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信息化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电子信息化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举报
开通vip

电子信息化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电子信息化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摘要:人事档案管理是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路信息化的膨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探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Hospital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zaon   ...

电子信息化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电子信息化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电子信息化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摘要:人事档案管理是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路信息化的膨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探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Hospital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zaon
  Li Kejia,Wang Li
  (First Hospital of Handan City,Handan056002,China)
  Abstract: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personnel use and management.A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times.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ole of hospital personnel records management and analyzed the 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Keywords:Hospital;Personnel file management;Informatizaon
  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就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水平,可以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作用,为医院领导班子准确提供各类人才信息和用人依据,把人事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从传统的手工方式转移到现代化的层面上来。
  一、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
  医院人事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思想品德、科研水平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情况,是开发人力资源的资源库。只有在管理好人事档案,才能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档案,可以了解过去,总结经验,为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将查阅档案材料与实际考察的业务水平、个人素质、思想言行、历史情况等原始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考察其德能勤绩等情况,准确地了解个人的情况,为人力资源的正确选拔和使用起到了参考作用。
  二、电子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优点
  (一)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
  加强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医疗事业管理及办公规范化、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系统化、自动化得以实现的基础。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使人事档案管理从电子人事档案的生成、采集、验证、归档、入数据库到电子人事档案的利用等工作流程全部是通过自动化工作平台完成[1],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传统的人工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这样大大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以进行事业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提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方式这种质的改变是信息化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二)利于材料的完整保存
  通过建立以现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为主,多科室协作的电子文档归档制度,实现依靠现有医院中心人事档案室纸质档案立卷工作,利用电子信息建立管理医院人事档案
  电子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利于材料的完整保存,除了在信息输入时需要用档案原件外,很少再接触原件,延长了档案的寿命。而且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上级部门的调用而实现长时期的保存完整。
  (三)提高检索速度和准确性
  实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微机化,网络化,以档案的原始材料为依据,运用信息维护系统,将人事档案的信息录入微机,建立完整、准确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通用数据库。将信息数据库进行分类,尽力争取人事档案的数据化。通过数据库建设可以进行人员信息的查询、统计、整理、分析等,实现人事信息和公务公文的电子邮件交换和远程数据交换,实现资源共享[2]。同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存储信息量大、计算精度高,可以及时给决策人员提供准确、全面,快速的人事资料和有关数据。从而使数字化管理系统有足够的信息基础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检索,多种检索方式的综合查询既适合于各种复杂条件的精确查询,也可以满足各种模糊查询。
  (四)满足医院的人力资源需求
  在医院,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主要来自医院内部,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对分析医院内人力资源状况是否适应医院的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有积极的作用。医院人事科以利于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为立足点,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和人事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为了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个人基本信息的微机检索,不断扩大人事档案信息的内涵[3],以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而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
  在社会信息化大潮滚滚到来之际,大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己经非常现实的提上了各级档案部门的议事日程。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努力创造条件让现有的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在职培训的办法,使在职人员补上欠缺的现代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要加强健全与完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推进档案现代化,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选用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软件系统。强化领导的现代化意识,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加强学习,建立一支高素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也要重视人事档案信息系统的维护。
  参考文献:
  [1]欧阳洁慧.实现科研档案信息化,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J].广东公安科技,2007,3:35
  [2]谭善梅.发挥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J].中国病案,2008,9,1:26-27
  [3]李芝.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161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几所典型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硬件课程设置情况,讨论了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实践教学;计算机工程;硬件课程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设计;嵌入式系统
      
  1引言
  
  2005年底,我国高校有77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点,44万多在校生。根据各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本专业又可分为五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各个方向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均有所侧重,对于传统的工科院校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而言,其方向介于计算机科学(CS)和计算机工程(CE)之间,且更偏向于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方向是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的交叉学科,电类基础课程较多,大多数院校均开设电路与系统、电工电子学等相关课程。此外,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包括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三门核心课程。
  从根本上讲,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技术学科,工程技术的含义远大于科学的涵义,因而本专业具有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强调实践教学体系。许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例如比尔·盖茨)的成长历程也说明了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新世纪的计算机教育不仅要重视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更要强调硬件开发、软件设计的能力培养。
  
