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_魏坚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_魏坚

举报
开通vip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_魏坚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 魏 坚, 元上都遗址 ,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河镇东北 20 公里处 , 地处闪 电河 (即滦河上游 ) 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 。 蒙古语称作 “兆乃曼苏默 ” , 即一百 零八庙之意。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 0 09 ’ 50 ” 一 116 ’ 11’ 4() “ , 北纬 4 2 0 20 ‘ 52 ” 一4 2 , 22 ‘ 13 “ , 海拔高度在 12 62一 128 1米之间。 元上都北依龙岗, 南临滦河 , 史籍赞其城曰 : “龙岗蟠其阴 ,...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_魏坚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 魏 坚, 元上都遗址 ,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河镇东北 20 公里处 , 地处闪 电河 (即滦河上游 ) 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 。 蒙古语称作 “兆乃曼苏默 ” , 即一百 零八庙之意。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 0 09 ’ 50 ” 一 116 ’ 11’ 4() “ , 北纬 4 2 0 20 ‘ 52 ” 一4 2 , 22 ‘ 13 “ , 海拔高度在 12 62一 128 1米之间。 元上都北依龙岗, 南临滦河 , 史籍赞其城曰 : “龙岗蟠其阴 , 滦水经其阳 , 四山拱卫 , 佳气葱郁 , ⋯⋯山有木 , 水有鱼盐 , 百货狼籍 , 畜牧蕃息 ” ’。 其地 “北控沙漠 , 南屏燕蓟 , 山川雄固 , 回环千里 ” 2 。 每当夏秋季节 , 闪 电河水蜿蜒曲折 , 金莲花遍野盛开 , 牛羊布野 , 气候宜人 , 自然景色十分优美。 元代诗人 就有 “牛羊散漫落日下 , 野草生香乳酪甜 ” 3的生动描写 。 公元 125 1年 , 蒙哥汗在漠北即位后 , 命其弟忽必烈总领 “漠南汉地军国庶事” 4 , 忽 必烈即由漠北南下 , 驻帐于桓州与抚州之间的金莲川 , “征天下名士而用之 ” , 建立了蒙元 历史上著名的 “金莲川幕府” 5 。 125 5 年 (元宪宗五年 ) , 蒙哥汗又将属桓州管辖的金莲川 之地赐封给忽必烈 , 125 6 年 (元宪宗六年) 三月 , 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桓州东、 滦河北 “选 地建城郭 , 三年建成” 6 , 初名开平府。 12 60 年 4 月 , 忽必烈在此继汗位 , 开平遂成为临 时都城。 1263 年 (中统四年 ) “升开平府为上都” ’, 亦称上京和滦京 , 元上都正式成为元 朝都城。 1264 年 (中统五年) , 改燕京为中都 , 126 7 年 (至元四年) , 北京的大都建成 , 至此 , 以大都为正都 , 上都为夏都 , 两都制正式确立 。 自忽必烈始 , 元朝的历代皇帝都实 行两都巡幸制 , 每年农历四月至九月 , 元朝皇帝都在元上都避暑和处理政务。 滦河 , 古称濡水 , 发源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以北的坝上沽源县境内 , 其上游为闪电河 , 蒙古语称作 “上都音高勒” , 也称 “上都河 ” 。 蒙古语 “高勒” 为汉语 “河 ” 之意 , 故闪电 河当是 “上都河 ” 之音转 。 此河由南向北进入正蓝旗境后 , 先由西南向东北流 , 汇入诸多 .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 , 王挥 : 《中堂事记》, 《秋涧集》卷八O , 《四部丛刊》本 。 ,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中华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局 , 195 7 年刊本。 , 萨都刺: 《上京即事五首》, 《雁门集》卷六。 ‘ 《元史》卷四 《世祖纪》一 。 5 萧启庆 : 《忽必烈潜邸旧侣考》, 《元代史新探》, 新文丰出版公司 , 19 83 年 . ‘ 《元史》卷一五七 《刘秉忠传》。 , 《元史》卷五 《世祖纪》二 。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 小河之后 , 流经元上都城南 , 再渐东流而后折向东南 , 进入多伦县境内, 又汇入几条大河 后南下入河北省围场县境 , 这一段流域形成一个较大的环形迥折 , 以下称为滦河 , 东南流入 渤海 . 自遥远的古代起 , 滦河流域就一直是古代北方各族繁衍生息的地方。 元上都遗址 , 1964 年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 88 年被国务院 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具有游牧生活特色的草原都城 , 历来为许多旅 行家 、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所瞩目。 自元朝始, 就有几位欧洲著名的旅行家对元上都有过 生动的描述 : 近代 , 国外的许多旅行家和历史学者都曾实地踏查元上都, 并有旅行记和研 究报告发表 ; 进入 20 世纪以来 , 主要是中国、 日本的历史和考古学家对元上都进行了较 为全面的历史考据和考古调查 , 并有部分科学的论著和考古调查报告发表。 