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市中国(2013-04月-第57期)

城市中国(2013-04月-第57期)

举报
开通vip

城市中国(2013-04月-第57期) 9 771009 716056 57 ISSN 1009-7163 CN11-4557/GO 57 2 0 13 年 4月 第 5 7 期 004 005 拥挤 混乱背后的逻辑 本期《城市中国》课题关注城市的密 度。现代城市的高密度是资源与人口 高度聚集、文明与创造力高度发达的 一种表现。如果说最早的现代城市拥 挤文化来自高楼大厦簇拥而成的美国 城市,那么拥挤城市在东亚的生长也 标志着中国城市发展进入高度集聚的 现代化阶段。通过对古今中外拥挤城 市的回顾与研究,我们可...

城市中国(2013-04月-第57期)
9 771009 716056 57 ISSN 1009-7163 CN11-4557/GO 57 2 0 13 年 4月 第 5 7 期 004 005 拥挤 混乱背后的逻辑 本期《城市中国》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关注城市的密 度。现代城市的高密度是资源与人口 高度聚集、文明与创造力高度发达的 一种表现。如果说最早的现代城市拥 挤文化来自高楼大厦簇拥而成的美国 城市,那么拥挤城市在东亚的生长也 标志着中国城市发展进入高度集聚的 现代化阶段。通过对古今中外拥挤城 市的回顾与研究,我们可以藉此理解 城市的密度与秩序的关系。 ISSUE 56 《自私的基因》 作者:[英]理查德·道金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售价:68元 简介:英国皇家学会院士道金斯先 生的科普著作深刻影响了20世纪。 本书是他的代表作,道金斯生动地 阐述了人类基因代表的社会性,在生 物学与政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本书提出,人生来是自私的。作者还 在文首建议读者们把这本书“当做 科学幻想小说来读”。 《公共关系史》 作者:[美]斯各特·卡特里普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售价:30元 简介:本书作者拥有62年的美国公共 关系教育经验,积淀深厚,研究成书 过程亦长达35年。这本书集中讲述了 17-20世纪的公共关系发展,公关在 建立国家、殖民拓展、荒野开发、高 等教育、公共政策、企业竞争、新闻 传播、非营利组织等方面起到突出的 作用。 《最 后的手 稿》 作者:[美]特拉维斯·霍兰 译者:杨晋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售价:30元 简介:美国小说家特拉维斯·霍兰受 到前苏联著名作家巴别尔作品《红色 骑兵军》触动,希望能以文学的方式 挽回那些本不该消失的故事。本书讲 述了1939年莫斯科卢比扬卡监狱档 案员帕维尔与巴别尔面对面交流的 故事,被誉为“宁静而神奇的书”。 《大西洋帝国》 作者:[美]尼尔森·约翰逊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售价:35元 简介:本书为HBO台同名美剧原著。 作者现任新泽西州高级法院法官,曾 任大西洋城规划委员会律师,祖先是 大西洋郡早期居民。书中描绘了禁酒 令颁布后黑帮横行贩卖私酒无所不为 的大西洋城,是一部足以堪称城市政 治史和生活史的小说。 《经济大变局》 作者:陈志耀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售价:45元 简介:香港理财教育专家陈志耀在本 书中结合债务、通胀、汇率、能源等多 重因素,预言2012年后世界及中国经 济可能出现的大变局。陈志耀先生基 于丰富的投资和教育经验以及对经济 走势的敏感性,充满说服力地告诉投 资者应培养自己成熟优雅的心态。 《日本边境论》 作者:[日]内田树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售价:29.80元 简介:又一本“日本人论”名著。日本 神户女子学院大学名誉教授内田树提 出,日本人是边境人。日本人一直把 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当做世界文明的 中心,把日本当做世界的边境,以边 境人的心态生活着。这是一本写在思 考日本国民性过程中的书。 城市爱好者当多读书、广读书,社科类、设计类、文学类和生活类书籍都应涉猎, 寻觅佳作请访问城市中国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urbanchina/ 本期讲的是《拥挤:混乱背后的逻辑》,讲了英国“田园城市”,不禁想起钱学森给吴良镛的信 中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中国很多城市也提出这样的城市规划,却有不少城市被戏言为 “堵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南京了。此外,在世界高密度城市地图中,估算的指标涉及方 方面面。又让我想到,国外有人曾用遥感技术,把深夜中世界的亮灯情况显示出来,得出来的 城市发达程度,大概这个思想也可参照。关于“蚁族”,描绘了现状和简略分析,或许,应该更 关注他们的心理,用更具人文关怀的笔触描写。最后,希望杂志越办越好。 —@Laputan-又玄 广州 城市的雾霾让人怀念前现代的乡村,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城市才是我们现代的家园。《城 市中国》以她的专业与敏锐为我们指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多个向度。 —张利 合肥 城市中国是我最喜欢的杂志之一。知识含量极高,却有非常好的阅读感。且学术思想先进, 绝不陈腐八股。56期《拥挤:混乱背后的逻辑》古今中外地梳理了城市空间的问题,相当地 受启发。 —王群力 杭州 《GOOD》杂志2006年创刊,主编是Zach Frechette,专注于美国市场,杂志的意识形态会 让人想到国内的《城市中国》,内容涉及社会、环境、气候、经济、生活方式等,杂志中最引人 关注的是杂志设计的调查数据是用直观的图标和插图表现出来,一目了然。 —@湖州极核设计机构 终于发现为啥我看《城市中国》杂志055期如此顺眼,原来我把它当做旅游杂志看了。 —@茶艾尔_XL 上海 读编往来·Reader's Mailbox 在线互动·Online Interactive 官方网站 http://www.urbanchina.com.cn 内容选登 http://www.abbs.com.cn/uc 栏目邮箱 00urbanchina@vip.163.com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rbanchina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rbanchina 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urbanchina 读者评刊 @城市中国:早年的城市通过吆喝声走街穿巷,而今 城市尺度已经发生变化,变成了广场公园N车道。城 市既然可以有移动售贩冰激凌车,不妨也考虑可以有 一个移动的图书馆。公共景观可以成为更带有功能性 的存在。 @ 时 尚 廊:由 墨 西 哥 当 地 非 盈 利 艺 术 团 体 Alumnos47支持改造的Alumnos47流动图 书馆,由PRODUCTORA设计。Alumnos47 基金會,以推动公民艺术教育为职志。下图这辆 “Alumnos47流动图书馆”搭载着1200多本 视觉艺术和文化类书籍,在车上除了阅读,还 举办book presentations, film clubs, poetry readings, workshops…… 2012-9-18 17:33 转发(33) 评论(8) 2012-12-20 12:22 转发(17) 评论(4) @皓天而立:北京街头的自助借书机已经越 来越多了。 @花初敷时:新鲜且积极! @蒙古--宇亮:这个需要有,公园广场应该 多些。 @米粉小王子-mur:这个带感,稀饭极了! @非黑即白1983:@Chenya-Wang 你的 书吧@songjianjun 你的小作坊。 @渣渣204:加一些绿植还能做移动绿化。 @Mid-Polis:好温馨的设想,但是这种图 书馆估计也只能是由政府出资来配置,很难 成为个人营生的工具吧。 @城市中国:推荐给大家,书中写到的城市有:安庆、 马尾、天津、香港、澳门、哈尔滨、长沙、上海、北京、 南通、杭州、汉口、北碚、天水、南宁、康定。 @到里斯本看海:@新星出版社 @张泉 新书 《城殇》瞄准16座中国城市现代特质形成时期 的事件和人物,以体会的口吻回溯城市史,充满 故事性,亦深具@生活月刊 一贯的风格。@内 河啊内河 @城市中国 2013-1-29 11:01 转发(22) 评论(2) 2013-1-29 14:20 转发(9) 评论(3) @Evan__Cookie酱她妈:有没有对这本 书很感兴趣?@悠然居2012 @新星出版社:变局来临之际,城市首当其 冲。本书富于独创性地从城市群视野出发,全 面寻找它们在历史中的基因突变,藉此考察 现代中国的历程。 @-江军-:安庆?准备买了! @城市中国:城市绿肺一目了然。 @江心同学:纽约中央公园 40°46'5.65"北, 73°58'27.65"西 2013-1-13 11:38 转发(141) 评论(11) 2013-2-25 19:24 转发(35) 评论(5) @小童看天下:北中央公园不是规划为“绿 肺”的,中央公园实际是纽约的水源地,中央 公园水库(杰奎琳肯尼迪水库),因此纽约 是没有水厂的城市(近些年好像才开始建新 的)。中央公园成为绿肺和公共设施是后来的 事情,也是间接的。城市规划不是你们理解的 那么简单! @安东尼林:最适度的规划, 最显著的效果。 @叶子336:公园看起来不小,但跟周围的 建筑比起来却又显得面积太小。 @Stephen超好味:珠江公园算不算屌丝 版呢? @ 寒 林 孤 园:这 才是 真 正 的 l a n d s c a p e architecture,我们只能自欺欺人。 @假城道:想像一下,如果三百年前的自然地 貌植被,是不是可以框在这块城市地窗(没铲 平利用的土地)中一直延续到今天?今日新 城规划能否多开这样的地窗,让土地/城市 透口气? @城市中国:让城市变得更美有很多种方式,画树洞 的女孩能用自己掌握的技能美化自己居住的城市,这 对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雅昌拍卖收藏:[创意]画树洞的女孩。她叫王 月,一名学设计的大四学生。出门经常带着简单 绘画工具,在石家庄九中街上画画。 安静的城 市是她的画室,司空见惯的树洞是她的画板。 她说:我想让石家庄灰蒙蒙的冬天变得缤纷多 彩一些。其实艺术很容易改变生活,影响他人: http://t.cn/hs1mx 2013-2-22 23:17 转发(10599) 评论(953) 2013-2-25 19:01 转发(30) 评论(6) @我和我的蔚蓝天空:爱心能让城市变得 更美! @郑明媚:如果侄女上微博的话,希望她能 看到哦。同样是爱画画的女孩,小姑娘用画笔 为城市添彩,也在为城市人们心灵添彩。 @陈大大雄:其实我觉得这些才叫学过设计, 这些才叫设计师。 提示 本栏目邮箱改为00urbanchina@vip.163.com,并接收问询、建议、求职简历、订阅 新旧刊等邮件,欢迎读者们与编辑部联系。 本 刊 微 信 公 众 账 号 8 刊首语 Editorial 《城市中国》看新型城镇化与新型规划师 URBAN CHINA’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NEW PLANNERS 匡晓明[城市中国总编] KUANG Xiaoming [Chief Editor of Urban China] 14 城市报告 City Briefing 22 城市研究 Urban Studies 共用空间的福利属性 —从布坎南主义到沙田价值 THE WELFARE ATTRIBUTION OF SHARED SPACE FROM BUCHANANISM TO SHATIN VALUE 谭峥(香港/洛杉矶) TAN Zheng(Hong Kong/Los Angeles) 28 房产智道 Real Estate Review 会展经济的社会效益 —“理所当然”真理隐喻下的发展盲点 THE SOCIAL EFFECT OF EXHIBITION ECONOMY BLIND POINTS IN THE “TAKEN FOR GRANTED” TRUTH OF DEVELOPMENT 崔国[城道顾问] + 杨松飞[城道顾问] CUI Guo[Chengdao Porperties Consultancy] + YANG Songfei[Chengdao Porperties Consultancy] 32 编按 Prologue 中国当代规划师的困惑与憧憬 THE BEWILDERMENT AND ASPIRATION OF CONTEMPORARY PLANNERS IN CHINA 匡晓明[城市中国总编] + 徐伟[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KUANG Xiaoming[Chief Editor of Urban China] + XU Wei[UCRC] 34 走向开放、多元的中国城市规划 CHINESE URBAN PLANNING: