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广播类APP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发展_隋欣

从广播类APP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发展_隋欣

举报
开通vip

从广播类APP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发展_隋欣 ■■■ 2013年第2期 应用研究 Media Practic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13)02—0104-2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CNNIC发布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2年 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4.2亿,已于 2012年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中国 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①移动互联网将有 线和无线统一起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从广播类APP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发展_隋欣
■■■ 2013年第2期 应用研究 Media Practic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13)02—0104-2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CNNIC发布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显示,截至 2012年 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4.2亿,已于 2012年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中国 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①移动互联网将有 线和无线统一起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人为中心、 以即时为方向的人际关系传播形式不断深化和扩散。②以手 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所具有的个人化、私密化、移动化、交 互性等传播特点,与广播的传播特征具有天然的适应性。 一、广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近年来,终端逐渐成为媒体终端、工作终端、交流终端, 成为全新的生产生活平台。而移动终端又成为重要的广播 收听平台,因此,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收听广播的人越 来越多。 在美国,通过下载手机应用(APP)收听广播正成为越来 越多的受众收听广播的重要渠道。CBS广播支持包括iPad、 iPhone和Android在内的智能手机应用,只要下载CBS的 APP便能实时收听其节目。新型网络电台也受到智能手机 用户的欢迎。美国Pandora网络电台可以依据个人爱好定 制个性化网络电台服务,让用户建立自己的基于网络的音 乐台,被广泛使用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听众收听广播的方式和使用 的终端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便携式收音机之外,听 众使用手机、车载收音系统等设备收听广播的比例逐渐上 升。其中通过手机收听广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机内置 FM接收器,无需上网即可收听当地广播;另一种是通过网 络收听广播。 根据赛立信媒介研究调查显示,2012年用手机收听广 播的听众占23.57%,高于车载收音系统、MP3或随身听、电 脑网络等。可见,手机已经成为受众收听广播的主要工具之 一。通过“第一象限2011手机人”的调查,从手机用户对手 机功能/业务的使用上来看,手机用户最常使用的十大手 机功能/业务中,使用收音机的比例达到55.56%。③ 由此可见,手机作为一种“中介”已经全面入侵现代人 的生活,手机从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信息获取方式、休闲 娱乐方式等生活的宏大或细微的层面,影响着现代人的个 体表达、社会组织方式。对传统广播电台而言,开发适合手 机用户使用的终端产品成为顺应趋势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我国广播APP类型分析 我国广播界已敏锐地关注到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一 方面,手机与广播从终端来说具有天然的嫁接功能;另一方 面,广播的音频非常适合数字化与网络化转换。一些传统广 播电台应需开发了应用程序(APP)④,网络电台APP也受到 了用户的欢迎。笔者在苹果APP Store⑤中搜索关键字为“广 播”、“电台”、“收音机”和“radio”的APP,共有125个符合要 求的应用程序。经过对这些应用程序的分析,目前的广播类 应用程序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传统广播电台的 APP 传统广播电台的APP,即一般由传统广播电台开发的、 以播出本电台频率内容为主要功能的APP。