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现象学·序言》对哲学和时代的洞见(吴凡)

《精神现象学·序言》对哲学和时代的洞见(吴凡)

举报
开通vip

《精神现象学·序言》对哲学和时代的洞见(吴凡) 分类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精神现象学﹒序言》对哲学和时 代的洞见 Ti t l e : The Insight to the philosophy and Times of the Preface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学 科、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 究 方 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作 者 姓 名: ...

《精神现象学·序言》对哲学和时代的洞见(吴凡)
分类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精神现象学﹒序言》对哲学和时 代的洞见 Ti t l e : The Insight to the philosophy and Times of the Preface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学 科、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 究 方 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作 者 姓 名: 吴凡 导师及职称: 余在海副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 2013年 4月 授予学位日期: 2013 年 安徽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学 位 论 文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安徽师范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 安徽师范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 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作者获学位后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精神现象学﹒序言》对哲学和时代的洞见 吴 凡 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一三年四月 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安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答辩委员会签名: 主席:(工作单位、职称) 委员: 导师: 《精神现象学﹒序言》对哲学和时代的洞见 摘 要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历时四年酝酿、一年写作而成的一本关于真理的 书,其序言则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因为它是一种通过对哲学史的追溯,特别是 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逻辑发展的突破,从而实现存在论意义上革命的哲学自 觉。正是在存在论意义的立场上,黑格尔阐述了其对真理的态度和对哲学的认 识。本文就是通过对序言的文本解读,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对黑格 尔的真理观进行了系统阐述,全文分三个大的部分对其进行了阐述,即分别从 定义哲学作为科学的真理的体系性;展开哲学作为真理体系的发展过程;论述 哲学作为描述“意识经验”的内涵,显现“形式悲壮”的风格及构成“思辨体 系”的特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显现 出来,以便能够作用于我们的时代,启迪我们的时代,引领我们的时代。 关键词:哲学;真理;科学体系;概念;思辨哲学;时代 The Insight to the Philosophy and Times of the Preface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Abstract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is a book about truth written by Hegel who took four years brewing and one year composing and its preface touches our visual center,because it is a kind of philosophical consciousness of realizing the ontological revolution through resorting to the history of the philosophy,especially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herent logic on 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It is in the meaning of ontology that Hegel expound the attitude to the truth and the cognition of the philosophy.By the text interpretation to the preface,combined with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y,this paper expounds Hegel’s view