  2中外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实践教学对比
  
  为探索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硬件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实施方法,本文分析了美国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实践课程规划,将其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进行比较,详细结果如表1所示。表2列出了这几所典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硬件相关课程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的分配情况。
  
  表1 几所典型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硬件相关课程
  
  表2 几所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硬件相关课程实践学时分析
  
  通过表1和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情况是合理的,与国际领先大学的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相符。对于计算机工程专业普遍开设的三门硬件系列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均开设了相应的课内实验或课程设计,对理论课所传授内容的补充和深化,不但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工程相关工作的能力。本专业学生需要学习数字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知识以及软件设计方面的知识,前者包括数字逻辑设计、计算机组织、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对程序设计的支持,后者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以及程序设计语言的组织等理论。
  然而,进一步分析比较各高校的实验与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发现,我们目前的实验内容设置和课程设计项目设计还比较陈旧,没有及时根据业界技术的发展进步进行调整,因而未能给理论课提供有力的支撑。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硬件系列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是迫切的,需要根据工业界的技术发展进行实验内容调整,实验平台更新和课程设计项目的重新设计,而设计出符合这一要求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实践教材成为这一改革的首要任务。
  
  3硬件课程实践教材的设计
  
  实验课教材的设计应从科学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训练的总体要求出发,统一安排实验教学,不能过分强调某一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而要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验课涉及到四种主要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必须要协调,其中任何一种能力都不可能单独地得到发展。教学实验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本专业必要的基本实验方法,掌握基本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还要让他们学会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处理数据,要加强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但让学生懂得“应该怎么做”,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更要创造性地思索“还能做什么”。
  3.1开放式实验对教材的要求
  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要求给学生独立思考与动手的充分自由。一般的实验教材,重点在介绍一个个实验上,是教师想出的实验让学生去实现,并且对于实验线路、实验方法、实验仪器都做了细致的规定,有的讲义还把实验步骤写得非常细,这样学生根本不必动脑筋,只要依葫芦画瓢即可。这样的教材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要求。开放式实验教学使用的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基本实验详细,作为引导学生入门的手段;选做实验、综合实验要粗线条,多留些空白,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要把教材内容的重点从介绍一个个实验转移到介绍实验理论、实验方法上来,实验选题只要介绍一些典型的例子,选题本身可以留给学生创新。
  3.2基于FPGA的硬件系统设计实验教程
  目前,基于FPGA的教学实验平台及参考书很多,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适合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使用的较少。因此,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应更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开放性的实验内容、开放性的实践环节设计,使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学习,切实提高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目前先进的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器件的实验平台,可以安排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以及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实验与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系统观点,而且开发速度快,可靠性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好。硬件系列实验与实践课程应包括基于FPGA的硬件设计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循序渐进的实验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步骤、重点模块的代码及关键实践环节指导。借鉴国外大学(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马里兰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开设的数字系统设计方面的课程内容,结合我国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及所能提供的实验环境,精心编写实验大纲内容及设计实验用例。通过浮点运算电路设计、状态机设计、某个RISC模型机部分模块的设计等实验用例的训练,学生可以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传送路径、处理以及控制信息是如何完成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而且,通过流水线设计及Cache设计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现代微处理器设计技术。
  教程应当配合高等学校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实用性,所设计的实验可操作性强,与实践结合紧密。不仅着眼于基于FPGA的EDA设计方法,更着眼于介绍基于基本的数字逻辑组成的功能部件的基础上如何构造微处理器,即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的重点和特色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织,而不仅仅是介绍通用的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这是我们与微电子等专业相区别之处,也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特长。
  