2013年1月, 中国大陆地区可搜索到28个传统广播电台APP,港澳台地 区9个,其他国家8个。 从统计来看,目前国内推出APP的广播电台仍是少数, 只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2个省级直辖市级电台、6个市级 电台推出了APP。香港本地的广播电台主要是商业电台、新 城电台以及香港电台,但其APP的推出数量就达7个,可见 香港广播电台紧跟时代技术发展的步伐。因笔者是在中国 区APP Store⑥中进行搜索,因此国外传统广播电台开发的 APP仅搜索到8个,其中的“BBC News”不仅有直播的电台节 目,还加入了新闻视频点播。 从广播类APP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发展 □隋 欣 顿海龙 【作者简介】隋 欣,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顿海龙,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 【内容提要】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同时移动终端成为重要的广播收 听平台,使用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的人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广播 APP的类型分析了受众需求,依据用户体验要素提出了我 国广播 APP今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广播;手机应用 104 ■■■ 2013年第2期 传统广播APP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传统广播APP的功能较单一,提供本台广播频 率在线收听或在线收听与点播,如“北京广播在线”、“山东 交通广播”、“德国广播电台”、“湖北经典音乐广播”等。传统 广播电台APP中最受欢迎的是“北京广播在线”,2013年1 月的下载次数为13多万次。该应用程序整合了北京人民广 播电台的节目单系统,可浏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各个频率、 每天播出的节目时间表。程序系统支持后台播放,用户在收 听广播的同时,不会干扰其他应用程序的使用。 另一种传统广播APP不仅包括“听广播”功能,还提供 多元化服务。例如“无线苏州”除了广播苏州各电台的直播 节目外,用户还可观看苏州新闻综合频道、社会经济频道、 CCTV新闻频道等电视台的节目,为移动人群提供图文、音 频、视频信息服务。此外,“无线苏州”还整合了新闻资讯、路 况、公共交通、天气、微博及团购等功能,把全方位的公共信 息与用户的生活无缝对接。“陕西交通广播”在提供陕西交 通广播单一频率直播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陕西路况交通资 讯,并开设微博互动版块,用户可将实时路况第一时间发至 微博,电台的主持人核实后会进行广播以提醒广大司机注 意,这就将传统广播电台单一的传播方式转变成了双向沟 通的互动方式,既体现出为移动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特 点,又使用户以UGC(用户生产内容)的方式参与到节目中 来。大多数交通广播APP的设计思路与“陕西交通广播” 类似,将广播与信息服务融合起来,具有突出的本地化、服 务性特征。 (二)网络广播 APP 网络广播APP开发主体多样,整合了大量不同国家、不 同类型的电台频率,提供在线收听。相比传统广播APP,网 络广播APP数量更多,笔者共搜索到80余个可供下载的网 络广播APP。网络广播APP也更受用户欢迎,其中不乏下载 量上百万者,如“TuneIn Radio Pro”截止2013年1月的下 载量已超过450万。 从网络广播APP的内容来看,大多数APP都提供世界 范围多个国家的广播频率在线收听,有的APP提供一定区 域范围的广播频率在线收听,如“EULive Radio”提供欧盟国 家的广播电台。有的APP定位于某一类型内容的广播频率 在线收听,如“Classical Music Radio”是专门收集古典音乐 电台节目的网络收音机,“蜻蜓.fm体育台”只收集体育广播 电台,直播重大赛事。 从网络广播APP的功能来看,大多比较单一,专注于频 率的集纳、分类和收听。一些网络广播APP附带以“听”为核 心的辅助性功能,如睡眠定时器、闹钟、回放及录音功能等, “TuneIn Radio Pro”就融合了上述所有功能,用户可在收听 电台节目的过程中入睡,并伴随节目醒来;错过节目精彩的 地方可再次回放;听到喜欢的节目也可进行录音以便再次 收听。 经过笔者对网络广播APP的统计、分析和试用,发现此 类APP功能大致类似,决定软件是否更受用户欢迎包括以 下要素:第一,应用设计是否精良。APP Store里的应用可用 海量来形容,网络广播APP作为一种伴随收听式的APP,从 图标和名称设计上应容易被索引、识别并记住;第二,用户 体验是否友好。网络广播APP整合了大量广播频率,如何让 用户快速、方便地找到自己喜欢的频率对用户体验至关重 要,受欢迎的APP大多对海量频率进行了科学分类、有效整 合,使用户易于上手,实现查找、收听和收藏无障碍操作;第 三,软件是否稳定。APP的进入是否流畅、软件是否容易崩 溃、版本是否经常更新都影响用户的选择。 三、广播APP的思考与展望 目前,人们对于移动终端的认识主要是手机、平板电脑 和电子书等,目前已经研发或者概念中的“电子纸”、眼镜式 显示器等,在未来都可能成为移动终端。移动传播使碎片的 时间与空间都有了信息到达的可能,这也将逐步改变人们 的信息消费习惯,人们对于碎片时间的利用成为信息消费 中的常态,但这也有可能导致信息阅读的碎片化。