TOWARD OPENNESS AND DIVERSITY 石楠(北京) SHI Nan(Beijing) 38 从外部解读中国城市规划 —海外规划学者问答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A URBAN PLANNING FROM THE OUTSIDE THE ANSWER OF PLANNING OVERSEAS SCHOLARS 朱介鸣(新加坡)+ 张庭伟(美国) ZHU Jieming(Singapore)+ZHANG Tingwei(USA) 40 中国规划与规划教育 —访两位外国规划学者 CHINESE URBAN PLANNING AND ITS EDUCATION INTERVIEW WITH JOHN FRIEDMANN AND RICHARD T. LEGATES 约翰·弗里德曼(温哥华)+ 理查德·勒盖茨(旧金山) John Friedmann(Vancouver)+ Richard T. Legates(San Francisco) 44 重新建立系统的规划思维 RECONSTRUCTING A SYSTEMATIC URBAN PLANNING THINKING 林澎(北京) LIN Peng(Beijing) 46 城市规划及管理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ERVES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马麟(北京) MA Lin(Beijing) 50 图解 中国甲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 分布与注册城市规划师统计 DISTRIBUTION OF CLASS A URBAN PLANNING & DESIGN UNITS AND REGISTERED URBAN PLANNERS 丁馨怡[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DING Xinyi [UCRC] 52 信息化、全球化社会, 多学科联动解决城市问题 MULTI-SPECIALIZATION INTERACTION TO SOLVE URBAN PROBLEM IN INFO-GLOBALIZED SOCIETY 尹稚(北京) YIN Zhi(Beijing) 56 做平衡和务实的规划师 BEING A BALANCED AND PRAGMATIC URBAN PLANNER 周俭(上海) ZHOU Jian(Shanghai) 60 不断发展的专业,有操守的规划师 AN EXTENDING SPECIALIZATION, WITH SELF-CONTROLLED PLANNERS 杨保军(北京) YANG Baojun(Beijing) 63 社会转型期城市规划 学科和市场的拓展 THE EXTENSION OF PROFESSION AND MARKET OF URBAN PLANNING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郑德高(上海) ZHENG Degao(Shanghai) 66 规划师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PLANNER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朱荣远(深圳) ZHU Rong Yuan(Shenzhen) 69 不能停留在“向权力讲述真理” BEYOND “TELLING TRUTH TO THE POWER” 司马晓(深圳) SIMA Xiao(Shenzhen) 72 县域规划,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破解口 COUNTY PLANNING,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HENAN PROVINCE NEW URBANIZATION 黄向球(河南) HUANG Xiangqiu(Henan) 76 完善全产业链的布局模式, 打造城市建设的供应商 IMPROVE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LAYOUT MODE TO BUILD THE CITY BUILDING SUPPLIERS 张运新(上海) ZHANG Yunxin(Shanghai) 80 一种理念与一个企业的良好互动 GOOD INTERACTIONS BETWEEN ACTIION PLANNING AND LAY-OUT 王富海(深圳) WANG Fuhai(Shenzhen) 84 从技术性规划到整合型策略 FROM TECHNICAL PLANNING TO INTEGRATED STRATEGY 刘泓志(上海) LIU Hongzhi(Shanghai) 88 民营规划设计企业的发展困境 与“十八大”后的期待 DILEMMA IN PRIVATE PLANNING AND DESIGN ENTERPRISES AND ASPIRATIONS FOLLOWING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侯百镇(海口)+ 唐曦文(上海) HOU Baizhen(Haikou)+ TANG Xiwen(Shanghai) 96 “我们问对问题了吗?” ARE WE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周景珏(上海)+ 莫仁杰(上海) ZHOU Jingjue(Shanghai)+ MO Renjie(Shanghai) 102 图解 嘿,你哪位? HEY, ARCHITECT AND PLANNER 袁菁[城市中国] + 李娟[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 张宜轩[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YUAN Jing[Urban China] + LI Juan[UCRC] + ZHANG Yixuan[UCRC] 104 青年规划师的自我修养 THE SELF-CULTIVATION OF PLANNERS 王伟(北京)+ 夏宁、陆丽凤、徐伟、汪卿、周玲、孙左乐、傅幸之(上海) WANG Wei(Beijing)+ XIA Ning(Shanghai)+ LU Lifeng(Shanghai)+ XU Wei(Shanghai)+ WANG Qing(Shanghai)+ ZHOU Ling(Shanghai)+ SUN Zuole(Shanghai)+ FU