  4在硬件课程实践中加强嵌入式系统设计
  
  随着嵌入式系统应用飞速地发展,社会对掌握嵌入式技术的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使嵌入式软、硬件工程师成为未来几年最为热门的职业之一。在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方面,随着半导体和微电子工艺技术的进步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先进的EDA工具平台,在硬件设计中加入包含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逻辑设计,并以FPGA的形式实现功能强大的嵌入式系统,已成为当前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的主流。实验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基本实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操作能力等。
  目前,我校已经与国内外多家嵌入式系统领域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与美国Xilinx公司成立了FPGA技术联合实验室。对嵌入式系统均有丰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的项目研发经验,并具有传统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经验。另外,从2003年设立嵌入式系统研究方向以来,我校已经先后投入了300多万元采购了各种先进的嵌入式实验设备和微机,从硬件环境上已经初步完成了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改革的准备工作。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计算机硬件实验的效果,实现“软硬件实验环境一体化、实验平台综合化、实验内容系统化”。构建软硬件一体化实验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软硬件综合素质;综合的实验平台可以进行多课程内容交叉的综合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实验内容的系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化设计的思想。
  
  5结论
  
  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各个学校的具体做法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对于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接近一致的。大家都认为过去实验教学过于死板,基本上采取“抱着走”的教学方法,大大压抑了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实验教学不能完全依附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在紧密配合课堂教学的前提下,独立设课,开放实验室,发展实验教学本身的特点,发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优势,倡导开放式实验教学法。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根据工业界的技术发展进行实验内容调整,实验平台更新和课程设计项目的重新设计。实践教程应当配合高等学校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践结合紧密。为适应社会对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还应在传统的计算机硬件实践课程中增加嵌入式系统设计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范印哲. 教材设计与编写[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巨瑛梅. 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 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文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乌美娜. 教学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姚爱红(1972-),女,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
  张国印(1962-),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

软件搬家,XP到7总动员

在硬盘上全新安装Win7后,我也有双系统了,High了一小会儿,突然很想念在XP下使用的那些软件。偶然发现了传说中的Windows Easy Transfer,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就让它来轻轻松松地完成XP软件的大搬家。
  
  小知识
  Windows Easy Transfer本来是Vista的重要组件,专门用于硬盘数据的转移,该工具经过重新设计后,可靠性且实用性得以提升:可轻松地将重要文件、电子邮件、图片和设置从旧电脑迁移到新电脑,还包括用户配置信息。因其方便实用被Win7继承下来了(确切地说是“保留”)。
  
  环境:
  XP系统安装在C盘,Win7安装在F盘。
  
  第一步,目标:生成传输文件
  进入XP系统,安装并运行Windows Easy Transfer 6.0(XP版本下载地址为:http://dl.pconline.com.cn/html_2/1/68/id=42205&pn=0.html,安装到F盘(即Win7系统所在盘),选择存储介质为“外部硬盘或USB闪存驱动器”。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扫描后,设置一个简单的密码123,单击“保存”,选择存储位置为F盘根目录。单击“下一步”后,开始把当前XP的数据全部传送给“F:\WINDOWS轻松传送 - 来自旧计算机的项目.MIG”,用了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见图),经过几次测试,时间相差不大。
  
  小提示
  在这个过程里最好不要对计算机进行其他操作,以免影响需传送数据的准确度。
  
  第二步,目标:传送给Win7
  重启进入Win7,运行Windows Easy Transfer 6.0(刚才XP系统中的C盘变成D盘,而F盘变成C盘),选择“这是我的新计算机”,输入密码123,并选择“WINDOWS轻松传送——来自旧计算机的项目.MIG”文件,开始传送,大概需要20分钟(与生成的时间差不多)。

 

1前言
  
  全国高校中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型高校占据多数,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从社会的分工角度看,社会不仅需要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工程基础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人才,而且也需要在工业、工程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试验、制造、运行的技术实施型人才和从事工程策划、协调组织、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教材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优秀的、精品级教材对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1]。
  文章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应用型教材建设为案例,探讨了教材应用体系的建立方法,探讨了精品教材的特性。
  