⑦移动终 端与APP的组合,完美地解决了用户碎片化获取信息的需 求,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成为当前最符合“碎片化”状 态的媒体化平台,APP已成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 资讯的新载体。 我国广播APP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 规模,传统广播电台以积极姿态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网络 广播APP以海量电台和创新应用赢得手机用户的选择和青 睐。基于对国内目前的广播类APP分析,笔者得出以下几方 面的结论和思考: 第一,广播APP是一种听众收听广播的方式,更是一种 用户享受音频服务的方式。作为以音频为核心信息的广播 媒体,广播APP能够满足移动用户非专注、伴随性、碎片化 收听的需求,因此,使用广播APP将成为用户收听广播的重 要方式。而广播APP除了具有广播收听的功能之外,更多地 承担了生活服务、互动交流乃至放松娱乐的功能。因此,广 播APP并不仅仅是“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听广播”如此简单, 而是音频传播方式的一种重要的转变。 第二,传统广播电台需针对传统听众、互联网用户、移 动用户不同的使用习惯和信息需求,制作不同的音频产品。 传统广播APP,因其便捷操作、品牌优势和本地服务性赢得 了移动用户的青睐。但通过对传统广播APP的统计和分析, 我们发现,目前传统广播APP的内容架构多以同步播出居 多,在线点播次之,原创内容相对少见。传统广播电台如果 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移动人群的特点,深度开发自身音频 资源及多种形态的直播、点播服务,突出品牌节目和主持 人,其APP将会具有更强的服务性和影响力。 第三,网络广播APP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差 异化的发展趋势。网络广播APP汇集世界广播频率并进行 科学分类,具有海量频率收听、多种方式分类、融入创新功 能等特点。为中国听众提供了世界范围的收听选择,使用户 能够轻松接触和选择极其丰富和细分的类型化频率,这也 将中国广播频率带上了国际展示与竞争的平台。 目前,BBC针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变化推出“四屏战 略”。“四屏”是指手机、平板电脑、桌面电脑、电视四个终端。 “四屏”战略是指媒体将原始数据通过整合打包后,由媒体 资料库按照媒体不同的要求分发到各个展示平台;同时推 出电子节目菜单,受众可以根据不同的接收终端来索取节 应用研究Media Practice Research (下转第 108页) 105 ■■■ 2013年第2期 目内容。⑧BBC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研究并实施内容的传 输、分发手段,使得受众接收音视频信号变得越来越便捷和 个性化。广播是否继续存在生命力,取决于其自身能否在 不断变化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发挥音频传播优势,并保持不 竭的创新动力,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音频使用习惯,满足用 户信息需求。我们有理由期待广播在移动互联时代迸发新 的生机。■ 参考文献与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nnic.cn。 ②刘韵洁:《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2》序一,《中国移动互联网发 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③刘德寰、刘向清、崔凯、荆婧:《正在发生的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年版,第259页。 ④APP指应用程序,一般是从应用商店中下载到智能手机上,以方便用 户更容易地完成某项任务。 ⑤App Store是供用户下载应用程序的服务,包括苹果的APP Store、谷 歌的Android Market、黑莓的App World。为了使研究对象更为集中,因此本 文仅以iPhone的APP Store为对象。 ⑥App Store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提供不同的应用下载。本文以中国 区App Store中的应用作为搜索对象。 ⑦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 素》,《新闻与传播》2012年第12期。 ⑧李静:《全媒体环境下的广播发展之道》,《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 年第1期。 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公共话题发表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并最终形成舆 论合力,扩大了互联网公共领域。 (二)促进新闻改革,改变传媒生态 传统媒体信息发布需要经过记者采写、编辑把关等复 杂的过程,微博能够迅速及时报道新闻事件。如2010年8 月8日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由于道路严重破坏,传统媒 体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这场灾难就是由重庆理工大学 19岁的学生王凯率先报道的。他通过手机发布灾区的受灾 情况,在短时间内被数千名微博网友转发,从而引起媒体关 注。《楚天都市报》率先实名报道后又引起全国各大媒体关 注,各地记者纷纷给王凯打电话,了解灾区情况。