Xingzhi(Shanghai) 112 规划发声 VOICE OF URBAN PLANNING 张宜轩[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 袁菁[城市中国] ZHANG Yixuan[UCRC] + YUAN Jing[Urban China] 114 为什么是城市规划馆 WHY THE URBAN PLANNING EXHIBITON HALLS 袁菁[Urban China] + 风语筑(上海) YUAN Jing[Urban China] + Abules Design Exhibition(Shanghai) 118 建筑师 Glocal Architect 李麟学:建造中的系统建构 BUILDING A SYSTEM: INTERVIEWING LI LINXUE 黄正骊[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HUANG Zhengli[UCRC] 124 逛街学 Street Roaming 庶旺之境 PROSPEROUS LAND 袁菁[城市中国] + 徐璐(上海) YUAN Jing[Urban China] + XU Lu(Shanghai) 134 想想城市 City Thinker 缺席的城市设计 —访同济大学沙永杰教授 THE ABSENCE OF URBAN DESIGN 沙永杰(上海) SHA Yongjie(Shanghai) 140 城市热点 City Hotspot 144 黄页 Yellow Page 028 029 房产智道·Real Estate Review 会展经济不只是经济 Exhibition Economy is Bigger than Economic Rationale 会展经济因其倍数级的产业关联效应、“低 碳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新兴生产型现代服务 业的产业特征而被国内各大城市争相列为重点发 展领域。据统计数据显示,国际展览业产业带动 系数通常约为1:9,即会展活动本身投入产出量 为1份,则将引起关联产业的投入产出连锁反映, 而这一投入产出总量是会展本身投入产出总量的 9倍。国内略低,上海市测算数据显示,会展业经 济效益中,直接投入产出带动系数为1:6,间接可 达1:9。即便是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最保守的 估计数据,也表明展览会产出的经济效益中,仅有 20%来自行业内,而80%的产出效益则由相关行 业拥有,带动系数也高达1:4。由于会展产业表现 出鲜明乘数效应,相关研究通常围绕如何精确确 定乘数而展开,实践开发活动也往往只强调经济 价值的提升。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多数文件及研 究中,对于会展经济具有的社会价值,各方又表现 出惊人的一致认同性,尽管对于这种价值尚没有 一个有效的衡量标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这种社会价值在评价标准上存在的瓶颈,虽然这 仍不足以构成这一价值长期被忽视的理由。 场馆的开放性成就其社会效益 The Openness of Exhibition Venue Determines its Social Effect 会展产业结构一般由三大主体部分构成,分 别是会展场馆企业、会展 策划 活动策划ppt下载游戏策划下载民宿策划下载游戏策划shu下载英文歌曲大赛策划免费下载 组织企业、会展服 务企业。在我国,会展场馆企业往往具有政府或 国有经济主体背景,使其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承 担的扩大会展经济社会效益的责任也相应更大。 具体来讲,国内的会展场馆已有两个典型类型。 会展经济的社会效益 “理所当然”真理隐喻下的发展盲点 The Social Effect of Exhibition Economy Blind Points in the “Taken for Granted” Truth of Development 文 / 崔国[城道顾问]+杨松飞[城道顾问] Text / CUI Guo[Chengdao Porperties Consultancy]+YANG Songfei[Chengdao Porperties Consultancy] 从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到李克强总理新型城镇化发 展思路的提出,无不昭示着单纯的经济发展思路或者GDP主义的逐步褪去。关注民生质量、关注人 文城市价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正在崛起,而作为新兴生产型现代服务业的会展经济,却并没有在 国内给人留下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印象。 国家会议中心作为国家级的会议展览举办场馆, 起初以会议举办为主,而后展览以及其他节事活 动的举办成为常态,是各类重大国际会议、专业 会议、行业展览首选的场地之一,代表了专业化的 会议展览举办与专门化的场地使用为特征的发展 模式。另外一类,是以几乎平民化(无门槛)的参 与、参观为特征的会展场馆发展模式,以上海为 例,这种模式不是某个场馆的单一特征,如光大 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展览中心等, 而是已经成为整个上海会展场馆发展的一般思路 和理念,也是上海居民对待会展活动、场馆的一 般认知,甚至,“逛”会展中心已经成为居民生活 中饶有趣味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并不试图讨论哪种方式更加专业亦或更 具开放性,更好或更坏,仅仅从会展场馆应具有的 社会效益来讲,它就应该向城市开放,成为城市公 共空间的一部分。如此,会展场馆的城市价值不再 局限于宏观层面,而是与城市人的日常活动关联 起来,从而兼具了微观但更具现实意义的价值。 然而提到开放性,想必没有哪个国内的会展场馆 会承认自己是不开放的,毕竟开放性首先被作为 一个口号唱响;其次,任何一个会展场馆最终都 有赖于大众的进入。因此,我们可以从澳洲墨尔 本会议展览中心(MCEC)的做法对比中获得一 些启示,这些启示同样诠释了如何获得真正意义 上“开放性”的一些途径。墨尔本会议展览中心坐 落于雅拉河(Yarra River)南岸的南码头地区, 拥有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两座主体建筑,但这只 占到了其主要设施空间的一半左右,另外更大的 空间布置了星级酒店、购物中心、演艺中心、餐饮 街、船舶建造文化体验、滨河公园步道等系列功 能空间。