of truth systematically,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sections to be elaborated,including respectively the definition of philosophy to be as the systematic of scientific truth,the expansion of philosophy to be a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ruth system and the analysis of philosophy to be as describ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nsciousness”, revealing the style of “the solemnity of the form”and form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speculative system”.The ultimate aim in expounding the above-mentioned is to reveal the real sense of philosophy which acts as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make the philosophy acts on, enlightens,and ushers in our times. Key word: philosophy;truth;scientific system; idea;speculative philosophy;times 目 录 导 言 ................................................................. 1 一、何为科学或真理 ...................................................... 5 (一)真理不在普遍性的目的里,也不在单纯性的开端里 ..................... 6 (二)真理是现实过程中的“绝对” ....................................... 8 (三)真理是一科学的概念体系 .......................................... 10 二、真理体系(长河)的展开过程 ......................................... 12 (一)实体即主体 ...................................................... 13 (二)真理即全体 ...................................................... 15 (三)真理是对立统一的“圆圈” ........................................ 17 三、对哲学的认识 ....................................................... 21 (一)哲学践行“意识的经验” .......................................... 21 (二)哲学自明“形式的悲壮” .......................................... 24 (三)哲学保持“思辨的张力” .......................................... 28 四、对时代的洞见 ....................................................... 31 (一)回望昔日德国 .................................................... 32 (二)展望今日中国 .................................................... 34 参考文献 ............................................................... 36 著作类: .............................................................. 36 期刊类: .............................................................. 37 致 谢 ................................................................ 38 1 导 言 众所周知,近代西方哲学参照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面常用常 新的古老铜镜,展开了“思维不再淳朴”的主体性哲学的漫漫征程。黑格 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的哲学不是笛卡尔那种 主体独霸天下的“关于思维的某种主张或我的意见”①的理性自觉,而是 用“普遍性、类和规律来改变现象的单一性,使之成为能被哲学接受的 特殊内容”的“自思活动”②,这也可以叫做现象的自我发觉为类概念而后 成为哲学或思维的认识对象,这是一种灵魂的觉醒,难怪“黑格尔把赫 拉克利特的一个词放在扉页上:‘灵魂(psyche)是使自身超出自身的东 西。’”③唯有这种觉醒方能真正地开启人类思维自我发展的艰辛探索之 门。 古希腊哲学不同于神话的根本支点在于它把自然看成“非人格的本 原”④,不再从人的原始性情和原始命运引申出的神话中寻求安身立命的 最高原则,而是通过猜测、断言、经验观察、理性推理等思维方式力究 客体“本原”,视其神圣地、必定地、在彼岸存在着,并牢固地成为全社 会的广泛共识,成为人们安身立命之本。到了经院哲学后期,随着人们 不断对“如实地思维各个对象”⑤发生兴趣时,“意识界的存在”雏形初现, 外在世界与内心神圣世界的“差异”、分裂因之显现出来。