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教育1

语文教育1

举报
开通vip

语文教育1null一个是教育翘楚, 一个是画界名家, 叶圣陶和丰子恺两位先生, 联手打造《开明国语课本》, 成就语文教材煊赫多时的神话。 它倾注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想, 围绕日常生活而展开, 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 到处都是“生活即教育”的足迹。 它融进了丰子恺先生的清新插画, 用线条勾勒文字韵致, 沉淀纯真质朴的淡雅。 爱的教育,让爱永驻, 于字里行间教会孩子做人道理, 在文衣词缝传承经典传统文化, 《开明国语课本》, 用真诚演绎岁月的童话。一个是教育翘楚, 一个是画界名家, 叶圣陶和丰子恺两位先生, 联手打造《开明国语课...

语文教育1
null一个是教育翘楚, 一个是画界名家, 叶圣陶和丰子恺两位先生, 联手打造《开明国语课本》, 成就语文教材煊赫多时的神话。 它倾注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想, 围绕日常生活而展开, 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 到处都是“生活即教育”的足迹。 它融进了丰子恺先生的清新插画, 用线条勾勒文字韵致, 沉淀纯真质朴的淡雅。 爱的教育,让爱永驻, 于字里行间教会孩子做人道理, 在文衣词缝传承经典传统文化, 《开明国语课本》, 用真诚演绎岁月的童话。一个是教育翘楚, 一个是画界名家, 叶圣陶和丰子恺两位先生, 联手打造《开明国语课本》, 成就语文教材煊赫多时的神话。 它倾注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想, 围绕日常生活而展开, 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 到处都是“生活即教育”的足迹。 它融进了丰子恺先生的清新插画, 用线条勾勒文字韵致, 沉淀纯真质朴的淡雅。 爱的教育,让爱永驻, 于字里行间教会孩子做人道理, 在文衣词缝传承经典传统文化, 《开明国语课本》, 用真诚演绎岁月的童话。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一、民国时期语文课程发展轨迹一、民国时期语文课程发展轨迹(一)从国文到语文 (二)从文言到白话 (三)从纲要到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一)从国文到语文(一)从国文到语文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语文独立设科的开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1912—1949)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正式名称) 1949年,教育部接受叶圣陶先生的建议,把我国基础母语 的课程统称为“语文” null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叶圣陶null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贴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做“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张志公(二)从文言到白话(二)从文言到白话★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学文体发展的趋势:“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null★ 1918年4月,胡适又发表《建设的革命文学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乃是我们的根本主张。” null★ 《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1号起率先改用白话文,并采用新式标点符号;该刊先后发表了胡适、刘半农等的白话诗和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各大报刊先后改文言为白话。null★ 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三届大会决议《推行注音字母以期语言统一案》,要求教 育部速定国语标准,推行注音字母。北洋政 府教育部在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表》。null★ 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20年1月下令于本年秋 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 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代所编 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null 文言→白话 贫民教育的实现 语言文字走下神坛,走向民间 语言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教育问题+文化问题 +政治问题+思想问题 ↓ 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 (三)从大纲到标准(三)从大纲到标准◆ 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学校系统 改革令》(即壬戌学制),新学制规定将学校系统分成两个阶段,小学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中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null◆ 新学制公布之后,全国教育联合会组织了 “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负责拟定 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 《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目的 内容和方法:读书+作文+习字(写字) 毕业最低限度标准: ① 阅读普通参考书报,能了解大意 ② 作普通应用文,能清楚大意,于文法上无重大错误 ③ 能欣赏浅近文学作品 null △ 我国现代初中语文课程发展史上第 一份较为严整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 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语文课程 的性质、初中语文课程的目的、任 务、内容、方法、分段要求及评价 标准等 新一轮课程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 1923年课程纲要随时间发展出现弊端。 