元上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调查、 发掘和研究工作 , 肇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东亚 考古学会原田淑人一行对元上都的调查。 ’其后 , 主要有 20 世纪 50 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队 张郁2和 7 0 年代内蒙古大学贾洲杰一行的调查和测绘 。 3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 内蒙古 文物考古研究所先有李逸友对元上都东南砧子山南区元代墓地的发掘 , 4后有魏坚等对元上 都羊群庙元代祭祀遗址和墓葬的发掘 , 5对元上都城址和四关的调查测绘 , 对城内宫殿基址 、 南关外遗址和皇城南门的发掘 , 同时对元上都西北卧牛石 、 一棵树墓地 6和元上都东南砧子 山西区墓地发掘 , , 以及对元上都周围的正镶白旗、 镶黄旗、 锡林浩特市等相关地区元代墓 葬“的一系列发掘。 现就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在元上都所做考古学调查 、 测绘和发掘清理的主要收获 ,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 仅对元上都城址内的主要遗存 , 做初步的考古学考察。 一 元上都的城垣构筑与平面布局 元上都是元朝建立的夏都 , 有元一代 , 在政治 、 经济 、 军事和文化上都有着十分重要 的地位。 公元 12 51 年 (宪宗元年 ) , 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在漠北即大汗位 , 当年即命忽必烈 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 忽必烈奉命由漠北南下 , 夏季不出征时 , 就驻帐于桓州与抚州之 间的金莲川 , 广招天下名士 , 逐渐形成了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 , 即所谓 “金莲川幕 府 ” 。 9 125 6 年 (宪宗六年) , 忽必烈命刘秉忠选择合适地点兴筑城郭 , 刘秉忠选中了金桓 , 东亚考古学会编 : 《上都一蒙古多伦诺尔元代都城址调查》, 东亚考古学会 , 19 41 年。 2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 : 《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第九编 , 181 页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19 64 年 。 , 贾洲杰: 《元上都调查报告》, 《文物》 19 77 年 5 期。 ‘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 锡林郭勒盟文物管理站 、 多伦县文物管理所 : 《元上都城南砧子山南区墓葬发 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 94 年 。 ‘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 正蓝旗文物管理所 : 《正蓝旗羊群庙元代祭祀遗址及墓葬》, 《内蒙占文物考占 文集》第一辑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94 年 . ‘ 魏坚 : (元上都及周围地区的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 99 年 2 期。 ,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 《元上都城址东南砧子山西区墓葬发训简报》, 《文 物》 200 1 年 9 期。 , 参见魏坚编著: 《元上都》之 《多伦县砧子山西区墓地》, 科学出版社, 待刊。 , 萦启庆 : 《忽必烈潜邸旧侣考》, 《元代史新探》, 新文丰出版公司 , 198 3 年 。 蒙古史研究第八辑 州城以东40 里 , 滦河北岸的冲积平川为建城地点。 ’此地北依连绵起伏的龙岗, 南临蜿蜒 曲折的滦河 , 东西是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 , 是理想的建城之地。 新筑的城郭被称作开平。 开平城的营建用了三年的时间 。 第一年 “始营宫室 ” , 第二年 “复修宫城 ” , 2 “三年建 成 ”。 3随后的元代各个时期对城池和宫殿不断有所增修和兴建 。 上都城的扩建和改造 , 经历了很多年 , 其官署设置亦几经变迁 。 “国初 , 置开平府 。 中统四年 (12 63 年 ) , 改上都路总管府。 至元三年 (12 66 年 ) , 又给留守司印。 十九年 (1282 年) , 并为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 4 。 上都留守司的秩品与大都留守司一样 , 同为正 二品。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 军事的需要 , 元上都在整个元代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 用。 因此 , 忽必烈 “建上都于滦水之阳 , 控引西北 , 东际辽海。 南面而临制天下 , 形势犹 重于大都” 5 。 每年 4一9 月 , 元朝皇帝都率文武百官、 殡妃侍从 , 到上都清暑游猎 , 在这 里处理朝政大事 , 会见诸王 、 大臣 , 接见外国使臣, 忽里台也经常在这里举行 , 许多重大 的历史事件也发生在这里 。 元上都城内宫殿巍峨壮丽 , 寺院庙宇金碧辉煌 , 关厢地带街市 热闹 , 房屋建筑鳞次栉比 , 呈现出一派繁华的都市景象 。 城之内外还建有许多公糜官署 、 货栈粮仓以及酒肆客栈 、 店铺作坊等 , 这些建筑遗迹至今仍历历在目。 元上都城垣的建筑分为内外三重 , 中央为宫城 : 围绕宫城之外者为皇城 ; 在皇城西 、 北两面者为外城。 以元上都宫城正北中央大殿和宫城南门至皇城南门为南北中轴线 , 测得 元上都城南北方向与真子午线平行 , 为 0 度 (图一 )。 皇城 皇城位于外城之东南部 , 围绕于宫城四周 , 近方形 , 四墙长度不等。 