面对这种“分 裂阵痛”,教会开始腐化,神圣生活开始世俗化,人们放弃神圣的原教 旨,意味着传统的主客相混——以人类经验设想宇宙事件,以宇宙事件 设想人类经验的“幻化认知方式”——的“自我意识的分裂已经自发地消 失”⑥,这表现在神圣世界被世俗生活严重污染,逐渐使自己内部成为真 空:徒具信仰的宗教仪式、施舍活动等;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和解以 一种神圣彼岸消失的真空状态展现在人们生活中,这表现为一种“信仰 的迷失”,路德宗教改革就是试图找回教会纯洁的信仰,他的方法是使 信仰从权威,从“教父和亚里士多德”转向到个人,信仰开始私人化,被 “占为己有”了。有限的我们自己也是值得精神所尊重和信仰所依附的, 真空的状态不再真空,而是被我们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所充塞。正如黑格 ① 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复旦学报》,2007 年第 3 期,第 4 页。 ② 同上。 ③ 古斯诺夫.E.米勒:《现象学、逻辑学与哲学全书的相互依存关系》,《黑格尔哲学新研究》,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26 页。 ④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 页。 ⑤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4 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第 5 页。 ⑥ 同上,第 4 页。 2 尔所言:“人获得了自信,信任自己的那种作为思维的思维,信任自己 的感觉,信任自身以外的感性自然和自身以内的感性本性。”①这就是路 德所谓的“因信称义”,不仅挽救了教会也发现了个人。古代哲学完成了 它的光荣使命——发现了自我意识。 而近代哲学就是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点的,“自我意识”成为了时代 的主题,当之无愧也是哲学的主题。特别是笛卡尔对“我思的绝对性”②的 论证之伟功,使得具有“我思”性质的“我在”成为近代哲学魂牵梦绕的起 点和归宿。事实上,自我意识的发现不但没有使世俗的世界和神圣精神 的世界之间的断裂弥合,反而达到了“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维和存在的 对立,一种最抽象的对立。”③主观思维和自在之物不是一个“域”里面的 “抽象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对立是“天经地义”且“根深蒂固”的。这个矛 盾现在历史性地落在了私人的身上,而不再仅仅诉诸于信仰权威。近代 哲学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或矛盾,正如恩格斯所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近代哲学中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④。 “精神现在是在它自己的领域中活动”⑤,亦即当下的精神是自我意识的 精神而不是某种超验的客观精神——上帝,我们的人的“精神”取代“上 帝”之后,它面对的就是两个世界了:一是有限的自然的世界;二是我 们的内心的世界,属于我们自己的信仰世界。两个世界只有达到统一, 我们的生活才不至于布满断痕。 如前所述,现实存在的人与“精神”同义反复了,“我思故我在”了, 人们相信自己的精神活动具有真理性、客观性,精神只要自由地把握了 自然和自己,也就真正理解了存在于现实中的规律,理解了真理。但“自 己”和“自然”这一“矛”一“盾”却像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探 寻真理的道路依然坎坷难平。 近代西方哲学的事业就是要从主体出发,从“我思”这个笛卡尔确立 的根本实体出发,去解决“意识外的存在(自在之物)”和“意识界的存 在”对立的问题。“我思”怎么能做到这一点?人的思维何德何能去把握 客观存在的自在之物?康德沿袭笛卡尔给出了回答:人有理性。人的理 性有能力建立正确的知识,这是一种先验的能力,此乃康德著名的先验 哲学。他力图论证知识的先验条件,为先天的知识(理性)划定界限, 提出了普遍必然性何以可能这一重大命题。 ①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4 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第 4 页。 ② 赵汀阳:《意识有什么世界就有什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年第 5 期,第 6 页。 ③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4 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第 6 页。 ④ 孙正聿:《哲学通论(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 168 页。 ⑤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4 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第 7 页。 3 命题摆在面前,为了确保理性知识的可靠,康德固然提出了“可能 性之条件”的三个论证——数学命题何以可能;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何 以可能;形而上学的命题何以可能;固然是完成了“我思具有可信的知 识构造能力”①之伟功。但黑格尔称之为“岸上练习游泳术”,黑格尔本人 则跳入了水中,从存在论角度对这个命题作了回答:“首先要考察的是 精神,是在具体世界这一专有领域中活动的精神,同时也是具体的认识 方法。”②黑格尔非常自觉地认识到了这一个基本前提:具体世界的进程 中自在地潜含着的精神不是别的,而是与人类的思维领域——我们的认 识方法,我们的逻辑思维处于相同逻辑系统的、注定被人的逻辑所反映 的东西,“它的特征可描述为主张心灵与实在共有同一个范畴结构”③, 这是黑格尔的“逻辑在先”。