而在灾情 发生后的5天时间里,王凯共发布300多条舟曲抢险救灾 现场的图文微博,被多家媒体转载。⑤微博新闻传播的便捷 高效,具有传统媒体无可匹敌的优势。但是,微博篇幅太过 短小,想要引起足够的社会重视,还需要传统媒体的深度报 道与挖掘。现在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微博,微博信息已经 成为传统媒体重要的新闻源,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新闻改革 的发生,改变了现实的传媒生态。 由于微博的短小和便捷性,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模 式。用户掌控一切的特征,让微博具有强烈的自媒体属性, 它引发的媒体变革和信息革命是空前的。同时微博可以使 那些微弱的信息得到加强并引起广泛传播,这也直接颠覆 了过去由主流媒体主导传播的格局。 (三)维护公民权益,有效监督政府 微博让社会弱势群体多了一个诉求平台,能更好维护 自己的权益。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中,公民挺身而出,向政 府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些诉求有些得到了很好的回应并被 妥善解决。李萌萌是河南开封陈留四中学生,2010年高考考 取了565分,因县招生办疏忽将其志愿申请书锁在柜子里忘 了提交,造成她任何大学都上不了的状况,河南省高招办回 应,对此事不予处理。2010年8月19日22点47分,网民梁 树新在微博上介绍了李萌萌高考招生事件的具体情况,号召 网友转发。此后,该微博被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转发93396次,收到22948条 评论,李萌萌最终被高校录取。⑥在这起事件中,微博施展了 它的民主参与功能,让人们见证了网络围观的力量。 微博另一个重要价值是监督政府的运作。公众将自己 所遇到的政府腐败或者失职行为发到微博上,会起到一定 的监督作用。比如陕西一女公务员吃空饷15年后成为副县 长,在网民铺天盖地的声讨之后,该县撤销了其副县长职 务。如今微博已悄无声息的融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四)推动电子政务,改善政府形象 微博在国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参政议政工具。英国 政府要求官员开微博,英国皇室也用微博向外界发布信息,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甚至专门派人解决民众在自己的推特 上所反映的问题。 随着微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政府机构开通微博, 微博也成为了重要的官民互动沟通平台。公安、司法、交通、 旅游、医疗卫生、城管、团委等各类机构相继开通微博。政务 微博如此盛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网络事件频发产 生客观压力与动力,一方面微博的兴起使舆论监督由线下 转移到线上,网民通过网络围观关注事件,巨大的舆论压力 往往促使事件的被动解决;另一方面,网络的及时性、互动 性、分众化使公众喜欢网上交流,促使网络文化迅速发展, 政府机关越来越重视微博这个有效的沟通平台。 政务微博的开通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环节,电子政 务的发展对于公民更好参与政府沟通提供了便捷通道,政 府不再高高在上,与公众有了平等的沟通平台,这对政府形 象的改善有显著效果。政务微博的兴起,对于拉近民众关 系、改善政府形象,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微博的民主参与功能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 谐有着重要意义。微博民主参与功能的发挥使社会压力和 不满有了一个新的发泄口,社会不再是一个大蒸笼。公众有 任何不满情绪都可以通过微博释放出来。民众通过微博表 达声音,让底层的诉求和呼声直达政府,节约了政府的管制 成本和反腐成本,有助于修复某些社会缺漏,扩大了社会制 度的弹性空间。■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至 140页。 ②笑蜀:《微博客神奇,但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南方周末》2010年10 月29日。 ③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新华网,http://news.xin- huanet.com/newmedia/2006-01/01/content_3997346.htm。 ④孙杰:《从宜黄血拆案件看微博的话语空间建构》,文化研究网,http: //www.culstudies.com/ ⑤欧亚:《大学生现场微博引全国关注》,《楚天都市报》2010年8月12日。 ⑥王智慧:《从李萌萌事件看微薄的舆论监督》,《传媒观察》2010年第6期。 应用研究 Media Practice Research (上接第 105页) 108
本文档为【从广播类APP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发展_隋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476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2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7-22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