  2教材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国内各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几十种多媒体技术类教材,基本满足了国内高等教育的教学需要,这一方面说明多媒体技术应用前景好、需求旺盛,同时也说明人才培养需要多层次的教材。这些教材各有特点,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1) 受学科体系束缚
  目前,高校普遍推行弹性学年制,学生自主选择权限得到有限的扩大,同时,快速的扩招加快了普通地方高校学生层次的分化,此外,减少课内学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这样的形势,普通地方高校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既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他们面临“重理论”还是“重实践”两难的境地。
  理论固然重要,实践环节也同样重要。扩招解决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接受知识能力普遍下降的现实性问题,这种现象在地方性高校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已经超出本文的研讨范围,本文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教材这个知识的载体,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带着这样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多数多媒体技术类教材受学科体系约束严重,要么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材压缩版,要么是单一技术的膨胀,让教材变成技术使用手册,忽视了教材的系统性和基础性[2]。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其技术发展快、应用领域广,如果固守单一技术,或扼守学科体系都势必造成知识陈旧、技术落后或实用性差的现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遵循多媒体技术本身发展的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技术需求,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确定合适的度就成为该类教材的难点之一。
  (2) 教材内容差异大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象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基本元素,研究内容包括这些元素的采集、输入、处理、存贮、传输、集成、展现、输出等多种技术,既涉及到计算机硬件,也涉及到计算机软件,是一门迅猛发展的综合性的交叉技术。但是,由于自身许多技术没有标准,也就无法确立课程标准,造成该类教材的教学内容差异非常大,这给教与学双方都带来不少困难。
  多媒体技术及其关联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使得多媒体技术表面上呈现出多、散、新的特点,这给教材的编写带来如下难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空间和资源内,如何选择技术、集成技术和整合技术,以使其形成有机的整体?体现“新”,既不能把新出现的技术,全部纳入,也不能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死板地固守“旧”技术,需要在新与旧、难与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必须兼顾适合于学校教学实验平台的搭建和教师教学的实际状况,否则,再好的教材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落地”需要。事实上,国内普通地方高校财力有限,不可能建立多媒体技术的专业实验平台,甚至还缺少应用新技术与新成果的师资力量,因此,这使得编写这类教材时常常面临“技术新”与“教师知识更新”和“搭建新技术实践教学平台”的两难境地。这也是造成不同教材的知识内容差异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应用性体现不足
  首先,应用型教材,理应着重强调教材的实践性、应用性,但是,强调应用性不是简单技术工具的操作指南。多媒体技术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属于多数学生的职业能力或就业能力,因此,与该课程对应的教材就要注意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要“应知”和“应会”,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教材需要利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实践体系训练其应用操作或应用开发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创造模拟真实的应用环境。
  其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 心是实际的应用能力,强调理论基础的作用,但更强调理论对应用能力的支持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理论知识是用来辅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通常不需要系统掌握,因此,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性技能知识的比例结合问题,也是编写应用型教材的难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人才终身学习,在大学有限学时内要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技术理论基础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既无必要,也不必需。
  基于上述理解,纵观国内同类教材,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组织上,在应用技能的培养上,都存在不足,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应用性,展现知识应用的方式单一,实例的选择仅仅为验证理论知识,忽视实例与理论的紧密联系。
  