亦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 观的世界遵循同一些规律,因而两者在其结果中最终不能互相矛盾,而 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支配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这个事实 是我们理论思维的本能的和无条件的前提”④。近代以来的哲学就是要把 人的思维放在现实世界的进程的层面来考察,而对这一进程的考察过 程,或者说现实世界显示给我们的过程,也就是认识真理的过程,也才 是真理。 在这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意识界的存在”和“意 识外的存在”,“人的思维”和“现实世界”融合统一起来的开拓和典范。古 希腊哲学本质上是一段关于探寻何为本原的形而上学历险,亦即寻求那 个唯一、永恒不变、统摄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变化的最高原则。但是本原 却一开始被分裂为基质(德文 Urstoff:一种初在)和原则(英文 principle: 原理,规则)(赵敦华)两层意思了,此种“原始的设限”直接导致“基质 绝不是一个绝对原理,理也不是具有实在性的主体”⑤。这样“理始终上 升不到作为存在主体的地位”⑥。也就是说,“理”就算是在“基质”的基础 上沿历史轨迹发展而来,到如今展现于人们眼前,我们仅还死抱着“基 质”的大腿,对“理”视而不见,不承认它的主体地位,不承认它的存在。 人们貌似永远超脱不了感官对象,非认“基质为感官实在,理为看不见 的规则”不可。在“理”面对此种非命的局面下,后来巴门尼德把一般的 共相看做“有”,而把感觉对象看做“非有”,这是哲学本体论的第一次革 ① 赵汀阳:《意识有什么世界就有什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年第 5 期,第 6 页。 ②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4 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第 7 页。 ③ 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复旦学报》,2007 年第 3 期,第 6 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364 页。 ⑤ 邹化政:《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内核》,《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 年第 2 期,第 14 页。 ⑥ 同上。 4 命——把质的多样性统一于“有”,人们不再停留于感觉对象而趋向共相 的这种简单寻求。由于这种“有”腹内无“理”,所以很难用本体解释万物。 后来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本体,但这只是量的更迭而不能解释万物的 “质”的变化。到了柏拉图则认为个体的事物或现象终将消失,万事万物 的理却是永恒不变的,所有的理汇合而成一个理念群,这个理念群就是 真正的真实世界,而物理世界只是这个理念群的投影,于是柏拉图的理 念世界便是一个没有物质现象的单纯“理想国”。凡此种种,正是由于上 述的本原的两重性,在探求本体的哲学大道上就出现了经验主义和唯理 主义的作风,从逻辑上前者认为先有某种“基质”,才有与此相应的“理” 或“原则”,而后者则认为先有“理”或“原则”,才会有“基质”及其演化万 物的可能。双方都否定彼此的实在。这种矛盾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抽象地 统一了,但却表现为质料与形式的对立。康德从人的理性——这个笛卡 尔以来的“我思”出发,把理性当作能动的主体,以人的先天理性能力为 “原则”统一了“质料”和“理”。但这只是表面的统一,先天认识能力自身 却是建立在一种具有经验性的“后天”质料与“先天”形式对立的基础上 的,这注定为“物自体对我们显现为现象”与“物自体本身不可经验、不 可知”的最高对立埋下了伏笔。唯有黑格尔是从“质料”和“理”自在地对立 统一中来把握实在:一方面,“质料”与生俱来被“理”所制约,“质料”自 身制约自己构成一个全体;另一方面,任何“理”或“原则”都是包含“质料” 在内的同一个全体。真正的实在之所以能成为真理,就在于它是含“理” 的“质料”或是有“质料”的“理”的一个全体。这样,古希腊的那个本原在 这个地方就得到了真正的统一,我们哲学一直所追逐的真理不是别的, 正是“略去特殊的意见和见解,让自己受事情本身支配”①、在“滚滚红尘” 这个世界中显现为真理;绝不是笛卡尔“我思”式的那种“主观能动性”的 先钻营后结论,而是把灵魂觉醒后的真善美、活生生的世界本身放入人 的每一个意识形态(觉醒的灵魂)中来考察,从而得到饱含、沁润着真 善美世界本身这一“实体”的主体性概念。 这就是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实体变为主体。其实质是把希腊的努 斯(nous)与逻各斯(logos)融为一体的思想创见。《精神现象学》作 为他的真正意义的开山之作,其价值在于这本著作紧密结合 1789 年法 国大革命这一脱胎换骨的历史事件,从努斯(灵魂、心灵)本身的自发 的能动性不断否定、不断超越自身说开去,形成有规律的、有分寸的逻 各斯,通过对逻各斯的言说——用意识的语言描绘出世界自身一步步向 ① 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复旦学报》,2007 年第 3 期,第 4 页。 5 前的“灵魂必由之路”:“每一种(意识)形式都以其规定性形成一种令 人失望的经验,并且为另一种分享和遭受同样命运的(意识)形式所代 替”①,这种由个体意识上升为社会普遍意识的过程构成且展现出人类史 册上真正颠扑不灭的真理;这“昭示我们一种生发的心理学”②;这是“在 精神的现象中解释出绝对精神的科学”③。马克思称《精神现象学》为“黑 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可谓恰如其分。 哲学固我地迂回、九曲回肠了这般,《精神现象学》的诞生可谓石 破惊天,风骚初显。调和“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理”和“基质”的分裂、 “形式”和“质料”的脱节、“世界本身、自然和历史”与“人类意识”的矛盾; 融合努斯与逻各斯的努力,集中为“由于灵魂经过教养而追忆得来”④。 