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安

注安

举报
开通vip

注安《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A 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及要求 节次 内容编号 考试内容 在教材中 的位置 要求 第一节 一 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等基本概念 P4-5 熟悉 二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重大危险源等基本概念 P1-3 掌握 三 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概念 P2,4,5 掌握 第二节 一 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P6-7 了解 二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P7-10 熟悉 ...

注安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A 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及要求 节次 内容编号 考试内容 在教材中 的位置 要求 第一节 一 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等基本概念 P4-5 熟悉 二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重大危险源等基本概念 P1-3 掌握 三 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概念 P2,4,5 掌握 第二节 一 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P6-7 了解 二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P7-10 熟悉 三 系统安全理论 P12 了解 四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P13 掌握 第三节 一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P13-14 了解 二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 P14-15 熟悉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B 答案 一、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等基本概念 1.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2.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3.职业安全卫生 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它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与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面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 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重大危险源等基本概念 1.事故 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统计中,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 2.事故隐患 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 3.危险 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危险度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二元函数,是两者的结合。) 4.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5.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下式≥1,就是重大危险源。 式中 qi—单元中物质i的实际存在量; Qi—物质i的临界量; N—单元中物质的种类数。 说明:危险物品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三、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概念 1.安全 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免遭不可承受的发生事故的危险) 2.本质安全 设备、设施或技术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包括两种安全功能: (1)失误一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 (2)故障一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3.安全生产管理 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C 模拟试题 1.“安全”就是: a. 不发生事故; b. 不发生伤亡事故; c. 不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 d. 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承受的。 2.以下属于重大危险源的是: a. 生产场所A,有爆炸性物质三硝基苯甲醚4.4吨; b. 生产场所B,有易燃物质乙炔0.3吨、活性化学物质过氧化钠0.75吨、有毒物质氯乙烯13吨; c. 储存区C,有活性化学物质过氧化钠17吨; d. 储存区D.,有有毒物质氯乙烯25吨、爆炸性物质三硝基苯甲醚24吨。 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B 答案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1.系统原理 (1)含义 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a.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b.整分合原则: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 c.反馈原则: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 d.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2. 人本原理 (1)含义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a.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b.能级原则: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c.激励原则: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3.预防原理 (1)含义 安全生产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a.偶然损失原则: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 b.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 c.3E原则:针对造成人、物的不安全因素的四方面原因——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 d.本质安全化原则: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强制原理 (1)含义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要求的约束。 (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a.安全第一原则: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或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服从安全。 b.监督原则: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是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采取相应对策: 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前者使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后者则是要求必须怎么做。 C 模拟试题 1.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对系统原理的 的应用。 a. 反馈原则; b. 封闭原则; c. 整分合原则; d. 动态相关性原则。 2.按安全生产绩效予以考核是对人本原理的 的应用。 a. 动力原则和能级原则; b. 动力原则和激励原则; c. 激励原则和能级原则; d. 动力原则、能级原则和激励原则。 3.“连锁”装置是对预防原理的 的应用。 a. 因果关系原则; b. 3E原则; c. 本质安全化原则; d. 偶然损失原则。 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B 答案 二、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的含义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 “预防为主”的含义是,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抢救、调查、处理和分析,而是在事先有效地控制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预防事故发生。 C 模拟试题 1.以下哪种叙述正确? a. “安全第一”的含义是安全比产量、效益重要; b. “安全第一”的含义是突出安全、淡化质量; c. “预防为主”的含义是事先预防所有事故的发生; d. “预防为主”的含义是事先控制不可接受的危险,控制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A 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及要求 节次 内容编号 考试内容 在教材中的位置 要求 第一节 一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 P16 了解 二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P17 熟悉 三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P17-18 掌握 第二节 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 P18 了解 二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要求 P18-19 熟悉 第三节 一 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 P19 了解 二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P19-21 熟悉 三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方法 P23 熟悉 第四节 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 P24-25 了解 二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 P25-29 掌握 三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P29 掌握 第五节 一 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法律依据 P30 了解 二 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定义和内容 P29-33 掌握 第六节 一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及内容 P33-35 了解 二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 P35-37 掌握 第七节 一 特种设备的范围 P37 了解 二 特种设备的使用、检测等安全管理规定 P37-39 熟悉 第八节 一 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P39-40 了解 二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及发放要求 P40-41 熟悉 三 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P 41 掌握 第九节 一 工伤保险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P 42 了解 二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资格和待遇给付 P 43-44 熟悉 三 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 P 44-45 熟悉 四 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预防的关系 P 45-46 了解 第一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 B 答案 二、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 (2)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3)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4)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落实; (5)同时建立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3.