东墙长 141 0 米 , 西墙长 141 5 米 , 南墙长 14加 米 , 北墙长 1395 米。 城墙中间为黄土分层夯筑 , 夯层厚约 12一14 厘米 , 夯筑坚硬 , 内外两侧均用自然石块包砌 , 石墙约厚 0. 5一0 . 6 米 , 外侧石块略 平整 , 用白灰坐浆 , 个别地段留有勾缝痕迹 。 墙基宽 12 米 , 向上渐斜收 , 一般底部 1一2 米处坡度较缓 , 其上则较陡直 。 现存高度多在 6一7 米左右 , 顶宽约 5 米。 石砌墙体底部 挖有基槽并建有斜坡状墙基 , 墙基较墙体向外伸出 15一20 厘米左右 , 其中东墙墙基深 30 一叨 厘米 , 南墙墙基深 7 0 厘米左右 。 皇城城垣有六门 。 南北墙正中各开一门 , 门外筑长方形瓮城 , 瓮城门亦南北开 ; 东西 墙对称各开二门 , 门外筑马蹄形瓮城 , 瓮城门分别折向南开 , 瓮城门道均用石块作过封堵。 从清理的皇城南门来看 : 门道总长 24 米 , 单门洞 , 青砖券顶 , 南端门道较为短窄 , 长 4. 8 米 , 宽 4. 7 米 : 北端门洞较长 , 长 19 .2 米 , 宽 5. 7 米 , 券门两侧留有高约 7 米的城门坍塌 后的建筑残迹 。 城门内外的墙体均用青砖包砌 , 门洞内两侧的墙体砌在三层石条之上 。 在 门道与门洞相接的城门两侧距地面高 1 . 2 米的墙上 , 以石条砌出边长 30 厘米 , 深 70 厘米 , 张文谦: 《故光禄大夫太保刘公行状》, 《藏春集》附录 。 , 人王磐 : 《策城令董文柄遗爱碑》, 《嘉靖革城县志》卷八 ; B姚隧 : 《参知政事贾公神道碑》, 《牧庵集》 卷一九。 , 姚涟 : 《参知政事贾公神道碑》, 《牧庵集》卷一九 。 ‘ 《元史》卷九十 《百官志》。 , 度集 : 《贺垂相墓志铭》, 《道园学古录》卷一八 。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 的方形孔洞 , 可能是用来插门门的。 瓮城平面呈长方形 , 东西宽 63 米 , 南北长 51 米 , 墙 体亦是内为夯土 , 外用自然石块包砌 。 墙体底宽 12 米 , 现存高度 7 米 , 顶宽 5. 2 米。 瓮城 门因西侧曾经向内改小 , 现位于瓮城南墙中部略偏东处 , 长 12 米, 宽 3. 6 米 , 门道正中距 南端 4. 2 米处 , 设有止扉的将军石 。 在门道两侧 , 每侧间铺有方形柱础石 ro 块 , 础石中间 有圆形柱洞 , 柱础石上的木柱之间每侧立有 9 根长条形石柱。 从将军石两侧烧毁的城门和 铁钉 、 铁皮等残迹判断 , 瓮城门应当是木质的过梁式结构。 皇城四角筑有高大的台墩 , 其上建有角楼。 从现存遗迹看 , 皇城角楼远较宫城角楼高 大。 在角楼及城门内侧两端 , 还分别筑有登城之斜坡踏道 。 经解剖清理皇城东南角楼台墩 , 可知角楼台墩呈圆台形 , 由下至上渐做收分 , 底径约 27 .5 米 , 顶径 13 .5 米 。 在角楼连接 的东墙和南墙内侧 , 各有一条登城之斜坡通道 , 两条通道在城墙顶部的楼角汇合 。 南侧通 道长 4 7. 5 米 , 宽约 3. 5 米 : 东侧通道残长 37 .5 米 , 宽约 3. 5 米 , 构筑方法同城墙一致。 在皇城四墙外侧筑有马面 , 每面墙 6 个 , 共 24 个。 马面为中间以黄土夯筑 , 外侧三 面包砌自然石块。 马面整体正视呈正梯形 , 底宽上窄 , 三面向上斜向收分。 底宽 12 米 , 凸出墙体约 5 .4 米 , 现存高度约 5. 8 米 。 马面的间距因位置不同而有差异 , 其中 , 东西城 墙两城门之间的两个马面相距最远 , 约为 180 米: 东西两城墙南北两端的马面相距最近 , 约为 n o一~ 1巧米不等 : 南北城墙的马面距离在 155 一160 米之间不等。 在皇城西墙和北墙之北门西侧 , 发现有明显的河沟遗迹 , 河沟距城墙约 25 米 , 宽约 10 米 , 在两座西城门前绕行而过 , 可能具有护城河和排水沟之双重功用 。 皇城的街道宽窄不等 , 主次分明, 且结合地形 , 基本做到相互对称 。 城内以正对南门 的一条宽 25 米的南街为中心 , 左右各有一条 巧米宽的大街 , 南北贯穿全城。 宫城南面的 一条东西向宽 25 米的大街直通皇城南面的东西二门。 除正对城门的主要街道外 , 皇城北 部宫城外两侧的小街道也是纵横交错 , 相互对称分布。 从文献中可知 , 当时设在皇城内的官署和庙宇等建筑较多。 现在从地表观察 , 在东西 两侧临街巷内可以看到 20 余处较大的高台之上的官署和庭院遗址 。 大型的寺庙遗址 , 如 乾元寺、 大龙光华严寺、 孔庙和道观等宗教性建筑则基本分布在城内四隅 。 皇城的东部和 东南、 西南两角地势低洼 , 留有大片的水坑 。 2 . 宫城 宫城为元上都的主要建筑 , 位于皇城中部偏北处 , 略呈长方形 , 与皇城呈回字型结构。 东墙长印5 米 , 西墙长 60 5. 5 米 , 北墙长 542. 5 米 , 南墙长 54 2 米。 墙体中间以黄土分层 夯筑 , 内外均用 34 x 19 x 7 厘米的青砖横竖错缝包砌 , 以白灰坐浆 , 灰缝厚 1 . 5 厘米 。 砖 墙底部垫有厚 40 厘米的石条或片岩做基础 , 在砖面与夯土墙之间约 1一 1 . 2 米的空隙内, 用规格不等的残碎砖块 、 小的片石和泥土逐层平铺填筑 。 墙基宽 10 米 , 现存高度约 5 米 , 顶宽近 5 米。 砖墙向上略有收分 , 因均被拆毁已难知其坡度。 宫城设有三门 , 分别位于宫城东、 西 、 南三墙之中部 , 门外不设瓮城。 在南门外东西 两侧 , 环绕城门建有两排曲尺形的建筑 。 宫城四角亦建有圆形台墩 , 不若皇城者为大 , 向 外凸出于墙体之外 , 应为角楼遗址 。 象古史研究第八辑 在环绕宫城四墙外侧 , 距南墙和西墙 30 米、 距东墙 40 米、 距北墙 70 米处 , 挖有一 条宽约 8 米的闭合的壕沟 , 经对北侧壕沟的解剖得知 , 河沟距现地表 2 . 1米以上的堆积分 两层 , 上层厚 印一卯 厘米 , 为近现代堆积 , 下层堆积厚 1 米多, 为古城废弃后两边倒塌 的建筑物残块。 其下因探沟内出水 , 情况不明。 这条河沟应具有城内排水和护城河的双重 功能。 宫城内的街道主要为三门相对的丁字大街。 丁字街中央大殿以北 , 亦有一条向北的短 街 , 夹在两侧宫殿之间。 此外 , 在宫城南部有一条与通向南门的大道相交的东西横街 , 还 有几条较窄的短街 , 东南部的一条南北街道还留有砖铺的路面。 