主要意见集中在分科制和课程设置两个问题,还有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门类太多。 《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 1929年8月颁布实施。 由孟宪承、刘大白参与编订。 现代语文课程史上第一套由政府教育部名义颁行的、具有教育法规性质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null○ 目的 ○ 作业要项:阅读(精读+略读)、 习作(作文练习、口语练习、书法练习) ○ 时间支配 ○ 教材大纲 ○ 教法要点 ○ 毕业最低限度○ 教材大纲○ 教材大纲 1. “语体文与文言文并选,语体文渐减少, 文言文渐增,各学年分量的比例递次为七 与三,六与四,五与五”; 2. 教材编排上首次明确规定了较为合理的顺 序:初中第一年偏重记叙文、抒情文;第 二年偏重说明文、抒情文,第三年偏重议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应用文。 3. 明确规定初中阶段主要学写白话文,“能以 语体文作充畅的文字”。 二、民国早期文言教科书的编制二、民国早期文言教科书的编制 (一) 探索了各自不同的编排方式 (二) 初步探索了选文的评注体例 (三) 轻诗重文 (四) 阅读兼具指导作文之法null 吴增祺编《重订中学国文教科书》(上海商务印书馆 1913 ——1917) 刘法曾和姚汉章编《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上海中华书局1912——1915) 林纾编《重订中学国文课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许国英编《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谢蒙编《新制国文教本》(上海中华书局1914) 沈星一编《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古文读本》(上海中华书局1924)(一)探索了各自不同的编制方式(一)探索了各自不同的编制方式◇ 由近及远,溯流而上 “明代李崆峒所云文非秦汉,未免言之太 过”,于是“兹编凡分为四集,明清为第 一集,五代宋金元为第二集,自晋及唐 为第三集,周秦汉魏为第四集。” ——吴增祺 null◇ 各册内选文依时代顺序编排,每册从易到 难,渐次递进 “兹编凡分四册,一册之中,依时代顺序甄录。 第一册 取其篇幅较短,意义较简,词语较浅显易明者。二册以 上,学生之程度递深,则教授 文字之词义,亦因之递 进。至于奏议铭志,多属洋洋大篇,初学亦不能应用, 非若论说书牍,为普通日用所必须也,故于第三四册始 行登录,总以求合学者之心理,适中学程度之用为目 的。” ——刘法曾、姚汉章 null◇ 全套教科书总体溯流而上从今到古编排, 但相邻两册之间时代有交叉重合部分 一册之内不按历史顺序编排,亦不按作家集中 编排,而大致按体裁编排,便于借鉴,如几篇 “论”、“记”、“序”相对集中。总观选文,选家明 显偏向唐宋散文,兼晚唐小品、明公安、清桐 城诸派。(许国英)null◇ 低年级按从易到难顺序编排,高年级按从 古到今顺序编排 “第一二册专以文之浅深为编次之序,不依 时代为先后。第三册从古到今,顺次排 列,俾学者略明文学之源流及变迁。” ——沈星一(二)初步探索了选文的评注体例(二)初步探索了选文的评注体例◇ 选本配以简单的评注 每篇课文前有总评,如陆机《辩亡论》: “铺叙太多而少断制,亦尔时文体如是,然其笔力 豪迈处,自不可及。”李斯《谏逐客书》:“文势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中间鱼龙混杂,光怪百出,见者莫不目眩心惊,此种境界,自汉以后已不复见,何论魏晋!” ——吴增祺《重订中学国文教科书》 null 正文有简要评点,望引起学习者阅读时注意。 如《谏逐客书》有“开手便提名主意”,“历引累代用客 之效,所以见逐客之不可,其专指秦事,不他及者, 所谓赋诗不出郑志也”,“每一段完,必作一反振,文 章更有气势”,“此下以物为比”,“一层翻作两层,更 极波澜起伏之妙”,“正喻双收,危词动听”等。 null 姚汉章、刘法曾编《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编辑大意”中认为,“选文家于文之起落处,一一加以评点”是一种陋习,但又强调“文中有大关键处,极深至语,又不可不略加圈点,以引起读者之注意;又文中之段落提顿处,加以说明”。null如《滕王阁序》中有“以上叙地”、“以上叙宾主 人物”、“以上叙九月之景”、“以上感慨不遇” 等,最后有一个总评:“序词薄丽,诗意淡远, 子安天才,哪得不令伯屿惊服?按‘落霞’二句, 即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 春旗一色’句法。”评注仅此而已。null ◇ 除读本外,另编“注本”,以便于教者与学者 “减省脑力日力之助” 题注及文体 作者介绍 正文评注 结尾总评 null 谢蒙编《新制国文教本》配有《新制国文教本评注》,其“编 辑大意”有如下说明。①评注仿刘勰、钟嵘标举的笔法(评) 和汉代经生解释字义(注)合于一编。凡一言之安,一事之 会,均研精覃思,斟酌再三,以期展卷了然,教学两收其利。 ② 题目来历,人名地名,以及文中注意之部分,均节要叙 述,先明大略,读者有成竹在胸之慨,庶收若网在纲之益。 ③ 于作者名字、时代爵里、行谊大略、著述总目,言之较 详,借资参镜。④ 正文有段意概括。⑤重点语句有实心圈和 空心圈,并配有眉批,使学习者明了一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⑥文章结尾有总评。(三)轻诗重文(三)轻诗重文许国英编《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其“编 辑大意”中揭示了过去选文中普遍忽视诗歌的 现象:“从前选本,多不及诗歌,窃以箴铭颂 赞哀祭等韵文既一概列入,诗亦韵文之一, 可以助美术供吟讽,古人所谓涵养性情宜导 血气端在乎诗。其裨益良非浅鲜。兹编略师 此意,取古风之声律和顺情韵并佳者,每册 列一二,不拘时代派别,择相当者采录。”(四)阅读兼具指导作文之法(四)阅读兼具指导作文之法 学生至入中学堂,多读经书,渐悉故事,此时 急宜授以作文之法。 ——吴增祺编《重订中学国文教科书》例言null 中学校学生,国文程度渐深,急以授以古人 作文义法。 ——刘法曾、姚汉章编《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 编辑大意null 中学国文程度较高于小学,故宜授以适当之 作文法理,且使略知古今文章轨范,以期共 保国粹。 ——许国英编《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 编辑大意
本文档为【语文教育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0542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61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3-06-21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