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工作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 4.班组长 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5.岗位工人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C 模拟试题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涉及的方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b.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c.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d. 班组长; e. 岗位工人。 2.下述哪一项不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职责? a.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 B 答案 一和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设置要求 危险性较大的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 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设置机构或者配备多少专职管理人员,根据危险性和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必须设置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是设置机构,还是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根据危险性和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可不设置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但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C 模拟试题 1.对于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事矿山开采的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从事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的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从事危险物品储存的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不从事与危险物品有关的非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单位,不能设置机构,而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2.下述4个企业,哪一个的做法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a.A企业从事机械加工,员工332人,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B企业从事建筑施工,员工298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c.C企业是一个甲醇转运站,员工52人,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d.D企业从事物业管理,员工22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第三节 安全生产投入 B 答案 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1.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1)消除危险源 选择危险性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消除的危险源,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消除。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如: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等。 (3)隔离 隔离技术能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减少损失。 (4)故障一安全设计 故障一安全设计的作用是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使其处于低能状态,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安全。 (5)减少故障和失误 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等来减少物的故障,减少事故。 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隔离 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隔离措施包括隔开、封闭和缓冲等。 (2)个体防护 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3)设置薄弱环节 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如锅炉上的易熔塞、电路中的熔断器等。 (4)避难与救援 设置避难场所,免遭伤害或赢得救援的时间。事先选择撤退路线,事故发生时迅速撤离。事故发生后,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 此外,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 三、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方法 1.编制时间 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等计划同时编制。 2.计划内容 (1)单位和工作场所; (2)措施名称; (3)措施内容与目的; (4)经费预算及来源; (5)负责设计、施工单位及负责人; (6)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 3.编制计划的布置 企业领导应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向下属单位或职能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布置编制工作。 4.计划项目的确定与编制 下属单位确定本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并编制具体的计划和方案,经群众讨论后,送上级安全部门审查。 5.计划的审批 安全部门将上报计划进行审查、平衡、汇总后,再由安全、技术、计划部门联合会审,并确定计划项目、明确设计施工部门、负责人、完成期限,成文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6.计划的下达 厂长根据总工程师的意见,召集有关部门和下属单位负责人审查核定计划。根据审查、核定结果,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C 模拟试题 1.关于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要在同年度生产计划确定后立即编制; ②下属单位确定本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并编制具体的计划和方案,经群众讨论后,送上级计划部门审查; ③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计划成文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④由厂长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第四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B 答案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 1.几种人员教育培训的要求、内容和时间 (表中“高危单位”指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 对象 要求 内容 时间(学时) 高危单位 其他单位 主要负责人 1“高危单位”: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2其他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3所有单位: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3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4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5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48 每年再培训 ≧16 ≧24 每年再培训 ≧8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同上 与上面内容比较: · 1、4、5相同; · 2、3的深度加大: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 不同的是: 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 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 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再培训的内容: 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本领,含法规、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 同上 同上 新从业人员 进行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厂级: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 车间级: 除厂级的内容外,还有本车间安全生产特点和规章制度 班组级: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8 ≧24 2.特种作业人员及其安全生产教育 (1)特种作业和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2)特种作业的范围: 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矿山安全检查作业,矿山提升运输作业,采掘(剥)作业,矿山救护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的作业。 (3)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 a. 培训和取证 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获得证书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推行全国统一培训大纲、统一考核教材、统一证件的制度) b. 安全技术考核 安全技术考核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以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为主。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c. 