而该书的“序言”是在全书写完之后才完成的,真可谓名曰“端之序”,实 乃“末之思”,这也正应和了黑格尔的基本思想:“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 成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圆圈,预悬它的终点为目的并以它的终点为起 点”⑤。“《精神现象论》之绪言,乃是黑格尔哲学发展的大标志”⑥,因 为它开宗明义地试图矫正“理智的直观或当下的感觉为哲学的方法”⑦、 认为“无一哲学家有何特殊权力可以说出别人所不能见的真理的直 观”⑧;提倡哲学原则是一种有体系性的整体原则;修改斯宾诺莎消融一 切的本体意义上的实体为表现、并超出主体与客体之别、人与自然之别 的精神性主体。正因为“序言”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它的文 本解读,试图阐释、描述达于终点以促成现实的真理的逻辑过程和其中 应注意的关键环节,从而使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精华般”地作 用于我们的时代。 一、何为科学或真理 使哲学成为科学或真理是黑格尔的平生夙愿,“哲学如果达到这个 目标,就能不再叫做对知识的爱,而就是真实的知识。”⑨黑格尔和康德 ① 古斯诺夫.E.米勒:《现象学、逻辑学与哲学全书的相互依存关系》,《黑格尔哲学新研究》,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31 页。 ② 开尔德 鲁一士:《黑格尔 黑格尔学述》,贺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46 页。 ③ 赵敦华:《向黑格尔学习如何做哲学——<精神现象学>的启发》,《学术研究》,2008 年第 1 期,第 57 页。 ④ 古斯诺夫.E.米勒:《现象学、逻辑学与哲学全书的相互依存关系》,《黑格尔哲学新研究》,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26 页。 ⑤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第 13 页。 ⑥ 开尔德 鲁一士:《黑格尔 黑格尔学述》,贺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46 页。 ⑦ 同上,第 47 页。 ⑧ 同上。 ⑨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第 4 页。 6 一样,也认为知性规定着近代科学,但康德只是仅仅把科学精神停留在 知性的领域,而把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道德实践给予“彼岸世界”托管。 黑格尔则要求把文化世界的一切时代精神注入到科学体系的框架中去, 这体现了他务实的一面;而且他认为科学不会止于知性领域而不前,“通 过知性以求达取理性知识乃是向科学的意识的正当要求”①,企盼真正的 科学能够得以建立,以成为引领时代精神的不竭动力,这体现了他进取 的一面。何为科学不仅在问黑格尔,也在问我们自己。 (一)真理不在普遍性的目的里,也不在单纯性的开端里 人们往往有种惯性思维:总一开始想寻求普遍,认为哲学作为最普 遍的东西本身包含特殊因素,目的结果已表达了全部本质,反而实现过 程不是本质的。谢林的同一哲学“绝对无差别性”的风格便是如此,这种 直观式的哲学缺乏范畴的推演、严格的逻辑论证,只是皮相地认为“普 遍性的因素里包含着特殊”,所以很“逻辑”地认为在最终的普遍性的目 的里面包含着全部的本质。此其一。 由此演化出来的粗俗的作风就是把各种各样哲学著作里面带有普 遍目的性的不同哲学结论拿出来进行两极对立式的比较:要么张三的 对,要么李四的对;或者要么张三的错,要么李四的错。对对错错之间 的判断在黑格尔看来仅仅是“一种外来的兴趣”②,“像这样的行动,不是 在掌握事情,而永远是脱离事情”,“因为事情并不穷尽于它的目的,而 穷尽于它的实现”③。在对待真理的问题上面,人们的注意力是要始终盯 着事情本身的,事情本身真理的发展、外显才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 节。 其二,在黑格尔看来,“普遍性的目的”在文化的开端就业已为人们 所掌握的。但是,这个开端仅仅是一种“获得关于普遍原理和观点的知 识”④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正如黑格尔所说“这一点十分要紧,必须牢牢 记住。首先呈现出来的才仅只是它的直接性或者说它的概念”⑤,这种直 接性和概念不是谢林那种用直观方式、受天启得来的直接性和某种“非 鱼非肉”的东西,而是新事物本身的开端。“这个开端乃是在继承了过去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第 9 页。 ② 同上,第 2 页。 ③ 同上,第 3 页。 ④ 同上。 ⑤ 同上,第 8 页。 7 并扩展了自己以后重返自身的全体,乃是……单纯的概念”①,这个“新 精神的开端乃是各种文化形式的一个彻底变革的产物,乃是走完各种错 综复杂的道路并作出各种艰苦的奋斗努力而后取得的代价”②。这一开端 绝非是一副空无飘渺的浪漫幻想,而是黑格尔继承希腊哲学独有的那种 努斯、心灵、“理智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如张世英先生所言:“黑 格尔提倡理智,提倡一种用概念的系统来表达真理的科学”③,这是亘古 至今的人心的深处、世界的奥秘处,是哲学的终身大事。事实上也正如 张先生所言,黑格尔不足之处在于夸大地把“概念理解为客观事物的本 质和灵魂,这仍是唯心主义的,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④。也如张 传湘先生所辩,“他不把本质看作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不把概 念看作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而是仅仅根据本质的东西需要通过思 想、概念才能被认识这一点,得出事物的本质就是思想、概念。”