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举报
开通vip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null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一、背景-患病率一、背景-患病率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患病率: 正常人群的0.15%~1.0%。 影响患病率的因素:  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40岁的0.3%, 60~80岁的5%~9%。  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而增多。一、背景-危害性一、背景-危害性常伴随的临床症状: 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和疲乏等。 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长期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 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 成倍增加死亡率。null房颤的分...

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null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 一、背景-患病率一、背景-患病率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患病率: 正常人群的0.15%~1.0%。 影响患病率的因素:  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40岁的0.3%, 60~80岁的5%~9%。  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而增多。一、背景-危害性一、背景-危害性常伴随的临床症状: 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和疲乏等。 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长期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 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 成倍增加死亡率。null房颤的分类(时间)窦性心律第一次 初始事件复发持续性电药 转复慢性房颤房颤窦律自动 转复阵发性不能 转复复发<7d>7dnull房颤的分类(时间)窦性心律第一次 初始事件复发持续性电药 转复慢性房颤房颤窦律自动 转复阵发性不能 转复复发<7d>7d二、发病机制-多子波学说二、发病机制-多子波学说心房基质的不均一性,引起多子波折返激动, 要求:心房内同时存在3个以上的微折返环。房颤产生的机制房颤产生的机制二、发病机制-诱发因素二、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房颤的诱发因素:  快速发放冲动的心房病灶  房扑或房速的蜕变快速冲动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发放冲动的心房局部病灶:  肺静脉内(90%以上) 其他部位 上腔静脉, 界嵴, 冠状静脉窦, 右心房后游离壁, Marshall韧带静脉。Marshall韧带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发生房颤的条件:  心房(如同蓝子)扩大, 能同时容纳3个以上的折返环。  折返环(如同苹果)小, 正常的心房能容纳3个以上的小折返环。二、发病机制-折返环的大小二、发病机制-折返环的大小折返环(波长)的大小: 波长=不应期传导速度。 长期房颤 心房电重构(不应期缩短)。 折返环(苹果)变小, 心房(蓝子)能容纳多个微折返环。 二、发病机制-心房的大小 二、发病机制-心房的大小 心房越大,易发生房颤。 哺类动物中: 体积大者,心房大,房颤发生率高。三、治疗—策略三、治疗—策略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最薄弱的环节。 三个主要策略:  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 控制房颤的心室率  预防血栓栓塞null射频消融心脏起搏药物外科除颤器电转复房颤改善血流动力学 改善生活质量 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四、恢复窦性心律四、恢复窦性心律是理想的治疗终点之一。 选择的对象:  持续性(非自行终止)阵发性房颤。  经选择的慢性房颤。攀登终点:窦性心律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常用药物: 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Ⅰc类、胺碘酮、索他洛尔 总有效率:60%左右。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 房颤持续的时间,  心房的大小,  心房内血栓的形成,  其他。