  3教材的编写
  
  3.1基本思路
  按照上述分析,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确定为:从应用角度出发,注重理论知识,侧重于技术的应用,以“基础、实用、适用、新颖”为写作宗旨,根据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新要求,适度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新成果,参照国家计算机水平(资格)多媒体技术类的考试大纲,充分利用编写组成员的教学、科研成果,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应用性,突出教材的适用性——适宜教师的教和适宜学生的学。
  通过调研分析,教材以《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CC2004)作为教材内容设置的参考资料,以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类的考试大纲为教材的内容标准,以此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3.2教材应用性体系的建立
  基于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对教材的应用性体系文章提出如下建设思路:
  (1) 设置多媒体课件和VCD制作两个任务驱动型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教师以此为任务主线,展开全书的学习和教学;
  (2) 设置章节性习题与思考题,着力牵引学生课外的扩展性学习和有兴趣、有能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3) 设置探究型的综合性实验,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综合应用与开发能力;
  (4) 积极转换教师科研成果,以提高教材案例的实战效果。
  按照上述思路,结合课程特点,文章进一步给出了实施步骤:
  (1) 选择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实例,围绕这些实例阐述具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步骤,增加应用技术的实战效果;
  (2) 以章节性实验牵引学生完成具体的应用操作,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
  (3) 以集成不同应用背景的综合性实验为独立章节,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与开发能力;
  (4) 选择两个具有典型教学意义的综合性实验作为全书的应用主线,以它们作为实验任务来驱动教学和学习过程,并且要求教材的其他实例的选择尽量围绕该应用主线进行;
  (5) 以思考题和探究型的综合性实验引导学生课外的扩展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提高教材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的可操作性。
  按照上述步骤,教材通过章节性实验培养学生具体的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通过综合性实验帮助学生串联全书知识,培养学生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


  4精品教材建设的探讨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2年年底启动的“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中,对精品教材是这样描述的:“精品教材是指反映国内外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适用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经多年教学改革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显著,以立体化形式呈现的教材。”其中立体化是精品教材成果的重要特征,包括纸质(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电子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电子图书、CAI、试题库、网络课程、资料库,等)、教材网站,以这些立体化资源建立教学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3]。
  从此可知,精品教材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适用性和资源的丰富与多样性,但是,本文认为仅仅这些还不够,还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地域性。因为人才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是不同的,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因此,不同地域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综上所述,文章认为,作为应用型的精品教材需要满足以下特性:
  (1) 思想性
  教材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政治思想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科学性
  教材内容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构合理,难度适当,符合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准则。
  (3) 实用性
  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基础,但更重视应用实践,因此实用性是应用型精品教材的最重要特征。此处的实用性表现在:教材选择的技术要尽量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教材的习题、实例、练习和应用开发题目等都要来源于实际,最好来源于实际的科研成果或典型事例;教材内容的纵向和横向安排要便于教学的组织,有利于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 从2008年1月起,《计算机教育》杂志新开设了“报刊引证报告”栏目,其目的在于:
  
  (1)持续了解和分析专业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中,对相关学术刊物的阅读情况和关注程度;
  
  (2)通过引证分析,为本刊读者和教师推荐优秀的专业刊物和重要的学术论文,试图以此来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提高读者的阅读面和阅读兴趣。
  在新年第1期的“报刊引证报告”中,我们将系统回顾《计算机教育》杂志自2006年第12期至2007年第22期(称为“统计年”)中刊登的全部论文,分析并报告其中参考文献的引文情况。
  
  1 论文引证情况
  
  在本统计年出版的《计算机教育》23期杂志中,共发表论文637篇,其中,标注了参考文献的论文有375篇(不含外文文献、网站文献和教材书籍),占发表论文总数的58.9%。
  引证参考文献(不限年份)涉及《计算机教育》、《中国大学教学》、《电化教育研究》等380种杂志,被引文共1102次。其中,含学报类刊物161种,被引文216次。
  
  2 前21种重点刊物
  
  虽然在发行的刊物数量惊人(据中国知网CNKI.net数据,国内正式出版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达8200多种),但读者群体各有不同。为《计算机教育》杂志论文作者所青睐的前21种重点刊物见表1所示,对比分析如图1所示。
  
  
  
  前21种重点刊物的被引文数为501次,占引文总数的45.5%(图2)。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机教育》杂志论文的被引文数为203次,占引文总数的18.4%(图3),占21种重点刊物被引文数的40.5%。
  
