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_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_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

举报
开通vip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_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 《中国翻译》2000年第 4期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 9 - 收稿日期:1999-10-15 ──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 陈 小 慰 摘 要: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功能理 论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该理论除了对翻译实践有较现实的指导意义外,它对翻译研 究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它为一些违反现有翻译标准但却经实际检验十分成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起人们对一些传统上不提倡、但从实现译文功能角度来看有时是必须...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_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
《中国翻译》2000年第 4期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 9 - 收稿日期:1999-10-15 ──对某些翻译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新思考 陈 小 慰 摘 要: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功能理 论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该理论除了对翻译实践有较现实的指导意义外,它对翻译研 究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它为一些违反现有翻译标准但却经实际检验十分成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起人们对一些传统上不提倡、但从实现译文功能角度来看有时是必须的翻译方法(如删减法和改译法) 重新评价。文章力图从理论上和实例上说明,以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分析为基础的删减法和改译法,在不少情况下,是 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必要手段。只要运用得当,它们能起到一般翻译技巧难以达到的积极效果。它们完 全有理由作为可供选择的翻译方法被人们承认、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翻译功能理论 删减法 改译法 重新评价 Abstract: As a break with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equivalence and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 functional concept of translation put forward by some German scholars has opened up a new perspective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t home. In addition to its directive function to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concept has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some translation practices used to be considered against the existing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but with satisfactory practical outcome and provoked reappraisal of certain translation methods such as abridgment and adaptation. By authentic examples,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justify them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as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recognition, study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functional concept of translation abridgment adaptation reappraisal as equivalence-based translation theory would have it, but the function or set of functions the target text is to achieve in the target culture.)②。 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又进一步 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功能+忠实”这样一个概念并给翻译作了如下定义: “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 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的功能得 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 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Transla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target text maintaining a re- lationship with a given source text that is specified ac- cording to the intended or demanded function of the tar- get text (translation skopos). Translation allows a com- municative act to take place which because of existing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barriers would not have been pos- sible without it.)