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其他药物: 洋地黄、维拉帕米、硫氮卓酮、受体阻滞剂, 能减慢房颤的心室反应, 但极少能转复为窦性心律。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WPW伴房颤的治疗: 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首选静注普鲁卡因酰胺。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体外直流电转复。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长期药物治疗的原则:  开始:小或中剂量。  根据效果和有无副作用, 滴定法逐渐增大剂量。  严密观察毒、副作用。 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危害性: 致心律失常作用(最大的危险性)。 发生的时期: 增加药物剂量(药物治疗的滴定期)。 高危患者: 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充血性心衰。 建议:住院接受药物治疗。 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四、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优点:  简便易行,  一次性费用少,  患者易接受。 应作为当前较实际的一线转复治疗手段。四、恢复窦性心律-体外电转复四、恢复窦性心律-体外电转复一项安全和有效的传统治疗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成功率:65%~90%。 适用于:  持续性房颤伴血流动力 恶化者(一线治疗)。  药物转复失败者。150J体外电复律四、恢复窦性心律-体外电转复四、恢复窦性心律-体外电转复禁忌证:  洋地黄中毒,  低钾血症,  急性感染或炎症疾病,  心力衰竭, 因需要全身麻醉,应除外全麻的禁忌症。四、恢复窦性心律-体外电转复四、恢复窦性心律-体外电转复注意事项:  恰当的抗凝治疗。  与R波同步放电。 并发症( 很少发生):  全身性血栓栓塞,  PVC,  非持续性或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  窦性心动过缓,  低血压,  肺水肿,  一过性ST段抬高。四、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电转复四、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电转复1992年,心内电转复用于临床。 特点:  不需全身麻醉,  低电能(20J),  双相脉冲波,  心内两根表面面积较大的电极。四、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电转复四、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电转复临床应用:  各种房颤,包括 体外电转复失败的房颤, EPS和RFCA术中发生的房颤。 成功率:70%~89%。  植入型心房除颤器的术前试验。16J心内电复律四、恢复窦性心律-植入型心房除颤器四、恢复窦性心律-植入型心房除颤器IAD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技术。 优点:  尽早转复为窦性心律,  防止长时间房颤所致的电重构,  双相脉冲和低能量( 6J),痛苦小。 电极导线: 右心房电极导线(负极),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正极), 心室电极导线(与R波同步和转复后的心室起搏)。四、恢复窦性心律-植入型心房除颤器四、恢复窦性心律-植入型心房除颤器临床应用结果: 转复成功率:>80%。极少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很少有其它并发症。Holter记录IAD放电转复房颤过程四、恢复窦性心律-植入型心房除颤器四、恢复窦性心律-植入型心房除颤器IAD的应用受限:  与室颤不同,房颤不直接导致死亡,  价格相对昂贵,不便推广。 仅用于少数经选择的患者。五、控制心室率-药物治疗五、控制心室率-药物治疗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即刻控制心室率的最有效方法-静脉用药:  不伴有WPW者, 维拉帕米、硫氮卓酮、 受体阻滞剂  甲亢和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者, 受体阻滞剂最有效。  经旁路前传的房颤者, 应静脉注射普鲁卡因酰胺。 五、控制心室率-药物治疗五、控制心室率-药物治疗长期口服用药:  首选 维拉帕米、硫氮卓酮、 受体阻滞剂。 疗效好于地高辛。  对充血性心衰者,首选地高辛。 部分患者需要与钙拮抗剂和受体阻滞剂伍用。五、控制心室率- 消融阻断或改良房室交界区五、控制心室率- 消融阻断或改良房室交界区对象: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临床症状严重。 药物治疗无效。 方法:消融阻断或改良房室交界区, 植入永久性起搏器。