  3 前12种重点学报
  
  为《计算机教育》杂志论文作者所青睐的前12种重点学报见表2所示。
  前12种重点学报的被引文数为44次,占学报被引文总数的20.4%(图4)。
  
  
  4 《计算机教育》杂志影响因子
  
  所谓“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例如:
  A:《计算机教育》2007年(统计年)的全部引文数是11021
  B:2007年所载论文中,引用《计算机教育》杂志发表在2005和2006年的论文的总次数(B是A的子集)是126;
  C:《计算机教育》杂志2005和2006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总和,为524:
  D:《计算机教育》杂志2007本刊影响因子=B/C,为126/524=0.2405。
  参照上述方法,我们对部分重点刊物2007《计算机教育》杂志“影响因子”分析如表3和图5所示。
  从表3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作为国内惟一一份直接面向中高端计算机教育事业的杂志,《计算机教育》 杂志确实具有其独特的专业优势。由于表3采用的被引文仅限于2005和2006两年的数据,所以将图5与图1(或表3与表1)对照,会发现其中所选的刊物有所不同。
  
  

摘要:程序间的通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不论是聊天程序、还是文件传输程序,都离不开数据的传递。而现在,编写一个数据传输的程序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许多程序员每次在编写一个新程序时,都在从零开始编写程序间的通信部分,这就让我们把大量时间浪费在重复劳动上。所以很有必要把我们已经做好的通信部分模块化,这样,以后再编写相关部分时,只需把以前编好模块应用到新的程序中即可。
  关键词:UDP;模块化;C#;通信

  
  Communication Module Based on UDP
  Gao Hao,Yang Guang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ogram is a commonplace subject,either chat program,or file transfer procedure,is inseparable from the data transfer.And now,write a data transfer program is not so difficult However, when programmers writing a new program, they often code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s from scratch.These make us waste time on repeated labor.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modularize the communication part.When we code the relevant parts ,we can just apply the module to the new program.
  Keyword:UDP;Modularization;C#;Comunication
  
  一、概述:
  接下来,将编写一个采用UDP协议的通信模块,它负责接受、发送和处理数据。它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可以处理诸如消息传送、文件传送等事务。
  二、UDP模块的具体实现代码:
  public partial class UDPSocket : Component
  {
  private int localPort = 11000;
  
  private IPEndPoint ServerEndPoint = null; //定义网络端点
  private UdpClient UDP_Server = new UdpClient(); //创建网络服务,也就是UDPSocket
  private System.Threading.Thread thdUdp; //创建一个线程
  public delegate void DataArrivalEventHandler(byte[] Data, IPAddress Ip,
   int Port);
  public event DataArrivalEventHandler DataArrival; //在控件中定义一个事件
  private string localHost = "127.0.0.1";
  private bool active = false;
  public bool Active
  {
  get { return active; }
  set
  { active = value;
  if (active)
  OpenSocket();
  else
   CloseSocket();
  }
  protected void Listener()
  {
   ServerEndPoint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Any, localPort);
  if (UDP_Server != null)
  UDP_Server.Close();
  UDP_Server = new UdpClient(localPort);//创建一个新的端口号
  UDP_Server.Client.ReceiveBufferSize = 1000000000; //接收缓冲区大小
  UDP_Server.Client.SendBufferSize = 1000000000;//发送缓冲区大小
  thdUdp = new Thread(new ThreadStart(GetUDPData));
  thdUdp.IsBackground = true;
  thdUdp.Start();
  }
  private void GetUDPData() /
   {
   while (active)
  {
  //将获取的远程消息转换成二进制流
   byte[] Data = UDP_Server.Receive(ref ServerEndPoint);
   if (DataArrival != null) {
   //利用当前控件的DataArrival事件将消息发给远程计算机
  DataArrival(Data, ServerEndPoint.Address, ServerEndPoint.Port);
  Thread.Sleep(50);
  }
   }
  }
  
  public void Send(System.Net.IPAddress Host, int Port, byte[] Data)
  {
   IPEndPoint server = new IPEndPoint(Host, Port);
   UDP_Server.Send(Data, Data.Length, server);
  }
  
  private void OpenSocket()
  {
   Listener();
  }
  
  private void CloseSocket()
  {
  if (UDP_Server != null)