此外,从内部管理上,墨尔本会议展览中 心还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开放性参与活动,免费邀 请城市居民参加,向居民介绍展馆发展理念、技术 更新以及讨论更为宽泛的热点话题等。 墨尔本会议展览中心的做法至少包含了两个 层面的内容:首先是在软件管理层面,将场馆看作 肩负城市责任的主体之一,因此向市民开放,邀请 市民参与其中是其应有的责任之一。其次是硬件 设计层面,将场馆的功能由单一的会议展览功能 拓展为“会议展览+酒店住宿+商业购物+餐饮消 费+文化传承+休闲运动”的多样功能,因为功能 的多样性必然带来多样的使用人群与使用时间, 区域空间“不得不”变得更加适合人群的进入,更 加开放。这一做法与我国一般意义上的会展场馆 开发与经营至少存在两方面的质的区别。第一是 将开放性定义为“除会展活动之外的开放性”。 如前述,大部分场馆经营者不会承认自己是不开 放的,这是基于会展场馆最终都将向外界开放, 允许参观者进入,但仔细审视便不难理解,这种 开放是以场馆内有会展活动可以举办为前提的, 如果没有会展活动举办期间,会展中心的大部分 功能和空间便多数趋于封闭,其中的餐饮、商务、 休憩空间同样如此,因为这些功能的设计从一开 始就是为了满足会展举办期间的内部需要而出发 的。第二是将会展中心本身看作了一个功能多样 的综合体来塑造,将多种功能集约地置于一个空 间之内,而不是将会展中心本身孤立起来,将产墨尔本会议展览中心不定期举办开放性活动 8 1 2 3 4 56 7 10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23 24 22 17 25 9 26 11 墨尔本会议展览中心及其周边设施空间布局 会场 1. Melbourne Exhibition Centre 墨尔本会展中心 2. Melbourne Convention Centre 墨尔本会议中心 文化休闲 3. The Boatbuilders Yard 船艇制造院(海滨酒吧和咖啡馆) 4. Polly Woodside 海事游乐场 5. The Bridge South Wharf 文化休闲娱乐街 其他 12. batman park batman 公园 13. Crowne Plaza Melbourne 皇冠酒店 14. Docklands Gym 体育馆 15. Victoria Police Museum 维多利亚警察博物馆 16. Victoria Police Centre 维多利亚警察中心 17. 立体停车场 18. The Missions to seaman 船员任务纪念馆 19. Alpha Apartments & waterfront Apartments 旅馆 20. Array 豪华公寓 21.22. ABC global services\Promsec Pty 办公楼 23. Victorian Yacht Charters 租船公司 24. ANZ 澳大利亚新西兰银行 25. Footpath 步道 26.Crown Casino & Crown Entertainment Complex 皇冠赌场和皇冠大都会酒店 商业办公 8. Hilton Melbourne 希尔顿酒店 9. South Wharf Promenade 南码头商场 10. Commercial development 商业中心 11. ANL Container Line ANL 货轮公司 6. Showtime Event Centre 演艺中心 7. Meat Market 文化餐厅 雅 拉 河 业上的溢出价值拱手让给周边的其他主体,亦不 会在配套需求上受制于人。产业及空间上溢出效 应的内部化过程,最终将成就盈利模式上的多样 化、持久性,尽管这一进程将在实践上触动既有 的开发思路,甚至撼动部分群体的既得“奶酪”。 不论是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之中,长篇累牍对如何以多样性的功能设计带动 多样的使用人群来源,从而确保街区的开放性特 征,还是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如何强调人 的户外活动对于建筑空间的塑造方面具有的深 刻影响,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城 市空间要提升空间活力,达到更高的城市社会价 值,其根本就是要关注城市人群的有效介入,而这 种有效介入是空间开放性的结果,结果的导致则 往往有赖于空间多样性这一前提。 塑造“不经意”的“微小”价值 Making Micro Value Unconsciously 在经济指标至上的时代,会展场馆的社会效 益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好在这种情形已经开始出 现转机。着力塑造会展场馆的社会效益,运营管 理方面的软件提升自不可少,而硬件设计方面的 改变通常立竿见影。然而,过多地讨论如何通过 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段来达到更加开放 性的目标,不仅不可行,而且毫无意义。且不论, 克斯洛夫斯基断言(后现代)社会经济—技术 理论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统治地位将被文化策略所取代,还是 扎哈·哈迪德直言建筑是去定义一个场所而非占 有一个场所,这些言论是如何的真知灼见。单单 审视现有的发展理念,无论是潜移默化的田园倾 向、大行其道的高密度趋势,还是光怪陆离的表 皮主义,虽然在实践上常常为人诟病,但其本身 也不乏多样的表现方式和可取之处,这也恰好是 各种发展理念、模式得以存在的支撑。 因此我们更倾向于描绘一种情景,以发人深 思,引人想象。更加具有开放性的场馆,与其说是 把大门敞开,不如说是更关注人本身。人才是所有 场馆、活动、开放性最终讨论的主体,任何一种将 人拒之门外的做法,都在人的参与需求权利层面 无法立足。这在通常的做法当中表现为“核心客 群”的设定。一方面人们为了保持自身的专业性, 设定主要目标人群,并绞尽脑汁地去吸引那些遥远 的人群介入其中。另一方面,核心客群的界定是为 了专业性的保持,进而实现有效的收益。让人不解 的是,就在场馆的周围,数量庞大的城市一般客群 却很自然地被所有设计者忽略,而这些人群在保证 场馆收益方面的作用不言自明。这种相互矛盾的 怪圈已经运转了不知多少次、多久,更让人沮丧的 是,在大多数地方这样的设定逻辑都被奉为真理。 关注人,特别是关注场馆周围最方便介入的 人,则必然是需要一种便于人的尺度进入的方式。 争论一个场馆到底应该有更多的车行进入系统还 是有更多的人行进入系统,孰优孰劣,本身就应该 被定义为一个伪问题,毕竟车其本质上仍然是为 人的进入服务的。