③ 在这个翻译定义中,诺德强调了原文和译文之间 必须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 · 翻 译 理 论 与 技 巧 · 一、关于翻译功能理论 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翻译理 论的重要补充,德国的莱斯(K.Reiss),费米尔 (H.J.Vermeer),诺德(Christiane Nord)等学者提出的翻 译功能理论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该理论以“译文功能论”(Skopos (Scopos)Theory)① 为中心,创始人为德国的莱斯。1971年她首先提出要 “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 模式。1976年,莱斯再次阐述这一观点。1978年直至 后来,赞同其观点的另一位德国学者费米尔多次提出, 作为一条总的原则,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 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1984年,费米尔在他和莱斯两 人合作撰写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General Founda- tions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正式提出“译文 功能论”这一概念。他们提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 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 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 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the overall frame of reference for the translator should not be the original and its function,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 《中国翻译》2000年第 4期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10 - 文功能确定,它同时也为决定处于特定语境的原文中 哪些成分可以“保留”,哪些则可以或必须根据译语语 境进行调整甚至“改写”(包括可选择的和必须进行的 改写)提供了标准。 与传统“等值观”相比,译文功能论的优越性显 而易见。正如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所指出,“等值观” 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不同语言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对等” 关系的假设上,而这种理论基础是不堪一击的。由于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间即便有偶合之处,归 根结底,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与传统“等值观” 不同的是,翻译功能理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 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 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作为受文化制 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 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能相似或保持一致, 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 法,这使得翻译功能理论比起传统的以“对等”为基 础的翻译法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法,显然有了一大 进步,表现出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为探讨翻 译这一跨文化交际形式提供了较为坚实、客观的基础。 二、翻译功能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认为,翻译功能理论除了对翻译实践有较现 实的指导意义外,它对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 它为一些违反现有翻译标准但却经实际检验十分成功 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引起人们对一些传统上 不提倡、但从译文功能角度来看有时是必须的翻译方 法重新评价,对扩大翻译研究的范围有一定的启发作 用。如传统上一直认为,翻译不能随便删减,改译不 能算是翻译,只有符合某些标准(例如忠实通顺)的 作品才算是翻译。对此,诺德指出,“按照译语文化的 准则来调整或‘改写’原文,是每个专业翻译者日常 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尽可以在方法论上把‘翻译’(狭 义上的)和‘改译’区分开来,但我怀疑这对我们有 什么用处。我宁愿把改译的特性纳入翻译的概念之中, 好让人们(也就是翻译的使用者和发起人)了解翻译 究竟是怎么回事。”(This adjustment or“adapt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to target-culture standards is a proce- dure that is part of the daily routine of every profes- sional translator. We could make a methodological dis- tin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in the narrower sense of the word) and “adaptation” but doubt whether this will get us any further. I would prefer to include the feature of adaptation into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i.e. the users and initiators of translations!) understand what translation is really about.)④ 诺德的提法并非无稽之谈。我们知道,不同的语 言文化背景决定语篇的内容和形式,这一点即使在同 源的有可能达到完全翻译的欧洲语言中也不例外。以 下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Cette semaine on tuer le cochon! 这是一句简单的法语。翻译成英语时,唯一麻烦 的是“on”意义的确定及时态、语体的选择(选择“are going to”或“will”等)。至于“tuer”译为“kill”, “cochon”译为“pig”是毫无问题的。光就这句话,以 下这些译文都算是高质量的: This week we kill the pig! This week we,re going to kill the pig! This week we will kill the pig! 当然,根据“on”的含义,还可以有以下不同译 文: This week the pig is going to be killed! 等。 然而,一旦考虑到各自的语言文化环境,这句话 所产生的功能就可能很不一样了。