宫城内宫殿和院落基址星罗棋布 , 南北中轴线两侧 , 随形就势 , 分布有并不对称的大 型建筑基址约 40 余处 。 其中以西北隅较多 , 有建筑台基 15 处 , 形式多样 。 有不拘大小各 为一体者 , 有数小院落连成一体者 , 其建筑密集程度超过城内任何地方。 东北隅有建筑台 基 10 处 , 以正方形的为主 , 台基一般是几级阶梯状 , 可能多为亭台楼阁之基址 。 南部有 基址 16 处 , 分布较为分散 , 多一殿两厢的品字形建筑 , 且多围有院墙。 宫城北墙正中位 置有一 “朗式 ” 建筑 , 夯土台基与城墙连为一体 , 外包青砖 。 中间大殿呈凸字形 , 两端为 向前突出的对称的工字形建筑 , 三殿相连的后部有束腰 , 形式类似北京明清故宫的午门, 只无门洞。 此建筑形体高大 , 东西长约 130 米 , 两端宽约 60 米 , 为宫城内最大建筑 。 在 宫城正中三街相对之处 , 是一处方形的建筑 , 其上为一明清时期之喇嘛庙 , 下层则是一处 较大的建筑遗址 , 底层以凿有燕尾槽的石条地基相连 , 其上东南和西南两角立有高大的汉 白玉浮雕龙纹角柱 , 前方和东西两侧都有登台之踏道 . 地基边长约 36 . 5 米 , 从所处位置和 建筑规格来看 , 当是一处十分重要的建筑 (图二 )。 3 . 外城 外城是在皇城外围扩建而成 , 围绕于皇城之西 、 北两面 , 整体形状成曲尺形 。 东墙接 皇城东墙北端向北延伸 , 长 8巧 米 , 南墙接皇城南墙西端向西修筑 , 长 820 米 , 北墙和西 墙均长 2 220 米。 这样 , 元上都全城外观基本呈正方形 , 除东墙长 222 5 米外 , 其余三墙皆 长 22 20 米。 外城城墙均为黄土夯筑 , 夯层厚约 20 厘米左右 , 夯实程度不若皇城 。 城墙底 基宽 ro 米 , 顶宽 2 米 , 存高约为 3一石米。 墙体无马面、 角楼等军事性附属设施。 外城自 西门北侧 2 25 米处 , 斜向修一条东西向的隔墙至皇城北门瓮城西墙 , 将外城分为南北两部。 隔墙基宽 3 米 , 残高 0. 7 ~ 一0 . 8 米 , 顶宽 2. 05 米 , 夯层厚 15一20 厘米 , 夯筑不甚坚硬 。 该 墙中部弯曲, 至皇城西北角外向南有一较大的折角。 外城共有四门。 北墙两门 , 南墙一门 , 外筑长方形瓮城 , 形状同于皇城之南北瓮城 , 一般南北长 60 米 , 东西宽 50 米 , 瓮城门为南、 北向直开; 西墙中部一门, 外筑马蹄形瓮 城 , 形状与皇城东西门瓮城相同 , 南北宽 60 米 , 东西长 55 米 , 瓮城门折向南开 。 经对外 城北墙西侧城门址的解剖得知 , 门道宽 10. 8米 , 门道两端的夯土墙上贴一排由圆木一破为 二的桦木板 , 厚约 3一4 厘米 , 此应为修筑墙体时的护板。 瓮城的城门均用石块封堵 。 围绕外城四周的护城河 , 位于南城墙外 23 米及其余三面 30 余米处 , 构筑齐整 , 保存 较好。 上 口宽 26一 32 米 , 城西北角护城河底部现存宽度为 13 米 , 保存最深处约 2. 5一3 米 。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 现存河堤的坡度在 3任ee ~ 4 0 度之间。 在外城城门处 , 护城河均向外弧 , 和城门对应处的河 沟两侧的地面略有隆起 , 可能是桥梁的位置所在 . 外城南部位于皇城之西 , 有纵横交错的街道和整齐的院落遗址 。 在皇城西门外有两条 通向外城西门和西墙下的东西大街 , 其间 , 还有几条交错的南北街道 , 其中皇城南侧西门 外通向西墙的大街用河卵石铺垫。 在与南门相对处及其东侧 , 为两条南北向的大街。 建筑 遗址一般分布在靠近街道的地方。 这些院落均是房屋临街 , 院落在后 , 这里应是当时上都 城内的商业区 。 皇城南侧西门外与卵石路之间 , 有一处较大的院落 , 内有石砌的方形台基 和分布前后的房舍 , 横跨在路之南北 (测绘 54 号 )。 在西南部分布有较多的洼地和水坑 。 外城隔墙的北部是一道东西向的高岗 , 没有发现街道 , 仅在北门内和东北角有少量的小型 建筑遗址 , 在高岗中央偏南部 , 皇城北门外之西侧 , 有长方略近菱形的大型石砌围墙建筑 (测绘 5 6 号 ), 因石块大部被取用 , 多数地段仅留有土垄 , 南墙正中的缺口可能是门址所 在 , 院内未见建筑遗迹 。 二 元上都城垣 、 城门及相关问题的考辨 元上都始建于宪宗六年 (12 56 年 ) 三月 . 此后 , 元政府又增设了专门的营建机构 , 中 统二年十二月 ( 12 62 年 1 月) , “初立宫殿府 , 秩正四品 , 专职营缮 ” 。 ’有元一代 , _七都城 都在不断地扩建和改建。 开平城的兴建 , 留下了很多的传说 , “相传刘太保建都时 , 因地 有龙池 , 不能千涸 , 乃奏世祖当借地于龙 , 帝从之 。 是夜三更雷震 , 龙己飞上矣。 明日以 土筑城基 ” 。 2传说固不可信 , 但开平城所在草原地势低平 , 水沼错落 , 却是事实。 至今 , 元上都城内高台建筑基址之间的空地 , 仍留有较多的水坑 。 所以, 排干积水 , 堵塞水源 , 也是营建开平城的一项艰巨的工程 。 . 城垣和城门的构筑 根据考古调查和试掘并结合史料分析 , 元上都三重城垣并不是同一时期建成的。 在忽 必烈 1260 年登基前建成的开平 , 可能只是设计和营建了宫城和皇城内外两重城垣 , 而且 当是先建宫城城垣和宫城内的部分宫殿楼阁 , 以及宫城外的大龙光华严寺和孔子宣圣庙等 寺庙建筑。 皇城城垣的最后建成 , 则可能是 1263 年开平升作都城之后完成的 。 特别是宫 城和皇城分别包砌的青砖和自然石块 , 也有可能是在有了 “专职营缮 ” 机构以后加筑的 。 通过调查解剖这两重城垣发现 , 它们的建筑规格和构筑方式基本相同 。 均是底宽约 12 米, 向上收分 , 中间以黄土夯筑 , 夯层均匀、 坚硬 , 外包砖、 石 。 其中 , 墙体夯土比较纯净 , 不含任何遗物 ; 而包砌的砖 、 石间坐浆猫土的土色则呈黑灰色 , 内含少量的瓷片和炭灰; 在包砌的砖、 石和夯土墙之间的填充物 , 也是大量使用过的残砖碎瓦等物 ; 个别夯土墙在 包砌前进行过修补。 以上几点足证 , 两重城垣的包砌是在上都城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所为 。 外城城垣底宽 10 米 , 外表未有砖石包砌 。 为黄色杂土夯筑 , 夯层薄厚不均 , 亦不甚 坚硬 , 构筑方式与皇城、 宫城明显不同。 再从全城的布局来看 , 外城是在皇城外向北 、 向 ‘ 《元史》卷四 《世祖纪》一 。 , 孔齐: 《上都避署》, 《至正直记》卷一 。 