⑤马克 思则是从人的本质和“灵魂”出发阐述了实践哲学对时代精神的概念性 注释,“马克思把本质看作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把人们关于本 质的概念看作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客观事物的本 质始终是在人的感觉和思想之外独立存在的。”⑥因此人的能动的实践才 显得如此必要。这才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 故而,“单纯概念”作为开端只是迈向科学大门的必要环节,是一种 人人都具有的知性形式:抽象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出 现了两类阻碍科学进步的杂音:第一类满足于搜集而来的材料无比丰富 而吹嘘科学无所不能;第二类则是直观地断言某种脱离实际的绝对理念 的强大和合理。前者倾向于经验主义,后者倾向于唯理主义,黑格尔指 出:前者“厌倦了自己诺言的不得实现”,因为经验知识是不断叠加永无 止境的进行时,“诺言”一次次被新的经验证伪;加之后者在说理上更具 威慑力和说服力,后者就开始洋洋自得,“绝对理念仿佛已在一切事物 中都被认识到了,并已成功地发展成为一门开展了的科学”⑦。事实上这 只是把外在的材料不断地往绝对理念里面填塞,用那个唯一的绝对理念 去千百次地收揽不同的外在材料,绝对理念本身并无丝毫发展,仅仅还 是那个单纯的概念,“事实上却永远仅只是个开始”⑧。这只是一种形式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第 8 页。 ② 同上。 ③ 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57 页。 ④ 同上。 ⑤ 张传湘:《再论“绝对理念”并非时间上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年第 5 期,第 72 页。 ⑥ 同上。 ⑦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第 10 页。 ⑧ 同上。 8 主义,绝对理念并不自身发生出丰富的内容,仅仅只是外在材料的无限 制堆砌,绝对理念本质上还是在单纯的开端上面静止不动,算不上真正 的科学或真理。“康德认为理性不可能给予人们以知识,只能提供科学 体系的一个合理的框架”①,就是上述那种情况:他不相信知性能过渡到 理性而认识到绝对,而是把理性设限在一个合乎知性的框架里面绑架了 理性。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理念则是深入世俗生活能经得起理性审判的科 学知识,是拥有审核权的解放了的理性。总之,科学或真理不仅仅只停 留于知性领域,而且也要崛起于、占领人们内心的神圣生活。在这个意 义上来讲,黑格尔的真理观就是真正调和“有限的自然世界”和“我们的 内心的信仰的世界”分裂对立局面的最令人回味的哲学探索。 (二)真理是现实过程中的“绝对” 如上所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深入世俗生活且经得起理性审判 的,而不是谢林的“理智直观”的“绝对同一体”。其实在谢林之前,德国 古典哲学家们在探索“绝对理念”道路上已经表现出来了各自的思辨张 力,亦即见诸于康德的“自在之物”、费希特的“自我”,而在谢林处达到 了最巅峰的状态——“绝对同一体”,“绝对”这个观念也是谢林最先用德 语表达出来的。 德国哲学通过扬弃“经验论和唯理论”,承认理性的普遍性是科学知 识形成的先天条件,发展出一种“主-客体”式的哲学风格:康德从休谟经 验论的摧毁性的驳论中把实体解救出来,批判地继承了唯理论的基本路 线,承认思维中、宇宙中、神学理念中存在有自固自足的存在者(灵魂、 世界、上帝三位一体)——“自在之物”,但康德也汲取经验论对实体的 怀疑态度认为“自在之物”存在但不可知。可以看出康德是在作调和唯理 论和经验论的努力;费希特作为康德哲学的完成,他把“自在之物”与“自 我”统一于“自我”,即“自我”派生出“自在之物”,第二性的“自在之物” 依赖于第一性的“自我”,从而把“自我”这个“绝对”推到了人的理性的巅 峰。正如黑格尔所言:“费希特哲学的最大优点和重要之点,在于指出 了哲学必须是从最高原则出发,从必然性推演出一切规定性的科学。其 伟大之处在于指出原则的统一性,并试图从其中把意识的整个内容一贯 地、科学地发展出来,或者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构造整个世界。”②从费 希特全部知识学原理的三条基本命题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他试图调 ① 赵敦华:《向黑格尔学习如何做哲学——<精神现象学>的启发》,《学术研究》,2008 年第 1 期,第 59 页。 ②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4 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第 311 页。 9 和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良苦用心:一、自我设定自我本身;二、自我设定 非我;三、自我在自身中设定可以互相限制的自我和非我。在第三条原 理中限制非我的自我叫做实践的自我,被非我所限制的自我叫做理论的 自我,两者统一于第一条原理的“自我”;这个具有绝对能动力、创造力 的自我被作为无条件的前提的实质就是一种独断论,同时也直接导致了 对自然、对客体的漠视贬伐,这个“绝对自我”自然而然也就过于武断和 狭隘。谢林一方面承认费希特的这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我,另一方面 也要为自然找到真正的家园,这个家园绝不是靠诉诸“主体”——自我建 立起来就能安度此生的。谢林的前辈笛卡尔把心灵实体和物质实体统一 给了上帝,斯宾诺莎把思维属性和广延属性推给了自然来统一,谢林深 谙这两种解决方法都不是为“绝对”安身立命的良策,而是高呼:“整个 哲学都是发端于、并且必须发端于一个作为绝对本原而同时也是绝对同 一体的本原。”①“他一方面以耶可比的思维与存在统一(“非思维的实体 才是思维的源泉”——作者注)的原则为基础,把费希特的自我‘客观化’, 扩充为统摄自然界的客观精神,即绝对;另一方面接受康德的自然哲学 思想和当时的科学成就,创立客观唯心主义的自然哲学,用以改造而补 充费希特哲学,把辩证法推广到自然界。”