五、控制心室率-消融或改良房室交界区五、控制心室率-消融或改良房室交界区国内外许多医院采用此方法有效治疗顽固性快速房颤,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开始放电阜外医院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治疗快速房颤心室起搏五、控制心室率-消融或改良房室交界区五、控制心室率-消融或改良房室交界区Wood等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21个临床结果: 共1181例患者(97%为特发性房颤), 观察19个参数,包括: 生活质量、心室功能、运动耐量和就医次数等。 结果:消融和心脏起搏术后  临床结局明显改善,  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01),  年总病死率降低为6.3%,  年猝死率降低为2.0% 。六、抗凝治疗六、抗凝治疗预防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和脑卒中, 欧美学者已形成共识。 高危患者(如老龄、高血压、糖尿病和既往卒中或TIA) 华法林抗凝治疗,控制INR:2.0~3.0。 不能接受抗凝治疗者: 服用阿斯匹林,但效果较差。六、抗凝治疗六、抗凝治疗复律患者的抗凝治疗:  房颤持续时间不明或>48h者: 复律前3周抗凝治疗,复律后抗凝治疗4周。 或者:复律前静脉用肝素,经食和超声未发现心房血栓者 进行转复,复律后抗凝治疗4周。  房颤持续时间48h者: 转复后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性? 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有关的资料较少。六、抗凝治疗六、抗凝治疗我国的现状和需要做的工作: 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和脑卒中的发生率?  是否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 是否必须进行抗凝治疗?  最适当的抗凝剂量和INR? 七、预防房颤复发七、预防房颤复发从两个方面着手治疗:  缩小已扩大的心房(蓝子)  防止电重构和折返环(苹果)变小。 非药物治疗方法有:  外科手术  心房起搏  心内膜导管消融七、预防房颤复发-缩小蓝子七、预防房颤复发-缩小蓝子目的: 改变心房基质,分割心房为若干个电隔离的部分,不能容纳3个以上的折返环。 方法有: 外科迷宫手术, 左心房隔离术, 线性射频消融心房术。八、外科迷宫手术八、外科迷宫手术1985年Cox采用开胸术,对房颤患者的 左右心房进行多部分切割。 称为“外科心房迷宫术”。 目的:形成电活动不连续的心房肌群, 每个肌群不能维持一个折返环。 1992年后,改进了手术方式: 分别为迷宫Ⅱ和迷宫Ⅲ术式。 减少了手术的创伤。 八、外科迷宫手术八、外科迷宫手术最近,Cox对2例患者进行迷宫Ⅲ式手术(非体外循环)。 国内外不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开展了这项手术。 Cox报道1987年以来346例迷宫手术的结果(2000年)。 围手术期病死率:2%~3%(包括同时进行其他高危心脏手术) 治疗房颤的总成功率:99%。 迷宫术不直接导致窦房结永久性损害。 长期随访:93%患者保持左心房功能。 99%患者保持右心房功能。八、外科迷宫手术八、外科迷宫手术Cox强调: 迷宫手术中, 冷冻消融冠状静脉窦,阻断其传导是十分重要的。 直接影响到手术是否成功和术后房颤的复发率。九、左心房隔离术九、左心房隔离术对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有一定效果。 但病例数较少。 外科手术治疗房颤的不足:  病例数受限,  手术较复杂、费时,  创伤较大。 目前,适应证为 药物治疗失败, 拟行换瓣术者。十、线性消融心房十、线性消融心房1994年Swartz报道“仿外科迷宫术的射频消融”。 对象:36例慢性房颤。 结果:术中80%房颤终止。 随访中50%发生房扑,再次消融。 脑卒中10%,死亡2例。 手术时间:12H,平均X线240min。 1997年美国FDA终止试验。十、线性消融心房十、线性消融心房法国Haissaguerre报道 45例分四种右房线性消融方法+左房线性消融。 消融终点:完成预定的消融线径。 随访结果:31例房颤不再发生或发作减少, 其中21例是服用一种药物。 线性消融存在问题: 电生理机制不明(房颤的关键部位)。 心房结构复杂。 现有消融工具受限。十一、预防房颤复发-防止苹果变小十一、预防房颤复发-防止苹果变小消除诱发因素,使阵发性房颤不再发生,防止心房的电重构和折返环变小,阻断阵发性房颤发展为慢性房颤的过程。 方法有: 点状射频消融局灶性房颤, 动态心房超速抑制起搏(DAO方式)。十一、心房起搏预防房颤十一、心房起搏预防房颤治疗对象: 阵发性房颤患者伴有房间阻滞心电图表现, 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 CABG术后患者。 结果表明: 心房起搏(尤其双心房起搏),显著减少房颤的发生率。十一、心房起搏预防房颤十一、心房起搏预防房颤Greenberg对154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进行前瞻研究(2000年)。 方法: 术后分成4组: 左心房起搏,右心房起搏,双心房起搏和无心房起搏(对照)组。 都同时服用受体阻滞剂。 