蒙古史研究第八辑 西各扩展了 800 余米, 但却没有同样向南、 向东扩展 , 这是因为皇城东墙外的南侧有闪电 河流过 , 皇城南墙距闪电河最近点不足 3加 米这样的地形条件决定的。 此外 , 从元上都航 拍照片观察 , 可以清楚地发现 , 皇城西墙外的街市与外城西墙外的街市几乎连为一体 , 特 别是皇城西墙南侧城门外的东西大街 , 同外城西墙外的西关外大街在同一条直线上 , 这条 东西大街有明显被外城西墙隔断的迹象。 这就说明 , 开平城最早的平面设计仅有宫城和皇 城两重 , 皇城筑有高大坚固的角楼、 马面和瓮城门, 应当是全城防御的重点区域 。 元代诗 人有 “ 往来饮马滦河秋 , 滦河斜抱石城流” , ’ “山拥石城月上迟 , 大安阁前清暑时” 2的 诗句咏叹元上都。 “石城 ” , 即是指元上都以自然石块包砌的皇城。 可见 , 高大宏伟的石砌 皇城才应当是元上都的象征。 外城不见角楼和马面 , 也许仅是为了拱卫位于皇城西 、 北两 面的 “西内” 和 “北苑” 而构筑的。 从外城西墙内外 , 街市和街道清晰可辨 , 浑然一体的 情形分析 , 外城应是在元上都皇城和城外西关关厢形成之后加筑的。 元上都共有十三座城门。 其中宫城三门 , 分别与东、 西、 南 “丁 ” 字三街相对 , 不设 瓮城 。 皇城六门, 东西各二门 , 两两相对 ; 南、 北各一门 , 同宫城南门直对 , 同在一条中 轴线上 , 六座城门均建有瓮城 。 外城四门, 北墙二门, 西墙正中一门 , 南墙与皇城南门对 应一门 , 外城四座城门也分别建有瓮城。 在元上都建有瓮城的皇城和外城十座城门中 , 凡 南、 北墙上的五座城门 , 瓮城均略呈长方形 , 一般 50 米 x 60 米左右 , 瓮城门为南、 北向 直开 : 凡东、 西墙上的五座城门, 瓮城均为马蹄形 , 南北宽 60 米 , 东西长 55 米 , 瓮城门 均折向南开 。 宫城的三座城门, 从 19 世纪旅行家拍摄的照片来看 , 南门为青砖券顶的拱 形门洞 , 东西二门则因破坏而形制不清 , 抑或也应当与南门构筑方式一样。 皇城六座城门 中 , 清理的南门 , 门道为青砖券顶的拱形门洞 , 正对的瓮城门却是由门道两侧成排的立木 和石条作架 , 而以过木搭顶。 外城的四座城门中 , 解剖的北墙西侧城门不见砖券痕迹 , 其 构筑方式也许和皇城城门不同 。 2 . 关于城门名称的推定 元上都宫城的东、 西 、 南三门, 有丁字街与之相通 。 元代咏上都诗作有 “东华西华南 御天 , 三门相望凤池连” 3的诗句 , 明确指出相望之三门的名字 。 在上都也只有宫城为三门 相对 , 且有丁字街相连于宫城中央大殿前 。 三门中东门是东华门, 西门是西华门 , 南门是 御天门 , 其中御天门是宫城正门, 位置最为重要 。 元代雇从诗人杨允孚诗 “又是宫车入御 天 , ⋯⋯ 。 ” 注曰 : “内门曰御天门” 。 4胡助的诗 : ‘ “御天门前闻诏书 , 骚马如飞到大都” , 5 郑彦昭的诗 : “明德城南万骑过 , 御天门下百官多” 。 6说明宫城御天门是百官集聚 , 奉旨听 宣的地方 , 皇帝在上都之时 , 通过释站可以快速地把政令传回到大都。 在调查测绘中 , 发 现在紧贴御天门外的西侧和东南侧 , 有两栋呈曲尺形的房屋建筑基址 , 如瓮城般环绕着城 , 陈旅 : 《苏伯修往上京 , 王君实有诗 , 伯修征和章》, , 王士熙 : 《上京次李学士韵》, 《皇元风雅)} 卷一二 。 , 周伯琦 : (雇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 (近光集》 ‘ 杨允孚 : 《滦京杂咏》, 《知不足斋丛书》本 。 5 胡助 : 《滦阳杂咏十首》, 《纯白斋类稿》卷一四 。 ‘ 郑彦昭 : 《上京行幸词》, 《永乐大典》卷七七O 二 。 《安雅堂集》卷三 。 卷一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 「1 。 西侧建筑南北长 25 米 , 北端与城墙连接 , 宽 5 米 , 南端宽 12 米: 东南侧建筑东西长 28 米 , 西端宽 5 米 , 东端宽 巧 米 , 西与西侧建筑间距 ro 米 , 形同门道 , 北侧与城墙间距 10 米 , 这应当是百官听宣时和上朝前的歇息之所。 l 皇城六门中 , 以与宫城御天门同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城南门最为重要。 前引郑彦 昭诗 : “明德城南万骑过 , ⋯⋯ ” , 明确了明德门为上都之南门: 元代诗作又有 : “偶因试 马小盘桓 , 明德门前御道宽” , 诗注云 : “明德门 , 午门也” 。 2进一步说明皇城南门即为明 德门。 发掘清理出的皇城南门和瓮城门址 , 宏伟壮观 , 城门砖券拱形门洞长 24 米 , 宽 5. 7 米 , 其上建有高大的门楼。 城门之北与御天门相对的宽约 23 米的大街和瓮城门南隐约可 辨的笔直的 “御道 ” , 也都清晰可辨。 皇城东西四门在元代史籍和诗歌中分别称作东门 、 小东门和西门、 小西门。 元顺帝后至元元年 (1335 年) , 权臣伯颜设计擒杀燕铁木儿长子 唐其势 , “其余党皆在上都东门之外 ” , 遂率众除之 , 3可知东门应当是距宫城较近的皇城东 墙北侧城门 。 在 1990 年发掘的砧子山南坡墓地 M44 采集的砖铭中, 有阴刻 “在城大东门’, 、 “居主梁宅 ”、 “泰定二年二月” 字样的砖铭 , ‘说明东门也可称作大东门, 在此门外居住之 人当是有一定身份者 。 离宫城距离较远的皇城南侧东门之外 , 地近滦河 , 小型建筑较多, 应当是下层百姓杂居之处 。 元人王士熙咏上都诗有 : “惹雪和烟复带霜 , 小东门外万条 长” . 5在砧子山西区墓地的一座火葬墓 Dz 翔28 中 , 出土刻有 “上都小东关住人黄德禄之 位⋯⋯ ” 的石墓碑 , 6墓主人就是在小东门外的小东关居住 。 可证皇城东墙南侧城门为小 东门。 与皇城东门和小东门对应的应当是西门和小西门。 “窈窕仙妹出禁闹 , 小西门外绿 杨限 ” , ’ “小西门外草漫漫 , 白露垂珠午未干 。 沙漠峥嵘车马道 , 半空秋影铁惜竿 ” 。 “皇 城西门之外地近外城 , 可以遥望西北哈登台山上的铁蟠竿 。 上都有复仁门, 泰定三年 (13 26 年) 五月 , “修上都复仁门” 。 9元人宋本诗云 : “复仁门边人寂寂 , 太平楼上客纷纷 ” , ’。袁 楠诗 : “北极修门不暂开 , 两行宫柳护苍苔”。 ”后诗中的 “北极 ” , 当是指城之北端城门 , 此门应是专供皇帝出入 “北苑” 的通道 , 可能长久不曾开启 , 以至于路上都长了苍苔 , 前 诗中提到的复仁门亦是 “人寂寂 ” , 当是指此门而言。 