②费希特单纯从自我意识(主 体)出发引申出自然界(客体),并使两者对立起来,这是一种非历史、 非批判的作风;而谢林认为不是自我设定非我,而是非我——自然界本 身具有使自己“精神化”的必然趋势,使自己从无意识的变为有意识的、 认自身为对象的存在。要言之,只有客观的自我意识生成发现“自我”, 客观的自然界成为自省反观的“自然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才具有合 法性,才有下一步“自我”对“自然界”的认识。这种从客观到主观,又由 主观复归客观就是谢林的同一哲学。从客观到主观这个“自然哲学”过程 实质是经验论,从主观到客观这个“先验哲学”过程实质是唯理论,谢林 的同一哲学就是包含这两个方面无条件的“绝对同一体”。可惜沿此绝佳 机会,谢林却很快走上了浪漫式的上帝启示道路——“绝对同一体”的推 动者是上帝。 由上观之,前两位哲学巨匠总是试图从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这一矛 盾的外在角度来建立所谓他们个人心中的“绝对理念”,而天才的“谢林 突破”也把一切骤然交给了天启。三者最终都没有直接坦荡荡地深入“绝 对理念”本身使之接受现实生活的理性审判,他们一致肯定“使用工具于 ①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 274 页。 ② 文秉模:《谢林和他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年第 3 期, 第 15 页。 10 一个事物,不是让这个事物保持它原来的样子,而是要使这个事物发生 形象上的变化”①(经验论的困难:人们所认识的是绝对、本体显现给人 的现象,不能认识自在之物),一致认为认识仅仅是“真理之光赖以传达 到我们面前来的一种消极的媒介物”②(唯理论的困难:人们所认识的是 绝对、本体显现在媒介物中的样子),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意识到“认识与 绝对之间存在着一条天然区别两者的界限”③,故而“使用手段来达取目 的,根本是件于理不合的事情”,④这说明他们把人的认识仅仅看做工具, “绝对、最高本体”仅仅看做目的,前后两者不可沟通。——立场相对的 经验论和唯理论面对着同样的难题!为了安抚经验论者失落的心情,补 救的方法是把“通过工具而获得的关于绝对的观念里属于工具的那一部 分从结果里抽出去,从而获得关于绝对的纯粹真理”⑤,这种“泼水连同 孩子一起泼出去”的做法,其结果是“绝对”本身还在那里纹丝不动;或 者断言“绝对并不因工具而发生什么改变”⑥,认识会越来越接近“绝对” 这个真理,这事实上是一个恶无限的扩大,就算绝对愿意在我们身边, 我们也还是外在地扩展式地把握更多的经验事实,而对“绝对”熟视无 睹,黑格尔批评这种认识是一种假装努力的诡计。同样为了安抚唯理论 者失落的心情,补救的方法是通过辨析“人得以捕获真理之光的媒介物” 产生幻相的根源,从而铲除这一“恶根”而实现媒介物的澄清净化,进而 自然显露出尘封许久的“绝对”。黑格尔嘲笑这样的做法也是无用的,因 为错误的根源本身是使我们接触到“绝对”的必要一环,“绝对”绝非被动 地躺在那儿静待我们去发掘的金子,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回到事情本身, 亦即回到媒介物本身、回到幻相本身。否则那种“所谓害怕错误,实即 是害怕真理⑦”。通过对以上两种情况的批判,黑格尔所言的“绝对理念” 实质是深入现实生活,敢于接受理性批判,从而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 而不是谢林“同一哲学”中以浪漫直观把握到的包罗万象、超越一切的 “绝对”。 (三)真理是一科学的概念体系 黑格尔的真理是直面“绝对理念”的真理,不是一种“理智直观”式的 终极浪漫启示、警训,而是一张科学、内含着概念的体系之网,是在精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第 57 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同上,第 58 页。 ⑤ 同上。 ⑥ 同上。 ⑦ 同上,第 59 页。 11 神现象中解释出绝对精神的科学。“说真理只作为体系才是现实的,或 者说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这乃是绝对即精神这句话所要表现的观 念。”①黑格尔十分明确地说出了真理的体系性,也就是真理如何把握“绝 对”的过程。谢林通过“浪漫直观”确定真理的实质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 自命不凡、洋溢激情的漩涡。漩涡的高潮褪尽之后,“自觉的精神”②便 很快醒来,可是它也从不过问、也毫无意识直观感受得来的“绝对”是不 是真理,只是以一种慌乱并抱怨的心情对待“绝对”的空虚,依旧以热血 沸腾的豪迈和天马行空的姿态妄图超越这个“绝对”,摈弃这个“绝对”, “要求再度通过哲学把存在所已丧失了的实体性和充实性恢复起来”③, 这种填充式的方法丝毫不是深入“绝对”自身而使这一“实体提高到自我 意识的水平上”④,这种“压制有区别作用的概念而建立关于本质的感觉 体会”⑤到头来只能是在“绝对”之外划圈圈,而不可能是像黑格尔的“绝 对”那样,自身深入生活、突破僵死“实体的重封密锁”⑥使之成为活的实 体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那么这个体系是什么构成的呢?答案是: 最高贵的概念——精神。 概念作为关于本质的规定,是构成绝对这一体系的基本单元。哲学 史上,人们面对概念往往表现出怀疑与惊羡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认为, “关于现象的科学”是“不真实的知识”,仅仅只是现象的描述,我们得出 的概念不可能认识“绝对”从而怀疑概念知识的真实性,这是自然主义的 经验论的意见,黑格尔称这种以现象为对象的科学是一种“自然的意识” 或“物质的、表象的思维”;另外一种态度是与自然主义相对立的理性主 义,即“把相隔遥远的表面现象捏合在一起”⑦想象出一种具有“暴力”的 概念,这种概念是我们平常的知性思维给予感性事物的一种概念假象, 并没有给予事物以“概念自身或感性表象的意义”⑧,但人们往往对此种 “概念”额手称庆、惊羡不已。