复审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2年进行1次复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1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失效。(复审的内容包括:健康检查、违章记录、安全新知识和事故案例教育、本工种安全知识考试) 3.其他 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三、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 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 C 模拟试题 1.某建筑施工单位2004年关于安全培训时间的下述安排中,哪一项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a. 主要负责人再培训时间12小时; b. 新上岗的安全科长培训时间40小时; c. 新从业人员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45小时; d. 安全科原岗位人员再培训时间18小时。 2.下述中哪一项不是特种作业? a. 锅炉水质化验; b. 矿山安全检查; c. 电梯作业; d. 大型机床操作。 3.取得起重作业人员操作证、连续从事本工种8年者,每几年进行1次复审? a. 2年; b. 1年; c. 4年; d. 0.5年. 第五节 建设项目“三同时” B 答案 一、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人建设项目概算。 《职业病防治法》有类似的规定,但称为“职业病防护设施”。《劳动法》亦然,但称为“劳动安全卫生设施”。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第3号令)是目前从事“三同时”监察工作最为明确、具体的法规。与其配套的规章是第10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 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和第11号令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 二、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定义和内容 1.“三同时”的定义 可按《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回答(见上题)。或按下述回答。 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确保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2.“三同时”针对的建设项目 “三同时”的要求是针对我国境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它包括在我国境内建设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建设项目。 3.对安全生产来说,“三同时”是什么性质的措施? 是一种事前保障措施,是一种本质安全措施。 4.“三同时”的内容和要求 (1)可行性研究阶段 进行劳动安全卫生论证,并将其作为专门章节编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所需投资纳人投资计划;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对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并委托本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a.大中型或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b.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c.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d.大量生产或使用I级、II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e.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f.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确认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预评价工作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将预评价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预评价工作应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会审前完成并通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审批。) (2)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严格遵守我国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标准,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并应依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复,完善初步设计。 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会审前,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及图纸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审查并批复初步设计文件中的《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审查同意后,及时办理《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审批表》) (3)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对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提出落实“三同时”规定的具体要求,并负责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条件。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实做到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对建设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4)试生产阶段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调试和考核,对其效果做出评价;组织、进行劳动安全卫生培训教育,制定完整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规章制度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建设项目预验收前,委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单位进行劳动条件检测和有关设备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并将结果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写入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 (5)竣工验收阶段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对建设项目竣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验收。 凡符合需要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在正式验收前应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验收或专项审查验收。对预验收中提出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改进意见应按期整改。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验收通过后,应及时办理《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审批表》。)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a.初步设计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已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投入使用的情况; b.建设项目中特种设备已经由具有法定资格的单位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检验合格证书)的情况; c.工作环境、劳动条件经测试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d.建设项目中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经现场检查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情况; e.设立了安全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了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建立、健全了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组织进行了劳动安全卫生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已经培训、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证的情况,制定了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情况。) C 模拟试题 1.关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在“三同时”中的职责,下述哪项不准确? a. 审批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 b. 审查并批复初步设计文件; c. 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建设项目预验收前,审批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 d. 对建设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竣工验收; 第六节 安全生产检查 B 答案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及内容 1.类型 (1)定期安全检查 (2)经常性安全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 (4)专业(项)安全检查 (5)综合性安全检查 (6)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 2.内容(略) 二、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 1.方法(略) 2.工作程序 (1)安全检查准备 a.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b.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c.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危险因素; d.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e.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f.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记录表格或记录本; g.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2)实施安全检查 a.访谈; b.查阅文件和记录; c.现场观察; d.仪器测量。 (3)通过分析做出判断 依据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找出主要问题,即物、人、环境、管理几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必要时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检验。 (4)做出处理决定 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对复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验证,以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 第七节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B 答案 一、特种设备的范围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二、特种设备的使用、检测等安全管理规定 1.