上都宫城北端不设城门, 却在城门 位置修筑了高大的阀式建筑 , 皇城北门由于和宫城北墙上的建筑遥遥相对 , 故有楼上 “客 纷纷” 的对比 。 再从城门的名字来看 , 也与皇城南门明德门的名字对仗 。 因此 , 皇城北墙 之城门当是复仁门 。 ‘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资料 。 , 杨允孚: 《滦京杂咏》, 《知不足斋丛书》本 . , 杨璃 : 《山居新语》, 《知不足斋丛书》本 。 ‘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锡林郭勒盟文物管理站、 多伦县文物管理所 : 《元上都城南砧子山南区墓葬发 掘报告》, 《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9 4 年 。 , 王士熙 : 《上都柳枝词》, 《皇元风雅》卷一二 . 6 参见本书: 《多伦县砧子山西区墓地》。 , 杨允孚: 《滦京杂咏》, 《知不足斋丛书》本 . . 胡助: 《滦阳杂咏十首》, 《纯白斋类稿》卷一四 . , 《元史》卷三O 《泰定帝纪》二 。 10 宋本: 《上京杂诗》, 《永乐大典》卷七七O二 。 ” 袁楠: 《滦京杂咏》卷上 。 蒙古史研究第八辑 关于元上都外城四门, 元代文献有南门、 西门和北门之称呼。 至元十三年 (1276 年), 元军南下 , 南宋遣祈请使到北方 , 四月二十二日 “至上都开平府 , 入昭德门 , 宿城内第三 街官房子 ” 。 随后南宋少帝和太皇太后亦被押送北上 , “至昭德门官舍安歇 ” 。 ’陈高华、 史 卫民认为 , “昭德门” 应是明德门之误 , 南宋降人应是住在皇城之内的官舍之中。 同一事 件中 , 五月初二日, 南宋皇帝和太皇太后等 “尽出南门十余里 ” , 到行宫向忽必烈行初见 进贡礼仪 . 2由此看来 , 南宋降人所出的南门, 也有可能是明德门西侧的外城南门, 而南宋 降人就有可能是住在此门之内。 外城南门与明德门同位于元上都城之南侧 , 又 “昭 ” 与明 字意相近 , 所以, 昭德门或许就是外城南门的正式名称也未可知 。 至元十三年五月初一 日 , 南宋小皇帝等出西门五里外 , 跪拜蒙古 “家庙 ”。 3这里的 “西门” , 应当就是外城的西门。 这似乎也可以说明南宋降人可能是住在外城之内的。 元代诗人王结咏上都诗有 “金马门东 画省西 , 千官花覆署光低” 4的诗句。 从诗中指出的方位看 , 金马门应当是上都之西侧的城 「1 , 而西侧的城门除西门和小西门外 , 只有外城西门一座城门了。 所以, 上都外城西门的 正式名称很可能叫做金马门。 外城北门在元代文人的诗作中也有反映 : “阴山分脉自昆仑 , 朔漠绵延迥北门 。 遥见马驼知牧地 , 时蓬永草似渔村”。 ’现今外城北门外依旧是碧草如茵 , 牛羊布野的丰美草原。 可惜元代文献没有留下外城北门的具体名字。 三 元上都城内主要建筑的考证 忽必烈创建的元王朝 , 采用了唐宋以来的中原仪文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同时也保留了一些蒙古民族 固有的习俗。 从元初起 , 元廷就特别重视两都宫殿的营建 , 设置了许多与营修宫室有关的 官衙 。 据 《经世大典》载 , “国初建开平府宫胭、 燕京琼花岛上下殿宇 , 始置抵应司”。 开 平宫室创建后 , 元廷又不断增修扩建 , 使其规模愈加宏大完美。 “上都宫胭 , 创于先帝 , 修于累朝” 。 6上都宫殿可以分为三大组建筑。 一组是以大安阁、 穆清阁和水晶殿等为主体 的建筑群 , 主要分布在宫城之内, 可以视为上都的大内; 一组是包括棕毛殿及一些附设帐 幕在内的以宫帐建筑为特色的建筑群 , 分布在外苑城 , 应在西内; 一组是拥有诸多行殿的 伯亦斡耳朵行宫 , 应该是分布于上都城外 。 此外 , 还有分布在皇城之内的各类宗教、 孔学 等建筑群体。 这些不同建筑风格的殿阁楼宇 , 在上都城融为一体 , 相映成趣 , 构成了上都 宫廷建筑的特色 。 . 主要殿阁 元上都的主要宫殿楼阁基本都位于宫城之内。 宫城中以正北的胭式建筑、 正中的方形 台基和南墙正中的御天门, 为一条南北中轴线 , 宫殿楼阁均随形就势 , 自成体系的错落分 布于两端 , 并无左右对称的配置 。 宫城内现今地表所见大小台基计有 43 处 。 见于史籍的 【 严光大 : 《祈请使行程记》。 2 严光大 : 《祈请使行程记》。 , 严光大 : 《祈请使行程记》。 ‘ 王结 : 《开平事》, 《口北三厅志》卷一五 《艺文》四。 5 宋本 : 《上京杂诗》, 《永乐大典》卷七七O 二 。 ‘ 《元史》卷一八六 《陈祖仁传》。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 殿阁有大安阁、 穆清阁、 水晶殿、 洪禧殿、 香殿 、 睿思殿 、 崇寿殿、 仁寿殿 、 清宁殿 、 鹿 顶殿 、 歇山殿、 隆德殿、 玉德殿、 明仁殿、 兴圣殿、 东便殿、 五花殿、 楠木亭、 宜文阁、 万安阁、 统天阁和宫学场所等。 这些建筑在上都城内的位置 , 除一部分主要殿阁在元代文 献和元人诗歌中有所反映 , 并根据考古调查可以大致推定外 , 其余大部分殿阁和三省六部 的官衙等 , 都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而逐步实现 。 (1 ) 大安阁 大安阁是上都的主要宫殿 , 元朝皇帝在这里登基 、 临朝、 议政、 修佛事、 与诸王 、 大 臣聚会 、 接见外国使者 , 它是上都的大内 , ’相当于大都皇宫的大明殿 。 在这里经常举行重 大的典礼 , 忽必烈之后 , 有元成宗、 武宗、 天顺帝 、 文宗、 顺帝等 , 五位皇帝即位时的忽 里台是在此召开的。 元武宗 “即位于上都 , 受诸王文武百官朝于大安阁 , 大赦天下” . ’元 灭南宋后 , 南宋幼主被送到上都 , “世祖御大安阁受朝降” 。 3 度集 《跋大安阁图》记载 , “世祖皇帝在落 , 以开平为分地 , 即为城郭宫室 。 取故宋 熙春阁材于汁 , 稍损益之 , 以为此阁 , 名曰大安。 既登大宝 , 以开平为上都 , 宫城之内不 作正衙 , 此阁岿然遂为前殿矣。 规制尊稳秀杰 , 后世诚无以加也” 。 ‘此说中建大安阁是忽 必烈为藩王时所为 , 不确。 “大安阁, 故宋汁熙春阁也 , 迁建上京” 。 5金朝灭亡之后 , 汁京 城内宫殿毁坏殆尽 , “惟熙春一阁岿然独存 ” , . “盖其阁皆秒木壁饰 , 上下无土泥 , 虽欲毁 之 , 不能。 