黑格尔称之为“单调的形式主义”⑨或“形式、 僵死的知性”,亦即“形式推理”,真可谓想象越大,畅快的心情越势不 可挡,事实上他们只是“沉没于绝对的空虚性里”⑩。而不管是自然主义 还是理智主义,优秀的“概念”并不会就此因被怀疑而隐匿,更不会因畅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第 17 页。 ② 同上,第 5 页。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 同上。 ⑥ 同上。 ⑦ 同上,第 38 页。 ⑧ 同上。 ⑨ 同上,第 11 页。 ⑩ 同上,第 39 页。 12 快的心情而蒙骗“自己”,正如黑格尔所说:“优秀的东西的优秀形式所 具有的普遍性和规定性,就在这种注定的厄运里也正在展开形成着。”① 尤为重要的一句是:“唯其正在展开形成,这种普遍性才有可能被使用 到表面上去。”②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无不由“概念”来推动,哪怕它总 遭虚浮、陶醉等风气绑架的厄运,作为真理内核的“概念”也在展开的路 上。这与列宁关于实践规律的著名论断——“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 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 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③——如 出一辙,逻辑的格就是概念的形式,只是黑格尔最终把概念的历程归结 到了他的“绝对理念”之中去了,最终未能逃出德国古典哲学理性主义的 时代窠臼。所以说,真正的概念是真理这一辈子最知心的朋友,哪怕概 念自身遭到怀疑否定、背上图表标签的骂名,但它最终必将还原真理的 面貌于尘世之上。 由此可见,概念作为真理这个体系的内核,是我们需要鼓足勇气去 挽救它于某些惯性思维的水火之中的,目的是为了使“自然的意识”“超 出自身而成为普遍的科学”④,从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画地为牢而自绝 于科学”⑤的哲学危机。 二、真理体系(长河)的展开过程 回到“绝对”本身,认真对待“绝对”作为一“体系式”的真理,黑格尔 向哲学的历史时空中发出了最振聋发聩的声音。《精神现象学》贺麟译 本的“只有真理存在于其中的那种真正的形态才是真理的科学体系”⑥和 荷夫迈斯特版本张世英译的“真理存在的真正形态,只能是真理的科学 系统”⑦简直是异曲同工,无论哪种翻译都充分说明了真理作为体系是黑 格尔哲学的既定出发点。黑格尔对待这一体系的展开所应备的态度在前 面已经论述过,本章主要是论述真理怎样实现自己的艰辛跋涉之路。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第 39 页。 ② 同上。 ③ 列宁:《列宁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第 233 页。 ④ 赵敦华:《向黑格尔学习如何做哲学——<精神现象学>的启发》,《学术研究》,2008 年第 1 期,第 58 页。 ⑤ 同上。 ⑥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 年版,第 4 页。 ⑦ 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56 页。 13 (一)实体即主体 “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 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①这是黑格尔真理观的一种自我证明, 即黑格尔不仅把作为真理的实体表述为一种共相或普遍,而且表述为一 种存在和我们的认识必须时刻萦注的主体性对象。或者说,这种具有一 般实体性意义的真理是值得我们时刻深入关切的活生生的历史性的东 西。在关于实体的讨论上面,最为惊人的一幕莫过于斯宾诺莎宣布具有 自因的“唯一存在的实体:自然或神”之后,激起了来自外部经验论和内 部唯理论的双重憎恶:前者认为这一“概念里自我意识不是被保留下来 而是完全毁灭了”②,由于实体自身产生自己而独立存在,所以一切都是 “自因”性的自然而然,实质是取缔了人们借助经验意识来探索、干预实 体的可能;后者守着思维的阵地,认为“思维就是思维”③,实体就是那 个实体,是那个普遍性本身,思维与实体是两条完全平行线,两者面临 不可逾越的鸿沟:要么表现为接纳自然这一实体但不可知(康德),要 么表现为抹杀实体(自然或神),只存“思维”(费希特);还有一种受斯 宾诺莎路线启发的谢林哲学——“认为思维在其自身中就是与实体的存 在合为一体的并且把直接性或直观视为思维”④,这种“思维”与“存在”原 始地统一的“同一哲学”却堕落为一种毫无生气的单一性、仅凭直观感受 和天启的方式来陈述和看待现实自身。不管怎样,斯宾诺莎强调的实体, 康德、费希特强调的人的理性能力,最终在谢林这里形式地统一起来了。 实体观发展到黑格尔这里就被要求赋予新的内容,现实自身就是主体性 的现实自身,是一种活的实体,表现为内在的“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 的中介”⑤,而不是外在表现为一种直观、非理性的单一性。 实体作为主体的过程就是“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 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这种过程则又是这种漠不相干的区别及其对立的 否定”⑥,这说明实体在黑格尔这里也不是像在斯宾诺莎那里那样不生不 灭、没有矛盾、没有变化,而是在否定自身的过程中本质性地否定了自
本文档为【《精神现象学·序言》对哲学和时代的洞见(吴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891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5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1-08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