在法语语境中,这 句话与法国的一个文化传统有关,即乡村杀猪活动。 这一活动旧时通常在每年冬季初始时进行。无论在过 去还是现在,与之相联系的都是节日的喜庆气氛、大 量的新鲜猪肉、好友相聚的融融情意及各色美酒佳肴。 因此,一年一度,法国的食品店外都能看到类似的招 徕广告,其目的显然在于吸引顾客购买猪肉制品。但 是,如果要想让以上直译英译文在英国达到相同的预 期效果(让顾客“买!”),显然很难办到。相反,以 上译文会在顾客心中产生不良影响,轻则只是困惑不 解,重则可能令其产生极其厌恶的心理。 从实现译文预期功能出发,译者必须充分估量原 语语境和译语语境。前者可谓“蕴含丰富”(在法国文 化中的“杀猪”),后者则是“一片空白”(在译语语言 文化中不存在类似的文化传统),译者必须考虑使用恰 当的广告策略传达原文所包含的信息。为了刺激顾客 的购买欲望,译者必须增加所有法国读者在读这则广 告时接收到的正面含义:便宜、买新鲜猪肉的最佳时 机、喜庆气氛。这里便出现了一个矛盾:广告语篇所 要求的简洁性和原文语篇的丰富内涵。从实现译文功 能出发,这里恐怕只能进行改译。如译为:Special Offer - Fresh and Abundant等。⑤虽然原文的一些文化 信息在译文中不可避免地失落了,但从译文目的考虑, 权衡孰轻孰重,这种舍弃仍不失为一种较为明智的选 择。 此类调整在同源语言间的翻译中尚且需要,在不 同源的汉英语言间的翻译中就更有必要了。此外,这 类调整也并非无章可循。国际译联于1994年7月9日 修订的《翻译工作者章程》第一章第五条就曾指出: 《中国翻译》2000年第 4期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 11 - “忠实于原文并不等于逐字逐句的直译。译文的忠实性 并不排除为使原作的形式、气氛和深层意义得以用另 一种语言再现而进行的适当调整。”⑥ 三、实践中的例证 不少实际例子证实,只要这种调整(包括删减和改 译)是以分析原文为基础,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目 的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同时又运用得当,有时确实能 起到一般翻译方法难以达到的积极效果。这方面的例 子在文学类语篇和非文学类语篇的翻译中都不难见到。 删减和改写,历来被视作文学翻译的大敌,至少 在理论上是如此。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常常可以看到 与这一观点相背或反其道而行之,而效果十分成功的 例子。著名翻译家林琴南在20世纪初经人口授翻译的 司各特《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被公认为是文化交流往 往通过一些不尽完善的译本来进行的典型例子。它被 认为是中国人认识西洋文学的第一步,“对于近世文化 的意义,是决不下于《天演论》和《原富》的”。⑦其 书名不依照原名Ivanho译作《艾凡赫》,而是改写为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无疑是译文预期功能在起作用, 是为了更好地吸引我国读者,使读者一见题目便对文 中内容有大致了解。我国著名文学大师、学者和翻译 家林语堂在其翻译实践中,也曾经很好地运用了改写 的方法,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在 孔子《论语》(Wisdom of Confucius)的翻译实践中, 从让一般的西洋读者较全面地了解孔子这位中国古代 哲人及儒家学说的预期译文功能出发,林语堂采用了 他认为得体的翻译手段,对此书进行了重组改写处理。 他抛开原文语录形式的篇章结构,将其分门别类,使 之成为一本逻辑周密、有头有尾、可读性强的书。这 本书在西方读者中的影响证明了译文预期功能得到了 完美的实现。抗战时期,斯诺的一本《西行漫记》不 仅让世界发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其中译本更是让中 国人重新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使中国人看到了光明的 前景。而该书的中译名也是一个为实现译文预期功能 所作的巧妙改写。其英文名为Red Star Over China, 直译应为《红星照耀中国》,但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 也为了它能够走向更多的读者,译者将其改写成了 《西行漫记》这一 笔记 哲学笔记pdf明清笔记pdf政法笔记下载课堂笔记下载生物化学笔记PDF 游记式的译名。⑧此外,在外文 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当代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 质量很高的译文也有简略化的处理。如: 例1: 一听说妈妈要退休,他立即行动起来,首 先是要恢复知识青年的身份,至于上学、工作这一段 历史,不要了,抹去吧,只要争得几只公章⋯⋯(王 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He had acted as soon as he learned that his mother was retiring and that one of her children could take her job. He had gone here and there to get his papers stamped, a trouble- some and complicated business.(喻 琴译)⑨ 在这段话中,译者先是对汉文化在某一历史时期 所特有的父母“退休”等于孩子“工作”的语用联想 进行了必要的语用增补,对其余有关中国独特政治生 活的文字则作了简略化处理。 例2: 一个地方若冒出件让人意外的事,其主人 翁多半是那种平日里闷声不响得几乎让人没觉得他存 在的人。而那些张扬惯了的无论做出什么石破天惊的 事,旁人也会觉得理所当然,仿佛是他不做谁做?所 以一句老话“不叫的狗咬人”一直用到今天也不曾过 时。只是把“咬”字理解得宽泛一点就可适宜于如同 肖济东这样的人物了。(方方:《定数》) A saying has it that a dog that doesn’t bark bites, a phrase often used to refer to a person who doesn’t talk but does extraordi- nary things. And Xiao is just such a man.(章思英译)⑩ 原文这段文字表现出中文独特的表达习惯,在中 文语境中非常生动自然,但若整段逐字译出,在英文 里势必显得累赘、臃肿,达不到应有的修辞效果。译 者为此作了概括省略处理。 以上两例中被删去的主要是关于中国独特的政治 生活和语用色彩的一些描写和语言。这些简略化处理 或删减显然是从阅读效果出发,为使外国读者更容易 理解。著名翻译家朱虹在其从事中译英文学翻译实践 中对此深有感悟:“我们中国作家的作品,固然必须有 中国的特色才能吸引国外的读者,可是另一方面,译 品同时也是商品,向国外推荐时也必须考虑到国外读 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 她这里所说的“商品”就是这些译文预期功能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能在国外卖得好,受外国读者 欢迎,就不能不考虑国外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 也就不能不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如果说删减和改译在文学类语篇翻译中有时是一 种必要,在非文学类语篇(尤其是“呼唤鼓动”类语 篇,如广告、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中,则是常常必 须借助的手段,否则可能会对实现译文预期目的不利。 