设计和制造 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的特种设备,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对未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特种设备,实施安全认可证制度。未取得相应产品生产许可证或安全认可证的单位不得制造相应产品。 (对锅炉制造厂的锅炉产品实行出厂监督检验制度。监督检验工作由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或其授权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进行。锅炉制造厂应缴纳检验费。) 2.安装、维修保养与改造 安装、维修保养、改造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向所在地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或其授权的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申请资格认可,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承担认可项目的业务。该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改造业务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包和分包。 3.使用与管理 (1)注册登记制度 新增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必须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地区的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上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2)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 使用单位必须按期向所在地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安全技术性能,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中的有关内容。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 (3)使用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和应急措施在内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必须保证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特种设备档案是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检修全过程的文字记载) (4)报废制度 标准或技术规程中有寿命要求的特种设备或零部件,应当按照相应的要求予以报废处理,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使用单位应向负责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5)应急救援预案 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的不同特性建立相适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演练,对其可行性、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确保当事故发生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能真正起作用,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 模拟试题 1.下述哪项不是特种设备? a. 压力管道、电梯; b. 客运索道; c. 大型游乐设施; d. 厂内机动车。 2.下列哪项叙述正确? a. 对未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特种设备,对制造单位没有证书要求; b. 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改造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或其授权的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申请资格认可,方可承担认可项目的业务; c. 锅炉制造厂的锅炉产品出厂前,由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或其授权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进行免费检验; d.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业务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包和分包,维修保养工作可以分包给有资质的单位。 3. 关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规定,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 为正式使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需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地区的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而后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上; b. 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之前,使用单位要向所在地的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安全技术性能,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中的有关内容; c. 使用单位必须保持完整、准确的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d. 按照标准或技术规程中有寿命要求的特种设备或零部件,在进行报废处理前,使用单位应向负责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第八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B 答案 一、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从劳动卫生学角度,通常按防护部位分类) 1.头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电磁辐射帽; 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面具)、防毒口罩(面具)等; 3.眼面部防护用品,如焊接护目镜和面罩、防冲击眼护具等; 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如耳塞、防噪声头盔等; 5.手部防护用品,如防酸碱手套、绝缘手套等; 6.足部防护用品,如防砸鞋、电绝缘鞋、防震鞋等; 7.躯干防护用品,如阻燃服、耐酸碱服; 8.护肤用品,如防腐、防射线的护肤品等; 9.防坠落用品,如安全带、安全网等。 (劳动防护用品也可按照用途分类。以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可分为:防坠落用品,防冲击用品,防触电用品,防机械外伤用品,防酸碱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以预防职业病为目的可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放射性用品,防热辐射用品,防噪声用品等。)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及发放要求 1.选用原则 (1)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 (2)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 (3)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2.对用人单位发放的要求 (1)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国家经贸委2000年颁布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中规定的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护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护品; (2)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护品必须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购买的护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按照护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3)教育从业人员,按照护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做到“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并进行监督检查; (4)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护品; (5)建立健全护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档案,并切实贯彻执行和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 三、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1.使用前首先做外观检查,以认定用品对有害因素防护效能的程度,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各部件组装是否严密,启动是否灵活等;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在性能范围内使用防护用品,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未经监测部门认可或经检测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品;不能随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 C 模拟试题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包括: ①产品合格证; ②安全鉴定证; ③质量鉴定证; ④生产许可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生产经营单位要教育从业人员,按照护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对劳动防护用品做到“三会”: a. 会检查(可靠性);会正确使用;会正确维护保养; b. 会验收;会正确使用;会检查(可靠性); c. 会检查(可靠性);会正确使用;会报废; d. 会正确使用;会正确维护保养;会报废。 第九节 工伤保险 B 答案 一、概念与基本原则 1.概念 工伤保险亦称职业伤害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保证实施的,对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包括事故伤残和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的职工或遗属提供补偿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补偿内容包括对伤残职工的医疗救治、经济补偿、职业康复训练和对工伤死亡者遗属的经济补贴等。 2.基本原则 (1)强制实施的原则 由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强制工伤保险制度的实行,对于不按法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对于不按法定的项目、标准和方式支付待遇、不按法定的标准和时间缴纳保险费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无责任赔偿原则(无过失补偿原则) 无论工伤事故责任是否在于劳动者一方,只要不是受害者本人故意行为所致,就应该按照规定标准对其进行伤害补偿。 (3)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原则 无论是直接支付保险待遇或者缴费投保,全部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劳动者个人不缴费。 (4)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把工伤经济补偿、工伤事故预防与职业康复训练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事故预防,有利于受伤害者康复及再就业。 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和待遇给付 1.资格条件 (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患职业病的; e.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f.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g.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职工原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此种情况不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3)以下情况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a.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b.醉酒导致伤亡的; c.自残或者自杀的。 2.工伤待遇项目 (1)工伤医疗待遇,包括挂号费、就医路费在内的有关医疗费用及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补助费; (2)工伤津贴待遇(评残前); (3)工伤护理费; (4)残疾辅助器具费; (5)因工伤残抚恤金;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7)丧葬补助金; (8)供养亲属抚恤金; (9)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上述项目中,工伤津贴待遇一项暂不统筹,由企业支付。 三、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用人单位)应当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该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境内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职工是指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的,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 机关、事业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 C 模拟试题 1. 职工有下列哪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a.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b.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 c. 醉酒导致伤亡; d.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2. 职工有下列哪种情形,应当视同工伤: a. 患职业病; b. 自残或者自杀; c. 职工原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d.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3.某职工因工伤残,以下哪种费用项目不属工伤待遇? a. 医疗费; b. 残疾辅助器具费; c. 工伤津贴(评残后); d. 工伤护理费。 4.下列哪种人不享受《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a.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b. 个体工商户的雇工; c. 国营企业员工; d. 股份制企业的雇员。 第三章 安全评价 A 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和要求 节次 内容编号 考试内容 在教材中的位置 要求 第一节 一 安全评价的分类 P47-49 了解 二 安全预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P47 熟悉 三 安全验收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P47-48 熟悉 四 安全现状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P48 掌握 五 专项安全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P48-49 掌握 第二节 一 安全评价的一般程序 P49 了解 二 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P50 熟悉 第三节 一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辨识方法 P50-57 熟悉 二 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与方法 P57-58 掌握 第四节 一 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 P58-60 了解 二 常用安全评价的方法。 P60-65 熟悉 第五节 一 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P65-71 了解 二 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 P67-72 掌握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 B 答案 一、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四种。 二、安全预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 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2.内容 主要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即: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危险程度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针对不可容许的危险,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并评价采取措施后的效果,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指标要求的结论。 三、安全验收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 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 2.内容 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从而做出评价结论并提出补救或补偿措施,以促进项目实现系统安全。 四、安全现状评价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 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 2.内容 全面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识别,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 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的影响范围,分析事故的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 对发现的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整改的优先度进行排序; 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 五、专项安全评价的概念 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专项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六、各类安全评价的不同点 项目 预评价 验收评价 综合评价 专项评价 依据设计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 详细设计 详细和修改设计 详细设计和专项资料 依据资料 类比工程 现场资料 现场资料 专项检测资料 进行时间 可行性研究阶段 正式运行之前 正式运行之后 ~ 评价重点 1.可行性 2.可能危险危害因素 3.设计时的措施 1.法规符合性 2.存在危险危害因素 3.措施的有效性 1.适应性 2.存在危险危害因素 3.整改措施 1.可行性 2.针对问题的措施 3.专项检测 C 模拟试题 1.下列关于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安全预评价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初步设计之前进行; b. 安全验收评价根据详细设计文件,在建设项目竣工、投产运行正常后进行; c. 安全预评价要委托给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安全验收评价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会组织的代表共同进行; d. 安全预评价报告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安全验收评价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审批。 2.下列关于安全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安全预评价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②安全验收评价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 ③安全现状评价可以在建设项目的任何阶段进行; ④专项安全评价在建设项目正式运行之后进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 B 答案 一、安全评价的一般程序 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二、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a.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 系统的技术资料。 b.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被评价工程、系统的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c.定性、定量评价: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d.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e.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简要地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生产经营者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 f.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 C 模拟试题 1.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除了开始的准备阶段和最后的评价报告编制外,还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②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③评价危险程度,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④辨识和分析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其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①②; d. ①③②④。 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B 答案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 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
本文档为【注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885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7KB
软件:Word
页数:41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3-07-01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