不过应该形成的共识是,车行 系统对空间进入方式的绝对占据不甚合理,因为 这必然让场馆的关注人群又回归到了较远的、特 定的、必然以所在场馆为目的地型的“核心客群” 上。让人更加向往的应该是一种适宜人步行的空 间形态,多样的功能、活动空间适合人们徜徉其 中,而且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功能与空间应该具有 激发人们不经意间参与到本地的效能。人们不只 因为场馆内周期性的展览会议活动而参与其中, 还因为有宜人的绿地娱乐空间供人运动,因为特 色的餐饮美食令人倾心前往,因为或传统或现代 的文化要素让人感知。这正是这种相对于会展活 动本身而言“不经意”招致的客群,才使区域愈显 活力,其之于城市的公共价值得以放大。当然在此 讨论的空间倾向于场馆的外部空间形态,毕竟场 馆内部空间本身对于专业性的要求无法被替代。 拓展城市居民的视野、重要活动的举办对 市民自豪感的获取、文化素质的提升使我们所 能畅想会展经济具有的现实社会价值一角,还 有我们习惯表达的“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仍然 有待实践的探索和检验。因此会展场馆承担的 公共社会价值并不是会展经济公共社会价值的 全部,相反,它是拓展这一价值体系最看得见的 抓手。 032 033 志”的服务者,品尝着独享的铁饭碗;另一方面,大量民营规划设计企业和国外涌入的设计机构一起对市 场化、企业化做着艰难的探索,瓜分着那些被政府预先设定好的“蛋糕”。规划师自身的定位也由此飘忽不 定,要么是“师爷”,作为政府的“政策解析员”为其答疑解惑;要么是工匠,在由另外的同行设定好的游戏 规则中创意徘徊,直接与前期建设行为相挂钩;尽显“人格分裂”。这也是横亘在规划师面前无法逃避的主 题——通过规划合理、有效的处理城市建设在市场、政府与民众的关系。 憧憬:扎根于规则下的行业自律 可喜的是,大浪淘沙总见金,随着执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行业准则的逐步规范化,中国城市规划师的生存环境正在 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政府的干预开始变少,规划师的“第三方建议”职能被逐步强化,在城市建设中的自主 性全面提升。与此同时,规划设计企业也全面正规化,无论是外来和尚SOM、RTKL等以中国市场为导向 的职能转变,还是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为代表的大院企业化、社 会化的探索,或是如蕾奥、城市空间之类的民营设计企业对于城市规划企业职业化、市场化的有效尝试, 无不体现了城市规划设计市场自律性的改善。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决策机构,规划设计机构在国外一直是 独立存在,具有广泛权威性的专业咨询辅助,为城市的长效发展献计献策。中国城市规划师也正处于一个 逐步自主化的浪潮中,他们承担着合理有效规划城市的责任,必然需要严肃的职业精神和充分的奉献态 度。一个繁荣而具有竞争性的规划设计市场能催生大量具有历史使命感的规划设计从业人员,也能更好的 以自身行动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实践真谛。 本期“中国规划师”是国内媒体首次将视野聚焦于这个“政府身后”的群体,并将“城市规划”这个职业 推向了前台。中国的规划师出身背景众多,学识广阔,门类多样,与他们的对话也反映了不同人群对于城市 发展的不同态度,期望编者与众人共勉,以媒体的第三视角关注中国规划师,关注中国规划,关注成长中的 中国城市。 改革开放30余载,中国城镇历经了暴风骤雨般的成长,短短时间跨越了西方数百年的漫漫长路。作为 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的城市规划师可以称为是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城市化浪潮的“设计师”与“操刀人”。 “规划师群体”的产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规范化的重要缩影,是一个典型的与城市化共成长的职业类型。 而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从零散到系统,中国城市正经历着阵痛的发展期,规划师也被推向风口浪尖, 与各级政府一起承担着城市发展的正负成效,“角色险,担子重”是这个行业的真实写照。 困惑:游走于双轨中的艰难抉择 城市规划角色由轻而重,随着重视程度的逐步提升,从建设行政体系下的附属机关逐渐转变为具有相 当决策权的重要行政机构,承担着城市建设的统筹与策划。但是相对建筑行业高度市场化、富有竞争性的 运作机制,城市规划行业仍然游走在双轨之间,一方面,“规划院”作为规划局重要的技术指导和后台支撑 角色,无法从行政管辖的范围中全身而退,依然行使着具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色彩的行政服务职能,成为“长官意 中国当代规划师 的困惑与憧憬 THE BEWILDERMENT AND ASPIRATION OF CONTEMPORARY PLANNERS IN CHINA 匡晓明[城市中国总编]+徐伟[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KUANG Xiaoming[Chief Editor of Urban China]+XU Wei[UCRC] 2011年9月20日,南京,参加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3000多代表们在会议结束之后集体吃盒饭。 3000 delegates are having box lunch together after the China’s Urban Planning Annual Conference on Sep 20th, 2011. 2011年9月20日,南京,参加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3000多代表们在会议结束之后集体吃盒饭。 3000 delegates are having box lunch together after the China’s Urban Planning Annual Conference on Sep 20th, 2011. 034 035 提高。我印象很深的是,当初我刚刚参加工作,做 一些县城和小城市的规划,都觉得很复杂,挑战 很大。但后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城 市的问题产生,其复杂程度、严重程度、密集程 度,都远超越过去。