由于这类语篇“宣传鼓动”和“施加影响”的特殊功 能及该语篇类型的语言和结构形式受特定文化制约的 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译文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或 功能,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习用语言结构模式的 表达方式,使译文语言对译语接受者发挥良好的影响 力。这就要求译者在必要时使用删减和改译等手段进 行翻译处理。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如:Sharp(电器) 译为“声宝”为的是突出其产品特点;Mild Seven(香 《中国翻译》2000年第 4期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12 - 烟)译为“万事发”为的是迎合购买者求吉利的心理; dacron译为“的确良”和“的确凉”为的是追求“良” 与“凉”的效果;就连美国TOEFL考试也被译作与书 香气毫不搭界的“托福”,给人一种该考试会带来吉祥 幸福的感觉,与一些国人崇尚留洋的心理不谋而合, 十分吸引考生。以上所有这些处理显然都是以译文预 期功能为决定因素的。再看二例: 例3: 团结湖北京烤鸭店为全聚德挂炉烤鸭。为 保证宾客品尝精美风味,全部现吃现烤。精选纯北京 白鸭,以果木挂炉烤制,只需40分钟就能品尝到为您 特别烤制的色泽枣红,香酥脆嫩,浓香四溢的正宗烤 鸭。(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吃在北京》No.12,1995) Tuanjiehu Beijing Roast Duck Restaurant uses only the finest Beijing Ducks which are only roasted after you place your order. Preparation takes 40 minutes after which we will serve you with a delicious, golden red Beijing Duck with crunchy skin. 这是一则成功的删减和改写译文。原文中借“全 聚德”之名,对中国读者也许有独特的吸引力,但对 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恐怕意义不大,相反,译 出来倒可能弄巧成拙。试想一下,外国读者如果读到 “after the recipe of Quanjude, a famous roast duck restaurant in Beijing”,他完全有可能舍“团结湖”而 选择“全聚德”。译文吸引外国顾客的预期功能将无法 实现。另外“挂炉烤鸭”、“以果木挂炉烤制”等字眼 强调的是一种烤制方法,恐怕连中国读者也不尽明白, 更不用说外国读者了。从预期功能出发,译文对原文 进行了重新组织,略去了以上与译文功能相悖或不必 要的信息和多余信息(如“为保证宾客品尝精美风 味”),而着重从真正能吸引顾客的详情细节及能起鼓 动作用的地道表达手法入手。译文内容给人一种朴实 诱人的可信之感。 例4: 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A fan is no comparison to the Great Wall, but the Great Wall Fan will show you that it is just as cool. 这是长城(The Great Wall)牌电扇广告。在汉语 语境中,“长城”是强大、智慧、势不可挡的象征,汉 语读者从原广告词中可以很容易识别和体会原广告想 传达的“长城牌电扇是电扇中的佼佼者”这一信息。但 英译时,如果照原文字面直译成“The Great Wall Fan, The Fan of The Great Wall”,不仅译文生硬呆板,读 者也将不知所云,译文预期功能显然无法达到。对此, 笔者试着进行改译,采用了先抑后扬手法,再利用cool 一词中“令人感到凉快”和“顶呱呱,极棒”的双关 义,使这两个似乎完全不可比的东西成为合乎情理的 组合,同时突出了电扇的特点,比较容易在译语语境 中让读者对该电扇的优异性能留下深刻印象。 四、结 语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以原文分析为基础的删 减法和改译法,在不少情况下,是实现译文预期功能 的必要手段。只要运用得当,它能起到一般翻译技巧 难以达到的积极效果。它们完全有理由作为可供选择 的翻译方法被人们承认、研究和应用。当然,正如任 何一种其他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等等)都有其利 弊,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谨慎使用一样,删减法和改译 法也同样不可滥用,只有在它们成为负责任的译者以 分析原文为基础,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所作出 的理性选择时,它们才能成为有用之法。这一点,相 信对任何一种翻译方法也都是适用的。 注 释 ① Skopos为希腊语,意为“动机、目的、功能”,张 南峰先生译“目的论”,见“走出死胡同 建立翻 译学”,《中国翻译》,1995,4, p.17。 ② Christiane Nord, 1992,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or Training”,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ed. by Cay Dollerup and Anne Loddegaard,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p.39. ③ Christiane Nord, 1991,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Amsterdam, p.28. ④ Christiane Nord, 1991,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Amsterdam, p.25(引文主要沿用张南峰先生的译文) ⑤ 参见Lance Hewson & Jacky Martin, 1991, Redefining Translation, Routledge p.114-121。 ⑥ 引自王宪生“翻译要对译文负责”,《上海科技翻译》 1997.4, p.34。 ⑦ 凌昌言,引自郑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 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pp.200-201。 ⑧ 同上,p.401。 ⑨ Chinese Literature Press,1989, Best Chinese Stories 1949- 1989, Panda Books. ⑩ Chinese Literature, Winter, 1998. 朱虹,“文学翻译:中译英琐谈”,《读书》1997,4, p.130。 [作者简介] 陈小慰,福州大学外语系教授,英语专业 高年级教研室主任。中国译协理事。主要从事翻译教学 与研究。共发表论文 20余篇,论(译)著 5 部。 [作者地址] 350002 福州大学外语系 E-mail: joychen@public.fz.fj.cn 11
本文档为【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_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209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8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7-13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