之外、世闻所无 的新境界、新天地,是由包含情感的形象唤起我们无穷想象的独特审美空间。(关于虚空问 题后文我们还将加以论述) 二、意境的层次 在宗白华看来艺术境界不是平面的结构,而是包含着深度、高度和阔度这样“三度”层 次。具体而言:“涵盖乾坤是大;随波逐浪是深;截断众流是高”。⋯1也就是说体悟自然、包 揽宇宙万象的生命本质,是意境的阔度;直探生命的节奏的核心、深入发掘人类心灵的至动 情怀,是意境的深度;说尽人间至理,发他人所不能发之苦、状他人所不能状之情,便是艺 术境界的高度。在宗白华眼中唯有杜甫能“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含茹到人所不能含茹,曲 折到人所不能曲折”,尽得“三度”真意,具有但丁沉着的热情和歌德的具体表现之力量。 而激越如李白则偏重意境的高与阔,王维则偏重意境的深与阔。 与艺术境界的结构层次相联系,宗白华又进一步阐发了中国艺术境界的美感层次。即在 宗氏看来中国艺术境界的美感特征同样也包含三个层次:从直观感象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 达,到最高的灵境的启示,可以概括为情胜、气胜、格胜三个屡次。如蔡小石在《拜石词》 里所说的:⋯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 余霞绮天,一境也(这是直观感相的渲染)。再读之则烟涛源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 出水,又一境也(这是活跃生命的传达)。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 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俺然而远也(这是最高灵境的启示)。江顺贻评之日: ‘始境,情 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m1其中“f青胜”是艺术家心灵对外物印象的直接 反映,如‘万萼深春’、如‘余霞绮天’,是一个呈现物象组合成的直观感象的诗意的画卷, 是写实;继以诗意的物象引起审美心灵的强烈振颤与激动,物象在情感的激动中更见生机勃 发,传达出无限活跃的生命力量,“气胜”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情怀。其如浪漫丰义的倾向于 生命音乐的奔放表现、古典主义的倾向于生命雕像式的清明启示。在此基础上人的灵魂被引 发向着那更高远、深邃的境界升腾,超越万象而领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实际上也 就是超越、妙悟出了人生、宇宙的哲理玄思,达到了“格胜”的高度。意境的美就是在这三 9 个境层中层层深入,共同幻化出那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景交融的艺术至境,正如恽南田所说 的“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宗白华的境界层深及其美感层次的划分赋予了玄妙 的艺术境界以结构化的形式,将情与景、空灵与充实统一了起来,将超脱的境界建基于实境 物象之上,从而也达到了人的心灵境界和意境的内在结构合而为一。 三、艺术境界的实质 在众多学者看来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是建基在生命哲学之上的一种肯定生命价值与意义 的生命美学。其思想一方面源于对叔本华、柏格森、狄尔泰等西方生命意志、生命哲学的借 鉴与参照;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源自中国古老的《易经》中生生之“道”的对生命的珍视与 肯定。””应该说对“生命”_字的深刻把握是宗白华美学、哲学思想的核心与实质,而作为 宗白华美学思想重心的艺术境界理论也正是建基在对这弥漫充塞于宇宙天地问的大生命的 体悟与确认。 在宗白华看来人类在生活中所体验的境界与意义,有用逻辑的体系范围条理之,以表达 出来的是科学与哲学;在人生的实践行为和人格心灵态度表达出来的,足道德与宗教。“但 也还有那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机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以自由和谐 的形式,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这就是‘美’与‘艺术’。所以美与艺术的特点是在‘形 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的生 命情调。”“21在宗自华看来美与艺术的源泉与表现的对象就是生命,是蓬蓬勃勃、充满活力 的生命,是弥漫在宇宙天地万物(包括人)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艺术家的使命就是 以“澄怀虚静”的心胸融入自然宇宙、去体悟天地万象、大化众生的生命真谛,将这一切表 现出来也就形成了美与艺术。艺术境界正足这蕴含于宇宙万物间的生命情怀的最深沉的体 现。可以说宗白华意境的实质正是这“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 的生命情调。” 中国艺术表现的境界特征,根基于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根基于中国人独特的宇宙意识。 在宗白华看来,生命具有广泛的意义,宇宙是无尽的生命,处处充满了生命的律动与活力。 “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Ⅸ易经》的宇宙观: 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庄子:天, 积气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 ‘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伏羲画八卦,即是以最简单的线条结构表示宇宙万象 的变化节奏。”“”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照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整个宇宙是“火 生命的流行”,是“生生不已”的创造历程。 在中国人看来,自然界的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由一种流荡不息的“气”凝聚化合而 成的,“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 节奏的生命”。