但是,可以说规划师基本上能 够应付得比较自如。如果没有专业城市规划的保 驾护航,没有城市规划来引领、规范、促进,中国 的城市肯定会出问题,而且越是发展得快越是出 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本身的发展也是在这样一 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学会1956年成立,文化大 革命期间中断,到了1977年又重新恢复。恢复之 初是一个很小的专家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开会也 就几十个人,一两百人的会算是大会。相比而言, 今年开规划年会有四千两百人,会员遍布全国所 有的省市。在三十年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学会提 出了若干建议,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比如全中国 研究城市化的第一家单位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从1982年开始研究,1983到1984年连续开了三 年的会议来研究城市化。城市要依靠公共交通也 是我们最早提出来的,但当时的主流思想是要发 展产业,增加GDP,提出来的口号是“要让小汽车 进入每一个家庭”。今天回过头来看一旦选择了开 车,再返回公交会很难,带来很大的社会成本。类 似很多好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当然,也有得到采 纳的。比如我们提出将《城市规划法》变为《城乡 规划法》,学会还专门给建设部党组写了报告,提 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到今天(当时是30%~40% 之间),城和乡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对立,要从规 划上搞城乡统筹,首先要从立法上统筹。这个建 议被建设部采纳,成就了国家《城乡规划法》的出 台。再比如,我们最早提规划的公开,公众参与, 也在立法当中都被采纳。 但到了今天,学会除了作为一个传统的学术 团体以外,还承担了其他重要职能,比如城市规 划师的职业发展问题。注册城市规划师这个职业 是2000年开始出现,究竟怎么维护职业团体的利 益,怎么提高职业人员的素质,怎么保证从业人 员的继续教育,我们必须承担起一个职业组织的 职能。我们在全国专门做了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继 续教育的需求调查,还专门做了全国的规划设计 市场的分析和预测。之后,我们会协助有关的部 门来制订继续教育大纲,主编继续教育的教材。 因为注册规划师每三年有一个重新注册期,注册 期期间,必须要保证继续教育,其中包括了必修课 和选修课。必修课由我们来主编教材,选修课由 各地为主来做,同时学会的活动可以作为选修课 的学分给大家。 2007年,UPSC作为中国官方代表,加入国际城 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成为世界银行注册的咨询 第二,要告诉外国人一个真实的中国,尤其 是要把我们好的经验,高水平的专家推荐出去。 所以我们现在和一些主要的国际组织都有密切合 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居署、世界银行、教科 文组织,包括国际规划学会等等。他们也有这个 需求,会主动联系我们,邀请我们推荐专家去参 加印度、墨西哥等国家的研讨会和项目。我们每 年会做大量这类推荐好的专家和好的成果出去的 活动。而且在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学会本身 也在不断地壮大。在规划领域里面,中国城市规 划协会现在应该已经是位居全球三大或者四大的 国家组织。API(美国规划协会)是最大的,但它 性质不同,是一个爱好者的组织,它内部的AICP (美国注册规划师协会)才是专业团体。英国的 RTPI(皇家规划师学会)也是影响力比较大的。 接下来应该就是我们。德国、加拿大也比较强。 第三,就是要建立一套东方的话语体系。我 们一直说中国是“一流的实践机会,二手的规划理 论”。我们要改变这种局面,建立起有中国特点的 规划理论体系,对整个国际规划学术理论界有所 贡献。现在国际上研究中国的多数是海外的中国 人,或是外国人。中国的规划师忙不过来,很少有 时间能够坐下来总结,将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 就这一点,我们学会也开始起步,但在国际上已经 形成一定影响力。在不同的场合,越来越多的人希 望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经验;很多发展中国家,也非 常明确地提出,希望我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去他 们那里讲课。但我认为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做 系统的梳理,而不是短期的讲座,还需要做很多 理论建设的工作。所以,近期我们学会专门成立了 城乡规划历史与理论委员会,它的重要目标就是 对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 提高。 走向开放、多元的中国城市规划 CHINESE URBAN PLANNING: TOWARD OPENNESS AND DIVERSITY 采访+编辑 / 张宜轩[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Interview+Edit / ZHANG Yixuan[UCRC] 城市规划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其在新中国的发展受到来自西方国家和前苏联的多重影响。中国 的城市规划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变迁,在既有体制和市场经济的角力下形成了开放的行业 形态,也逐渐开启了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话语权的多元性。在此过程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 持续发展壮大,为城市规划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做出重大贡献,为规划师和规划咨询机构提供了 一个横向资源对接和纵向知识整合的平台,为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国际化的专业视角, 也将中国城市规划的独特经验引向世界。