世岂复有此良匠也” 。 ’据此可知 , 熙春阁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坚固建筑物 。 至元三年 (1266 年) , 忽必烈下令拆迁熙春阁, 经水道陆路将材料运往上都。 大安阁即是 仿照熙春阁的规模建造的 , 只是 “稍损益之” 。 元人王挥所记熙春阁 “高二百二十尺 , 广 四十六步有奇 , 从则如之” , “为柱者五十有二 , 居中阁位与东西耳。 为楹者各二 , 共长丈 有二尺 , 上下作五搪搜压 。 其檐长二丈五尺 , 所以蔽亏日月而却风雨也 ” 。 全阁 “飞翔突 起 , 干青霄而走上 ” , 令观者有 “神营鬼构、 洞心骇目” 8之叹 。 元代许多诗人提到这座雄 伟瑰丽的建筑 , 都把它视作上都的象征 , 从咏叹大安阁的诗作中 , 亦可了解大安阁的建筑 风格和特点。 “大安御阁势岩亭 , 华胭中天壮上京” : ’ “层赘复阁接青冥 , 金色浮图七宝 楹 ” ; ’“ “大安阁是广寒宫 , 尺五青天八面风 。 ” ”可见大安阁是一座位于宫城正中的 , 每层 有中阁和耳房 , 具有高入云霄雄伟气势的三层方形楼阁式建筑 。 因大安阁在元代地位的重要 , 所以近代学者对其在元上都的位置多有考证 。 贾洲杰经 , 杨允孚 : 《滦京杂咏》, 《知不足斋从书》本。 , 《元史》卷二二 《武宗纪》一 。 3 《元史》卷一二七 《伯颜传》。 ‘ 袁桶 : 《跋大安阁图》, 《道园学古录》卷一0 . ‘ 周伯琦 : 《雇从上京宫学纪事》, 《近光集》卷一 . 王挥 : 《熙春阁遗制记》, 《秋涧集》卷三八 . , 刘祁 : 《归潜志》, 崔立印点校本 , 中华书局 , 19 83 年版 . . 王挥 : 《熙春阁遗制记》. 《秋涧集》卷三八 . , 周伯琦 : (次韵王师鲁待制史院题壁二首》, 《近光集》卷一 。 10 周伯琦 : (鹿从上京宫学纪事》, 《近光集》卷一 。 “ 许有壬 : 《竹枝十首和继学韵》, 《至正集》卷二七 , 聊城石印本 。 象古史研究第八辑 过考古调查认为应当是宫城北墙中央的胭式建筑 ; ‘陈高华 、 史为民则推测当是宫城中央的 台基 ; ’李逸友根据调查和考古发掘 , 亦认为宫城中央的台基为大安阁旧址 。 3 在宫城正中与东华门、 西华门和御天门三街相对之处 , 考古发掘了一处方形的建筑基 址 (测绘 1 号)。 基址分上下两层遗迹。 其上层堆积为一明清时期的喇嘛庙 , 规模较小 , 所用建筑材料都是元代上都及其城外的建筑构件和石制品。 下层则是一处较大的方形建筑 基址 , 从发掘出土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底层的石条地基来看 , 东西宽 36 . 5 米 , 在东侧揭露 的地基向北 6 . 8 米处 , 有向东延伸出的地基 , 再向北端亦有向东延伸出的地基 , 很可能是 该建筑的东西两侧建有踏道 , 或是另有建筑配置 。 从钻探的情况来看 , 东侧地基向北被上 层台基所叠压 , 若在北侧向东的地基之北也有对称的 6 . 8 米的距离的话 , 则下层地基南北 长也当在 36 米左右 。 在东侧和西南角地基处 , 暴露有成排的木柱 , 这当是当年筑地基时 打下的 “木钉 ” 。 底层砂岩质石条地基长 0 . 8一1 . 3 米 , 宽 0 . 5 米 , 个别略宽, 厚约 25 厘 米。 石条之间凿有燕尾槽以相连 。 在前端东西两角发现立有高大的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 。 保存完整的西南角柱 , 高 2 . 1米、 宽 0 . 53 米 、 厚 0 , 52 米 。 在正面和西侧分别竖向浮雕有 一条对称的五爪腾龙 , 并配以牡丹、 菊花和荷花、 莲藕等花卉 。 雕刻的龙纹神态飘逸 , 形 象逼真 , 纯熟的技法似乎表现出典型的中原文化传统 (图三 )。 ‘ 按元代使用宋尺 , 一尺约为 31 . 6 厘米 。 大安阁长宽均为 “四十六步有奇” , 一般步量 法 2 步为 5 尺 , 则 l 步为 2 . 5 尺 , “四十六步” 为 11 5 尺 , 合 36 . 34 米 , 这一边长与发掘 出的基址长宽几乎相当。 从所处位置和建筑规制 , 以及出土的制作精美的汉白玉浮雕龙纹 角柱 , 并结合文献和元人诗歌分析 , 此处基址即应当是金亡之后由汁熙春阁 “迁建上京” 的大安阁的遗址所在 。 (2 ) 移清阁 又称穆清殿 , 最初建于何时史无明确记载 。 至治元年 (1321 年 ) 五月 , 英宗与平章政 事拜住曾在上都穆清阁商讨失烈门谋反事件 , “帝密得其事 , 御穆清阁 , 召拜住谋之” 。 5可 见穆清阁兴建应在此前 。到顺帝至正年时又‘重建穆清阁” 。 6据权衡记载 , “至正十三年(1353 年 ) ⋯⋯上都穆清阁成 , 连延数百间” 。 ’ 《析津志》载 : “至正年间 , 今上新盖穆清阁与大 安相对 , 阁之两睡俱有殿 , 特出层霄 , 冠于前古。 下亦三面别有殿 , 北有山子殿 , 上位每 于中秋于此阁燕赏乐 , 如环佩隐隐然在九霄之上 , 着意听之 , 杳不可得 , 是为天下第一胜 景 。 盖其地势抱皇城 , 缔构非凡故耳 。 然入八月 , 则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矣 ” 。 日 , 贾洲杰 : 《元上都调查报告》, 《文物》19 77年 5 期。 , 陈高华、 史卫民: 《元上都》, 吉林教育出版社 , 1988 年。 , 李逸友 : 《大安御阁势岩亭》, 参见 : 《中国蒙古史学会第三次年会》提交论文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 旗 , 19 98 年 . ‘ 参见本书: 《元上都宫城 l号基址发掘纪要》。 5 《元史》卷一六三 《拜住传》. . 《元史》卷四三 《顺帝纪》。 , 权衡: 《庚申外史》, 《丛书集成》初编本 . . 熊梦祥 : 《析津志辑佚》第 221 一2 22 页 , 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 83 年 。 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 上都宫城之中 , 惟有北墙正中的建筑 , 夯土台基十分高大 , 两侧又有对称相连的东西 配殿 , 中殿呈凸字形而凹后 , 东西殿为工字形而趋前 , 形成胭式建筑 (测绘 2 号)。 