“““阴阳二气化生万物”的观念也决定了人与天、地之间的相类相通。照《易》 传看来,天、地、人三道均统摄于阴阳互动、生生不息的“易道”,道体和心性之间因此而 获得贯通。宗先生从《易》传那里找到共鸣,将宇宙生命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理解为⋯个 伟大的创化过程: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山JII.k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而画家诗人的心 灵活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人是宇宙自然的缩影,其本身是自然的⋯部分;自然不是与 人为敌的异己力量,其本身是有机的整体,也是一种生命形式。人与宇宙的关系是生命与生 命的相遇,足感应、是亲近、是和谐。 既然自然物象都是由“气”的积聚构成的,都像人一样是充满生机和节奏的生命,那么 艺术描写的自然,就不只是自然的形式,而是通过形式去表现自然物象流动不息的生命。所 以宗先生说:“中西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后 来成为中国山水花鸟画的基本境界的老庄思想及禅学思想,其不外乎于静观寂照之中,求返 于自已深心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泰戈尔曾惊叹于中国人何以能“本 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宗白华回答到:中国人是以“默而识之”的态度去体验宇 宙生生不已的节奏。“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 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与此。~⋯“《易》 云:‘天地姻绵,万物化醇。’这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源泉。”“” “‘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精神才能理解精神’,近代历史学家狄尔泰如是说”“”宗白华深 深地体悟到了充塞这宇宙间的生生不已的生命本质,体悟到艺术家的使命正是以自我心灵映 射山川大地、宇宙生命,将自身的全部生命,投入宇宙生命创化的过程中,“纵身大化”,“与 物推移”,才产生出了那生气流行、鸢飞鱼跃、“两镜相入”的严华境界,也就是艺术的至境。 宇密万象所蕴含的生命是艺术与美的内核。艺术境界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在于昭示对象的生 命力、生气;昭示对象的气韵生动与勃勃生机。“生气就是一种泼辣、粗壮、剽悍、超脱、 沉郁顿挫、酣畅淋漓又富有生命力的美”。”⋯正如汪裕雄所评价的“宗白华的生命美学⋯⋯ 是最早突破知识论局限的美学,又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美学,无疑会在未来中国美学理 论建设中,为我们提供深刻的启示。”。⋯ 也正是基于对艺术境界生命本质的形上把握,使得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圆融贯通,也才能 打通各种具体艺术门类之闻的界限,在中国舞、诗、书法、绘画、戏曲、雕刻等艺术中处处 看到中国艺术精神的意境之美。中国的书法中“这字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一 个表现生命的单位⋯⋯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一层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 艺术”5“体现的是意境;中国的画是“华贵而简,乃宇宙生命之表象。造化中形态万千,其 生命之原理则一..⋯·画家抒写自然,即是欲表现此生动之气韵“”1体现的是意境。中国的建 筑、园林艺术也都是可赏可游的艺术境界⋯⋯ 总之将艺术、美落实在宇宙的生命本体之上,这是宗白华美学中最为深邃的地方。有生 命本体作为审美、艺术的基础,就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理由来确保审美、艺术存在的合理性, 换言之,审美、艺术的价值在于它们能有效地显现宇宙的生命本体。由此,宗先生为生命本 体找到了最为恰当的显现途径,同时也为艺术和美找到了最后的根源。艺术和美之所以有价 值,就在于它们能够充分地显现宇宙的生命本体,科学不能揭示宇宙的生命本体。因为科学 总是试图说“不可说”、捉摸“不可捉摸”;艺术之所以能够表现它,因为艺术不去tt捉摸”, 而是表现、象征、让它自己说话。这种‘真’(作为宇宙生命本体的’真’)不是普通的语言 文字,也不是科学公式所能表达的真,这只是艺术的‘象征力’所能启示的真实。 宗白华论意境与先代理论家学者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不是从狭隘的诗词曲赋的 层次上理解和使用“意境”这~范畴,而是在站在审视民族文化的高度上,赋予了“意境” 以涵盖着一切美的艺术与人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深沉思考。最 后宗自华通过对舞、空白等的分析,完成了对中国艺术境界结构特点的诠释。 舞 在宗自华看来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舞”。“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 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 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需要空间,供他活动。于是‘舞’是它最直接、最 具体的自然流露。‘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 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 以“舞”来表征中国艺术的境界确是宗白华先生的独特创建,应该说这~‘创建也真萨抓 住了中国艺术境界处处表现、张显生命节奏、生命律动的本质。“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并且总是和‘动’、‘生命’、‘自由’等联系在一起,是自由而有韵律的活动,即‘律动’, 是生命最完美、最自然的表现。”