在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不仅整个社会面临巨大的挑 战,城市规划专业领域也将面临更加多元的竞争和复杂的格局调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石楠 秘书长将针对城市规划领域的发展进行总结和预判。 石楠/1961年5月出生。南京大学城市与区 域规划专业学士、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城市规划》杂志执行主编、《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副主编,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专家。享 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INTERVIEW WITH Shi Nan,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RBAN PLANNING SOCIETY OF CHINA 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 石楠 2012年中国的城市化率突破了50%,十八大之 后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城镇化的新目标,对城市化 的关注已经不仅局限于城市规划领域。中国城市 规划学会(UPSC)伴随中国的城市发展一路走 来,见证了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壮大,您如何看 待和评价这个学科的发展,以及学会在其中起到 的作用? 当下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已经是一个很热的话 题,它跟大家生活的关系很密切。从政府到老百 姓,上上下下,都在议论这件事。城市化很热,城 市规划也很热,城市规划这个行业或职业的地位 也在提高。我记得1982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 当时搞规划的人很少,也就三千人左右。大部分的 城市是没有独立的规划局的,全国的规划院也没 几家,大学里的规划专业就更少了。现在已经产生 天翻地覆的变化了。我算了一笔粗账。比如说,通 过考试,取得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的有一万多人。 我根据注册规划师的情况,保守估计整个行业差 不多有十五万人左右。十五万人同过去的三千人相 比,就是很大的变化。但这十五万人与我们的城市 人口相比,又是非常小的人数。所以,这个队伍本 身发展非常快,但在数量上并不能满足快速城市 化的需要。 另外,整个规划行业不仅仅是从业人数的增 长,人员的素质也在提高。过去,不仅从业人员很 少,人员的结构也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建筑学为主 的。现在,人员增加了,人员的背景更加综合了,建 筑学、地理学、经济管理类的学科背景都涌现在 这个行业里。再者,过去这批人只是大学毕业。现 在大学生学历,研究生学历,博士学历,还有留学 归国的。可以看出来整体行业的素质确实提高了。 撇开表象的数据,我认为这批人在研究和解决城 市问题的能力方面与过去相比,也有了非常大的 机构。作为学会秘书长,您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师 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样的知识,城市规划学会能够 起到什么作用? 规划学会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做了一些很基础 性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把城乡规划学这个学科 独立出来。过去在国家的学科分类目录里城乡规 划是建筑学的二级学科。这个目录分类是所有其 他分类的基础,比如说,只有一级学科能够评评职 称;建筑师可以评,规划师就很麻烦。所以我们花 了十年时间,同建设部、国家学位委员会,会同很 多行业专家以及大学一起,实现了城乡规划学从 二级学科转变为一级学科的过程。2011年国务院 正式发了通知,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现在是平行 关系了,变成了一级学科,可以说我们取得了独立 的话语权。实际上到了现在,规划研究的问题已 经远远超过建筑学的范畴,确实到了成为一级学 科的时候。 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除争取国内的独立话 语权之外,也要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所以我 们要在国际交往当中做几件事。第一,要倡导一种 中外平等的学术交流。过去,我们更多是抱着学 习的态度,“请进来,走出去”。现在我们依然要 请进来走出去,但在听人家的同时,我们可以告诉 他们中国人是如何做的,中国的经验是怎么样的。 中国有一套完整的新城和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开 发、管理运行模式。我们有成套的经验,有的已经 总结出来,有的还在总结当中,对于实践经验总结 的成果放到国际舞台上,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东 西。比如说消除城市贫困的问题,中国政府确实 在全世界来讲是做得最出色的。其中城市规划是 很重要的,从解决就业问题角度,对非正规就业 有一定宽容,包括我们在空间上提倡混合的使用 等等。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内,巨大的沙盘里投射着一个国际都市的宏大远景。 The huge sand tabl
本文档为【城市中国(2013-04月-第57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237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8-22
浏览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