在三 殿相连的后部有束腰 , 正视其形式类似北京明清故宫的午门 , 只无门洞 。 此殿夯土台基与 城墙连为一体 , 墙上不设城门, 台基和墙体有可能为同时夯筑 。 台基外包青砖 , 东西宽约 130 米 , 两端配殿南北长约 60 米 , 为宫城内最高大之建筑。 如此看来 , 在宫城之中能够 “连 延数百间” , 且 “两睡俱有殿 ” , 又 “与大安相对 ” , 并 “势抱皇城 ” 的穆清阁, 非宫城北 墙正中的胭式建筑台基莫属。 元人周伯琦有诗曰 : “北胭岩晓号穆清 , 北山迢递绕金城。 四时物色图丹壁 , 翠荤时临号太平。 ” ’诗中的 “北网” 已经言明穆清阁的位置和形状 , 而 且说明穆清阁也可称作 “太平楼 ” 。 元人宋本有诗云 : “复仁门边人寂寂 , 太平楼上客纷 纷 。 ” ’据前文考查 , 复仁门即皇城北门, 此门正对宫城北墙之上的穆清阁 , 二者相距甚近 。 因宫城北墙不设城门, 皇城北门亦鲜少利用 , 故有城门清净与楼阁热闹的对比。 同时也反 证了 , 位于皇城北门之南的宫城北墙上的大殿即是穆清阁。 在此大殿中央台基南部 55 米处 , 有一东西长约 10 0 米 , 南北宽约 30 米的高大基址 , 日本人 193 7 年调查时 , 其上为一处近现代的喇嘛庙建筑 。 基址的始建年代不详。 (3 ) 水晶段 水晶殿可能是以其独特的构造而命名的 , 《禁扁》将其列为上都五座宫殿之首 , 可见 它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宫殿。 元人萧询记大都宫城 “有水晶二圆殿 , 起于水中, 通用玻璃饰 , 日光四彩 , 宛若水宫 ”。 ’上都的水晶殿当与此相同 。 周伯琦咏水晶殿诗有 “冰华雪翼眩西 东 , 玉座生寒八面风 ” 的诗句 , ‘描绘的可能就是 “用玻璃饰 ” 的宫殿。 元代皇帝常在殿中 举行宴会或处理政务。 “ 白昼萧韶起半空 , 水晶行殿玉屏风 。 诸王舞蹈千官贺 , 高捧葡萄 寿两宫”。 5 “水晶宫殿柳深迷 , 朝罢千官散马蹄 ” 。 6至正十三年 (135 3 年) , 周伯琦奉命赴 平江 (今苏州 ) 祭祀海神天妃庙 , 就是在水晶殿接受元顺帝的委派的。 ’元代雇从诗人杨允 孚曾写道 : “大安阁下晚风收 , 海月团团照上头。 谁道人间三伏节 , 水晶宫里十分秋 。 ” 并 注曰 : “大安阁 , 上京大内也 。 别有水晶殿 ”。 . 以上资料说明 , 一来 , 水晶殿同样作为举行重要宴会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 其位置应当 在距大安阁较近的地方 : 其次 , 这一地点应当是在周围有水的高大台基之上 。 大安阁就是 排干湖水后 , 建造在一片的沼泽之上的。 现在大安阁的地基周围, 考古发现了成排的木桩。 忽必烈信任的康里人阿沙不花 “尝鹿从上都 , 方入朝 , 而宫草多露 , 跌足而行 。 帝御大安 阁 , 望而见之 , 指以为侍臣戒 。 一日 , 故命诸门卫勿纳阿沙不花 。 阿沙不花至 , 诸门卫皆 , 周伯琦 : 《雇从上京宫学纪事》, 《近光集》卷一 。 , 宋本 : 《上京杂诗》, 《永乐大典》卷七七O 二 . , 萧询 : 《故宫遗录》, 《知不足斋丛书》本。 ‘ 周伯琦 : 《危从上京宫学纪事》, 《近光集》卷一 。 ‘ 萨都刺 : 《上京杂咏五首》, 《雁门集》卷六. ‘ 黄可润 : 《口北三厅志》卷一三 , 《满蒙丛书》本 , 《供祀记》, 《海道经》附 《丛书集成》初编本 。 , 杨允孚: 《滦京杂咏》, 《知不足斋丛书》本 。 蒙古史研究第八辑 不纳 , 乃从水窦中入 ”。 ’说明大安阁四周可能有水池 , 围墙四周留有引进水源的通道 。 考古调查 , 在宫城三街相对的大安阁东北约 10 0 米处 , 有一处在宫城内除穆清阁外最 为高大的台基 (测绘 3 号 )。 该台基呈长方形 , 东西长 38 米 , 南北宽 28 米 , 台高约 3 米。 台基上的中部又有一直径约 15 米的圆形基址 , 略高于底层台基 。 台基周围地势低洼 , 形 成一环形壕沟 , 至今仍常年有积水 。 该殿址位于北端的穆清阁与中央的大安阁之间的偏东 处 , 周围视野开阔。 从其所处位置和建筑台基的形制判断 , 可能就是在宫殿周围环以水池 的上都水晶殿的基址 。 (4 ) 香段 见于 《元史》、 《元典章》等典籍。 据皇庆二年 (13 13 年) 七月二十一日大司农司上都 分司一份公文记载 , “大安阁后香殿内有时分⋯⋯ ”。 ’可知香殿应当坐落在大安阁的后面 。 到泰定二年 (132 5 年) 八月 , 又有 “修上都香殿” 的记载。 ’周伯琦 《咏香殿》诗写道 : “鹤 班百和作坚材 , 翁凤翔龙四壁开 。 宝地晓张香积界 , 始知天子是如来。 ” ‘许有壬咏香殿诗: “香殿昼闲云气合 , 琼楼天回月轮孤 。 ” 5说明在大安阁后的香殿 , 作工坚固精巧 , 四壁绘 有龙凤图案 , 是专为天子敬香拜佛的地方 , 故称香殿 。 在大安阁遗址之后东北侧 , 有一与大安阁相连的建筑基址 (测绘 10 号) , 东西宽 35 米 , 南北长 28 米 , 高约 l 米。 东侧有廊道与大安阁相连 , 东北部为一处凸字型的建筑 , 建筑内北墙下有一排建筑基址 , 似为供奉佛座的位置 , 南侧院落亦与大安阁相接 。 从史料 记载和现场勘察分析 , 此处遗址应当是上都香殿的基址 。 (5 ) 奋思段 仁寿段 洪移. 泉寿段 顺帝时 , 监察御史崔敬在一份上疏中谈到上都的大安阁、 睿思殿 、 洪禧殿 , 并把它们 称作 “内殿 ” , 6应当是位于宫城北部的主要宫殿。 周伯琦有咏睿思殿和仁寿殿的诗 : “睿思 阁下锁窗幽 , 百宝明珠络翠袭 , ⋯⋯榜题仁寿睿思东 , 星列钧陈绣阁重 。 ” ’可知睿思殿与 仁寿殿东西并列 , 仁寿殿在睿思殿之东侧。 在上都宫城北部东西并列的只有穆清阁以南西侧的两个高大夯土台基 。 东侧大殿整体 呈工字型 (测绘 20 号) 。 北面台基为横长方形 , 东西长约 43 米 , 南北宽约 33 米 , 高约 2 米 , 四周建有围墙 。 台基南侧正中是一条约 30 米的长廊 , 与南端为一东西长 20 米 , 南北 宽 16 . 5 米 , 高 1 . 5 米的台基相连 ; 西侧大殿台基东西长约 33 米 , 南北宽 25 米 , 高约 2 米 , 台基南侧正
本文档为【元上都城址的考古学研究_魏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0637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6-16
浏览量:209