UDP_Server.Close();
  if (thdUdp != null) //如果自定义线程被打开
  {
  Thread.Sleep(30); //睡眠主线程
  thdUdp.Abort(); //关闭子线程
  }
  }
  }
  这样,一个基于UDP的通信模块就基本实现了,但是它还不具备任何实际的功能,既不能传送消息,也不能传送任何数据。接下来将为它实现简单的文件传输功能来说明它的使用方法。
  三、简单文件传输功能的实现
  该示例程序采用C/S架构设计。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各采用一个UDPSocket来处理通讯方面的需求。DataArrival事件将负责处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业务逻辑。当UDPSocket接收到数据时,将引发DataArrival事件,从而引发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不同的处理。
  服务器端代码:
  private delegate void DataArrivaldelegate(byte[] Data, System.Net.IPAddress Ip, int Port);
  private void udpSocket1_DataArrival(byte[] Data, System.Net.IPAddress Ip, int Port)
  {
  DataArrivaldelegate outdelegate = new DataArrivaldelegate(DataArrival);
  this.BeginInvoke(outdelegate, new object[] { Data, Ip, Port });
  }
  private void DataArrival(byte[] Data, System.Net.IPAddress Ip, int Port)
  {
  udpSocket1.Send(Ip, Port,Data);
  }
  客户端代码:
  接收文件
  private void DataArrival(byte[] Data, System.Net.IPAddress Ip, int Port)
  {
  ClassMsg msg = new ClassSerializer().DeSerializeBinary((new System.IO.MemoryStream(Data))) as ClassMsg;
  FileStream fileStream = null;
  try
  {
   string filePath = Environment.CurrentDirectory + "\\" + msg.FileName;
   if (File.Exists(filePath))
   filePath = Environment.CurrentDirectory + "\\" + msg.msgID + msg.FileName;
   fileStream = new FileStream(filePath, FileMode.Create);
   fileStream.Write(msg.Data, 0, msg.Data.Length);
   }
   finally
   {
   fileStream.Close();
   }
  }
  发送文件
  private void tsSendFile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openFileDialog1.ShowDialog() == DialogResult.OK)
  {
  IPAddress ip = IPAddress.Parse(Publec_Class.ServerIP);
   string port = Publec_Class.ServerPort;
  FileStream fileStream = new FileStream(openFileDialog1.FileName, FileMode.Open, FileAccess.Read);
   MemoryStream memStream = new MemoryStream();
   int b = fileStream.ReadByte();
   while (b != -1)
   {
   memStream.WriteByte((byte)b);
   b = fileStream.ReadByte();
   }
   byte[] data = memStream.ToArray();
   ClassMsg msg = new ClassMsg();
   msg.Data = data;
   msg.msgID = Guid.NewGuid().ToString();
   msg.FileName = openFileDialog1.SafeFileName;
   udpsocket.Send(ip, Convert.ToInt32(port),
   new ClassSerializer().SerializeBinary(msg).ToArray());
   }
  }
   这样,一个简单的文件传输功能就完成了,虽然这个示例里面没有把传输文件的大小等因素考虑在内,但是,作为一个示例来说,也足够清晰了。当然,我们也可以对这个示例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以实现更为强大功能。
  四、总结
  编写比较大型的软件时,直接从头开始开发耗费人力物力。通过重用以前的代码,可以快速高效的开发程序。而为了进行代码的重用,我们需要在编写程序时注意对软件进行模块化。每个模块应该是自治的,它隐藏具体的实现,只提供程序的接口。这样有利于对错误的排查、软件的维护和升级。
  本文通过一个UDP通信模块的示例程序,展示了模块化编程的优点。之后通过一个示例程序,演示了该模块的用法。但是此模块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它还能用于大部分的数据传输任务,这一切将有待于读者去发掘。

本文档为【电子信息化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9938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7-06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