结果: 术后房颤发生率 P值 对照组: 37.5% 心房起搏的3组: 17.5% <0.001null同步左右心房多部位最理想十一、心房起搏预防房颤十一、心房起搏预防房颤Daoud观察右心房和双心房起搏对118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随机双盲治疗。 方法: 2组患者随机接受右心房或双心房起搏治疗。 结果: 房颤发生率 双心房起搏组: 4% 右心房起搏组: 28%十一、心房起搏预防房颤十一、心房起搏预防房颤Fan等前瞻性观察132例CABG术后心房起搏的疗效。 方法: 术后心房超速起搏5天。 结果: 双心房起搏预防CABG术后房颤的效果最好。十一、DAO起搏预防房颤十一、DAO起搏预防房颤1999年始,采用动态心房超速起搏(DAO)功能起搏器(Affinity, St Jude公司)。 预防房颤的复发,有一定疗效。 国内数家医院正进行临床观察。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1994年Haissaguerre报道点状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 引起轰动和重视,提出“局灶性房颤”概念。 国内外学者也有所报道,成为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热点。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发现:左右心房的某些部位:  PV(尤其SPV,91%)开口或开口内存在一个 或多个恒定方式发放冲动的局部病灶。  局灶性冲动导致单个或成串房早, 或直接引起房颤。SpikePAC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PV源性房早”可诱发房颤。 消融引起房早的局部病灶,就可能 消除阵发性房颤,或达到根治房颤 的目的。 国内数家医院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马长生(2000年)报道67例, 商丽华(2000年)报道26例, 其他3家医院。消融靶点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多数学者认为:  持续性或慢性房颤由阵发性房颤发展而来。  绝大多数阵发房颤是局灶性房颤。  消除局灶性房颤,可能使持续性或慢性房颤不再或 很少发生。  射频消融局灶性房颤,可能成为根治疗房颤的有效 手段。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起步阶段和技术不成熟。 存在许多问题:  操作难度大,导致严重并发症(心房穿孔)。  缺乏有效和可靠诱发房早和房颤的手段,消融终点不可靠。  肺静脉粗大(直径2-3cm),局部病灶的深度不同,需仔细标测。 目前消融术后复发率高,可能与靶点选择和定位不精确有关。  缺乏可靠的消融终点,造成消融不彻底,术中成功率高的假象。  并发症多, 如:心房穿孔、心包填塞、肺静脉狭窄、心脏骤停和脑猝中。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Haissaguerre等最近报道了新的消融终点。 90例患者的197个肺静脉病灶(单病灶31%,多病灶69%)。 9例单病灶患者,7次点状消融使肺静脉电位消失, 19例同一肺静脉存在2个病灶者,需在2个不同部位进行消融, 其余多个病灶者,在较广泛范围内逐个消融才使肺静脉消失。 术后49例的房早复发或出现新的房早而再次消融。 认为: 以肺静脉电位消失为消融终点,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十二、点状消融 局灶性房颤十二、点状消融 局灶性房颤改进技术和方法 ICE指导下, 环状电极和超声球囊导管 环状消融PV开口部,隔离PV。 提高成功率和降低复率, 缩短手术时间。十二、消融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处:电隔离肺静脉十二、消融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处:电隔离肺静脉10极Laso导管标测肺静脉与左心房交界部。 点状消融肺静脉与左心房电激动连接点。1ST消融点2nd消融点电隔离LSPV十二、电隔离肺静脉-阜外医院病例 消融左上肺静脉十二、电隔离肺静脉-阜外医院病例 消融左上肺静脉spike消融前消融后,肺静脉电位(Spike)消失Laso8Laso5Laso1ABLLaso7Laso6Laso4Laso3Laso2十二、电隔离肺静脉-阜外医院病例 消融右上肺静脉十二、电隔离肺静脉-阜外医院病例 消融右上肺静脉spike消融前消融后,肺静脉电位(Spike)消失Laso8Laso5Laso1ABLLaso7Laso6Laso4Laso3Laso2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十二、点状消融局灶性房颤更重要的是:深入研究房颤的发生机制,有的放矢。 要求: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 时刻把患者的利益和安危放在心上。
本文档为【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7034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8-09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