⋯1用宗白华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然而尤其是‘舞’,这最 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律、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 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5“中国艺术中活生生的生命之流,以“舞” 的形式呈现出来,艺术的生命活力造就了艺术境界“舞”的特征,“舞”是中国艺术最内在 的特质。 中国艺术当中无处不贯穿着这种生命律动的舞蹈精神。画家解衣盘礴,面对着~张白纸 ——那是表现舞的空白:用凌空飞舞的笔触,刻画出心灵的造化,蹈光辑影,拓虚成实便就 是舞。中国的书法若写得好,本身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立体的艺术品,一幅字就是一段生命的 流动,是一回舞蹈、一章音乐,“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也能够从观公孙 大娘弟子舞剑器而参悟出草书的笔法、气势。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喜欢将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 运用到艺术上去,如神龙彩凤、麒麟飞虎。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 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出一种飞舞的状态。特别是敦煌壁画当中的人像,全是在飞腾的姿 态中。甚至连立象、坐象的躯体也都显现出扭曲、上升状的舞姿。飞天、伎乐、会刚身上的 衣带也全不是贴近在身体}=,而处处显示飘荡飞举、缠绕变化之势。他们与西方油画中长着 翅膀的天使不同,天使们要靠扇动鸟儿般的翅膀,才能飞动,天使是神不是人。而中国的1{. 天没有翅膀也不依靠云气蒸腾的托扶,而全凭自身的飞动旋转、盈展伸缩而超越了地心引力 的羁绊。他们是富有生命力量的人的化身,是古代中国人将自己融会入自然,从而达到“天 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想境界的幻化实现。“飞”是古代人民的理想精神,变幻 12 飞升的舞蹈是那个时代艺术境界的最高表征。 总之,“舞”象征着宇宙节奏、生命律动的本质。是生命的自由舒展,是中国艺术境界 的最生动表现。“这天地的生命的节奏表达的亦是艺术家心灵所直接领悟的物态天趣、造化 和心灵的融合。这生命的自由而热烈的舞蹈精神,既是中国艺术的精神,又体现了中国的哲 学精神,中国人的人格精神。””” 空白 “空白”是意境的又~特质。中国艺术与西方迥异,不求满求实,而注重空白的运用。 艺术境界是自由生命的境界,是人的情绪与生命的宇宙相交融的产物,是生命的圆满和谐。 而道是生命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宇宙本原、万物之始;意境体现着生命,也就是道 的显现。“道尤表现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 深度和灵魂。”“”作为“宇宙生命中一以贯之之道,周流万汇,无往不在;而视之无形,听 之无声。老子名之为虚无:此虚无非真虚无,乃宇宙中混沌创化之原理。”⋯。道无形无迹, 无法自我表现,又包孕万象,无处不在,在宗白华看来空白正是虚空的“道”的显现,庄子 说“唯道集虚”, 故而空白也是中国艺术境界中最独到之处。 宗白华说:“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 万物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 为‘天’。万象皆扶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l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空白 不等于无,不是空虚,而是宇宙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中国的绘画贵在能空,能虚灵。中国 画底上的空白在整幅画意境之上的意义远不是真空,而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 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处。’这无画处的空白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 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h‘生动之气韵笼罩万物,而空灵无迹;故在画中为空虚与 流动。中国画最重空白处。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且空而后能简,简 而练,则理趣横溢,而脱略形迹。””“在宗白华看来,中国艺术的虚空“不是死的物理的空 1、日j间架,俾物质能在罩面移动,反而是最活跃的生命源泉。~切物象的纷纭节奏从他里面流 出来。”“2中国画正是在这一片无边的空白中,描状出生命气韵生动,这一片虚白上幻化出 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情,无边的韵昧。即“其画墨所未到, 办有灵气空中行。”“” 【{1国的园林建筑是天地人聚首其中,“山色湖光共一楼”;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是园林艺术 的基本思想,“不但是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 到和丰富对于空11日J的美的感受。”””可见空间也是园林建筑中的灵魂。中国的诗词里表现了 同样的空白结构,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力.境。”唐代韦应物有诗云“万物自生 听,大空恒寂寥”。中国的戏剧舞台艺术也倾向于采用“空景”的“现”,即无需借助实物的 布置而留出空间,让人物来充分展示剧情,也留给剧中人物与观众间精神交流的最广阔空间。
本文档为【论宗白华美学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913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5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2-27
浏览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